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基质渗透性的粗糙单裂隙非达西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寅斌 李长冬 +3 位作者 周佳庆 项林语 姜茜慧 朱文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1-611,共11页
粗糙单裂隙及其周围岩石基质是组成复杂岩体裂隙网络的基本单元,了解其中发生的流体流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直接求解Navier-Stokes(N-S)方程开展三维粗糙单裂隙和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的渗流模拟工作,研究了裂隙表面粗糙度、匹配... 粗糙单裂隙及其周围岩石基质是组成复杂岩体裂隙网络的基本单元,了解其中发生的流体流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直接求解Navier-Stokes(N-S)方程开展三维粗糙单裂隙和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的渗流模拟工作,研究了裂隙表面粗糙度、匹配性和基质渗透性对粗糙单裂隙中发生的非达西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orchheimer方程可以准确描述双重介质模型中粗糙单裂隙流体流量与压力梯度间的非线性关系;表面粗糙度和不匹配性的增大会加剧裂隙内部开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大裂隙的流动阻力而促进非达西流动的发生;可渗透基质会使得裂隙过流能力增强,通过粗糙单裂隙的流量最多可增大约14%,这会抑制非达西流动的发生;基质渗透性对裂隙过流能力增长的影响程度与表面粗糙度和不匹配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单裂隙 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 非达西流动 渗流数值模拟 表面粗糙度 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风向下平单轴光伏支架风致扭转气动失稳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文勇 王贺朋 +1 位作者 纪寅峰 邹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1-228,281,共9页
针对平单轴光伏支架风致扭转气动失稳问题,采用全气弹模型,在风洞中复现了光伏支架的扭转气动失稳现象。通过对扭转响应和临界风速的分析,明确了平单轴光伏支架的风致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光伏支架在-45°~45°的倾角范围内都可... 针对平单轴光伏支架风致扭转气动失稳问题,采用全气弹模型,在风洞中复现了光伏支架的扭转气动失稳现象。通过对扭转响应和临界风速的分析,明确了平单轴光伏支架的风致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光伏支架在-45°~45°的倾角范围内都可能发生扭转气动失稳,光伏组件水平放置时临界风速较高;小倾角下阻尼对临界风速影响较小,大倾角下增加阻尼可以提高临界风速;随着来流与光伏支架法线方向夹角(风向角)的增大,临界风速逐渐增加;斜风向下光伏支架尾流端部振动比迎风端部更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单轴光伏支架 气弹模型试验 临界风速 斜风向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频率耦合的单相光伏变流器谐波潮流分析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波 何福长 +2 位作者 韩建 李泽文 余勇祥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5,共10页
单相光伏逆变器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系统,研究其谐波模型对于谐波潮流分析、谐波交互影响与电力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分析电网与逆变器的交互机理与逆变器交直流侧的谐波传导,推导出单相光伏逆变器在不同谐波下的阻抗公式;其次... 单相光伏逆变器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系统,研究其谐波模型对于谐波潮流分析、谐波交互影响与电力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分析电网与逆变器的交互机理与逆变器交直流侧的谐波传导,推导出单相光伏逆变器在不同谐波下的阻抗公式;其次,分析谐波阻抗的频率耦合机制并结合控制环节,建立不同谐波下单相逆变器的谐波耦合阻抗矩阵模型与等效戴维南电路;再次,基于所提模型对系统进行谐波分析,极大地简化单相逆变器的谐波潮流分析,提高系统谐波潮流的计算精度,并能有效评估单相逆变器的接入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逆变器 谐波阻抗模型 光伏发电系统 谐波潮流分析 谐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及特性分析
4
作者 王彦文 葛声宏 +3 位作者 陈志闯 吴河灯 杨瀚浩 朱玉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70,共9页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起到精确控制燃油流量的作用。针对其力矩马达初始气隙非对称、单侧四喷嘴等独特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工作机理,建立了整阀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数学模型进行了...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起到精确控制燃油流量的作用。针对其力矩马达初始气隙非对称、单侧四喷嘴等独特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工作机理,建立了整阀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各组件以及整阀的输出特性。其中,力矩马达气隙初始值非对称产生的电磁力矩可以平衡一部分喷嘴液压力产生的力矩,考虑喷嘴腔的压力损失与不考虑时二者误差最大为11.4%。同时开展了多喷嘴阀实验研究,对比数学模型与实验得到的整阀流量特性曲线,二者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为多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伺服阀 多喷嘴 数学模型 流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光流法的视频监控中人群异常行为检测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铁富珍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频发,研究视频监控中人群异常行为对于恢复治安秩序和保障公众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视频监控涉及多种多样的场景,复杂环境影响了人群异常行为的准确检测。因此,为提升视频监控中人群异常行为的检测效果,提出基...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频发,研究视频监控中人群异常行为对于恢复治安秩序和保障公众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视频监控涉及多种多样的场景,复杂环境影响了人群异常行为的准确检测。因此,为提升视频监控中人群异常行为的检测效果,提出基于改进光流法的视频监控中人群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利用改进单高斯模型在视频监控中人群视频帧内提取角点作为特征点;基于改进光流法计算特征点的运动速度与方向,提取有效特征点,得到人群运动目标图像;通过计算人群运动目标图像内光流点的方向熵、幅值熵与平均速度的乘积,确定运动混乱度;对比分析运动混乱度与设置阈值,完成人群异常行为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取人群视频帧内的角点和运动目标图像,准确检测人群异常行为,具有较好的视频监控中人群异常行为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光流法 视频监控 人群异常行为检测 单高斯模型 特征点 方向熵 幅值熵 运动混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防风固沙服务流动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国宇 李晶 张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36,共14页
无定河流域包括毛乌素沙漠部分区域,土壤风蚀显著,研究防风固沙服务有利于保持土壤、保护生态环境与维持良好的人地关系。利用RWEQ(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模型与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n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 无定河流域包括毛乌素沙漠部分区域,土壤风蚀显著,研究防风固沙服务有利于保持土壤、保护生态环境与维持良好的人地关系。利用RWEQ(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模型与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n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模型模拟无定河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18年的土壤风蚀量以及防风固沙服务流的时空变化,并分析受益人口与real GDP。结果表明:(1)2000年至2018年无定河流域风蚀总量与防风固沙量呈“降低-增加-降低”的波动变化整体下降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无定河流域西部及西北部沙地土壤风蚀较为剧烈,东部及东南部的旱地土壤风蚀较为缓和;(2)2000年至2018年防风固沙服务流动路径模拟总数分别为494条、504条、537条、482条与437条,整体上呈降低的趋势,受益区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中部及东部地区以及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3)2000年至2018年防风固沙服务全国受益人口与受益real GDP均占据总数一定比例;(4)无定河流域防风固沙服务物质流以陕西北部、山西西部地区为中心呈圈层状递减,影响范围扩散到了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结果模拟了无定河流域土壤风蚀以及防风固沙服务流,为服务供给区和受益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对植被恢复与防风固沙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可为其他流域的防风固沙服务流动模拟和整个三北地区的防风固沙生态工程的规划、建设、评估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防风固沙服务 RWEQ HYSPLIT 无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北地区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的深化与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席国兴 沈忠山 +1 位作者 王玉祥 陈炳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
杏北地区进入高含水后期以来,通过深化精细构造、储层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其成果在油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参数解释方面,通过研制新测井系列厚度解释电性标准,使油层划准率由76·5%提高到90&... 杏北地区进入高含水后期以来,通过深化精细构造、储层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其成果在油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参数解释方面,通过研制新测井系列厚度解释电性标准,使油层划准率由76·5%提高到90·6%;通过研制“先定性、后定量”的新水淹层解释方法,使新测井系列水淹层解释符合率提高了16·7个百分点。在河流相储层描述方面,针对聚驱开采特点,开展了单一河道砂体识别和流动单元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单砂层沉积韵律相似性对比,进行了河道砂体内部隔夹层解剖,进一步揭示了河流相储层内部非均质分布特征。在三维地质建模方面,应用EV软件建立全区构造模型、通过研制接口程序,实现了应用EV、FCM、PETREL软件的联合相控建模,形成了一套适合杏北地区储层特点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满足了多学科油藏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解释 单一河道 流动单元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流概念模型研究 被引量:66
8
作者 宋晓晨 徐卫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传统的多孔介质渗流在机理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为裂隙岩体在各种尺度上存在的非均质性。模拟裂隙岩体渗流的主要困难在于描述这种非均质性。目前的概念模型,包括等效连续体模型、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混... 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传统的多孔介质渗流在机理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为裂隙岩体在各种尺度上存在的非均质性。模拟裂隙岩体渗流的主要困难在于描述这种非均质性。目前的概念模型,包括等效连续体模型、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混合模型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来预测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这些模型基于不同的假设和概念框架,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时,应当根据研究域的具体特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要求对其选择,此外,还讨论了单裂隙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 概念模型 单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多维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娜乐 于雷 +2 位作者 陈旭梅 郭继孚 温慧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39,共5页
基于多天的快速路检测器实测数据,在利用平均车长进行占有率及密度转化后,采用Van-Aerde单一结构模型标定了北京市三环快速路典型路段的不同天、内外环及不同车道的交通流参数,进行了多维度的交通流特性对比分析,为北京城市快速路系统... 基于多天的快速路检测器实测数据,在利用平均车长进行占有率及密度转化后,采用Van-Aerde单一结构模型标定了北京市三环快速路典型路段的不同天、内外环及不同车道的交通流参数,进行了多维度的交通流特性对比分析,为北京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运营管理及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路 交通流特性 Van-Aerde单一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燃烧中焦炭燃烧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志 李振山 蔡宁生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3-400,共8页
对已有的焦炭燃烧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对常用的简化处理如单膜/双膜模型、忽略斯蒂芬流、忽略气化反应等带来的计算偏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双膜模型相比,单膜模型的计算精度高;忽略斯蒂芬流会造成表面温度、燃烧速率的计算... 对已有的焦炭燃烧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对常用的简化处理如单膜/双膜模型、忽略斯蒂芬流、忽略气化反应等带来的计算偏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双膜模型相比,单膜模型的计算精度高;忽略斯蒂芬流会造成表面温度、燃烧速率的计算偏差,但可以通过对传质系数KD的简单修正进行改进;焦炭与CO2和H2O的气化反应不能忽略,否则会使得表面温度的计算明显偏高,而燃烧速率偏低,且偏差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燃烧 单膜模型 斯蒂芬流 气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费用最大流模型在航班衔接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宏 杜文 徐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8-481,共4页
针对单枢纽航线网络的特点 ,以所需飞机数最少 ,航班在枢纽机场的过站衔接最紧凑为目标 ,提出了描述航班衔接问题的最小费用最大流网络模型 :首先将航班衔接问题转化为航班节的衔接问题并以各航班节在枢纽机场的到港、离港时刻为结点 ,... 针对单枢纽航线网络的特点 ,以所需飞机数最少 ,航班在枢纽机场的过站衔接最紧凑为目标 ,提出了描述航班衔接问题的最小费用最大流网络模型 :首先将航班衔接问题转化为航班节的衔接问题并以各航班节在枢纽机场的到港、离港时刻为结点 ,建立了一个描述航班节衔接问题的单源汇网络 ,从而将航班衔接问题转化为该单源汇网络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利用 dijkstra算法求该网络的最小费用最大流进而得到了一个需用飞机数最少 ,且过站衔接最紧凑的航班节衔接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班衔接 单枢纽航线网络 航班节 最小费用最大流 网络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缸盖水腔沸腾传热计算的模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永 李国祥 +2 位作者 付松 石秀勇 白书战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2,共7页
基于VC++6.0开发了一种单相流沸腾传热模型,通过引入空泡份额的概念将沸腾发生时的流场看作一个气液均匀混合的单相流,从数学上对该模型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模型的数值实现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模型适用于缸盖冷却水腔内沸腾... 基于VC++6.0开发了一种单相流沸腾传热模型,通过引入空泡份额的概念将沸腾发生时的流场看作一个气液均匀混合的单相流,从数学上对该模型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模型的数值实现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模型适用于缸盖冷却水腔内沸腾传热计算。试验和计算结果还表明,压力对沸腾传热的影响较为明显。最后以226B型发动机水腔为工程应用对象,计算出了水腔内的空泡份额分布和水腔内的流速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流沸腾模型 冷却水腔 沸腾传热 空泡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初探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红光 董守平 +2 位作者 刘国彪 王彦丽 姜雪梅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分析了油水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受力及形变,从理论上提出了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观测了液滴在由两个同心圆筒形成的旋转剪切流场中的变形情况,并对建立的三维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测量结果表明:实验观测值和理... 分析了油水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受力及形变,从理论上提出了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观测了液滴在由两个同心圆筒形成的旋转剪切流场中的变形情况,并对建立的三维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测量结果表明:实验观测值和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未加乳化剂时,在z方向上,随着液滴拉伸率的增加,液滴的变形收缩系数也随之增加;与未加乳化剂时相比,加入乳化剂时液滴的变形收缩系数偏离理论值更大;对于有表面活性剂的自由液滴来说,液滴破裂所需要的临界剪切率比没有表面活性剂时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流场 液滴形变 剪切应力 收缩系数 拉伸率 三维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健 郭建军 +1 位作者 张昭 贾敏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63-1768,共6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可视化模型箱,进行了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考虑了不同桩径、不同土体密实度等影响因素,研究了单桩的沉降模式、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及随沉降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拍摄跟踪和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桩端和桩周土体... 通过自行设计的可视化模型箱,进行了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考虑了不同桩径、不同土体密实度等影响因素,研究了单桩的沉降模式、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及随沉降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拍摄跟踪和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桩端和桩周土体的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对二维颗粒流程序进行开发,模拟了单桩静载过程中桩端阻力和桩周土体孔隙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颗粒流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模拟单桩静载过程,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单桩静载过程的宏细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静载 模型试验 颗粒流数值模拟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表面环境下软磨粒流的流场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计时鸣 马宝丽 谭大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92-2099,共8页
为了研究模具结构化表面环境下软性磨粒流的流场加工特性,应用单颗动力学模型(SPD)通过数值模拟求解了颗粒在不同形态的湍流场中的运动特性。以U形流道为例,利用N-S方程、湍流的Realizable(k-ε)模型以及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相容(SIMPLEC... 为了研究模具结构化表面环境下软性磨粒流的流场加工特性,应用单颗动力学模型(SPD)通过数值模拟求解了颗粒在不同形态的湍流场中的运动特性。以U形流道为例,利用N-S方程、湍流的Realizable(k-ε)模型以及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相容(SIMPLEC)算法,求解了软性磨粒两相流场中流体的速度、压力等特性参数;接着利用SPD求解多种环境下软性磨粒两相流场中颗粒的速度、轨迹、密度分布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流体初始速度为5,10,20m/s 3种情况下,流体初始速度为5m/s时颗粒沉降最为明显;在颗粒直径为0.01,0.05,0.1mm 3种情况下,直径为0.01mm时颗粒沉降较为明显;在水、柴油、机油3种不同黏度的湍流场中,两相软性磨粒流场特性非常接近。结论显示,流体的初始速度和颗粒的粒径使得湍流对颗粒运动特性影响较大,流体的黏性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抛光 结构化表面 软磨粒流加工 单颗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Ns的单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流场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涛 文晟 +3 位作者 兰玉彬 张海艳 尹选春 张建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91,共9页
植保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进行喷施作业时,旋翼高速旋转所产生的下洗流场是影响雾滴飘移的重要因素。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单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流场的速度等流场参数,提升无人机精准施药效果,该研究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植保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进行喷施作业时,旋翼高速旋转所产生的下洗流场是影响雾滴飘移的重要因素。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单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流场的速度等流场参数,提升无人机精准施药效果,该研究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PINNs)构建了单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流场的预测模型。在全连接神经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嵌入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s,N-S)方程作为物理学损失项来参与训练,减轻网络模型对数据依赖性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可解释性。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使得该模型学习到流场中流体的运动规律,得到时空坐标与速度信息等物理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单旋翼无人机下洗流场的速度等参数的快速预测。最后通过风洞试验验证该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没有侧风的情况下,预测模型在旋翼下方0.3、0.7、1.1以及1.5 m共4个不同高度处各向速度的预测值和试验值的误差均小于0.6 m/s,具有较小的差异性;不同侧风风速情况下,水平和竖直方向速度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总体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41和0.936,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流场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下洗流场的速度信息。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旋翼风场对雾滴沉积分布特性的影响机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模型 神经网络 下洗流场 单旋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气管道断裂过程中减压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宫敬 邱伟伟 赵建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0-73,共4页
天然气管道一旦发生断裂,容易引起一系列重大事故,尤其是在高压富气管道断裂过程中,管道中的流体可能由单相变为两相,增大了管道裂纹扩展的风险。为此,结合经典的气体单相流和气液两相流声速统一计算模型,建立了新的输气管道减压波模型... 天然气管道一旦发生断裂,容易引起一系列重大事故,尤其是在高压富气管道断裂过程中,管道中的流体可能由单相变为两相,增大了管道裂纹扩展的风险。为此,结合经典的气体单相流和气液两相流声速统一计算模型,建立了新的输气管道减压波模型,研究了在减压过程中发生相变时的减压波特性,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Decom wave,分析了气质、压力、温度对减压波特性的影响,指出随着重组分的增加、压力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减压波特性逐渐从单相中减压波特性变为气液两相中的减压波特性。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准确描述干气输送管道断裂过程中的减压波传播特性,而且能够较好地描述富气管道减压波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相变过程及进入两相区后的减压波特性,可用于输气管道断裂过程中减压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波 两相流声速模型 气体单相流声速模型 输气管道 气质 压力 温度 Decom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雨 向尧 +3 位作者 马世忠 李伟瑞 贺子恩 齐殿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5-734,共10页
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芯、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大凌河油层湖底扇具有较为发育的水道体系(主沟道或辫状沟道),平面上相带展布、扇体的分布面积、砂体延伸方向... 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芯、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大凌河油层湖底扇具有较为发育的水道体系(主沟道或辫状沟道),平面上相带展布、扇体的分布面积、砂体延伸方向和分布模式受水道及古地貌变化的控制。水道体系及其控制的沉积体呈顺源、带状展布。主沟道向前延伸逐渐变为规模较大的辫状沟道沉积,两侧发育辫状沟道侧缘,呈条带—舌形展布,向湖方向逐渐演变为多支小型末端辫状沟道沉积。湖底扇内部平面微相序列表现为"主沟道→主沟道堤→深湖泥"或"辫状沟道→辫状沟道侧缘→辫状沟道间(或末梢)→深湖泥"的变化特征。每支辫状沟道控制形成的带状沉积体间均为明显深湖—半深湖泥岩沉积分割,呈带状—舌状沉积体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单期重力水道 辽河盆地 大凌河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文会 刘鹏程 +1 位作者 吴永彬 李秀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针对目前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借鉴拟泡点模型和过饱和模型中拟泡点压力及弛豫时间的概念,通过对3组长岩心衰竭实验进行分析,建立了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模型中将泡沫油视为拟单相流,通过实验分析在泡沫油流动过程中流动介质... 针对目前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借鉴拟泡点模型和过饱和模型中拟泡点压力及弛豫时间的概念,通过对3组长岩心衰竭实验进行分析,建立了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模型中将泡沫油视为拟单相流,通过实验分析在泡沫油流动过程中流动介质的有效渗透率与降压速度、原油粘度和含气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提出有效渗透率的数学表达式;认为泡沫油的粘度与相同条件下饱和油的粘度近似相等;将泡沫油的压缩系数视为油相与气相压缩系数的线性组合;同时在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了泡沫油的过饱和现象。为了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将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拟泡点模型、过饱和模型及黑油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而其他模型计算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油 数学模型 衰竭实验 拟单相流 有效渗透率 热力学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规整填料塔内流体流动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江波 刘春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61-965,共5页
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规整填料塔内流体流动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单相流模型和两相流模型。单相流模型可预测气相或液相在规整填料塔内轴向、径向的扩散行为及气相的压头损失等;两相流模型主要研究规整填料... 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规整填料塔内流体流动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单相流模型和两相流模型。单相流模型可预测气相或液相在规整填料塔内轴向、径向的扩散行为及气相的压头损失等;两相流模型主要研究规整填料塔内气液相流动行为,利用该模型可计算液体在规整填料表面的流动过程及气液相间的传质行为,其模拟结果比单相流模拟更接近实际。随流体力学学科和计算机技术及现代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促进CFD技术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规整填料塔 单相流模型 两相流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