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羟胺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犇 黄文君 +2 位作者 黄飞 李程 谢传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5,共6页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硫酸羟胺(HAS)的热稳定性能及其在不同温升速率(4℃/m in、7℃/m in、10℃/m in)下的热分解动力学;由同步热分析仪(STA)测试得到的DSC热流数据,运用AKTS高级热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硫酸羟胺的活化能、...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硫酸羟胺(HAS)的热稳定性能及其在不同温升速率(4℃/m in、7℃/m in、10℃/m in)下的热分解动力学;由同步热分析仪(STA)测试得到的DSC热流数据,运用AKTS高级热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硫酸羟胺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焓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硫酸羟胺在空气气氛中发生自分解放热反应,反应热为118.8±2.1kJ/mol;根据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为82.45kJ/mol,并由Friedm an法得到了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E及指前因子A的关系,计算得到的反应热为116.2±1.1kJ/mol。最后,结合硫酸羟胺的生产工艺条件,对硫酸羟胺的安全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引发硫酸羟胺的自分解放热爆炸事故,实验研究结果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羟胺 热分解 动力学参数 同步热分析仪(sta) 等转化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同步热分析仪确定小麦秸秆热解需热量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芳 易维明 +2 位作者 徐梁 蔡均猛 王丽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2-125,共4页
为了解决生物质热解过程需热量的定量问题,该文应用热重—差示扫描(TG/DSC)同步热分析仪对小麦秸秆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将约5mg的小麦秸秆粉样品装入带盖的铂铑坩锅中,放在热解炉中的DSC-cp高精度样品支架上,在流量为25mL/min的高纯氮... 为了解决生物质热解过程需热量的定量问题,该文应用热重—差示扫描(TG/DSC)同步热分析仪对小麦秸秆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将约5mg的小麦秸秆粉样品装入带盖的铂铑坩锅中,放在热解炉中的DSC-cp高精度样品支架上,在流量为25mL/min的高纯氮气吹扫下,以10K/min的升温速率从常温升至973K,记录生物质的热重(TG)曲线和差示扫描(DSC)曲线。通过对实验所得微分热重(DTG)曲线和DSC曲线对比分析,对小麦秸秆热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DSC曲线上扣除水分的影响后对其积分得出热解过程需热量的规律。结果表明,要使1kg干小麦秸秆完成从常温303K到673K,773K,873K的升温和热解,所需的总热量分别为523kJ,558kJ,592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需热量 同步热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热解过程的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亿明 蒋剑春 +1 位作者 孙云娟 杨中志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纤维素热解过程的热流变化情况,在同步热分析(STA)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联用仪中,采用5,10,30℃/min的升温速率;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中,采用0.35,1,1.8℃/min升温速率,分别进行纤维素热解实验,... 为了进一步了解纤维素热解过程的热流变化情况,在同步热分析(STA)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联用仪中,采用5,10,30℃/min的升温速率;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中,采用0.35,1,1.8℃/min升温速率,分别进行纤维素热解实验,考察热解过程的热流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5℃/min时,纤维素的主要失重区间为316—351oC,在此阶段对应着DSC曲线的一个大的吸热峰,FTIR检测到大量的气相产物的析出,吸热量为436.22J儋。随着升温速率增至10,30℃/min时,热解主要阶段往高温区推移,吸热量也随之增至597.13J/g和794.23J/g;在ARC中热解时,纤维素在312℃之前即完成热解,分别放出223.1,744.1,963J/g的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纤维素 热效应 同步热分析仪 绝热加速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热分析技术本科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函君 王桂文 +1 位作者 张慧娟 公祥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5-167,共3页
将"热重—差热同步热分析仪的应用"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以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化教学,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处理,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对整个实验条件的考察,不仅增强了团... 将"热重—差热同步热分析仪的应用"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以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化教学,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处理,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对整个实验条件的考察,不仅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热分析(sta)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分析法研究竹材热解特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文珠 何拥军 陈普 《竹子研究汇刊》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运用热重/差示扫描(TG/DSC)同步热分析法,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氮气流量、不同升温速度、不同竹龄等因素对毛竹材热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气流量的变化对差热扫描量热曲线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大,在热解过程中失重增大,... 运用热重/差示扫描(TG/DSC)同步热分析法,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氮气流量、不同升温速度、不同竹龄等因素对毛竹材热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气流量的变化对差热扫描量热曲线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大,在热解过程中失重增大,且最终剩余固体产物量呈递减的趋势。(2)升温速度变化对热重曲线没有明显影响,对DSC曲线的影响较明显。随着升温速度的增大,在整个热解过程中吸放热更明显。(3)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不同竹龄的竹材的热解过程中热量吸放和失重变化温度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热分析 毛竹 热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活性炭自燃过程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宏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研究磷酸活性炭的自燃危险性,以自制的磷酸活性炭(活化温度为300,500和700℃)为考察对象,利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对活性炭氧化放热动力学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在2,5,10和20℃/min等4种不同升温速率下得到的活性炭DSC/TG曲线,结合Friedman... 为研究磷酸活性炭的自燃危险性,以自制的磷酸活性炭(活化温度为300,500和700℃)为考察对象,利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对活性炭氧化放热动力学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在2,5,10和20℃/min等4种不同升温速率下得到的活性炭DSC/TG曲线,结合Friedman-Reich-Levi动力学方法对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进行初步判断。研究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随之升高;活性炭整个氧化反应过程中,活化能随着转化率的改变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碳氧化学反应和气体扩散共同影响活性炭氧化过程,且在不同阶段对氧化的贡献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自燃 同步热分析仪(sta) Friedman-Reich-Levi法 热动力学参数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铝高硼硅玻璃基本形成过程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秀明 赵高凌 +4 位作者 刘史敏 应浩 刘军波 汪建勋 韩高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5-857,共3页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A-DSC)同步热分析方法,对低铝高硼硅玻璃(ABS)熔制过程中发生的理化反应进行研究。作为比较,对普通钠钙硅玻璃(NCS)的性能做了相应的研究。通过粘度测试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低铝高硼硅玻璃软化点接近...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A-DSC)同步热分析方法,对低铝高硼硅玻璃(ABS)熔制过程中发生的理化反应进行研究。作为比较,对普通钠钙硅玻璃(NCS)的性能做了相应的研究。通过粘度测试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低铝高硼硅玻璃软化点接近800℃,具有极好的耐热性。其工作温度和熔化温度较NCS均有大幅提高,分别为1375~1160℃和1699℃。热膨胀曲线表明所制备的ABS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α(20~300℃)=3.9×10-6K-1,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铝高硼硅玻璃 熔制过程 同步热分析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掺配高硫石油焦的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仁科 李寒旭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94-897,904,共5页
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高硫石油焦(JL焦)、淮北煤(LY煤)以及淮北煤中掺配不同比例的JL焦混样在常压条件下进行CO2气化研究,并对气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JL焦的气化反应活性远远低于LY煤,配入LY煤能够提高JL焦的气化反应性,降低活化... 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高硫石油焦(JL焦)、淮北煤(LY煤)以及淮北煤中掺配不同比例的JL焦混样在常压条件下进行CO2气化研究,并对气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JL焦的气化反应活性远远低于LY煤,配入LY煤能够提高JL焦的气化反应性,降低活化能;1 150℃之前,转化率的实验值低于加权平均值,且与掺焦比例没有关系;1 150℃之后,转化率的实验值高于加权平均值,原因是LY煤灰中的矿物质对焦、煤混样的气化起到了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热分析仪 高硫石油焦 气化特性 动力学 配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氧化对稠油特性及热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陈森 赵帅 +2 位作者 游红娟 向红 李一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73-376,共4页
采用高温高压氧化管和气相色谱仪对新疆油田吉七稠油的静态低温氧化特性进行了评价。运用元素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了氧化前后油样元素含量和微观形貌变化。并通过TG/DSC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氧化前后油样的升温氧化热行为。结... 采用高温高压氧化管和气相色谱仪对新疆油田吉七稠油的静态低温氧化特性进行了评价。运用元素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了氧化前后油样元素含量和微观形貌变化。并通过TG/DSC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氧化前后油样的升温氧化热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从2 d增加至6 d,耗氧率显著增加,氧气浓度可降低至工业安全值范围。随着氧化时间增加,油样中C含量增加,H含量和H/C原子比降低。氧化6 d后的油样表面非常粗糙,这能够提供巨大的比表面,促进燃料沉积和高温氧化进程。与原油相比,氧化后稠油在燃料沉积阶段质量损失更加严重,能够生成更多的焦炭;氧化后稠油在高温氧化阶段能够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氧化 元素含量 微观形貌 TG/DSC同步热分析仪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塑料碳化研究
10
作者 何利华 陈言胜 +2 位作者 蒋凡顺 孙常福 李金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75,共4页
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塑料为前驱体进行碳化研究。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材料密度和压陷硬度随温度的升高先有所上升后逐渐降低,体积收缩比较明显,但仍具有一定的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 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塑料为前驱体进行碳化研究。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材料密度和压陷硬度随温度的升高先有所上升后逐渐降低,体积收缩比较明显,但仍具有一定的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泡沫塑料泡孔逐渐萎缩、骨架变细更容易断裂;利用同步热分析仪记录了泡沫塑料碳化过程质量损失情况,在400~80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碳化速率最快;借助全自动元素分析仪分析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材料各元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在20~700℃之间,泡沫中N元素相对含量先增加后降低,C元素相对含量在300℃后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泡沫塑料 碳化温度 同步热分析仪 全自动元素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