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吸收法同步脱除燃烧烟气中SO2,NOx和CO2的化学热力学及其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大淇 赵兵涛 +1 位作者 张梓均 方童波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0-136,共7页
湿化学法同步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是燃烧源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探究采用不同氧化吸收策略同时脱除燃烧烟气中SO2,NOx和CO2的可行性,基于化学热力学原理,分析了9种联合氧化吸收策略的性能,具体的氧化吸收策略包括:H2O2-NH3... 湿化学法同步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是燃烧源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探究采用不同氧化吸收策略同时脱除燃烧烟气中SO2,NOx和CO2的可行性,基于化学热力学原理,分析了9种联合氧化吸收策略的性能,具体的氧化吸收策略包括:H2O2-NH3·H2O,H2O2-MDEA,H2O2-NaOH,O3-NH3·H2O,O3-MDEA,O3-NaOH,NaClO2-NH3·H2O,NaClO2-MDEA和NaClO2-NaOH,并提出新的动态加权法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上述所有策略均具有SO2,NOx和CO2捕获的可行性。O3-NaOH,NaClO2-MDEA和NaOH做吸收剂的氧化吸收溶液分别对单一脱硫、脱硝和脱碳效果最好。当综合考虑同步脱除SO2,NOx和CO2时,NaClO2-MDEA优于其他策略,其结果可为燃烧烟气中的气体污染物的联合脱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nox CO2 同步脱除 氧化吸收 热力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液相法制备的纳米NiFe2O4上同时催化去除NOx和PM的特性
2
作者 张海蓉 许士洪 +2 位作者 王仲鹏 陈铭夏 上官文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565-2567,共3页
通过液相催化相转化的方法制备出化学性质和晶相稳定的NiFe2O4纳米粒子,采用XRD、BET、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利用程序升温技术对其在同时催化去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碳烟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高温固相法制备的NiFe2O4进行比... 通过液相催化相转化的方法制备出化学性质和晶相稳定的NiFe2O4纳米粒子,采用XRD、BET、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利用程序升温技术对其在同时催化去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碳烟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高温固相法制备的NiFe2O4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NiFe2O4都能在紧接触时在富氧条件下使碳烟(PM)和氮氧化物(NOx)互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N2,其中低温催化相制备的NiFe2O4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活性,在松接触条件下起燃温度为282℃,N2的最大转化率为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微粒 nox 同时去除 NIFE2O4 液相催化相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结合硫代硫酸钠溶液喷淋同时脱硫脱硝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业 徐超群 +4 位作者 朱燕群 林法伟 马强 王智化 岑可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41-2047,共7页
采用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喷淋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方法开展模拟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臭氧氧化结合Na2S2O3-Na OH溶液湿法喷淋可以实现NOx和SO_2协同脱除:在O_3/NO摩尔比为1.1~1.2时,溶液中Na2S2O3浓度的增加会提高系统的N... 采用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喷淋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方法开展模拟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臭氧氧化结合Na2S2O3-Na OH溶液湿法喷淋可以实现NOx和SO_2协同脱除:在O_3/NO摩尔比为1.1~1.2时,溶液中Na2S2O3浓度的增加会提高系统的NO_x脱除效率,烟气中SO2的存在会促进NOx的脱除,当SO2浓度为1030mg·m^(-3)、2.0%Na_2S_2O_3溶液作为喷淋液时可实现较高的SO_2脱除效率,同时NO_x脱除效率可达70%以上;喷淋液p H在2.5~9范围内变化时提高浆液p H有利于NOx的脱除,当p H=9时脱硝效率可达75%。180 min连续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可有效促进NOx的脱除,并实现SO2较高的脱除效率,同时可实现系统同时脱硫脱硝连续稳定运行,喷淋吸收后烟气中NO_x的主要转化产物为NO^-_2,该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污染 烟道气 同时脱硫脱硝 硫代硫酸钠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气相组分及Ca(OH)_2对KMnO_4氧化NO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国庆 高继慧 +3 位作者 王帅 付晓林 徐莉莉 秦裕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14-2320,共7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KMnO4氧化烟气中NO的过程,分析了烟气组分H2O、O2及SO2对NO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到了Ca(OH)2对KMnO4氧化NO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2O是KMnO4氧化NO的必要条件;在含H2O条件下,O2可以提高NO氧化率。SO2与氧化...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KMnO4氧化烟气中NO的过程,分析了烟气组分H2O、O2及SO2对NO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到了Ca(OH)2对KMnO4氧化NO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2O是KMnO4氧化NO的必要条件;在含H2O条件下,O2可以提高NO氧化率。SO2与氧化剂反应生成无水钾镁钒类复盐K2Mn2(SO4)3对NO氧化具有负面作用;Ca(OH)2的加入提高了氧化剂表面的固体碱度从而促进氧化过程进行;通过添加Ca(OH)2可以降低SO2对NO氧化过程的负面影响。根据气体成分和产物分析可知,KMnO4在钙基吸收剂表面氧化烟气中NO的机理可能是KMnO4以离子态将吸附在氧化剂表面的NO和SO2氧化为NO2和SO3,生成的NO2、SO3再传递到氧化位临近的碱性位被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氧化 高锰酸钾 同时脱硫脱硝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_(1-x)(Li,Ti)_xCo_2O_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坚 赵震 +2 位作者 徐春明 王虹 段爱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06-1310,共5页
用柠檬酸配位燃烧法合成了Mn1-x(Li,Ti)xCo2O4系列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用FTIR和XRD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对这些催化剂在模拟柴油机尾气条件下进行同时消除NOx和柴油碳黑反应的活性评价。结... 用柠檬酸配位燃烧法合成了Mn1-x(Li,Ti)xCo2O4系列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用FTIR和XRD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对这些催化剂在模拟柴油机尾气条件下进行同时消除NOx和柴油碳黑反应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掺杂Li或Ti后的Mn1-x(Li,Ti)xCo2O4系列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完整的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结构,这些催化剂对同时消除柴油机尾气中的碳黑颗粒和NOx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Li或Ti的掺杂量为x=0.05较佳,结合碳黑燃烧与NOx还原总的催化效果,Mn0.95Li0.05Co2O4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碳黑 同时消除 氮氧化物(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喷淋对玻璃窑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明慧 马强 +2 位作者 徐超群 朱燕群 周俊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3,共6页
采用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喷淋对模拟玻璃窑炉烟气开展了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采用不同溶液(NaOH、Na2S)进行了喷淋实验。结果表明,保证溶液pH值在10以上,NaOH浓度对NOx脱除效率无影响,SO2的存在促进了NOx吸收。当O3/NO物质的量比为1.6、... 采用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喷淋对模拟玻璃窑炉烟气开展了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采用不同溶液(NaOH、Na2S)进行了喷淋实验。结果表明,保证溶液pH值在10以上,NaOH浓度对NOx脱除效率无影响,SO2的存在促进了NOx吸收。当O3/NO物质的量比为1.6、溶液NaOH浓度为0.5%时,NOx脱除效率可达70%,SO2脱除效率在99%以上。往喷淋液中添加Na2S,NOx脱除效率随Na2S浓度增加而提高,SO2的存在对NOx脱除效率无影响。当O3/NO物质的量比为1.2、溶液中NaOH浓度为0.5%、添加剂Na2S浓度为0.6%时,NOx脱除效率可达70%,SO2脱除效率在95%以上。60 min长时间运行实验证明,模拟烟气中的NOx经碱液和添加剂吸收后主要以NO-2的形式存在于喷淋液中,且NOx脱除效率不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窑炉烟气 臭氧氧化 同时脱硫脱硝 NAOH Na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n-O钙钛矿催化剂成分对NO_x和碳烟同时催化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小圣 林赫 +1 位作者 黄震 上官文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1-836,共6页
将La-Mn-O钙钛矿型催化剂与碳黑充分研磨后置于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体系中,利用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对同时催化去除NOx和碳烟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Ce、K及Cu的掺入对La-Mn-O钙钛矿型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适量的Ce... 将La-Mn-O钙钛矿型催化剂与碳黑充分研磨后置于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体系中,利用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对同时催化去除NOx和碳烟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Ce、K及Cu的掺入对La-Mn-O钙钛矿型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适量的Ce或K取代LaMnO3中的La,催化剂的性能可以得到改善,进一步用适量的Cu取代La0.8K0.2MnO3中的Mn,催化剂的性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用La0.8K0.2Cu0.05Mn0.95O3当作催化剂时,NO向N2的最大转化率达到66.0%,碳黑的起燃温度为290℃,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同时去除NOx和碳烟方面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碳烟 同时去除 钙钛矿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和K共负载的Mg-Al水滑石基氧化物同时去除碳烟和NO_x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业新 苏庆运 +4 位作者 王姿姿 王仲鹏 李倩 高希彦 张昭良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浸渍法将Pd和K共同负载到Mg-Al水滑石基氧化物(Pd-K/MgAlO)上,用于碳烟颗粒和NOx的同时去除,并与Pd/MgAlO和K/MgAlO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单独的Pd负载不具备催化碳烟燃烧的活性,但可以提高生成CO2的选择性;引入NOx后,Pd可以... 采用浸渍法将Pd和K共同负载到Mg-Al水滑石基氧化物(Pd-K/MgAlO)上,用于碳烟颗粒和NOx的同时去除,并与Pd/MgAlO和K/MgAlO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单独的Pd负载不具备催化碳烟燃烧的活性,但可以提高生成CO2的选择性;引入NOx后,Pd可以通过促进NO氧化对碳烟燃烧有所改善,同时可以去除少量的NOx.当Pd与K共负载时,碳烟燃烧温度显著降低;引入NOx后,起燃温度进一步降低至240,℃左右,而且碳烟燃烧受接触方式的影响不大,其中催化作用的主要影响组分是K.在Pd和K协同作用下,NOx的最大去除效率达到45%,高于Pd/MgAlO和K/MgAlO的去除效率.其中,一部分NOx被碳烟还原,另一部分则发生了分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水滑石基氧化物 同时催化去除 碳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_2湿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及反应过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潘理黎 文静 +2 位作者 章晶晓 徐凯杰 刘志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9,共5页
试验研究了以ClO_2溶液为氧化吸收剂对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考察了NO与SO_2初始质量浓度、ClO_2质量浓度、pH、吸收液温度以及液气比等对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探讨了ClO_2脱硫脱硝的机理.结果表明:ClO_2质量浓度为200mg/m^3,吸收... 试验研究了以ClO_2溶液为氧化吸收剂对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考察了NO与SO_2初始质量浓度、ClO_2质量浓度、pH、吸收液温度以及液气比等对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探讨了ClO_2脱硫脱硝的机理.结果表明:ClO_2质量浓度为200mg/m^3,吸收液pH为5,吸收液温度40℃,液气比为16L/m^3,在SO_2初始质量浓度为1 300mg/m^3,NO初始质量浓度为600mg/m^3的条件下,脱硫率接近100%,脱硝率达92.8%.本方法脱硫脱硝效率高,设备简约、工艺操作简单,且不存在堵塞、结垢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意义和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2 湿法脱硝 氧化吸收 同时脱硫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基脱硫工艺协同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国庆 高继慧 +4 位作者 黄启龙 戴维葆 蔡培 吴少华 秦裕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55-3761,共7页
采用钙基吸收剂的烟气脱硫技术拥有95%以上的市场份额,基于钙基烟气脱硫工艺协同乃至同时脱除NOx是最现实可行的技术方向。本文阐明了钙基脱硫工艺协同脱硝的可行性,并根据硫氮协同脱除反应所处的温度区段,将钙基吸收剂硫氮协同脱除技... 采用钙基吸收剂的烟气脱硫技术拥有95%以上的市场份额,基于钙基烟气脱硫工艺协同乃至同时脱除NOx是最现实可行的技术方向。本文阐明了钙基脱硫工艺协同脱硝的可行性,并根据硫氮协同脱除反应所处的温度区段,将钙基吸收剂硫氮协同脱除技术分为炉内联合脱除、中温同时脱除和低温段协同脱除三类,针对每类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将NO氧化为NO2在低温段实现SO2和NOx协同乃至同时脱除是最现实可行的技术方向,并针对该技术存在的NO2在低温脱硫工艺中吸收效率低和钙基吸收剂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最后,对钙基脱硫工艺协同脱硝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实施超净排放后基于低温脱硫工艺协同脱硝技术应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脱除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钙基吸收剂 燃煤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C/P比对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晓莲 王淑莹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65-1770,共6页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其中进水C/P比是其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考察不同进水C/P比对A2/O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进水C/P比(55、45、34、23),研究了A2/O工艺...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其中进水C/P比是其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考察不同进水C/P比对A2/O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进水C/P比(55、45、34、23),研究了A2/O工艺中COD、总氮、磷和污泥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P比小于32时,磷的去除效果随C/P比的降低而线性降低;当进水C/P比高于32时,磷的去除效果稳定在90%~98%,出水磷浓度小于0.5mg·L-1.但是C/P比的变化,对COD和总氮的去除率影响较小,平均去除率分别高于90%和75%.而剩余污泥中磷含量则随C/P比的下降而增加.实验发现,不同C/P比系统均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可以实现“一碳两用”,有利于氮磷去除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进水C/P比 生物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脱硫脱硝过程中钙基吸收剂表面孔隙结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国庆 高继慧 +3 位作者 尹伊郡 贾利峰 吴少华 秦裕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0-66,共7页
低温潮湿环境下,吸收剂表面孔隙结构对其表面气固反应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等温氮气吸附法对同时吸收SO2/NO2过程中Ca(OH)2颗粒表面孔隙结构的变化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结合SO2和NO2在Ca(OH)2颗粒表面的吸收机制,该文探讨了吸收剂... 低温潮湿环境下,吸收剂表面孔隙结构对其表面气固反应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等温氮气吸附法对同时吸收SO2/NO2过程中Ca(OH)2颗粒表面孔隙结构的变化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结合SO2和NO2在Ca(OH)2颗粒表面的吸收机制,该文探讨了吸收剂表面孔隙结构的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产物的形成改变了吸收剂表面孔隙的孔形特征,但对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反应过程中,孔径大于30nm和小于7nm的孔逐渐减少,而孔径位于两者之间的孔隙数量逐渐增多。吸收剂颗粒表面新孔的出现一方面弥补了由于反应导致的比表面和孔容的降低,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吸收剂表面的分形特征。孔隙表面的膨胀和产物的堆积是导致吸收剂表面孔隙收缩,孔形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同时脱硫脱硝 孔结构 钙基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氧化除Fe^(2+)机理与生物除Fe^(2+)除Mn^(2+)工艺技术研究(Ⅱ)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冬 杨宏 +1 位作者 陈立学 张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1-446,共6页
在生物固Mn2+除Mn2+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滤柱装置试验,探求生物滤层中Fe2+、Mn2+的氧化动态.得出Mn2+的氧化虽然迟后于Fe2+的氧化,但Fe2+、Mn2+的氧化带并无明显界限.Fe2+虽然在无菌滤层中就可以完全氧化,但在生物滤层中Fe2+参与了除Mn2+... 在生物固Mn2+除Mn2+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滤柱装置试验,探求生物滤层中Fe2+、Mn2+的氧化动态.得出Mn2+的氧化虽然迟后于Fe2+的氧化,但Fe2+、Mn2+的氧化带并无明显界限.Fe2+虽然在无菌滤层中就可以完全氧化,但在生物滤层中Fe2+参与了除Mn2+菌的代谢,在维系生物滤层的稳定上是不可缺少的. Fe2+、Mn2+可以在同一滤层中得以去除.由此开发了一级过滤除Fe2+除Mn2+的简缩工艺流程和一系列配套的工艺技术,并应用于大型除Fe2+除Mn2+水厂的设计与运行.投产2a来,出水ρ(Mn2+)小于0.05mg/L,总铁为痕量,均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物固Mn^2+除Mn^2+ Fe^2+、Mn^2+同时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氧化除Fe^(2+)理论与生物除Fe^(2+)除Mn^(2+)工艺技术研究(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冬 杨宏 +2 位作者 陈立学 赵英丽 张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33,共6页
水质工程界认为MnO_2或Mn_3O_4是Mn^(2+)接触氧化的催化剂,但国内外除Fe^(2+)除Mn^(2+)水厂的出厂水中Mn^(2+)含量却一直达不到水质标准。通过滤柱模型试验和水厂的生产试验证实了曝气-过滤的除Mn^(2+)过程是生物的催化氧化作用的结果... 水质工程界认为MnO_2或Mn_3O_4是Mn^(2+)接触氧化的催化剂,但国内外除Fe^(2+)除Mn^(2+)水厂的出厂水中Mn^(2+)含量却一直达不到水质标准。通过滤柱模型试验和水厂的生产试验证实了曝气-过滤的除Mn^(2+)过程是生物的催化氧化作用的结果。随着除Mn^(2+)滤层中以除Mn^(2+)菌为核心的生物群系的增殖,Mn^(2+)的去除效率不断增强。在成熟滤层中每毫升湿砂上存在着不少于n×10~5~n×10~6个具有除Mn^(2+)能力的细菌。成熟砂和未成熟砂经高压灭菌后,仍然具有除Mn^(2+)能力,但经含Mn^(2+)溶液浸泡60h后,就丧失了除Mn^(2+)能力,灭菌后短暂的除Mn^(2+)能力是滤砂表面吸附容量再生了的结果。以此确立了生物固Mn^(2+)除Mn^(2+)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物固Mn^2+除Mn^2+ Fe^2+Mn^2+同时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伟锋 顾国维 +1 位作者 陈银广 张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41,45,共4页
试验以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动态模拟实际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对该工艺连续动态监测了40h。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和进水水质变化对系统的去除效果并未产生较大影响,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稳定在83%、98%和98%左右,这表... 试验以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动态模拟实际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对该工艺连续动态监测了40h。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和进水水质变化对系统的去除效果并未产生较大影响,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稳定在83%、98%和98%左右,这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但对脱氮率和聚磷菌的厌氧释磷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同一连续流反应装置中同时实现了较为明显的缺氧吸磷和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曝气量和碳源需求量可分别节省15.1%和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试验研究 A^2/O工艺 反硝化除磷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_2O_3基复合氧化物上炭黑和NO_x的同时催化去除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运新华 上官文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0,共5页
利用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对同时催化去除柴油机炭黑和氮氧化物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金属氧化物及其负载金属氧化物能在富氧条件下使炭黑(C)和氮氧化物(NOx)互为氧化还原,主要生成CO2和N2,达到C-NOx两者的同时催化去除.在Nd2O... 利用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对同时催化去除柴油机炭黑和氮氧化物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金属氧化物及其负载金属氧化物能在富氧条件下使炭黑(C)和氮氧化物(NOx)互为氧化还原,主要生成CO2和N2,达到C-NOx两者的同时催化去除.在Nd2O3等稀土氧化物上负载K和Mn等金属氧化物能降低炭黑的起燃温度,提高NO的还原转化率,其中K/Mn/Nd2O3上的催化反应同无催化反应相比,其炭黑起燃温度降低了170℃,最大NO→N2转化率达到75.4%.K能显著降低起燃温度,并存在最佳负载量(2mmol.g-1).K负载量过多,可能导致稀土金属氧化物上原有活性位的覆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氮氧化物 催化 同时去除 稀土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过一硫酸盐体系同时去除Cu^2+和对硝基苯胺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鹏 张凯凯 +1 位作者 张玉 张延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68-4274,共7页
目前,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共存的废水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农业废弃物向日葵秸秆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生物炭(BC),用以活化过一硫酸盐(PMS)。BC/PMS体系实现了对水中重金属Cu^2+和有机污染物... 目前,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共存的废水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农业废弃物向日葵秸秆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生物炭(BC),用以活化过一硫酸盐(PMS)。BC/PMS体系实现了对水中重金属Cu^2+和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胺(PNA)的同时去除。探究了pH、BC投加量和PMS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同时去除Cu^2+和PNA的影响。研究表明,在BC=2.0g/L、PMS=1.0mmol/L、PNA=20.0mg/L、Cu^2+=2.0mg/L和pH=3.0条件下,60min时Cu^2+和PNA同时去除效率分别为90.00%和100.00%;Cu^2+被BC/PMS体系吸附去除的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PNA的降解去除。自由基猝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实验表明,BC/PMS/Cu^2+/PNA体系降解PNA为自由基反应和非自由基反应共存过程,且以非自由基反应为主导;自由基反应是基于Cu^2+活化PMS产生SO4^·-和•OH,非自由基反应可归因于BC活化PMS产生活性物种1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过一硫酸盐 同时去除 铜离子 对硝基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综合评价——基于博弈改进云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建国 段三良 《技术经济》 2009年第8期66-71,114,共7页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综合评价的相关决策指标具有不确定性。为克服模糊集理论在处理不确定性数据问题时存在的不彻底性所带来的评价缺陷,本文提出采用基于云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运用合作博弈...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综合评价的相关决策指标具有不确定性。为克服模糊集理论在处理不确定性数据问题时存在的不彻底性所带来的评价缺陷,本文提出采用基于云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运用合作博弈方法将主观赋权、客观赋权、智能赋权相结合,形成组合权重,从而有效避免了综合评价中单一权重的片面性。最后,基于博弈改进云模型,对目前国内外共11种具有代表性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合作博弈 改进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负荷对ABR同步脱除SO_4^(2-)和NO_3^-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慧莉 刘紫璇 +1 位作者 朱葛夫 党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26-1433,共8页
为研究有机负荷变化对同步去除SO_4^(2-)和NO_3^-的影响及确定合适ρ(COD)/ρ(SO_4^(2-))的范围,采用四格室厌氧折板式反应器处理人工配水.反应器在tHR=48 h、pH值≥6、温度为(34±1)℃的条件下运行.实验采用逐步提升进水COD质量浓... 为研究有机负荷变化对同步去除SO_4^(2-)和NO_3^-的影响及确定合适ρ(COD)/ρ(SO_4^(2-))的范围,采用四格室厌氧折板式反应器处理人工配水.反应器在tHR=48 h、pH值≥6、温度为(34±1)℃的条件下运行.实验采用逐步提升进水COD质量浓度的方式提高有机负荷,3个阶段的进水COD质量浓度分别为5、6、7 g/L.实验结果表明:提高进水有机负荷,并不影响SO_4^(2-)和NO_3^-的去除率,SO_4^(2-)和NO_3^-的去除率可达96.5%和97.8%.当ρ(COD)/ρ(SO_4^(2-))>14时,SO_4^(2-)去除率可达90%以上.厌氧折板式反应器(ABR)可根据进水污染物浓度调整各格室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但是恢复期较长,超过30 d.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甲烷体积分数由40%提升到90%,反应器中以利用乙酸为主的产甲烷菌占优势转变为同时利用乙酸和H_2/CO_2的2个生理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板式反应器 同步去除SO4^2-和NO3^- 有机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同时脱除煤气中的单质汞和硫化氢
20
作者 吕学勇 王建成 +2 位作者 郭颖 常丽萍 韩丽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9-83,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4种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煤气中脱除Hg和H_2S的吸附剂,其中包括:摩尔比为1:1的双组份金属氧化物Fe-Al和Fe-Zn,以及添加了贵金属摩尔比为100:100:1的三组分金属氧化物Fe-Al-Pd和Fe-Zn-Pd。采用自制的评价装置,考察了吸...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4种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煤气中脱除Hg和H_2S的吸附剂,其中包括:摩尔比为1:1的双组份金属氧化物Fe-Al和Fe-Zn,以及添加了贵金属摩尔比为100:100:1的三组分金属氧化物Fe-Al-Pd和Fe-Zn-Pd。采用自制的评价装置,考察了吸附剂单独脱汞,以及同时脱Hg和H_2S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①吸附剂的脱汞能力受温度的影响明显,反应温度较低的100℃比150℃的脱汞效果好;②H_2S的存在可以促进Hg的脱除,在100℃时脱汞率可以增大30%~62.6%;③贵金属Pd的引入对吸附剂同时脱除Hg和H_2S有促进作用。反应温度为100℃时,吸附剂Fe-Al-Pd的脱汞能力最强,脱汞率最高为93.6%,脱硫率最高为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煤气 共沉淀法 吸附剂 同时脱除汞和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