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constituents in tobacco flavor 被引量:8
1
作者 钟科军 魏万之 +1 位作者 郭方遒 黄兰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5期546-551,共6页
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in tobacco flavor additives were extracted by both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 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in tobacco flavor additives were extracted by both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were optimized with information theory. Then, detection were accomplish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Characteristic of each method was compare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6# tobacco flavor sample were accomplished through both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method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is another good selection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means of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20 components are identified, accounting for 92.77% of the total peak areas. Through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there are 17 components identified accounting for 91.49% of the total peak areas. The main aromatic components in 6# tobacco flavor sample are propanoic acid, 2-hydroxy-, ethyl ester, menthol and menthyl acetate. The present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obacco flav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obacco flav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分析胡同坊北京酱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26
2
作者 徐晓兰 陈海涛 +2 位作者 綦艳梅 孙宝国 黄明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7-242,共6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酱鸡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82种风味化合物,分成9类:烃类4种(相对含量0.325%)、醛类19种(相对含量52.262%)、酮类10种(相对含量0.929%)、醚类1种(相...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酱鸡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82种风味化合物,分成9类:烃类4种(相对含量0.325%)、醛类19种(相对含量52.262%)、酮类10种(相对含量0.929%)、醚类1种(相对含量0.150%)、醇类12种(相对含量1.995%)、酸类11种(相对含量39.117%)、酯类4种(相对含量0.408%)、酚类5种(相对含量0.345%)、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16种(相对含量4.468%)。其中,醛类和含氮含硫以及杂环化合物对胡同坊北京酱鸡特征香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同坊北京酱鸡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质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式加工鱼香肉丝的SDE-GC-MS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比 被引量:14
3
作者 肖阳 张玥琪 +3 位作者 郭贝贝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0-75,共6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鱼香肉丝市售菜肴和料理包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结果共鉴定出136种成分,市售菜肴鉴定出化合物79种,料理包鉴定出化合物104种,两种样品中均检测到的化合物有47种,两者...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鱼香肉丝市售菜肴和料理包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结果共鉴定出136种成分,市售菜肴鉴定出化合物79种,料理包鉴定出化合物104种,两种样品中均检测到的化合物有47种,两者在酯类及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检出上存在较大差异。可能造成风味差异影响的化合物有:β-水芹烯、石竹烯、倍半水芹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桉树脑、2,3,5,6-四甲基吡嗪、二烯丙基三硫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香肉丝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分析肯德基吮指原味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宁 陈海涛 +2 位作者 綦艳梅 孙宝国 黄明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68-272,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结合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ophymassspectrometry,GC-MS),对肯德基吮指原味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并讨论各物质对整体风味的影响。共鉴定出66种化合物,其中烃...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结合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ophymassspectrometry,GC-MS),对肯德基吮指原味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并讨论各物质对整体风味的影响。共鉴定出66种化合物,其中烃类14种,醛类23种,醇类4种,酮类7种,酚类4种,脂肪酸类3种,酯类2种,内酯类2种,杂环化合物7种。烃类(17.44%)、醛类(45.41%)和脂肪酸类(13.26%)的相对含量较多,其次为酮类(3.65%)、杂环化合物(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德基吮指原味鸡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质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与P&T-TD-GC-MS提取分析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香气比较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春娟 郭守军 +5 位作者 庄东红 马瑞君 朱慧 吴清韩 李妙清 陈协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7-142,共6页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法和吹扫捕集热脱附解吸(purge and trap thermal desorption,P&T-TD)法提取黄栀香和肉桂香两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法和吹扫捕集热脱附解吸(purge and trap thermal desorption,P&T-TD)法提取黄栀香和肉桂香两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的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比例有很大差异,两者各有优劣,相互补充,结合分析更加完整,更有利于准确地进行香型分类,并发现P&T-TD法有更大的运用空间。SDE法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较多,脂肪族和芳香族的化合物较少,不同香型的区别主要是成分的相对含量比例;P&T-TD法提取得到的成分种类多,不同香型的茶区别较大。通过萜酯指数可得P&T-TD法提取的香气更为清香,SDE法提取的香气较为浓烈,但两者都体现了凤凰茶清高持久的幽香特性。SDE法的高温加热可能引起成分的改变,P&T-TD提取法的成分较能真实地反应茶汤冲泡的特点。结合2种方法分析得出,黄栀香与肉桂香茶的区别明显,黄栀香茶以荜澄茄醇、橙花叔醇等为主,并特有丙酸芳樟酯、δ-杜松烯、萜品油烯等成分;肉桂香茶是吲哚、δ-壬内酯、苯乙腈相对含量多,且含有苯乙醇、苯甲醇、1,5,8-对-薄荷三烯、戊醛等特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不同香型 同时蒸馏萃取 吹扫捕集热脱附解吸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结合GC-O分析番茄牛腩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鹏宇 张宁 +2 位作者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7,共9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双柱定性对番茄牛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谱库检索和保留指数比对,共计从番茄牛腩中鉴定出化合物132种,其中烃类24种、醛类31种、醇类19种、酮类13种、酚类7种、酯类9种、醚类5种...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双柱定性对番茄牛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谱库检索和保留指数比对,共计从番茄牛腩中鉴定出化合物132种,其中烃类24种、醛类31种、醇类19种、酮类13种、酚类7种、酯类9种、醚类5种、酸类3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21种,其中茴香脑、石竹烯、苯乙醛、十六酸乙酯、肉桂醛、十六醛、亚油酸乙酯和糠醇等相对含量较大。通过气相色谱-嗅闻测定法,共鉴定出11种风味成分,其中异戊醛、乙偶姻、1-辛烯-3-醇、石竹烯、2-乙酰基噻唑和香叶基芳樟醇的风味显著。醛类、烃类和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对番茄牛腩特征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牛腩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嗅闻仪联机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分析柴沟堡熏肉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3
7
作者 章慧莺 李萌 +3 位作者 张宁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7,224,共7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提取柴沟堡"郭玺"熏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o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82种挥...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提取柴沟堡"郭玺"熏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o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8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17种(相对质量分数8.728 3%),醛类23种(相对质量分数57.723 3%),醇类12种(相对质量分数4.042%),酮类10种(相对质量分数2.719 2%),酯类3种(相对质量分数1.947%),酚类9种(相对质量分数6.237 2%),醚类1种(相对质量分数2.406 4%),杂环化合物7种(相对质量分数2.814 1%)。其中,醛类、酚类、含硫含氮及杂环化合物对熏肉的风味可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沟堡“郭玺”熏肉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质联用(GC—MS)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GC-MS分析姜精油的组分 被引量:6
8
作者 骆海林 陆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06,109,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热风干燥的生姜中提取姜精油。通过GC-MS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到姜精油,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姜烯(18.99%),其次是β-倍半水芹烯(1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热风干燥的生姜中提取姜精油。通过GC-MS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到姜精油,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姜烯(18.99%),其次是β-倍半水芹烯(14.35%),α-合金欢烯(9.95%),α-姜黄烯(8.77%),β-没药烯(5.63%),这5种组分占全部被检出组分含量的57.69%,初步确定为姜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精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GC-MS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分析不同油莎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玉兰 宋二立 +3 位作者 郭平平 陈璐 马宇翔 张振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9-74,103,共7页
以3个不同产地油莎豆为原料,分别采用冷榨和热榨制取油莎豆油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 以3个不同产地油莎豆为原料,分别采用冷榨和热榨制取油莎豆油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确定油莎豆油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6个油莎豆油样品中共检测出10类242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18种,包括醛类成分11种、烷烃类成分4种、烯烃类成分1种、呋喃类成分和苯酚类成分各1种。3个冷榨油中挥发性成分含量为20 227.61~68 699.15μg/kg,3个热榨油中含量为22 347.20~71 886.64μg/kg,热榨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冷榨油莎豆油,6个油莎豆油样品中的共有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是反式-2,4-癸二烯醛、2-正戊基呋喃、2-十一烯醛、壬醛、反式-2-癸烯醛、己醛、庚醛和辛醛,此外3个热榨油莎豆油中还含有共有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3-乙基-2,5-二甲基吡嗪,这是油料焙炒压榨所制取浓香型油脂中共有的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油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 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结合GC-MS分析王致和臭豆腐中的特征香气成分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洁雯 杨克玉 +3 位作者 李燕敏 陈怡颖 刘玉平 张玉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27-131,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方法对王致和臭豆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采用计算的保留指数和NIST 11谱库检索,确定所含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并用内标法确定其在王致和臭豆腐中的含量,根据挥发性成分的香气特征,结合香...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方法对王致和臭豆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采用计算的保留指数和NIST 11谱库检索,确定所含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并用内标法确定其在王致和臭豆腐中的含量,根据挥发性成分的香气特征,结合香气活性值,确定王致和臭豆腐中的特征性香气成分。经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6种(10.43μg/g)、酯类17种(6.88μg/g)、酚类1种(0.26μg/g)、醛酮类3种(0.15μg/g)、硫醚类5种(1.01μg/g)、杂环类6种(2.67μg/g)、其他化合物6种(2.66μg/g)。其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有正丁醇(7.21μg/g)、正丙醇(2.33μg/g)、乙酸乙酯(1.71μg/g)、丁酸丁酯(1.44μg/g)、乙酸丁酯(1.13μg/g)等。而吲哚(0.70μg/g)、正丁醇(7.21μg/g)、正丙醇(2.33μg/g)、二甲基二硫(0.42μg/g)、二甲基三硫(0.36μg/g)、二甲基四硫(0.15μg/g)等挥发性成分对北京王致和臭豆腐特征性香味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豆腐 同时蒸馏萃取 特征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不同预处理的豆浆风味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蕊莲 蒋和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5-189,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未处理、微波处理、冷冻处理和超声处理后豆浆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质谱检索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加苯甲醇作内标定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 采用同时蒸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未处理、微波处理、冷冻处理和超声处理后豆浆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质谱检索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加苯甲醇作内标定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成分,4种预处理后的样品挥发性成分分别为28、26、30种和33种。不同预处理后的风味物质均以醛类、醇类、酮类、呋喃为主,醛类含量最多。结合感官评价得出冷冻处理后豆浆风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 不同预处理 挥发性风味物质 同时蒸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分析紫苏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名正 李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82-185,共4页
[目的]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研究紫苏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一共鉴定... [目的]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研究紫苏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一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7种,占总含量的3.96%;醛类3种,占总含量的2.63%;烯烃3种,占总含量的0.67%;酮类1种,占总含量的1.61%;酚类3种,占总含量的0.74%;酯类5种,占总含量的2.69%;酸类3种,占总含量的1.22%;芳香族6种,占总含量的25.37%;萜类13种,占总含量的61.02%。[结论]紫苏的挥发性成分中既有具风味的挥发性成分,也有具药效的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制备酱牛肉香精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綦艳梅 孙金沅 +4 位作者 陈海涛 孙宝国 徐晓兰 张宁 黄明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9-202,共4页
以牛肉酶解产物为原料,添加适量氨基酸和还原糖进行酱牛肉香精的美拉德模拟反应,得到黄褐色、酱香浓郁、肉感饱满、回味悠长的反应液,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的反应液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4种挥发性香味... 以牛肉酶解产物为原料,添加适量氨基酸和还原糖进行酱牛肉香精的美拉德模拟反应,得到黄褐色、酱香浓郁、肉感饱满、回味悠长的反应液,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的反应液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4种挥发性香味成分,其中苯甲醛、苯乙醛、茴香脑、γ-萜品烯、5-甲基-2-噻吩甲醛等醛类、萜烯类及含氮含硫化合物对该酱牛肉香精特征风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牛肉香精 美拉德反应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干燥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涂宝军 陈尚龙 +2 位作者 马庆昱 叶莉 冯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06-110,共5页
研究鼓风恒温干燥、真空恒温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这3种干燥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确定香菇的最佳干燥方式。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萃取香菇及其干制品的挥发性成分,使... 研究鼓风恒温干燥、真空恒温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这3种干燥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确定香菇的最佳干燥方式。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萃取香菇及其干制品的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合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和权重值,对香菇干制品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香菇及其干制品共被检出51种挥发性化合物,采用真空恒温干燥制得的干制品的综合评分最高,为5.42,远远高于鼓风恒温干燥(1.02)和真空冷冻干燥(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香菇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对天然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香气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39
15
作者 冯笑军 吴惠勤 +2 位作者 黄晓兰 李琳 高月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1-665,670,共6页
利用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DE/GC-MS)方法对酱油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在4种不同工艺生产的酱油中共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其中醇类12种、酚类5种、醛酮8种、酸类6种、酯类7种、杂环化合物类13种,同时发现,3种酿造酱油中的共有成分为35... 利用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DE/GC-MS)方法对酱油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在4种不同工艺生产的酱油中共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其中醇类12种、酚类5种、醛酮8种、酸类6种、酯类7种、杂环化合物类13种,同时发现,3种酿造酱油中的共有成分为35种。不同工艺生产的酿造酱油中醇、酚、醛酮、酯类物质的种类均比配制酱油多1倍以上,酸类物质的总含量也远大于配制酱油,但配制酱油的杂环类风味物质比较丰富,主要为体现烤香风味的吡嗪类化合物。乙醇、2-甲基丙醇、3-己醇、3-甲硫基丙醇、苯乙醇、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4-乙基-苯酚、α-亚乙基-苯乙醛、香草醛、2-羟基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酯、亚油酸乙酯、5-甲基糠醇、3-苯基呋喃为酿造酱油的特有成分。构成酱油特征香气成分的4-乙基愈创木酚、糠醇、糠醛等物质的含量在配制酱油中也相对较少。这正是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风味不同的原因之一。该文研究结果验证了生产酿造酱油时不同原料不同工艺会对风味物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香气成分 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d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分析棕榈油与菜籽油复合火锅底料中的风味物质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丽珠 黄湛 +2 位作者 唐洁 卢靖 车振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56-160,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对棕榈油与菜籽油复合火锅底料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提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鉴定。采用2种方法共鉴定出82种化合物,其中包括醇类17种、醛类15种、酯类9种、萜烯类16种、酮类5种、烃类1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对棕榈油与菜籽油复合火锅底料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提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鉴定。采用2种方法共鉴定出82种化合物,其中包括醇类17种、醛类15种、酯类9种、萜烯类16种、酮类5种、烃类13种和其他化合物7种。其中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检测出58种化合物,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检测出41种化合物,2种方法检测出的化合物均以芳樟醇相对含量最大,其次为茴香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底料 挥发性风味物质 同时蒸馏萃取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艾草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永国 张晓梅 +2 位作者 艾娜丝 孙宝国 任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0-177,共8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提取并分析艾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醚为萃取溶剂时,使用DB-WAX型号毛细管色谱柱,鉴定出62种物质,而通过毛细管色谱柱HP-5鉴定出89种物质;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时,在DB-WA...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提取并分析艾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醚为萃取溶剂时,使用DB-WAX型号毛细管色谱柱,鉴定出62种物质,而通过毛细管色谱柱HP-5鉴定出89种物质;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时,在DB-WAX中经GC-MS鉴定出35种物质,在HP-5中鉴定出106种物质。使用两种萃取剂及两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共鉴定出159种物质,其中含量较大的有桉油精、石竹烯氧化物、石竹烯、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酮、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和动态顶空萃取法提取焙烤小麦胚芽中风味物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呼德 张颖 +3 位作者 张甜甜 侯建军 任雅琳 陈存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36-242,共7页
为研究焙烤小麦胚芽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动态顶空萃取(DHS)与同时蒸馏萃取(SDE)两种方法提取焙烤小麦胚芽中的风味物质,并通过气质联机(GC-MS)进行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包括醛类15种、醇类8种、烃类11种... 为研究焙烤小麦胚芽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动态顶空萃取(DHS)与同时蒸馏萃取(SDE)两种方法提取焙烤小麦胚芽中的风味物质,并通过气质联机(GC-MS)进行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包括醛类15种、醇类8种、烃类11种、酮类12种、酯类6种、酚类5种,酸类10种、醚类6种、含氮杂环类28种,其中挥发性的醛以及含氮类杂环化合物构成了焙烤小麦胚芽的风味主体。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香味化合物的峰面积偏差较大,但鉴定出的化合物种类大致相同,特别是焙烤麦芽香味中的关键香味成分。从香味成分的构成考虑,DHS/GC-MS与SDE/GC-MS的分析结果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烤小麦胚芽 同时蒸馏(sde) 动态顶空(DHS) 气质联机 香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遥与月盛斋酱牛肉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綦艳梅 陈海涛 +1 位作者 陶海琴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1-256,共6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平遥和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分别鉴定出64、6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的成分为柠檬烯、乙酸乙酯、2,3-戊二酮、3-羟基-2-丁酮、苯甲醛、苯乙醛、十四醛、十五醛、十六醛、乙...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平遥和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分别鉴定出64、6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的成分为柠檬烯、乙酸乙酯、2,3-戊二酮、3-羟基-2-丁酮、苯甲醛、苯乙醛、十四醛、十五醛、十六醛、乙醇、2-甲基二氢-3(2H)-呋喃酮、糠醛、5-甲基糠醛、茴香脑、十六酸等物质;平遥酱牛肉特有的成分有(E)-2-辛烯醛、3,4-二甲基苯甲醛、异丙醇、2-丁醇、2-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乙酸、癸酸等物质;月盛斋酱牛肉特有的挥发性物质有松油烯、反式石竹烯、2-庚酮、薄荷烯酮、(E)-肉桂醛、桉叶油醇、芳樟醇、4-萜烯醇、2-乙酰基呋喃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牛肉 挥发性香味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质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紫丁香花精油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文静 郑福平 +2 位作者 孙宝国 刘玉平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3-525,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3%)、苯甲醇(6.24%)、紫丁香醛C(3.91%)、肉桂醇(3.64%)、紫丁香醇A(3.61%)、4-乙烯基愈创木酚(3.38%)、紫丁香醛A(2.62%)、吲哚(2.34%)、苯甲酸苄酯(2.31%)、紫丁香醇D(2.25%)和苯乙醛(2.03%)等。其中所含的紫丁香醛异构体和紫丁香醇异构体是紫丁香鲜花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精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保留指数(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