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1篇文章
< 1 2 1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a Novel Motion Simulator for High Column Sloshing Experiments
1
作者 DU Zun-feng CHEN Xiang-yu +2 位作者 BAI Hao ZHU Hai-ming HAN Mu-xuan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5-1848,共14页
Sloshing experiment is crucial to determine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ion columns on an offshore floating platform.A novel type of column motion simulating device and a 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based Slidi... Sloshing experiment is crucial to determine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ion columns on an offshore floating platform.A novel type of column motion simulating device and a 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ler(MPA-SMC)are proposed for such sloshing experiments.The simulator consists of a Stewart platform and a steel framework.The Stewart platform is located at the column's center of gravity(CoG)and supported by the steel framework.The platform's hydraulic servo system is controlled by a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with parameters optimized by MPA to improve robustness and precision.A numerical sloshing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using the proposed device and controll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motion simulator has lower torque during the column sloshes,and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performs better than a well-tuned PID controller in terms of target tracking precision and anti-interference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eneration column sloshing experiment motion simulator Stewart platform sliding mode control 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ramework of LSTM Neural Network Model in Multi-Time Scale Real-Time Prediction of Ship Motions in Head Waves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Zhan-yang ZHAN Zheng-yong +2 位作者 CHANG Shao-ping XU Shao-feng LIU Xing-yun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3-1819,共17页
Ship motions induced by wav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offshore operations.Real-time prediction of ship motions in the next few second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erforming sensitive act... Ship motions induced by wav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offshore operations.Real-time prediction of ship motions in the next few second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erforming sensitive activities.However,the obvious memory effect of ship motion time series brings certain difficulty to rapid and accurate prediction.Therefore,a real-time framework based on the 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neural network model is proposed to predict ship motions in regular and irregular head waves.A 15000 TEU container ship model i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framework.The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eal-time ship motion prediction in irregular head wav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fferent time scales a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container ship model.The related experimental data were employed to verif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re robust than the classical extreme short-term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potential flow theory in the prediction of nonlinear ship mo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LSTM ship motion real-time prediction irregular wav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ouring err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 four-axis motion control system
3
作者 张代林 张旭 +3 位作者 谢经明 袁楚明 陈幼平 汤漾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41-149,共9页
A layered model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the complexity of the error model of a multi-axis motion control system. In this model, a low level layer can be used as a virtual axis by t... A layered model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the complexity of the error model of a multi-axis motion control system. In this model, a low level layer can be used as a virtual axis by the high level layer. The first advantage of this model is that the complex error model of a four-axis motion control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simple layers and each layer has different coupling strength to match the real control system. The second advantage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controller in each layer can be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a certain purpose. In this research, a three-layered cross coupling scheme in a four-axis motion control system is proposed to compensate the contouring error of the motion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contouring error is reduced from 0.208 mm to 0.022 m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bsolute error is reduced from 0.108 mm to 0.015 mm, which are respectively better than 0.027 mm and 0.037 mm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in the bottom layer the proposed method also has remarkable ability to achieve high contouring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modeling ship model machining motion control cross coupling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里网格的强震动时程快速产出与共享——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_(S)6.8地震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叶飞 王宏伟 +4 位作者 刁红旗 刘也 强生银 周宝峰 温瑞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当前强震动观测网络尚不能给出覆盖震中近场所有区域的地震动输入记录,建立了公里网格的强震动时程快速产出工作的技术框架。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 S6.8地震为例,阐述了各技术环节的详细过程,开展了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区域宏观... 针对当前强震动观测网络尚不能给出覆盖震中近场所有区域的地震动输入记录,建立了公里网格的强震动时程快速产出工作的技术框架。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 S6.8地震为例,阐述了各技术环节的详细过程,开展了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区域宏观场地条件估计和强震动时程模拟等工作。结果表明:①此次地震释放地震矩达4.7×10^(19) N·m,对应矩震级为7.05;断层滑动以正断层为主并带有少量的左旋走滑分量,最大滑动位移超过了3 m;破裂持续了20多秒,以向北方向破裂传播为主,可能会引起潜在的破裂方向性效应;②给出了30弧秒分辨率的V_(S30)分布图和工程场地分类图,震中附近区域场地以Ⅰ类和Ⅱ类为主,东南方向较大区域的V_(S30)介于260~510 m/s;③给出了近场区域(27°30′N~30°00′N、86°18′E~88°36′E)内14996个虚拟观测点的模拟三分量加速度时程,并由实际观测记录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水平向峰值地面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可达1.0 g,0.4、0.2 g等值线近似与Ⅸ、Ⅷ度等震线重合,0.10、0.05 g等值线围合区域略小于Ⅶ、Ⅵ度区范围。研究工作和成果可以为震中区域各类承灾体的损伤判别、灾害评估和韧性评估等工作提供合理的地震动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时程 定日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随机有限断层模拟 区域场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船舶码头舾装作业抗台系泊模型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小军 闻鸣 +2 位作者 诸云鹏 陈达 郭殿禹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9,共11页
舾装船舶由于其吃水浅、受风面积大,在系靠泊过程中遭遇台风时极易出现缆绳断裂情况。针对15000 TEU舾装集装箱船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测量超大型舾装船舶在台风条件下,不同风、浪、流组合工况中的船舶运动量、缆绳系缆力和护舷撞击力。结... 舾装船舶由于其吃水浅、受风面积大,在系靠泊过程中遭遇台风时极易出现缆绳断裂情况。针对15000 TEU舾装集装箱船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测量超大型舾装船舶在台风条件下,不同风、浪、流组合工况中的船舶运动量、缆绳系缆力和护舷撞击力。结果表明:对于系泊系统的动力因素,波浪的影响程度大于风和水流,其中,周期较波高影响更显著,在实际系泊中应予以更多关注;采用加强系缆能够显著降低运动量和系缆力,使各位置系缆力分配更均匀,从而降低断缆风险;对于舾装船舶,横荡和纵荡主要受低频波浪激励,其余自由度运动响应主要受入射波的峰值周期影响。此外,以系缆力为控制标准,对舾装船舶的抗台允许系靠泊条件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可为确保舾装船舶系靠泊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舾装船舶 台风 船舶运动量 系缆力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_(S)6.8地震模拟仪器地震烈度场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志南 王帅 +4 位作者 陈相兆 卢建旗 孙柏涛 马强 李山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M S6.8级地震。文中采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动模拟预测云平台,结合运动学震源模型、区域公共速度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模拟了近场地震波场及仪器烈度场。结果表明: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M S6.8级地震。文中采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动模拟预测云平台,结合运动学震源模型、区域公共速度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模拟了近场地震波场及仪器烈度场。结果表明: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工程台网站点,模拟与测定仪器地震烈度相当;高烈度区主要分布在断层地表投影所在区域;模拟仪器地震烈度场与调查评定地震烈度场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综合西藏自治区现场调查数据和普查数据,评估了当地典型建筑(以土/石木结构为主)房屋震害以及人员伤亡,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模拟 仪器地震烈度 调查评定地震烈度 地震灾情应急评估 2025西藏定日M S6.8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波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的灰箱建模研究
7
作者 韩阳 郝立柱 +3 位作者 师超 潘子英 鲁江 顾民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针对船舶操纵运动实时准确预报的需求,开展规则波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的灰箱建模研究。[方法]建立船舶操纵运动方程,以表征操纵运动机理。应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近似静水水动力,采用经验公式估算规则波中二阶定常波浪漂移力,形成规... [目的]针对船舶操纵运动实时准确预报的需求,开展规则波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的灰箱建模研究。[方法]建立船舶操纵运动方程,以表征操纵运动机理。应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近似静水水动力,采用经验公式估算规则波中二阶定常波浪漂移力,形成规则波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的数学模型。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解决不同频率的操纵与耐波运动数据分离问题,基于操纵运动数据和深度神经网络(DNN)技术,构建静水水动力修正及二阶定常波浪漂移力模型,并将其代入操纵运动机理方程,形成融合机理与数据的规则波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灰箱模型。然后以ONRT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灰箱模型和数学模型预报规则波中船舶操纵运动。[结果]结果显示,对于所有运动工况,仿真单位时间步长耗时平均约2~3ms,灰箱模型预报结果与试验数据相比其相对精度均值达94.83%,相比数学模型预报精度平均提高了4.50%。[结论]灰箱预报模型可以作为规则波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的有效方法,能为真实海洋环境中船舶操纵运动的实时预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操纵性 操纵运动 灰箱建模 多层神经网络 傅里叶变换 ON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车停船性能数值模拟
8
作者 彭力 詹成胜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5,共7页
采用将真实桨简化的螺旋桨体积力法进行倒车停船操纵运动数值模拟,通过油船KVLCC1相匹配的FP桨倒车停船工况的水动力性能模拟计算、船舶倒车停船操纵运动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等工作,验证了螺旋桨体积力法在船舶倒车... 采用将真实桨简化的螺旋桨体积力法进行倒车停船操纵运动数值模拟,通过油船KVLCC1相匹配的FP桨倒车停船工况的水动力性能模拟计算、船舶倒车停船操纵运动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等工作,验证了螺旋桨体积力法在船舶倒车停船操纵运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停船操纵运动 螺旋桨体积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迭代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
9
作者 常志旺 李聪 +3 位作者 李万亨 闫桢绪 宋松科 权新蕊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1,共9页
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时需要选用合适的地震动输入,虽然目前积累了丰富的强震记录,但依然无法从中选取适合各种场地和结构条件的近断层地震动输入。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迭代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即通过循环迭代法提取脉冲参... 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时需要选用合适的地震动输入,虽然目前积累了丰富的强震记录,但依然无法从中选取适合各种场地和结构条件的近断层地震动输入。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迭代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即通过循环迭代法提取脉冲参数生成近断层低频分量,与基于小波变换方法生成的地震动高频分量叠加得到近断层模拟地震动。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选取原始地震记录和模拟地震动进行结构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循环迭代法可以有效提取近断层低频脉冲分量。使用模拟地震动和原始地震动进行结构响应分析得到的最大位移均值结果较接近,证明该方法建立的模拟地震动可有效模拟真实的结构响应。所提方法可为脉冲型地震动结构响应分析提供参考和输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地震动模拟 循环迭代法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QN算法的船舶全局路径规划研究
10
作者 关巍 曲胜 +1 位作者 张显库 胡彤博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为提升实际海域环境下船舶航行路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出一种改进深度Q网络(DQN)算法的船舶全局路径规划方法。[方法]首先,引入优先经验回放机制赋予重要样本更高的权重,提升学习效率;然后,再通过决斗网络和噪声网络改进DQN的网... [目的]为提升实际海域环境下船舶航行路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出一种改进深度Q网络(DQN)算法的船舶全局路径规划方法。[方法]首先,引入优先经验回放机制赋予重要样本更高的权重,提升学习效率;然后,再通过决斗网络和噪声网络改进DQN的网络结构,使其对特定状态及其动作的价值评估更加准确,并同时具备一定的探索性和泛化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马尼拉附近海域环境下,相比于A^(*)算法和DQN算法,改进算法在路径长度上分别缩短了1.9%和1.0%,拐点数量上分别减少了62.5%和25%。[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DQN算法能够更经济、更合理地规划出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运动规划 DQN算法 优先经验回放(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强化学习的复杂海况下船舶升沉补偿控制研究
11
作者 张琴 周静宜 +1 位作者 王星月 胡雄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7,共15页
受多变海况下风浪涌影响,剧烈的船舶随机运动威胁着海上风机吊载安装的安全性,并对海上作业和人员换乘等造成不好的影响。为提高海上作业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船舶升沉运动补偿中面临的环境多变和建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改... 受多变海况下风浪涌影响,剧烈的船舶随机运动威胁着海上风机吊载安装的安全性,并对海上作业和人员换乘等造成不好的影响。为提高海上作业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船舶升沉运动补偿中面临的环境多变和建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强化学习的复杂海况下船舶升沉补偿控制方法。首先,对由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及编码器和电动缸构成的补偿系统进行机理法建模,作为强化学习训练的环境。其次,通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描述智能体的策略和奖励,同时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策略梯度算法(TD3)强化学习算法作为控制策略,将Actor网络中的输出层TanH层的幅值扩大两倍,使TD3算法能更好地应对复杂海况,并通过主网络和目标网络的Actor和Critic 6个网络的迭代更新,得到自学习的最优控制动作输出。最后,添加OU动作噪声到目标策略中,能够更好地探索状态空间,并通过组合奖励函数改善智能体的学习和决策能力,使智能体可以适应复杂海况下的强化学习任务,在不同海况等级下利用已知的信息找到最优解,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以提高船舶升沉运动的补偿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恶劣的复杂海况下改进TD3算法有较好的补偿控制效果;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3~6级以及历时更长的变海况环境下的船舶升沉运动补偿,其补偿效率最高可达到99.95%,优于PSO优化的反步法控制和传统TD3强化学习方法,体现了良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海况环境 船舶升沉运动 补偿控制系统 TD3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舰船编队网络优化调度方法
12
作者 陆青梅 赵山林 高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5-160,共6页
舰船编队网络是一个复杂的通信系统,为减少通信延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提高整个编队的反应速度和作战效能,提出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舰船编队网络优化调度方法。以最小通信总延迟与总能耗为目标函数,通过设置约束条件,建立舰船编队... 舰船编队网络是一个复杂的通信系统,为减少通信延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提高整个编队的反应速度和作战效能,提出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舰船编队网络优化调度方法。以最小通信总延迟与总能耗为目标函数,通过设置约束条件,建立舰船编队网络优化调度模型。利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求解调度模型,实现最小通信总延迟与总能耗的舰船编队网络优化调度。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方法后,舰船编队网络的通信总延迟在0~80 ms之间,能耗保持在580 kWh以下。说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舰船编队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效率,显著增强了编队的作战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为海军作战和海上安全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 遗传算法 舰船编队网络 优化调度 适应性 应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海智能仿真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
13
作者 刘涛 李瀚熙 +1 位作者 尹勇 刘佳仑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84-1709,共26页
航海仿真通过构建船舶航行环境和行为模型,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船舶响应,用于预判复杂干扰条件下的行为特征。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人船技术的发展,航海仿真技术出现了新的研究内容和应用。介绍了航海... 航海仿真通过构建船舶航行环境和行为模型,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船舶响应,用于预判复杂干扰条件下的行为特征。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人船技术的发展,航海仿真技术出现了新的研究内容和应用。介绍了航海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典型场景、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三方面对航海仿真技术进行研究综述;剖析了多维电子海图、智能电子海图、船舶运动数学模型、航海模拟器等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重点;明确了以“数字孪生”和“虚实融合测试验证”技术为重要发展方向的未来航海智能仿真新趋势。关键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是持续推进航海智能仿真技术发展的基础。该研究为航海智能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系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仿真 电子海图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数字孪生 虚实融合测试 航海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帆助航船舶双元素翼帆多帆干涉特性的数值研究
14
作者 李臣 王宏明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8-1088,共11页
为了研究风帆助航船舶在航行中多组翼帆之间的干涉特性,本文首先基于相对风向角设计了双元素翼帆相邻布置方案,并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在定常工况下进行数值仿真,以分析双元素翼帆的气动干涉特性,针对多帆干涉引起的失速问题,提出了一... 为了研究风帆助航船舶在航行中多组翼帆之间的干涉特性,本文首先基于相对风向角设计了双元素翼帆相邻布置方案,并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在定常工况下进行数值仿真,以分析双元素翼帆的气动干涉特性,针对多帆干涉引起的失速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双元素翼帆攻角和襟翼偏转角的方案,并据此获得了翼帆级间干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排布置方案中,当相对风向角为30°、90°和120°时,最佳间距均为1.5c,但当相对风向角为90°和120°时,级间干涉显著增强从而引起翼帆失速,经优化后,双元素翼帆系统的助推力系数可提升5.2%以上,下游翼帆的流动分离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助航船舶 双元素翼帆 多组翼帆 干涉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吊舱船舶运动建模与仿真
15
作者 韩冰 林昀和 +1 位作者 陈宇航 彭周华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2-1365,共14页
面向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的自主航行控制需求,开展该双吊舱船舶运动模型的设计工作。采用MMG模型结构,分别计算船体流体粘性力、单/双桨推力、作用于双吊舱的流体动力。以实船试航记录与螺旋桨敞水试验数据为... 面向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的自主航行控制需求,开展该双吊舱船舶运动模型的设计工作。采用MMG模型结构,分别计算船体流体粘性力、单/双桨推力、作用于双吊舱的流体动力。以实船试航记录与螺旋桨敞水试验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拟合辅助求取直航阻力,提出基于仿真旋回试验与PSO算法求取部分水动力系数的方法,对现有经验公式结果进行修正。所建模型的操纵性能指标与实船数据相近,MAPE为7.05%。基于该机理建模与数据驱动结合的方法建立的“新红专”轮三自由度MMG模型,结构完整且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MMG模型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粒子群优化 吊舱式全回转推进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放大式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建模仿真与控制
16
作者 许有熊 庄广锋 +1 位作者 朱松青 陈星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204,共6页
传统微动平台采用压电加柔性铰链的方式,存在柔性铰链刚度低、承受载荷小、易损坏等问题。针对此,将压电和液压放大技术的优点应用到微动平台上,提出一种液压放大式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建立其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机制和性能特点。利用... 传统微动平台采用压电加柔性铰链的方式,存在柔性铰链刚度低、承受载荷小、易损坏等问题。针对此,将压电和液压放大技术的优点应用到微动平台上,提出一种液压放大式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建立其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机制和性能特点。利用AMESim软件对液压放大机构进行结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腔体体积小、弹簧刚度小的情况下,液压放大机构的位移放大效果最好。搭建AMESim与MATLAB的联合仿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液压放大式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能实现高精度定位,为后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平台 压电 液压放大 动态仿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站立式椭圆机的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17
作者 栗永非 尹周杨 +1 位作者 秦盛伟 刘向辉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为充分锻炼人体上下肢,文中设计了一种前驱站立式椭圆机,采用解析法建立了椭圆机的运动方程,一方面获得脚踏板中心点J和扶手中心点S的轨迹,并据此确定各杆件最优长度;另一方面获得点J和点S的速度和加速度,并通过运动学仿真进行验证,从... 为充分锻炼人体上下肢,文中设计了一种前驱站立式椭圆机,采用解析法建立了椭圆机的运动方程,一方面获得脚踏板中心点J和扶手中心点S的轨迹,并据此确定各杆件最优长度;另一方面获得点J和点S的速度和加速度,并通过运动学仿真进行验证,从而确保椭圆机运动平稳;最后,对运动过程双脚站立时和上下椭圆机单脚站立时的受力情况进行静力学仿真,确保两种情况下满足强度要求。结果表明:点J和点S轨迹、速度和加速度解析值与仿真值吻合,验证了运动方程的准确性;当l_(1)=200 mm,l_(2)=800 mm,l_(3)=265 mm,l_(5)=65 mm,l_(8)=350 mm,l_(J)=360 mm和l_(S)=350 mm时,点J和点S轨迹最优,其速度和加速度波动也较小;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应力均位于飞轮连接轴处,因此该轴直径须大于2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站立式 椭圆机 结构设计 运动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湾省强地震引起的浙江地震动预测模型
18
作者 谢旭 庞博 +2 位作者 余刚群 顾泺怡 申永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8-1745,共8页
为了预测震级超过M7.0的中国台湾省强地震对浙江的影响,根据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省花莲海域的M7.3地震记录,分析地震引起的地震动特性.基于改进随机格林函数法反演地震波传播的衰减特性,建立中国台湾强地震引起的浙江地震动预测模型.... 为了预测震级超过M7.0的中国台湾省强地震对浙江的影响,根据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省花莲海域的M7.3地震记录,分析地震引起的地震动特性.基于改进随机格林函数法反演地震波传播的衰减特性,建立中国台湾强地震引起的浙江地震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台湾强地震引起的浙江地震动具有长周期卓越的远场地震动特征,且PGA与震中距离的相关性不明显,衰减比较缓慢.根据平均H/V谱比计算得到的经验场地放大与实际场地条件吻合,可以反映场地在低频域的卓越周期和场地放大特性.根据杭绍地区台站的反演计算,得到从中国台湾至浙江的地震波几何衰减均值为1/r0.43,品质因子均值为255.7f0.476.由反演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推测可知,即使中国台湾岛东侧发生接近M7.8的强烈地震,浙江陆地一般场地引发Ⅵ度以上地震强度的可能性很小,普通结构物发生破损震害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地震动 随机格林函数法 地震动模拟 中国台湾地震 地震波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型三通弯管成型CAE分析及圆弧抽芯模具创新设计
19
作者 戚春晓 陈开源 +1 位作者 张英灿 胡俊鹏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08,共7页
针对r型三通弯管多向抽芯与异形结构的成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流分析与机构协同优化的模具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一模一腔的布局方式,并在前后模仁均设置了潜伏浇口。通过运用Moldflow软件对产品的成型过程进行模流分析,精确预测塑件... 针对r型三通弯管多向抽芯与异形结构的成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流分析与机构协同优化的模具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一模一腔的布局方式,并在前后模仁均设置了潜伏浇口。通过运用Moldflow软件对产品的成型过程进行模流分析,精确预测塑件熔接痕的分布情况以及气穴的具体位置。在模具结构设计方面,针对r型三通弯管复杂的几何形状,设计了多种抽芯机构以满足不同部位的需求。在直身段两端,采用了油缸滑块抽芯机构,以确保提供稳定的抽芯力;对于弯管段,运用了油缸齿条与齿轮相结合的圆弧抽芯机构,从而实现精确的圆弧运动;而在弯管接头部位,则选用了普通滑块抽芯机构,并确保各抽芯镶件在合模过程中精准且稳定的定位。此外,为了实现高效的冷却控制,在前后模仁、直身段两端的抽芯滑块镶件以及圆弧抽芯镶件处,分别设置了冷却水路、螺旋水路和水井进行冷却。同时,采用了顶针推出方式,确保塑件能够顺利脱模。根据模流分析的结果,设计了一套良好的排气系统。最后,利用NX软件对模具的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所有机构运行平稳,从而验证了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设计先进合理,运行稳定可靠,不仅能够满足r型三通弯管的生产需求,而且对于同类复杂结构塑件的模具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弯管 圆弧抽芯 注塑模具 运动仿真 MOL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接触的发射分离流动与碰撞耦合模型研究
20
作者 谢军虎 张瑜莹 +1 位作者 熊文靖 傅德彬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92,共7页
火箭导弹发射分离涉及的气动载荷、多体运动以及接触碰撞是影响发射分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采用数值方法分析这类流动运动耦合状态,对基于虚接触的发射分离流动与碰撞耦合模型进行深入研究。耦合模型从瞬态流场数值模型出发,引入考虑... 火箭导弹发射分离涉及的气动载荷、多体运动以及接触碰撞是影响发射分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采用数值方法分析这类流动运动耦合状态,对基于虚接触的发射分离流动与碰撞耦合模型进行深入研究。耦合模型从瞬态流场数值模型出发,引入考虑多体六自由度运动(6-DOF)的动力学模型,进而采用虚接触表征的接触动力学模型考察多体接触碰撞载荷,获得多种载荷作用下的物体运动和流动耦合状态。结合应用实例的分析表明,虚接触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发射分离的流动、运动以及碰撞耦合状态,可为同类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与分离 瞬态流动 多体运动 虚接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