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改性处理对橡胶木抗菌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倩 吕蕾 +1 位作者 周亚菲 尚欣宇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0-811,共12页
以橡胶木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对橡胶木防霉耐腐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研究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防霉性能、耐腐性能、干缩湿胀性能,通过... 以橡胶木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对橡胶木防霉耐腐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研究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防霉性能、耐腐性能、干缩湿胀性能,通过电镜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手段揭示不同改性处理方式对木材理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最优工艺为热处理温度160℃、热处理时间2.5 h、载银量1.5%、改性剂质量浓度1.5 mg/mL,真空浸渍时间60 min,此时改性材对黑曲霉和桔青霉的防治效力最大,均为100%,改性材在白腐菌和褐腐菌影响下的质量损失率最小,分别为2.36%、1.90%。与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对比,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湿胀率和干缩率均为最低,径向、弦向和体积吸水湿胀率较对照材降低31.34%~36.36%,径向、弦向和体积吸湿湿胀率较对照材降低41.06%~61.7%,径向、弦向和体积气干干缩率较对照材降幅可达23.28%~32.24%。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可实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木材内的均匀负载,综合提升木材的防霉防腐和尺寸稳定性,实现了优异的木材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热处理 防霉耐腐性能 湿胀性能 木材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SiO_(2)催化剂用于甲氧基丙醇氧化反应
2
作者 赵鹬 张玉蓉 +3 位作者 毛绍祺 李宁 张栋强 赵仕玲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5-871,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Ag/SiO_(2)催化剂。采用XRD、SEM、TEM、O_(2)-TPD对其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对1-甲氧基-2-丙醇(MOP)的催化氧化性能,考察了Ag理论负载量(以SiO_(2)质量计,下同)对Ag/SiO_(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15%Cu/Si...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Ag/SiO_(2)催化剂。采用XRD、SEM、TEM、O_(2)-TPD对其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对1-甲氧基-2-丙醇(MOP)的催化氧化性能,考察了Ag理论负载量(以SiO_(2)质量计,下同)对Ag/SiO_(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15%Cu/SiO_(2)(Cu的理论负载量为15%,以SiO_(2)质量计)和15%Ag/SiO_(2)的微观形貌和催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5%Ag/SiO_(2)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300℃、液时空速1.8 mL/(g·h)、体积空气流量80 mL/min的条件下,催化剂能稳定运行72 h,其中在反应8~20 h期间,MOP转化率平均为95.05%,目标产物甲氧基丙酮的选择性平均为85.07%;15%Ag/SiO_(2)在反应80 h后,积炭率达到13.5%;与15%Cu/SiO_(2)的Cu物种平均粒径(约15.2 nm)相比,15%Ag/SiO_(2)具有更小的Ag物种平均粒径(3.1 nm),分散性更好;Ag的氧吸附类型和高度分散是MOP在Ag/SiO_(2)催化剂上氧化的重要因素,Ag与SiO_(2)载体的强相互作用和良好的抗积炭能力为催化剂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法 银基催化剂 纳米粒子 二氧化硅 甲氧基丙酮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原子Pt负载在锐钛矿(001)表面的电光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靳帆 赵志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0,共8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多体格林函数理论方法,系统探究了锐钛矿TiO_(2)(001)表面负载Pt单原子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考虑Pt在完美表面和缺陷表面(O空位)两种基底上的负载.结果发现,Pt会在TiO_(2)禁带中间、价带和导带边缘引入新能级,...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多体格林函数理论方法,系统探究了锐钛矿TiO_(2)(001)表面负载Pt单原子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考虑Pt在完美表面和缺陷表面(O空位)两种基底上的负载.结果发现,Pt会在TiO_(2)禁带中间、价带和导带边缘引入新能级,但不同基底负载的Pt单原子催化剂存在不同的带隙特性.Pt的负载会引起体系光学吸收红移,增大光学吸收范围,延伸光吸收至可见光甚至是红外区域,提升可见光活化的可能性,同时改善体系的激子束缚能,有利于空穴与电子有效分离,这可能是Pt负载后光催化性能提升的原因之一.然而,若在可见光或低能量紫外光激发后,分离的电子与空穴没有及时参与反应,体系衰变回最低激发态,此时极大的激子束缚能可能会加速电子与空穴重组,不利于表面催化反应的进行.负载在O空位的催化剂最低激发态的激子束缚能比完美表面小,重组速率慢.计算结果能够为理解单原子催化剂结构-性能关系提供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Pt单原子催化剂 多体格林函数理论 电子结构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纳米TiO_(2)改性对橡胶木防霉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倩 吕蕾 +2 位作者 周亚菲 时兰翠 张晔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7-241,247,共6页
通过抑菌圈法探究不同浓度梯度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抑菌防霉剂对桔青霉、黑曲霉、白腐菌、密粘褶菌的抑菌效果,优化最佳抑菌浓度,然后选用该浓度改性剂对橡胶木进行常压浸渍处理,探究改性剂对橡胶木的防霉改性效果,并进行防霉改性机理分析... 通过抑菌圈法探究不同浓度梯度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抑菌防霉剂对桔青霉、黑曲霉、白腐菌、密粘褶菌的抑菌效果,优化最佳抑菌浓度,然后选用该浓度改性剂对橡胶木进行常压浸渍处理,探究改性剂对橡胶木的防霉改性效果,并进行防霉改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黑曲霉、白腐菌、密粘褶菌有明显抑菌效果,对桔青霉的抑菌效果较差。随着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浓度的增加,白腐菌、密粘褶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呈增大趋势,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呈先增加后呈略微降低趋势,并优化得出最佳的抑菌浓度为10mg/mL,此时白腐菌、密粘褶菌、桔青霉、黑曲霉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分别为26.60mm、27.00mm、19.56mm、26.55mm;橡胶木经10mg/mL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剂浸渍处理后对黑曲霉、白腐菌、密粘褶菌的防治效力达到100%,对桔青霉的防治效力可达到85%以上,实现优异的防霉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橡胶木改性 浸渍处理 防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贾贞健 韩曦 张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4-1332,共9页
通过湿浸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RuO_(2)用量、光照强度、甲基橙溶液的pH值和通气量等不同条件下该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湿浸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RuO_(2)用量、光照强度、甲基橙溶液的pH值和通气量等不同条件下该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RuO_(2)的掺杂并未显著改变TiO_(2)的晶面结构,随着RuO_(2)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颗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15%时达到较为理想的平衡点,光照强度为4.23 mW/cm2时,降解甲基橙的降解率达65%。同时甲基橙溶液为酸性,煅烧温度为550℃时,光催化效果更好。通气量并不是影响光催化效果的关键因素。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O_(2) TiO_(2) 复合催化剂 光催化性 降解率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酚-银络合物的pH响应型抗菌涂层制备及研究
6
作者 杨晓凤 张皓 +7 位作者 申孝龙 范兴平 王海波 杨成 王镔彬 程波 李晓洁 杨靖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1-130,共10页
目的赋予医用钛表面pH响应性的抗菌功能。方法采用阳极氧化首先在纯钛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随后超声沉积聚多巴胺层(PDA),再通过化学接枝法将没食子酸和银离子的络合物装载在纳米管表面,制备纯钛表面载银二氧化钛纳米管。通过... 目的赋予医用钛表面pH响应性的抗菌功能。方法采用阳极氧化首先在纯钛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随后超声沉积聚多巴胺层(PDA),再通过化学接枝法将没食子酸和银离子的络合物装载在纳米管表面,制备纯钛表面载银二氧化钛纳米管。通过SEM、XRD、FTIR、XPS对涂层的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涂层在不同pH条件下银离子的释放行为及抗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TNTs-PDA-Ag样品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管径缩小至60 nm,实现了银离子的有效装载,表面Ag的原子数分数约为2.9%,C的原子数分数(69.13%)相对于TNTs-PDA的原子数分数(37.09%)明显增加。经体外矿化,TNTs-PDA-Ag表面形成了HA(羟基磷灰石)。涂层在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表现出差异性的Ag+释放速率,在pH为4.5的环境中浸泡至7 d时,银离子释放速度和释放比例(97.65%)相对于中性条件下均得到明显提高。在抗菌实验中,Ag^(+)的释放浓度在5.56~13μmol/L之间,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制备的载银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骨生物相容性,具有一定的pH响应性抗菌功能,在医用钛表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钛 二氧化钛 聚多巴胺 没食子酸 银离子 PH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基复合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性能研究
7
作者 罗丹洋 刘鑫宇 薛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166,共7页
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是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仍存在低选择性、低产率、低稳定性和过电位等问题。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性能与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因此,设计高活性的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电化学... 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是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仍存在低选择性、低产率、低稳定性和过电位等问题。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性能与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因此,设计高活性的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电化学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煅烧三聚氰胺制备的C_(3)N_(4)作为银纳米颗粒的载体合成均匀分布的Ag/C_(3)N_(4),用于提高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的活性。C_(3)N_(4)含有富电子氮原子,作为载体能够改性金属Ag的电子结构,从而优化复合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Ag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C_(3)N_(4)载体上可以提高活性面积、避免团聚,进而提高反应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Ag/C催化剂和纯Ag纳米催化剂,Ag/C_(3)N_(4)催化剂提高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的选择性、反应速率和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0 mA/cm^(2)以上反应7 h后,一氧化碳法拉第效率仍维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银基催化剂 C_(3)N_(4) 一氧化碳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吴凤清 阮圣平 +4 位作者 李晓平 高伟 索辉 徐宝琨 赵慕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1,共3页
采用硬脂酸凝胶 (SAG)法制备了TiO2 纳米材料 ,用差热分析 ,热重分析 ,X射线衍射对合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对其表面状态进行了分析。TiO2 纳米材料对甲基橙溶液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 :催化剂浓度、初始溶液pH值和金... 采用硬脂酸凝胶 (SAG)法制备了TiO2 纳米材料 ,用差热分析 ,热重分析 ,X射线衍射对合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对其表面状态进行了分析。TiO2 纳米材料对甲基橙溶液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 :催化剂浓度、初始溶液pH值和金属离子对降解效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甲基橙溶液 降解 污水处理 表征 纳米材料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载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磺基水杨酸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鸿 成少安 +1 位作者 张鉴清 曹楚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8-551,共4页
为了探索有机物在固定后光催化剂上的降解行为,将TiO2(锐钛型)粉末固定在多孔泡沫镍上,以一只6W主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杀菌灯为光源,研究了磺基水杨酸(SSal)在TiO2Ni体系上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SS... 为了探索有机物在固定后光催化剂上的降解行为,将TiO2(锐钛型)粉末固定在多孔泡沫镍上,以一只6W主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杀菌灯为光源,研究了磺基水杨酸(SSal)在TiO2Ni体系上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SSal的降解动力学可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LH)方程来描述。通过测定降解反应的半衰期和测定初始速率的方法确定了LH方程的参数,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吻合。还研究了SSal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与pH值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pH值为7.5左右时,SSal的光催化降解最为有利;当温度从20℃升至50℃时,SSal的光催化降解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基水杨酸 光催化 催化剂 二氧化钛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苑春 彭兵 +3 位作者 柴立元 韦顺文 于延芬 苏维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0-42,60,共4页
以偏钛酸为前驱体,浸渍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用热沉积法制备出载银二氧化钛。用XRD测定载银二氧化钛的结构,扫描电镜观测形貌,研究了载银量、光强、二氧化钛浓度、细菌浓度对光催化杀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粉体为超细锐钛矿型二氧... 以偏钛酸为前驱体,浸渍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用热沉积法制备出载银二氧化钛。用XRD测定载银二氧化钛的结构,扫描电镜观测形貌,研究了载银量、光强、二氧化钛浓度、细菌浓度对光催化杀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粉体为超细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颗粒为均匀的类球形,粒度约为100~200nm。在二氧化钛颗粒上负载约1.6%的银可以扩展光源利用范围至可见光,光催化作用与银协同杀菌;但银量过高,则主要体现银的杀菌效果。光强增加,杀菌效果提高;二氧化钛的浓度为1.5g/L时杀菌效果最好;细菌浓度低于106细胞/mL时,载银二氧化钛杀菌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氧化技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高洁 徐桂芹 +2 位作者 姜安玺 于尔捷 杨义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273,281,共3页
以自来水为试验对象 ,对紫外—臭氧和紫外—二氧化钛两种光化学氧化技术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的 U V A (紫外吸光度 )去除率均达到 80 %以上 ,对氯仿的去除也均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在此基础... 以自来水为试验对象 ,对紫外—臭氧和紫外—二氧化钛两种光化学氧化技术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的 U V A (紫外吸光度 )去除率均达到 80 %以上 ,对氯仿的去除也均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在此基础上 ,自制了一种催化剂膜 ,并取得了预期的处理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氧化技术 有机污染物 试验研究 臭氧 催化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化Ag/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志兵 严家平 +1 位作者 钮志远 万正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Ag/TiO2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试样进行了XRD和TEM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纳米Ag/TiO2催化剂颗粒的直径在5~20 nm之间,催化剂中Ag纳米颗粒包裹在TiO2颗粒内部。将Ag/TiO2催化剂在叶绿素提取液中浸泡24 h,制成...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Ag/TiO2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试样进行了XRD和TEM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纳米Ag/TiO2催化剂颗粒的直径在5~20 nm之间,催化剂中Ag纳米颗粒包裹在TiO2颗粒内部。将Ag/TiO2催化剂在叶绿素提取液中浸泡24 h,制成光敏化Ag/TiO2催化剂。以Cr6+溶液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考察了纳米TiO2、纳米Ag/TiO2、光敏化TiO2和光敏化Ag/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催化剂相比,光敏化Ag/TiO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6+的性能最好,特别是在可见光下,光敏化Ag/TiO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6+150 min后,Cr6+脱除率达到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化 叶绿素 二氧化钛催化剂 六价铬离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载体在柴油加氢脱硫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继元 堵文斌 +2 位作者 陈韶辉 朱庆奋 曾崇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4-658,共5页
从改变催化剂载体性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TiO2作为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优越性,综述了TiO2载体的成型及其在柴油加氢脱硫过程中的应用状况。TiO2载体的成型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可满足柴油加氢精制过程对载体的要求。提高以TiO2... 从改变催化剂载体性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TiO2作为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优越性,综述了TiO2载体的成型及其在柴油加氢脱硫过程中的应用状况。TiO2载体的成型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可满足柴油加氢精制过程对载体的要求。提高以TiO2为载体的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采用镧、铈等过渡金属对载体进行改性;(2)采用助剂对催化剂进行修饰;(3)采用大比表面积的纳米TiO2或TiO2纳米管作为载体。今后的发展方向仍将致力于TiO2成型载体性能的提高以及高活性Co(Ni)Mo/TiO2催化剂制备新方法的研究上,以适应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载体 柴油 加氢脱硫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新军 李芳柏 +3 位作者 古国榜 王良焱 徐悦华 黄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71-976,共6页
以Fe3 O4 为载体 ,制备了易于固液分离回收的磁性复合纳米光催化剂 ,采用SEM、元素分析、XRD等方法表征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二氧化钛包裹在Fe3 O4 的表面 ,其包裹量越大 ,粒径越大 ,锐钛矿峰越强。利用光催化降解甲... 以Fe3 O4 为载体 ,制备了易于固液分离回收的磁性复合纳米光催化剂 ,采用SEM、元素分析、XRD等方法表征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二氧化钛包裹在Fe3 O4 的表面 ,其包裹量越大 ,粒径越大 ,锐钛矿峰越强。利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来考察磁性复合光催化剂的活性 ,直接包裹在Fe3 O4 表面的TiO2 活性低于纯TiO2 的 ,而在Fe3 O4 与TiO2 之间包裹SiO2 ,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其活性与纯TiO2 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催化剂 光催化性能 制备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辐照改性银掺杂纳米TiO_2及光催化降解乙烯 被引量:10
15
作者 沈生文 叶盛英 +2 位作者 宋贤良 李明波 方一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6-241,共6页
为了解60Co-射线辐照且以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所负载TiO2的半导体材料(TiO2/ACF)对光催化降解冷藏环境中乙烯的影响,该文拟采用60Co-辐照制备纳米Ag沉积的TiO2/ACF(Ag-TiO2/ACF)光催化材料,在模拟园艺产品的冷藏环境中,进行了3种不同... 为了解60Co-射线辐照且以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所负载TiO2的半导体材料(TiO2/ACF)对光催化降解冷藏环境中乙烯的影响,该文拟采用60Co-辐照制备纳米Ag沉积的TiO2/ACF(Ag-TiO2/ACF)光催化材料,在模拟园艺产品的冷藏环境中,进行了3种不同膜的光催化降解乙烯效果的研究,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相关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入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后,60Co-辐照能使Ag颗粒较好地负载在TiO2上,TiO2均匀分散在ACF膜上而不发生团聚,且TiO2颗粒晶相改变、尺寸变小,有助于提高Ag-TiO2/ACF的催化效率。Ag-TiO2/ACF光催化降解乙烯的效果用一级动力学速率方程描述;经辐照制备的Ag-TiO2/ACF薄膜比未辐照的TiO2/ACF和辐照的TiO2/ACF薄膜光催化降解乙烯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提高了44%和37%。研究结果为TiO2光催化技术的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光催化 乙烯 60Co-射线 二氧化钛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钆掺杂二氧化钛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君 韩建涛 +5 位作者 张向东 刘振荣 郭宝东 佟键 张鹏 康平利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用实验室合成的Gd2O3掺杂TiO2为催化剂,以甲基橙超声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了各种因素对Gd2O3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2O3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明显优于非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的情况;在甲基橙溶液pH... 用实验室合成的Gd2O3掺杂TiO2为催化剂,以甲基橙超声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了各种因素对Gd2O3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2O3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明显优于非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的情况;在甲基橙溶液pH1 0~3 0、甲基橙质量浓度20mg/L、溶液用量100mL、催化剂用量0 5~1 0g/L的条件下,用输出功率1 0W/cm2和频率25kHz的超声波照射60min,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8 6%,COD去除率可达99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钆掺杂 二氧化钛 催化剂 超声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iO_2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7
作者 樊国栋 王丽娜 +2 位作者 管园园 刘钰维 林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0-825,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Ti O_2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N_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物,考察了不同Ag含量和不同煅烧温度对样品的光催化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Ti O_2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N_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物,考察了不同Ag含量和不同煅烧温度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掺杂Ag后,增大了样品的比表面积,800℃时,Ag的引入抑制了Ti O_2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掺杂后Ti O_2的光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在500℃煅烧温度下,当Ag的摩尔分数为1%时,在紫外光照射下,经过180min光催化实验,对MB的降解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粒子 AG掺杂 催化剂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_2O/TiO2纳米线异质结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威 何皎洁 +1 位作者 崔福义 王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67-1371,共5页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得了氧化银/二氧化钛纳米线异质结(Ag2O/TNWs)可见光催化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其光催化性...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得了氧化银/二氧化钛纳米线异质结(Ag2O/TNWs)可见光催化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负载等量氧化银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Ag2O/P25)催化剂相比,Ag2O/TNWs纳米线异质结具有优异的一维增强可见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可见光催化 氧化银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光催化还原银离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杜卫平 李臻 +1 位作者 冷文华 许宜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30-1534,共5页
在波长λ≥320nm的紫外灯照射下,水溶液中的银离子能在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催化剂表面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颗粒银.在这些催化剂上,Ag(I)的等温吸附线都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Ag(I)的初始还原速率均随其初始吸附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增... 在波长λ≥320nm的紫外灯照射下,水溶液中的银离子能在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催化剂表面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颗粒银.在这些催化剂上,Ag(I)的等温吸附线都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Ag(I)的初始还原速率均随其初始吸附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增大的幅度依α-Fe2O3>α-FeOOH>γ-Fe2O3>γ-FeOOH>δ-FeOOH的顺序降低.但是,在前三种催化剂上,只有当Ag(I)的吸附量达到其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Ag(I)的还原才能发生,并且几乎不受氮气的影响.在δ-FeOOH和TiO2体系中通入氮气,能显著加快Ag(I)的光催化还原.这说明O2与Ag(I)竞争催化剂上的吸附位点和还原物种,且与催化剂的性质有关.XRD分析表明,α-Fe2O3和δ-FeOOH分别具有较好和较差的结晶度.这说明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的结晶度越高,越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及其与表面目标物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氧化铁 羟基氧化铁 二氧化钛 银离子 光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1
20
作者 苏碧桃 孙丽萍 +5 位作者 孙巧珍 何玉凤 刘秀辉 马建泰 孟益民 苏致兴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5-78,共4页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半导体催化剂.用XRD, TEM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环己烷在其上的光催化氧化进行了结构与其催化性能 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处理技术可以制得不同粒径、不同相...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半导体催化剂.用XRD, TEM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环己烷在其上的光催化氧化进行了结构与其催化性能 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处理技术可以制得不同粒径、不同相结构的纳米粒子;粒子 粒度分布均匀,粒径分布范围窄;该纳米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随粒子粒径的大小、相结构的 不同而改变;催化剂对产物环己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选择性大于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催化剂 量子尺寸效应 光催化活性 选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