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冠果不同直径枝条去除顶芽对侧芽雌花形成的影响规律
1
作者 王晨雪 班卓 +5 位作者 许慧慧 张凌峰 李迎超 刘肖娟 毕泉鑫 于海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5,共7页
文冠果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油富含神经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文冠果植株的雌花数量远少于雄花数量,导致其产量较低,阻碍了产业发展。前期修剪发现去除顶芽能够改变枝条雌花数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直径... 文冠果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油富含神经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文冠果植株的雌花数量远少于雄花数量,导致其产量较低,阻碍了产业发展。前期修剪发现去除顶芽能够改变枝条雌花数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直径的文冠果枝条进行去除顶芽处理,调查统计侧芽形成的雌花数量变化与雌花分布情况,以探究去除顶芽对侧芽雌花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部分枝条去除顶芽后可以有效提高文冠果的雌花序数和雌花数,并且修剪效果与枝条直径的大小紧密相关。枝条直径越大,产生的雌花数量越多。3.0~5.0 mm的枝条在去顶后标准雌花数减少,不建议修剪;5.0~7.0 mm的枝条去顶后标准雌花序数和标准雌花数都显著增多,适合进行修剪;7.0~9.0 mm枝条去顶后雌花指标虽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可以保留不做处理。去除顶芽能够改变雌花在侧花序上的分布情况,使雌花不再集中于单个花序,而是以递减规律出现在更多侧花序上,这有利于后续坐果,可为文冠果高产栽培的整形修剪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去除顶芽 枝条直径 侧芽雌花 整形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扩支盘桩承载特性数值分析与沉降特性研究
2
作者 谢宏丽 王苗苗 +2 位作者 田叶青 任玉波 周志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6,共10页
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桩身轴力传递规律、侧摩阻力分布特性、端阻力演变机制与沉降变形特征,依托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多支盘挤扩支盘桩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考虑到实际土层挤密效应与边界效应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将实际工程挤扩支... 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桩身轴力传递规律、侧摩阻力分布特性、端阻力演变机制与沉降变形特征,依托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多支盘挤扩支盘桩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考虑到实际土层挤密效应与边界效应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将实际工程挤扩支盘桩沉降变形曲线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灌注桩与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沉降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挤扩支盘桩表现出高承载力、沉降小的特性,相同设计承载力时,单盘、双盘、三盘挤扩支盘桩桩长仅为传统灌注桩桩长的71.4%、64.3%、53.6%,具有显著的桩长优化特性;对于单盘挤扩支盘桩,不同盘位置的沉降变形曲线相差不大,设置多个支盘时,当支盘位置设置在中下层时,产生的沉降变形较小;侧摩阻力自上而下进行传递,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占总荷载的比例为60%~42%,且侧摩阻力与端阻力呈反比关系;支盘承担荷载比例超过50%,是承担荷载最主要部分;支盘对桩身轴力具有减小作用,支盘埋置越深,对轴力减小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荷载传递特性 沉降 侧摩阻力 轴力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xBranchPHT:一种针对BranchScope攻击的软件防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波 唐明 《密码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342-359,共18页
BranchScope是一种基于分支预测机制的时间侧信道攻击,攻击者利用受害者分支在intel双模态分支方向预测器的执行痕迹推断分支方向.现有大多数防护分支预测攻击和时间侧信道攻击的方案无法阻止分支在方向预测器中留下痕迹,因此不能抵御Br... BranchScope是一种基于分支预测机制的时间侧信道攻击,攻击者利用受害者分支在intel双模态分支方向预测器的执行痕迹推断分支方向.现有大多数防护分支预测攻击和时间侧信道攻击的方案无法阻止分支在方向预测器中留下痕迹,因此不能抵御BranchScope攻击;少数有效方案建议移除分支或消除秘密信息对分支方向的依赖,但需要复杂的数据流和控制流转换.本文提出一种可有效抵御BranchScope攻击的软件防护方案FixBranchPHT,详细分析了所提方案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效率.与现有方案相比, FixBranchPHT首次通过重复执行分支,刷新分支在双模态方向预测器的秘密痕迹,修改代码的量更少,程序转换难度更低.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BranchScope攻击原理和分支方向预测机制.其次,将不同的分支结构转换为统一形式,利用循环结构实现分支的重复执行;同时利用硬件事务内存的中止回滚机制,保证关键代码不被恶意中断.再次,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理论验证.最后,选取了四个公开的BranchScope攻击目标实验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基于nbench基准测试套件评估了防护添加后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ixBranchPHT方案可有效抵御BranchScope攻击,平均仅产生34%的性能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chScope攻击 软件防御 分支预测 时间侧信道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血流分数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龙宇博 周婷 +6 位作者 潘宏伟 李媛媛 王长录 张宇 胡湖 胡遵 荣晶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4-561,共8页
目的:拟利用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分析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无肉眼可见分支血流减慢而分支出现血流灌注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左... 目的:拟利用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分析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无肉眼可见分支血流减慢而分支出现血流灌注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左主干冠状动脉真性分叉冠心病患者211例,分叉病变共计234支。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解剖学特征数据、分支保护方式、术后分支TIMI血流等资料,并对术后分支血管进行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测定。PCI术后μQFR<0.8认为分支有灌注障碍,分为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组(n=51,53支分支病变),另μQFR≥0.8的患者为术后分支灌注正常组(n=160,181支分支病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多种临床及解剖学因素对PCI术后分支灌注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PCI术后分支血流分级均为TIMI3级,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组53支(22.6%)血管术后分支μQFR为0.70±0.10,术后分支灌注正常组为0.93±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术后分支灌注正常组比较,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组分支病变长度、分支参考直径、术后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升高,主支与分支直径比、术前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术前主支μQF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r=-0.490,P<0.001)、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r=-0.788,P<0.001)、术前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r=-0.280,P<0.001)、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r=-0.469,P<0.001)、分支病变长度(r=-0.157,P=0.016)与术后分支μQFR呈显著负相关,分支参考直径(r=0.173,P=0.008)、主支分支直径比(r=0.194,P=0.003)、术后分支开口直径(r=0.328,P<0.001)与术后分支μQFR呈正相关,与临床基线资料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个因素是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的危险因素: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OR=1.228,95%CI:1.144~1.318,P<0.001),术后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OR=1.110,95%CI:1.055~1.168,P<0.001),术后主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OR=1.115,95%CI:1.042~1.192,P=0.001),分支病变长度(OR=1.121,95%CI:1.021~1.231,P=0016)。结论:PCI术后分支血流达到TIMI 3级的患者中仍有部分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PCI术后应积极行功能学评估。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术后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术后主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分支病变长度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术后分支灌注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定量血流分数 分支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简式油茶侧枝夹持振动采摘装置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涂恒铭 饶洪辉 +3 位作者 李涛 童金杰 王邦进 刘木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8,共6页
针对油茶树成林后立地条件复杂,采摘机械作业空间小,中、大型机械化采摘作业难等问题,基于油茶侧枝水平夹持振动采摘工作原理,设计一种轻简式油茶果侧枝夹持振动采摘装置。根据振动装置采摘原理与试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油茶果振动... 针对油茶树成林后立地条件复杂,采摘机械作业空间小,中、大型机械化采摘作业难等问题,基于油茶侧枝水平夹持振动采摘工作原理,设计一种轻简式油茶果侧枝夹持振动采摘装置。根据振动装置采摘原理与试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油茶果振动力学模型,分析对油茶果采摘效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以树枝直径、激振机构振幅、频率为试验因素,将油茶果采净率和花苞损伤率作为试验指标,开展油茶果振动采摘试验。结果表明,激振机构振动频率对油茶果采净率、花苞损伤率影响均为最显著。当树枝直径为16 mm、激振机构振幅为40 mm、振动频率为16 Hz,对应的油茶果采净率为85.70%,花苞损伤率为4.45%,采摘效果最佳,基本符合采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振动采摘 振动力学模型 侧枝夹持 轻简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频宽带旁支管消声器设计
6
作者 王超 梅玉林 王晓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6,共11页
设计了具有小尺寸的中低频宽带旁支管消声器。首先,应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单旁支管消声器的声波传递损失数学模型;然后,以预设的共振频率为目标,计算单旁支管消声器的结构参数,并在分析结构参数对传递损失影响的基础上,择优建立旁支管... 设计了具有小尺寸的中低频宽带旁支管消声器。首先,应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单旁支管消声器的声波传递损失数学模型;然后,以预设的共振频率为目标,计算单旁支管消声器的结构参数,并在分析结构参数对传递损失影响的基础上,择优建立旁支管消声单元;接着,将消声单元进行轴向和周向阵列,形成周期结构,研究周期性对消声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周期阵列具有不同共振频率的消声单元,设计了有效消声频带为493~3 033 Hz的消声结构,同时借助旁支管侧支的弯曲,实现了结构的小尺寸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分支周期数不影响共振频率,但随着周向分支周期数的增加,结构共振频率会向高频滑动,且滑动幅度会逐渐减缓;轴向分支周期数和周向分支周期数的增加,都能显著提高旁支管消声器的有效消声带宽;通过采取侧支弯曲的设计,能减小消声器的结构尺寸,且对消声性能影响不大;综合利用轴向周期和周向分支周期阵列,以及采用组合具有不同共振频率旁支管单元的方法,能获得性能优异的中低频宽带消声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支管消声器 传递损失 共振频率 中低频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合金非等温凝固枝晶生长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智平 肖荣振 +2 位作者 徐建林 朱昌盛 王延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相场方法对二元合金的非等温凝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以Ni-Cu合金为例,研究了在不同热扩散系数和不同溶质梯度系数下枝晶的生长以及二元合金的溶质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扩散率的增大,包围等轴晶的热扩散层增厚,抑制了侧向分支的生... 采用相场方法对二元合金的非等温凝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以Ni-Cu合金为例,研究了在不同热扩散系数和不同溶质梯度系数下枝晶的生长以及二元合金的溶质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扩散率的增大,包围等轴晶的热扩散层增厚,抑制了侧向分支的生长,从而使侧向分支生长不发达;其次,热扩散率的增大,使得溶质场扩散层也明显增厚,溶质截留现象不明显,但在溶质场界面前沿产生明显溶质偏析;当溶质梯度系数增大时,相场形貌厚度并不产生影响,但溶质场扩散厚度却显著增加,而溶质偏析程度得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数值模拟 侧向分支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风险模型及评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源 张冬 +2 位作者 尹栋 徐波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7-832,共6页
目的:建立预测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风险模型及评分系统。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12-01至2012-07连续7007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筛选,入选以单支架或临时性双支架策略行PCI的分又病变患者1545例(共... 目的:建立预测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风险模型及评分系统。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12-01至2012-07连续7007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筛选,入选以单支架或临时性双支架策略行PCI的分又病变患者1545例(共计1601处病变)。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分支闭塞分为无分支闭塞组(n=1431例)和分支闭塞组(n=114例)。按时间顺序将1601处病变中前1200处作为建模数据集用于构建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风险模型和评分系统,将后401处作为验证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建模数据集分析显示,术前主支血管斑块与分支血管位置关系、支架置入前主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等级、术前分叉核直径狭窄程度、术前分叉角度、支架置入前分支直径狭窄程度和术前主支/分支血管直径比是分支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80[95%可信区间(CI):0.75~0.85],Hosmer—Lemeshow法(HL)P=I.00;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0.76(95%CI:0.71~0.82),HLP=0.12。验证数据集检验风险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81(95%CI:0.73~0.89),HLP=0.77;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0.77(95%CI:0.69~0.86),HLP=0.58。建模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患者评分系统积分四分位数划分结果显示评分积分≥10分患者分支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10分以下患者(P〈0.001),术中分支闭塞风险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分系统简便易用,通过定量分析冠脉造影区分出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策略 分支闭塞 风险预测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评估分叉角度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昊 慕朝伟 +6 位作者 朱成刚 尹栋 丰雷 刘帅 赵志勇 张冬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3D-QCA)探讨分叉角度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在阜外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176例,利用3D-QCA对分... 目的:利用三维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3D-QCA)探讨分叉角度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在阜外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176例,利用3D-QCA对分叉角度等分叉病变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以所得血管分叉角度的中位数(49°)作为分界点,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低角度组(≤49°,n=93)和高角度组(>49°,n=83)。分析两组患者分支血管的闭塞率,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管分叉角度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结果:在176例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有8例(4.5%)出现分支血管闭塞。分支血管闭塞的发生率在高角度组明显大于低角度组(8.4%vs 1.1%,P=0.019)。随着血管分叉角度逐渐增大,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逐渐增高,第1四分位内为0%,第2四分位内为2.5%,第3四分位内为7.0%,第4四分位内为8.7%(P=0.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D-QCA计算所得血管分叉角度大是分支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95%CI:1.005~1.271,P=0.041)。结论:3D-QCA证实,高血管分叉角度是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分支血管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分支血管闭塞 三维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rea tridentata地径、根系及枝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香凝 孙向阳 +2 位作者 王保平 乔杰 崔令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8,56,共5页
为了研究Larrea tridentata根系生长情况,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一年生和两年生Larre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rrea各器官之间的相关关系大多是极显著幂函数关系。两年生Larrea各器官之间的相关系数比一年生的相关系数有明显的增加。... 为了研究Larrea tridentata根系生长情况,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一年生和两年生Larre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rrea各器官之间的相关关系大多是极显著幂函数关系。两年生Larrea各器官之间的相关系数比一年生的相关系数有明显的增加。地径与主要根参数(总根长、根总断面积、根干重)和主要枝参数(侧枝总断面积、枝干重)之间都有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可见,用地径建立预测根系和侧枝参数的模型是可行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有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且随着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增加,地上部分生物量成幂函数递增。侧枝总断面积与根总断面积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rea tridentata 地径 根系 侧枝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鲜食枣二次枝结果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琼 王森 +1 位作者 李凡松 张自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6,共7页
为充分了解南方鲜食枣的结果特性,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调查研究二次枝不同二次副梢的现蕾、开花和坐果规律以及不同节位的现蕾数、开花数和坐果数,对比分析不同二次副梢的开花率、座果率及成果率。结果表明:二次枝不同二次... 为充分了解南方鲜食枣的结果特性,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调查研究二次枝不同二次副梢的现蕾、开花和坐果规律以及不同节位的现蕾数、开花数和坐果数,对比分析不同二次副梢的开花率、座果率及成果率。结果表明:二次枝不同二次副梢的现蕾、开花和坐果规律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有二次副梢的现蕾数和开花数都随着节位的升高而减少,二次副梢的坐果数随着节位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二次枝不同二次副梢的现蕾数、开花数和坐果数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着节位的升高反而减少。Ⅱ的总现蕾数、开花数和坐果数的最多,其次是Ⅰ,Ⅲ至Ⅷ。不同二次副梢的开花率、座果率和成果率存在差异。Ⅱ的开花率及座果率最大,Ⅳ、Ⅴ的成果率最大,Ⅷ的开花率、座果率和成果率都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枝 二次副梢 结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小分支闭塞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对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峻 张冬 +3 位作者 赵志勇 王昊 尹栋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小分支闭塞导致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92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包括949个分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测量分支直径≤2.0mm],根据分叉病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小分支闭塞导致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92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包括949个分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测量分支直径≤2.0mm],根据分叉病变是否发生了小分支闭塞分为小分支闭塞组(85例,86个分叉病变)和小分支未闭塞组(840例,863个分叉病变)。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中的情况、QCA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确定小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比较小分支闭塞组和小分支未闭塞组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结果:949个分叉病变中共有86个(9.1%)分叉病变发生了小分支闭塞,小分支闭塞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26/83,313%)明显高于小分支未闭塞组(77/821,9.4%;P<0.001),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6/83,7.2%)也显著高于小分支未闭塞组(11/821,1.3%;P<0.001)。两组间主支近段、主支远段、小分支、分叉核心的血管直径及狭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支/小分支直径比值小分支闭塞组明显大于小分支未闭塞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真分叉病变、斑块不规则、预扩张小分支、术前小分支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前主支远端的狭窄程度、术前分叉病变核心的狭窄程度、分叉病变角度、主支/小分支直径比值、主支支架置入前小分支狭窄程度。结论:小分支闭塞的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部分病变特征与小分叉病变闭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小分支闭塞 危险因素 围术期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拘禁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中预防分支闭塞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曼 刘海波 +10 位作者 徐波 卞小丽 刘灵安 胡奉环 陈珏 高立建 邹同强 吴帆 常越 杨跃进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66-971,共6页
目的:评估改良拘禁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中预防分支闭塞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靶病变为非左主... 目的:评估改良拘禁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中预防分支闭塞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靶病变为非左主干分叉病变。将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拘禁球囊保护技术组(PBT组)和拘禁导丝保护技术组(JWT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主支置入支架后分支闭塞的发生率、术毕分支TIMI 3级血流的比例、分支重进导丝的比例和成功率、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共入选432例患者,PBT组与JWT组各216例。PBT组在PCI术中分支闭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JWT组(0.93%vs.4.17%,P=0.03),真性分叉病变PCI术中分支闭塞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JWT组(0.58%vs.5.39%,P<0.01)。PBT组1例(0.46%)分支需要重进导丝,并置入支架;JWT组6例(2.78%)需要重进分支导丝,其中2例(33.33%)分支重进导丝失败,4例(66.67%)对分支进行扩张。两组需要重进导丝的比例和再进导丝的成功率、术毕主支和分支TIMI 3级血流的比例以及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原性死亡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JWT相比,PBT可有效降低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分支闭塞的发生率,且有降低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病变 改良拘禁球囊保护技术 拘禁导丝技术 分支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形专用线直达车流取送车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文晰 陈崇双 +1 位作者 薛锋 牟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合理安排取送车顺序对提高机车劳动效率和加速车辆周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树枝形专用线的直达车流取送问题,以车辆在装卸区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满足取送顺序间的逻辑关联约束,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后出线者先送、先完工者先取两条... 合理安排取送车顺序对提高机车劳动效率和加速车辆周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树枝形专用线的直达车流取送问题,以车辆在装卸区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满足取送顺序间的逻辑关联约束,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后出线者先送、先完工者先取两条准则确定初始方案;引入送车代价和取车代价预先评估方案的有利性,设计隐枚举算法。算例表明:走行时间越离散或装卸时间越集中,寻优进程越缓慢;当专用线数目小于6时能迅速找到最优解,大于6时,设置合理的局部迭代阈值可较快地获得高质量解;获得多个满意解比单个耗费更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企直通列车 取送车 树枝形专用线 直达车流 分支定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蠹野螟与楸树侧枝的关系及其取食部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承昊 陈京元 +1 位作者 王俊青 谯四红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3,共4页
该文研究楸蠹野螟Omphisa plagialis Wileman的危害与楸树Catalpa bungei侧枝数量及萌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侧枝数量越多,受到楸蠹野螟危害形成的虫瘿越多,楸蠹野螟数量相对越多,相关系数0.548,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形成虫瘿又促使虫瘿... 该文研究楸蠹野螟Omphisa plagialis Wileman的危害与楸树Catalpa bungei侧枝数量及萌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侧枝数量越多,受到楸蠹野螟危害形成的虫瘿越多,楸蠹野螟数量相对越多,相关系数0.548,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形成虫瘿又促使虫瘿部位产生新芽,形成更多的侧枝。楸树林龄低,楸蠹野螟取食部位多样性强,随着林龄增长,取食部位呈现出单一性,受害部位逐渐从主干、侧枝、嫩梢到只取食侧枝甚至无取食危害。楸树的林龄与楸蠹野螟的种群数量呈负相关,随着林龄的增长,种群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楸蠹野螟 侧枝 取食部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勇 刘晓飞 +4 位作者 李宪伦 曾玉杰 石兵 施乐 柯元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4期245-247,285,共4页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发生机制,并探讨其预防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4年350例冠心病分叉病变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并发边支闭塞的原因和处理过程。结果 在350例冠心病分叉病变中共有53例术中发生边支闭塞,发...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发生机制,并探讨其预防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4年350例冠心病分叉病变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并发边支闭塞的原因和处理过程。结果 在350例冠心病分叉病变中共有53例术中发生边支闭塞,发生率为15.1%。分叉病变部位:前降支和对角支处分叉病变29例,回旋支和钝缘支处分叉病变16例,左心室后侧支与后降支处分叉病变8例。闭塞边支血管直径〈2mm15例;直径2~2.5mm20例;直径〉2.5mm18例。分叉病变类型Ⅰ型2例;Ⅱ型12例;Ⅲ型39例。其中16例仅行药物治疗(闭塞边支血管直径〈2mm),14例行边支球囊扩张术,23例行边支支架置入术。术中1例发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住院期间非Q波心肌梗死18例,Q波心肌梗死1例。无死亡、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其它并发症。结论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为15.1%,以Ⅲ型分又病变多见。常见原因为斑块移位、痉挛、血栓形成等所致。细小分叉病变可不必处理或予药物治疗,大的分支应积极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边支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有限元法的纯物质三维枝晶生长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昶胜 李椿茂 +1 位作者 冯力 肖荣振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高性能计算特性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较大尺度地求解三维相场模型,定量模拟纯物质三维枝晶的凝固过程,研究过冷度、各向异性系数等相场参数对三维枝晶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冷度和各向异性系数越大,三维枝晶生长速度越大,侧向分枝越发达... 基于高性能计算特性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较大尺度地求解三维相场模型,定量模拟纯物质三维枝晶的凝固过程,研究过冷度、各向异性系数等相场参数对三维枝晶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冷度和各向异性系数越大,三维枝晶生长速度越大,侧向分枝越发达,二次枝晶间距越小,并得到与结晶理论相一致的枝晶生长规律.此外,在CPU耗费时间上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比均匀网格方法降低一个数量级,并且当系统尺寸越大时越能体现出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的优越性,为大尺度多场耦合相场模型的模拟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有限元法 过冷度 侧向分枝 相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冠心病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喜文 杨伟伟 +2 位作者 王继鹏 马树人 严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对边支的保护作用及远期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法将138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导丝组(n=68)和双导丝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在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边支血... 目的 :探讨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对边支的保护作用及远期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法将138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导丝组(n=68)和双导丝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在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边支血管即刻闭塞和狭窄加重的情况、完成导丝交换的时间及边支需要植入支架的情况;9-12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主支血管再狭窄和边支血管闭塞发生情况。结果:双导丝组边支血管即刻闭塞率和边支开口狭窄加重情况比例、完成交换导丝时间和边支需植入支架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单导丝组(P〈0.05);9-12个月复查冠脉造影示两组间主支支架内再狭窄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单导丝组边支闭塞率高于双导丝组(P〈0.05)。结论: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可以明显减少边支的即刻(及远期)丢失率,预防边支开口狭窄加重,减少边支需要植入支架的概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同时,双导丝技术可以减少远期边支血管丢失,更好改善分叉病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分叉病变 双导丝技术 边支血管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支坑对高速铁路隧道初始压缩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朝晖 陈晓丽 +1 位作者 梅元贵 钱凌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当高速列车车头驶入隧道瞬间产生压缩波,此压缩波沿着隧道传播到隧道出口会以脉冲波的形式辐射到周围环境,当能量足够大就会形成'微气压波',其大小与传播到隧道出口的压缩波变化率成正比。基于一维可压缩不等熵非定常流动的黎... 当高速列车车头驶入隧道瞬间产生压缩波,此压缩波沿着隧道传播到隧道出口会以脉冲波的形式辐射到周围环境,当能量足够大就会形成'微气压波',其大小与传播到隧道出口的压缩波变化率成正比。基于一维可压缩不等熵非定常流动的黎曼变量特征线法和基于声学传播原理浅支坑前后压力的关系式,进一步发展了设置有浅支坑的高速铁路板式轨道隧道洞内压缩波传播计算方法与程序,与国外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日本新干线隧道初始压缩波波形,在列车速度为200~400km/h、隧道长度为0~24km范围内,研究了隧道内设置浅支坑对初始压缩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得出浅支坑数目、布置位置和布置间距对出口压缩波的压力和压力变化率的影响特征,获得沿隧道长度方向上非线性和摩擦对压缩波传播的影响特点,确定不同车速对应的最不利隧道长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压缩波 特征线法 浅支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侧分支型变压器备自投逻辑实施方案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莉 马瑞萍 +2 位作者 吴进宝 张丽萍 李立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21-124,共4页
近年来,低压分支变压器得到了广泛使用,该类型变压器对限制低压短路电流,提高母线残压都有很大的帮助,且对低压侧断路器的选型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灵活性。随着低压分支变压器的运行,与之相适应的备自投问题也日益... 近年来,低压分支变压器得到了广泛使用,该类型变压器对限制低压短路电流,提高母线残压都有很大的帮助,且对低压侧断路器的选型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灵活性。随着低压分支变压器的运行,与之相适应的备自投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低压分支变压器的备自投问题逐渐成为提高该类型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电源自投 低压分支变压器 备自投逻辑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