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Short-Term Electric Load Forecasting Using IWOA CNN-BiLSTM-TPA Model
1
作者 MEI Tong-da SI Zhan-jun ZHANG Ying-xue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Load forecast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ower systems.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mart grids,the inte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power electronics devi... Load forecast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ower systems.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mart grids,the inte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power electronics devices have made power load data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volatile.This places higher demands on th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power load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short-term power load,a CNN-BiLSTMTPA short-term power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WOA)with mixed strategies was proposed.Firstly,the model combined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with the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to fully extract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ad data itself.Then,the Temporal Pattern Attention(TPA)mechanism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NN-BiLSTM model to automatically assign corresponding weights to the hidden states of the BiLSTM.This allowed the model to differentiate the importance of load sequences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At the same time,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difficulties of select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temporal model,and the poor global search ability of the whale algorithm,which is easy to fall into the local optimization,the whale algorithm(IWOA)was optimized by using the hybrid strategy of Tent chaos mapping and Levy flight strategy,so as to better search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In this experiment,the real load data of a region in Zhejiang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a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R2)of the proposed method reached 98.83%.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ion models such as BP,WOA-CNN-BiLSTM,SSA-CNN-BiLSTM,CNN-BiGRU-Attention,etc.,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is study has a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Long short-term memory Temporal Pattern Attention Power load foreca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long short-term memory的唇语识别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宁 田国栋 周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唇动视觉信息是说话内容的重要载体。受嘴唇外观、背景信息和说话习惯等影响,即使说话者说相同的内容,唇动视觉信息也会相差很大。为解决唇语视觉信息多样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新的唇语识别方法。以往... 唇动视觉信息是说话内容的重要载体。受嘴唇外观、背景信息和说话习惯等影响,即使说话者说相同的内容,唇动视觉信息也会相差很大。为解决唇语视觉信息多样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新的唇语识别方法。以往大多数的方法从嘴唇外表信息入手。本方法用嘴唇关键点坐标描述嘴唇形变信息作为唇语视频的特征,它具有类内一致性和类间区分性的特点。然后利用LSTM对特征进行时序编码,它能学习具有区分性和泛化性的空间-时序特征。在公开的唇语数据集GRID、MIRACL-VC和Oulu VS上对本方法做了针对分割的单词或短语的说话者独立的唇语识别评估。在GRID和MIRACL-VC上,本方法的准确率比传统方法至少高30%;在Oulu VS上,本方法的准确率接近于最优结果。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LSTM的唇语识别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唇语视觉信息多样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语识别 LONG short-term memory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vigation jamming signal recognition based on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3
3
作者 FU Dong LI Xiangjun +2 位作者 MOU Weihua MA Ming OU G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835-844,共10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ime-frequency analyzed long short-term memory(TF-LSTM)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jamming signal recognition over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receiver. The method introduces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ime-frequency analyzed long short-term memory(TF-LSTM)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jamming signal recognition over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receiver. The method introduces 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neural network into the recognition algorithm and combines the time-frequency(TF) analysis for signal preprocessing. Five kinds of navigation jamming signals including white Gaussian noise(WGN), pulse jamming, sweep jamming, audio jamming, and spread spectrum jamming are used as input for training and recognition. Since the signal parameters and quantity are unknown in the actual scenario, this work builds a data set containing multiple kinds and parameters jamming to train the TF-LSTM.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is evaluated by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The method has higher 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better robustness than the existing methods, such as LSTM and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navigation jamming recognition time-frequency(TF)analysis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旧城更新中日常景观的记忆挖掘及空间转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彦 张新翊 侯天颖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1,共9页
【目的】存量时期下的旧城更新中,城市日常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集体记忆,但因旧城更新进程滞后于民生设施建设,旧城景观丢失了重要的历史特征,同时因缺少宏观文化背景的指导,旧城更新存在同质化和割裂性等问题。需要寻找城市日... 【目的】存量时期下的旧城更新中,城市日常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集体记忆,但因旧城更新进程滞后于民生设施建设,旧城景观丢失了重要的历史特征,同时因缺少宏观文化背景的指导,旧城更新存在同质化和割裂性等问题。需要寻找城市日常景观中不同时期记忆的多元载体,并针对不同载体进行记忆挖掘,建立记忆与日常景观空间的关联。【方法】以《欧洲风景公约》为理论基础,结合多维度的景观记忆关联实体,全面梳理老旧城区多种日常景观记忆载体,提出“10种载体,4种声源,3类数据”的多元景观记忆挖掘方法。将传统调研方法和数字技术结合,分析各时期旧城日常景观的活力分布及记忆情感,进而通过叙事景观呈现城区多重记忆。以天津老城厢为例进行日常景观记忆挖掘和空间转化分析。【结果】分析得到“热闹境”“市井气”“世俗地”3种情感空间的分布规律及景观特征,并结合城区发展现状,提出具有景观差异性、发展适应性、时空连续性和空间交互性的更新策略。【结论】老旧城区日常景观承载了集体对生活空间的景观性记忆,是一种共享的遗产。在旧城更新中,通过对日常景观记忆的挖掘和空间转化,提出日常景观遗产化的路径,促进场地文化和记忆的延续,为可持续的城市空间优化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日常景观 集体记忆 景观遗产化 小说文本 空间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速空间异质性的LSTM-AM雾天能见度预测模型
5
作者 王小建 林智婕 +4 位作者 马飞 苏彤 白元旦 郭庆元 黄凯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9-449,共11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雾天能见度预测时对风速空间异质性考虑不足导致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构建了考虑风速空间异质性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LSTM-AM)雾天能见度预测模型。利用半变异函数对风速不同空间位置的变化特征进... 针对现有方法在雾天能见度预测时对风速空间异质性考虑不足导致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构建了考虑风速空间异质性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LSTM-AM)雾天能见度预测模型。利用半变异函数对风速不同空间位置的变化特征进行量化,融合邻近点空间分布及风速差异信息,采用风向夹角和变异值对风速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行加权,实现对风速空间异质性的有效提取;利用AM机制能加强对关键信息关注的优势对LSTM方法进行改进,以有效捕捉和反映关键时刻气象因子对雾天能见度的影响,增强模型对重要时序信息关注的能力和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实现风速空间异质性下对雾天能见度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相关系数提升10%~20%,均方根误差下降25%~40%,平均绝对误差下降26.3%~39.1%,具有较高的雾天能见度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半变异函数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雾天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文化记忆生成路径研究——以福州市烟台山为例
6
作者 陈庚 周若依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5,共12页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展现城市区域特质的典型窗口。文化记忆是推动历史文化风貌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厘清风貌区与文化记忆的关系机理,探明文化记忆的生成路径,能够更好地帮助理解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的内生动力与逻辑依循。在借...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展现城市区域特质的典型窗口。文化记忆是推动历史文化风貌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厘清风貌区与文化记忆的关系机理,探明文化记忆的生成路径,能够更好地帮助理解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的内生动力与逻辑依循。在借鉴文化记忆理论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选取福州市烟台山为案例,运用扎根编码分析方法,将历史文化风貌区视为文化记忆生成的空间媒介,探究城市文化记忆如何保留、传承与再建构。研究发现,文化记忆依从“存储与提炼—激活与重现—感知与再建构”三个阶段的生成路径,并分别呈现出空间媒介表征文化记忆、文化记忆推进空间重塑、集体共鸣形塑文化认同的互动关系。面对历史文化风貌区文化记忆置空、失真与扁平化等问题,应以包容开放的空间形态、创新的空间开发模式、多元的主体参与等方式促进文化记忆再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风貌区 文化记忆 空间生产 城市文化空间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MSCNN LSTM Attention能见度预测模型
7
作者 王小建 苏彤 +6 位作者 马飞 林智婕 白元旦 郭庆元 魏俊涛 黄凯 徐玉凤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2-1632,共11页
准确预测能见度对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在能见度预测时对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考虑不足导致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能见度预测模型。利用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 准确预测能见度对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在能见度预测时对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考虑不足导致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能见度预测模型。利用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SCNN)提取能见度以预测各影响因素下不同精细度的空间特征,并将其进行线性融合得到多因素空间特征,实现对能见度预测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提取;利用Attention机制加强对关键信息关注的优势以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LSTM)方法进行改进,进而增强模型对重要时序信息关注的能力和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实现在考虑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下对能见度的预测。以2021—2023年西安市逐时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数据为试验数据,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R2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研究模型MAE下降26.3%~39.1%,RMSE下降25%~40%,R2提升3.7%~16.4%,能见度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能见度预测 空间相关性 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卷积车辆轨迹预测
8
作者 闫建红 刘芝妍 王震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6-414,共9页
车辆轨迹预测是自动驾驶的重要环节,提升车辆轨迹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自动驾驶安全性有很大帮助。道路上车辆行驶受交通环境影响,考虑相邻车辆运动和相对空间位置等交通环境因素,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基础上... 车辆轨迹预测是自动驾驶的重要环节,提升车辆轨迹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自动驾驶安全性有很大帮助。道路上车辆行驶受交通环境影响,考虑相邻车辆运动和相对空间位置等交通环境因素,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基础上引入时空注意力机制,通过时间注意力层关注目标车辆和相邻车辆的历史轨迹,空间注意力层关注车辆的相对空间位置。为了增强特征提取程度和实现更全面的特征融合,使用多尺度卷积社交池增大感受野,融合多尺度特征,并提出基于LSTM编码器-解码器架构融合多尺度卷积社交池和时空注意力机制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MCS-STA-LSTM。通过学习车辆运动相互依赖关系,以达到获得目标车辆未来轨迹基于机动类别的多模态预测分布的目的。在公开数据集NGSIM上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轨迹预测模型,该方法在3 s内的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9.35%,5 s内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5.53%,提高了轨迹预测准确性,在中短期预测上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卷积社交池化 轨迹预测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时空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评价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倪国栋 贺先 +4 位作者 缪心玥 方亚琦 王文顺 谷甜甜 牛苗苗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测度与预测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通过建立超效率松弛测度(SBM)模型测度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揭示效率的动态演变过程,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效率空间格局、差异来源和贡献以及集聚模式进行... 为测度与预测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通过建立超效率松弛测度(SBM)模型测度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揭示效率的动态演变过程,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效率空间格局、差异来源和贡献以及集聚模式进行探索,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预测未来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期间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波动下降,2022年降至最低点,2023—2026年期间有小幅回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是影响效率水平和造成效率区域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区域间差异是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可为提升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效率和缩小其空间差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安全管理效率 松弛测度模型 动态演变 空间分布差异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偏心旋转刺激对视角变换和空间记忆影响
10
作者 张雪林 何思扬 +4 位作者 邹朋 张建兰 王颜晴 郭攀 王林杰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1,共7页
针对航天低重力环境下航天员空间定向障碍问题,研究持续偏心旋转模拟特殊环境对视角变换和空间记忆影响。检测20名男性志愿者在转椅静止和持续偏心旋转2种条件下视角变换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结果表明:相较于转椅静止条件,志愿者在持续... 针对航天低重力环境下航天员空间定向障碍问题,研究持续偏心旋转模拟特殊环境对视角变换和空间记忆影响。检测20名男性志愿者在转椅静止和持续偏心旋转2种条件下视角变换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结果表明:相较于转椅静止条件,志愿者在持续偏心旋转刺激条件下视角变换测试任务所用时间更短(P<0.05),空间记忆测试任务正确率更高(P<0.05)。持续偏心旋转刺激对视角变换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均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偏心旋转 视角变换 空间记忆 空间定向 主观垂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LSTM的排露沟流域气象水文演变分析及径流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永德 陈佩 +3 位作者 许尔文 任小凤 敬文茂 张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为揭示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特征,并且为流域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祁连山野外观测站2000—2019年实测径流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降水与气温... 【目的】为揭示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特征,并且为流域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祁连山野外观测站2000—2019年实测径流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降水与气温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并建立了BO-LSTM排露沟流域径流预测模型。【结果】结果显示:(1)2000—2019年排露沟流域降水、气温和径流呈现两段式的上升趋势,分界点在2010年,降水和径流,第一阶段上升趋势均高于第二阶段,斜率依次为10.74、3.16;气温则相反,第二阶段高于第一阶段,斜率为0.11。并且降水、气温和径流的MK突变检验z值均大于0。(2)降水量在5—10月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较大;而气温在12月—次年4月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大。(3)排露沟流域气温主要有3 a、14 a两个主周期,其中第一主周期为14 a;径流存在19 a、9 a和3 a三个主周期,其中第一主周期为19 a;降水主要存在4 a、11 a两个主周期,第一主周期为11 a。(4)BO-LSTM排露沟径流预测模型,精度R 2为0.63,均方根误差为14047 m 3,模型在径流量较小月份的预测精度大于径流量较大的月份。【结论】近20年来排露沟流域的降水、气温及径流均呈上升趋势;排露沟流域径流、降水及气温均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排露沟流域径流的重要因素;径流预测模型可以适用于排露沟流域。上述研究结果为祁连山水资源效应研究和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预测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水资源 径流演变 排露沟流域 径流预测 神经网络 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 贝叶斯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处理的EMD-LSTM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12
作者 周睿 邱爽 +2 位作者 孟双杰 李明 张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2-849,共8页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对短时空中交通流量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其次,为了提高预测精度,运用数据差分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最后,将平稳处理后的序列分别输入LSTM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经过数据重构,得到最终的短时流量预测值。利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和拟合程度的典型指标RSME、MAE、R^(2)分别为0.29%,0.08%、96.40%,相较于其他方法,预测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以为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 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纳《赞美沉默》中的空间记忆与身份建构
13
作者 王树福 魏宇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在古尔纳长篇小说《赞美沉默》中,无名的叙述者流转于多个空间以追求身份建构,不同空间承载的各式记忆促就了他身份的嬗变。作为少数族裔被排斥的创伤记忆在英国社会空间中日渐累积,最终触发了叙述者的身份焦虑。沉淀于桑给巴尔家园空... 在古尔纳长篇小说《赞美沉默》中,无名的叙述者流转于多个空间以追求身份建构,不同空间承载的各式记忆促就了他身份的嬗变。作为少数族裔被排斥的创伤记忆在英国社会空间中日渐累积,最终触发了叙述者的身份焦虑。沉淀于桑给巴尔家园空间中的历史记忆呼唤离群游子,但故土改貌注定为叙述者的身份追寻旅途奠下悲剧基调。叙述者个人记忆在阈限之地“第三空间”拟定的社会框架中汇聚成流散群体的集体记忆,为叙述者创设了归属感,终使其完成混杂身份的建构。《赞美沉默》中叙述者的身份变迁历程,呈现出空间记忆与身份问题的动态生成机制,可视为古尔纳流散小说中,空间记忆流变促成身份建构这一经典主题的具体表征,彰显了他对现实少数族裔移民问题的文学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赞美沉默》 空间记忆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C57BL/6J雌性小鼠的行为及空间记忆变化
14
作者 杨振 白红枚 +8 位作者 胡韦康 李名聪 江小丽 张朝阳 王子涵 周文静 何清雅 钟健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0-1417,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C57BL/6J雌性小鼠行为和空间记忆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为雌性青年(YG)组、雌性中年(MG)组、雌性老年(OG)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空间记忆能力,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C57BL/6J雌性小鼠行为和空间记忆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为雌性青年(YG)组、雌性中年(MG)组、雌性老年(OG)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空间记忆能力,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活动水平和焦虑程度。Western blot测定各组雌鼠脑组织海马区CREB、CaMKⅡ(pan)和CaMKⅡ(p)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YG组小鼠,MG组和OG组小鼠体质量均增加(P<0.01,P<0.001)。相较于OG组小鼠,YG组和MG组小鼠第3象限逃避潜伏期、穿越次数均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G组小鼠相比,YG组小鼠旷场内的运动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G组小鼠旷场内的运动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G组小鼠进入中央区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G组小鼠进入中央区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G组小鼠相比,YG组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内运动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内运动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G组、MG组小鼠闭臂进入次数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与YG组小鼠相比,OG组小鼠CaMKⅡ(pan)相对表达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小鼠CaMKⅡ(pan)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年龄增加,C57BL/6J雌鼠体质量逐渐增加,活动水平和探索欲望逐渐降低,空间记忆能力也在不断衰退,同时焦虑水平和焦虑样行为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雌鼠 空间记忆 焦虑 CaMKII(p)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空间特征的脑电信号情感分析研究
15
作者 王莹 杨青 +1 位作者 王翔宇 张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930,共10页
大脑的不对称性会对脑电情感分析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很多研究对此特性缺少考虑。结合大脑空间的不对称性,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利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大脑左右不对称的脑电空间特征,然后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提取时序特... 大脑的不对称性会对脑电情感分析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很多研究对此特性缺少考虑。结合大脑空间的不对称性,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利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大脑左右不对称的脑电空间特征,然后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提取时序特征,最后,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学习特征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在公开的DEAP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唤醒维度分类准确率和F 1值分别为93.11%和93.46%,效价维度分类准确率和F 1值分别为92.12%和93.27%。该模型在公开的MAHNOB-HC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唤醒维度分类准确率和F 1值分别为98.58%和97.98%,效价维度分类准确率和F 1值分别为98.76%和98.25%。结果表明,在脑电情感识别上该模型具有一定优势,同时通过消融实验证明了非对称空间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情感识别 非对称空间特征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向导航辅助对大尺度环境下空间记忆的影响及改进方法
16
作者 张艳霞 李晶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1,共15页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的行为越来越“自动化”,借助逐向导航人们可以按照正确路线快速到达目的地,然而如此高效率的寻路方式带来的可能是空间记忆的削弱。众多研究结果显示逐向导航辅助不利于空间知识的获取,研究者们开始改进逐向导航...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的行为越来越“自动化”,借助逐向导航人们可以按照正确路线快速到达目的地,然而如此高效率的寻路方式带来的可能是空间记忆的削弱。众多研究结果显示逐向导航辅助不利于空间知识的获取,研究者们开始改进逐向导航或设计新的导航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逐向导航辅助对空间记忆的影响模型,针对如何改进逐向导航提出相关建议。未来研究应改进大尺度环境下空间知识的测量方法,探究逐向导航辅助削弱空间记忆的神经机制,关注个体因素的影响以构建一个更全面的解释机制,开发兼具寻路效率和空间知识获取的新导航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向导航 导航辅助 空间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ato Growth Height Prediction Method by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Multi-modal Data
17
作者 GONG Yu WANG Ling +3 位作者 ZHAO Rongqiang YOU Haibo ZHOU Mo LIU Jie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7-110,共14页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d models that utilize either images data or environmental data.These methods fail to fully leverage multi-modal data to capture the diverse aspects of plant growth comprehensively.[Methods]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a two-stage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PFE)model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of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was developed.The model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plant information to provide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process,emploied phenotypic and temporal feature extractors to comprehensively capture both types of features,enabl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mato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ultimately leading to highly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growth height.[Results and Discuss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model's ef‐fectiveness:When predicting the next two days based on the past five days,the PFE-based RNN and LSTM models achieved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of 0.81%and 0.40%,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8.00%MAPE of the large language model(LLM)and 6.72%MAPE of the Transformer-based model.In longer-term predictions,the 10-day prediction for 4 days ahead and the 30-day prediction for 12 days ahead,the PFE-RNN model continued to outperform the other two baseline models,with MAPE of 2.66%and 14.0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leverages phenotypic-temporal collaboration,shows great potential for intelligent,data-driven management of tomato cultivation,making it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smart tomato planting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ato growth prediction deep learning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multi-modal dat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long short-term memory large languag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for OV models in DoDAF2.0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18
作者 ZHANG Yue JIANG Jiang +3 位作者 YANG Kewei WANG Xingliang XU Chi LI Ming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139-154,共16页
Architecture framework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thod recently to describe the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US)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2.0(DoDAF2.0).As a vi... Architecture framework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thod recently to describe the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US)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2.0(DoDAF2.0).As a viewpoint in DoDAF2.0,the operational viewpoint(OV)describes operational activities,nodes,and resource flows.The OV models are important for SoS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However,as the SoS complexity increases,constructing OV models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exposes shortcomings,such as in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and low modeling standards.Therefore,we propose an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for five OV models,including operational resource flow OV-2,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OV-4,operational activity hierarchy OV-5a,operational activities model OV-5b,and operational activity sequences OV-6c.The main idea of the method is to extract OV architecture data from text and generate interoperable OV models.First,we construct the OV meta model based on the DoDAF2.0 meta model(DM2).Second,OV architecture named entities is recognized from text based on the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BiLSTM-CRF)model.And OV architecture relationships are collected with relationship extraction rules.Finally,we define the generation rules for OV models and develop an OV modeling tool.We use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USV)swarm target defense SoS architecture as a cas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 operational viewpoint(OV)model meta model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BiLSTM-CRF) model generation 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窗漂移检测的MSWI过程CO排放建模
19
作者 汤健 张润雨 +1 位作者 夏恒 乔俊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0-943,共14页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过程中能够表征燃烧过程是否稳定的关键工业参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排放浓度的动态时变特性,提出基于固定窗漂移检测的MSWI过程CO排放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历...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过程中能够表征燃烧过程是否稳定的关键工业参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排放浓度的动态时变特性,提出基于固定窗漂移检测的MSWI过程CO排放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历史数据集采用k-means算法获取典型样本池(typical sample pool, TSP),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的离线预测模型和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的漂移指标计算模型。然后,针对每个在线采集样本,在预设定固定窗口未填满时基于历史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在线预测,在预设定固定窗口填满时采用历史KPCA模型进行漂移检测。最后,利用指标霍特林统计量T2和平方预测误差(squared prediction error, SPE)判断是否产生漂移。若未产生漂移,则返回至新窗口期;若产生漂移,则合并历史数据和漂移数据以更新TSP、LSTM模型和KPCA模型。工业现场实际数据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排放 概念漂移检测 典型样本池(typical sample pool TSP) 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 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vLSTM-CNN预测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时空分布趋势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艳玲 马玉玲 +3 位作者 汪金涛 陈珂 林泓羽 陈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7,共14页
海洋渔场的变动由空间与环境因子共同驱动,渔场时空演变信息的精准预测是海洋捕捞的关键。本研究利用1995-2018年太平洋海域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同期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 海洋渔场的变动由空间与环境因子共同驱动,渔场时空演变信息的精准预测是海洋捕捞的关键。本研究利用1995-2018年太平洋海域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同期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PP)和溶解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DO),提出了一种融合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Conv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渔场时空分布预测模型。该模型引入特征提取模块,对时空因子进行编码,提取时空特征信息,同时采用CNN提取海洋环境变量的抽象特征,采用ConvLSTM提取渔业数据的高层时空关联信息,最后融合多种特征对渔场时空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0.1036,较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等传统渔场预报模型的预测误差降低15%~40%,预测的高产渔区与实际作业的高渔获量区匹配度为89%。该研究构建的渔场时空预测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时空分布,为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延绳钓渔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时空分布 融合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