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核燃料中锕系元素、稳定及长半衰期裂变产物
1
作者 梁帮宏 苏冬萍 +8 位作者 程宇 蔡天培 郭志谋 甘泉 罗婷 李顺涛 张劲松 陈云明 曹骐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分析辐照后核燃料中的裂变产物和锕系元素对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法对核燃料中锕系元素、稳定及长半衰期裂变产物进行分析,设计了具有疏水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 分析辐照后核燃料中的裂变产物和锕系元素对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法对核燃料中锕系元素、稳定及长半衰期裂变产物进行分析,设计了具有疏水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分离材料,使裂变产物和锕系元素在单根色谱柱上分离。通过控制α-羟基异丁酸(HIBA)的浓度和pH值,实现铀与镧系元素的分离。实验设计了色谱与质谱连接的流路,具备独立使用和联用的模式切换、流量控制等功能,并对辐照后核燃料样品进行分析,获得了La、Ce、Pr、Nd、Pm、Sm、Eu、Gd、Y、Rb、Mo、Zr、Cs、U、Np、Pu等元素的色谱流出曲线和部分半定量结果。该方法分析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形态价态分析,以及乏燃料及辐照靶件中少量组分的提纯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 核燃料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 裂变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裂变产物基础核数据库的分析与制作
2
作者 邢亮 沈华韵 +1 位作者 衷斌 徐琪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783,共6页
伪裂变产物法是一种简洁、高效的燃耗模拟方法,其计算精度依赖于伪裂变产物数据准确性,进而与裂变产物核数据质量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汇总国内外最新的重要评价核数据库,建立了235U和239Pu的裂变产物核数据库,其中包括含1 280种核素的2... 伪裂变产物法是一种简洁、高效的燃耗模拟方法,其计算精度依赖于伪裂变产物数据准确性,进而与裂变产物核数据质量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汇总国内外最新的重要评价核数据库,建立了235U和239Pu的裂变产物核数据库,其中包括含1 280种核素的235U和239Pu裂变产物集、含2 813种核素的中子反应截面数据库以及含4 113种核素的衰变数据库。制作的裂变产物核数据库可以为伪裂变产物数据研制提供基础核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裂变产物 裂变产物 裂变产额 中子反应截面 核衰变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的中药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
3
作者 赵子阳 史浩男 +4 位作者 耿杨 张磊 冯倩倩 姜艳艳 董世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线粒体动力学紊乱与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D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NDDs是一种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丧失的疾病状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 线粒体动力学紊乱与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D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NDDs是一种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丧失的疾病状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线粒体动力学的障碍。基于线粒体动力学研究NDDs相关疾病发病机制以及相关药物创新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该综述重点阐述了线粒体动力学包括线粒体转运、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基本分子过程,及其在NDDs发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且概述了中药与天然药物通过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改善NDDs的最近研究进展,拟为通过线粒体动力学进行NDDs相关疾病的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转运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分裂-融合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中药 天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农产品挥发性氨气无芯片RFID检测传感器研究
4
作者 时国龙 胡国平 +2 位作者 蔡家柱 卫晓磊 董大明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31,共10页
生鲜农产品易发生品质劣变,其中氨气是反映其品质变化的重要检测指标。针对传统有芯片氨气传感器电路设计复杂、寿命有限问题,设计了一种无芯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氨气传感器,用于生鲜农产品挥发性氨气检测... 生鲜农产品易发生品质劣变,其中氨气是反映其品质变化的重要检测指标。针对传统有芯片氨气传感器电路设计复杂、寿命有限问题,设计了一种无芯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氨气传感器,用于生鲜农产品挥发性氨气检测。首先,基于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设计了微带贴片天线结构,研究了传感器天线的电磁场分布、回波损耗S11和极化特性,通过在微带天线上加载金属短路和寄生单元优化了传感器结构;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制备传感器标签,并选择了在室温下对氨气具有良好选择性的ZnO/TiO_(2)纳米复合材料,将其喷涂在微带天线表面辐射单元上;其次,结合氨气射频检测原理,搭建了基于无芯片RFID的生鲜农产品挥发性氨气测试系统,分析了传感器的交叉敏感性和低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最后,对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无芯片RFID传感器中心谐振频率为2.25 GHz,加载金属短路后增益提升0.13 dB,在实验室氨气质量浓度0~100 mg/L环境下灵敏度达到0.11 dB·L/mg,实际测试过程中,鸡肉氨气传感响应值较高,为9.0 dB;虾肉氨传感响应值较低,为4.5 dB。此外,传感器检测响应能有效区分干扰气体(H_(2)S、CO_(2)、CH_(4)、C2H5OH),相关系数绝对均值均小于0.5;在低温高湿环境下,传感器能够有效完成氨气检测,且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农业传感器 氨气检测 品质裂变 无芯片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钍基熔盐反应堆内化学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晴暖 窦强 +2 位作者 赵中奇 耿俊霞 李文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56-264,共9页
熔盐反应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中唯一使用液态燃料的反应堆,在钍基熔盐反应堆研制和运行中有许多直接与化学相关的关键问题,堪比“化学堆”。于是,因熔盐反应堆研发和运行的需要诞生了放射化学在裂变能利用中的一门新分支学科——熔盐反... 熔盐反应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中唯一使用液态燃料的反应堆,在钍基熔盐反应堆研制和运行中有许多直接与化学相关的关键问题,堪比“化学堆”。于是,因熔盐反应堆研发和运行的需要诞生了放射化学在裂变能利用中的一门新分支学科——熔盐反应堆化学。本实验室利用加速器驱动的中子源和γ能谱分析技术开展了钍基熔盐反应堆化学研究。本文介绍了钍铀转换中间核素~(233)Pa和裂变产物~(131)I及~(95)Nb在熔盐反应堆模拟燃料盐中分布和行为的研究进展。基于对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熔盐反应堆实验装置运行中的燃料盐、锕系元素和裂变产物等相关若干问题分析,提出了在钍基熔盐反应堆框架内熔盐反应堆内化学方面应该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钍基熔盐反应堆运行的化学检测和诊断、影响熔盐氧化还原电势的因素、熔盐氧化还原电势检测的新技术等。熔盐反应堆化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拓展熔盐反应堆化学实践和理论,使钍基熔盐反应堆化学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为未来钍基熔盐反应堆高效安全运行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基熔盐反应堆 熔盐反应堆化学 锕系和裂变产物 检测和诊断 氧化还原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燃料棒破损诊断分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鹏涛 章安龙 辜培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5,共8页
燃料棒是核电厂包容放射性物质的第一道屏障。燃料棒破损会导致冷却剂裂变产物活度升高,严重时机组须在数小时内后撤到停堆。通过取样监测的冷却剂放射化学数据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堆芯内装载燃料棒的破损情况。本研究介绍了压水堆核电... 燃料棒是核电厂包容放射性物质的第一道屏障。燃料棒破损会导致冷却剂裂变产物活度升高,严重时机组须在数小时内后撤到停堆。通过取样监测的冷却剂放射化学数据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堆芯内装载燃料棒的破损情况。本研究介绍了压水堆核电厂功率运行期间冷却剂内裂变产物的来源,分析了裂变产物通过反冲和扩散方式的产生机理,通过求解迁移方程得到稳态情况下裂变产物活度的解析解。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反冲释放和扩散释放的裂变产物释放产生比进行解谱,建立了诊断压水堆燃料棒破损时间、破口程度、锕系核素泄漏、燃耗和燃料批次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某百万千瓦压水堆运行中发生二次氢化的燃料循环的冷却剂裂变产物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也与机组停堆后啜漏检查和热室检查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破损 裂变产物 释放产生比 二次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燃料芯块内裂变产物迁移机理的研究与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润春 吕炜枫 +1 位作者 高耀毅 熊军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7-1254,共8页
裂变产物在芯块内的迁移为一回路冷却剂裂变产源项计算的关键机理。基于主流的扩散、反冲和击出机理建立了裂变产物在燃料芯块内的产生和迁移模型,并对其中关键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优化改进。基于加拿大乔克河实验室(CRNL)的实验数据对建... 裂变产物在芯块内的迁移为一回路冷却剂裂变产源项计算的关键机理。基于主流的扩散、反冲和击出机理建立了裂变产物在燃料芯块内的产生和迁移模型,并对其中关键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优化改进。基于加拿大乔克河实验室(CRNL)的实验数据对建立的裂变产物产生和迁移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无燃料包壳破损和有燃料包壳破损的情况下,对关键核素,此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值可控制在两倍的范围内。建立的模型可作为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源项计算程序以及燃料包壳破损诊断软件开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产物 迁移机理 压水堆核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燃耗UO_(2)陶瓷燃料芯块微观结构演化行为研究进展
8
作者 令狐锋 王华才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6-896,共11页
UO_(2)陶瓷燃料芯块作为轻水堆等商业堆的核心部件,在运行时的变化会影响反应堆运行安全。延长燃料元件使用燃耗从而达到更高经济效益是核电厂未来发展方向,然而随着燃料燃耗的增加,燃料芯块的微观结构如晶粒尺寸、孔隙等会发生变化,裂... UO_(2)陶瓷燃料芯块作为轻水堆等商业堆的核心部件,在运行时的变化会影响反应堆运行安全。延长燃料元件使用燃耗从而达到更高经济效益是核电厂未来发展方向,然而随着燃料燃耗的增加,燃料芯块的微观结构如晶粒尺寸、孔隙等会发生变化,裂变产物的产生与迁移量增加,芯块包壳相互作用的发生概率升高导致反应堆运行安全系数下降,因此高燃耗下陶瓷燃料芯块微观结构演化行为和裂变产物迁移的研究受到重视。基于学者们所做的研究工作,总结了陶瓷UO_(2)芯块裂变产物研究相关的几个内容:边缘高燃耗结构的特征与形成机理、裂变产物的分布及影响,微观结构演化与裂变产物迁移的联系,讨论了高燃耗下芯块微观结构演化和其对裂变产物迁移的影响。为提高燃料使用燃耗,结合研究现状,对高燃耗下燃料芯块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_(2)陶瓷燃料芯块 微观结构 高燃耗 裂变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钍-铀燃料后处理中新萃取剂的研究 Ⅰ.双取代酰胺类的研究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22
9
作者 沈朝洪 包亚之 +3 位作者 包伯荣 王高栋 钱军 曹正白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4-100,共7页
合成并研究了10种双取代酰胺萃取铀、钍、裂片元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取代己内酰胺的萃取性能优于非环状双取代酰胺。和1mol/1的TBP相比,取代己内酰胺萃取铀的能力比TBP强,萃取钍的能力和TBP接近。除OCLA外,酰胺对于铀钍的分离性能均比TBP... 合成并研究了10种双取代酰胺萃取铀、钍、裂片元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取代己内酰胺的萃取性能优于非环状双取代酰胺。和1mol/1的TBP相比,取代己内酰胺萃取铀的能力比TBP强,萃取钍的能力和TBP接近。除OCLA外,酰胺对于铀钍的分离性能均比TBP好,酰胺对Zr-Nb的去污性能优于TBP。还初步探讨了酰胺类萃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取代酰胺 铀酰 裂片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钍-铀燃料后处理中新萃取剂的研究——Ⅲ.N-正辛基己内酰胺萃取铀和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曹正白 沈朝洪 +2 位作者 包伯荣 王高栋 钱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6-81,共6页
报道了N-正辛基己内酰胺(OCLA)-三甲苯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实验结果。OCLA对这两种元素的萃取规律类似于TBP,但分配系数(D)比TBP的高。用斜率法求得铀、钍的溶剂化数均为2,硝酸的溶剂化数为1。还对温度对萃取的影响,铀、钍的反萃... 报道了N-正辛基己内酰胺(OCLA)-三甲苯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实验结果。OCLA对这两种元素的萃取规律类似于TBP,但分配系数(D)比TBP的高。用斜率法求得铀、钍的溶剂化数均为2,硝酸的溶剂化数为1。还对温度对萃取的影响,铀、钍的反萃及三相的形成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萃取平衡常数和铀、钍的△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辛基 己内酰胺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测定低放废水中的^(99)Tc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安智 李金英 +5 位作者 刘峻岭 李大明 郭景儒 刘春秀 孙宏清 杜洪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1-216,共6页
针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低放废水处理过程中99Tc的分析 ,研究建立了甲乙酮萃取 /ICP MS测量99Tc的方法。应用建立的方法首次测量了低放废水处理过程中原水、絮凝水、排放水中99Tc的含量 ,并计算出絮凝工段、蒸发工段对99Tc的净化系... 针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低放废水处理过程中99Tc的分析 ,研究建立了甲乙酮萃取 /ICP MS测量99Tc的方法。应用建立的方法首次测量了低放废水处理过程中原水、絮凝水、排放水中99Tc的含量 ,并计算出絮凝工段、蒸发工段对99Tc的净化系数。作为比较 ,还用反康普顿Ge(Li)γ谱仪测量了其它放射性核素和用切连科夫液闪直接计数法测量了90 Sr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放废水 净化系数 废水处理 锝99 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裂变产物的活度计算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世联 常永福 +1 位作者 王军 连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从裂变产物的衰变规律出发,导出了利用 HPGe γ谱仪测量的裂变产物γ峰计数计算裂变产物零时刻总核数的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了^(239)Pu 裂变产生的气体裂变产物^(85)Kr^m、^(87)Kr、^(88)Kr、^(133)Xe^m、^(133)Xe、^(135)Xe^m、^(135... 从裂变产物的衰变规律出发,导出了利用 HPGe γ谱仪测量的裂变产物γ峰计数计算裂变产物零时刻总核数的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了^(239)Pu 裂变产生的气体裂变产物^(85)Kr^m、^(87)Kr、^(88)Kr、^(133)Xe^m、^(133)Xe、^(135)Xe^m、^(135)Xe和^(138)Xe的核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计算了距相对效率为 60%的 HPGe 探测器表面 25 cm处各气体裂变产物γ峰计数率变化,为气体裂变产物的实验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裂变产物 活度计算 Γ谱 钚裂变 原子核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三维燃耗计算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薛小刚 周培德 +2 位作者 柯国土 赵守智 杨勇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9,共6页
采用通过编写连接MCNP程序和ORIGEN2程序的接口处理程序的方法进行快中子系统的燃耗计算。由MCNP、ORIGEN2、接口处理程序和截面文件组成的软件系统可用于燃料或堆芯非均匀布置快中子系统的燃料同位素成分和燃耗反应性损失计算,在燃耗... 采用通过编写连接MCNP程序和ORIGEN2程序的接口处理程序的方法进行快中子系统的燃耗计算。由MCNP、ORIGEN2、接口处理程序和截面文件组成的软件系统可用于燃料或堆芯非均匀布置快中子系统的燃料同位素成分和燃耗反应性损失计算,在燃耗反应性损失计算中采用了伪裂变产物的方法。介绍程序系统的研制情况,并给出用该软件系统计算中国实验快堆首炉堆芯和OECD/NEAMOX燃料快堆基准题的燃耗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计算研究 三维 MCNP程序 中国实验快堆 处理程序 损失计算 同位素成分 MOX燃料 燃耗计算 软件系统 文件组成 裂变产物 程序系统 OECD 系统计算 计算结果 子系统 反应性 非均匀 NEA 接口 堆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钚及其裂变产物钯、银、镉、锡、锑、锆的系统分离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振华 王秀凤 +4 位作者 丁有钱 宋志君 杨素亮 杨志红 张生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7-543,I0003,共8页
描述了钚及其6种裂变产物钯、银、镉、锡、锑、锆的系统分离方法: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将盐酸介质的辐照靶溶解液中的这些元素分为5组,然后再针对各组目标元素进行分离和纯化,可简便快速地从同一份靶溶解液中分离以上7种元素。采... 描述了钚及其6种裂变产物钯、银、镉、锡、锑、锆的系统分离方法: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将盐酸介质的辐照靶溶解液中的这些元素分为5组,然后再针对各组目标元素进行分离和纯化,可简便快速地从同一份靶溶解液中分离以上7种元素。采用辐照铀靶对分离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分离流程对6种裂变产物的化学回收率均大于70%,对γ谱仪测量干扰的主要核素去污因子均大于1.0×103,可满足239 Pu裂变谷区核素裂变产额测量对化学分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产物 系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能谱法确定CTBT国际比对样品的零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世联 王军 +3 位作者 张利兴 樊元庆 张自禄 常印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117-121,共5页
文章介绍利用不同质量链上两种裂变产物或同一质量链上母子体裂变产物的活度比来确定CT—BT国际比对样品零时的方法。通过2001至2004年度CTBT放射性核素实验室滤材样品的国际比对对方法进行了检验,零时的计算值与参考值在不确定度范围... 文章介绍利用不同质量链上两种裂变产物或同一质量链上母子体裂变产物的活度比来确定CT—BT国际比对样品零时的方法。通过2001至2004年度CTBT放射性核素实验室滤材样品的国际比对对方法进行了检验,零时的计算值与参考值在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时 活度比 裂变产物 CTBT国际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变产物活度计算通用程序开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建忠 余功硕 +1 位作者 刘杰 张佳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83-2086,共4页
按照衰变规律,推导了裂变产物活度计算的通用公式。以PowerBuilder 10.0为工具,建立了裂变产物的独立产额、衰变路径和衰变信息数据库,开发了一用于计算裂变产物活度的通用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8种气体裂变产物的原子核数随时间的变化... 按照衰变规律,推导了裂变产物活度计算的通用公式。以PowerBuilder 10.0为工具,建立了裂变产物的独立产额、衰变路径和衰变信息数据库,开发了一用于计算裂变产物活度的通用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8种气体裂变产物的原子核数随时间的变化,结果与文献数据基本一致。本程序为与核裂变相关的裂变产物预先评估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产物 产额 活度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大破口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的源项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高峰 佟立丽 +1 位作者 邓坚 曹学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9-615,共7页
本工作以900Mw核电厂为研究对象,利用一体化安全分析程序研究大破口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下惰性气体类、挥发类和非挥发类裂变产物释放、迁移特性及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计算释入环境的源项。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惰性气体类放射性... 本工作以900Mw核电厂为研究对象,利用一体化安全分析程序研究大破口失水事故始发严重事故下惰性气体类、挥发类和非挥发类裂变产物释放、迁移特性及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计算释入环境的源项。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惰性气体类放射性核素均释入环境,挥发类放射性核素释入环境的份额为10^-3数量级,非挥发类放射性核素释人环境的份额为10^-6~10^-6数量级。计算所得源项可应用于厂外后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大破口失水事故 裂变产物 源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雷克斯(PUREX)水法后处理中几种重要元素行为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建玉 章泽甫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探讨了乏燃料溶解液、共去污溶剂萃取、铀钚分离中某些重要元素的化学行为。乏燃料溶解时亚硝酸浓度可从开始约3×10-2mol/L降至终点时的2×10-5mol/L,计算出NO-3-HNO2电对...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探讨了乏燃料溶解液、共去污溶剂萃取、铀钚分离中某些重要元素的化学行为。乏燃料溶解时亚硝酸浓度可从开始约3×10-2mol/L降至终点时的2×10-5mol/L,计算出NO-3-HNO2电对的溶解终点电位为1.133伏,表明终点时溶液具有更强的氧化性。由此计算了溶解液中约含3%Pu(Ⅵ)和47%Np(Ⅵ)。大部分碘将以I2形式存在,只有当亚硝酸浓度极低的情况下才会生成少量IO-3。钌将以Ru(Ⅵ)形式存在,在水相硝酸中几乎不可能把Ru(Ⅳ)氧化至Ru(Ⅷ)。在共去污萃取段当HNO3为2mol/L时约有20%Np(Ⅴ)氧化至Np(Ⅵ),3mol/LHNO3时将有70%的Np(Ⅴ)氧化至Np(Ⅵ)。铀钚分离中当用U(Ⅳ)作还原剂时,计算了Pu(Ⅳ)与U(Ⅳ)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为1019.5,求得的Pu(Ⅲ)/Pu(Ⅳ)比至少为4.7×108,反应速度计算表明,该反应在4.9分内即达平衡,由此指出除水力学因素外,Pu(Ⅲ)的少量萃取是铀中除钚的另一制约因素。进入铀钚分离阶段的有机相中的镎为Np(Ⅵ),它在U(Ⅳ)和Pu(Ⅲ)的作用下很快还原至Np(Ⅴ),然后U(Ⅳ)将把Np(Ⅴ)慢还原至Np(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 后处理 锕系元素 裂变产物 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化学基础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生栋 丁有钱 杨志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7期16-24,共9页
本文论述了我国核化学基础研究的现状,重点介绍了裂变产物化学形态研究、裂变化学研究、裂变产物放化分离方法研究、长寿命核素核数据测量研究等领域的进展和展望。并结合我国核能发展的需要,展望了核化学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核化学 裂变产物化学形态 裂变化学 裂变产物放化分离 核数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MW高温气冷堆的燃耗测量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桃生 方栋 +2 位作者 李红 曹建主 胡守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1,136,共4页
10MW高温气冷堆的燃耗测量系统是采用非破坏性高纯锗γ谱仪在线监测来确定燃耗值,利用MCNP4A程序对测量系统的衰减因子进行计算,基于核燃料裂变核索的γ射线能谱分析,以137Cs和134Cs核素活度作为测量对象,并对燃耗测量结果进行讨论。
关键词 燃耗测量 裂变产物 非破坏性分析 Γ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