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DNN:A novel transfer discriminant neural network for gear fault diagnosis of ammunition loading system manipulator
1
作者 Ming Li Longmiao Chen +3 位作者 Manyi Wang Liuxuan Wei Yilin Jiang Tianming Ch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3期84-98,共15页
The ammunition loading system manipulator is susceptible to gear failure due to high-frequency,heavyload reciprocating motions and the absence of protective gear components.After a fault occurs,the distribution of fau... The ammunition loading system manipulator is susceptible to gear failure due to high-frequency,heavyload reciprocating motions and the absence of protective gear components.After a fault occurs,the distribution of fault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loads is markedly inconsistent,and data is hard to label,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traditional diagnosis method based on single-condition training to generalize to different conditions.To address these issues,the paper proposes a novel transfer discriminant neural network(TDNN)for gear fault diagnosis.Specifically,an optimized joint distribution adaptive mechanism(OJDA)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distribution alignment problem between two domains.To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effect within the domain and the feature recognition capability for a few labeled data,metric learning is introduced to distinguish features from different fault categories.In addition,TDNN adopts a new pseudo-label training strategy to achieve label replacement by comparing the maximum probability of the pseudo-label with the test result.The proposed TDNN is verified in the experimental data set of the artillery manipulator device,and the diagnosis can achieve 99.5%,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other traditional adapt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ipulator gear fault diagnosis Reciprocating machine Domain adaptation Pseudo-label training strategy transfer discriminant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ult Estimation and Accommodation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with Transfer Delay 被引量:24
2
作者 MAO Ze-Hui JIANG Bi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8-743,共6页
在这份报纸,差错评价和差错的一个方法为有转移延期和进程噪音的联网的控制系统(NCS ) 的容忍的控制被介绍。首先,联网的控制系统作为有转移的分离时间的系统推迟的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 被建模,处理噪音,并且... 在这份报纸,差错评价和差错的一个方法为有转移延期和进程噪音的联网的控制系统(NCS ) 的容忍的控制被介绍。首先,联网的控制系统作为有转移的分离时间的系统推迟的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 被建模,处理噪音,并且为无常建模。在这个模型下面并且在一些条件下面,一个差错评价方法被建议估计系统差错。根据差错评价和滑动模式控制理论的信息,一个差错容忍的控制器被设计恢复系统性能。最后,模拟结果被用来验证方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迟滞转移 容错估计 容错控制 不确定性模型 滑动模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rt-circuit fault analysis and isolation strategy for matrix converters
3
作者 王莉娜 L.De Lillo +2 位作者 C.Brunson L.Empringham P.Wheele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458-3470,共13页
The behavior of matrix converter(MC) drive system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C short-circuit faults i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wo isolation strategies using semiconductors and high speed fuses(HSFs) for MC short-... The behavior of matrix converter(MC) drive system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C short-circuit faults i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wo isolation strategies using semiconductors and high speed fuses(HSFs) for MC short-circuit faults are examined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re compared. The behavior of MC drive systems during the fuse action time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is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of fault-tolerant operation during the fuse action time is also studied. The basic selection laws for the HSFs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passive components of the MC drive system from the point view of short-circuit faults are also discusse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isolation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 converter short-circuit fault fault analysis fault behavior fault iso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滩浅海地区北西向构造带组成及形成演化
4
作者 谢成龙 宋飞梓 +1 位作者 朱光 何文彬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5-940,共16页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油气资源呈北西向展布的特征,指示区域上存在北西向控藏的构造带,但长期以来对北西向构造带的构成、特征及成因缺乏必要的系统认识。本次工作通过地震剖面、构造图、断裂解析及区域构造分析,厘定了滩浅海地区存在北...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油气资源呈北西向展布的特征,指示区域上存在北西向控藏的构造带,但长期以来对北西向构造带的构成、特征及成因缺乏必要的系统认识。本次工作通过地震剖面、构造图、断裂解析及区域构造分析,厘定了滩浅海地区存在北西向逆冲褶皱带、左阶雁列断层带、基底潜山带和盆缘凸起带等4种北西向构造带。北西向逆冲褶皱带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包括五号桩断层、孤西断层及旁侧的前印支期地层褶皱变形,是华北和华南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前陆变形的产物。北西向左阶雁列断层带形成于早白垩世初,为一系列近南北向断层呈北西向左阶排列而成,该雁列剪切带是郯庐断裂带在燕山运动B幕中大规模左行走滑的派生R'剪切带,其中各南北向断层同时也是五号桩断层的派生T剪切,这两种派生构造相互强化叠加,形成左阶雁列断层带。北西向潜山带形成于早白垩世区域大规模北西—南东向伸展背景下,北部的低位潜山带是受南北向断层控制的扭张型断块潜山,南部的高位潜山带是受北东向断层控制的伸展型断块潜山。北西向盆缘凸起带形成于古近纪近南北向伸展断陷过程中,北部的低凸起带受西侧的南北向变换断层控制,南部的高凸起带受北西向和北东向扭张断层控制。不同方向基底断裂在区域伸展背景下以不同方式复活,是控制白垩纪潜山带和古近纪凸起带发育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浅海地区 北西向构造带 变换构造 基底断层 断裂复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隔水煤柱定向爆破应力转移机理及参数优化设计
5
作者 刘少伟 郭泽政 +1 位作者 冯超 牛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针对内部存在断层的防隔水煤柱在采动影响下应力场持续变化对其稳定性和工作面安全开采造成极大威胁的问题,方法以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3309工作面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正交试验和FLAC3D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定向爆破应力转... 目的针对内部存在断层的防隔水煤柱在采动影响下应力场持续变化对其稳定性和工作面安全开采造成极大威胁的问题,方法以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3309工作面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正交试验和FLAC3D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定向爆破应力转移保护防隔水煤柱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切顶深度和切顶角度下防隔水煤柱内部应力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切顶角度和切顶深度增加,垂直应力集中区逐渐向深部转移,但当切顶深度和切顶角度达到一定数值后,继续增加切顶角度或切顶深度对应力集中区位置及垂直应力峰值影响不再明显,对比不同方案防隔水煤柱内部测线数据可知,当切顶深度为15 m、切顶角度为15°时,应力集中区距回风巷距离最远,最远距离为19.76 m,应力峰值最小,最小值为15.65 MPa。结论采用定向爆破技术可以实现切顶卸压应力转移,能够阻断回风巷上覆岩层与防隔水煤柱周边岩层的联系,将防隔水煤柱靠近回风巷一侧应力向深部转移,以减少采动对防隔水煤柱的影响;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验证了选定方案切顶深度15 m、切顶角度15°的合理性,防隔水煤柱内部实现了应力转移,选定方案的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防隔水煤柱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内部存在断层的防隔水煤柱的应力转移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爆破 应力转移 断层 数值模拟 防隔水煤柱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迁移诊断方法
6
作者 王攀攀 李兴宇 +1 位作者 张成 韩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05-3916,共12页
为了降低模型对数据的依赖,实现电机滚动轴承故障从恒转速工况到变转速工况的单源域迁移诊断,提出一种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角域重采样,降低由转速变化引起的时频分布差异... 为了降低模型对数据的依赖,实现电机滚动轴承故障从恒转速工况到变转速工况的单源域迁移诊断,提出一种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角域重采样,降低由转速变化引起的时频分布差异;然后,以协方差损失作为样本特征间的相似性度量,并借助领域对抗网络的思想,扩大不同类别特征间的距离,达到特征强化的目的;最后,利用源域振动数据(恒转速)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变转速工况下的故障进行辨识,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跨转速迁移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完全不涉及目标域数据的情况下,仍能准确地进行故障分类,且其正确率高达97.29%,降低了模型对数据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轴承故障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角域重采样 特征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AM-Ghost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7
作者 郭俊锋 谭宝宏 王智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2-1184,共13页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特征提取不充分、计算复杂及在变工况下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域注意力机制(MDAM)-Ghost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马尔可夫转移场(MTF)将轴承振动信号转化为具有时间相关性的二维特征图;利用G...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特征提取不充分、计算复杂及在变工况下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域注意力机制(MDAM)-Ghost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马尔可夫转移场(MTF)将轴承振动信号转化为具有时间相关性的二维特征图;利用Ghost卷积计算精简的优点,构造出GhostCNN;设计一种MDAM,使网络从通道和空间2个维度充分捕获特征信息,实现特征通道间相互依赖的同时让网络有效关注特征空间信息。由此,构建出MDAM-GhostCNN模型。将MTF二维特征图输入到MDAM-GhostCNN模型中进行训练并输出诊断结果。采用凯斯西储大学和江南大学(JNU)轴承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其数据集进行加噪处理。结果表明:在变工况下,所建模型有着更高的识别准确率、抗噪性能和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马尔可夫转移场 Ghost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域适应的无标签数据故障诊断方法
8
作者 王进花 刘瑞 曹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5-1194,共10页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分布有差异且有标签的故障数据量较少,以至于现有的域适应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大多精度不高。基于此,提出多层域适应神经网络(MDANN)故障诊断方法,用于无标签数据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使用小波包分...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分布有差异且有标签的故障数据量较少,以至于现有的域适应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大多精度不高。基于此,提出多层域适应神经网络(MDANN)故障诊断方法,用于无标签数据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使用小波包分解与重构(WPT)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处理,以降低信号冗余并避免关键信号特征遗失;利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MKMMD)算法对输入特征值进行差异计算,并通过反向传播更新多层域适应神经网络的参数,使其能够提取域不变特征;为保证无标签目标域数据可以正常参与网络训练,使用最大概率标签作为真实标签的伪标签策略,解决目标域无标签数据无法训练问题,增强模型可靠诊断知识的获取。采用2个公开数据集CWRU和PU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常见的域适应方法对比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学习可迁移特征,拟合2个数据集之间的数据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迁移学习 多层域适应 伪标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NN的跨工况齿轮箱故障诊断
9
作者 赵玲 邹杰 +1 位作者 秦佳继 王航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2-289,共8页
迁移学习的方法在解决齿轮箱无监督故障诊断问题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由于齿轮箱数据分布差异、噪声和干扰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影响,大多方法在面对复杂的齿轮箱数据集迁移效果不佳,同时对于网络输入的可解释性研究仍然很少。提出了... 迁移学习的方法在解决齿轮箱无监督故障诊断问题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由于齿轮箱数据分布差异、噪声和干扰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影响,大多方法在面对复杂的齿轮箱数据集迁移效果不佳,同时对于网络输入的可解释性研究仍然很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域对抗网络(improve domain-adversarial neural network, IDANN)。首先,使用改进的时频网络作为特征提取器,在信号输入网络的时候提供可解释性和降噪功能;然后,在域对抗网络中添加目标域的类级对齐方法,使用两个分类器来检测靠近决策边界的目标样本,以增强迁移性能。在东南大学齿轮箱和跨座式单轨齿轮箱数据集上验证了IDANN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上测试IDANN在噪声条件下的性能,试验证明IDANN具有优秀的诊断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可解释网络 跨工况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DLSTM结合迁移学习的小样本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0
作者 仇芝 徐泽瑜 +2 位作者 陈涛 石明江 韦明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针对轴承故障数据样本少、未知故障难以分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连接深层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Deep long-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DLSTM)的模型结合迁移学习... 针对轴承故障数据样本少、未知故障难以分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连接深层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Deep long-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DLSTM)的模型结合迁移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该诊断方法基于电机振动数据,利用CNN提取故障特征;将特征作为DLSTM的输入,进一步学习、编码从CNN中学习的特征序列信息,捕获高级特征用于故障分类;首先用充足的西储轴承数据对该故障诊断模型进行预训练,再利用迁移学习放松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可不必独立同分布的能力,使用自制实验平台的小样本数据微调预训练模型。最后用迁移学习后的模型,对跨工况、跨型号、跨故障的故障轴承数据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鲁棒性强,训练速度更快,能够更精确的诊断故障,平均诊断精度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数据集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逻辑的民机液压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
11
作者 冯蕴雯 潘维煌 +1 位作者 路成 刘佳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2-854,共13页
当前民用飞机的监测数据难以有效应用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限制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升。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液压系统部件设计与监测数据的决策树模型,用于实现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故障逻辑与运行数据的迁移... 当前民用飞机的监测数据难以有效应用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限制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升。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液压系统部件设计与监测数据的决策树模型,用于实现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故障逻辑与运行数据的迁移学习模型,用于故障诊断与定位,以提升状态监控能力与故障诊断效率。首先,分析液压系统原理,依据机组操作手册(flight crew operating manual,FCOM)额定参数与监测数据建立运行监控指标,采用决策树模型监控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随后通过故障形成条件梳理成逻辑图,结合逻辑图的输入信号参数采集快速存取记录器(quick access recorder,QAR)数据,开发迁移学习模型实现故障诊断与定位。最后以某型国产民机液压低压故障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运行状态监控方法能有效量化液压系统状态,故障诊断方法则能高效识别故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控 故障诊断与定位 逻辑图 监测参数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JC模型坚硬断层弱化爆破参数数值模拟
12
作者 李重情 胡云飞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为解决坚硬断层阻碍回采问题,对过坚硬断层弱化爆破技术展开了研究。通过静态力学试验确定了断层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HJC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同时引入新破坏准则对HJC模型进行优化,并验证了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基于改进后的... 为解决坚硬断层阻碍回采问题,对过坚硬断层弱化爆破技术展开了研究。通过静态力学试验确定了断层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HJC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同时引入新破坏准则对HJC模型进行优化,并验证了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基于改进后的HJC模型对断层弱化爆破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破粉碎区和裂隙区半径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不耦合系数为1.2时,爆破范围最大为0.806 m;在该不耦合系数下,炮孔间距为1.4 m时裂纹能产生贯通效果。通过对耦合介质进行模拟,得到水作为耦合介质相较于空气具有更高的能量传递效率,且能量利用率比空气高14.7%;含水炮孔爆破后粉碎区半径随着含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炮孔爆破粉碎区半径约为干孔爆破的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断层 HJC模型 弱化爆破 耦合介质 能量传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频图与分布适应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3
作者 许志恒 葛鲲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针对实际工业场景下轴承故障诊断仍面临的缺少足量故障样本和变工况导致数据分布差异,提出一种融合时频图与分布适应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处理原始振动信号并提取时频图;其次,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深度特征自适应... 针对实际工业场景下轴承故障诊断仍面临的缺少足量故障样本和变工况导致数据分布差异,提出一种融合时频图与分布适应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处理原始振动信号并提取时频图;其次,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深度特征自适应提取;其次,提出一种改进平衡分布对齐的域适应方法,通过融合最大边际准则实现缩小不同域间分布差异过程中提高特征数据可分性,并基于源域特征数据训练获得自适应分类器,实现不同工况下的轴承故障识别与分类;最后,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泛化能力,采用两种轴承故障数据集开展平衡与非平衡数据样本下的跨域故障诊断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两种数据集上的平均故障诊断准确率最高分别可达100%和97.50%,明显优于基于经典迁移学习方法构建的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振动信号 时频图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域对抗网络的齿轮箱跨工况故障诊断
14
作者 贾宝惠 苏家成 高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针对不同工况下采集的齿轮箱振动数据特征分布不一致和噪声成分影响迁移效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域对抗迁移网络的深度迁移学习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带标签的振动信号和未带标签的振动信号通过固定长度的数据分割方... 针对不同工况下采集的齿轮箱振动数据特征分布不一致和噪声成分影响迁移效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域对抗迁移网络的深度迁移学习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带标签的振动信号和未带标签的振动信号通过固定长度的数据分割方法构建成数据集;其次,为减少噪声样本带来的负迁移影响,采用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以及判别损失项辅助特征提取器提取具有区分度的特征,加强分类决策边界;最后,为解决数据特征分布不一致的问题,采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MK-MMD)对齐源域和目标域的全局分布,并利用对抗机制对齐两域的子领域分布。在公开的变工况齿轮箱故障数据集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6.25%以上,并通过与其他诊断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损失项 卷积注意力模块 域对抗迁移网络 迁移学习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迁移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洪申 刘文峰 +1 位作者 俞啸 丁恩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针对实际采煤机轴承故障诊断中存在变工况特征提取困难,故障训练样本不足等问题,结合当今流行的迁移学习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迁移学习的轴承诊断方法。首先通过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从振动信号中分解成... 针对实际采煤机轴承故障诊断中存在变工况特征提取困难,故障训练样本不足等问题,结合当今流行的迁移学习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迁移学习的轴承诊断方法。首先通过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从振动信号中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其次将得到的不同频率的IMF与卷积神经网络中不同尺寸卷积核提取到的丰富特征互补构建多尺度特征融合;采用联合最大平均差异(Joint Maximum Mean Discrep⁃ancy,JMMD)特征迁移的方法使源域与目标域联合分布差异最小化,然后通过多尺度融合模型进行分类识别;最后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和江南大学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在两种不同工况和型号的轴承数据集中均取得较高的准确率,表现出模型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故障诊断 多尺度特征融合 迁移学习 联合最大平均差异 特征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联邦迁移学习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世昌 徐超 汪永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为了解决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样本分布差异大、有效故障样本少以及不同故障样本数量不均衡所导致的诊断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个性化联邦迁移学习(personalized federated transfer learning,PFTL)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在所提出的P... 为了解决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样本分布差异大、有效故障样本少以及不同故障样本数量不均衡所导致的诊断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个性化联邦迁移学习(personalized federated transfer learning,PFTL)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在所提出的PFTL中,首先在预训练阶段,将不同分布的各类型故障样本作为联邦学习的各个客户端的输入,并引入贝叶斯层级模型对联邦学习的本地训练和聚合规则进行个性化调整,从而使得预训练模型在避免过拟合问题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其次引入模型补丁,对预训练模型结构进行调整,并利用目标任务样本对模型进一步微调;最后在CWRU轴承数据集上进行故障诊断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联邦学习 迁移学习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SN和无监督域适应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攀 袁逸萍 +2 位作者 马军岩 樊盼盼 田芳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1,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下振动数据分布差异大且难以获取所有故障标记样本,致使故障诊断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收缩网络(CNN-SN)和无监督域适应的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领域共享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针对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下振动数据分布差异大且难以获取所有故障标记样本,致使故障诊断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收缩网络(CNN-SN)和无监督域适应的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领域共享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以提取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同时引入软阈值学习机制构建局部特征收缩网络,缓解噪声对故障特征提取的影响;然后,对不同工况样本提取的故障特征引入最大均值差异的正则化约束,实现源域与目标域特征的全局对齐;最后,对无标签的目标工况样本,采用最大最小化分类器差异的对抗学习策略实现不同域特征更细粒度的子领域对齐。采用江南大学轴承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表现出良好的领域适配能力,具有较高的跨域故障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变工况 迁移学习 无监督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环境下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传变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星月 吴细秀 +3 位作者 吴士普 邱进 刘彬 槐青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729,I0020,共13页
运行数据显示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 current transformer,FOCT)在极端环境下(温度为–45~85℃、振动加速度>15 m/s^(2))故障概率明显偏高,因此研究极端环境对FOCT性能的影响十分必要。在分析FOCT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讨论了F... 运行数据显示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 current transformer,FOCT)在极端环境下(温度为–45~85℃、振动加速度>15 m/s^(2))故障概率明显偏高,因此研究极端环境对FOCT性能的影响十分必要。在分析FOCT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讨论了FOCT核心模块的结构特征及极端环境的影响,并建立FOCT传变模型。根据FOCT真实工作环境,分析了极端环境对其测量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光纤长度的增加、振动加速度的变大,都会使FOCT比差增大,测量精度下降。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测量误差较大,无法满足0.2S级测量准确度的要求。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开展了温度和振动影响试验。针对现有试验缺乏对极端环境的考核,提出增加测点的温度试验方法和增加振动响应试验及振动耐久试验的振动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两者结果具有一致性,偏差电流波形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该研究为FOCT可靠性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极端环境 比差 故障概率 传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超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
19
作者 陈红果 张凤奇 +3 位作者 江青春 刘红艳 孙立东 刘刚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压力测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现今超压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岩性烃源岩超压的演化进行了定量恢复,并对超压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研...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压力测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现今超压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岩性烃源岩超压的演化进行了定量恢复,并对超压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现今为常压-弱超压系统,凸起区超压最大;烃源岩超压以生烃增压作用为主,其次为欠压实作用,而储层超压为烃源岩超压对其的超压传递造成,与断裂及背斜的形成和发育密切相关。②研究区沙河子组烃源岩超压主要为煤层和富有机质泥岩的生烃增压作用,通常煤层生烃增压贡献率最大,富有机质泥岩次之,贫有机质泥岩超压较低,而生烃凹陷及周缘富有机质泥岩生烃增压贡献率高于煤层;凹陷区烃源岩生烃增压贡献率高于斜坡带和凸起区。③研究区沙河子组超压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白垩纪早—中期为缓慢增压阶段,烃源岩因欠压实作用和缓慢生烃作用产生超压,经沙河子组—营城组沉积期活动性断裂和背斜传递至储层,储层超压缓慢增长;白垩纪晚期为快速增压阶段,烃源岩大量生气,生烃增压作用和欠压实作用产生的超压持续传递,储层超压快速升高,该阶段造成的储层超压占现今总超压的90%;古近纪早期至今为保持稳定阶段,构造稳定,烃源岩的生烃增压作用和欠压实作用稳定,超压基本保持不变,储层超压稳定增长。④研究区沙河子组不同岩性地层超压的差异性演化控制着天然气的分布,源、储过剩压力差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条件,贫有机质泥岩盖层为下覆储层提供了封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生烃增压 超压传递 欠压实 煤系烃源岩 沙河子组 白垩系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迁移度量学习的跨工况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20
作者 丁改革 徐增丙 王志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3,187,共8页
针对因跨工况引起的轴承不同故障边界处模糊性增大以及数据分布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待诊断样本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度量学习的跨工况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轴承振动信号转化为频域样本并归一化;其次,构建基于Y... 针对因跨工况引起的轴承不同故障边界处模糊性增大以及数据分布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待诊断样本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度量学习的跨工况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轴承振动信号转化为频域样本并归一化;其次,构建基于Yu范数的深度迁移度量学习模型(Yu_DTML),利用基于Yu范数的边际Fisher分析(MFA)对网络顶层的源域特征进行约束,同时采用源域与少量有标签目标域特征间的联合最大均值差异(JMMD)来表征域间分布差异,并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以实现知识迁移;之后,在网络特征输出层添加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分类器,从而实现轴承故障样本的跨工况诊断;最后,通过对跨工况轴承数据的诊断分析和抗噪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于基于迁移成分分析与深度信念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TCA+DBN)、基于Yu范数与最大均值差异(MMD)的深度迁移度量学习方法(Yu_DTML(MMD)),以及基于欧式距离与JMMD的深度迁移度量学习方法(Euc_DTML(J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范数 迁移学习 跨工况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