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尾密封试验台液压调姿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1
作者 李净凯 郭京波 +5 位作者 韩梦泽 葛骏 齐浩然 张子悦 王大超 李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0-187,共8页
为了在盾尾密封试验中模拟盾尾与管片的相对位姿,设计一套盾尾密封试验台液压调姿系统。利用CAXA设计盾尾密封试验台液压调姿系统原理图,并对关键液压元件进行理论计算与选型;基于功率键和图理论,通过AMESim平台搭建液压仿真模型,对偏... 为了在盾尾密封试验中模拟盾尾与管片的相对位姿,设计一套盾尾密封试验台液压调姿系统。利用CAXA设计盾尾密封试验台液压调姿系统原理图,并对关键液压元件进行理论计算与选型;基于功率键和图理论,通过AMESim平台搭建液压仿真模型,对偏载状态下的油缸压力、流量、位移差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试制盾尾密封试验台样机并安装调试液压系统,进行偏载同步性试验。结果表明:液压系统运行稳定,分流阀可实现稳定分流,当双缸同步伸出时,负载较小的油缸先到达极限位置,此时出现最大位移差,推进油缸最大位移差为15 mm,姿态油缸最大位移差2.7 mm,可满足试验台的使用要求,且最大位移差出现时间与仿真结果相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尾密封 液压系统 AMESIM 分流阀 位移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尾刷多腔密封系统渗漏数值模型及验证
2
作者 李大伟 钟小春 +3 位作者 刘昶 沈桂丽 钟建玲 黄思远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为获得基于试验的盾尾油脂渗漏参数以及盾尾密封渗漏模型,通过油脂剪切试验、自制单元体油脂逃逸试验分别对油脂本构关系以及盾尾刷阻力系数进行确定。根据多孔介质理论对盾尾刷钢丝束与管片接触部分进行简化,建立盾尾密封系统数值模型... 为获得基于试验的盾尾油脂渗漏参数以及盾尾密封渗漏模型,通过油脂剪切试验、自制单元体油脂逃逸试验分别对油脂本构关系以及盾尾刷阻力系数进行确定。根据多孔介质理论对盾尾刷钢丝束与管片接触部分进行简化,建立盾尾密封系统数值模型。通过自制大尺度盾尾密封模型试验对外界泥水击穿盾尾密封系统过程中各油脂腔压力以及击穿时间进行采集,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应。得出以下结论:1)当围压超过130 kPa时,油脂的剪切屈服应力基本不发生改变,油脂本构关系可按照宾汉姆流体进行拟合。2)在外界泥水压力的作用下,油脂团从盾尾刷钢丝束与管片外壁接触处发生逃逸,盾尾刷对油脂的阻碍作用变化主要取决于盾尾刷钢丝束与管片的贴合长度。3)根据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单道油脂腔压力与外界泥水压力基本同步变化,多道油脂腔压力沿盾构掘进方向压力逐级下降。4)根据单腔以及双腔工况模拟结果,单腔的击穿压力为0.7 MPa,击穿时油脂腔含水量达到34%,双腔的击穿压力为1.3 MPa,击穿时第1道油脂腔含水量达到38%,第2道油脂腔含水量达到22%。模拟结果显示击穿压力下的击穿时间与试验结果相匹配,验证了油脂本构关系以及盾尾刷阻力系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尾密封 大尺度模型试验 油脂本构关系 盾尾油脂渗漏参数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管片封顶块拼装对密封垫变形影响试验研究
3
作者 贺创波 许超 +2 位作者 杨钊 刘朋飞 熊栋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177,215,共7页
为研究管片拼装过程橡胶密封垫堆积变形规律,设计橡胶密封垫滑动试验装置,开展润滑、张开量、多次试拼、加筋等工况下滑动试验,分析不同工况下密封垫堆积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封顶块管片拼装时,后角密封垫易堆积挤出,最大堆积量为... 为研究管片拼装过程橡胶密封垫堆积变形规律,设计橡胶密封垫滑动试验装置,开展润滑、张开量、多次试拼、加筋等工况下滑动试验,分析不同工况下密封垫堆积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封顶块管片拼装时,后角密封垫易堆积挤出,最大堆积量为23.96 mm,堆积使封顶块和邻接块后角密封垫产生较大高差,下一环拼装时易造成该“T”形缝处密封垫难以压缩到位而出现渗漏;(2)未润滑时封顶块前角密封垫易卷入封顶块与邻接块拼缝中,拼装力增大到润滑工况的4.25倍,角部堆积变形随之急剧增大;(3)密封垫堆积变形易造成角部密封垫脱落,多次试拼装会导致脱落范围逐渐增大,增加角部密封垫堆积量,如第二次拼装时后角堆积量相比第一次增加33.3%;(4)密封垫加筋能一定程度提高密封垫的抗拉性能,减小密封垫拉伸变形,封顶块管片前端采用加筋密封垫,能降低封顶块前角密封垫卷入拼缝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 橡胶密封垫 拼装 滑动压缩 堆积 润滑 加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密封垫接触性态的感知与分析
4
作者 龚琛杰 程明进 +4 位作者 林赞权 雷明锋 王海林 宋建荣 葛洋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82,共14页
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重点,但现有研究较少探讨其接触行为和接触特性。首先,本文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构建了针对盾构隧道接缝处密封垫接触应力的精细化试验框架,探讨了无水压作用和有水压作用2种情形下密封垫接触面精确的力学响应... 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重点,但现有研究较少探讨其接触行为和接触特性。首先,本文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构建了针对盾构隧道接缝处密封垫接触应力的精细化试验框架,探讨了无水压作用和有水压作用2种情形下密封垫接触面精确的力学响应;其次,基于三维管片接缝密封垫压缩数值模型和Hertz接触理论,分别从接触应力三维分布规律和平均接触应力2个方面验证闭合压缩试验的精度,获得了管片接缝密封垫压缩过程中接触面上的空间应力分布规律;最后,开展了接触面有水压作用的渐进渗漏试验,提出了能够表征渐进渗漏过程前后密封垫间接触应力变化的理论渗漏水压的概念,探明了理论渗漏水压沿密封垫宽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密封垫-密封垫接触面的应力沿宽度方向呈波浪式变化,且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与中间取到较高值;密封垫-密封垫接触面平均接触应力随着微凸体所受载荷增大而呈指数关系递增;理论渗漏水压沿着渗漏方向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从侧面证实了密封垫表面会对渗漏水产生黏滞阻力的作用,以此产生压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缝 密封垫 渗漏水 薄膜压力传感器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尾密封系统防水失效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5
作者 蒋沛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盾尾密封失效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高风险因素,盾尾密封性能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目前相关研究尚未阐明盾尾密封系统防水机理,因此需对盾尾密封系统防水失效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研究。[方法]以盾尾密封系统为研究对象,自主... [目的]盾尾密封失效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高风险因素,盾尾密封性能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目前相关研究尚未阐明盾尾密封系统防水机理,因此需对盾尾密封系统防水失效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研究。[方法]以盾尾密封系统为研究对象,自主设计盾尾密封系统防水失效试验测试方法及试验装置,对盾尾密封系统防水失效特性及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及结论]盾尾密封系统防水失效时,渗流通道附近的油脂会发生乳化现象;盾尾间隙、盾尾刷刷丝长度等参数对盾尾密封防水失效的影响显著,为保证0.6 MPa的正向设计防水压力,当选用盾尾刷刷丝长度分别为175、200、275、300 mm时,建议盾尾间隙的上限值分别不大于30.0、34.3、37.6、48.8 mm;当设计盾尾间隙分别为30、40、50 mm及以上时,建议选用的盾尾刷刷丝长度分别不小于175、275、3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机 盾尾防水 密封油脂 盾尾刷 盾尾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压盾构盾尾密封性能试验及数值计算研究
6
作者 高文梁 吴浩 +2 位作者 闫阳 张琳 胡建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1-70,共10页
为研究2000 kPa超高水压环境下盾构盾尾密封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评价标准,设计一套模拟尾盾内径2000 mm的盾尾密封试验台,并开展最高2000 kPa的超高水压密封性能试验。通过分析盾尾密封原理,确定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保持最大油脂压... 为研究2000 kPa超高水压环境下盾构盾尾密封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评价标准,设计一套模拟尾盾内径2000 mm的盾尾密封试验台,并开展最高2000 kPa的超高水压密封性能试验。通过分析盾尾密封原理,确定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保持最大油脂压力高于外部环境泥水压力,确保油脂充分填充盾尾间隙并有效抵抗外部泥水侵入。基于此,对试验台的盾尾密封系统和压力监测控制系统进行针对性改进。试验台采用6道尾刷设计,可在高压环境下有效传递环境压力并保障尾刷钢板的安全性;同时,在油脂腔圆周方向设置10个压力监测点,实现对油脂腔内部压力变化的实时监测与反馈。通过建立压力递增的试验方案,以油脂腔内部压力波动不超过100 kPa为密封性能达标的评价标准,成功完成了2000 kPa超高水压密封试验,验证了试验台设计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实时监测油脂腔各监测点压力变化并实时调节油脂腔压力,保持最大油脂腔压力高于外部水压50 kPa,可实现盾尾密封系统在2000 kPa超高水压环境下的有效密封。此外,基于对试验数据和试验现象的分析,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重点研究注脂口数量和注脂压力对油脂腔压力的影响,推导出多组经验公式,可用于评估油脂腔从注脂开始到压力稳定所需时间,以及稳定压力相对注脂压力的压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环境 盾构 盾尾密封 油脂腔数量 油脂腔压力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代压水堆核主泵关键部件制造及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龙云 胡波 +4 位作者 朱荣生 付强 孙琪 杨雨 袁寿其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3-982,共10页
核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唯一高速旋转的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整个核电站的安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核主泵制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一直是中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核电技术基础研究的大力投入,以及依托重... 核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唯一高速旋转的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整个核电站的安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核主泵制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一直是中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核电技术基础研究的大力投入,以及依托重大课题项目的推进,中国三代压水堆核主泵国产化进程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文中从核主泵制造及工艺的角度,深入剖析叶轮、泵壳、定子、转子、屏蔽套、密封、轴承等关键部件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各部件的材料选择、加工、装配工艺、检测方法及技术体系等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了中国核主泵的制造进度及难点.最后,结合当前核主泵制造的现状,提出中国核主泵制造发展的相关建议,这对中国核电事业的国产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叶轮 泵壳 定转子 屏蔽套 密封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尾刷-油脂腔密封系统油脂逃逸规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钟小春 钟建玲 +3 位作者 竺维彬 黄威然 何纯豪 孙金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4-1553,共10页
油脂逃逸导致油脂腔内压力降低,由此诱发的盾尾密封系统漏水、漏浆等安全责任事故屡屡发生。研制盾尾刷密封系统油脂逃逸的单元体试验装置,采用逐级加压将油脂注入盾尾密封系统油脂腔内,每级压力持续420 s,记录不同盾尾间隙及不同油脂... 油脂逃逸导致油脂腔内压力降低,由此诱发的盾尾密封系统漏水、漏浆等安全责任事故屡屡发生。研制盾尾刷密封系统油脂逃逸的单元体试验装置,采用逐级加压将油脂注入盾尾密封系统油脂腔内,每级压力持续420 s,记录不同盾尾间隙及不同油脂锥入度工况下腔内的密封油脂开始逃逸时的油脂注入压力值、以及逃逸后储油装置中密封油脂的稳定损耗速率,最终获得了盾尾密封系统的油脂逃逸规律,并总结了盾尾油脂的逃逸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油脂逃逸速率主要受油脂锥入度和油脂压力的影响,根据油脂逃逸规律变化曲线,油脂逃逸速率可以分为不逃逸、低速逃逸、快速逃逸3个阶段。油脂不逃逸至低速逃逸的油脂压力称为油脂逃逸压力,油脂低速逃逸与快速逃逸之间的油脂压力值为油脂腔内外压差控制值;2)建立了油脂逃逸速率和工程中油脂消耗量的对应关系,结合工程中每环盾尾油脂允许消耗量可实时判断盾尾刷密封性能;3)当油脂锥入度小于286.4(1/10 mm),盾构姿态与管片姿态控制良好时(盾尾平均间隙为75 mm),在水土压力及同步注浆压力基础上最大可增加0.3 MPa的油脂压力,提出的油脂腔内外压差控制值可指导实际工程盾尾油脂压力设定最大值;4)油脂逃逸模式可划分为无逃逸、非均匀逃逸和均匀逃逸3种模式并得出其发生条件。该研究对于指导盾尾密封性的设计及施工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尾刷 密封系统 油脂锥入度 盾尾间隙 油脂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联合双液浆对软土地区隧道漏水漏砂封堵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程雪松 崔肇琳 +4 位作者 郭景琢 马运康 周强 张勇 郑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87-4200,共14页
在高承压水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修建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水漏砂险情,注浆封堵是常用的抢险方法之一。而在承压水层或者地层出现空腔情况下注浆时,传统的双液浆在注入后抗冲刷能力差,浆液留存率较低,严重影响抢险效率,难以在抢险的黄金时期控... 在高承压水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修建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水漏砂险情,注浆封堵是常用的抢险方法之一。而在承压水层或者地层出现空腔情况下注浆时,传统的双液浆在注入后抗冲刷能力差,浆液留存率较低,严重影响抢险效率,难以在抢险的黄金时期控制住险情。因此,提出一种隧道漏水漏砂抢险的新型注浆方式,即高分子吸水树脂(SAP)与双液浆联合注浆,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分析SAP注入方式、SAP种类、双液浆水灰比、渗漏流速等对注浆封堵效果的影响,并探究最优的注浆方式与封堵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AP吸水后,颗粒大、动水留存率高、吸水速度不受温度影响,能够填充地层侵蚀空腔,封堵渗漏或者减小渗漏水流速。本文试验条件下,以水泥浆液为载体注入SAP为最优注入方式,水灰比0.6的水泥浆液与吸水后的B类SAP均匀混合后,与水玻璃进行双液注浆,能避免跑浆,实现地层空腔与渗漏水的完全封堵。本文提出的新型注浆方式能够大幅增加双液浆的动水留存率,同时弥补SAP强度较低的缺陷,保证注浆体的整体性和地层支撑性,实现基坑与隧道等地下工程漏水漏砂灾害的快速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动水注浆 渗漏封堵 高分子吸水树脂 双液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盾构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的新进展综述 被引量:20
10
作者 钱七虎 胡小强 +2 位作者 李树忱 陈健 竺维彬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7-926,I0004-I0033,共60页
从研究背景与思路、机制/原理、材料/装备、技术论证、试验研究、工程应用等方面介绍中国大直径盾构掘进主轴承事故分析及国产主轴承的自主研发、盾构隧道工程安全高效掘进渣土适配性改良技术及配套材料、盾尾安全保障核心材料研发、盾... 从研究背景与思路、机制/原理、材料/装备、技术论证、试验研究、工程应用等方面介绍中国大直径盾构掘进主轴承事故分析及国产主轴承的自主研发、盾构隧道工程安全高效掘进渣土适配性改良技术及配套材料、盾尾安全保障核心材料研发、盾构隧道新型管片连接技术、城市隧道三模掘进机关键技术等5个方面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认为:1)自主研制的超大型盾构机用直径8.01 m主轴承大型套圈纯净度、大型滚子纯净度、大型套圈疲劳性能、大型滚子硬度均匀性、套圈材料淬透性和淬硬层深度、保持架焊缝疲劳寿命和拉断力均优于进口水平;构建了真实对数曲线大型滚子设计方法,突破了高精度大型滚子加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高精度加工和装配保证了零件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产品验收、装机应用论证和工程应用,表明应用该大直径主轴承不会产生接触疲劳强度不足和微动引起的疲劳磨损,可用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建设。2)针对黏性、富水砂性和硬岩等复杂地层,以改善岩土环境为核心,研发出了高配向密度的聚合型泡沫剂、高分子抗黏剂、喷涌防止剂和耐磨抑尘剂等环保型系列渣土改良剂,形成了盾构泥饼、喷涌和磨损原位改良主动防控技术,建立了通用地层适配性盾构渣土动态改良技术体系,保障了盾构安全高效掘进。3)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的盾尾密封失效难题,研发了“黏-稠-流”有机统一的新型盾尾密封油脂,温度敏感性低(黏温系数0.4)、抗水压能力强(最高抗水压3.5 MPa),整体性能提高1.3倍,为盾尾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泌水、离析和地层沉降难题,研发出了同步注浆充填剂,优化了惰性充填浆液配比,30 min零泌水,实现了壁后惰性充填,保障了管片壁后注浆质量和地层沉降精细化控制。4)新型管片连接技术采用环缝插入+纵缝滑入的连接形式,可以高标准地控制隧道接缝张开量和错台量,管片制作及拼装精度高,可降低接缝防水难度,提升成型隧道的质量,无需设置手孔,无需人工紧固作业,自动化程度高,施工效率高,可节约施工成本及改善洞内拼装作业环境。5)研制出的土压+泥水+TBM三模掘进机能够满足复杂多变、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等几乎所有地层的掘进施工,且可在不停机、不拆装设备的前提下实现掘进模式的快速转换,在TBM掘进模式下螺旋输送机+泥浆管道可协同排渣,解决了富水硬岩地层掘进排渣难的问题,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可改善工人作业环境,节省工期和成本。中国盾构隧道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盾构隧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仍时有安全事故发生,需从装备、材料、技术、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突破。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中国盾构隧道(尤其是大直径盾构隧道)仍将处于高速建设发展期,面临的建设条件将越来越复杂,技术难度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大。要实现盾构隧道建设的快速、安全、健康,需处理好盾构隧道技术领域的关键问题,实现盾构隧道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上述关键技术仍需不断完善并加强推广和应用,以促进中国盾构隧道建设向高适应性、高智能、高可靠性、高效益、高质量、高安全性和低能耗方向发展,形成适合于中国“土壤”的盾构隧道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大直径 主轴承 渣土适配性改良 盾尾密封 管片连接 三模掘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期渗漏聚氨酯堵漏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柳献 孙齐昊 +1 位作者 范森 舒计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2-91,共10页
为探明隧道渗漏时聚氨酯的堵漏机制,设计并开展盾构隧道渗漏与聚氨酯注浆堵漏模型试验,通过试验分别对不同地层中隧道渗漏引发的外部地层侵蚀发展规律以及注浆堵漏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隧道渗漏后砂土与粉土地层周围孔隙水... 为探明隧道渗漏时聚氨酯的堵漏机制,设计并开展盾构隧道渗漏与聚氨酯注浆堵漏模型试验,通过试验分别对不同地层中隧道渗漏引发的外部地层侵蚀发展规律以及注浆堵漏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隧道渗漏后砂土与粉土地层周围孔隙水压力迅速下降,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以渗流形式向渗漏点补给,造成周边地层侵蚀破坏,但2种地层侵蚀发展规律不同。2)砂土与粉土地层中聚氨酯注浆堵漏机制相似,均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聚氨酯反应释放大量气体,抵抗渗流水压;第2阶段聚氨酯固化,封堵渗漏通道,实现堵漏效果;第3阶段聚氨酯彻底固化,引起隧道结构外部荷载重分布。3)由于砂土与粉土地层渗流侵蚀规律不同,聚氨酯注浆堵漏效果有所差异,粉土地层注浆堵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渗漏 模型试验 聚氨酯 堵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主驱动用丁腈橡胶密封材料的加工、力学及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彩霞 王廷梅 +2 位作者 陈守兵 张新瑞 王齐华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0-1738,共9页
盾构机主驱动密封件是1种大型异形橡胶密封件,橡胶材料的加工性能在其精细结构成型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焦烧时间和门尼黏度是影响橡胶材料加工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盾构机主驱动橡胶密封件的成型工艺对丁腈橡胶(NBR)加工性能... 盾构机主驱动密封件是1种大型异形橡胶密封件,橡胶材料的加工性能在其精细结构成型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焦烧时间和门尼黏度是影响橡胶材料加工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盾构机主驱动橡胶密封件的成型工艺对丁腈橡胶(NBR)加工性能的要求,本研究中以松明油、癸二酸二丁酯和固体古马隆树脂为原料,合成复合增塑剂;并使用高结构炭黑和低结构炭黑并用的补强体系,对NBR密封材料进行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宏观调控.结果表明:由于复合增塑剂中三组分的协同作用,当复合增塑体系中松明油的使用量为0.9 phr(parts per hundred parts of rubber,每百份橡胶中组份的重量份数)时,本研究中制备的高性能NBR密封材料,不仅满足大型盾构机用异形密封圈的成型工艺要求,混炼胶焦烧时间T_(10)可长达168.6 s,门尼黏度值M_(L(1+4))可低至46.95;还是1种兼具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高回复性与高耐热性的自润滑橡胶密封材料,且该材料的耐磨性能已在盾构机主驱动模拟试验台中进行了验证,可以满足盾构机主驱动系统对密封有效性和寿命的需求,本研究可以为大型盾构机主驱动密封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盾构机主驱动密封 焦烧时间 门尼黏度 密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张稳军 周鑫南 +2 位作者 张高乐 贺维国 于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4-1751,共8页
为探究螺栓孔防水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影响,依托某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自主设计新型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测试装置,开展考虑螺栓孔构造的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耐水压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螺栓孔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 为探究螺栓孔防水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影响,依托某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自主设计新型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测试装置,开展考虑螺栓孔构造的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耐水压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螺栓孔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整体防水性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当螺栓孔防水能力不足时,其存在将成为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薄弱环节,可能早于内道密封垫发生渗漏,由此降低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较单道密封垫的提升水平;2)当螺栓孔防水性能达到要求后,与单道密封垫相比,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防水能力大幅提升;3)对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当管片接缝采用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时,应确保螺栓孔防水性能满足双道密封垫间的协同防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缝防水 双道密封垫 螺栓孔防水 高水压 防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主驱动单唇形密封圈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波 李珍莲 +2 位作者 何文豪 鲁志斌 王廷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95,167,共8页
以典型工况下盾构机主驱动单唇形密封圈为研究对象,利用单轴拉伸试验得到密封圈丁腈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Yeoh三阶模型的材料参数;建立单唇形密封圈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研究介质压力、压差、摩擦因数和温度对其密封性能的... 以典型工况下盾构机主驱动单唇形密封圈为研究对象,利用单轴拉伸试验得到密封圈丁腈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Yeoh三阶模型的材料参数;建立单唇形密封圈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研究介质压力、压差、摩擦因数和温度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介质压力主要影响最大接触应力,随着介质压力的增加,最大接触应力呈线性增加;介质压差主要影响最大接触应力和接触长度,随着介质压差的增加,最大接触应力先线性增加然后基本保持不变,而接触长度呈非线性增加;温度变化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在考虑的工况条件下,单唇形密封圈唇口与旋转轴接触处产生的最大接触应力始终大于介质压力,密封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主驱动密封 单唇形密封 丁腈橡胶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渗漏灾害中堵漏浆材作用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齐昊 范森 柳献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2-1642,共11页
注浆堵漏常用于盾构隧道渗漏事故的抢险过程中,合理的注浆能够有效封堵渗漏点,避免险情进一步恶化。为研究不同地层中隧道渗漏后不同堵漏材料的作用机制,基于不同地层侵蚀状态下盾构隧道发生渗漏险情后的发展特征,提出渗流型和空洞型2... 注浆堵漏常用于盾构隧道渗漏事故的抢险过程中,合理的注浆能够有效封堵渗漏点,避免险情进一步恶化。为研究不同地层中隧道渗漏后不同堵漏材料的作用机制,基于不同地层侵蚀状态下盾构隧道发生渗漏险情后的发展特征,提出渗流型和空洞型2种渗漏事故类型;进一步考虑注浆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将堵漏浆材划分为膨胀型和黏结型2种不同类型,从而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浆液在不同渗漏事故类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注浆封堵的机制是浆液固化物通过膨胀性或者黏结性在接触面上形成较强的正应力,当接触面正应力超过水压力时,外部流水无法进入隧道内部,堵漏成功;2)渗流型地层中浆液扩散距离主要受到浆液凝结时间、地层渗透系数、浆液黏度、注浆压力、水力梯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给出浆液扩散距离的经验公式;3)渗流型地层中,油性聚氨酯反应生成固化物膨胀挤压周边地层,通过挤压力抵抗外水压力,水性聚氨酯的接触面挤压力小于油性聚氨酯,通过包水性消耗孔隙水,同时结合挤压力实现堵漏;4)空洞型地层中,油性聚氨酯固化物以自密封的形式、水性聚氨酯以黏结力和自密封共同作用的形式实现堵漏效果;5)空洞型地层中,堵漏注浆的浆液扩散过程受浆液及其生成物密度的影响,针对不同渗漏位置需要选用不同的浆液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渗漏灾害 堵漏注浆 模型试验 封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含量对盾尾密封油脂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田新伟 张均 姜志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采用市售单组分聚氨酯(SPU),制备了不同SPU含量的盾尾密封油脂,研究了SPU含量对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泵送性、抗水密封性及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PU含量的增加,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泵送性减小,抗水密封性和粘附性增强。当SPU含... 采用市售单组分聚氨酯(SPU),制备了不同SPU含量的盾尾密封油脂,研究了SPU含量对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泵送性、抗水密封性及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PU含量的增加,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泵送性减小,抗水密封性和粘附性增强。当SPU含量由0%增至12%时,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由201.33降至141.40;当SPU含量≥6%时,粘附性测试时钢板在10min内的下移距离为零,盾尾密封油脂可以抵抗3.5MPa水压;泵送性受温度影响随SPU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SPU含量为0~12%时,盾尾密封油脂在-5~50℃范围内的泵送性增大幅度为39.31%~1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盾尾密封油脂 制备 含量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睿佳 汪元冶 +2 位作者 龚琛杰 王帆 丁文其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3-300,共8页
为对盾构隧道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进行预测,通过总结以往的密封垫性能预测方法与老化试验方法及成果,参考以往研究将老化试验温度控制在90℃以内、老化时长控制在168 h以内,开展哑铃Ⅰ型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 为对盾构隧道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进行预测,通过总结以往的密封垫性能预测方法与老化试验方法及成果,参考以往研究将老化试验温度控制在90℃以内、老化时长控制在168 h以内,开展哑铃Ⅰ型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热氧老化试验,分析EPDM试件拉断伸长率、拉伸强度和拉断永久变形率的变化规律,给出化学层面的解析,并与以往EPDM密封垫老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根据试验结果认为:EPDM拉断伸长率和拉断永久变形率的衰减是EPDM密封垫防水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EPDM拉伸强度对EPDM密封垫防水能力影响较小,采用EPDM单个拉伸性能指标老化规律预测密封垫长期防水能力不可靠。最后,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动力学曲线直化法,预测EPDM拉断伸长率100年后的老化系数约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 热氧老化 防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压盾构滚刀用橡胶套管的自适应平衡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英发 陈彦涛 +5 位作者 姜海峰 张耀鑫 曾婧 李焕旭 王彪 张国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5-711,共7页
为保持滚刀浮动密封的有效性,滚刀内外压力差需要控制在0.3 MPa内,而工作环境水压可以达到1.4 MPa,因此需要设计自适应压力平衡结构降低滚刀内外压差。常规的活塞式平衡阀经常由于高压环境下的岩渣堵塞或者O型圈动密封快速磨损导致滚刀... 为保持滚刀浮动密封的有效性,滚刀内外压力差需要控制在0.3 MPa内,而工作环境水压可以达到1.4 MPa,因此需要设计自适应压力平衡结构降低滚刀内外压差。常规的活塞式平衡阀经常由于高压环境下的岩渣堵塞或者O型圈动密封快速磨损导致滚刀浮动密封失效。因此针对高水压环境下滚刀内外压力自动可靠平衡问题,设计了自适应平衡橡胶套管:通过气囊变形响应外界压力变化,实现滚刀内介质对于外界压力变化的动态跟随功能。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橡胶套管自适应平衡机制,并基于仿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给出自适应平衡橡胶套管性能评估方法;其次,通过套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给出优选的结构参数、试制等径式橡胶套管,并进行压力跟随试验,发现输入压力为0~0.6 MPa时,内外压差为0.12 MPa;最后,将试制橡胶套管应用在盾构滚刀项目中,滚刀运行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 自适应平衡橡胶套管 密封 盾构滚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道密封垫分布形式对大直径盾构隧道接缝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19
作者 杨思齐 吴怀娜 +2 位作者 陈仁朋 崔庆龙 杨林松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0-761,共12页
为探究大直径盾构隧道双道防水密封垫的合理分布方式,采用考虑接缝细部构造及混凝土塑性损伤的精细化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纵缝抗弯足尺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利用精细化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密封垫双道内外分布及密封垫双道外侧分... 为探究大直径盾构隧道双道防水密封垫的合理分布方式,采用考虑接缝细部构造及混凝土塑性损伤的精细化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纵缝抗弯足尺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利用精细化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密封垫双道内外分布及密封垫双道外侧分布下接缝的力学性能及防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精细化数值模拟在反映接缝抗弯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可靠性;2)接缝受压区高度、张开量及螺栓应力随弯矩增大呈现4阶段的发展模式,受压侧外缘接触一定程度提升了抗弯性能;3)轴力显著影响接缝初始抗弯刚度的保持,且轴力与初始抗弯刚度并非完全正相关,高轴力下初始抗弯刚度有一定下降;4)密封垫双道内外分布的负弯性能略优于正弯性能,密封垫双道外侧分布的负弯性能远超正弯性能;5)密封垫分布从轴力附加弯矩和核心区混凝土高度2方面影响了接缝的抗弯刚度;6)正弯矩下双道外侧防水性能优于双道内外的防水性能,而负弯矩下双道外侧防水性能较双道内外的防水性能差。由于具有更好的正弯性能以及至少有一侧密封垫受压的防水性能,密封垫双道内外分布的纵缝形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双道防水密封垫 力学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尾密封油脂防水密封性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世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185,共5页
[目的]盾尾油脂的性能对盾尾防水密封效果有显著的影响。盾尾油脂的性能检测指标较多,但这些指标与盾尾防水性能的关系尚未阐明,需对油脂各检测指标与防水性能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方法]选取了4种典型的盾尾油脂材料,分别进行了泵送性... [目的]盾尾油脂的性能对盾尾防水密封效果有显著的影响。盾尾油脂的性能检测指标较多,但这些指标与盾尾防水性能的关系尚未阐明,需对油脂各检测指标与防水性能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方法]选取了4种典型的盾尾油脂材料,分别进行了泵送性试验、稠度试验及耐水压密封性试验,获取了4种油脂的泵送量、锥入深度、保压时间及防水失效压力等4个性能指标的测试数据。基于自主设计的盾尾防水性能试验装置,开展了盾尾油脂的防水性能试验。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这4个性能指标与防水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及结论]具有长纤维的油脂可以抵抗一定的应力,且较好的保压性能。不同盾尾油脂的防水失效压力有较大差异,其防水失效压力在0.41~0.70 MPa之间,并不是所有盾尾油脂都能满足0.60 MPa的设计防水压力,在油脂选型时应对油脂的性能进行检测。锥入深度与耐水压密封性、锥入深度与防水失效压力之间均呈高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施工 盾尾油脂 防水密封性能 性能指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