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州9-3油田双沉箱海冰爬升和堆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可光 吴辉碇 刘良坤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0年第3期21-27,共7页
海洋冰区双结构物的设置,不仅影响该区域的流场,而且影响局地的海冰运动。应用涡极子理论,分析了海上双结构物设置时的流场变异,讨论了海冰对沉箱的破坏作用,研究了双沉箱设置下的海冰爬升和堆积机制。研究发现:(1)当海流流向与双沉箱... 海洋冰区双结构物的设置,不仅影响该区域的流场,而且影响局地的海冰运动。应用涡极子理论,分析了海上双结构物设置时的流场变异,讨论了海冰对沉箱的破坏作用,研究了双沉箱设置下的海冰爬升和堆积机制。研究发现:(1)当海流流向与双沉箱的中心连线相近时,双沉箱对峙区的流速明显减小;(2)双沉箱外侧区域的海冰爬升和堆积与单沉箱时基本相同,其爬升和堆积与海冰的速度和厚度、天文潮高等有关;(3)双沉箱设置时,对海冰爬升和堆积会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对峙区内的双沉箱顶上不再有海冰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沉箱 海冰爬升 海冰堆积 海上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化砂岩地层盾构扁齿滚刀磨损分析与寿命预测
2
作者 苏明 荣雪宁 +3 位作者 韩爱民 刘鹏 王位 李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盾构滚刀磨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盘形滚刀,对扁齿滚刀的磨损特性认识较少。为明确中风化砂岩地层掘进时扁齿滚刀的磨损规律,通过现场测量南京地铁6号线金陵石化—十月广场(简称金十区间)扁齿滚刀磨损数据,分析中风化砂岩地层扁齿滚刀... 盾构滚刀磨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盘形滚刀,对扁齿滚刀的磨损特性认识较少。为明确中风化砂岩地层掘进时扁齿滚刀的磨损规律,通过现场测量南京地铁6号线金陵石化—十月广场(简称金十区间)扁齿滚刀磨损数据,分析中风化砂岩地层扁齿滚刀的磨损规律和主要控制参数,并对后续换刀点的磨损情况进行预测和检验。结果表明:扁齿滚刀的磨损量具有非连续特性,该参数无法识别出中等磨损状态;扁齿滚刀磨损量和旋转半径、切割距离之间并非单调关系,扁齿滚刀的磨损系数波动很大,不宜用于磨损量预测;采用破岩体积参数能较好地预测扁齿滚刀的磨损情况,在中风化砂岩地层掘进时,扁齿滚刀的有效破岩寿命约为700~1000 m ^(3),显著高于该地层中盘形滚刀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齿滚刀 盾构施工 磨损量 破岩体积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数值方法的白云岩地层盾构滚刀破岩能力研究
3
作者 齐明山 王祥 +1 位作者 王春凯 陈光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盾构滚刀的破岩能力是影响盾构掘进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贵阳地铁三号线为工程依托,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概况和相关施工参数,建立离散元—有限元耦合精细化滚刀破岩模型,利用Python接口并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最优细观参数,研究盾构掘... 盾构滚刀的破岩能力是影响盾构掘进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贵阳地铁三号线为工程依托,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概况和相关施工参数,建立离散元—有限元耦合精细化滚刀破岩模型,利用Python接口并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最优细观参数,研究盾构掘进过程中不同贯入度下的单、双刃滚刀组合,以及不同安装半径下单刃滚刀和正面滚刀组合对盾构滚刀破岩能力的影响,并结合理论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贯入度较小时,滚刀所受的垂直力呈线性增加趋势;随着贯入度增大,滚刀对岩体的破碎效果变好,最后趋于稳定;单刃滚刀旋转破岩时,随着安装半径的增大,滚刀所受的垂直力在波动中缓慢增大;正面滚刀组合破岩的过程是逐步破碎岩体并均匀剥离碎裂岩体的过程,组合破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滚刀所受的垂直力。通过滚入度和安装半径对滚刀力学性能和破岩效果分析和验证,为盾构隧道工程中滚刀破岩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离散元—有限元耦合 盾构滚刀 安装半径 贯入度 破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盾构在不同模式下掘进性能与滚刀寿命研究
4
作者 杨延栋 周凯 +3 位作者 周建军 王承山 李帅远 杨国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7,共7页
为了评价双模盾构在不同模式下的掘进性能与滚刀寿命,针对深大城际铁路先开段隧道工程左右线479~562环全断面微风化花岗岩的盾构掘进段,采用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双模盾构在基本相同地层、不同掘进模式条件下的掘进参数与滚刀磨... 为了评价双模盾构在不同模式下的掘进性能与滚刀寿命,针对深大城际铁路先开段隧道工程左右线479~562环全断面微风化花岗岩的盾构掘进段,采用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双模盾构在基本相同地层、不同掘进模式条件下的掘进参数与滚刀磨耗数据。结果表明,当盾构推力、贯入度、贯入指数3个参数接近的情况下,TBM掘进模式比EPB掘进模式掘进工效提高约50%,破岩能效提高约15%;双模盾构在TBM模式下提高刀盘转速是提升掘进效率的重要措施,降低土仓内岩渣的堆积高度是提升破岩能效的重要措施;刀盘上绝大部分位置的滚刀在TBM模式下的累计磨损量和破岩体积磨损速率均小于EPB模式,EPB相比TBM模式滚刀寿命缩短44%,TBM相比EPB模式滚刀寿命提高78%,双模盾构在EPB模式下降低土仓内岩渣的堆积高度是提高滚刀寿命的重要措施。建议双模盾构在EPB模式下尽量降低土仓底部岩渣堆积高度,在TBM模式下尽量提高刀盘转速,有利于提高双模盾构掘进性能、延长滚刀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双模盾构 掘进性能 滚刀寿命 掘进参数 滚刀磨耗 掘进工效 破岩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累积效应的盾构刀具磨损动态预测模型
5
作者 段怿欣 袁大军 +2 位作者 吴俊 刘浩 许亚楼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6,共6页
为预测盾构刀具使用寿命,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开仓换刀时机提供指导,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工程实测的方法,对盾构刀具切削力学模型、磨损机理和磨损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推导。以现有切刀切削软岩力... 为预测盾构刀具使用寿命,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开仓换刀时机提供指导,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工程实测的方法,对盾构刀具切削力学模型、磨损机理和磨损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推导。以现有切刀切削软岩力学模型和滚刀CSM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磨损累积效应的刀具切削力学模型;基于金属摩擦学原理,结合电镜扫描结果,分析得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是刀具磨损主要形式;基于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和考虑累积磨损量的刀具切削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磨损累积效应的刀具磨损动态预测模型,并结合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盾构隧道工程的刀具磨损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研究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对长距离连续掘进中的盾构刀具磨损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能够对实际工程中开仓换刀时机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盾构刀具 破岩力学模型 刀具磨损 磨损机理 动态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扁齿型和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辰 郭宏海 +1 位作者 傅杰 罗星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79,186,共7页
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时,易出现刀具磨损严重、刀具消耗量大和掘进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明晰不同岩石特性下镶齿滚刀破岩性能变化规律,提高镶齿滚刀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水利隧洞工程安全高效施工,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 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时,易出现刀具磨损严重、刀具消耗量大和掘进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明晰不同岩石特性下镶齿滚刀破岩性能变化规律,提高镶齿滚刀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水利隧洞工程安全高效施工,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软件,开展了不同岩石特性下扁齿型和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仿真模拟。通过多组仿真模拟,探究了不同岩石特性下两种镶齿滚刀和贯入度的最优组合,并通过室内破岩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地质条件下扁齿型和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载荷差异性较小,但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效率更高;砂岩和花岗岩地质条件下,扁齿型镶齿滚刀贯入岩石能力更强,可进一步提升滚刀破岩效率。此外,在不同岩石特性下,两种镶齿滚刀破岩比能耗均随着贯入度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贯入度6 mm左右出现最小值。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工程的盾构机刀具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镶齿滚刀 岩石特性 破岩性能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雷击断股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毅 叶廷路 +2 位作者 汪峰 王力农 刘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5,8,共3页
针对OPGW雷击断股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表明,新建线路中普通避雷线(GJ)应采用接地方式或提高布置高度,已建线路的GJ可多点接地或档距中间装放电尖等措施以降低OPGW雷击概率,同时选用耐雷型OPGW。... 针对OPGW雷击断股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表明,新建线路中普通避雷线(GJ)应采用接地方式或提高布置高度,已建线路的GJ可多点接地或档距中间装放电尖等措施以降低OPGW雷击概率,同时选用耐雷型OPGW。最后论述了OPGW断股损伤后不同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GW 雷击断股 避雷线 接地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甘雪萍 仵亚婷 +1 位作者 胡文彬 汤义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6,共5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镀铜和镍导电涤纶织物。分别用四探针法和双轴传输线法测量了导电涤纶织物的表面电阻和电磁屏蔽效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的粗化时间对织物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和化镀铜和镍过程中的表面形态变化。采用自主...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镀铜和镍导电涤纶织物。分别用四探针法和双轴传输线法测量了导电涤纶织物的表面电阻和电磁屏蔽效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的粗化时间对织物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和化镀铜和镍过程中的表面形态变化。采用自主设计的"透明胶带法"测量金属与织物纤维的结合力。采用条样法测定织物镀金属前后的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涤纶织物 屏蔽效能 表面电阻 断裂强力和延伸率 结合力 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kV架空绝缘电缆防雷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磊 张建文 +1 位作者 夏云忠 赵时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55,共4页
20 kV电压等级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电电压等级,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可以取代10 kV电压等级。工程应用表明,20 kV线路多采用架空绝缘电缆,但架空绝缘电缆的雷击事故率却明显高于传统的架空裸导线。针对上述状况,全面分析了架空绝缘... 20 kV电压等级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电电压等级,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可以取代10 kV电压等级。工程应用表明,20 kV线路多采用架空绝缘电缆,但架空绝缘电缆的雷击事故率却明显高于传统的架空裸导线。针对上述状况,全面分析了架空绝缘电缆雷击事故的特点,计算了20 kV线路多种情况下的感应雷过电压幅值。计算结果表明,感应雷过电压幅值可大于450 kV,超过现有20 kV线路的绝缘水平。基于10 kV线路以往的防雷经验和措施,分析并提出综合运用氧化锌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屏蔽分流线等防雷措施来保护20 kV架空绝缘电缆线路。该研究为20 kV配电网安全供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过电压 保护 架空绝缘电缆 雷击断线 氧化锌避雷器 屏蔽分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卵漂石地层盾构破岩机理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晋勋 江华 +3 位作者 孙正阳 殷明伦 江玉生 桂轶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6,共9页
盾构法在地下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其技术系统具有极强的地层适应性差异,需要针对特殊地层进行专门设计。大粒径卵漂石地层是盾构法的世界禁区,迄今为止,国内外适用该种地层的技术系统和成功的工程案例较少。根据大粒径卵漂石地层的力学特... 盾构法在地下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其技术系统具有极强的地层适应性差异,需要针对特殊地层进行专门设计。大粒径卵漂石地层是盾构法的世界禁区,迄今为止,国内外适用该种地层的技术系统和成功的工程案例较少。根据大粒径卵漂石地层的力学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验证相结合的手段与方法,系统研究重型刀具与大粒径卵漂石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盾构开挖过程中刀具与地层的能量传递原理,基于能量原理提出重型刀具的劈裂破岩机理。基于应力波传播理论及黎金格新表面理论,提出盾构在富含超大粒径卵漂石地层中的破岩机理——阻尼环境下重型刀具锤击劈裂破岩;相应推导破岩所需的最小扭矩,为盾构机刀盘装备扭矩选取提供依据;在北京地铁九号线06标"军事博物馆站—东钓鱼台站"盾构区间工程中得到验证,并获得成功应用。研究结果对指导盾构选型、盾构隧道施工及反馈设计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大粒径卵漂石地层 重型刀具 能量原理 锤击劈裂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柔性中子屏蔽复合材料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柴浩 汤晓斌 +1 位作者 陈飞达 陈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39-844,共6页
为满足形状复杂核设备外围防护以及辐射防护服对于柔性中子屏蔽材料的需求,研制了一种新型B4C/SEBS中子屏蔽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B4C含量对SEBS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 为满足形状复杂核设备外围防护以及辐射防护服对于柔性中子屏蔽材料的需求,研制了一种新型B4C/SEBS中子屏蔽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B4C含量对SEBS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均随着B4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增加B4C含量,复合材料撕裂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复合材料邵氏硬度则不断增大;该材料热导率随着B4C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利用镅-铍中子源进行材料中子屏蔽测试,同厚度材料中子屏蔽性能随着B4C含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综合考虑该新型柔性中子屏蔽材料良好的中子屏蔽性能、抗撕裂性能及柔韧性能等特性,其在形状复杂核设备外围防护及辐射防护服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中子屏蔽材料 拉伸强度 扯断伸长率 撕裂强度 邵氏硬度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特性 被引量:18
12
作者 蒋建群 卢慈荣 +1 位作者 沈林冲 徐子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8,共5页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的动力有限元法,引入无长度的3自由度弹簧单元模拟纵向螺栓接头,分析行波波长、地基刚度与阻尼对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波从水平方向输入时有突变弯矩产生,突变弯矩随波长和阻尼的增大而减小...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的动力有限元法,引入无长度的3自由度弹簧单元模拟纵向螺栓接头,分析行波波长、地基刚度与阻尼对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波从水平方向输入时有突变弯矩产生,突变弯矩随波长和阻尼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对突变弯矩的影响相对较小;行波作用下,产生的接头最大轴力及最大弯矩值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及阻尼系数取值对最大弯矩值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要重视输入地震动参数的选择,且取较小的阻尼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隧道 地震响应 阻尼系数 地基刚度系数 接头刚度 突变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雷击断股机理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毅 叶廷路 +2 位作者 王力农 汪峰 刘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70-76,共7页
针对我国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fibercompositeoverheadgroundwire,OPGW)断股时有发生的现状,有必要分析OPGW的断股机理并研究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对我国OPGW断股情况的调查和对断股样品的微观分析得出了雷击造成OPGW断股的机理;按... 针对我国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fibercompositeoverheadgroundwire,OPGW)断股时有发生的现状,有必要分析OPGW的断股机理并研究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对我国OPGW断股情况的调查和对断股样品的微观分析得出了雷击造成OPGW断股的机理;按照标准进行雷击试验,分析了OPGW外层绞线单丝直径、绞线材料、雷击转移电荷库仑数、张力、雷电参数等因素对OPGW雷击断股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得出了避雷线接地方式与遭雷击概率的关系,根据雷击试验结果研制了2种耐雷型OPGW,通过计算并参照有关标准提出了OPGW发生断股损伤后的处理措施以及OPGW雷击断股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雷击 断股机理 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 避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形地下连续墙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俊 卫宏 +1 位作者 刘勇 赵联桢 《森林工程》 2016年第5期87-91,96,共6页
如何选择合理的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Π形地下连续墙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作一简单介绍,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盾构始发进行数值分析,主要得出:易挖除性、临时性与经济性是该方法优于其... 如何选择合理的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Π形地下连续墙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作一简单介绍,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盾构始发进行数值分析,主要得出:易挖除性、临时性与经济性是该方法优于其它工法的主要特点;数值模拟中工况2、3和4下Π形地连墙的较大压应力主要集中在2、3号地连墙靠近洞门内侧,较大拉应力主要集中在2、3号地连墙靠近洞门外侧,随着盾构开挖推进其范围在扩大;Π形地下连续墙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基本不发生位移;工况2、3和4下地表路径1最大沉降量分别约为1.37、2.56、6.51 mm,地表路径2最大沉降量分别约为1.00、1.83、4.94 mm。所得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П形地下连续墙 盾构进出洞 盾构始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总推力反算滚刀法向破岩力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起星 黄威然 马宏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489,494,共6页
分析了盾构机掘进过程的受力状况,建立了盾构机滚刀法向破岩力与掘进总推力之间的量化关系,提出了利用盾构机实测总推力反算滚刀破岩力的方法与步骤.以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盾构掘进工程为例,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与Rostami... 分析了盾构机掘进过程的受力状况,建立了盾构机滚刀法向破岩力与掘进总推力之间的量化关系,提出了利用盾构机实测总推力反算滚刀破岩力的方法与步骤.以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盾构掘进工程为例,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与Rostami预测值具有一致性,并指出反算法向破岩力的关键在于盾构机外壳与周围地层的摩阻力计算,取决于盾构机外壳所受压力的合理估算及盾壳与地层摩擦系数和侧压力系数的正确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总推力 盘形滚刀 法向破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断口真空开关不平衡磁场计算与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葛国伟 程显 +2 位作者 张鹏浩 廖敏夫 卢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35-1541,共7页
为研究多断口真空开关不平衡磁场分布及影响,首先引入了多断口真空开关磁偏弧的概念,并分析多断口真空开关串联电弧及连接部分对各个断口磁场分布的影响,使其失去对称性,存在不平衡磁场。然后建立了不同布置方式下的双断口真空开关磁场... 为研究多断口真空开关不平衡磁场分布及影响,首先引入了多断口真空开关磁偏弧的概念,并分析多断口真空开关串联电弧及连接部分对各个断口磁场分布的影响,使其失去对称性,存在不平衡磁场。然后建立了不同布置方式下的双断口真空开关磁场模型,得到了不同布置方式情况下的磁场分布。最后通过双断口真空开关磁场数据与单个真空开关的磁场数据进行矢量计算,得到了双断口真空开关连接布置方式及串联电弧间相互影响引起的不平衡磁场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双断口真空开关不同布置、不同距离情况下,在电流为10 kA时,不平衡磁感应强度<30 mT,随着距离的增加,不平衡磁感应强度减小,并可知铜屏蔽罩外围进行导磁材料涂层可以有效抑制不平衡磁场。该研究得到了多断口真空开关不平衡磁场的分布及优化措施,为多断口真空开关布置方式及紧凑型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断口真空开关 不平衡磁场 磁场分布 磁偏弧 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清障施工盾构掘进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志强 李瑞红 +1 位作者 陈城 李忠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133,共7页
考虑到盾构直接切削清障工法易受不良地层条件的限制,介绍了一种切割桩基工法——高压水射流切割工法,并针对该工法下的盾构掘进面稳定性展开了研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与影响参数,构建了掘进面失稳模型,得出了适用于该工法条件的掘进面... 考虑到盾构直接切削清障工法易受不良地层条件的限制,介绍了一种切割桩基工法——高压水射流切割工法,并针对该工法下的盾构掘进面稳定性展开了研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与影响参数,构建了掘进面失稳模型,得出了适用于该工法条件的掘进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并得到超前加固长度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工程案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进一步研究土体内摩擦角、埋深比以及加固长度等参数对掘进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支护压力与隧道埋深比呈正相关关系,与土体内摩擦角、加固长度等参数呈负相关,3个参数对支护压力影响强弱为加固长度>内摩擦角>埋深比,且内摩擦角与埋深比的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切割 清障 盾构掘进 -土相互作用 极限平衡分析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用一体化自均压真空灭弧室绝缘配置与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显 李鑫 +2 位作者 葛国伟 杜帅 田小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0-828,共9页
随着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推进,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成为发展趋势。为解决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结构紧凑、内部均压配置空间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形陶瓷电容器和外部均压屏蔽罩固封集成的40.5k V一体化自均压真空灭弧室新结构,对其... 随着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推进,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成为发展趋势。为解决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结构紧凑、内部均压配置空间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形陶瓷电容器和外部均压屏蔽罩固封集成的40.5k V一体化自均压真空灭弧室新结构,对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采用COMSOL软件建立了一体化自均压真空灭弧室的三维电场模型,计算得到真空灭弧室内部、外部、沿面电场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得到一体化新结构与商用真空灭弧室的区别,对外部均压屏蔽罩结构尺寸、环氧固封厚度、陶瓷电容器参数、外部均压屏蔽罩与陶瓷电容器连接方式等部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串联用一体化自均压真空灭弧室结构配置方案,并进行了罐式串联方式的均压效果验证。研究表明:一体化自均压真空灭弧室可改善电场分布,提高外部绝缘强度,构建的灭弧室均压电容范围为800~1200 pF,可满足主屏蔽罩和断口间均压需求,为一体化自均压真空灭弧室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均压真空灭弧室 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 绝缘配置 均压 主屏蔽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多种典型地层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选型研究——以芜湖长江隧道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志成 王涵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93-499,共7页
芜湖长江隧道项目的水文地质情况复杂,为解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穿越粉细砂、黏土等土层,在高水压下长距离穿越泥质粉砂岩和石英砂岩等岩石地层时,刀盘刀具的适应性较差,使盾构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盾构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发生泥浆... 芜湖长江隧道项目的水文地质情况复杂,为解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穿越粉细砂、黏土等土层,在高水压下长距离穿越泥质粉砂岩和石英砂岩等岩石地层时,刀盘刀具的适应性较差,使盾构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盾构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发生泥浆滞排、堵舱、卡刀盘等问题,在盾构的选型设计阶段,通过缩短滚刀(齿刀)的间距、加强对压力舱的泥浆冲刷、增加泥浆直排模式等,提高盾构的适应性。与类似盾构施工项目相比,芜湖长江隧道项目盾构掘进效率提高了约15%,并极大地提高了盾构施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 断层破碎带 刀盘破岩 泥浆环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型封顶块管片的顶进力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智勇 刘维宁 +3 位作者 丁德云 杨秀仁 颜莓 鲁卫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18-4025,共8页
为研究分块型封顶块管片在盾构顶进过程中的受力控制问题,以北京地铁14号线盾构法扩建高家园车站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试验验证、理论推导和三维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盾构顶进力对分块型封顶块力学影响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 为研究分块型封顶块管片在盾构顶进过程中的受力控制问题,以北京地铁14号线盾构法扩建高家园车站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试验验证、理论推导和三维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盾构顶进力对分块型封顶块力学影响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块型封顶块在顶进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与盾构千斤顶的布置模式、千斤顶顶进量级、顶进压力差和千斤顶布置间距有直接关系;并且在通过优化分析得到的双侧顶进模式中,分块型封顶块会在后三者共同影响下,形成接触面错缝发展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型封顶块 盾构顶进力 优化控制 错缝临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