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秦虚词“实”“维”“伊”“繄”的用法及其词源关系
被引量:
11
1
作者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7,共11页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有同源关系。"维/惟/唯"的用法,一部分是作强调主语和宾语的指示代词,一部分是由这种代词演变而成的系词、副词和连词,表示"乃是"之义。"伊""繄"也作代词、系词、副词。"维""伊"又具有连词的用法。"维"、"伊"、"繄"的古音也有很近的关系,并且都与"是"、"寔"、"实"有语法功用上的相类。它们应该有语源上的关系,其演变是上古汉语方言分化的结果。虚词位置、功能的变化引起词性变化,指示代词发展出系词、副词和连词的作用,同时也相应派生出新词,新旧同源虚词在积淀历史词汇的历史文献中,其发展源流有脉络可寻。在考察了上述虚词演变的时代层次后,将词序变化、功能演变与新词性产生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虚词演变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及新的语言体系中新旧句式叠构出重复性表义句式的原理。在同样的位置情况下,判定其词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指向是其前还是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实
维
伊
繄
虚词词源
词性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实与真实:探索“真实性”议题的本土话语分析框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61,共12页
随着"真实性"讨论在国内学术界的引入和持续升温,需要看到",真实性"的设问本质上表达了西方世界关于何为"真实"的主导观念及权威话语。在当代旅游研究中",真实性"概念被广泛用于分析从西方到...
随着"真实性"讨论在国内学术界的引入和持续升温,需要看到",真实性"的设问本质上表达了西方世界关于何为"真实"的主导观念及权威话语。在当代旅游研究中",真实性"概念被广泛用于分析从西方到非西方不同社会语境中的旅游现象,而其移用过程本身尚未得到充分反思。因此,在前现代的"游"向现代"旅游"转型的过程中,共时维度语境挪移的"真实性"概念仍需重返历时维度的本土观念和实践传统方能得到落实。基于对"名实观"历史、文化、哲学内涵的追溯辨析以及对徐霞客、李时珍身心之"游"的个案讨论,文章通过"名实观"的引入,揭示出本土之"游"以身正名、求实体真的实践伦理面向,首先旨在反思"真实性"普遍话语的理论限度并设定参照维度;进而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话语分析框架,在"名-实"关联的社会历史建构视野中,将"真实性"的一般化讨论导向"真实化"的过程态考察,由此检视"真实性"概念嵌入本土话语场和实践场的复杂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
实
性
名
实
观
游
旅游
真
实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实字说与中国古代“语法主义”诗学的终结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竞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1,共8页
自宋代诗学中兴起的虚字实字理论,不仅体现了宋人将唐人的描述型诗学推向理论演绎型诗学的学术努力,更与元明之际诗歌史的建构过程密切相关。宋人诗学中的虚实字论,承继了汉人释经以明字义为本的传统,但也包含着语法学中辨明词类的思想...
自宋代诗学中兴起的虚字实字理论,不仅体现了宋人将唐人的描述型诗学推向理论演绎型诗学的学术努力,更与元明之际诗歌史的建构过程密切相关。宋人诗学中的虚实字论,承继了汉人释经以明字义为本的传统,但也包含着语法学中辨明词类的思想因素。这种以明辨词类为基础的技术性理论被明代文人发展到了极端,因此蕴显出了某种决定论式的"语法主义"的理论可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论可能最终还是被淹灭在了西学东渐的浪潮之中。"虚字""实字"逐渐蜕变为纯粹的语法学的分类,不再和诗歌的美学层面相勾联,中国传统诗学中的虚实字论也因之而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字
实
字
语法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孝宗实录》修纂凡例探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程彩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明孝宗实录》在《明实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其凡例的书写也颇具特色。其规定的书写范围与正德初期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体现了编纂官的政治倾向,同时根据孝宗朝时代特点有所损益。其修纂内容绝大部分属于国家治理的范畴,旨在记...
《明孝宗实录》在《明实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其凡例的书写也颇具特色。其规定的书写范围与正德初期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体现了编纂官的政治倾向,同时根据孝宗朝时代特点有所损益。其修纂内容绝大部分属于国家治理的范畴,旨在记录当时国家机器的职能与运作。该凡例为《明孝宗实录》资料的选取提供了方向与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其规定较为笼统,导致该书出现某些内容记载矛盾、模糊不清等失误。这便要求官方修史时,需制定更为详细而明确的编纂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孝宗
实
录》
凡例
编纂宗旨
书写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虚词“实”“维”“伊”“繄”的用法及其词源关系
被引量:
11
1
作者
黄易青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7,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词源理论及上古汉语同源词库"(11JJD740009)
文摘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有同源关系。"维/惟/唯"的用法,一部分是作强调主语和宾语的指示代词,一部分是由这种代词演变而成的系词、副词和连词,表示"乃是"之义。"伊""繄"也作代词、系词、副词。"维""伊"又具有连词的用法。"维"、"伊"、"繄"的古音也有很近的关系,并且都与"是"、"寔"、"实"有语法功用上的相类。它们应该有语源上的关系,其演变是上古汉语方言分化的结果。虚词位置、功能的变化引起词性变化,指示代词发展出系词、副词和连词的作用,同时也相应派生出新词,新旧同源虚词在积淀历史词汇的历史文献中,其发展源流有脉络可寻。在考察了上述虚词演变的时代层次后,将词序变化、功能演变与新词性产生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虚词演变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及新的语言体系中新旧句式叠构出重复性表义句式的原理。在同样的位置情况下,判定其词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指向是其前还是其后。
关键词
指示代词
实
维
伊
繄
虚词词源
词性演变
Keywords
demonstrative pronoun
shi(实)
wei(维)
yi(伊)
yi(繄)
etymology of function word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分类号
H01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实与真实:探索“真实性”议题的本土话语分析框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菲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61,共12页
基金
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建设专项经费(XKQZQN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13&ZD138)共同资助。
文摘
随着"真实性"讨论在国内学术界的引入和持续升温,需要看到",真实性"的设问本质上表达了西方世界关于何为"真实"的主导观念及权威话语。在当代旅游研究中",真实性"概念被广泛用于分析从西方到非西方不同社会语境中的旅游现象,而其移用过程本身尚未得到充分反思。因此,在前现代的"游"向现代"旅游"转型的过程中,共时维度语境挪移的"真实性"概念仍需重返历时维度的本土观念和实践传统方能得到落实。基于对"名实观"历史、文化、哲学内涵的追溯辨析以及对徐霞客、李时珍身心之"游"的个案讨论,文章通过"名实观"的引入,揭示出本土之"游"以身正名、求实体真的实践伦理面向,首先旨在反思"真实性"普遍话语的理论限度并设定参照维度;进而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话语分析框架,在"名-实"关联的社会历史建构视野中,将"真实性"的一般化讨论导向"真实化"的过程态考察,由此检视"真实性"概念嵌入本土话语场和实践场的复杂动因。
关键词
真
实
性
名
实
观
游
旅游
真
实
化
Keywords
authenticity
the idea of Ming-
shi
(名
实
观)
You(游)
tourism
authentication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实字说与中国古代“语法主义”诗学的终结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竞飞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1,共8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285)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401号
+1 种基金
第412号)
长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项目(长师大社科合字[2015]第009号)
文摘
自宋代诗学中兴起的虚字实字理论,不仅体现了宋人将唐人的描述型诗学推向理论演绎型诗学的学术努力,更与元明之际诗歌史的建构过程密切相关。宋人诗学中的虚实字论,承继了汉人释经以明字义为本的传统,但也包含着语法学中辨明词类的思想因素。这种以明辨词类为基础的技术性理论被明代文人发展到了极端,因此蕴显出了某种决定论式的"语法主义"的理论可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论可能最终还是被淹灭在了西学东渐的浪潮之中。"虚字""实字"逐渐蜕变为纯粹的语法学的分类,不再和诗歌的美学层面相勾联,中国传统诗学中的虚实字论也因之而消结。
关键词
虚字
实
字
语法
诗学
Keywords
Xu Zi(虚字)
shi
Zi(
实
字)
Grammar
Poetic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孝宗实录》修纂凡例探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程彩萍
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孝宗实录>研究"(17FZS011)
文摘
《明孝宗实录》在《明实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其凡例的书写也颇具特色。其规定的书写范围与正德初期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体现了编纂官的政治倾向,同时根据孝宗朝时代特点有所损益。其修纂内容绝大部分属于国家治理的范畴,旨在记录当时国家机器的职能与运作。该凡例为《明孝宗实录》资料的选取提供了方向与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其规定较为笼统,导致该书出现某些内容记载矛盾、模糊不清等失误。这便要求官方修史时,需制定更为详细而明确的编纂凡例。
关键词
《明孝宗
实
录》
凡例
编纂宗旨
书写规则
Keywords
Ming Xiao Zong
shi
Lu(《明孝宗
实
录》)rules for writing
guide of the compilation
the purpose of compila-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秦虚词“实”“维”“伊”“繄”的用法及其词源关系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名实与真实:探索“真实性”议题的本土话语分析框架
李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虚实字说与中国古代“语法主义”诗学的终结
刘竞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孝宗实录》修纂凡例探析
程彩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