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synthetic and water-relate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iploca sepium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soil water conditions in a shell sand habitat
1
作者 Xiao Wang Jiangbao Xia +5 位作者 Ximei Zhao Mingming Dong Xianshuang Xing Ying Fang Qinqin Fu Zhaohua L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53-467,共15页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water on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related physiology in dominant shrubs in shell sand habitats.Four-year-old Periploca sepium seedlings were used as model species.A g...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water on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related physiology in dominant shrubs in shell sand habitats.Four-year-old Periploca sepium seedlings were used as model species.A gradient of 12 water levels was established by artificially supplying the shell sand with water up to saturation and then allowing natural evapotranspiration to occur.The photo synthetic,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stem sap flow parameters of P.sepium were measured under a range of water conditions.The different soil water condition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s of these parameters.(1)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of the shell sand,the parameters of leaf photosynthesis,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water-related physiology in P.sepium showed significant critical responses.The net photo synthetic rate(Pn),transpiration rate(Tr),instantaneous water use efficiency(WUE),potential water use efficiency(WUEi),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Fv/Fm),actu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ΦPSII)and daily accumulation of stem sap flow all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WC,but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ir maximum values were not the same.An RWC of 69.40%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optimal water condition for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relate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in P.sepium.At an RWC of 36.61%,the mechanism of photosynthetic inhibition in P.sepium changed from stomatal limitation to nonstomatal limitation;this was also the minimum water requirement for maintaining normal photo synthetic processes.An RWC of 50.27%resulted in the highest WUE in P.sepium,indicating that moderate drought stress increased WUE.(2)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oto synthetic parameters of P.sepium and the shell sand water gradient,the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was classified into 6 water grades.The RWC range for maintaining strong photosynthesis and high WUE in P.sepium was 63.22-69.98%.(3)Gas exchange in P.sepium was inhibited under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stresses.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was blocked,and the dissipation of light energy as heat increased,which ultimately led to a decline in photo synthetic productivity;moreover,transpiration and dissipation were aggravated,and water transmission and utilization processes in P.sepium were hindered.A significant negative feedback regulation mechanism in the photosynthetic and water-relate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P.sepium was observed;this mechanism allowed P.sepium growing in shell sand to be highly adaptable to water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gradient range Periploca sepium PHOTOSYNTHESIS Water physiology Water availability classifi cation shell s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砂质非均匀海床管线局部冲刷研究
2
作者 隋倜倜 陈武杰 +4 位作者 张芝永 Bayram Mutlu SUMER 张弛 郑金海 David Roger FUHRMAN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2,58,共8页
海底管线的稳定是海洋工程安全运行的首要保障,是目前我国海洋能源及海岛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但是,海底地质环境复杂,贝壳砂质海床属于众多复杂地质环境的一种,贝壳砂海床冲刷对海底管线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深入认... 海底管线的稳定是海洋工程安全运行的首要保障,是目前我国海洋能源及海岛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但是,海底地质环境复杂,贝壳砂质海床属于众多复杂地质环境的一种,贝壳砂海床冲刷对海底管线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深入认识贝壳砂非均匀海床下管线局部的冲刷机理,对海底管线工程安装和维护具有积极意义。将贝壳砂掺混细砂,基于二维水槽试验,研究了水流作用下海底管线平衡冲刷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贝壳砂掺混引起床面在冲刷过程中出现砂床“粗化”现象,此现象增强了床面的稳定性。与均匀海床相比,贝壳砂能够减小管线平衡冲刷深度,最大可减小至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海床 管线 冲刷 贝壳砂 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钛合金壳体铸件复合铸型铸造工艺研究
3
作者 刘一铎 刘宏宇 +6 位作者 徐凯 马志毅 杨海涛 张新 宁兆生 王伟龙 杨晓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85-389,共5页
针对薄壁钛合金壳体铸件铸造过程中存在的尺寸精度低、表面质量差等技术问题,采用一种石墨型复合砂芯铸造工艺,该砂芯具有适用性强、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对浇铸结果的分析可知,该铸件非加工面处尺寸精度可控制在±0.2 mm,表... 针对薄壁钛合金壳体铸件铸造过程中存在的尺寸精度低、表面质量差等技术问题,采用一种石墨型复合砂芯铸造工艺,该砂芯具有适用性强、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对浇铸结果的分析可知,该铸件非加工面处尺寸精度可控制在±0.2 mm,表面粗糙度控制在3.2~6.3μm,可实现对薄壁钛合金壳体铸件的研制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薄壁壳体 石墨-砂芯复合铸型 ProCAST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堤岛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参数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夏江宝 张淑勇 +2 位作者 朱丽平 赵自国 赵艳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32,共9页
以贝壳堤岛的建群种4年生酸枣为材料,模拟贝壳砂生境系列水分梯度,采用基于茎热平衡法的Dynamax包裹式茎流计和CIRAS-2光合作用仪,测定分析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贝壳砂生境酸枣树干液流及叶片光合参... 以贝壳堤岛的建群种4年生酸枣为材料,模拟贝壳砂生境系列水分梯度,采用基于茎热平衡法的Dynamax包裹式茎流计和CIRAS-2光合作用仪,测定分析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贝壳砂生境酸枣树干液流及叶片光合参数对土壤水分具有阈值响应。酸枣树干液流速率、日累积液流量及树干液流密度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小先升高后降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Wr)为61.6%时,日液流量达到最高值95.91 g·d-1,Wr为90.1%和16.5%时的日液流量分别比最高值下降35.7%和94.8%。在高水分条件和干旱胁迫下,酸枣日耗水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干旱胁迫比高水分条件更易导致酸枣苗木液流速率及日耗水量下降。各水分条件下,酸枣液流速率日动态呈现具有一定宽度的单峰型,昼夜差异明显,在9:00—15:00形成高峰平台,19:00—5:30树干液流停止。随干旱胁迫的加重,酸枣树干液流启动和达到峰值时间滞后,结束时间提前,日蒸腾作用时间缩短;活跃期由一天中由12.5 h缩短至8.0 h,日蒸腾耗水量明显降低,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水分生理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酸枣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随Wr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先降低后升高,即低水分和高水分条件下,酸枣叶片光合生产能力低,但表现出高效用水的生理特性。Pn最高值15.07μmol·m-2s-1、Tr最高值8.56 mmol·m-2s-1、WUE最高值4.40μmol·mmol-1分别出现在Wr为61.6%,52.2%和83.3%时。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参数随Wr的变化表明,贝壳砂生境酸枣表现出一定的耐干旱不耐水湿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液流 耗水 光合参数 贝壳砂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熵概念的贝壳砂颗粒破碎特性描述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海 孔令伟 赵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2-1159,共8页
对取自福建莆田湄洲湾海域的贝壳砂进行了不同围压、不同相对密度下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同时考虑了尺寸效应的影响。依据试样试验前后粒径分布资料,在统计熵概念基础上提出颗粒破碎粒度熵模型对其破碎率进行了度量,并与Hardin颗粒破碎... 对取自福建莆田湄洲湾海域的贝壳砂进行了不同围压、不同相对密度下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同时考虑了尺寸效应的影响。依据试样试验前后粒径分布资料,在统计熵概念基础上提出颗粒破碎粒度熵模型对其破碎率进行了度量,并与Hardin颗粒破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贝壳砂颗粒破碎率与围压、相对密度及试样尺寸均有关系,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贝壳砂颗粒破碎程度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大;当相对密度较低时,颗粒破碎率呈增大趋势;相对密度增加到较高值时,颗粒破碎程度减弱;贝壳砂三轴压缩前后的级配曲线均可以通过粒度熵模型参数表征,其中相对基础熵参数(NB)较好地反映了颗粒破碎程度大小,破碎率愈高,NB值愈小,NB与Hardin破碎率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贝壳砂颗粒破碎粒度熵参数能较好地描述其颗粒破碎行为,为岩土介质材料的颗粒破碎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砂 颗粒破碎 粒度熵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壳间隙周向均匀性对荞麦剥壳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伟 杜文亮 +1 位作者 魏鹏 吴英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24,共6页
荞麦剥壳设备是荞麦米加工的关键设备,生产中以砂盘式剥壳机较为常见。砂盘式剥壳机的优点是壳、米完整性好,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剥壳间隙是影响剥壳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制造误差及安装误差的存在使得剥壳间隙的周向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 荞麦剥壳设备是荞麦米加工的关键设备,生产中以砂盘式剥壳机较为常见。砂盘式剥壳机的优点是壳、米完整性好,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剥壳间隙是影响剥壳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制造误差及安装误差的存在使得剥壳间隙的周向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匀性。为了改善剥壳效果,提高设备性能,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间隙周向不均主要与、α、β与λ4个角度相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剥壳机间隙调整方式由"转动+移动"改为单纯的"移动",并利用砂盘间的磨损作用,以消除、α、β与λ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增加刻度环使得间隙调整更加方便和准确。通过对间隙进行检测表明:新的间隙调整方式能将砂盘周向间隙极差从最大的1.1 mm降低至0.2 mm内。剥壳试验表明:砂盘周向间隙的均匀一致可直接降低相对碎米率,间接提升出米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剥壳间隙 砂盘 间隙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砂的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郦能惠 瞿亦容 +1 位作者 何文钦 陈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2-637,共6页
对贝壳砂物理力学特性和耐久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了贝壳砂的工程特性与普通石英砂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贝壳砂的工程特性与耐久性满足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为贝壳砂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贝壳砂 化学成份 压缩性 应力应变特性 溶蚀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比例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幼贝潜沙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诗萌 王晔 +1 位作者 杨凤 霍忠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探明不同泥沙比例的底质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潜沙的影响,在水温13~15℃的室内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4种规格(壳长为13、17、23、25 mm)的蛤仔幼贝在5种泥沙比例的底质(泥沙比为全沙、3∶7、1∶1、7∶3、全泥)... 为探明不同泥沙比例的底质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潜沙的影响,在水温13~15℃的室内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4种规格(壳长为13、17、23、25 mm)的蛤仔幼贝在5种泥沙比例的底质(泥沙比为全沙、3∶7、1∶1、7∶3、全泥)中的潜沙情况。结果表明:4种规格蛤仔在5种底质中的48h潜沙率以全沙组最高,其他含泥组均比全沙组明显降低(P<0.05),且含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底质相同时,规格越小蛤仔的潜沙速度越快,平均48 h潜沙率越高;方差分析表明,蛤仔规格、底质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蛤仔的潜沙率有显著影响(P<0.05);底质中总有机碳含量与48 h潜沙率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P<0.01),说明底质的粒径和化学成分共同影响蛤仔的潜沙速度。研究表明,滩涂养殖时选择10~15 mm蛤仔苗种,投放在沙比例较大的海区将利于蛤仔快速潜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潜沙 规格 泥沙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养殖黄沙鳖营养品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吴萍 赖春华 +3 位作者 廖永聪 廖诚珍 谢志扬 李军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为了构建广西黄沙鳖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对不同重量梯度的3种鳖肌肉、裙边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重量下,养殖黄沙鳖肌肉粗蛋白含量均高于中华鳖和野生鳖;野生鳖肌肉粗脂肪含量最低;养殖黄沙鳖裙边胶原蛋... 为了构建广西黄沙鳖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对不同重量梯度的3种鳖肌肉、裙边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重量下,养殖黄沙鳖肌肉粗蛋白含量均高于中华鳖和野生鳖;野生鳖肌肉粗脂肪含量最低;养殖黄沙鳖裙边胶原蛋白含量最高。3种鳖的裙边胶原蛋白分子量不大,属I型胶原蛋白。养殖黄沙鳖大腿肌肉含维生素种类最多,肝脏次之,裙边最少。广西的养殖黄沙鳖营养丰富,具有较高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粗蛋白 粗脂肪 胶原蛋白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鳖与中华鳖肌肉氨基酸的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赖春华 李军生 +2 位作者 廖永聪 廖诚珍 谢志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3-374,378,共3页
对黄沙鳖与中华鳖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沙鳖肌肉的氨基酸含量比中华鳖稍高,分别为20.11%和18.92%,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44%和40.55%,鲜味氨基酸含量相当。但是根据AAS和CS,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为蛋... 对黄沙鳖与中华鳖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沙鳖肌肉的氨基酸含量比中华鳖稍高,分别为20.11%和18.92%,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44%和40.55%,鲜味氨基酸含量相当。但是根据AAS和CS,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为蛋氨酸+胱氨酸,黄沙鳖的必需氨基酸指数高于中华鳖,表明黄沙鳖的蛋白质品质稍优越于中华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中华鳖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载荷下小型目标变形及冲击损伤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良军 蒋伟康 +1 位作者 艾艳辉 仝志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50-1455,共6页
采用双腔内部填沙圆柱壳体(硬模型)模拟含内部装填物的水下实体结构,对圆柱壳体在水中受球形三硝基甲苯(TNT)炸药产生的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过程及其冲击破坏进行研究.对不同装药量、爆炸距离和爆炸方位下的内部填沙圆柱壳体目标... 采用双腔内部填沙圆柱壳体(硬模型)模拟含内部装填物的水下实体结构,对圆柱壳体在水中受球形三硝基甲苯(TNT)炸药产生的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过程及其冲击破坏进行研究.对不同装药量、爆炸距离和爆炸方位下的内部填沙圆柱壳体目标与空壳目标(软模型)进行了爆炸冲击试验,并将内部填沙圆柱壳体与空壳圆柱壳体在相同爆炸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同爆炸条件下,填沙圆柱壳体比空壳圆柱壳体抗爆能力强,填沙圆柱壳体模型的冲击破坏主要集中于仪器舱段,装药舱段很难破坏,空壳圆柱壳体的冲击破坏主要发生在较薄的主舱段,表现为壳体表面轴向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空壳圆柱壳体 填沙圆柱壳体 冲击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砂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瞿亦容 郦能惠 +2 位作者 严丽雪 顾春媛 韩秀兰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8,共3页
贝壳砂是港口工程和海洋工程陆域形成的一种新的回填料,贝壳砂的贝壳含量是影响贝壳砂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在控制回填的贝壳砂质量时,需检测回填贝壳砂的贝壳含量、贝壳比重等指标。结合LNG接收站工程实践,笔者研究了贝壳砂质量检测的方... 贝壳砂是港口工程和海洋工程陆域形成的一种新的回填料,贝壳砂的贝壳含量是影响贝壳砂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在控制回填的贝壳砂质量时,需检测回填贝壳砂的贝壳含量、贝壳比重等指标。结合LNG接收站工程实践,笔者研究了贝壳砂质量检测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域形成 贝壳砂 贝壳含量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鱼油中EPA、DHA的含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赖春华 李军生 +3 位作者 廖永聪 廖诚珍 谢志扬 陈铁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2-104,共3页
建立分离检测广西黄沙鳖甲鱼油中的EPA和DH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采用岛津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体积比70∶30),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30℃。甲鱼油经0.5 mol/L KOH-乙醇... 建立分离检测广西黄沙鳖甲鱼油中的EPA和DH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采用岛津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体积比70∶30),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30℃。甲鱼油经0.5 mol/L KOH-乙醇溶液进行皂化,三乙胺-溴苯乙酮酯化后直接上机分析。结果表明:EPA、DHA在0.025 mg/mL^0.1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EPA为0.999 1、R2DHA为0.999 5;该法用于甲鱼油的检测,回收率EPA为96.00%~98.67%,DHA为92.00%~98.00%,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DHA和EPA 高效液相色谱 甲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PSB)和翻富(FAMP)在温室无沙养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叶奕佐 叶嵘 +3 位作者 王苹萍 王春生 戴根平 陆生才 《水产科技情报》 1996年第2期51-55,共5页
一般的温室养鳖存在着鳖池底质和水质容易污染的问题,净化处理费工耗能;无沙养鳖新工艺可以妥善解决这一难题。本试验通过四个处理组──有沙、无沙、无沙+PSB、无沙+FAMP──进行对比,显示出无沙养鳖法具有节能、低耗、高... 一般的温室养鳖存在着鳖池底质和水质容易污染的问题,净化处理费工耗能;无沙养鳖新工艺可以妥善解决这一难题。本试验通过四个处理组──有沙、无沙、无沙+PSB、无沙+FAMP──进行对比,显示出无沙养鳖法具有节能、低耗、高产、优质等特点。光合细菌(PSB)对改善水质,提高鳖的产量有一定作用,但在较好的水质环境条件下其作用不明显。翻富(FAMP)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及水质改良剂,在本次试验中增产效果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无沙养鳖法 水质改良剂 光合细菌 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代结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贝壳砂除氟剂
15
作者 王萍 李国昌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3,共3页
通过溶解、交代结晶作用,在贝壳砂表面形成羟基磷灰石微晶薄层,制备羟基磷灰石/贝壳砂除氟剂,研究沉淀pH值对材料除氟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吸附率都在90%以上,最高可达96.9%。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了样品的吸附... 通过溶解、交代结晶作用,在贝壳砂表面形成羟基磷灰石微晶薄层,制备羟基磷灰石/贝壳砂除氟剂,研究沉淀pH值对材料除氟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吸附率都在90%以上,最高可达96.9%。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了样品的吸附等温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砂 羟基磷灰石 交代结晶作用 除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中大安寨储层加砂压裂改造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大椿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0,8,共4页
川中侏罗系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垂向上发育有凉高山、沙溪庙、大安寨、东岳庙、珍珠冲五套油层,其中大安寨灰岩储层为主力油层。长期以来,对大安寨储层的试油手段单一,大多采用小规模的酸化解堵,无有效的增产改造措施。借鉴国内外超低... 川中侏罗系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垂向上发育有凉高山、沙溪庙、大安寨、东岳庙、珍珠冲五套油层,其中大安寨灰岩储层为主力油层。长期以来,对大安寨储层的试油手段单一,大多采用小规模的酸化解堵,无有效的增产改造措施。借鉴国内外超低孔渗、非常规石油成功开发经验,川中在大安寨开展了三种不同井型的加砂压裂试验。通过对6口井加砂压裂参数、泵注程序、造缝效果和产油能力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加砂压裂工艺在川中侏罗系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的难点与对策,为川中致密油藏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安寨 致密油藏 加砂压裂 介壳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水换热器污垢不同生长阶段的除垢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广兴 潘晨晓 徐健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了提高污水换热器的除垢效果,文章以管壳式污水换热器为研究对象,以沙粒作为除垢粒子,以污垢热阻变化率表征除垢效果,在利用烘干灼烧失重法、能谱分析法和微观结构分析法分析污垢成分的基础上,运用污垢热阻法进行除垢试验研究。通过... 为了提高污水换热器的除垢效果,文章以管壳式污水换热器为研究对象,以沙粒作为除垢粒子,以污垢热阻变化率表征除垢效果,在利用烘干灼烧失重法、能谱分析法和微观结构分析法分析污垢成分的基础上,运用污垢热阻法进行除垢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在污垢生长的诱导期、生长期和渐近期3个阶段除垢对污垢热阻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管壳式污水换热器管内污垢的主要成分为含水量较高的有机物;结垢工况下,污垢热阻渐近值为0.74×10^-3(m^2·K)/W;在污垢生长的诱导期、生长期和渐近期进行除垢后,污垢热阻渐近值分别为0.4×10^-3,0.42×10^-3,0.6×10^-3(m^2·K)/W,与结垢工况相比,污垢热阻渐近值分别降低了45.9%,43.2%,18.9%,除垢工况下污垢热阻增长速率较结垢工况明显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沙粒 污垢热阻 除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凸轮轴制造技术及国内外发展动态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军 刘耀辉 《汽车工艺与材料》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合金铸铁凸轮轴的铸造工艺及凸轮耐磨性能的强化工艺现状。指出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铁型覆砂铸造或壳型填铁丸铸造生产合金铸铁凸轮轴,并对凸轮进行耐磨性能强化处理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工艺方法。
关键词 合金铸铁 凸轮轴 汽车发动机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石湾煤矿风井含油气岩层防突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华安增 沈尉安 +1 位作者 李建森 邱春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了防止海石湾煤矿风井施工中再次发生油气砂岩突出,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了突出危险层预测研究.研究认为钻孔油气喷出、片状岩芯和钻孔变形是最重要的预测评价指标.采用钻孔释放方案,在井筒周围形成一个低地应力、低油气压力保护壳... 为了防止海石湾煤矿风井施工中再次发生油气砂岩突出,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了突出危险层预测研究.研究认为钻孔油气喷出、片状岩芯和钻孔变形是最重要的预测评价指标.采用钻孔释放方案,在井筒周围形成一个低地应力、低油气压力保护壳,能经济有效地预防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突出 钻孔释放 煤矿 含油气岩层 防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量贝壳砂在陆域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高含量贝壳砂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质、耐久性和吹填贝壳砂形成陆域的施工工艺,表明采用振冲密实和强夯加固处理后,高含量贝壳砂地基可以达到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得出此类砂是一种较好的陆域回填材料的...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高含量贝壳砂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质、耐久性和吹填贝壳砂形成陆域的施工工艺,表明采用振冲密实和强夯加固处理后,高含量贝壳砂地基可以达到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得出此类砂是一种较好的陆域回填材料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量贝壳砂 陆域形成 试验 振冲 强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