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的多态性及其与蛋壳品质的关联性
1
作者 罗华伦 王春源 +2 位作者 吴燕 向进 张依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3.0设计引物,采用正向测序法筛选GRIN1基因在3′UTR区域的SNP位点。【结果】GRIN1基因的3′UTR检测到4个SNP位点:g.30871C>T、g.31017A>G、g.31158A>C和g.31166G>C,其中仅g.31158A>C和g.31166G>C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且g.30871C>T和g.31017A>G都极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1)。g.31017A>G与蛋壳品质的关联分析中,GG基因型的蛋质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4个SNP位点共产生5个单倍型(H1、H2、H3、H4、H5)和8个双倍型(H1H1、H1H2、H1H3、H2H2、H2H3、H2H4、H3H5、H4H4),双倍型H3H5的蛋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和H2H3(P<0.05),双倍型H3H5的蛋壳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P<0.05),其他双倍型指标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与蛋壳品质存在显著关联;g.31017A>G对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能够作为改善蛋壳品质的分子标记位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顺绿壳蛋鸡 GRIN1基因 3′非翻译区 SNP位点 蛋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壳结构受迫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庞福振 彭德炜 +2 位作者 李海超 田宏业 单衍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7-13,共7页
利用半解析法研究了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基于区域能量分解法和Reissner-Naghdi’s线性薄壳理论,将柱壳在沿壳体的母线方向将其分解为若干子壳段,并推导出适合一般边界条件下圆柱壳的求解模型。其中,柱壳结构的位移函数采用Chebyshev行列... 利用半解析法研究了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基于区域能量分解法和Reissner-Naghdi’s线性薄壳理论,将柱壳在沿壳体的母线方向将其分解为若干子壳段,并推导出适合一般边界条件下圆柱壳的求解模型。其中,柱壳结构的位移函数采用Chebyshev行列式和傅里叶级数进行展开,并引入最小二乘残差来消除计算的不稳定性。对柱壳结构进行受迫振动特性分析,并通过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边界条件和结构参数的改变对圆柱壳受迫振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区域能量分解 受迫振动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鸣禽间脑听觉卵圆核壳区脑啡肽的免疫组织化学及神经联系(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少举 陈刚 +2 位作者 彭为民 张信文 左明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6-114,共9页
应用尼氏染色及脑啡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鸣禽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间脑听觉中继核———卵圆核 (n .OvoidalisOv)中心核及其壳区 (shell)的形态学特征 ,再应用神经示踪剂BDA (biotionylateddextranamine)对壳区的神经投射进... 应用尼氏染色及脑啡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鸣禽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间脑听觉中继核———卵圆核 (n .OvoidalisOv)中心核及其壳区 (shell)的形态学特征 ,再应用神经示踪剂BDA (biotionylateddextranamine)对壳区的神经投射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1)脑啡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较尼氏染色更能区分中心核及壳区 ,仅Ov壳区存在脑啡肽纤维或细胞 ,而中心核几乎不存在 ;(2 )Ov壳发出纤维投向端脑听区L2b ,L1,L3,下丘脑腹内侧核 (ventromedialnucleusVMN)和下丘脑前内侧核 (n .anteriormedialishypothalamiAM) ;(3)Ov壳接受端脑古纹状体粗核 (robustarchistriatumRA)壳区、中脑背内侧核 (mesencephalicuslateralisparsdorsalisMLd)与丘间核 (n .intercollicularisICo)界面区的投射。首次发现鸣禽卵圆核壳区同非鸣禽相似 ,也与下丘脑有神经投射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禽 脑啡肽 卵圆核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偏离度统计方法的预测控制性能评估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超 张登峰 +1 位作者 许巧玲 李学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71-3977,共7页
针对带区域约束条件的预测控制系统性能评估问题,在考虑过程输出变量约束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加权偏离度统计方法的控制性能评估算法。该方法依据控制要求的不同,将输出变量分为质量变量和约束变量,并结合工程经验合理选择变量的权... 针对带区域约束条件的预测控制系统性能评估问题,在考虑过程输出变量约束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加权偏离度统计方法的控制性能评估算法。该方法依据控制要求的不同,将输出变量分为质量变量和约束变量,并结合工程经验合理选择变量的权重。基于系统闭环运行数据和约束设置,通过计算变量的加权偏离度得到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指标,从而为预测控制器的参数调整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决策依据。系统仿真实例和工程应用证明了该评估算法对区域预测控制系统性能评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性能评估 模型预测控制 区域控制 shell重油分馏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全新世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长荣 胥勤勉 +4 位作者 袁桂邦 李亚平 胡云壮 肖国强 杨吉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50,53,共4页
从地貌、沉积和年代等方面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形成演变过程。研究区中部和南部主要为不同时期的古黄河三角洲,每期古黄河三角洲发育时均形成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和潮间带等沉积层序,三角洲的不同部位分别形成河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 从地貌、沉积和年代等方面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形成演变过程。研究区中部和南部主要为不同时期的古黄河三角洲,每期古黄河三角洲发育时均形成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和潮间带等沉积层序,三角洲的不同部位分别形成河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三角洲废弃后,形成三角洲平原—贝壳堤—滨海沙坝的地貌体系。研究区北部的沉积层序和地貌特征反映了少泥沙河流在海洋动力逐渐减弱条件下的河海相互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地貌演变 沉积层序 贝壳堤 黄河三角洲 天津滨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的构造特征及应力场模拟 被引量:17
6
作者 庄建建 杨风丽 赵文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482,共8页
在深入探讨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ELLS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该时期下扬子区的构造应变率和块体位移速率。结果表明: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相接地带为强压应力区,南黄海东部为强张应力区,而苏鲁造山带及江... 在深入探讨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ELLS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该时期下扬子区的构造应变率和块体位移速率。结果表明: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相接地带为强压应力区,南黄海东部为强张应力区,而苏鲁造山带及江绍断裂带为压扭应力区。下扬子地块应变率大小为5.0×10-15/s~1.0×10-14/s,块体位移速率约50mm/a。在该应力场控制下,下扬子地块表现出大规模的南北"对冲"推覆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shellS有限元 应变率 印支—早燕山期 下扬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椭圆抛物面弦支穹顶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正荣 石开荣 +2 位作者 刘红亮 蔡健 罗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2-119,共8页
厚街体育馆钢屋盖采用大跨度椭圆抛物面弦支穹顶结构,支座间净跨110m×80m,上部单层网壳矢高9.4 m.分别以此结构与相应的单层网壳为分析对象,采用改进的随机缺陷模态法,对两类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 厚街体育馆钢屋盖采用大跨度椭圆抛物面弦支穹顶结构,支座间净跨110m×80m,上部单层网壳矢高9.4 m.分别以此结构与相应的单层网壳为分析对象,采用改进的随机缺陷模态法,对两类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局部拓扑形式改变及活载半跨分布对弦支穹顶结构缺陷敏感区域的影响.研究表明:弦支穹顶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位于上部单层网壳;弦支穹顶与相应单层网壳的缺陷敏感区域有较大差异,下部索杆体系的引入明显改善了上部单层网壳的缺陷敏感性;局部拓扑形式的改变,可有效降低结构的缺陷敏感程度;活载的半跨分布对传统拓扑形式弦支穹顶结构缺陷敏感区域的影响并不大,但对于该结构上部单层网壳中心区域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穹顶 单层网壳 稳定性 随机缺陷模态法 缺陷敏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蚝宅”的生态智慧及其营建策略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江 杨宁 邵圣坤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8-191,共4页
"蚝宅"是中国岭南沿海地域特有的建筑文化遗产,它以废弃牡蛎壳(蚝壳)作为适应性建筑原材料并对传统的建筑营建技术进行创新,塑造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生态人居建筑,体现了先民原始、自然的生态观在废弃物再利用层面上的实践... "蚝宅"是中国岭南沿海地域特有的建筑文化遗产,它以废弃牡蛎壳(蚝壳)作为适应性建筑原材料并对传统的建筑营建技术进行创新,塑造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生态人居建筑,体现了先民原始、自然的生态观在废弃物再利用层面上的实践。通过田野调研,对"蚝宅"营建过程中所表现出"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态智慧进行了综述,对"蚝宅"的生态技术和营建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废弃物再利用 适应性 生态观 生态技术 绿色建筑 地域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壳结构的产业波动区域间扩散效应研究——以中国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相雪梅 赵炳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6,共10页
文章基于网络k-壳结构,分析了产业波动区域间扩散的内在机理,分别考虑产业间跨区域供给和需求,构建了区域赋权影响k-壳供给网络和需求网络,并选定三类结构指标,量化了产业波动跨区域扩散导致的区域间总量波动的相互影响强度,明确了各区... 文章基于网络k-壳结构,分析了产业波动区域间扩散的内在机理,分别考虑产业间跨区域供给和需求,构建了区域赋权影响k-壳供给网络和需求网络,并选定三类结构指标,量化了产业波动跨区域扩散导致的区域间总量波动的相互影响强度,明确了各区域在多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影响力。实例分析验证了基于k-壳结构研究产业波动区域间扩散效应的有效性,在区域经济稳定和增长、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波动 区域间产业网络 k一壳结构 区域赋权影响k-壳网络 扩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燕麦新品种蒙燕3号的选育及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芬 付晓峰 +1 位作者 刘俊青 杨海顺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6期28-33,共6页
蒙燕3号为皮燕麦新品种,通过传统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1年在内蒙古、河北、新疆、青海、吉林等省(自治区)的8个试点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其平均产量4190.7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16.1%;2013年在河北张北县、新疆奇台县、山西右玉县... 蒙燕3号为皮燕麦新品种,通过传统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1年在内蒙古、河北、新疆、青海、吉林等省(自治区)的8个试点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其平均产量4190.7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16.1%;2013年在河北张北县、新疆奇台县、山西右玉县、内蒙古武川县4个试点进行生产示范试验,其平均产量为3736.5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29.20%。蒙燕3号在内蒙古武川县、甘肃合作市、青海西宁市试点产量较高,可在上述试点及与此相近生态区域种植。该品种2015年通过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蒙燕3号(编号2015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燕麦 蒙燕3号 区域试验 生产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山褐壳鸡蛋区域性公用品牌培育的成效、措施及建议
11
作者 刘庆伟 《现代畜牧兽医》 2018年第7期57-60,共4页
"黑山褐壳鸡蛋"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资格的蛋类产品。通过示范创建、探索模式、总结经验,推进了黑山县蛋鸡养殖、产品加工及出口贸易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做大做强了"黑山褐壳鸡蛋"品... "黑山褐壳鸡蛋"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资格的蛋类产品。通过示范创建、探索模式、总结经验,推进了黑山县蛋鸡养殖、产品加工及出口贸易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做大做强了"黑山褐壳鸡蛋"品牌,促进了地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示范样板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本文分析了"黑山褐壳鸡蛋"区域性公用品牌培育过程中的积极成效,介绍了在品牌建设中政策扶持、品质监管、品牌宣传、健全产业链条,文化建设等几项重要措施,并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山褐壳鸡蛋 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 区域性公用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