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me-dependent behavior comparison of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 between prototype and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Yong-bao QIN Peng-ju +2 位作者 LIU Zhi-hua ZHANG Xiao MAO 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565-1577,共13页
Beipanjiang Bridge is a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s with stiffened skeleton(CABSS)in China.It has a fixed end arch with the span of 445 m and the rise of 100 m.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seque... Beipanjiang Bridge is a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s with stiffened skeleton(CABSS)in China.It has a fixed end arch with the span of 445 m and the rise of 100 m.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sequence and the time-dependent behavior of CABSS,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model bridge was explored.But the measured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ratios of arch rib between prototype and model bridge did not subject to linear similarity relation when the time-dependent behavior was considered.So,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and verified by the measured data.Then,the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of the prototype and model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when the elastic analysis or coupling of temperature and shrinkage,creep effect was considered.Furthermore,a parametric study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temperature,shrinkage and creep effect of concrete are considered,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of prototype and model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ratios of prototype and model bridge in construction and bridge completed stage do not present the geometric similarity ratio 7.5 and 1.0,respectively.They are also much influenced by concrete predicting model and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arch bridge time-dependent behavior finite element model test stiffened skele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及塑性-损伤模型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发兴 吴霞 +7 位作者 吕飞 王文君 孙浩 SADAT Said Ikram 许云龙 王恩 王莉萍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0-711,共22页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约束混凝土工作原理。分析表明,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混凝土压损伤比将由单轴受压时为1左右线性递减至小于0.5,八面体剪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轴向峰值应力提升为某一定值,压损伤比取值减小引发非弹性体积膨胀减小至不变,因而导致混凝土由单轴受压脆性破坏向多轴受压塑性破坏转变,该理论为钢管混凝土柱中发挥混凝土耗能潜力提供理论依据。依据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确定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的三轴强度参数,包括膨胀角、拉压子午线强度比值和二轴等压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并建议常温静力荷载下多类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常温地震荷载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以及火灾升温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建立约束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介绍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模型中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而钢管与钢梁采用壳单元,可模拟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滑移与约束作用,当采取增强约束拉筋强柱构造方法时可提升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结构的承载力、抗震与抗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比 强度理论 塑性-损伤模型 三轴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 实体-壳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GM和T-LSIS的大跨混凝土箱梁桥裂缝统一识别与开裂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栋 贾勤龙 端木祥永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9,共17页
持续下挠是大跨混凝土箱梁桥的主要病害特征。由于箱梁的空间复杂性,近年来一些无法由传统分析方法解释的裂缝不断从对桥梁的检查中被发现,不能排除正是由于这些未被注意到的裂缝导致结构的下挠。而对这些超出设计预期的裂缝进行识别与... 持续下挠是大跨混凝土箱梁桥的主要病害特征。由于箱梁的空间复杂性,近年来一些无法由传统分析方法解释的裂缝不断从对桥梁的检查中被发现,不能排除正是由于这些未被注意到的裂缝导致结构的下挠。而对这些超出设计预期的裂缝进行识别与机理研究对传统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空间网格模型(SLGM),结合三层应力指标系统(T-LSIS)的裂缝统一识别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大跨径混凝土多箱室箱梁桥为实际背景,开展全面的裂缝识别与开裂机理研究。研究考虑不同荷载因素、环境温度场模式、箱梁“框架效应”对结构抗裂性能的影响,并将识别的裂缝位置及形态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讨论并解析实桥不同裂缝的开裂机理及其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SLGM和T-LSIS分析框架能够实现对实桥裂缝位置和形态的统一识别,包括传统方法无法解释的一些裂缝。此外,内外温差效应对箱梁的抗裂性能影响显著,对“框架效应”的忽略是导致箱梁腹板产生超出设计预期的开裂的核心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箱梁 精细有限元 裂缝识别 空间网格模型 横向框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墩柱撞击性能与破坏机理研究
4
作者 马海英 邱媛 +2 位作者 夏烨 周锐根 王君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7-1034,共8页
以采用杯口连接的预制墩柱为研究对象,连接形式包括钢板和剪力键,分析其在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首先,建立有限元动力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拟静力试验进行验证。然后,分析杯口连接的预制墩柱在不同撞击位置下的动力性能,并与现浇式整体墩... 以采用杯口连接的预制墩柱为研究对象,连接形式包括钢板和剪力键,分析其在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首先,建立有限元动力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拟静力试验进行验证。然后,分析杯口连接的预制墩柱在不同撞击位置下的动力性能,并与现浇式整体墩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杯口连接的预制墩柱,柱顶撞击时会出现弯曲破坏;钢板连接预制墩柱的破坏区域大于剪力键连接预制墩柱;由于杯口连接,预制墩柱塑性铰位置高于现浇墩柱;柱底撞击时会出现冲剪破坏,2种连接形式的破坏区域相当,且与现浇墩柱性能基本相同;相同撞击条件下预制墩柱的动抗弯承载力与现浇墩柱相似,动抗剪承载力高于现浇墩柱15%以上,且延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杯口连接 有限元模型 撞击荷载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5
作者 闫磊 邢俊鹏 +1 位作者 牛哲 刘金鑫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使该试验梁承受自重+配重+开裂荷载11个月(即14个月龄期)进行同等观测。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曲率半径下3×35 m曲线组合梁桥的钢主梁挠度、应力长期(10年)增长系数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月龄期后,试验梁挠度增加,增量约为初始挠度的10%,曲线内、外侧钢主梁挠度差可忽略不计;中支点处应力增加,距梁端0.4L(L为该跨跨径)处应力减少。当3×35 m曲线梁桥的曲率半径由460 m增加至1000 m时,对于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35线性变化至0.0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1.13线性变化至-0.18,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均取1.1;对于应力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44线性变化至-0.3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0.27线性变化至-0.34,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0.89、0.90,中支点处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1.3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曲线梁桥 收缩徐变 应力 挠度 曲率半径 缩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冲击下不同孔状和密度仿生结构的抗冲击能力研究
6
作者 周娟 赵宇鹏 +2 位作者 龙思星 张世杰 江旭东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5-954,共10页
针对现代工程应用对轻质高强结构需求的问题,以夏威夷果壳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仿生结构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首先,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 针对现代工程应用对轻质高强结构需求的问题,以夏威夷果壳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仿生结构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首先,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夏威夷果壳显微结构,设计了四种相对密度一致的多孔结构模型及三种相对密度有所差异的仿生截半立方体结构模型;然后,采用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制备了仿夏威夷果壳结构模型;最后,采用了有限元模拟和落锤冲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条件下的抗冲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密度一致的情况下,三角形多孔结构的比能量吸收和破碎力效率分别比方形多孔结构提高了约60.3%和59%;仿生截半立方体结构的吸能性与相对密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果壳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扫描电子显微镜 熔融沉积成型 有限元模拟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空坐封用可溶桥塞锚定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喻成刚 杨建 +4 位作者 李明 尹强 梅蕾 祝效华 王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5,共9页
目前针对可溶桥塞卡瓦锚定行为的研究大多限于整体式卡瓦结构,该结构的膨胀极限比分瓣式卡瓦低,不能适应目前页岩气井套变频发且严重的现状。为此,基于分瓣式卡瓦受力分析,开展了可溶MgAl合金材料和套管材料力学拉伸试验,建立了可溶桥... 目前针对可溶桥塞卡瓦锚定行为的研究大多限于整体式卡瓦结构,该结构的膨胀极限比分瓣式卡瓦低,不能适应目前页岩气井套变频发且严重的现状。为此,基于分瓣式卡瓦受力分析,开展了可溶MgAl合金材料和套管材料力学拉伸试验,建立了可溶桥塞分瓣式卡瓦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优化了影响桥塞锚定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齿槽轴向角度的推荐选择范围为15°~20°,最佳齿槽环向角度为10°,齿槽最优深度为6 mm,最佳齿槽前端距离为28 mm,最佳齿槽间距为15 mm;箍环材料的选择要同时考虑限位效果和塑性变形能力,箍环材料选择316L可以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可溶桥塞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桥塞 锚定性能 分瓣式卡瓦 有限元模型 齿槽参数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郝常顺 刘保东 +5 位作者 孙武鹏 陆满成 李艳 禚一 邸昊 马永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2-1685,共24页
为进一步推进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技术发展,保障桥梁运营安全,从国内铁路桥梁健康监测发展现状、健康监测数据处理、模态参数识别、有限元模型修正、损伤识别方法、结构安全预警及状态评估方法6个方面调研、梳理和分析了桥梁健康监... 为进一步推进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技术发展,保障桥梁运营安全,从国内铁路桥梁健康监测发展现状、健康监测数据处理、模态参数识别、有限元模型修正、损伤识别方法、结构安全预警及状态评估方法6个方面调研、梳理和分析了桥梁健康监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综合分析表明:虽然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目前已具备完整的工作框架,并且部分问题在现有系统中有一定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桥梁所处环境因素复杂且监测数据量巨大,其效果有待提升;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监测数据的处理极为重要,如何利用多源异构数据高效地自动处理数据是重点研究方向;在模态参数识别方面,如何准确识别低频、紧密型模态并自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有限元模型修正方面,大跨铁路桥梁的有限元模型修正需要参数较多且非线性程度较高,基于神经网络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较为适用,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可以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实时更新,为实时状态评估及结构安全预警研究奠定基础;在损伤识别方面,结合有限元模型与实测数据两者对桥梁进行损伤识别,利用不同层级的数据的结合识别桥梁损伤,从而提升结构损伤识别准确率,是目前桥梁损伤识别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结构安全预警方面,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预警系统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初期,亟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预警系统,预警阈值设定方式、异常情况预警准确度、如何判别异常情况的紧急程度、预警后采取何种措施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是铁路桥梁预警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状态评估方法方面,铁路桥梁的状态评估缺乏统一标准,并且大多数状态评估只采用动力性能指标作为判断标准,针对铁路桥梁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并与物理模型结合的方式制定合理的状态评估标准、建立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健康监测 数据处理 模态参数识别 有限元模型修正 损伤识别 安全预警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云物元的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
9
作者 王凯 张嘉欣 +2 位作者 任杰 罗时朋 张美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4,247,共12页
装配式桥梁施工通过在工厂异地预制桥梁构件、现场快速组装的方式,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公路桥梁的主流建造方式。为科学评价装配式桥梁施工的绿色度,首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 装配式桥梁施工通过在工厂异地预制桥梁构件、现场快速组装的方式,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公路桥梁的主流建造方式。为科学评价装配式桥梁施工的绿色度,首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与聚合效度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SEM)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过程的绿色度评价体系;然后,基于云模型和物元可拓理论,构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安徽省G312合六界至迎宾大道交叉口段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装配式桥梁施工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出的绿色度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研究为装配式桥梁的绿色施工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梁 绿色施工 绿色度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SEM) 云物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初始静应力场的水下耐压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谢晓忠 赵勰 +2 位作者 冯士超 陈沙古 胡嘉骏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3,共9页
针对合拢端口含初始几何缺陷的环肋圆柱壳结构在形状矫正后装配产生的初应力场问题,在考虑由大变形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的前提下,研究初应力场对环肋圆柱壳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试验方法,获得典型环肋圆柱壳在端口位移载荷下的结... 针对合拢端口含初始几何缺陷的环肋圆柱壳结构在形状矫正后装配产生的初应力场问题,在考虑由大变形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的前提下,研究初应力场对环肋圆柱壳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试验方法,获得典型环肋圆柱壳在端口位移载荷下的结构应力;同时利用ANSYS软件构建含初始几何缺陷的环肋圆柱壳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得到初应力场;通过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数值仿真的有效性;进一步通过弧长法对含初始几何缺陷及初应力场的水下耐压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进行求解。分析表明:受静水外压作用的水下耐压结构在考虑初始静应力场后,其极限承载能力出现小幅下降,结构失稳波形规则性降低,但破坏位置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几何缺陷 应力场 环肋圆柱壳 静水外压 强度 稳定性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营荷载的大跨径拱桥层次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
11
作者 罗岚炘 宋明明 +2 位作者 钟华强 何天涛 孙利民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和交通荷载的概率参数修正、概率响应预测和结构状态评估。首先,根据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了计算理论频率时需要考虑的荷载。随后,建立了温度-弹性模量线性关系,并基于动态称重(weigh-in-motion,WIM)数据,提出一种车辆荷载估计方法,以在有限元模型中定量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频率的影响。同时,引入两阶段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采样方法和响应面代理模型,以提高概率模型修正的计算速率。该方法在一座采集了两年监测数据的大跨径拱桥上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运营荷载、参数不确定性和建模误差后,实测频率基本处于预测频率的95%置信区间内。最后,基于实测响应和预测响应置信区间提出了一个结构状态指标,并利用该指标检测出该桥的路面铺装更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FEMU) 层次贝叶斯 运营荷载 大跨径拱桥 结构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中多层PBL剪力键的抗剪性能研究
12
作者 谭星宇 方志 +1 位作者 熊炫伟 刘新华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为明确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中多层开孔板(PBL)剪力键的抗剪性能,以混凝土类型、PBL层数和层间距为试验参数,开展了13组静载推出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及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明确多层PBL的群键效应机理;结合... 为明确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中多层开孔板(PBL)剪力键的抗剪性能,以混凝土类型、PBL层数和层间距为试验参数,开展了13组静载推出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及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明确多层PBL的群键效应机理;结合相关文献试验结果,提出描述单孔PBL剪力-滑移特征的本构方程及考虑界面黏结的多层非线性弹簧传力模型。结果表明:UHPC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可使PBL的抗剪刚度和受剪承载力分别增加23%、42%;群键效应则导致多层PBL的平均单键抗剪刚度和受剪承载力降低,其主要归因于多层PBL受力的不均匀性。增加开孔直径及剪力键层数,可使群键效应更为显著;而增大开孔钢板厚度和层间距则使之减弱。所提出的传力模型结合单键本构方程可较好地预测普通混凝土或UHPC中多层PBL的抗剪刚度及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PBL剪力键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剪性能 推出试验 有限元分析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细粒土离散元模拟及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13
作者 罗伟 盛登强 +4 位作者 姚英全 李杨 田健秋 杨有莲 刘明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4,共8页
非饱和土的孔隙中同时存在气体和液体,因而展现出与饱和土完全不同的力学特性,非饱和土力学特性的描述是非饱和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细微观物理机制出发,在离散元中建立了液桥模型,结合描述土颗粒接触作用的线性模型,提出非饱和土的... 非饱和土的孔隙中同时存在气体和液体,因而展现出与饱和土完全不同的力学特性,非饱和土力学特性的描述是非饱和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细微观物理机制出发,在离散元中建立了液桥模型,结合描述土颗粒接触作用的线性模型,提出非饱和土的离散元模型,进行了非饱和细粒土的等吸力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非饱和土的应力-应变特性;此外,在弹塑性理论框架下基于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和状态参数构建了非饱和细粒土的本构模型,并与离散元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离散元模型能正确模拟细粒土的强度和体缩量随着净围压增大而增大的现象,也能正确描述非饱和细粒土的强度和体胀量显著大于干态细粒土的现象;气连通状态下非饱和细粒土的强度和体缩量随着基质吸力的减小(即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净围压的增大基质吸力对非饱和细粒土的强度和体缩量影响逐渐减小;构建的本构模型能正确描述非饱和细粒土随净围压和基质吸力的演化规律,本构模型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离散元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细粒土 液桥模型 离散元 弹塑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识别
14
作者 施剑锋 丁勇 +2 位作者 沈伯衡 韩凌霞 谢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1,共10页
获取准确的车辆动力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与桥梁健康监测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改进了复模态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取车辆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的算法;然后... 获取准确的车辆动力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与桥梁健康监测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改进了复模态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取车辆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的算法;然后,提出了车辆动力参数识别的多核并行遗传算法,采用多目标适应度评价,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车辆刚度、阻尼、转动惯量;最后,采用车轮跌落振动实验和环境激励峰值法实测车辆的模态,获取用于适应度评价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对轻型汽车、重型卡车的动力参数进行识别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识别的车辆动力参数计算得到的车辆振动模态,与实测振动模态吻合,其中前3阶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为0.8%、阻尼比最大误差为1.3%,计算与实测振型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接近1;车辆的分析模型有必要增加车体的扭转阻尼,以准确反映实际车辆的扭转振动特性;多核并行算法大大加速了识别过程。16核心CPU在15核心并行时的加速比达到最大值12.5,在复杂车辆的多目标、多参数识别中,采用多核并行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车辆有限元模型 复模态分析 动力参数识别 多核并行计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ell-Solid单元混合建模技术的焊接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陈峰 王庭策 +3 位作者 刘葳 蔡庆港 董森 周学谦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针对焊接数值模拟的体单元模型计算效率低和壳单元模型计算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的Shell-Solid单元混合建模方法。以平板对接焊为例,分别采用Shell单元、Solid单元和Shell-Solid单元混合建模,开展了焊接温度场... 针对焊接数值模拟的体单元模型计算效率低和壳单元模型计算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的Shell-Solid单元混合建模方法。以平板对接焊为例,分别采用Shell单元、Solid单元和Shell-Solid单元混合建模,开展了焊接温度场和结构热力耦合响应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温度场、应力场及计算效率。结果表明:混合模型既保证了焊接温度场和结构响应的计算精度,又保证了计算效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焊接模拟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模拟 shell-Solid单元混合建模 双椭球热源模型 热力耦合 温度场 应力场 计算效率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耦合作用下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动力响应研究
16
作者 金仁贵 吴文兵 陈力博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2,共7页
为探明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选用会战谱模拟波浪的非线性作用,运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波流力时程曲线,基于ANSY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泰和赣江特大桥3#桥墩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 为探明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选用会战谱模拟波浪的非线性作用,运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波流力时程曲线,基于ANSY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泰和赣江特大桥3#桥墩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并开展瞬态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桥墩基础墩顶处位移表现出累积趋势,墩身、墩底和桩顶处的位移、应力、应变呈现非线性波动特征;横桥向变形量在墩顶处最大,向下逐渐减小,最小值在桩顶处;墩身的应力、应变的最大值分别位于静水面处和墩底与承台相交处,最小值位于墩顶、桩顶处。该研究结果可为深水桥墩基础的设计与运营维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桥墩 群桩基础 动力响应 波流耦合作用 数值计算 三维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17
作者 蔡子龙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0,共9页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从桥梁监测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桥梁损伤识别、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四方面梳理与分析其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方面,基于信号分解重构技术和...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从桥梁监测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桥梁损伤识别、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四方面梳理与分析其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方面,基于信号分解重构技术和人工智能展现了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但针对复杂环境与海量数据,多源数据融合、自动化处理及提升特征提取精度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模态参数识别方面,传统时域、频域和时频域以及计算机视觉方法已广泛应用,但复杂环境下虚假模态剔除与精准模态追踪仍面临挑战,低频、紧密型模态精准识别并自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损伤识别方面,现有技术可提取敏感特征并进行诊断,但长期监测中损伤与环境变化的区分仍有待突破,需结合机器学习和智能设备以提升鲁棒性;有限元模型修正方面,智能算法已显著提升模型精度,但简化假设和传感器布设限制导致模型与实际状态偏差,未来需通过优化算法和深度代理模型增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 模态参数识别 损伤识别 有限元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对锚固区梁段受力影响研究
18
作者 殷涛 周宁杰 +1 位作者 马雪媛 刘聪聪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4,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变化对锚固区梁段受力的影响,以济南大北环黄河特大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该桥不同主缆水平转向角度的锚固区梁段局部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主缆轴力在桥梁纵向上的传... 为研究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变化对锚固区梁段受力的影响,以济南大北环黄河特大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该桥不同主缆水平转向角度的锚固区梁段局部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主缆轴力在桥梁纵向上的传递机理及其变化,以及锚固区梁段顶板纵向应力及主应力方向的差异。结果表明:主缆轴力从锚碇附近向外扩散,靠近锚碇的构件承担较大轴力,而远离锚碇的内腹板轴力较小;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对整体轴力分布影响有限,在锚碇周围10 m处轴力传递已基本趋于稳定;增大主缆水平转向角度使构件的主应力方向更接近桥梁纵向,提升了轴力传递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应力集中,总体而言,影响是局部的。因此,合理选择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可减小梁体宽度、提高设计灵活性和轴力传递效率,同时需对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的区域进行加强设计,以确保结构安全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主缆水平转向角度 锚固区梁段 受力分析 多尺度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浇拱有限元模型分节段实时的不确定性修正
19
作者 田仲初 张伟 +2 位作者 蔡岳 林乐鑫 杨一科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8,共11页
【目的】悬臂浇筑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材料性能、施工技术、环境条件等),可能会导致初始有限元模型与实际结构存在偏差。为了确保有限元模型能够精准地模拟施工过程,对其进行修正至关重要。传统模型修正方法未... 【目的】悬臂浇筑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材料性能、施工技术、环境条件等),可能会导致初始有限元模型与实际结构存在偏差。为了确保有限元模型能够精准地模拟施工过程,对其进行修正至关重要。传统模型修正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实际结构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导致修正模型仍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因此,本文以贵州锡绣特大桥和清水江特大桥为工程依托,对其进行了分节段施工不确定性模型的有限元修正研究。【方法】采用响应面法对悬浇拱桥施工期的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减少非敏感性参数对不确定性模型修正结果的影响。基于所识别敏感参数,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模块获取某一节段的响应面替代模型,进一步引入具有能量化参数不确定性的区间分析法与能够获得更精确解区间的仿射算法来构建仿射-区间响应面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该函数进行区间优化求解,并将所修正的参数区间用于下一节段模型修正。【结果】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拱圈节段容重、扣索索力和锚索索力是显著影响施工过程中控制性结构响应的敏感参数。锡绣特大桥主拱圈0#、1#节段的不确定性模型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参数区间相较于初始区间显著缩小,修正后的模型结构响应更接近实测响应。对比分析了锡绣特大桥和清水江特大桥不确定性模型修正前后的参数区间和结构响应后发现,两者主拱圈节段修正参数区间较初始区间均有显著减小,且与实测参数区间较为接近。此外,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在当前及后一节段的结构响应与实测值更为吻合,验证了该方法在不确定性模型修正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论】基于响应面法所识别的悬浇拱桥施工期敏感性参数能够有效地实现不确定性模型的修正。仿射-区间响应面法在斜拉扣挂悬浇拱桥分节段施工的不确定性模型修正中切实可行,修正后的模型不仅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该节段的结构响应,也能更好地预测下一节段的结构响应,从而为后续施工阶段提供更精准的指导,确保实际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浇筑拱桥 拱圈 有限元模型修正 响应面法 区间分析 仿射算法 参数敏感性分析 敏感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劲性骨架拱桥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建庭 范永辉 +2 位作者 罗超 辛景舟 杨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为对超大跨劲性骨架拱桥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以计算跨径600 m的劲性骨架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为背景,围绕模型缩尺比、结构设计、材料及加载系统等关键环节,开展主拱圈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最终确定模型拱缩尺比为1∶... 为对超大跨劲性骨架拱桥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以计算跨径600 m的劲性骨架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为背景,围绕模型缩尺比、结构设计、材料及加载系统等关键环节,开展主拱圈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最终确定模型拱缩尺比为1∶10,劲性钢骨架采用单肋形式,采用与实桥主拱圈性能相近、便于施工的材料,采用阵列式滑轮组加载系统实现模型拱和实桥主拱圈的应力等效,还原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施工,并简化劲性钢骨架与管内混凝土施工。将模型拱外包混凝土应力实测值、ANSYS建模计算得到的模型拱理论值及实桥主拱圈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拱和实桥主拱圈外包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最大绝对误差在2 MPa以内,模型拱应力实测值和理论值也吻合较好,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劲性骨架 主拱圈 缩尺模型 缩尺比 应力等效 试验方案设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