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y on maximum rebound ratio in blasting wave propagation along radian direction normal to joints 被引量:4
1
作者 雷卫东 滕军 +2 位作者 HEFNY A 赵坚 关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743-748,共6页
In the process of 2-D compressional wave propagation in a rock mas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joints along the radian direction normal to the joints, the maximum possible wave amplitud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ints betwee... In the process of 2-D compressional wave propagation in a rock mas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joints along the radian direction normal to the joints, the maximum possible wave amplitud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ints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joints in the joint set is controlled by superposition of the multiple transmitted and the reflected waves, measured by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Parametric studies on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along the radian direction normal to the joints were performed in 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is influenced by three factors, i.e., the normalized normal stiffness of joints, the ratio of joint spacing to wavelength and the joint from which the wave reb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is generalized into five charts. Those charts can be used as the predic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compressional wave maximum rebound ratio stiffness of jo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2
作者 孙丽 郑赫展 +2 位作者 王超 沙鑫 杨泽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666,共11页
为解决因钢筋锈蚀导致的结构性能退化问题,可将耐腐蚀的GFRP筋替代钢筋应用于滨海与海岛工程中。梁柱节点作为框架结构的关键部位,其抗震性能直接决定了框架结构整体的抗震表现,因此有必要对GFRP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在不同配筋率下的抗震... 为解决因钢筋锈蚀导致的结构性能退化问题,可将耐腐蚀的GFRP筋替代钢筋应用于滨海与海岛工程中。梁柱节点作为框架结构的关键部位,其抗震性能直接决定了框架结构整体的抗震表现,因此有必要对GFRP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在不同配筋率下的抗震性能展开研究。笔者对4个梁柱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其中包括梁内纵筋配筋率分别为0.86%、1.17%和1.52%的GFRP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和配筋率为0.86%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比较了GFRP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分析了配筋率和配筋种类对梁柱节点承载力、耗能能力、刚度和残余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配筋率的提高,GFRP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残余变形逐渐提升,刚度退化速率逐渐降低;GFRP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在承载力增长速率与耗能能力等方面弱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但仍能满足抗震需求。GFRP筋可以有效替代钢筋应用于海洋工程中,提高配筋率可以提升GFRP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筋混凝土 梁柱节点 拟静力试验 配筋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型外挂混凝土墙板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隋伟宁 刘建山 +1 位作者 朱琳 张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外挂混凝土墙板摩擦耗能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以解决地震作用下,因外挂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间变形能力不一致而导致墙板过早脱落等次生灾害问题,同时提高外挂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力学能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 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外挂混凝土墙板摩擦耗能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以解决地震作用下,因外挂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间变形能力不一致而导致墙板过早脱落等次生灾害问题,同时提高外挂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力学能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考察了预紧力对采用该类节点的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预紧力增大可提高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刚度、屈服承载力和峰值承载力;结构体系在加载初期以摩擦耗能为主;随着荷载的增加,当钢框架发生塑性变形后,主要以塑性耗能为主;增加螺栓预紧力,可以减少结构在同级荷载作用下节点耗能贡献损失,同时增加结构在大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总耗能量。当螺栓预紧力不小于100kN时,墙板损伤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中震作用下,该摩擦耗能连接节点满足以摩擦节点耗能为主、框架塑性耗能为辅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装配式 摩擦耗能 节点耗能比 耗能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韩强 王佳畅 +1 位作者 张轩 张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的力学性能,文中基于某相关节点的循环加载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精细化三维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后续通过构造措施在试验试件基础上设计了多组“强构件、弱节点”式节...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的力学性能,文中基于某相关节点的循环加载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精细化三维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后续通过构造措施在试验试件基础上设计了多组“强构件、弱节点”式节点模型,对比分析了桁架梁倾斜角、结构柱轴压比、钢管柱宽厚比对节点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发生核心区破坏时,破坏部位主要为下弦杆范围内的节点域及桁架梁端部。桁架梁倾斜角对节点域力学性能及破坏状态影响较小。结构柱轴压比较大时,节点域抗剪承载力及延性系数下降明显,建议结构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3。钢管柱宽厚比为敏感参数,随着钢管柱宽厚比的减小,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初始刚度及延性系数均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 有限元分析 抗剪承载力 初始刚度 结构柱轴压比 钢管柱宽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信贷调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赵红岩 陈文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9,共12页
基于2003-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信贷调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较低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使企业加速向目标杠杆率调整,而信贷紧缩则会削弱这种影响。此外,在低不确定性下放宽信贷对企... 基于2003-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信贷调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较低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使企业加速向目标杠杆率调整,而信贷紧缩则会削弱这种影响。此外,在低不确定性下放宽信贷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加速作用相对较大;而在高不确定性下收紧信贷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减速作用相对较大。进一步考虑企业杠杆率相对位置后发现,企业目标杠杆率两侧的杠杆率调整不仅呈现非对称性,而且还会随着企业杠杆率调整速度变化而动态翻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率调整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信贷调控 双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FC性能需求的两级增压叶轮出口安装角联合设计
6
作者 杨汉乾 周海鹏 +3 位作者 曹岁丰 周乐锋 杨国旗 陈少林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0,共8页
针对两级离心式压气机高压级的喘振边界的质量流量偏大、两级整体更易发生喘振等问题,研究了叶轮出口安装角这一影响压气机喘振特性的关键结构参数,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经典Krain叶轮模型对仿真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探究了高低两级... 针对两级离心式压气机高压级的喘振边界的质量流量偏大、两级整体更易发生喘振等问题,研究了叶轮出口安装角这一影响压气机喘振特性的关键结构参数,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经典Krain叶轮模型对仿真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探究了高低两级压气机叶轮的出口安装角对两级压气机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00 r/min的设计转速下,各级叶轮采用较小的出口安装角均能提升低流量工况时压气机的效率,只是压比会略微降低;通过设计较小的两级叶轮出口安装角,使得离心压气机在设计转速下,低流量工况(0.02~0.07 kg/s)时效率提升了3%以上;喘振边界流量较之前减小了25%以上,并且优化后压气机叶轮的流动紊乱明显改善,低高压级的最大静态熵增可分别减少50%和25%左右,使得流动损失大大减少。研究结果可为开发PEMFC用两级增压系统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两级低比转速离心式压气机 低流量高压比工况 两级联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分析
7
作者 许成祥 孙少雨 刘晓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9,共9页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曲线,并利用结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评估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较低时,错层高度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影响不大,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较小,地震动强度较高时,不同错层框架与普通框架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十分显著,第三类错层框架和第一、二类错层框架以及普通框架相比,变形增长更快,后期退化程度更大;普通框架(KJ‑1)、第一类错层框架(SKJ‑1)、第二类错层框架(SKJ‑2)和第三类错层框架(SKJ‑3)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为3.53、2.75、2.2和1.8,SKJ‑1、SKJ‑2和SKJ‑3相比KJ‑1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降低了22.1%、37.7%和49.0%,说明含错层节点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明显低于普通节点框架结构,且随着结构错层高度的增加其性能降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 错层节点 增量动力分析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准则决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研究
8
作者 邵萌 管笑 +4 位作者 孙金伟 毛智谋 邵珠晓 伊传秀 李祥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8,共12页
针对目前海洋能区划研究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改进的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了一种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为... 针对目前海洋能区划研究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改进的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了一种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为降低专家的主观偏差,应用基于层级的模糊权重评估(Fuzzy level based weight assessment,FLBWA)法来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继而结合改进的Borda-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Borda-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n the basis of ratio analysis plus full multiplicative form,Borda-MULTIMOORA)法计算开发适宜性指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得到评价结果;之后,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Grey wolf optimizer with back propagation,GWO-BP)神经网络构建并训练智能模型,将适宜性分析转化为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过程;最后,以山东省风浪联合开发区划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实例验证,该模型可以实现风浪联合开发区划的智能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政府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联合开发 区划 基于层级的模糊权重评估法 改进的Borda-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法 灰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机器人关节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测试
9
作者 赵弘历 姚佳男 +3 位作者 王鑫 唐术锋 郭晓栋 常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6-31,共6页
一体化关节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力矩-质量比是一体化关节的重要参数,其值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性能。针对提高一体化关节的力矩-质量比这一需求,重点攻克一体化关节的结构设计、伺服驱动控制、关键传动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系统集成等共性关... 一体化关节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力矩-质量比是一体化关节的重要参数,其值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性能。针对提高一体化关节的力矩-质量比这一需求,重点攻克一体化关节的结构设计、伺服驱动控制、关键传动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系统集成等共性关键技术,提高力矩-质量比、运动(位置、速度)控制精度及智能化程度,完成一款典型机器人关节研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体化关节实验平台,开展转速、精度和负载测试实验,来验证关节的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一体化关节的转速、重复定位精度、额定扭矩和最大扭矩均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对谐波减速器结构、关节制动器结构和整体结构配合的优化,将一体化关节的力矩-质量比相比优化前提高了1.7 N·m/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关节 力矩-质量比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轴向铺层设计的FRP拉挤方管螺栓节点抗拉性能研究
10
作者 林敬辉 张垒志 +4 位作者 汪昕 刘霞 严宗雪 李达 周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在基于构件-节点一体化设计优化出的多轴向铺层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铺层(单轴向铺层UD、多轴向铺层MD1、单轴向和多轴向相邻铺层MD2及多轴向中混碳铺层BC)以及几何尺寸(端距和排距)对FRP拉挤方管螺栓节点抗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基于构件-节点一体化设计优化出的多轴向铺层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铺层(单轴向铺层UD、多轴向铺层MD1、单轴向和多轴向相邻铺层MD2及多轴向中混碳铺层BC)以及几何尺寸(端距和排距)对FRP拉挤方管螺栓节点抗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轴向布(MD1和MD2)的加入使节点极限承载力提升50%以上,极限位移增大至2倍以上,极大改善了节点承载和节点延性。采用MD2铺层能够获得最大节点承载力;BC铺层没有提升节点承载力但使节点刚度增大了7%~30%。端距和排距对UD方管螺栓节点的破坏模式无明显影响,均呈现剪切或劈裂破坏模式。当端径比增加至4时,多轴向方管螺栓节点破坏模式开始或完全转变为延性挤压破坏;随着排距的增大,两孔共同挤压受力过程延长,实现了更高延性、更高承载力的节点性能。建议多轴向BFRP拉挤方管螺栓节点的端径比和排径比取为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拉挤方管节点 多轴向铺层 端径比 排径比 抗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缝处纵向钢筋连续预制混凝土节段梁试验研究
11
作者 端木祥永 俞承序 +2 位作者 邹宇 王胜斌 徐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1-859,共9页
预制混凝土节段梁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传统设计中接缝处钢筋断开的问题,提出了接缝处纵向钢筋连续设计方案。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节段梁的抗裂性能以及结构耐久性。通过简支节段梁的荷载试验并结合数值分析... 预制混凝土节段梁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传统设计中接缝处钢筋断开的问题,提出了接缝处纵向钢筋连续设计方案。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节段梁的抗裂性能以及结构耐久性。通过简支节段梁的荷载试验并结合数值分析,对比了新型接缝与传统接缝在开裂荷载、极限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破坏模式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接缝处纵向钢筋连续布置对节段梁的抗裂性能有明显提高。提出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可有效模拟接缝处纵向钢筋连续节段梁以及传统节段梁的全过程受力行为,提出的极限承载能力公式可较准确预测节段梁的受力性能。相关研究表明,接缝处纵向钢筋连续接缝设计为提高预制混凝土节段梁的工程应用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缝 纵向钢筋连续 预制节段梁 大剪跨比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
12
作者 何知明 李英铭 +1 位作者 张莹 施洲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6,150,共9页
为优化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使其便于施工且受力合理,依托主跨335 m的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开展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将原结合段前承压板及钢格室优化为钢锚室并缩短钢混黏结段长度,提出优化构造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 为优化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使其便于施工且受力合理,依托主跨335 m的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开展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将原结合段前承压板及钢格室优化为钢锚室并缩短钢混黏结段长度,提出优化构造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结合段结构优化前后应力分布规律和传力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前后钢-混结合段在最大正、负弯矩工况下应力沿纵向分布规律基本相似,原结合段前承压板传力作用并不显著;除部分应力集中点外,优化前后结合段应力差异并不显著,均小于17%。两种工况下,优化前后钢-混结合段均以承压板的直接承压为主要传力路径(R1),传递62.72%~66.65%钢梁轴力至混凝土;原结合段顶底板及腹板通过剪力钉传力(R2)、PBL钢板及PBL剪力键传力(R3)分别传递19.79%/22.54%、13.56%/12.68%的钢梁轴力,传力相对均匀;优化后结合段通过R3路径仅传递6%左右钢梁轴力至混凝土,R2路径传力比显著高于R3路径。优化后结合段在保证合理受力的条件下缩减了结合段的长度,有效降低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合梁斜拉桥 钢-混结合段 构造优化 有限元分析 受力特性 传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墩身节段胶接缝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13
作者 瞿荣辉 高立强 +2 位作者 别业山 王奥迪 肖明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8,共9页
为了解预制桥墩节段胶接缝的受剪破坏形态及机理,对某桥梁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预制墩身节段胶接缝抗剪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考虑键齿高宽比、压应力水平,开展6组Z形单齿直剪试件模型试验,分析剪力键胶接缝破坏模式及抗剪承载力,基于试验... 为了解预制桥墩节段胶接缝的受剪破坏形态及机理,对某桥梁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预制墩身节段胶接缝抗剪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考虑键齿高宽比、压应力水平,开展6组Z形单齿直剪试件模型试验,分析剪力键胶接缝破坏模式及抗剪承载力,基于试验现象与实测结果提出了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单键齿胶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组试件胶接缝均呈现脆性破坏特征,当键齿高宽比不小于1∶5.5时,剪力键出现齿根剪断、胶接缝完全失效的破坏形态;键齿高宽比不超过1∶15.7时,在不同的压应力水平下出现阳齿块连同保护层内混凝土被完全剥离和阳齿块混凝土局部剪碎2种破坏形态;键齿高宽比越小,试件初始剪切刚度对压应力变化越敏感;综合抗剪刚度、破坏模式及受力计算,建议剪力键受剪方向上的高宽比不小于1∶5.5。提出的不同破坏模式下单键齿胶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偏差平均值为4%,吻合良好,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墩身节段 剪力键 胶接缝 抗剪承载力 剪切刚度 键齿高宽比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tire deform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in localization of jointed rock specimen in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学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300-306,共7页
Shear band (SB), axial, lateral and volumetric strains as well as Poisson’s ratio of anisotropic jointed rock specimen (JRS) were modeled by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FLAC). Failure criterion of rock was ... Shear band (SB), axial, lateral and volumetric strains as well as Poisson’s ratio of anisotropic jointed rock specimen (JRS) were modeled by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FLAC). Failure criterion of rock was a composited Mohr-Coulomb criterion with tension cut-off. An inclined joint was treated as square elements of ideal plastic material beyond the peak strength. Several FISH functions were written to automatically find the addresses of elements in the joint and to calculate the entire deform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 strain J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moderate joint inclination (JI), strain is only concentrated into the joint governing the behavior of JRS, leading to ideal plastic responses in axial and lateral directions. For higher JI, the post-peak stress-axial and lateral strain curves become steeper as JI increases owing to the increase of new SB’s length. Lateral expansion and precursor to the unstable failure are the most apparent, resulting in the highest Poisson’s ratio and even negative volumetric strain. For lower JI, the entire post-peak deform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dependent of JI. The lowest lateral expansion occurs, leading to the lowest Poisson’s ratio and positive volumetric strain all along. The present prediction on anisotropic strength in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qualitatively agrees with the results in triaxial tests of rocks. The JI calculated by Jaeger’s formula overestimates that related to the minimum strength.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numerical model over the Jaeger’s model are point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ed rock STRESS axial strain lateral strain volumetric strain Poisson's ratio shear b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diction model for maximum rebound ratio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卫东 滕军 +2 位作者 A.HEFNY 赵坚 关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was applied to a field explosion test, Mandai test in Singapore. The estimated possible maximum peak particle velocities(PPVs) were compared with ...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was applied to a field explosion test, Mandai test in Singapore. The estimated possible maximum peak particle velocities(PPV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records. Three of the four available field-recorded PPVs lie exactly below the estimated possible maximum values as expected, while the fourth available field-recorded PPV lies close to and a bit higher than the estimated maximum possible PPV.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PPVs from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match the field-recorded PPVs better than those from two empirical formulae. The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estimated and field-recorded values validates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PPV in a rock mass with a set of joints due to application of a two dimensional compressional wave at the boundary of a tunnel or a bore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ing wave maximum rebound ratio joint stiffiaess field explosion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结合段PBL连接件和钢梁端面承压联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俊 李克阳 +2 位作者 周建庭 冷景晨 邹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6,共9页
钢-混结合段作为钢梁和混凝土连接为整体的核心部件,传力构件的受力性能对钢-混凝土结合段至关重要。为提高结合段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仅有钢梁端面承压、PBL连接件和两者联合作用3组推出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件最终破坏裂缝分布均为钢梁... 钢-混结合段作为钢梁和混凝土连接为整体的核心部件,传力构件的受力性能对钢-混凝土结合段至关重要。为提高结合段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仅有钢梁端面承压、PBL连接件和两者联合作用3组推出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件最终破坏裂缝分布均为钢梁端面侧“八”字形分布;钢梁端面组(D组)试件破坏模式主要为UHPC的开裂破坏而失效,PBL连接件组(P组)和联合作用组(PD组)试件主要是贯穿钢筋的剪切破坏而失效;3组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均包含弹性、裂缝开展和屈服3个阶段,由于贯穿钢筋和UHPC榫具有抑制裂缝开展和提高试件延性的作用,P组和PD组试件裂缝开展阶段较D组更短,屈服阶段更长,延性更好。对荷载-滑移曲线进行拟合,提出了钢梁端面承压和PBL连接件承载力随滑移量变化的计算公式。引入滞后滑移差Δs_(j),当Δs_(j)=0~0.67 mm时,联合作用计算结果偏于安全。计算得到钢梁端面承压传力比例约为43%,PBL连接件传力比例约为57%,两者传力效果基本相当。利用UHPC作为外包混凝土时,建议采用承载能力更高的贯穿钢筋,以充分发挥UHPC的高强性能,从而提高结合段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混组合结构 UHPC 结合段 PBL连接件 传力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端径比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静力拉伸失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宝惠 任鹏 +2 位作者 宋挺 崔开心 肖海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248,共7页
为研究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静力拉伸性能,通过对七种不同端径比的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单钉单剪螺栓连接结构进行静力拉伸试验,得到不同端径比的连接结构在25℃干态(RTD)和70℃平衡吸湿(ETW)环境下极限失效载荷和破坏强度的... 为研究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静力拉伸性能,通过对七种不同端径比的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单钉单剪螺栓连接结构进行静力拉伸试验,得到不同端径比的连接结构在25℃干态(RTD)和70℃平衡吸湿(ETW)环境下极限失效载荷和破坏强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接头的破坏模式;建立复合材料单钉单剪螺栓连接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端径比的连接结构试验的极限失效载荷,得到最优端径比为3;研究了湿热环境下最优端径比的连接结构不同铺层的损伤形式。结果表明,端径比从1增大到3时,RTD和ETW环境下连接结构的极限失效载荷分别增加了1.1倍和1倍,破坏强度均增加了1倍,当端径比从3增大到4时,RTD和ETW环境下极限失效载荷分别降低了6.56%和9.08%,破坏强度分别降低了6.83%和9.35%;在最优端径比下,与RTD环境下相比,ETW环境下连接结构的极限失效载荷和破坏强度分别下降了9.25%和9.52%,并且层合板孔周的压缩损伤更严重,存在更明显的纤维束拔起及纤维碎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湿热环境 端径比 螺栓连接 单钉单剪 静力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建平 包有乾 许继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178,共9页
改善工程材料韧性和耐久性,提高框架梁柱节点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是提高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代替普通混凝土应用到梁柱边节点,考虑轴压比和加密区体积配箍率的影响,设计6个配筋PVA... 改善工程材料韧性和耐久性,提高框架梁柱节点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是提高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代替普通混凝土应用到梁柱边节点,考虑轴压比和加密区体积配箍率的影响,设计6个配筋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1个配筋单掺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和1个钢筋混凝土梁柱边节点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钢筋应变和梁端塑性铰区转角,探讨混杂纤维的加入对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钢筋混凝土节点和单掺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节点相比,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节点的承载力高、变形能力大、延性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显著提升。当试验轴压比从0.12增加到0.24,梁端塑性铰区产生一定的外移,塑性性能发挥更充分,同时试件的变形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增加。在加密区体积配箍率减小的情况下,试件仍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边节点 PVA-钢HyFRCC 轴压比 体积配箍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比估计法在敏感性问题调查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媛媛 冀鹏浩 吴国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45,共5页
文章基于定性特征敏感性随机化模型——分层抽样下的Warner模型,运用联合比估计法对敏感性问题调查比例的估计量及估计误差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效率比较得出:当各层样本量较大、比估计有效时,联合比估计法的精度优于分层估计法的精度... 文章基于定性特征敏感性随机化模型——分层抽样下的Warner模型,运用联合比估计法对敏感性问题调查比例的估计量及估计误差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效率比较得出:当各层样本量较大、比估计有效时,联合比估计法的精度优于分层估计法的精度。经调查实例验证,上述结论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随机抽样 WARNER模型 联合比估计法 敏感属性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超弹性密封垫临界错位研究
20
作者 郭璇 原森阳 +2 位作者 李志通 戴乐辉 彭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79,共10页
盾构隧道的管片错台是引发接缝渗水的关键因素,管片密封垫临界错位量的确定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难题。为研究管片接缝处密封垫在水压下的防水机制,建立接触耦合超弹性有限元模型,模拟水压侵入接缝处密封垫的动态变形过程,分析不同错台量... 盾构隧道的管片错台是引发接缝渗水的关键因素,管片密封垫临界错位量的确定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难题。为研究管片接缝处密封垫在水压下的防水机制,建立接触耦合超弹性有限元模型,模拟水压侵入接缝处密封垫的动态变形过程,分析不同错台量密封垫的超弹性接触应力分布、占比及其对应的防水性能。对比有限元结果与试验数据表明,二者发展趋势呈正相关,有效接触应力占比越低,渗漏风险越大。有限元计算结果整体略低于试验结果,偏安全。有限元结果适用于评估管片密封垫临界错位量及防水性能。随错台量增加,密封垫与密封槽及密封垫间的有效接触应力占比先减小后增大。管片直径13 m的分析案例产生9 mm错台量和8 mm张开量时,其有效接触应力占比最低,防水性能最差,是多接触错位量的计算临界点。本研究为盾构隧道管片设计与施工提供密封垫临界错位量的科学计算依据参考,有助于优化接缝密封性能管理,减少渗水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接缝防水 超弹性本构模型 有效接触应力比 临界错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