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7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udy of Knowledge-sharing Practic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
作者 Sun W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5-321,共7页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numerous overseas students and visiting scholars study and exchange knowledg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They confront the challenge of how to effectively...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numerous overseas students and visiting scholars study and exchange knowledg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They confront the challenge of how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knowledge sharing in a cross- cultural sett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amine knowledge shar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cross-communication setting. First,the concept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findings show the strategies of knowledge sharing that should be employed,including promoting mutual trust,establishing knowledge sharing culture,the incentive and rewards system and the ShareNet plat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知识共享 大学 中国 国际交流 NET平台 SHARE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问答社区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障碍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沈占波 刘建泽 +1 位作者 王蒙 单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随着核心参与者在网络问答社区知识共享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探究其知识共享障碍机制对于提高群体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研究首先通过扎根理论构建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意愿障碍因素模型;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障碍机制模型,仿真探究... 随着核心参与者在网络问答社区知识共享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探究其知识共享障碍机制对于提高群体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研究首先通过扎根理论构建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意愿障碍因素模型;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障碍机制模型,仿真探究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数量的演化规律及关键障碍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数量产生非线性影响的传导逻辑。研究发现知识共享主体障碍、客体障碍等4个障碍因素是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意愿的主要障碍因素,各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意愿和数量增速逐渐放缓;调节参数灵敏度后,各障碍因素均会导致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数量下降。其中,知识共享氛围障碍、核心参与者特征障碍等5个关键障碍因素对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数量阻碍作用明显,研究据此提出着重优化关键障碍因素所在反馈回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问答社区 核心参与者 知识共享 障碍机制 扎根理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虚拟团队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鲍晓娜 张舒畅 曲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虚拟团队产生,虚拟团队中的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从个体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吸...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虚拟团队产生,虚拟团队中的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从个体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吸收能力、数字平台能力与虚拟团队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收集辽宁省1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69个虚拟团队的305份有效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能够促进虚拟团队的员工创造力,知识共享分别在吸收能力与员工创造力、数字平台能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虚拟团队的结构有机性越高,吸收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团队 吸收能力 数字平台能力 知识共享 员工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ion of a Resource-Oriented Vocabulary with Knowledge-Oriented Vocabulary Systems
4
作者 秦健 陈江萍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共7页
万维网信息网关面临着三大挑战:描述内容的直观的词汇表,词汇表系统的逻辑结构,以及不同的词汇表结构之间丰富的相互关系。本文试图解决美国国家教育图书馆发起的教育资源网关(GEM)遭遇的这些挑战。GEM的面向资源的词汇表定义了教育资... 万维网信息网关面临着三大挑战:描述内容的直观的词汇表,词汇表系统的逻辑结构,以及不同的词汇表结构之间丰富的相互关系。本文试图解决美国国家教育图书馆发起的教育资源网关(GEM)遭遇的这些挑战。GEM的面向资源的词汇表定义了教育资源的范围和子类;然而,它缺乏主题类目之间和主题类目与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对GEM用户所作的一次调查表明,这种语义关联的缺乏对系统的检索效果具有负面的影响。作为对比,许多面向知识的词汇表系统含有语义关联及表达知识的结构。这篇论文报告了GEM语义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作者通过分析其结构和特点,对GEM的受控词汇表增加了语义映射。在语义映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模型来整合面向资源和知识的词汇表系统。元素-属性-值(EAV)模型注重于资源类型,可以方便地用文献类型定义来表达。语义层级模型则基于主题词条的语义含义和关系来对其加以处理。这两种整合模型可被用作词汇表建立和维护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表 整合模型 GEM 教育资源网关 美国国家教育图书馆 万维网 信息网关 语义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了吗?——基于人力资本结构与知识吸收能力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涛永 郭鑫 李雅洁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6,共16页
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下,持续性创新能使企业紧跟技术变化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在动态环境中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人工智能为企业促进持续性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 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下,持续性创新能使企业紧跟技术变化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在动态环境中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人工智能为企业促进持续性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从人力资本结构和知识吸收能力视角厘清具体作用机制,探究数据要素与环境不确定性两种情境因素对人工智能与持续性创新关系的影响,以2011—2022年中国工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具有促进效应。人工智能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高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数据要素强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削弱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技术企业、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表现更突出。研究结论扩展了知识基础观在数智化时代的应用情境,从时间维度视角丰富了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效应的研究内容,为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创新绩效,进而在数字创新范式下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持续性创新 知识基础观 人力资本结构 知识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双刃剑效应研究
6
作者 董青 张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职场排斥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已有少量研究开始关注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双重影响,但尚缺乏关于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这一积极行为的双重影响的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运用路径分析和Bootstra... 职场排斥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已有少量研究开始关注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双重影响,但尚缺乏关于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这一积极行为的双重影响的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运用路径分析和Bootstrap法,分析并检验了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双重影响。研究表明:职场排斥对关系重塑和情绪耗竭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重塑和情绪耗竭在职场排斥与知识共享之间都起到中介作用;集体主义倾向正向调节职场排斥通过关系重塑和情绪耗竭对知识共享的间接影响,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越高,职场排斥越会促使其进行关系重塑进而增加知识共享,但同时也越会导致其陷入情绪耗竭进而减少知识共享。本研究深化了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的实证分析,同时也为积极应对职场排斥提供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排斥 关系重塑 情绪耗竭 知识共享 集体主义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影响要素质态与配置效率的关键动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新质生产力对... 新质生产力作为影响要素质态与配置效率的关键动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且该效应在不同区位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促进效应更强;产业结构升级在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加强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赋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劳动收入份额 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模型与构建知识结构的矩阵方法
8
作者 杨竞菁 李进金 王鸿伟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7,共10页
基于变精度α-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阈值取值范围的不同拓展了三种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能力模型,讨论了它们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性质,并证明了由它们构建的知识结构族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技... 基于变精度α-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阈值取值范围的不同拓展了三种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能力模型,讨论了它们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性质,并证明了由它们构建的知识结构族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构建知识结构的矩阵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模糊技能多映射中问题数、技能数对算法执行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空间 知识结构 模糊技能多映射 变精度能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提取和对比学习的知识图谱链接预测
9
作者 李华昱 李海洋 +1 位作者 王翠翠 满笑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0-538,共9页
针对传统知识图谱链接预测方法提取图谱节点特征角度单一,且在训练过程中较少考虑节点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构建的负例三元组质量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链接预测方法,旨在充分利用知识图谱节点间的相互作用和图结构蕴含的交互信息,考虑从... 针对传统知识图谱链接预测方法提取图谱节点特征角度单一,且在训练过程中较少考虑节点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构建的负例三元组质量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链接预测方法,旨在充分利用知识图谱节点间的相互作用和图结构蕴含的交互信息,考虑从多特征角度识别出三元组中的缺失事实。首先,通过不同的节点特征提取方式从不同角度获得节点的嵌入表示,并聚合邻居节点特征以增强其实体语义信息;其次,用多个卷积操作提取实体和关系之间的全局关系和过渡特征,通过深度特征提取的方式处理实体和关系的信息交互;最后,通过引入对比学习,干预负例三元组的构建,同时增强负例三元组的特征,提高所构建三元组的质量,最终通过计算余弦相似度筛选出预测实体。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知识图谱链接预测任务中的多个评价指标相比对比模型均有提高,同时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处理多关系的复杂知识图谱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链接预测 图结构 对比学习 负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
10
作者 徐春 吉双焱 +3 位作者 马欢 孙恩威 王萌萌 苏明钰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7-1168,共12页
针对现有的问诊推荐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和无法捕捉患者实时的健康需求和偏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KGDS)。首先,构建包含评论情感分析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疗知识图谱(KG),增强医生和... 针对现有的问诊推荐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和无法捕捉患者实时的健康需求和偏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KGDS)。首先,构建包含评论情感分析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疗知识图谱(KG),增强医生和患者的细粒度特征表示;其次,在患者表示学习部分,设计一种患者查询编码器,从词级和句级这2个层面提取查询文本的关键特征,并通过注意力机制加强医患向量间的高阶特征交互;再次,建模诊断对话,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增强医患特征表示;最后,设计基于对比学习的对话模拟器,捕捉患者的动态需求和实时偏好,利用模拟的对话表示辅助推荐得分的预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KGDS相较于最优基线方法在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倒数秩(MRR@15)、推荐多样性(Diversity@15)、调和平均值(F1@15)、命中率(HR@15)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15)上分别提高了1.82、1.78、3.85、3.06、10.02和4.51个百分点,验证了KGDS的有效性,且可见情感分析和KG的纳入增强了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对话结构 问诊推荐 评论情感分析 注意力机制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共享与区域创新收敛: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1
作者 石宝峰 杨羽宸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5,共13页
以数据要素共享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加速区域创新收敛。基于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共享对区域创新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数据要素能够在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实现共享,促进地区创新绩效提升。②在考虑数据要素共享的情况下... 以数据要素共享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加速区域创新收敛。基于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共享对区域创新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数据要素能够在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实现共享,促进地区创新绩效提升。②在考虑数据要素共享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具有更快的区域创新收敛速度,中部与东部地区次之。③数据要素共享可以通过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创新绩效提升,进而推动区域创新收敛。④异质性结果表明,在考虑数据要素共享的情况下,市场一体化程度与数字技术水平较高、财政支持力度较大地区创新收敛的加速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共享 区域创新 产学研合作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知识的问诊系统文本结构化解析方法
12
作者 刘耀 翟雨 周家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3-1149,共7页
对医学书籍等领域文本与患者自述等患者相关文本结构化解析,能够为问诊系统构建提供结构化资源支撑,有助于辅助医生诊断。为此,提出一种文本结构化解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工程方式获取领域先验知识与训练数据;基于BERT模型,通过掩码语言... 对医学书籍等领域文本与患者自述等患者相关文本结构化解析,能够为问诊系统构建提供结构化资源支撑,有助于辅助医生诊断。为此,提出一种文本结构化解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工程方式获取领域先验知识与训练数据;基于BERT模型,通过掩码语言模型与实体排序任务将医学领域先验知识融入模型,获得先验知识增强的MedReBERT模型;设计文本生成模板构造概念标引模型与概念关系标引模型,实现概念及关系的标引,并提出一种工程处理与算法协同学习框架。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问诊系统文本的结构化解析。提出的方法框架能够建立各算法间的接口,实现问诊系统文本结构化解析相关算法的低门槛迭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知识 结构化解析 问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与渐进式融合的多模态实体对齐
13
作者 冯广 郑润庭 +6 位作者 刘天翔 杨燕茹 林健忠 钟婷 黄荣灿 项峰 李伟辰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2-1640,共9页
在教育领域中,知识图谱融合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知识图谱融合的一个核心技术,实体对齐的目标是从多个知识图谱中识别等价的实体对。目前实体对齐方法大部分建立在假设源实体在目标知识图谱中有对应实体的基础上,当使用跨语言与跨图谱... 在教育领域中,知识图谱融合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知识图谱融合的一个核心技术,实体对齐的目标是从多个知识图谱中识别等价的实体对。目前实体对齐方法大部分建立在假设源实体在目标知识图谱中有对应实体的基础上,当使用跨语言与跨图谱实体集时就会产生悬挂实体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双生成器参数共享对抗网络实体对齐模型DGSAN-EA。该模型采用参数部分共享和择优策略训练双生成器,选择最优生成器用于条件生成跨知识图谱的新实体,达到增强数据集的目的,以解决悬挂实体问题。接下来,采取渐进式融合策略和引入分布一致性损失函数,有效解决多模态实体对齐中融合特征信息失真及模态间不对齐的问题。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表明,与现有的多模态实体对齐模型相比,DGSANEA在hit@k和MMR得分整体都有提高,证明了其在实体对齐任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实体对齐 对抗网络 双生成器 参数共享 渐进式融合 分布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股权结构有利于激励企业家创新吗——激励适度性视角的再讨论
14
作者 胡秋阳 吴子豪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2,共17页
双重股权结构作为“同股同利,同股不同票”的所有权权益结构不对等的主动安排,是激励了超额控制权人的能力发挥还是加剧了委托代理倾向存在争议。文章基于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的基础视角,以企业创新为着眼点,从双重股权结构剩余索取权与... 双重股权结构作为“同股同利,同股不同票”的所有权权益结构不对等的主动安排,是激励了超额控制权人的能力发挥还是加剧了委托代理倾向存在争议。文章基于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的基础视角,以企业创新为着眼点,从双重股权结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等偏离对超额控制权人产生的激励效应及其适度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尽管整体上看,双重股权结构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但存在激励适度性问题而导致的企业家超额控制权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影响,即适度的超额控制权给企业家提供了适度的激励而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过度的超额控制权则加剧了企业家的委托代理倾向而抑制企业创新。因而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投入和企业经营表现与企业家超额控制权呈现出倒U型关系,从而对企业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并且这一倒U型影响在非高科技行业企业、低成长企业、低盈利企业中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股权结构 超额控制权 企业创新 激励适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准确与效率的数学学科能力自适应测评研究——基于知识空间理论的视角
15
作者 郭炯 荣乾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保障核心素养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途径。鉴于学科能力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纸笔测试和现有的自适应测评研究主要聚... 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保障核心素养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途径。鉴于学科能力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纸笔测试和现有的自适应测评研究主要聚焦于知识评估,对学生学科能力的测量仍显不足。基于此,该研究首先梳理了学科能力的内涵,明确了测评的逻辑起点。其次,从知识空间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内容、评价和结构三类要素的数学学科能力映射模型,实现了从知识评估转向能力评估。此外,还提出了基于拉普拉斯平滑的能力状态更新规则和基于信息熵的停止规则以优化测评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学学科能力评估方面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实现面向能力的学生个性化辅导提供了支持,为数学学科能力的精准测量和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能力 知识空间理论 自适应测评 能力结构 能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配置与劳动收入份额
16
作者 陈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对于推进工资合理分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 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对于推进工资合理分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新质生产力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相关关系;数据要素配置在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新质生产力在高创新能力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助推数字创新技术发展,全方位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潜能;优化数据要素配置,系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期为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供有效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配置 劳动收入份额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来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证据
17
作者 曾江洪 赵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10,共14页
优化收入分配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人工智能发展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6—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发展对企业劳动... 优化收入分配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人工智能发展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6—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发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且结论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试验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自主创新和优化人力资本来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最低工资标准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试验区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主要作用于普通员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区企业中,提升效应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试验区的设立对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具有积极作用。研究为揭示人工智能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数智时代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自主创新 人力资本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18
作者 张劲松 马梦如 杨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WOS和CNKI学术资料,深入探讨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路径。结果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WOS和CNKI学术资料,深入探讨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路径。结果发现,通过起步期-蓬勃期-稳定期3个阶段的探索,全球范围内的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未来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将以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结构调整为导向,提出关于农村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需要进行本土化调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系统布局实验教学设计
19
作者 赵航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40,共8页
针对地理类交通地理课程缺乏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分析模型复杂等问题,依托山地城市真实场景,设计了“点-线-面-环境”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 针对地理类交通地理课程缺乏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分析模型复杂等问题,依托山地城市真实场景,设计了“点-线-面-环境”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延伸探索。通过加强多层面交通地理空间要素的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与交通规划实践问题实验动手操作的关联,强化了学生对交通地理空间要素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升了研究探索的创新能力,为高校面向地理类城乡规划方向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布局 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 山地城市 仿真实验 时空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驱动中小学体育教师知识共享的机理、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雨欣 陶玉流 +2 位作者 吴相雷 何萍 王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127,共9页
社会资本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融合互嵌是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社会资本与体育教师知识共享间存在的逻辑关联以及作用机理展开探讨,认为:以信任、认知... 社会资本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融合互嵌是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社会资本与体育教师知识共享间存在的逻辑关联以及作用机理展开探讨,认为:以信任、认知、网络、规范为核心要素的社会资本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知识共享发挥着赋能效应、融通效应、增值效应、普惠效应。然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信任缺失,共享意愿与能力难以提高;认知桎梏,共享理念与行为深陷泥淖;联结松散,共享深度与广度备受掣肘;规范乏力,共享效果与质量无法保障。据此,提出实践进路:创设“普遍信任”的文化空间,孕育共享机遇;夯实“内外联合”的资本积累,优化能力培育;健全“数字赋能”的学习网络,打造共享平台;强化“协同融通”的互惠规范,保障共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体育教师 知识共享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