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半U形地下空间烟气运动参数的机器学习预测
1
作者 徐志胜 殷耀龙 +2 位作者 雷志强 陈诗仪 应后淋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结合火灾数值模拟(FDS)与机器学习方法,该文对半U形地下空间火灾时的烟气运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预测烟气回流长度及烟气最高温升方面,BP神经网络相比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展现了更高的精度,其决定系数超过了95%,而相对误差... 结合火灾数值模拟(FDS)与机器学习方法,该文对半U形地下空间火灾时的烟气运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预测烟气回流长度及烟气最高温升方面,BP神经网络相比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展现了更高的精度,其决定系数超过了95%,而相对误差仅集中在20%以内,显著优于SVR方法。通过shap值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并结合FDS数值模拟的结果,揭示坡高是影响烟气回流长度的决定性因素,且坡高的增大、宽度的减小或热释放速率增大均会缩短烟气回流。同时,热释放速率是影响烟气最高温升的主要因素,受坡高影响较大,而宽度的减小虽能在一定幅度上降低最高烟气温升,但效果并不显著。该研究拓展了地下空间火灾烟气运动参数的预测方法,为地下空间火灾动力学行为预测及通风排烟系统的优化设计贡献了创新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U形地下空间 机器学习 截面宽度 坡高 烟气回流长度 最高烟气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延展功能的菱形褶皱结构造型方法
2
作者 莫雁婷 周莉 陈思羽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198,共8页
通过对菱形褶皱的空间延展功能进行研究,获取一种可控性的菱形褶皱结构造型方法,以避免传统造型方法导致的褶皱形态不理想与面料用量不可预测问题。首先基于褶皱制作与数字化模拟阐明菱形褶皱空间延展功能对褶皱造型与面料用量的影响,... 通过对菱形褶皱的空间延展功能进行研究,获取一种可控性的菱形褶皱结构造型方法,以避免传统造型方法导致的褶皱形态不理想与面料用量不可预测问题。首先基于褶皱制作与数字化模拟阐明菱形褶皱空间延展功能对褶皱造型与面料用量的影响,指出研究的必要性;再通过探索延展过程中褶皱的结构变化,提出影响其空间延展功能的关键结构要素,并对这些结构要素的数值控制进行单一造型分析;最后通过整合服装设计流程,提出基于空间延展功能的菱形褶皱结构造型方法,并结合设计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服装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菱形褶皱造型中褶谷、褶脊与褶量的数值设定是影响其空间延展功能发挥的关键结构因素;本文提出的方法相较于传统造型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在服装制作早期依照设计效果把控褶皱结构形态,同时预测制作褶皱所需面料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过程中的实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褶皱 空间延展功能 服装造型方法 数字化模拟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性基准构型驱动的网格变形方法
3
作者 郑凯伟 黄蕾 +3 位作者 孙志勇 李红庆 毕祥军 田阔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2,共9页
因无需网格重剖分、操作简便等优势,网格变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形状优化领域。但针对紧凑设计空间下的形状优化设计,传统单一基准构型驱动的网格变形方法易出现网格单元畸形、边界网格干涉等现象,进而导致网格变形失败,造成形状优化设计... 因无需网格重剖分、操作简便等优势,网格变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形状优化领域。但针对紧凑设计空间下的形状优化设计,传统单一基准构型驱动的网格变形方法易出现网格单元畸形、边界网格干涉等现象,进而导致网格变形失败,造成形状优化设计中断。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多样性基准构型驱动的网格变形方法。首先,在设计空间中构造多个基准构型,获得各自对应的网格模型;然后,选择网格模型边界节点作为控制点,基于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使各个基准构型向着同一目标形状进行独立地网格变形;此外,通过制定网格单元质量指标对各个基准构型变形后的网格模型进行网格质量检查,选择网格变形后网格质量最优的网格模型进行分析,并开展后续的形状优化设计,其中控制点位移为输入,分析得到的结构应力为输出;最后,通过二维轴对称涡轮盘算例开展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网格变形方法,新方法的网格变形失败率降低了59%,减重幅度提高了46%,验证了新方法有助于降低网格变形失败率,保障结构在紧凑设计空间下的形状优化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变形 多样性基准构型 形状优化 紧凑设计空间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盘刀具齿刃结构参数对截割煤岩载荷的影响规律
4
作者 刘春生 徐鹏 +3 位作者 刘延婷 车长瑞 郝鑫 程硕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44,共12页
破碎煤岩方法创新和新型截割刀具与装备开发,是实现岩巷高效掘进的先行基础。为提升刀具截割复杂地质条件煤岩的适应性,探究碟盘刀具齿形(球形、棱柱形和圆柱形)刀刃和齿间距(齿数)对振动截割煤岩载荷的影响规律。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分别... 破碎煤岩方法创新和新型截割刀具与装备开发,是实现岩巷高效掘进的先行基础。为提升刀具截割复杂地质条件煤岩的适应性,探究碟盘刀具齿形(球形、棱柱形和圆柱形)刀刃和齿间距(齿数)对振动截割煤岩载荷的影响规律。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分别给出了球形、棱柱形和圆柱形齿刃挤压煤岩的载荷计算方法,以Mohr-Coulomb准则作为煤岩破坏条件,基于Nishimatsu煤岩剪切破碎模型建立了刀具楔面作用煤岩的载荷表达式,采用矢量叠加算法构建了齿刃碟盘刀具振动截割煤岩的载荷模型,模拟分析不同齿形和齿数下振动截割煤岩的载荷关联特性,进行球形齿刃碟盘刀具振动截割煤岩实验,对比研究了齿刃碟盘刀具理论、模拟与实验载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截割厚度和煤岩强度增大,齿刃碟盘刀具振动截割煤岩应力区域逐渐扩大,但对两侧煤岩作用较小;齿形(相对于齿数)对刀具径向载荷影响并不显著,圆柱形齿刃钝性相对较大;齿刃碟盘刀具径向载荷与齿数近似下凹抛物线规律,先减小后增大,小截割厚度时齿数影响相对明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煤岩强度增大,齿数相应增加更有利于截割;不同截割厚度下,球形齿刃碟盘刀具径向载荷理论和模拟与实验值平均误差分别为5.44%与10.49%,验证了齿刃碟盘刀具振动截割煤岩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为研究齿刃碟盘刀具不同振动截割煤岩及齿形对刀具磨损、温度和粉尘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盘刀具 刀刃齿形 齿间距 煤岩强度 载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装船效率的U型自动化码头出口箱箱位分配
5
作者 曹梦洁 苌道方 +1 位作者 温富荣 邓明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80-7389,共10页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为海陆两侧作业区的枢纽,箱位分配方案将直接影响码头整体的运行效率。为了合理分配U型自动化码头堆场空间资源以提高集装箱装船效率,将共用一条智能导引运输车(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IGV)车道的两个箱区组成一...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为海陆两侧作业区的枢纽,箱位分配方案将直接影响码头整体的运行效率。为了合理分配U型自动化码头堆场空间资源以提高集装箱装船效率,将共用一条智能导引运输车(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IGV)车道的两个箱区组成一组箱区组。从降低车道拥挤的角度,考虑箱区组内相邻作业区域高低工作量等约束,以最小化总装船作业时间和平衡箱区组集装箱数量为目标,构建第一阶段出口箱堆存区域分配模型,并且引入免疫补偿机制和Metropolis准则,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基于第一阶段分配结果,建立贝位间优先级降序均衡堆存策略以保障场桥连续性作业,构建第二阶段箱位分配模型,并设计启发式算法以求解。通过设计大规模案例实验表明,算法能够给予有效的出口箱堆存区域划分和箱位分配方案,同时经过不同规模的对比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性能,表明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对目标值优化达到10%,进而提高了U型自动化码头整体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自动化码头 箱位分配 堆存策略 两阶段优化模型 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社会组织促进基层体育治理效能提升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案例追踪研究
6
作者 高跃 王楠 +2 位作者 王宏江 田恩铭 李盛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5,共8页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基层体育治理中的价值地位和具体措施是随着基层的长期建设而不断演变的。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体育社会组织不断参与基层事务,成为基层体育治理的重要主体。在长期追踪观察Z企业家篮球俱乐部参与G镇体育工作基础上,理...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基层体育治理中的价值地位和具体措施是随着基层的长期建设而不断演变的。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体育社会组织不断参与基层事务,成为基层体育治理的重要主体。在长期追踪观察Z企业家篮球俱乐部参与G镇体育工作基础上,理论抽象出一条通过“体育空间的周期性塑造”促进基层体育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该路径代表着基层体育空间持续重塑,其间,体育社会组织进场引发基层体育空间建构轨迹的转变,按照构想空间、物质空间、生活空间的顺序,层层递进、周而复始地重塑着基层体育空间。由此,基层体育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并助力基层体育空间建成自我完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基层体育治理 案例追踪 空间生产 体育空间的周期性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设计研究
7
作者 常俊利 索华东 +1 位作者 段凯 朱国利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5-860,共6页
为了解决国产中红外波段半导体单靶条输出激光功率低,暂时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将四个半导体靶条激光模块进行空间合束,从而提高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总的输出功率。通过设计镜片与微调光路等光束整形技术,很好的解... 为了解决国产中红外波段半导体单靶条输出激光功率低,暂时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将四个半导体靶条激光模块进行空间合束,从而提高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总的输出功率。通过设计镜片与微调光路等光束整形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四路激光在空间合束过程中遇到的光束质量变差,光束整形、合束后如何改善光束质量问题;驱动控制与控温模块中,电流驱动控制电路和控温电路精确的对输入激光器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稳定控制,使量子级联激光器在室温下能够实现稳定的高功率输出。设计出高的室温输出功率、较小发散角、窄线宽和宽带可调谐的量子级联激光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军事意义,也有广泛的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 空间合束 光束整形技术 驱动控制与控温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作空间扩展与奖励塑造的强化学习知识推理
8
作者 李鸿鹏 赵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8-1904,共7页
为缓解知识图谱中数据稀疏导致推理路径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作空间扩展和奖励塑造的强化学习知识推理方法。在知识表示模块,将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映射到含有三元组语义和结构信息的向量空间中,建立强化学习环境;在强化学习模... 为缓解知识图谱中数据稀疏导致推理路径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作空间扩展和奖励塑造的强化学习知识推理方法。在知识表示模块,将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映射到含有三元组语义和结构信息的向量空间中,建立强化学习环境;在强化学习模块,提出一种动作空间扩展方法,通过引入先验知识,考虑实体间语义信息,寻找关联度最高的关系-实体作为头实体的扩充动作空间,提高路径的连通性。提出奖励塑造方法,设计路径长度奖励和路径重复负向奖励,鼓励智能体选择更加可靠和多样化的关系路径,进一步提升模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知识推理的链接预测和事实预测任务中,性能优于大部分现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推理 强化学习 知识表示 动作空间扩展 奖励塑造 K近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何以重塑基层社区集体行动——基于“文化场域”的个案分析
9
作者 邢磊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5,M0005,共14页
居民“原子化”及由此产生的社区集体行动困境是基层社区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组织对基层社区集体行动的影响值得关注。然而,关于社会组织重塑社区集体行动的因果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对四川省崇州市社会组织... 居民“原子化”及由此产生的社区集体行动困境是基层社区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组织对基层社区集体行动的影响值得关注。然而,关于社会组织重塑社区集体行动的因果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对四川省崇州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展开长时段的纵向跟踪研究,并建构了以“附近”为文化场域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社会组织通过文化场域的建构,以文化为纽带,借助空间建构、情感培育、社会关系等三重要素实现了寓文于治的治理目标。社会组织通过三重要素的运用,形成空间联结机制、纽带凝聚机制、秩序整合机制,成为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社会组织 集体行动 文化场域 文化空间 情感培育 关系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凸结构对X形通道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袁鑫鑫 邓晰文 +1 位作者 邓伟 雷基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8-237,共10页
换热管作为一种能量传输装置能提升热交换减少热损失,其中多管交叉连通的换热管在工业应用中较为常见。为了提升X形换热管的综合换热性能,采用二维仿真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在直换热管道中内置等腰梯形、矩形、前直角... 换热管作为一种能量传输装置能提升热交换减少热损失,其中多管交叉连通的换热管在工业应用中较为常见。为了提升X形换热管的综合换热性能,采用二维仿真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在直换热管道中内置等腰梯形、矩形、前直角梯形、后直角梯形以及三角形5种微凸结构研究其换热增强特性,研究发现,后直角梯形微凸结构在高径比P为0.1时,管道强化换热能力最强,直管综合换热性能评价标准最高达到1.24。在此基础上以恒定壁温353 K、入口流速为0.3~0.7 m/s的工况,研究了后直角梯形微凸结构在高径比P为0.1时,微凸间距对X形通道的换热性能影响,为预测管道夹角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对5种可能形成的夹角角度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X形通道的换热能力与入口流速不呈正相关,在入口流速为0.5 m/s时达到最大;X形通道的换热增强能力与微凸结构布置形式有关,当微凸结构面积占计算域二维通道面积比例约为1/22时,有较强换热能力;管道夹角与入口流速综合影响其换热能力,小管道夹角在低流速状态下换热能力增强效果明显,大管道夹角在高流速状态下略有增强。当换热管夹角为115°,入口流速为0.5 m/s,间距d 1为6 mm,间距d 2为2 mm时,将产生明显的增强换热效果,综合换热性能评价标准最大达到1.84。研究结果可为多入口多出口换热管如何提升换热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换热 X形换热管 微凸结构 微凸结构间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幅Π型叠合梁涡振特性及减振措施研究
11
作者 安路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为研究双幅Π型叠合梁的涡振特性以及相应的气动减振措施,以贵州省乌当至长顺高速公路金旗特大桥的双幅Π型叠合梁为背景,采用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先在0°、±3°、±5°风攻角下,研究单幅梁和双... 为研究双幅Π型叠合梁的涡振特性以及相应的气动减振措施,以贵州省乌当至长顺高速公路金旗特大桥的双幅Π型叠合梁为背景,采用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先在0°、±3°、±5°风攻角下,研究单幅梁和双幅梁的涡振特性;再研究涡振振幅最大风攻角下不同间距比(双幅梁净间距与单幅梁宽度之比)和阻尼比对双幅梁涡激振动的影响;最后研究安装不同尺寸的倒L型导流板对主梁涡振振幅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在+5°风攻角下,双幅梁的涡振响应最为明显,与单幅梁相比,双幅梁的涡振振幅变大。随着间距比的增大,双幅梁的竖弯最大振幅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阻尼比的增大,主梁的竖弯最大振幅逐渐减小。安装不同尺寸的倒L型导流板均能降低双幅梁的涡振振幅,其中L4-3(对应实桥水平和竖向尺寸分别为160 cm和120 cm)倒L型导流板降低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双幅Π型叠合梁 风攻角 间距比 阻尼比 涡振特性 减振措施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微叙事与路径反思:短视频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被引量:3
12
作者 奚路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2,共7页
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平台技术逻辑与网络文化参与逻辑的共同驱动下,短视频城市空间微叙事成为数字时代城市形象塑造的新范式,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可见性:一是以具身化的空间叙事视角提供城市形象的个性化认... 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平台技术逻辑与网络文化参与逻辑的共同驱动下,短视频城市空间微叙事成为数字时代城市形象塑造的新范式,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可见性:一是以具身化的空间叙事视角提供城市形象的个性化认知;二是以碎片化的空间叙事内容展示城市形象的内在肌理;三是以多样化的空间叙事话语形式促进城市形象的立体性;四是以流动化的空间叙事过程构建城市形象的连续性符号。短视频城市空间微叙事在提高城市可见性、促进城市形象建构方面有着显著作用,但也带来了民间与官方话语分野、城市形象同质化与失真化等风险,地方政府应从坚持多元主体协同、突破网红思维定式以及优化实体空间体验等方面对短视频中城市形象的塑造路径加以反思,打造统一性、差异化和本真性的城市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空间 微叙事 路径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塑造的实践路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兴平 马思琪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塑造旨在推进空间协同、转变空间形态、调整空间结构、调控空间生产等,以实现精神、观念、价值影响的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塑造意味...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塑造旨在推进空间协同、转变空间形态、调整空间结构、调控空间生产等,以实现精神、观念、价值影响的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塑造意味着形成共生互构的物理存在空间,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交往空间,涵育立体丰满的精神观念空间,要通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维实现观念塑造,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共同体实现形态塑造,追求人的美好生活和全面发展实现旨向塑造。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塑造与时间延展辩证统一,应回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需要,关照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空间塑造 教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形状特征的路面病害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天民 陈月田 +2 位作者 余洋 谢鹏飞 李庆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1-305,共15页
路面病害自动化检测是实现道路智慧化管养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路面病害图像中病害目标占比小、不同类型病害尺度差异大、背景环境复杂等特性,基于YOLOv8架构,提出聚焦形状特征的路面病害检测算法FSF-YOLO(focusing on shape features YO... 路面病害自动化检测是实现道路智慧化管养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路面病害图像中病害目标占比小、不同类型病害尺度差异大、背景环境复杂等特性,基于YOLOv8架构,提出聚焦形状特征的路面病害检测算法FSF-YOLO(focusing on shape features YOLO)。构建一种无信息丢失的加强特征提取模块,通过保留多维度空间特征信息,增强骨干网络对低分辨率图像和细小病害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引入可形变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利用病害细长形状特征拓展目标识别区域,提高模型对于长距离病害目标的特征表达能力;运用分组卷积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强化不同尺寸病害目标特征识别;采用轻量级共享卷积检测头,减少网络参数量和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不同类别的路面病害目标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RDD2022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达到67.3%,与原算法相比提升了5.3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优于其他路面病害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病害检测 形状特征 可形变注意力 分组卷积空间金字塔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数灰关联-动态功效系数法的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评估
15
作者 李明捷 姚霖昊 何奕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36-4342,共7页
为了确定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从机坪设计和机坪运行两个维度建立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此提出了基于范数灰关联-动态功效系数法的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评估方法。并以10个国内大型运输机... 为了确定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从机坪设计和机坪运行两个维度建立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此提出了基于范数灰关联-动态功效系数法的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评估方法。并以10个国内大型运输机场航站楼对应的U型区机坪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影响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各指标的权重及各机场航站楼对应的U型区机坪的空间效率评分。提出在U型区设计时应着重考虑指廊边机位个数、U型区指廊纵深和U型区底边长度3个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科学地对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效评判不同构型机坪U型区空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坪U型区 空间效率 范数灰关联 动态功效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外籍人口的社会空间过程与形塑机制
16
作者 赵晔琴 范慧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179,180,共11页
外籍人口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过程是理解全球化时代下城市空间的重要窗口。上海自开埠以来,以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籍人口。1949年以前,上海的外籍人口主要分布于租界及邻近地区。改革开放后,因外向型经济的导向... 外籍人口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过程是理解全球化时代下城市空间的重要窗口。上海自开埠以来,以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籍人口。1949年以前,上海的外籍人口主要分布于租界及邻近地区。改革开放后,因外向型经济的导向和产业集聚,外籍人口不断向周边延伸,形成了以古北地区为代表的第一代国际社区。此后,由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外籍人口的空间分布自浦西向浦东扩展,在浦东新区形成了新的外籍人口集聚空间。社会空间的历史延续性、政府规划、族裔消费空间与居住选择偏好等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上海外籍人口空间聚集的发展与演变。深入剖析上海外籍人口空间集聚的形塑机制与演变路径,不仅有助于揭示外籍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规律与内在驱动力,还能为超大城市外籍人口的有效治理提供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人口 社会空间 演变过程 形塑机制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助推职业教育精细化治理:内涵、机制和路径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任杰 陈道志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职业教育精细化治理,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深化后需关注的重点方向和发展趋势。数字技术是职业教育精细化治理的重要物质保障。职业教育数字技术遵循“共性+个性”“云+网+端”“教师+教材+教法”“虚拟+现实”四大... 职业教育精细化治理,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深化后需关注的重点方向和发展趋势。数字技术是职业教育精细化治理的重要物质保障。职业教育数字技术遵循“共性+个性”“云+网+端”“教师+教材+教法”“虚拟+现实”四大作用机制。数字技术助推职业教育精细化治理,应提升数字技术推进精细化的行动认知,搭建职业教育精细化治理的“数治职教”,健全数字制度规范激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优化技术在精细化治理中的监督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职业教育 精细化治理 数治职教 理念塑造 空间营造 制度跟进 科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装配式单层网壳十字形半刚性螺栓连接节点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爱林 罗兵 姜子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3-1284,共12页
装配式连接节点是大跨度装配式单层空间网壳结构体系的关键。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的十字形板装配式节点。该节点由圆钢管、十字形钢板、角钢、矩形连接盖板、圆盖板和高强螺栓组成,其中圆钢管、盖板、十字形钢板在工厂焊接... 装配式连接节点是大跨度装配式单层空间网壳结构体系的关键。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的十字形板装配式节点。该节点由圆钢管、十字形钢板、角钢、矩形连接盖板、圆盖板和高强螺栓组成,其中圆钢管、盖板、十字形钢板在工厂焊接,现场将十字形板和角钢、矩形盖板用高强螺栓连接。该节点通过设置角钢、矩形连接盖板和十字形钢板螺栓连接,在节点受到弯曲荷载时,角钢和矩形连接盖板可以首先承受弯曲荷载,从而减少节点内侧的十字形钢板塑性损伤,并且提高节点的抗弯性能。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构建新型连接节点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十字形钢板和角钢厚度等变量如何影响节点在平面内外的抗弯性能。通过对各组成部分尺寸的参数化研究,得到了这些因素对所提出的连接节点平面内外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角钢与矩形盖板相连接形成的十字形节点,在抗弯刚度和承载力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通过调节十字形板厚度、螺栓个数、角钢和盖板厚度可调控节点的初始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基于刚性节点设计方法,对该半刚性节点进行尺寸理论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节点弯矩设计值基本达到圆钢管的屈服弯矩,满足设计要求,提高节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单层空间网壳 十字形板螺栓装配式节点 数值模拟 抗弯性能 屈服弯矩 节点尺寸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漫滩区深大异形基坑施工对紧邻特大型桥梁影响及变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史建升 徐源 +7 位作者 李慧 阎长虹 侯珏 俞良晨 赵华新 崔王洪 徐成华 刘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3-1454,共12页
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深基坑呈现出开挖深、规模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其支护结构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笔者等以南京地铁某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其场区位于长江下游漫滩相... 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深基坑呈现出开挖深、规模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其支护结构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笔者等以南京地铁某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其场区位于长江下游漫滩相二元结构地层分布地段,上部软土层厚度大,下部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高、水量丰富,地质条件复杂,该基坑为典型的深大异形基坑,距离某大桥的双曲拱引桥仅为7.2 m,由于之前桥梁已遭受其他地下工程施工产生的较大变形,所以后续工程对其影响变形控制要求极高。为此,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于地下空间实际功能采用设置分隔墙分区开挖及MJS超深工法墙综合变形控制方案。笔者等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开展复杂环境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及桥梁桩基的变形预测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深大狭长异形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沉降变形影响显著,通过设置分隔墙分区开挖及MJS工法墙进行变形控制,能够较好地控制基坑的空间效应,减少“长边效应”、“异形效应”等对桥梁沉降变形的影响。通过现场基坑开挖过程实际监测结果,验证这一综合变形控制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大狭长异形基坑的支护及施工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异形基坑 空间效应 分区开挖 双曲拱桥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环氧材料漏电流抑制技术及耐辐照性能提升方法
20
作者 王双 李敬 +5 位作者 李晨阳 李敏 曾令军 毛佳乐 陈玉 成永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174,共10页
针对航天器空间可展开结构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在空间辐照环境中电荷输运性能发生变化时易产生漏电流,从而造成结构器件劣化、击穿,甚至影响航天器正常运行的问题,从高分子三维网状结构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辐照感应漏... 针对航天器空间可展开结构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在空间辐照环境中电荷输运性能发生变化时易产生漏电流,从而造成结构器件劣化、击穿,甚至影响航天器正常运行的问题,从高分子三维网状结构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辐照感应漏电流抑制方法,实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性能提升,能够指导空间可展开结构材料的选型和设计。基于常用的双酚A环氧树脂材料,通过引入不同官能度和配比的固化剂调控其高分子三维网状结构,获得了具有不同热力学性能的形状记忆环氧材料。采用X射线辐照感应电导率在线测试系统,表征不同体系环氧材料在不同辐照功率下的漏电流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固化剂官能度为5的形状记忆环氧材料体系,固化剂官能度为6环氧材料体系的X射线辐照感应电导率随固化剂配比变化的幅度减小了约50%,即选择官能度相对较高的固化剂体系环氧材料,能够构建更加致密的高分子三维网状结构,可获得更加稳定的热力学和X射线辐照感应电导性能,更有利于抑制辐照感应漏电流,从而增强了空间展开结构X射线辐照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展开结构 形状记忆聚合物 空间辐照 X射线辐照感应电导率 漏电流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