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宇亮 李澳华 +3 位作者 邢浩 李丽华 宋宣儒 杨果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7,共15页
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的结构形式,而地基液化往往是导致路基结构丧失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揭示可液化场地群桩加固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是保障高速铁路路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某可液化场地高速铁... 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的结构形式,而地基液化往往是导致路基结构丧失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揭示可液化场地群桩加固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是保障高速铁路路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某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和三维数值仿真手段实现不同强度的地震动激励工况模拟,得到可液化地基超孔隙水压力和桩身应变;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研究地震动激励下群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孔隙水压力、超孔压比、桩身内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地震动强度对群桩加固地基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到不同地震动持时下群桩加固地基的液化区域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的地震激励下,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响应随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减小;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沿地基深度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地基土液化区深度逐渐加大;地基液化主要发生在地震动激励强烈的时段;当地震结束时,大部分地基土体单元从液化状态转变为非液化状态;在高强度地震动激励下,加固桩的桩身弯矩变化显著,但桩身内力分布合理,其值在允许范围内,桩身不会遭到破坏。可将群桩加固地基方案应用于可液化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群桩 地基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液化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赵守江 柏文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确保馆藏文物的地震安全,研制出一款新型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采用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阐述装置的构造和工作机理,推导出装置的刚度和黏滞阻尼系数表达式;然后制作原型样机并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其隔震有... 为确保馆藏文物的地震安全,研制出一款新型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采用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阐述装置的构造和工作机理,推导出装置的刚度和黏滞阻尼系数表达式;然后制作原型样机并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其隔震有效性;最后依据所测基本参数,建立装置单向水平隔震系统的动力方程并开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隔震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具有摩擦系数低、起滑加速度阈值小,以及刚度和阻尼灵活可调的特点;它可以在满足位移限值的情况下达到设定隔震目标,且自复位效能力强、残余位移小。装置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动力响应吻合程度高,且吻合程度随地震动峰值的提高而进一步增强。该理论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指导装置参数设计和隔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隔震 直线导轨式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科研设施赋能工程韧性提升——大型多功能地震模拟四台阵系统的建设发展与实践创新
3
作者 曹爽 李莹 +2 位作者 张国伟 焦驰宇 李爱群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建设大型多功能地震模拟四台阵系统能够提升我国抗震研究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为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大型多功能地震模拟四台阵系统... 建设大型多功能地震模拟四台阵系统能够提升我国抗震研究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为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大型多功能地震模拟四台阵系统的建设背景,阐述了相关设备技术参数的创新突破,结合代表性试验案例介绍了该试验系统在服务国家重大项目、提升我国抗震研究设施和装备水平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并探讨了地震模拟振动台阵实验室高效管理与开放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韧性 地震模拟振动台 台阵系统 技术参数 振动台试验 开放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宝顺 薛建阳 +1 位作者 魏敬徽 刘康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2,共11页
为研究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多层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缩尺比为1/5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5条天然波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arallel Singl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Damper,PSSPD)的减震... 为研究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多层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缩尺比为1/5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5条天然波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arallel Singl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Damper,PSSPD)的减震控制效果。基于试验获得的模型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设计3种PSSPD布置方案,分析不同布置方案下模型结构的试验现象及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PSSPD对结构响应峰值减震率可达到43.43%,均方根减震率可达到38.18%,其对多层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控制效果;PSSPD对结构均方根的平均减震效果要优于对峰值的平均减震效果;PSSPD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效果影响显著,且其减震性能与本身参数、受控结构振动特性、地震动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复杂。最后,建立PSSPD在任意布置方案下受控结构的力学模型,提出其数值分析流程。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在位移峰值及均方根方面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布置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形演化阶段的岩质边坡1g振动台试验相似关系推导
5
作者 文钊 刘汉香 +2 位作者 王铭萱 魏应松 徐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20,共12页
1g振动台试验(g为重力加速度)是指在常规重力条件下开展的振动台试验,是目前开展振动台试验的主流类型。在区分严格相似模型、应变失真模型的基础上,以控制方程法为主、量纲分析法为辅,从理论上推导了岩质边坡1g振动台试验中不同变形演... 1g振动台试验(g为重力加速度)是指在常规重力条件下开展的振动台试验,是目前开展振动台试验的主流类型。在区分严格相似模型、应变失真模型的基础上,以控制方程法为主、量纲分析法为辅,从理论上推导了岩质边坡1g振动台试验中不同变形演化阶段这两种相似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关系,并确立了模型与原型达到相似所需的关键参数。通过开展数值试验,从岩质边坡固有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特征两个方面验证并评价前述建立起来的不同变形演化阶段、不同相似模型的相似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严格相似模型以及应变失真模型均能推算出原型边坡的自振特性以及地震荷载下弹性变形阶段的动力响应特性;而在涉及大变形问题时,应使应变相似比接近或等于1。研究成果可为岩质边坡1g振动台试验相似关系设计、相似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变形演化 1g振动台模型试验 相似关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型换流阀组件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6
作者 毕良富 张立红 +3 位作者 牛朝阳 郭磊 杨斌 李潇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3,共7页
换流阀组件作为柔性换流阀的核心部件,造价昂贵,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换流阀的抗震安全。文中运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方法对某型号的真型换流阀组件开展了抗震性能研究。首先,为了更合理地布置测点,建立阀组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 换流阀组件作为柔性换流阀的核心部件,造价昂贵,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换流阀的抗震安全。文中运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方法对某型号的真型换流阀组件开展了抗震性能研究。首先,为了更合理地布置测点,建立阀组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确定了阀组件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薄弱环节,为振动台试验中测点的布置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输入白噪声激励,测得了阀组件的频率、阻尼比动力特性参数;再次分别沿水平横向、纵向和竖向三方向输入5个正弦拍波以及人工地震波,测得阀组件的应变和加速度响应。最后根据振动台试验结果和试验后设备功能测试结果可以判定该型号阀组件可满足9度地震烈度地区的抗震强度要求。文中研究方法对类似设备的抗震性能考核试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工程 换流阀组件 抗震性能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土-桥桩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路沙沙 赵东旭 +2 位作者 白举科 刘少栋 尹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以大连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双隧道-砂土-桥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SSSI),得到结构、场地的动力响应规律,并与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型引入Kelvin本构模型子程序,利用等效线性方法处理砂土在计... 以大连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双隧道-砂土-桥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SSSI),得到结构、场地的动力响应规律,并与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型引入Kelvin本构模型子程序,利用等效线性方法处理砂土在计算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8种工况,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体系内各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会放大桥桩、临近隧道的峰值加速度,而桥桩却会对侧穿隧道的峰值加速度起到减弱作用;隧道与桥桩的存在均会增大彼此的截面剪力与弯矩,其中受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隧道上下拱,桥桩的桩底与桩-土交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侧穿箱基框架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路沙沙 白晓晓 +3 位作者 张亚楠 孟薇 袁镝 徐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3,共13页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侧穿箱基框架结构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室内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建模,将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分析隧道侧穿箱基...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侧穿箱基框架结构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室内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建模,将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分析隧道侧穿箱基框架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①隧道或箱基框架结构的存在均会降低整个体系的自振频率;②箱基框架结构的存在会降低隧道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同时减弱隧道结构所受到的弯矩,而对其所受剪力的影响不大;③隧道结构的存在会减弱箱基框架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箱室的存在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且当箱基框架结构高于三层时,楼板加速度响应随楼层高度的增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隧道 箱基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非等宽平台路堑边坡的动力响应研究
9
作者 王哲 王陈宾 +3 位作者 柏威伟 廖军 吴福宝 唐刚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非等宽平台设计是提高碎裂岩体路堑高边坡动力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规范平台宽度不小于2 m背景下,研究该类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通过FLAC3D有限元软件计算三级台阶式边坡平台位置的PGA放大系数、塑性变形区和... 非等宽平台设计是提高碎裂岩体路堑高边坡动力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规范平台宽度不小于2 m背景下,研究该类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通过FLAC3D有限元软件计算三级台阶式边坡平台位置的PGA放大系数、塑性变形区和最大剪应变,然后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设计大型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开展非等宽台阶式边坡变形失稳特征和PGA放大系数变化研究,对二级平台宽度引起的边坡破坏程度进行分析,提出路堑边坡工程设计建议。数值模拟表明,随着中间平台宽度增加PGA放大系数先减后增,考虑平台的分割效应下建议该工程二级平台宽度为4 m;物理试验表明,边坡易在平台处产生应力集中,平台分割效应使边坡逐渐分解为局部破坏,地震作用下发生累进变形破坏,分为缓慢变形、加速变形和失稳破坏阶段。研究成果为该类型路堑边坡平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数值模拟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平台宽度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敬羽 景立平 齐文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221,共12页
为了研究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上部结构质量、不同输入波频率和加速度峰值输入下的桩-土-结构体系的水平动力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地基土体模型为中硬... 为了研究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上部结构质量、不同输入波频率和加速度峰值输入下的桩-土-结构体系的水平动力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地基土体模型为中硬土,剪切波速约为213 m/s;群桩基础由5根长1.35 m、直径0.1 m的基桩“十”字型布置;上部结构模型采用质量块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桩身的弯矩与剪力在桩-承台连接处最大,并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随着上部结构质量的增加,土体与桩基的加速度反应增大,桩身的弯矩与剪力也增大;随着输入正弦波幅值和频率的增大,桩-土运动相互作用变大,桩身弯矩与剪力变大;最后比较各种影响因素引起的反应发现,上部结构质量的变化对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大,幅值的影响次之,频率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正弦波荷载 群桩基础 桩-土运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底框砖房组合加固方法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荆鑫 尹保江 +3 位作者 程绍革 李建赢 宗立阳 丁相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针对一些临街商住建筑和自建房,提出在既有底框砖房的底层增设砖抗震墙与内置门式刚架的组合加固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1∶2缩尺底框砖房模型,进行了加固和非加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 针对一些临街商住建筑和自建房,提出在既有底框砖房的底层增设砖抗震墙与内置门式刚架的组合加固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1∶2缩尺底框砖房模型,进行了加固和非加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等。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加固方法后,结构自振周期减小、阻尼比增大、底层塑性变形集中和平面扭转效应明显减小,显著提升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底框砖房 组合加固法 门式刚架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砂与饱和砂土场地直斜群桩横向动力响应特性对比研究
12
作者 李雨润 范浩然 +1 位作者 闫志晓 辛晓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16,共15页
群桩基础的横向动力响应一直是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土场地条件下2×2直斜群桩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然后基于FLAC3D软件引入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 群桩基础的横向动力响应一直是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土场地条件下2×2直斜群桩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然后基于FLAC3D软件引入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深入分析试验和模拟中直斜群桩横向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砂场地中,直群桩承台加速度总大于斜群桩承台加速度;在饱和砂土场地中,直斜群桩承台加速度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减现象,而直群桩承台的加速度衰减现象较斜群桩承台更为明显;干砂场地中桩身弯矩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饱和砂土场地中桩身弯矩随着桩间距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干砂场地中承台加速度相对于输入台面加速度的放大倍数小于1时所需的桩间距大于饱和砂土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场地 干砂场地 群桩基础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动力响应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0
13
作者 顾大钊 颜永国 +2 位作者 张勇 王恩志 曹志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9-1597,共9页
参考借鉴地面水库坝体抗震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相似材料模型平台,进行了不同烈度条件下的动力破坏试验研究,并利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坝体的地震破坏形态、抗震薄弱环节... 参考借鉴地面水库坝体抗震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相似材料模型平台,进行了不同烈度条件下的动力破坏试验研究,并利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坝体的地震破坏形态、抗震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同时对同等条件下的地面水库坝体进行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地下水库与地面水库的抗震安全性。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的动力响应较为接近;在地震波逐级加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顶底板约束,煤矿地下水库坝体晚于地面水库坝体进入塑性工作状态,验证了煤矿地下水库坝体较地面水库坝体具有更好的抗震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地下水库坝体安全系数概念,对比分析了同条件的煤矿地下水库坝体和地面水库坝体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相似模型 振动台试验 动力破坏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洞口合理抗震设防长度 被引量:23
14
作者 耿萍 曹东杰 +2 位作者 唐金良 权乾龙 程邦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2-948,954,共8页
为确定隧道洞口段衬砌的合理设防长度,使隧道结构抗减震性能达到最优,以单线140 km/h、跨度6.4 m的铁路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隧道洞口段的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围岩条件、衬砌物理力学参数等因素对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衬砌... 为确定隧道洞口段衬砌的合理设防长度,使隧道结构抗减震性能达到最优,以单线140 km/h、跨度6.4 m的铁路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隧道洞口段的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围岩条件、衬砌物理力学参数等因素对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衬砌内力响应的影响,讨论了围岩加速度响应和衬砌结构内力响应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距离超过洞口段3倍隧道跨度后,衬砌结构内力响应明显减小;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洞口段抗震设防长度为3倍隧道跨度时,减震效果显著,验证了抗震设防长度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洞口段 抗震设防长度 数值模拟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32
15
作者 顾祥林 黄庆华 +2 位作者 汪小林 林峰 彭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45,共10页
制作一个1/4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现浇楼板的加强作用结构呈弱柱型的倒塌模式,倒塌过程中构件间的碰撞作用非常明显。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将结构离散为板单元和柱单元组成的... 制作一个1/4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现浇楼板的加强作用结构呈弱柱型的倒塌模式,倒塌过程中构件间的碰撞作用非常明显。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将结构离散为板单元和柱单元组成的板-柱体系或由梁单元、节点单元和柱单元组成的梁-柱-节点体系。在单元连接界面处构建由混凝土弹簧和钢筋弹簧组成的能反映构件空间受力性能的三维拉压弹簧组,引入任意加载路径下混凝土弹簧和钢筋弹簧单轴本构关系。采用动态松弛法求解结构的反应。借助于C++语言、MFC类库和OpenGL三维图形库,开发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空间倒塌反应数值仿真系统。用素混凝土柱的变形分析及结构模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仿真系统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离散单元法 倒塌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渡槽支座隔震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世浩 李正农 +2 位作者 宋一乐 朱旭鹏 周振刚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某大型渡槽采用球形减震支座的减震效果及减震机理。振动台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都表明:所设计的不同的减震支座对结构均有减震效果,槽身主要测点动应力值明显减小;采用减震支座后,不同周期的地震波减震的效果...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某大型渡槽采用球形减震支座的减震效果及减震机理。振动台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都表明:所设计的不同的减震支座对结构均有减震效果,槽身主要测点动应力值明显减小;采用减震支座后,不同周期的地震波减震的效果虽然有差别,但主要部位动应力都有比较明显的减小;结构的水平向加速度也明显下降。从减震支座的滞回曲线看,横槽向和顺槽向均有比较明显的滞回环,说明球形减震支座具有比较明显的耗能效果,这也表明该支座对大型渡槽的减震有效果。减振支座的相对位移较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从这些结果看:大型渡槽采用减震支座是可行的,而且减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支座 振动台实验 数值模拟 大型渡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振幅对黄土-泥岩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泽林 吴树仁 +2 位作者 王涛 唐辉明 梁昌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03-2412,2450,共11页
研究地震作用下黄土-泥岩边坡动力响应特征,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边坡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地震波振幅对边坡地震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坡体深部至浅表层,黄土-泥岩边坡的水平... 研究地震作用下黄土-泥岩边坡动力响应特征,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边坡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地震波振幅对边坡地震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坡体深部至浅表层,黄土-泥岩边坡的水平向和垂向加速度放大效应呈非线性增加,且水平向大于垂直向,在坡体顶部到达最大,表现为趋表效应和高程效应;在边坡内部岩性接触部位,黄土层内动力响应较大,泥岩中动力响应较小,表现为岩性效应;随着输入地震波振幅的增加,坡体动力响应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输入振幅达0.3g时,坡体动力响应最大。黄土-泥岩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为:随输入地震波振幅增加,坡顶逐渐形成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坡体中上部溜土,产生向临空面方向的位移,坡体中部发生鼓胀隆起,局部坡体振动松散,岩土体滑落至坡脚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黄土-泥岩边坡 加速度振幅 地震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房屋新型隔震与抗震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曹万林 周中一 +2 位作者 王卿 董宏英 张建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9-213,共5页
为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减震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构造的砌体房屋和一种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并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4个农村房屋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包括:1个基础滑移隔震砌体房屋和... 为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减震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构造的砌体房屋和一种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并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4个农村房屋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包括:1个基础滑移隔震砌体房屋和1个对比的抗震房屋;1个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和1个对比的普通保温砌块砌体房屋。通过试验,研究了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工作机制,分析了抗震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与墙体破坏过程。研究表明:提出的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工作可靠,当峰值加速度为0.1g时滑移隔震系统便可启动,可显著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与普通保温砌块砌体房屋相比,其承载力高,刚度退化慢,延性较好,综合抗震能力显著提高。本文研发的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体结构和异形保温砌块砌体结构,适于农村房屋的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房屋 基础滑移隔震 异形保温砌块 砌体结构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联络横通道的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耿萍 杨琪 +2 位作者 何悦 何川 郭翔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5-1223,共9页
联络横通道与隧道主体形成的空间交叉结构是隧道抗震的薄弱环节.为探讨联络横通道采用刚、柔两种连接形式时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确定了振动台试验中地层和结构相似模型的材料参数及配比,分别建... 联络横通道与隧道主体形成的空间交叉结构是隧道抗震的薄弱环节.为探讨联络横通道采用刚、柔两种连接形式时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确定了振动台试验中地层和结构相似模型的材料参数及配比,分别建立了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和数值分析模型;将第1组试验得到的地层卓越频率15.0 Hz作为其余试验工况和数值计算中地震动频率的输入依据,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分析的方法对主隧道与联络横通道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与相同深度位置地层的加速度响应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离地面越近,地层加速度的放大效应越明显;联络横通道采用刚性连接时,其最大应变反应出现在结构的拱顶和两侧拱脚处,而采用柔性连接可较好的降低结构各处的应变反应,且输入地震峰值加速度越大其减弱效果越明显;主隧道横断面上,靠近联络横通道连接处的位置易受其影响而产生应力突变,采用刚性连接时,其受到的影响更大;振动台试验与数值结果规律基本一致,采用刚性连接时,联络横通道对主隧道纵向的影响范围约为3.0倍联络横通道宽度,而采用柔性连接时其影响范围则减小至1.5~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联络横通道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立云 刘晓晓 +1 位作者 杜修力 韩俊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基于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平台,利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实现无限域的有限化,采用摩尔-库伦模型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建立了埋地管道的数值仿真模型。首先,论文讨论了土-管相互作用参数对管道应变的影响,建议了数值仿真分析中接触面摩擦系数的... 基于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平台,利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实现无限域的有限化,采用摩尔-库伦模型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建立了埋地管道的数值仿真模型。首先,论文讨论了土-管相互作用参数对管道应变的影响,建议了数值仿真分析中接触面摩擦系数的合理取值;其次,通过与埋地管道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埋地管道振动台试验中模型边界处理的有效性,进而讨论了埋地管道模型试验中的相似律问题;最后,进行了管道应变响应分析,并简单分析了类河谷地层埋地管道的应变响应。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一些规律性成果,为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数值仿真 地震响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