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t shadow detection for moving objects based on binocular stereo vision 被引量:2
1
作者 彭祺 仲思东 屠礼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51-658,共8页
A novel cast shadow detection approach was proposed.A stereo vision system was used to capture images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ingle camera.It was based on an assumption that cast shadows were on a special plane.The im... A novel cast shadow detection approach was proposed.A stereo vision system was used to capture images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ingle camera.It was based on an assumption that cast shadows were on a special plane.The image obtained from one camera was inversely projected to the plane and then transformed to the view from another camera.The points on the plane shared the same position between original image and the transformed image.As a result,the cast shadows can be detecte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ast shadow detection and decreas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the obvious object areas in CIELAB color space were removed and the potential shadow areas were obtained.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detect cast shadows accurately even under various illumi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 shadow detection stereo vision moving objects flat grou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shadow detection based on Gaussian mixture model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延祥 张志胜 +1 位作者 陈芳 陈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385-1395,共11页
An efficient approach was proposed for discriminating shadows from moving objects. In the background subtraction stage, moving objects were extracted. Then, the initial classification for moving shadow pixels and fore... An efficient approach was proposed for discriminating shadows from moving objects. In the background subtraction stage, moving objects were extracted. Then, the initial classification for moving shadow pixels and foreground object pixel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color invariant features. In the shadow model learning stage, instead of a single Gaussian distribution, it was assumed that the density function computed on the values of chromaticity difference or bright difference, can be modeled as a mixture of Gaussian consisting of two density functions. Meanwhile, the Gaussian parameter estimation was performed by using EM algorithm. The estimates were used to obtain shadow mask according to two constraints. Finally,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he visual experiment result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method. Quantitative results in terms of the shadow detection rate and the shadow discrimination rate(the maximum values are 85.79% and 97.56%, respectivel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achieves a satisfying result with post-processing st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dow detection Gaussian mixture model EM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dow detection combining characters of human vision
3
作者 李建锋 邹北骥 +1 位作者 李玲芝 高焕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59-667,共9页
A shadow detection method using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 inspired by the characters of human visual system is proposed.More precisely,lateral inhibition of human vis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re combined tog... A shadow detection method using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 inspired by the characters of human visual system is proposed.More precisely,lateral inhibition of human vis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Shadow detec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a shadow region segmentation problem.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consistent with human vision compared to shadow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HSV and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PCNN) by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 lateral inhibition shadow detec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ight matrix human vis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影智绘:基于SAM的视频阴影鲁棒抽取
4
作者 陈东 李昌隆 +2 位作者 杜振龙 宋爽 李晓丽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9-745,共7页
针对传统方法对于光照变化和物体遮挡引起复杂的、动态变化阴影处理易致阴影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万物模型(SAM)的视频阴影检测方法,对SAM解码器进行微调,使其更适合阴影检测;利用SAM提取关键帧阴影区域,引... 针对传统方法对于光照变化和物体遮挡引起复杂的、动态变化阴影处理易致阴影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万物模型(SAM)的视频阴影检测方法,对SAM解码器进行微调,使其更适合阴影检测;利用SAM提取关键帧阴影区域,引入XMem模型,结合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联合前后帧信息,给出优化和稳定视频阴影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ViSha数据集的阴影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均值绝对误差降低了约31.8%,交并比提升了约19.7%;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提升了视频阴影处理的准确率,并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语义分割 视频对象分割 SAM XM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阵分集束控影区探测信号发射策略
5
作者 蓝舒尧 李宇 +2 位作者 张春华 迟骋 陈春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54-2462,共9页
针对使用垂直发射阵指向性设计的方式进行影区探测时,传统束控方法波束主瓣随阵元数增加变窄,无法覆盖整个影区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集束控的信号发射策略,该策略下发射信号波形被设计为多个长度相等的子脉冲,并通过相位控制令不同子... 针对使用垂直发射阵指向性设计的方式进行影区探测时,传统束控方法波束主瓣随阵元数增加变窄,无法覆盖整个影区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集束控的信号发射策略,该策略下发射信号波形被设计为多个长度相等的子脉冲,并通过相位控制令不同子脉冲对准不同角度形成波束以照亮整个影区。文章给出了使发射增益最大化的参数选取方法,并提出通过多模板联合匹配滤波的方式,合理选择副本信号以达到将各子脉冲的能量叠加以达到进一步获取增益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束控方法,所提出的发射策略能够达到照亮整个影区并取得高发射增益的效果,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区目标检测 垂直发射阵 发射阵增益 子脉冲 束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
6
作者 梅非 彭慧琳 +2 位作者 梅朝 李君妍 童亚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0-532,共13页
图像分割任务中,效率与准确性的平衡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多变背景条件下.传统的MageFreehome算法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难以同时满足高效与精确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自适应分割的改进方案.首先,... 图像分割任务中,效率与准确性的平衡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多变背景条件下.传统的MageFreehome算法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难以同时满足高效与精确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自适应分割的改进方案.首先,运用OTSU算法寻找最优动态阈值的原理,使图像分割过程能自适应地调整阈值,以适应不同背景条件下的图像;其次,提出了新的图像中心点选取方法,解决了图像中心落在分割目标区域外的缺陷;再次,设计了基于连续性检测的分割区域起/终点确定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图像分割的精确度.图像使用效果验证表明,该文的3种策略均对图像分割准确性产生积极影响.在不同数量级的图片上与MagFreehome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在保持高效的同时,精准率和召回率均有显著提升,而且处理速度几乎保持不变.消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策略组合使用的有效性,策略一和策略三在提升精准率和召回率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带来了7.29%和5.71%的显著提升,当3种策略同时应用时,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增加了15.51%和16.72%.该文改进方案有效平衡了图像分割效率与准确性的难题,为需要快速而精准分割图像的应用场景,如多媒体教学、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阈值 阴影检测 中心点选取方法 连续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信息的行人检测算法
7
作者 刘皓宇 孔鹏伟 +1 位作者 王耀力 常青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5-2332,共8页
针对现有的多视角行人检测算法中因目标遮挡严重以及未关注多视角之间关系而导致的错检和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VDeTr(MultiView Detection with shadow Transformer)算法改进的多视角行人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设计一个视... 针对现有的多视角行人检测算法中因目标遮挡严重以及未关注多视角之间关系而导致的错检和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VDeTr(MultiView Detection with shadow Transformer)算法改进的多视角行人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设计一个视角特征增强模块VEM(View Enhancement Module),通过关注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实现对重要视角的增强;其次,在将多视角信息引入单视角的过程中,加入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模块建立短距离和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提升检测效果;最后,在原始基线算法Shadow Transformer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的多视角信息处理模块EST(Efficient Shadow Transformer),在保持检测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多视角中冗余信息的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在Wildtrack数据集上与原始MVDeTr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主要检测指标MODA(Multiple Object Detection Accuracy)提升了1.8个百分点,检测指标MODP(Multiple Object Detection Precision)提升了0.6个百分点,召回率提升了1.8个百分点。可见,所提算法能很好地应用于多视角行人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 行人检测 MVDeTr 注意力机制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SAR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白佳华 陈信平 +3 位作者 杨君 朱卫纲 李永刚 马凡茵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0,共6页
在雷达图像领域,动目标检测任务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雷达技术的提升,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deo-SAR)技术带来了更高帧率的SAR图像数据。同时,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任务上的优秀成绩也让众多学者将其应用于... 在雷达图像领域,动目标检测任务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雷达技术的提升,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deo-SAR)技术带来了更高帧率的SAR图像数据。同时,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任务上的优秀成绩也让众多学者将其应用于视频SAR动目标检测任务,视频SAR动目标检测技术开始由传统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的方法转向使用深度学习方法。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SAR动目标检测算法尚处于研究阶段,且目前暂无关于视频SAR动目标检测任务的综述类文章。因此,在动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结合已有研究总结了视频SAR动目标检测任务面临的问题与难点,并结合现有技术的发展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 动目标检测 目标阴影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恶意攻击篡改信标节点安全定位方法
9
作者 王文霞 李智玲 杨文彬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202,共5页
为了防止恶意节点攻击篡改信标节点信息,保护网络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信标节点定位精度,提出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恶意攻击篡改信标节点安全定位方法。首先,计算节点信任值,将计算结果作为恶意节点判断依据,识别恶意节点并剔除;其次,采用Boun... 为了防止恶意节点攻击篡改信标节点信息,保护网络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信标节点定位精度,提出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恶意攻击篡改信标节点安全定位方法。首先,计算节点信任值,将计算结果作为恶意节点判断依据,识别恶意节点并剔除;其次,采用Bounding-box算法搜索未知信标节点其所在区域,完成节点的初步定位;最后,建立Shadowing模型结合质心算法,计算信标节点的具体位置坐标。实现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恶意攻击篡改信标节点安全定位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恶意节点检测率高,信标节点定位精度高,覆盖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网络 恶意节点检测 信标节点定位 shadow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学习的弱监督阴影-对象实例检测
10
作者 王骁 刘洪 +1 位作者 廖丽瑛 邹世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现有阴影-对象实例检测网络都是基于掩码标签的全监督训练,但掩码标签标注难度和成本较高。仅利用边界框标签进行监督训练可以有效降低数据集的标注难度和成本,但弱监督会导致预测实例掩码精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次利用弱监督方... 现有阴影-对象实例检测网络都是基于掩码标签的全监督训练,但掩码标签标注难度和成本较高。仅利用边界框标签进行监督训练可以有效降低数据集的标注难度和成本,但弱监督会导致预测实例掩码精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次利用弱监督方法进行阴影-对象实例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学习结构的弱监督阴影-对象实例检测网络。首先,设计了教师-学生双向学习结构,利用教师网络预测的结果作为学生网络监督训练的的伪掩码标签,通过指数移动平均方法更新教师网络的参数的方法提高弱监督检测的精确度。其次,通过投影损失对预测掩码进行精准定位,并引入了能表征图像色彩先验信息的色彩相似性指标,结合交叉熵损失函数设计了色彩相似性损失函数,提高了整体网络的检测性能。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提高网络的鲁棒性,构建了一个阴影-对象实例检测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与公开数据集SOBA上验证了本文网络的预测能力,平均精度值分别达到了53.3和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实例分割 弱监督 双向学习 色彩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特征的深度学习云和云阴影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昊 焦瑞莉 +2 位作者 乔聪聪 霍娟 宗雪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0-1587,共8页
针对云和云阴影检测过程中存在边界不准确以及易与地表混淆等问题,构建一种融合纹理特征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Landsat 8遥感图像进行云和云阴影检测。引入基于统计特性的纹理特征模块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和学习,在训练过程采用焦点... 针对云和云阴影检测过程中存在边界不准确以及易与地表混淆等问题,构建一种融合纹理特征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Landsat 8遥感图像进行云和云阴影检测。引入基于统计特性的纹理特征模块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和学习,在训练过程采用焦点损失函数削弱样本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细化了云和云阴影的边界等纹理细节,减少了云和云阴影的误检和漏检现象,提高了云和云阴影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云阴影检测 统计特性 纹理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 遥感图像 焦点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for video monitoring systems 被引量:18
12
作者 Wei Zhiqiang Ji Xiaopeng Wang 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4期731-736,共6页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video monitoring systems, especially when the illumination changes and shadow exists. Amethod for real-time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described. Anew back...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video monitoring systems, especially when the illumination changes and shadow exists. Amethod for real-time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s described. Anew background model is proposed to handle the illumination varition problem. With optical flow technology and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 moving object is extracted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 effective shadow elimin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lor features is used to refine the moving obj ect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update the background exactly and quickly along with the varition of illumination, and the shadow can be eliminated effectivel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 real-time one which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object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video mum'toting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background subtraction background model shadow elim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lightenGAN图像增强的自然场景下苹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怀波 杨涵茹 +4 位作者 苏晓薇 周昱宏 高昕怡 尚钰莹 张姝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6-279,共14页
自然光照下阴影会降低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对苹果目标的准确感知能力,导致采摘效率低。本研究采用EnlightenGAN算法进行图像增强,以实现阴影的去除和苹果目标检测精度的提升。首先通过图像光照归一化处理得到自正则化注意力图,达到图像... 自然光照下阴影会降低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对苹果目标的准确感知能力,导致采摘效率低。本研究采用EnlightenGAN算法进行图像增强,以实现阴影的去除和苹果目标检测精度的提升。首先通过图像光照归一化处理得到自正则化注意力图,达到图像阴影检测的目的,再采用注意力引导的U-Net作为生成器骨干网络得到增强后的图像,然后通过全局-局部判别器来比对图像信息,最终在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对抗中达到图像质量增强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方法的阴影去除效果,分别采用EnlightenGAN、Zero_DCE、Adaptive_GAMMA、RUAS等算法在MinneApple公共数据集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EnlightenGAN算法均方误差较Zero_DCE、Adaptive_GAMMA、RUAS算法分别降低19.21%、59.47%、67.42%,峰值信噪比增加6.26%、34.55%、47.27%,结构相似度提高2.99%、23.21%、68.29%。同时,在对果园拍摄的苹果图像进行标注后,将其送入YOLO v5m目标检测网络进行苹果检测训练。并对EnlightenGAN算法增强前后的苹果图像进行了测试,图像增强前后检测精确率分别为97.38%、98.37%,召回率分别为74.74%、91.37%,F1值分别为84%、94%,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提升1.02%、22.25%、11.90%。为证明模型有效性,对不同数据集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EnlightenGAN算法增强后的目标检测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较无增强算法及Zero_DCE、Adaptive_GAMMA、RUAS算法有显著提升。由此可知,将EnlightenGAN算法应用于苹果采摘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可以有效克服果园图像光照不均以及存在阴影的影响,提升果实目标检测性能。该研究可为自然条件下复杂光照环境中的果实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目标检测 图像增强 阴影去除 EnlightenGAN YOLO v5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1-02DAHSI影像归一化阴影植被指数NSVI的波段选择及其构建
14
作者 许章华 陈玲燕 +6 位作者 项颂阳 邓西鹏 李一帆 俞辉 贺安琪 李增禄 郭孝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26-2637,共12页
高光谱影像具有连续的地物光谱信息,在阴影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而波段冗余度高需进行波段优选。归一化阴影植被指数(NSVI)能够扩大光谱差异,在高光谱影像中应用NSVI将更有效地识别阴影。资源一号02D卫星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并成功运... 高光谱影像具有连续的地物光谱信息,在阴影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而波段冗余度高需进行波段优选。归一化阴影植被指数(NSVI)能够扩大光谱差异,在高光谱影像中应用NSVI将更有效地识别阴影。资源一号02D卫星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并成功运行的高光谱业务卫星,数据信噪比大、覆盖能力强,对该高光谱影像进行准确的阴影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以ZY1-02DAHSI影像为试验数据,提取并分析明亮区植被、阴影区植被及水体的光谱反射率;结合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能够有效区分典型地物的主要波段,综合考虑算法的特性进一步选出特征波段构建NSVI;通过步长法确定最佳阈值对影像进行分类,从像元值分布情况、分类精度和光谱增强效果等对比出构建NSVI的最佳波段,并结合不同的阴影指数、波段和影像进行综合评价,验证该方法的意义及普适性。结果表明:波段32和波段73是构建NSVI的最佳波段,分别对应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不同波段构建的NSVI分类精度均高于90%,由最佳波段构建的NSVI分类精度为94.33%,Kappa系数为0.8328,分类效果最优;NSVI能够增强典型地物间的光谱差异并缓解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易饱和”现象,在该影像中因水体累积产生的小波峰有助于提取水体;在ZY1-02DAHSI影像中NSVI的分类效果优于归一化阴影指数和阴影指数,于另一景影像的分类精度也达到93.55%,Kappa系数为0.8167。由算法筛选出的波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佳波段构建的NSVI在ZY1-02DAHSI影像中具有较好的阴影检测能力,对高光谱影像阴影检测及构建植被指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阴影植被指数NSVI ZY1-02DAHSI影像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 连续投影算法(SPA) 阴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本识别的小样本阴影消除方法
15
作者 王笳辉 彭光灵 +2 位作者 段亮 袁国武 岳昆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154,共8页
阴影消除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面对阴影场景的重要任务,旨在检测和消除图像中的阴影区域。由于图像编辑技术受到阴影图像质量的制约,现有方法利用其他任务中的知识和阴影特性来获得更加有效的特征向量,从而实现阴影消除。在带有文本内容... 阴影消除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面对阴影场景的重要任务,旨在检测和消除图像中的阴影区域。由于图像编辑技术受到阴影图像质量的制约,现有方法利用其他任务中的知识和阴影特性来获得更加有效的特征向量,从而实现阴影消除。在带有文本内容的阴影图像中,由于文本颜色和形状等特征不同于前景和背景,因此可能将文本错误地检测为阴影的一部分进而导致错误的阴影消除结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文本识别的小样本阴影消除方法。在小样本目标检测基础框架模型中,利用被错误识别为阴影的文本特征生成基类数据和新类数据,增强对该类文本的特征学习;在部分检测框合并算法中,利用文本本身长宽比多样化、变化大的特性,以多个约束为前提合并结构相关性较强的检测框,实现对目标的正确框定。建立在真实数据与合成数据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识别 阴影消除 阴影检测 小样本学习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目标的检测与实时跟随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瑢琦 王红雨 韩佼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9-327,共9页
随着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对于无人机的管制需求也逐步上升,同时由于无人机平台算力、能源有限,有效的检测与跟随算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于目标检测十分有效,但其直接应用于空中目标跟随这一任务还存... 随着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对于无人机的管制需求也逐步上升,同时由于无人机平台算力、能源有限,有效的检测与跟随算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于目标检测十分有效,但其直接应用于空中目标跟随这一任务还存在稳定性与安全性不足以及目标阴影的干扰这些问题。针对目标检测时阴影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HSV色彩空间的阴影识别算法,能够对检测对象阴影区域进行分割识别,从而排除阴影对目标检测的干扰;为了得到了更精准的目标无人机三维位置,设计了二次定位算法,将纯检测框中心点与目标无人机结构上相对固定中心点进行了加权融合,减少了目标框大小浮动对目标位置估计的影响;在避障策略中融合了无人机相关约束以此避免了无人机跟随时的过度震荡,并利用动态环境下的自定位算法对追踪无人机的控制结果进行检测与实时修正,提升整个动态跟随过程中的鲁棒性。所提算法经虚幻4平台下的仿真与实物实验中得到验证,能够将无人机跟随任务的跟随精度控制在0.1 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跟随 目标检测 阴影辨识 中心定位 动态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影解耦和重参的轻量级阴影检测算法
17
作者 陈珏宇 杨雨泓 +1 位作者 邢冠宇 刘艳丽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306,共10页
由于阴影边界上的像素数量往往远小于阴影内部区域的像素数量,准确检测阴影边界区域相比于检测阴影内部区域像素更困难。为了提高在阴影边界上的检测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轻量级边界感知阴影检测算法RBNet。首先,将图像分... 由于阴影边界上的像素数量往往远小于阴影内部区域的像素数量,准确检测阴影边界区域相比于检测阴影内部区域像素更困难。为了提高在阴影边界上的检测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轻量级边界感知阴影检测算法RBNet。首先,将图像分为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并分别采用距离变换将图像的阴影区域、非阴影区域的边界部分和主体解耦。接着,提出RBNet的解码器通过学习阴影区域的边界特征,在监督学习中平衡阴影边界与区域内部像素的对阴影检测性能的影响。然后,在RBNet中设计了一种可多分支融合的结构化重参模块RepConv,通过重参进行多分支融合来减少模型参数量、降低模型计算量并提高模型推理速度。将提出的RB-Net和其他常见的阴影检测算法进行了一系列阴影检测对比实验和算法模型消融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阴影检测算法RBNet不仅模型最小,且具有最快的推理速度,同时,在性能上优于现有的阴影检测算法。RBNet可在小型移动端设备上进行广泛应用,结合阴影去除算法,显著提高目标检测或分割任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解耦 卷积网络 重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光学影像动态阈值云/阴影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孔亮 刘效江 +1 位作者 马博文 梁师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云和阴影对遥感图像在目视解译、地物识别分类等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它们的遮挡作用,导致被遮挡地区的地物信息无法被准确识别。另外,在热红外温度反演方面,云也会对温度反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识别云和阴影是遥感应用... 云和阴影对遥感图像在目视解译、地物识别分类等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它们的遮挡作用,导致被遮挡地区的地物信息无法被准确识别。另外,在热红外温度反演方面,云也会对温度反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识别云和阴影是遥感应用的必要前提。文章利用云像元在不同波段的特征表现,基于云像元表观反射率的统计值,通过构建严格的光谱阈值条件来分离确定的云像元和非云像元,再对云像元进行缓冲区扩展,结合局部区域动态阈值的方法,确定云对象和阴影对象的具体分割阈值,解决了常规采用固定阈值造成的云和阴影检测时产生大量漏检和误检的问题,可为国产高分数据在云和阴影检测技术上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阴影检测 动态阈值 高分数据 表观反射率 高分光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Video SAR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倩倩 詹梦洋 李银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4,共7页
动目标阴影检测是近年来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deo SAR)领域中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动目标阴影存在着尺寸易变、深浅不一的特点,使得视频SAR动目标检测更加困难。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Efficient-Det的视频SAR动目标检测方... 动目标阴影检测是近年来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deo SAR)领域中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动目标阴影存在着尺寸易变、深浅不一的特点,使得视频SAR动目标检测更加困难。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Efficient-Det的视频SAR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为获得动目标阴影的更多空间位置信息,通过融入坐标注意力机制重建了Efficient-Det网络的主干部分;其次,为进一步减少计算量,对颈部网络剪裁并将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头部网络中原本的卷积。在网络训练过程中,采用非极大抑制法来筛选预测框,损失函数采用回归损失和交叉熵损失的组合,其中的交叉熵损失是用来抑制正负样本极端不平均带来的负面作用。通过实验验证,文中方法可有效提升视频SAR动目标阴影检测的准确性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SAR 动目标阴影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辐射源的前向散射雷达发展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雨晴 艾小锋 +2 位作者 王满喜 徐志明 肖顺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73-3093,共21页
前向散射雷达(FSR)可获得高水平雷达截面积(RCS)的特性使其在反隐身中占据重要地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辐射源,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地域覆盖的优势,通过部署多个接收节点可构建地面/海上/空中目标监视网络。该文针对基于GNS... 前向散射雷达(FSR)可获得高水平雷达截面积(RCS)的特性使其在反隐身中占据重要地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辐射源,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地域覆盖的优势,通过部署多个接收节点可构建地面/海上/空中目标监视网络。该文针对基于GNSS的FSR发展现状,从目标检测、目标参数估计、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SISAR)成像及目标分类识别等方面对关键技术和现存问题进行概述,并从组网探测、多目标定位、布站优化和极化信息获取等方面对基于GNSS的FSR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散射雷达 GNSS 信号建模 目标检测 参数估计 侧影成像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