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地铁结构定期沉降监测与变形规律研究
1
作者 元萌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125-130,共6页
结合上海地区某条地铁线路定期沉降监测的实践,论述了地铁盾构隧道与高架桥梁沉降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介绍了地铁沉降测量精度控制措施;研究分析了全线沉降变形特点及规律;总结归纳了软土地区地铁结构易出现异常沉降变形的情形,可为... 结合上海地区某条地铁线路定期沉降监测的实践,论述了地铁盾构隧道与高架桥梁沉降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介绍了地铁沉降测量精度控制措施;研究分析了全线沉降变形特点及规律;总结归纳了软土地区地铁结构易出现异常沉降变形的情形,可为软土地区地铁沉降监测的实施及变形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连续梁桥 沉降监测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箱涵下穿既有车站顶推施工方案研究
2
作者 赵鑫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2期42-48,共7页
新建箱涵管廊近距离下穿既有车站容易引起既有车站沉降,特别是变形缝处会产生差异性沉降。为研究多箱涵管廊下穿既有车站产生的影响,依托实际工程,采取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既有车站的沉降规律及变形缝两侧... 新建箱涵管廊近距离下穿既有车站容易引起既有车站沉降,特别是变形缝处会产生差异性沉降。为研究多箱涵管廊下穿既有车站产生的影响,依托实际工程,采取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既有车站的沉降规律及变形缝两侧的差异性沉降。研究表明:采用双箱涵通道同步开挖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沉降;箱涵顶推过程中测点的沉降规律可近似看作“S”曲线。现场实测表明施工过程中既有车站最大沉降、变形缝两侧最大差异性沉降均满足要求,模拟结果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推施工 近距离下穿 既有车站 沉降变形 变形缝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诱发的地层及邻近建筑变形特征分析
3
作者 万传真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7期12-18,共7页
土压平衡盾构是软土地层中地铁隧道施工最常用的施工工艺,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但目前依旧难以完全规避对地层的扰动,其主要原因为缺乏有效的监测数据。为了分析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地层内部以及邻近建筑的变形规律,基... 土压平衡盾构是软土地层中地铁隧道施工最常用的施工工艺,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但目前依旧难以完全规避对地层的扰动,其主要原因为缺乏有效的监测数据。为了分析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地层内部以及邻近建筑的变形规律,基于济南地铁4号线,针对地表沉降、地层内部的竖向及水平变形均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同时监测记录了沿线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结果表明:济南地铁4号线施工过程中隧道上方地表最大沉降范围介于5~120mm,其中多数介于20~60mm。大多数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可用高斯函数拟合。隧道在黏土层中施工时沉降槽宽度参数i介于0.4Z~0.6Z,在砂层中施工时则小于0.4Z。在土仓压力较大的区段中,隧道中心以下深度处的土体向远离隧道方向变形。但对于隧道中心以上的土体,均呈现出朝向隧道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盾构 土压平衡 沉降 变形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壁导坑九步开挖法在大断面地铁车站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文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90-194,共5页
为了研究大断面车站下穿人流量较大的公路及建筑物的过程中地下结构周围围岩位移的变化情况,以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北京西路车站暗挖工程为例,研究三台阶九步开挖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介绍了双侧壁导坑九步法的施工原理及施工工序... 为了研究大断面车站下穿人流量较大的公路及建筑物的过程中地下结构周围围岩位移的变化情况,以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北京西路车站暗挖工程为例,研究三台阶九步开挖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介绍了双侧壁导坑九步法的施工原理及施工工序,对开挖断面、地表、建筑物、车站主体结构进行了位移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能够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建筑物沉降以及洞周水平收敛起到有效的控制,使受力体系趋于稳定,保证了车站结构及上方建筑物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壁导坑法 地铁车站 沉降监测 收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室顶板超载加固的承插型盘扣架回顶工艺分析
5
作者 陈庆 李明 +1 位作者 李晓辉 周磊 《浙江建筑》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以温州市瓯海奥体场馆项目为例,为解决体育场场心各类型施工材料、机械运输的需要,采用承插型盘扣架回顶加固地下室顶板,以作为临时道路。通过施工数值模拟分析,结合实际施工对盘扣架回顶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通过楼板... 以温州市瓯海奥体场馆项目为例,为解决体育场场心各类型施工材料、机械运输的需要,采用承插型盘扣架回顶加固地下室顶板,以作为临时道路。通过施工数值模拟分析,结合实际施工对盘扣架回顶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通过楼板裂缝质量检查及支撑架的沉降变形监测等方式,检测加固效果,以便为类似项目楼板上设置临时通道的施工重载支撑加固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插型盘扣架 地下室顶板 临时通道 沉降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高填方渠堤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学友 于怀昌 +1 位作者 孙统领 王闯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6-391,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高填方渠堤的工后稳定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渠堤工后沉降大,易导致衬砌面板结构内力变化,影响渠道的运行安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明显的问题,通过该段渠堤现场表面变形、内部变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高填方渠堤的工后稳定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渠堤工后沉降大,易导致衬砌面板结构内力变化,影响渠道的运行安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明显的问题,通过该段渠堤现场表面变形、内部变形、地下水位和降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对其沉降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渠堤中渠基膨胀土的垂直表面位移受降雨影响显著,其导致高填方渠堤沉降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缓降段、陡降段、回弹-稳定-陡降段和回弹段4个阶段;填方高度对渠堤的表面变形和内部变形均存在显著影响,渠堤沉降量随着填方高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同时,渠堤内部变形主要集中在孔口以下6~7 m的深度范围内,且指向渠外方向累计水平位移量较大于指向渠内方向的累计水平位移量;结合测压管水位、垂直位移测点及降雨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段渠基土的表面变形与测压管水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区域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防治具有科学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高填方渠堤 现场监测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施工中管节变形规律监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竹 刘成洲 +2 位作者 于健 孙文豪 刘钊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沉管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沉降变形是沉管隧道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以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水文环境、上覆荷载变化、特殊施工工艺等条件与沉管管节间张合量、沉降量变形的相关性,得到沉管沉降在不同载荷条件的变化... 沉管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沉降变形是沉管隧道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以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水文环境、上覆荷载变化、特殊施工工艺等条件与沉管管节间张合量、沉降量变形的相关性,得到沉管沉降在不同载荷条件的变化规律,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与管内温度呈负相关,钢绞线剪切后一段时间内沉管沉降变形明显增大。为后续管节安装及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施工安全,指导后续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施工监测 沉降量 张合量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施工对共用围护结构运营车站的变形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 潘伍 +2 位作者 王明胜 郑龙超 路军富 《路基工程》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依托成都地铁新建18号线倪家桥站与运营1号线车站超近接并行、共用1号线既有围护桩、深基坑采用半盖挖法施工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将围护桩等效为地下连续墙,分析不同围护桩桩径、内支撑数量下,深基坑开挖对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 依托成都地铁新建18号线倪家桥站与运营1号线车站超近接并行、共用1号线既有围护桩、深基坑采用半盖挖法施工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将围护桩等效为地下连续墙,分析不同围护桩桩径、内支撑数量下,深基坑开挖对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卸荷使土体发生变位,带动车站结构产生位移,体现为竖向隆起,横向偏向基坑开挖侧;增大地下连续墙厚度可减小运营车站的变形,但当厚度大于0.76 m时,控制变形效果不明显;当支撑大于2道时,抑制侧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超近接并行 围护结构 沉降监测 变形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深基坑工程保护性建筑的沉降控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华亮 《建筑施工》 2024年第7期1085-1088,共4页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周边管线密集、地质条件差、基坑附近建筑保护等问题。以上海市普陀天安阳光广场东地块项目为实例,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针对邻近深基坑的4栋保护建筑采取的沉降控制措施,包括桩基围护施工阶段沉降控制措施、基坑...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周边管线密集、地质条件差、基坑附近建筑保护等问题。以上海市普陀天安阳光广场东地块项目为实例,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针对邻近深基坑的4栋保护建筑采取的沉降控制措施,包括桩基围护施工阶段沉降控制措施、基坑降水阶段沉降控制措施、挖土施工阶段沉降控制措施。通过监测分析,3项措施的具体施工过程有效地实现了对保护建筑的沉降控制,可为类似邻近深基坑项目的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保护建筑 深基坑工程 施工过程控制 沉降变形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运营线高铁站房施工沉降变形智能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焰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50-54,59,共6页
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安全、可靠是列车高效运行的前提。以海南环岛高铁某邻近运营线路站房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变形监测系统选型研究,确定采用基于静力水准仪的自动化智能监测系统,在高铁站房施工阶段进行施工区域以及站台和线路沉降变形... 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安全、可靠是列车高效运行的前提。以海南环岛高铁某邻近运营线路站房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变形监测系统选型研究,确定采用基于静力水准仪的自动化智能监测系统,在高铁站房施工阶段进行施工区域以及站台和线路沉降变形监测。全过程、全时段的智能监测相较人工监测,可即时采集多种监测项目数据,并同步分析处理、及时预警。静态液位系统的实时高精度测量,为邻近高速运营线的运行安全提供重要保证。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站台限界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限界 沉降变形 智能监测 运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地铁深基坑开挖中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代仲海 吴磊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1期9-11,32,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临地铁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反演模拟的准确性,以深圳市前海某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为对象,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顶位移、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分析,研究桩顶位移、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 为进一步研究临地铁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反演模拟的准确性,以深圳市前海某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为对象,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顶位移、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分析,研究桩顶位移、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的增加呈“先慢后快再慢”的趋势;基坑工程时间越长,施工机械对围护桩的扰动越大,桩顶竖向沉降越大;深层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最大深层水平位移随施工进度而增加;内支撑结构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承担主动土压力。研究结果对类似基坑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监测 变形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过街通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倩倩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1期61-64,23,共5页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盾构同步注浆、二次补注浆加固、全天候实时监测等措施,有效保证了盾构隧道、地下过街通道的结构安全,地面沉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距离下穿 过街通道 型钢加固 无收缩双液注浆 二次注浆 地表沉降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莫佳德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2期189-192,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增强。沉降观测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体工程案例,详细探讨了沉降观测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对沉降观测质量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增强。沉降观测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体工程案例,详细探讨了沉降观测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对沉降观测质量控制措施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物 变形 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围护结构监测分析
14
作者 冯林林 张博楠 刘彬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3期65-69,共5页
【目的】为了保障基坑施工安全,需要对基坑围护结构实施变形监测并对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以新乡市某房建工程深基坑开挖为对象,结合当地地质情况,通过建立变形测量控制网,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形变情况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情况... 【目的】为了保障基坑施工安全,需要对基坑围护结构实施变形监测并对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以新乡市某房建工程深基坑开挖为对象,结合当地地质情况,通过建立变形测量控制网,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形变情况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结果】研究表明,围护结构墙体向基坑内位移趋势明显,位移极大点随开挖深度下移,本基坑最大位移离开挖面向下1~2 m;周边建筑物变形位移量与至基坑的距离具有相关性,距离远则沉降量小,距离近则沉降量大,土方回填结束后沉降趋于稳定。【结论】针对基坑监测探讨了三类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纠正措施,提高了基坑监测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保证了基坑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施工 变形监测 围护结构 建筑物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滨铁路沉降变形监测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15
作者 贾士楠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沉降变形会导致铁路运营安全性下降。通过沉降变形监测,可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铁路安全。对此,以京滨铁路沉降为例,研究其变形监测及其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将沉降观测桩作为监测设备,按沉降观测频次设置数据采集方案,采集... 沉降变形会导致铁路运营安全性下降。通过沉降变形监测,可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铁路安全。对此,以京滨铁路沉降为例,研究其变形监测及其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将沉降观测桩作为监测设备,按沉降观测频次设置数据采集方案,采集监测点的沉降数据。以该数据为基础,采用曲线回归法构建预测模型,实现沉降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总沉降变形值为-1.78 mm~1.97 mm;DK144+921断面测点不稳定;DK145+068、DK143+874测点连续下沉;其余测点稳定,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与基于IPSO-SVR的预测方法和基于WT-RF的预测方法相比,该研究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比更小,说明该法预测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滨铁路 沉降变形监测 曲线回归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在地铁施工区域沉降高精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刘传鹏 张琪 +3 位作者 聂继位 李云 钱广晖 逯焕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6期92-94,共3页
基于52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PS-InSAR方法监测南京市地铁7号线施工区域2019年1月17日~2020年12月1日的地面沉降,利用水准和GNSS地面观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监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3.1 mm。分析南京市地铁7号线施工区域地表形变的... 基于52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PS-InSAR方法监测南京市地铁7号线施工区域2019年1月17日~2020年12月1日的地面沉降,利用水准和GNSS地面观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监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3.1 mm。分析南京市地铁7号线施工区域地表形变的时空特征,通过建立合理的PS-InSAR建筑物稳定性评估体系,实现了建筑物异常形变的快速智能排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地表形变 Sentinel-1A数据 沉降监测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铁路框架桥的基坑设计及安全分析
17
作者 苏昶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89-93,共5页
基坑在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基坑开挖安全分析在每一个特定工程中都具有其重要意义,以杭州市萧山区彩虹快速路下穿沪昆铁路的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下穿铁路线的框架桥及其深基坑的设计、施工方案,并基于现场监控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分... 基坑在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基坑开挖安全分析在每一个特定工程中都具有其重要意义,以杭州市萧山区彩虹快速路下穿沪昆铁路的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下穿铁路线的框架桥及其深基坑的设计、施工方案,并基于现场监控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及周边地表的沉降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预制框架顶进施工法,明挖基坑现浇框架法更易保证其施工安全性,且对既有铁路线的运营影响更小;该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最大水平变形22 mm、最大沉降3.0 mm,立柱桩最大沉降15 mm,基坑结构具有很好的安全稳定性;然而,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最大可达18 mm,且影响范围处于距离基坑边缘2 m~25 m范围内,应尤其注意该距离范围内既有铁路线的维护与检修,并适当降低铁路运营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桥 深基坑 地表沉降 围护结构变形 现场监控 数值模拟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层沉降变形监测方法概述
18
作者 丁玉堂 陆阳洋 《大坝与安全》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坝基覆盖层沉降变形可对坝体结构运行性态产生直接影响,是水利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监测项目。由于覆盖层深埋于坝体以下,在施工期与运行期开展沉降变形监测均存在较大难度。对此,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现有各类监测方法,从仪器的工作原理、安装... 坝基覆盖层沉降变形可对坝体结构运行性态产生直接影响,是水利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监测项目。由于覆盖层深埋于坝体以下,在施工期与运行期开展沉降变形监测均存在较大难度。对此,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现有各类监测方法,从仪器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并结合典型工程案例探讨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同时,利用现有的监测成果,总结了坝基覆盖层沉降变形的一般规律。本研究可为相关工程监测设计及覆盖层力学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沉降变形 监测方法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幅变形监测技术发展综述
19
作者 周绿 刘书明 +2 位作者 张凯 姜丙波 游晨宇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0期50-54,共5页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国内外谷幅变形监测技术及发展趋势,对谷幅的概念、监测技术、国内外发展应用状况、自动化监测研究等进行了总结。结合当前谷幅变形监测技术发展和研究情况、存在的不足、新技术应用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谷幅监测在气象...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国内外谷幅变形监测技术及发展趋势,对谷幅的概念、监测技术、国内外发展应用状况、自动化监测研究等进行了总结。结合当前谷幅变形监测技术发展和研究情况、存在的不足、新技术应用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谷幅监测在气象改正、数据处理、资源投入、仪器检定、自动化系统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谷幅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研究及应用情况,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谷幅自动化监测应用日益广泛,研究人员可从谷幅气象改正模型、谷幅与其他位移监测手段的集成、激光测距仪的升级改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幅变形 位移监测 监测技术 气象改正模型 自动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管廊基坑回填土沉降变形分析
20
作者 高连琳 马晓羊 +1 位作者 李广伟 赵振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4期230-232,共3页
为了揭示地下综合管廊回填的沉降规律,文章以雄安新区某综合管廊项目为实例,采用智能监测技术,开展了长期的现场监测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监测数据,并探讨了在管廊影响下回填土的沉降机理,对研究管廊上方回填土不均匀沉降的变形行为具有一... 为了揭示地下综合管廊回填的沉降规律,文章以雄安新区某综合管廊项目为实例,采用智能监测技术,开展了长期的现场监测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监测数据,并探讨了在管廊影响下回填土的沉降机理,对研究管廊上方回填土不均匀沉降的变形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廊隧道 回填土 沉降监测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