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proach with neural network and set pair analysis for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吉成 颜苏莉 乞建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321-326,共6页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TNP) is a large-scale, complex, with more non-linear discrete variables and the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the line investment, networ...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TNP) is a large-scale, complex, with more non-linear discrete variables and the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the line investment, network reliability and the network loss ar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Combined with set pair analysis (SP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neural network (NN), a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neural network and set pair analysis for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HPNS). Firstly, the contact degree of set pair analysis was introduced, the traditional goal set was converted into the collection of the three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identity degree, difference agree and contrary degree. On this bases, using shi(H), the thre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was converted into 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Secondly, using the fast and efficient search capabilities of PSO,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model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was optimized. In the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by improving the BP neural network constantly training so that the value of the fitness function of PSO becomes smaller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ization program fitting the three objectives better. Finally, compared HPNS with PSO algorithm and the classic genetic algorithm, HPNS increased about 23% efficiency than THA, raised about 3.7% than PSO and improved about 2.96% than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set pair analysi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rying Capacity and Utilization Potential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Semiarid Distric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2
作者 Bai Xue-feng Xu Shu-qin Qi y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3年第2期77-81,共5页
Irrigation water became the limiting factor to the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annan County, a semiarid area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 Irrigation water became the limiting factor to the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annan County, a semiarid area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itabl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mod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PA model, which was significant to the effici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del could be applied well to the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multi-project optimal selection. Through calculation,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Gannan County wa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optimize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semiarid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rid district groundwater carrying capacity utilization potential set pai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PA-EWM理论的隧道通风竖井掘进风险评估模型
3
作者 倪苏黔 徐颖 +4 位作者 来永辉 杨荣周 程琳 付鸿鑫 焦杨浩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1,共12页
为满足“一次成深大竖井”的高效成井要求,竖井掘进机(shaft boring machine,SBM)应需而生。以竖井掘进机的工程应用为研究背景,分析和辨识了竖井掘进机掘进的风险因素,将竖井施工风险划分成5个等级,并构建了三层级的竖井掘进风险评估... 为满足“一次成深大竖井”的高效成井要求,竖井掘进机(shaft boring machine,SBM)应需而生。以竖井掘进机的工程应用为研究背景,分析和辨识了竖井掘进机掘进的风险因素,将竖井施工风险划分成5个等级,并构建了三层级的竖井掘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考虑联系度中同、异、反的取值问题,将集对分析理论(set-pair analysis,SPA)中的联系度赋值方法进行了有效改进,同时结合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计算各风险因素的联系度表达式,建立了一种改进集对分析理论的深地竖井SBM掘进风险评估模型,并对联系度与风险计算值的变化关系进行趋势拟合,从而给出风险水平评估依据。借助该风险评估模型,对沿江高速火山隧道通风竖井进行了施工风险评估及预测,提出了风险偏好不同的工程人员对竖井掘进风险的不同取值方法,结合现场布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风险模型的适用性。立足我国SBM工法的初次应用,提出的深地竖井SBM掘进风险评估模型为深大竖井施工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也为今后深地竖井掘进的风险评估研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掘进机 竖井施工 集对分析理论 熵权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SPA-TOPSIS的煤矿安全投入决策模型
4
作者 姜福川 杨浩 +2 位作者 王昊 金凤春 安泽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2,共7页
为解决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和决策方案不合理的问题,首先基于安全价值的视角,考虑安全功能与安全产出关系,选取8个评价指标,构建煤炭企业安全投入评价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综合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采用集对分析(SPA)理论改... 为解决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和决策方案不合理的问题,首先基于安全价值的视角,考虑安全功能与安全产出关系,选取8个评价指标,构建煤炭企业安全投入评价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综合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采用集对分析(SPA)理论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建立决策模型,用以分析评价某煤矿2012—2022年的决策方案,优选评价方案,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善意见。研究表明:该煤矿企业应更注重安全教育和工业卫生指标的投入;煤矿企业在安全投入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安全功能需要与安全产出效益,借鉴最佳投入配置,合理调整未来安全投入决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赋权 集对分析(spa)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安全投入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VFS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研究
5
作者 蔡尊锦 姚凯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139,共7页
进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有利于全面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纠正对策。针对目前大多数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观性较强、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 进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有利于全面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纠正对策。针对目前大多数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观性较强、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方法。首先,参考文献和专家意见构建了水库移民后期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使用数据场势能函数计算初始聚类中心,再利用K-means聚类法进行指标分级;然后,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将集对分析和可变模糊集进行耦合提出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的评价方法;最后,使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对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客观地反映当地移民后期扶持的效果,评价结果较为合理、可信。研究结果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及实施机构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后期扶持 集对分析 可变模糊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北京市水安全评价
6
作者 门宝辉 庞金凤 +3 位作者 伍兴涛 吕行 周娜 杨默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1,共10页
【目的】深入探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多要素协同作用对水安全的影响,全面分析北京市水安全演变特征,对于制定合理的北京市水资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了水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 【目的】深入探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多要素协同作用对水安全的影响,全面分析北京市水安全演变特征,对于制定合理的北京市水资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了水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CRITIC客观赋权法与集对分析法,综合评价了2010—2022年北京市水安全演变特征,并结合集对指数势识别其影响因子。【结果】①2010—2022年北京市水安全状况处于“基本安全”和“较不安全”之间,且波动较为明显,水安全情势虽呈改善趋势,但情势较为严峻;②子系统层面,除“山”子系统的变化呈现平稳并有微小变差趋势外,其余子系统的变化均呈现改善趋势;③影响因子识别方面,北京市水安全状况的关键影响因子有湖库富营养化比例和节水灌溉率,重要影响因子有水土流失率、土壤含水量、污水回用率、地下水开采程度。【结论】降低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比例、调整节水灌溉政策、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等是改善北京市水安全现状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水安全 集对分析 CRITIC 集对指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SPA—VFS评价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富强 韩宇平 +1 位作者 汪党献 赵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225,共4页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选取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程度的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和风险度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湖北漳河灌区实例结果表明,灌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均处于较低风险水平...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选取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程度的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和风险度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湖北漳河灌区实例结果表明,灌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均处于较低风险水平,预测结果与灌区现状的开发利用程度、缺水量相符,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为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可变模糊集 spa—VFS评价模型 水资源短缺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PA集转化Fuzzy集的新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万军 李恒杰 +1 位作者 胡建军 邢玉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结合SPA集,Vague集及Fuzzy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PA集向Fuzzy集转化的新方法,给出了SPA集转化Fuzzy集的相关准则及证明。通过示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 集对分析(spa)集 VAGUE集 FUZZY集 转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及PSO的超视距空战态势评估 被引量:14
9
作者 顾佼佼 赵建军 +1 位作者 徐海峰 李天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1-696,共6页
在超视距空战中获取的原始数据信息常常并不精确且包含不完备信息,而且现有方法不能反映战机机动对态势的影响,造成决策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对此提出基于区间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SPA)的超视距空战态势评估方法。利用证据理论验证... 在超视距空战中获取的原始数据信息常常并不精确且包含不完备信息,而且现有方法不能反映战机机动对态势的影响,造成决策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对此提出基于区间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SPA)的超视距空战态势评估方法。利用证据理论验证集对分析处理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可行性;将战机机动融入态势评估函数,选取在一定时间敌我机动前后的战场态势构成区间数决策矩阵;利用集对分析理论把区间值转化成联系数进行评估,并用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态势要素权重进行寻优。经验证,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态势评估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数 集对分析 粒子群 态势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模型的煤矿瓦斯危险源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0
作者 田水承 王莉 李红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根据危险源理论和三类危险源的观点,采用集对分析(SPA)方法,进行了安全—事故集对的同异反分析,指出应采取措施控制不确定项,尤其要控制其中的第二类、第三类危险源才能使系统趋于安全状态;同时建立了煤矿瓦斯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通过... 根据危险源理论和三类危险源的观点,采用集对分析(SPA)方法,进行了安全—事故集对的同异反分析,指出应采取措施控制不确定项,尤其要控制其中的第二类、第三类危险源才能使系统趋于安全状态;同时建立了煤矿瓦斯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联系度的计算得出煤矿瓦斯的安全等级。研究表明,将集对分析方法应用于某煤矿瓦斯危险源风险评价,计算简单,结果较为精确、可靠,为不确定系统的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伞管理工程 集对分析 三类危险源 联系度 煤矿瓦斯危险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SPA-灰色聚类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志强 张樵民 +2 位作者 王国强 李健 崔金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3,共8页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纳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SPA)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进行测评,并...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纳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SPA)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进行测评,并根据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模型。通过在青岛万达小学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吊点的确定、构件节点连接强度为主要安全影响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施工安全测评 事故树分析法(FTA) 集对分析法(spa) 灰色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危险性SPA-Markov链评价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亢永 许开立 刘家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为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危险性进行动态评价及预测,为管理者提供更客观的、可靠的管理依据,将集对分析(SPA)理论和马尔科夫链相结合用于城市埋地燃气系统的动态评价中。针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集... 为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危险性进行动态评价及预测,为管理者提供更客观的、可靠的管理依据,将集对分析(SPA)理论和马尔科夫链相结合用于城市埋地燃气系统的动态评价中。针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集状态评价和预测分析于一体的城市埋地燃气系统动态危险性评价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SPA的多元联系数对系统的危险等级进行划分,运用马尔科夫链的遍历性,并将结果与集对势相结合,预测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最终的危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 静态评价 动态评价与预测 集对分析(spa)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PA法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31
13
作者 施开放 刁承泰 +3 位作者 孙秀锋 左太安 蔡朕 禹阳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7-1325,共9页
针对目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在理解集对分析(SPA)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原创联系度的可展性对其进行改进,将三级评判扩展到四级评判,并结合信息熵法,建立了基于改进SPA法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 针对目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在理解集对分析(SPA)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原创联系度的可展性对其进行改进,将三级评判扩展到四级评判,并结合信息熵法,建立了基于改进SPA法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永川区影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18项指标进行评价,得到永川区2005、2009、2015以及2020年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等级。此外,为了验证改进SPA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将其评价结果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改进SPA法得到2005年永川区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级别为Ⅱ级,2009年为Ⅲ级,2015年为Ⅳ级,2020年同样为Ⅳ级,整体上呈现出由Ⅱ级向Ⅳ级上升的趋势;改进SPA法综合评价结果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认为利用集对势进行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行性,评价结果比较贴近实际情况,为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且简单实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占补平衡 生态安全 熵权 改进spa 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SPA熵权决策模型在冲击地压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史俊伟 孟祥瑞 +1 位作者 吴昌友 贾晓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178,共6页
为量化评价冲击地压风险,运用灰色关联(GRA)和集对分析(SPA)相关理论,构建基于GRA-SPA的熵权(EW)多属性决策模型。将各指标与危险等级通过建立集对,确定联系式,计算绝对关联度及综合联系度;采用EW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最佳和最... 为量化评价冲击地压风险,运用灰色关联(GRA)和集对分析(SPA)相关理论,构建基于GRA-SPA的熵权(EW)多属性决策模型。将各指标与危险等级通过建立集对,确定联系式,计算绝对关联度及综合联系度;采用EW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最佳和最差方案同一度矩阵,得到综合评价集,确定评判等级;选取某典型煤矿的5个工作面,评价各工作面的冲击地压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考虑评价对象各指标因子的同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将联系度系数量化,并通过EW多属性决策凸显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灰色关联(GRA) 集对分析(spa) 熵权法(EW) 多属性决策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SPA耦合模型的煤矿充填系统稳定性评判 被引量:5
15
作者 史俊伟 陈章良 +1 位作者 吴昌友 沈盈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102,共6页
为预防煤矿充填系统运行安全事故,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集对分析法(SPA),研究煤矿充填系统稳定性。首先,建立充填系统稳定性评判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构建GRA-SPA耦合评判模型,通过将评价集与指标集... 为预防煤矿充填系统运行安全事故,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集对分析法(SPA),研究煤矿充填系统稳定性。首先,建立充填系统稳定性评判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构建GRA-SPA耦合评判模型,通过将评价集与指标集建立集对、计算其绝对关联度及综合联系度来确定评价对象等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最后,以某矿充填系统为例,用所建模型评判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矿充填系统稳定性等级为较稳定,且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但不明显,仍需引起重视。该模型能够将充填系统各指标因子的同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通过联系度系数定量化,得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评判结论,为煤矿充填开采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充填开采 充填系统 灰色关联(GRA) 集对分析(spa) 稳定性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的喀斯特地区水安全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苏印 官冬杰 苏维词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0-569,共10页
根据目前公认的水安全内涵,将水安全分为三个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水环境子系统和水灾害子系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时变的水安全系统。基于水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喀斯特区域特有的水循环机理,依据"驱动力(D)—压... 根据目前公认的水安全内涵,将水安全分为三个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水环境子系统和水灾害子系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时变的水安全系统。基于水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喀斯特区域特有的水循环机理,依据"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模型建立了贵州省喀斯特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引入能够体现系统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同异反联系度计算公式,建立了城市水安全的评价模型。将集对分析法运用到水安全的评价中,可以先通过计算评价样本与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度对样本作初步的排序,再对样本作进一步的同一、差异、对立的集对分析,以判断出评价样本的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资源安全状态方面,贵州省9个州市中4个处于安全状态,2个处于基本安全状态,2个处于不安全状态,1个处于危机状态;(2)在水环境安全状态方面,2个处于安全状态,4个处于基本安全,3个处于不安全;(3)在水灾害安全状态方面,1个处于非常安全,4个处于安全,1个处于基本安全,2个处于不安全,1个处于危机;(4)在水安全综合状态下,有3个处于安全状态,有4个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有2个处于不安全状态,没有处于非常安全和危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集对分析(spa) 指标体系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与PTFN耦合的煤矿安全预评价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寅 汪明武 陈光怡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煤矿安全预评价是一个确定、不确定系统分析难题。文章探讨了基于集对联系数和分段三角模糊数耦合的煤矿安全预评价模型,即基于待评样本与评价标准构成集对多元联系数,来定量描述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的隶属不确定性和评价标... 煤矿安全预评价是一个确定、不确定系统分析难题。文章探讨了基于集对联系数和分段三角模糊数耦合的煤矿安全预评价模型,即基于待评样本与评价标准构成集对多元联系数,来定量描述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的隶属不确定性和评价标准界限值的模糊性,并采用分段三角模糊数刻画集对差异度分量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和模糊性,以便于操作和工程应用,进而构造结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煤矿安全预评价数学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评价模型应用于煤矿安全预评价过程直观、计算简便,且结果更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集对分析 分段三角模糊数 耦合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的SPA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国良 赵蕊 +2 位作者 廖恒枭 刘宇 李玉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128,共7页
传统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评价方法往往忽略未参与项,这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集对分析(SPA)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影响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的现场综合因素,建立包括施工现场布设、安全... 传统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评价方法往往忽略未参与项,这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集对分析(SPA)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影响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的现场综合因素,建立包括施工现场布设、安全防护、施工作业、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SPA决策矩阵,并计算评价指标的联系度和广义同一度;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例,比较分析SPA评价与传统评价方法的结果。研究表明:就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评价而言,用SPA综合评价模型能得到更准确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评价 安全管理 集对分析(spa) 广义同一度 联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TFN-SS耦合的隧道瓦斯突出分析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光怡 秦帅 +1 位作者 葛松 汪明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40-243,共4页
瓦斯突出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与控制,其预报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系统问题。本文应用集对分析理论的多元联系数表达式来定量描述瓦斯突出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隶属关系的层次性和模糊性,并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联系数的差... 瓦斯突出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与控制,其预报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系统问题。本文应用集对分析理论的多元联系数表达式来定量描述瓦斯突出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隶属关系的层次性和模糊性,并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联系数的差异度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进而通过随机模拟实现把三角模糊数及其函数之间的运算转化为普通实数之间的运算,结合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综合对隧道瓦斯突出进行分析。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应用与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能提供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三角模糊数 联系数 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的不完备信息系统单向迁移粗糙集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春英 刘保相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3-34,42,共3页
利用集对分析(SPA)方法,定义带有元素单向迁移不完备信息系统中集合的上、下近似,给出了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单向迁移粗糙集模型及其数学结构,并通过实例说明了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单向迁移粗糙集存在的意义。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单向迁移粗糙集... 利用集对分析(SPA)方法,定义带有元素单向迁移不完备信息系统中集合的上、下近似,给出了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单向迁移粗糙集模型及其数学结构,并通过实例说明了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单向迁移粗糙集存在的意义。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单向迁移粗糙集是对完备信息系统单向S-粗集和不完备信息系统粗糙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备信息系统 迁移 粗糙集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