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andover Strategy in the LEO Satellite-Based Constellation Networks with ISLs
1
作者 LIU Gang GOU Dingyong WU Shiqi(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UESTC Chengdu 610054 China)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3年第1期22-28,共7页
A new handover strategy named minimal-hops handover(MHH) strategy for the lowearth orbit(LEO)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networks equipped with inter-satellite links(ISLs) is proposed.MHH strategy,which is based on the ... A new handover strategy named minimal-hops handover(MHH) strategy for the lowearth orbit(LEO)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networks equipped with inter-satellite links(ISLs) is proposed.MHH strategy,which is based on the hops of the end-to-end connection paths and makes good use of theregularity of the constellation network topology,can appropriately combine the handover procedure withrouting and efficiently solve the inter-satellite handover issue.Moreover,MHH strategy can providequality of services(QoS) guarantees to some extent.The system performances of the MHH strategy,suchas time propagation delay and handover frequency,a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previous strategie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HH strategy performs better than other previoushandover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arth orbit(LEO)satellite-based constellation networks time propagation delay quality of services(QoS) inter-satellite link(ISL) inter-satellite hando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列车时刻表一体化优化研究
2
作者 李超 唐金金 +3 位作者 白紫熙 赵晴晴 董秋含 邵欣昀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
为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列车运行成本,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重点针对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时刻表一体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车底出段时空路径规划问题用于确定车底的出段位置及其驶入正线车站的到达时间,时刻表问题用于... 为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列车运行成本,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重点针对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时刻表一体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车底出段时空路径规划问题用于确定车底的出段位置及其驶入正线车站的到达时间,时刻表问题用于确定担当运输任务列车的到发时刻。车底出段时空路径及时刻表的合理性是列车运行图可行性的重要保障。引入列车区间运行模式作为状态维度,构建描述车底运行的时空状态网络。基于此,进一步考虑客流需求与列车运行约束,以最小化列车运行成本与乘客出行成本为目标,实现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列车时刻表的一体化优化。通过拉格朗日松弛,将原问题转化为经典的最短路搜索问题,并提出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以重庆地铁3号线为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经验编制得到的列车运行计划,该模型与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列车运行计划的总成本降低2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出段时空路径 列车时刻表 时空状态网络 启发式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空间机器人预定义时间自适应滑模控制
3
作者 刘宜成 杨迦凌 +1 位作者 唐瑞 程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针对具有典型非线性特性的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基于常曲率方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预定义时间理论的滑模控制器,利用径... 针对具有典型非线性特性的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基于常曲率方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预定义时间理论的滑模控制器,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补偿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轨迹跟踪误差可以在预定义时间内收敛.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控制器的有效性,与固定时间控制器和无补偿的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控制器使系统轨迹误差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空间机器人 预定义时间稳定性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轨迹跟踪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网络的动车所调车与检修排程计划编制方法
4
作者 史锦堂 黎浩东 申宏楠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24,共13页
在我国动车组数量不断增长、动车所调车和检修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以动车所的调车与检修排程计划编制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进路冲突疏解和双列位因素、灵活存车策略,构建可适应不同布局形式的双层时空网络,并以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建立... 在我国动车组数量不断增长、动车所调车和检修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以动车所的调车与检修排程计划编制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进路冲突疏解和双列位因素、灵活存车策略,构建可适应不同布局形式的双层时空网络,并以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建立0-1整数线性规划的多商品流模型;设计启发式规则,分别采用优化求解器和动态规划2种方法求解该模型;依托某动车所设计不同规模的算例,对比2种方法的求解效果。结果表明:2种方法各有优劣,但均能在1 h内得出可行的调车和检修排程计划;时空弧的费用设置直接影响模型目标函数的优化方向,时变作业弧费用能够鼓励列车优先进行检修作业,调车固定惩罚费用可以降低调车作业和调头作业的次数,该算例中时变费用下的列车平均检修作业开始时间较恒定费用下的提前了16.5%,调车作业和调头作业的次数平均降低了11.6%和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所 调车作业计划 检修作业 时空网络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转的高铁快运时空路径优化模型及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5
作者 万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共11页
以提升运输方案与时变箱流需求间的耦合度为导向,基于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捎带运输模式,旨在对考虑箱流中转情形下的高铁快运方案进行优化。鉴于箱流运输方案对列车时空资源占用的双重依赖性,以列车及快运箱为研究对象,构建由4类节点与5... 以提升运输方案与时变箱流需求间的耦合度为导向,基于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捎带运输模式,旨在对考虑箱流中转情形下的高铁快运方案进行优化。鉴于箱流运输方案对列车时空资源占用的双重依赖性,以列车及快运箱为研究对象,构建由4类节点与5类弧段构成的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以快运箱总运达时间最短为目标,考虑列车装载能力、箱流上车、中转及守恒等约束,构建运输方案时空网络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性,设计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将原问题分解为求解单个快运箱的最短运输路径子问题,并设计以消解违背列车能力约束冲突为核心的上界可行化算法。最后,以西安—兰州高速铁路为背景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算法可快速获得满意解,有效提升列车满载率。此外,与直达运输情形相比,考虑箱流中转可有效解决快运箱的滞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快运 运输方案 箱流中转 时空网络 拉格朗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毗邻公交运行评估与发展策略研究
6
作者 高菊红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对上海市毗邻公交的站点选址、站间距设置、客流效益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评估,从线网层次、客流效益、设施共享等角度分析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际线、骨干线、一般线、短驳线、定制线、响应线6个层次组成的线网架构,并提出了信息、设... 对上海市毗邻公交的站点选址、站间距设置、客流效益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评估,从线网层次、客流效益、设施共享等角度分析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际线、骨干线、一般线、短驳线、定制线、响应线6个层次组成的线网架构,并提出了信息、设施共享和支付互通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公交 站间距 线路客流 线网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GRU的AUV航路轨迹预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鹏 徐东 +2 位作者 李腾涛 赵宏瑞 赵佳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4-1390,共7页
针对采用神经网络预测自主水下机器人航迹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压缩的改进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用于水下自主机器人航路多步轨迹预测。该算法将水下自主机器人航行轨迹附近的障碍物位置信息、海流信息以及时空轨迹信息共... 针对采用神经网络预测自主水下机器人航迹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压缩的改进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用于水下自主机器人航路多步轨迹预测。该算法将水下自主机器人航行轨迹附近的障碍物位置信息、海流信息以及时空轨迹信息共同构成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数据压缩处理,作为本文预测网络的输入,以提高网络训练效率。实验验证该算法减少了水下自主机器人航迹多步预测的滞后性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自主机器人 航迹预测 门控循环神经网络 数据压缩 时空轨迹 多步预测 滞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太阳翼振动测量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8
作者 郎燕 梁鹤 +4 位作者 牛和明 张国琪 张锦江 郭朝礼 李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21,共14页
基于中国空间站太阳翼挠性振动测量和动力学参数辨识需求,中国首次在轨成功应用了无线加速度计传感器网络。首先介绍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设计,然后针对挠性辨识多源数据融合需求,提出基于无线时延自主寻优... 基于中国空间站太阳翼挠性振动测量和动力学参数辨识需求,中国首次在轨成功应用了无线加速度计传感器网络。首先介绍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设计,然后针对挠性辨识多源数据融合需求,提出基于无线时延自主寻优补偿的应答式TCP/IP校时策略和基于无线基准节点的广播式UDP校时策略。针对无线节点通信链路可能被太阳翼阵面遮挡而造成的测量中断问题,提出基于中继代传的自主无线网络拓扑动态管理策略,实现了振动测量数据的高可靠传输。总结了天和舱、问天舱无线加速度计传感器网络在轨应用情况,通过飞行实测数据证明实现了TCP/IP模式下校时精度优于20 ms、UDP模式下校时精度优于70 ms的时间同步能力;以太阳翼180°转角下的主动激振工况实测数据评估了无线网络的高可靠采集能力,满足太阳翼模态辨识要求。最后基于空间站太阳翼振动测量飞行试验情况,对未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在轨广泛应用提出了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间同步 网络拓扑 空间站 振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2D通信和虚拟MIMO的飞行器集群网络传输方案设计
9
作者 刘志峰 张雪 +4 位作者 栗苹 张继豪 李思琪 王卫东 龚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1147,共7页
在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中,非直通条件节点间不同的中继路径可能导致较大路径损耗落差,为有限资源前提下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带来困难。参考5G移动通信中的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与中继通信中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 在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中,非直通条件节点间不同的中继路径可能导致较大路径损耗落差,为有限资源前提下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带来困难。参考5G移动通信中的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与中继通信中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提出一套D2D通信与虚拟MIMO技术结合的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传输方案。重点研究在正交资源模式下,将不同的协作传输协议与空时编码进行组合,在信噪比、误比特率、接入概率等方面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D2D通信与虚拟MIMO技术结合的传输方案在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对集群网络的通信性能有明显提升,且引入分布式空时编码可进一步优化误比特率性能,但3种传输协议在不同传输质量评价方向的改善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集群网络 终端直通通信 虚拟多输入多输出 协作传输协议 空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冷链运输服务产品发展研究
10
作者 张光远 户克玮 +1 位作者 李亚凌 何必胜 《铁道货运》 2024年第10期13-22,共10页
铁路冷链运输服务产品的发展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述冷链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从运输货物品类、基础设施配备及服务产品特性等方面重点分析Rail Express、CoolRail、Trans Cold Express等国外铁路冷链运输服务产品,并... 铁路冷链运输服务产品的发展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述冷链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从运输货物品类、基础设施配备及服务产品特性等方面重点分析Rail Express、CoolRail、Trans Cold Express等国外铁路冷链运输服务产品,并结合国外运营经验,针对国内现有服务产品提出问题分析并给出发展建议;同时合理整合冷链运输服务产品,分析成组式、整列式及混合运输服务产品特性及前景趋势,最终通过采用改良的车站作业时空网络图,实现了对冷藏集装箱的车站作业流程以及区间运行的描述,满足了冷藏集装箱全程性、时效性的要求,更好地服务铁路冷链运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冷链物流 发展建议 运输服务产品 时空网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DNN的运动姿态检测算法
11
作者 李严 董坤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1期46-50,共5页
针对传统人体运动姿态检测算法存在鲁棒性较差及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文中基于改进的深度图卷积网络提出了一种运动姿态检测算法。该算法将图卷积网络的时域和空间域模型相结合,提升了模型的感受野,并从时、空两个维度提取人体特征点的数据... 针对传统人体运动姿态检测算法存在鲁棒性较差及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文中基于改进的深度图卷积网络提出了一种运动姿态检测算法。该算法将图卷积网络的时域和空间域模型相结合,提升了模型的感受野,并从时、空两个维度提取人体特征点的数据,再利用残差网络将时域和空间域卷积相连接,进而改善了模型拟合能力较差的不足。同时,对于模型因卷积核固定而导致无法适应多种类数据的缺陷,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来增强其自适应能力。在实验测试中,所提出的模型改进项相较原算法性能有一定提升,且与最优算法相比,该模型的误差指标降低了1.14 mm,准确率则提升了1.3%,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结合 深度图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运动姿态检测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时间同步网节点天地时间源互备失败案例分析
12
作者 程华 孙宇飞 +1 位作者 岑钰 潘峰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1,共6页
通过二级时间节点的天地时间源互备失败现象,分析天地时间源互备失败原因。主要原因为天地时间源间时间偏差过大,从理论上计算长距离地面时间传送可能引入的时间误差,并分析造成时间误差过大的几种可能原因。由此得出,现有铁路时间同步... 通过二级时间节点的天地时间源互备失败现象,分析天地时间源互备失败原因。主要原因为天地时间源间时间偏差过大,从理论上计算长距离地面时间传送可能引入的时间误差,并分析造成时间误差过大的几种可能原因。由此得出,现有铁路时间同步网技术架构难以满足将来5G-R系统对高精度时间同步性能和安全可靠运维要求,有必要研究完善铁路时间同步网技术架构、组网方案,并进一步健全运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时间同步网 时间误差 时间源 天地互备失败 5G-R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碰撞多传输的水声无线网络MAC协议
13
作者 任智 邱金 +1 位作者 郭建 陈春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7-1114,共8页
针对水声通信网络中长传播时延带来的时空不确定性以及现有水声MAC协议中存在信道预约阶段握手碰撞概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碰撞避免并发传输的MAC协议(Collision Avoidanc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MAC protocol,CACT-MAC)。CACT-MA... 针对水声通信网络中长传播时延带来的时空不确定性以及现有水声MAC协议中存在信道预约阶段握手碰撞概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碰撞避免并发传输的MAC协议(Collision Avoidanc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MAC protocol,CACT-MAC)。CACT-MAC协议先由目的节点发起广播测试帧,对信道进行预约。收到该测试帧的源节点通过发出带有并发传输条件的控制包进行并发传输节点的获取,同时这个控制消息还能够为后续数据包的追加传输提供支持。此协议包含一种发送优先级确定机制:根据源、目的节点传播时延与中继数据包数目来确定发送顺序。与DCT-MAC协议和Slotted-FAMA协议相比,所提协议在网络吞吐量上分别提高了5.49%和9.98%,同时在信息控制开销方面分别降低了18.87%和2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网络 碰撞避免 并发传输 时空不确定性 发送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抗干扰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雪菲 何瑞懋 +1 位作者 夏宇 崔琪楣 《移动通信》 2024年第9期88-93,共6页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是实现全域通信和提供网络互联互通服务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未来的强对抗干扰环境中,确保其数据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对抗性的环境特点,探讨了在时频域和...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是实现全域通信和提供网络互联互通服务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未来的强对抗干扰环境中,确保其数据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对抗性的环境特点,探讨了在时频域和空域实现抗干扰的潜在应用与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综合思考。最后展望未来,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方向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时频域 空域 抗干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V跟驰模型优化及稳定性分析
15
作者 宋成举 张夏杰 程国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5期819-822,共4页
针对智能网联车辆(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ICV)跟驰建模中基于恒定车头时距的问题,文中在考虑可变车头时距下对期望车头间距做出了新的描述,优化ICV跟驰模型的车头间距模型结构.拟定了车辆跟驰行驶中期望车头时距的一般函... 针对智能网联车辆(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ICV)跟驰建模中基于恒定车头时距的问题,文中在考虑可变车头时距下对期望车头间距做出了新的描述,优化ICV跟驰模型的车头间距模型结构.拟定了车辆跟驰行驶中期望车头时距的一般函数形式及适用范围,论证了基于所提模型的参数物理含义,理论推导了稳定态与动态两种交通流下的稳定性条件.在以前车为干扰条件下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实验对比模型改进前后稳定性.结果表明:新的ICV模型具备比原ICV模型更良好的稳定性,且在0~33.3 m/s速度范围内均保持稳定,同时可以比原ICV模型更有效地抑制不稳定流的传播,更好地描述期望车头间距与车速的非线性关系,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交通流跟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车辆 跟驰建模 可变车头时距 稳定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驱动深度学习的OTFS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新龙 李立 +2 位作者 温驰 靳一 徐常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1186,共6页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技术凭借对多普勒频移的优良抗性,保证了高动态场景下的可靠性通信。与大多数OTFS信号检测方案相比,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的OTFS检测器不需要耗费高额的导频能量,以...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技术凭借对多普勒频移的优良抗性,保证了高动态场景下的可靠性通信。与大多数OTFS信号检测方案相比,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的OTFS检测器不需要耗费高额的导频能量,以此获得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多维输入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一维输入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 DNN),搭建了OTFS信号检测模型,并结合OTFS的输入输出关系,以模型驱动,提出一种部分输入方法。与数据驱动DL相比,该方法沿时延轴截断输入数据,仅向网络输入与待检测信号相关性强的部分接收信号。该方法不仅减小了数据驱动CNN和DNN的训练参数量,降低了训练复杂度,而且检测性能也不弱于传统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LMMSE)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OTFS) 信号检测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轨卫星通信的定时提前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相龙 刘留 +3 位作者 周涛 苏昭阳 韩紫杰 尹毅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278-284,344,共8页
低轨(LEO)卫星网络作为地面网络的重要补充,是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LEO卫星的高移动速度以及星地通信的大传播距离造成了高传播时延,因此需要新的针对LEO卫星星地通信背景的上行链路的定时提前量(TA)的计算策略。本... 低轨(LEO)卫星网络作为地面网络的重要补充,是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LEO卫星的高移动速度以及星地通信的大传播距离造成了高传播时延,因此需要新的针对LEO卫星星地通信背景的上行链路的定时提前量(TA)的计算策略。本文基于LEO卫星的星地通信场景,介绍了TA及其在协议中的规定,并针对LEO卫星的特点,提出一种LEO卫星通信的定时提前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为LEO卫星星地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星地通信 定时提前量 计算方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开行的中欧班列开行方案动态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君培 王莹 胡梦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1,共12页
为满足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将运力优先释放给高质量货物,基于分类货物对班列开行质量的贡献程度对中欧班列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将货物按照货物价值、来源班列运营平台、时效性不同进行分类,并设置货物运输效益... 为满足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将运力优先释放给高质量货物,基于分类货物对班列开行质量的贡献程度对中欧班列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将货物按照货物价值、来源班列运营平台、时效性不同进行分类,并设置货物运输效益系数,计算出包含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内的不同品类货物的综合货物运输效益,用于反映货物运输特性对班列开行质量的影响。其次,根据线路现状选择备选城市作为集结中心,设计出“混合轴辐式”中欧班列开行模式,并加入时间因素构建出时空网络。然后,以货流平衡、班列接续、编组限制、集结中转作业及口岸作业限制等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以班列开行综合运输效益最优为目标的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结合模型特点,进一步设计列生成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Gurobi软件对限制主问题和原整数规划问题进行了求解。算例表明,基于“混合轴辐式”网络的“直达+中转”模式,使得运输需求满足率提升了3.56%,优化后的中欧班列开行方案实现了在口岸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对运营质量较好班列公司的货物以及高价值时间敏感货物进行优先运输,并使其均衡到达口岸以缓解口岸拥堵,顺应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输的发展需求。研究可以为中欧班列日常运输计划的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时空网络 时间成本 高质量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游憩服务网络特征及不同出行模式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子亮 刘宇航 +1 位作者 黄子秋 刘文平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游憩需求显著增长。在城市尺度提升绿地的蓝色和绿色游憩服务效率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方法】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提取居民游憩出行的最短路径,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游憩需求显著增长。在城市尺度提升绿地的蓝色和绿色游憩服务效率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方法】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提取居民游憩出行的最短路径,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0分别构建步行、骑行和驾车3种出行模式下的5 min、10 min和15 min城市绿地的游憩服务网络,并分析网络的整体特征、节点功能和节点类型,进而探究这些特征在不同出行模式下的响应差异。【结果】当出行时长为5 min时,骑行和驾车模式能够组织超过85%的城市绿地节点协同联系形成游憩服务网络,而步行模式下游憩服务则呈零星局部组团分布。随着出行时长的增加,3种出行模式下游憩服务网络的核心集聚功能节点占比呈上升趋势,且节点类型主要以绿色游憩服务为主。骑行和驾车模式下的边缘汇聚功能节点占比则随出行时长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其蓝色游憩服务型核心集聚节点的占比则逐渐上升。【结论】城市绿地游憩服务网络效率的整体提升须系统考虑不同出行模式下居民的游憩需求,并协同整合蓝色和绿色游憩空间。这些发现可以为城市绿地游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及游憩资源的系统整合提供直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憩服务 社会网络分析 城市绿地 出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网络时变图建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惠婷 刘伟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期13-18,39,共7页
空间信息网络是星地融合网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拓扑具有时变性和可预测性。采用一个合适的时变图模型来表征时变的空间信息网络,对于空间信息网络性能分析至关重要。首先阐述了空间信息网络的特性,然后介绍了多种空间信息网络时变... 空间信息网络是星地融合网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拓扑具有时变性和可预测性。采用一个合适的时变图模型来表征时变的空间信息网络,对于空间信息网络性能分析至关重要。首先阐述了空间信息网络的特性,然后介绍了多种空间信息网络时变图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快照序列图、时间扩展图、存储时间聚合图和多功能时间扩展图,并且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和优缺点,为6G星地融合网络的研究奠定基础,为网络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融合网络 空间信息网络 时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