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SMES和CS-SGSC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文勇 肖立业 戴少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1-107,共7页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面临能量输出不稳定和低电压穿越能力弱2个主要问题。为了同时解决这2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超导储能系统和电流型串联网侧变流器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该系统利用超导磁体作为能量储存和缓冲环节,提高了能量输出的稳...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面临能量输出不稳定和低电压穿越能力弱2个主要问题。为了同时解决这2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超导储能系统和电流型串联网侧变流器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该系统利用超导磁体作为能量储存和缓冲环节,提高了能量输出的稳定性;利用电流型串联网侧变流器实现了对定子电压的保护,提升了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超导储能 电流型串联网侧变流器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高频干扰下并网变换器PWM幅频特性的多重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
2
作者 崔越 彭晗 王思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47-4457,I0027,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是导致电网中出现复杂频率谐波和间谐波的重要原因。掌握并网变换器的PWM幅值和频率特性对于研究电网电压/电流在异常频率下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以及形成对应的抑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调制波幅值和频率干扰下的变换器PWM幅值和频率特性研究。基于调制波的幅值和频率干扰特性以及多元周期函数多重傅里叶级数分解的原理,提出多重傅里叶级数PWM分析方法,实现对由复杂频率分量构成的调制波和载波调制生成的PWM信号的准确建模和频谱分析;揭示PWM中基频、干扰频率和载波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PWM信号中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产生原因及幅值和频率特性与调制波、载波和干扰之间的关联;以降低计算复杂性和增强多重傅里叶级数法在PWM分析中的适用性为目标,提出一种简便的多重傅里叶级数系数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建模和分析 多重傅里叶级数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 干扰 高频谐波和间谐波 并网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平衡下基于SGSC和Lyapunov控制器的DFIG协调控制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启明 沈磊 +2 位作者 程尹曼 魏霖 王玉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37,共11页
针对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DFIG风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控制策略的创新之处在于把串联网侧变换器(SGSC)与Lyapunov控制2种结构结合在一起。其中,S... 针对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DFIG风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控制策略的创新之处在于把串联网侧变换器(SGSC)与Lyapunov控制2种结构结合在一起。其中,SGSC可抑制系统输出功率2次谐波脉动,Lyapunov控制可提高系统控制性能。该策略实现了4种控制目标,即直流母线电压恒定、电网侧的有功、无功无2倍频谐波和电网侧的电流无负序分量,且还实现了定子和转子的电流平衡,DFIG输出的功率和电磁转矩无2次脉动。软件仿真平台和硬件实验平台上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控制参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电压不平衡 双馈异步发电机 串联网侧变换器 Lyapunov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平衡下基于SGSC和PBC的DFIG风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启明 王玉娇 +2 位作者 程尹曼 魏霖 沈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1-358,共8页
针对双馈异步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DFIG风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其创新之处在于把串联网侧转换器(serial grid-side converter,SGSC)与无源控制器(passi... 针对双馈异步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DFIG风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其创新之处在于把串联网侧转换器(serial grid-side converter,SGSC)与无源控制器(passivity-based controller,PBC)2种结构结合在一起,其中SGSC可抑制系统输出功率2次谐波脉动,PBC控制可提高系统控制性能。该协调策略不仅可实现直流母线电压恒定、网侧有功/无功无2次谐波脉动和网侧电流无负序分量几种控制目标,且实现了定子电流平衡和转子电流平衡,DFIG输出功率和电磁转矩无2次谐波脉动。软件仿真平台上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双馈异步发电机 不平衡电网电压 无源控制器 协调控制 串联网侧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频率响应延时的构网型变流器惯量参数数据驱动估计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玉京 胡鹏飞 +1 位作者 曹宇 于彦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0-88,共9页
大量可再生能源并网引起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降低,变流器的虚拟惯性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系统频率稳定性。在此背景下,评估变流器的惯量参数对于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节潜力有重大意义。然而,考虑到频率响应特性的差异,现有的应用于同步发电机... 大量可再生能源并网引起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降低,变流器的虚拟惯性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系统频率稳定性。在此背景下,评估变流器的惯量参数对于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节潜力有重大意义。然而,考虑到频率响应特性的差异,现有的应用于同步发电机的惯量估计方法不适用于基于数字控制的虚拟惯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非侵入式构网型变流器惯量参数在线估计方法。首先,分析了构网型变流器的频率响应原理和延时特性并进行了测试;随后,在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下设计串联-并联辨识结构,采用近端策略优化方法建立考虑频率响应延时的演员网络和评论家网络,进而估计构网型变流器的惯量参数。最后,采用数值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惯量参数估计 深度强化学习 频率响应特性 串联-并联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补电容对锁相环主导下变流器振荡问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永光 艾力西尔·亚尔买买提 +3 位作者 汤波 孙修锋 马骏超 辛焕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在电网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串补电容的动态特性对锁相环型变流器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为分析此影响,在极坐标下建立变流器经串补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并导出考虑串补电容的广义阻抗判据。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串补电容与锁... 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在电网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串补电容的动态特性对锁相环型变流器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为分析此影响,在极坐标下建立变流器经串补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并导出考虑串补电容的广义阻抗判据。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串补电容与锁相环的动态耦合以及相应的稳定机制。进一步地,分析了电网强度、串补度和锁相环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基于广义阻抗判据的锁相环参数设计方法,以提升变流器经串补并网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变流器经串补并网后容易恶化弱电网下锁相环主导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且提升锁相环比例增益可显著增强串补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并网系统 变流器 广义阻抗判据 锁相环 次同步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感应风电系统改进控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姚骏 廖勇 +1 位作者 李辉 陈西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系统的运行性能,研究了适用于该系统的改进运行控制策略。提出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系统的3种可选运...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系统的运行性能,研究了适用于该系统的改进运行控制策略。提出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系统的3种可选运行方案,以此为基础提出串联网侧变换器与并联网侧变换器的协调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在双同步dq旋转坐标轴系下两者的控制模型。所提系统协调控制方案无需改变电网电压不平衡下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在实现发电机输出功率无二倍频波动、电磁转矩无二倍频波动以及定、转子三相电流平衡的同时,可实现电网电压不平衡下整个系统或总输出有功功率无二倍频波动(同时可实现直流链电压无二倍频波动)或总输出无功功率无二倍频波动或整个系统无负序电流注入电网的不同运行功能,进一步增强了不平衡电压下DFIG风电系统的运行能力。对一台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风电模拟系统在不平衡电压条件下的运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网电压不平衡 串联网侧变换器 改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且谐波畸变电网电压下双馈风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姚骏 陈知前 +3 位作者 李清 余梦婷 周特 赵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6-12,共7页
针对并网点电压不平衡且同时含有5次、7次谐波电压的电网条件,文中利用串联网侧变换器和并联网侧变换器的协调控制以及正向同步旋转轴系下的比例积分—双频谐振(PI-DFR)控制器,提出了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在不平衡且谐波畸... 针对并网点电压不平衡且同时含有5次、7次谐波电压的电网条件,文中利用串联网侧变换器和并联网侧变换器的协调控制以及正向同步旋转轴系下的比例积分—双频谐振(PI-DFR)控制器,提出了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在不平衡且谐波畸变电网电压下的改进控制策略;在实现了定转子电流平衡无畸变、发电机输出功率和电磁转矩无波动的同时,亦消除了系统输出有功功率的2倍和6倍频波动。此外,还提出了考虑并联网侧变换器电流容量时参考电流指令在其电流最大值下的分配原则及分配后的参考电流指令。对一台2MW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在不平衡且谐波畸变电网电压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及并联网侧变换器参考电流指令分配原则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不平衡电网电压 谐波畸变电网电压 串联网侧变换器 比例积分—双频谐振控制器 分配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电网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辉 廖勇 +1 位作者 姚骏 刘刃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7-86,共10页
相比于对称电网故障,不对称电网故障在实际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生的概率更大,其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有害'影响也更大。首先分析了不对称电网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瞬态特性,继而结合仿真,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各种低电压穿越(LVRT... 相比于对称电网故障,不对称电网故障在实际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生的概率更大,其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有害'影响也更大。首先分析了不对称电网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瞬态特性,继而结合仿真,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各种低电压穿越(LVRT)技术方案在严重不对称电网故障下的运行特性。在此基础之上,对不同的低电压穿越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阐述了其运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低电压穿越方案的经济性,为工程实现各种低电压穿越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力机 严重不对称电网故障 低电压穿越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串联网侧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辉 廖勇 +1 位作者 姚骏 庄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100,106,共6页
电网电压不平衡会导致双馈感应发电机组(DFIG)定、转子电流出现较大不平衡,使发电机功率和电磁转矩发生振荡,从而恶化机组运行状况。分析了串联网侧变换器抑制不平衡电网电压对DFIG系统影响的机理,利用并联网侧变换器的控制及静止坐标... 电网电压不平衡会导致双馈感应发电机组(DFIG)定、转子电流出现较大不平衡,使发电机功率和电磁转矩发生振荡,从而恶化机组运行状况。分析了串联网侧变换器抑制不平衡电网电压对DFIG系统影响的机理,利用并联网侧变换器的控制及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器,提出了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在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的控制策略;在实现DFIG电磁转矩、直流母线电压及系统总输出有功功率无2倍频波动的同时,使DFIG定、转子三相电流平衡。所述方法具有不改变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无需求解复杂高阶矩阵的特点。对一台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2MW DFIG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不平衡电网电压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串联网侧变换器 比例谐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平衡时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风电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姚骏 廖勇 李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共8页
针对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风电系统,详细分析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该系统的运行情况,从抑制不平衡定子电压及维持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角度出发,分别提出电网不平衡时串联网侧变换... 针对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风电系统,详细分析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该系统的运行情况,从抑制不平衡定子电压及维持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角度出发,分别提出电网不平衡时串联网侧变换器和并联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与电网不平衡下DFIG系统的传统运行控制方案相比,所提系统协调控制策略无需改变电网不平衡下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简化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并有效提高其运行可靠性;所提方案在实现DFIG系统电磁转矩、直流链电压及系统总输出有功功率无二倍频波动的同时,实现电网不平衡下DFIG定、转子三相电流平衡,进一步提高了DFIG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对电网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风电系统和采用传统控制策略的DFIG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网电压不平衡 串联网侧变换器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姚骏 廖勇 李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3,115,共7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因其对电网故障的敏感性,其低电压穿越运行控制技术备受关注。文中针对定子侧加装串联网侧变换器的新型DFIG风电系统,详细研究了其低电压穿越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拓扑下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通过控制串...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因其对电网故障的敏感性,其低电压穿越运行控制技术备受关注。文中针对定子侧加装串联网侧变换器的新型DFIG风电系统,详细研究了其低电压穿越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拓扑下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通过控制串联网侧变换器抑制定子磁链暂态直流分量及电网电压负序分量对发电机转子侧的不良影响;通过控制转子侧变换器进一步限制故障时发电机的定、转子电流,从而实现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运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可实现电网故障时DFIG风电系统的零电压穿越运行;采用新拓扑的DFIG风电系统具有优良的电网对称及非对称短路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电网故障 串联网侧变换器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3
作者 廖勇 李辉 +1 位作者 姚骏 庄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90-98,共9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因其对电网故障的敏感性,其低电压过渡(low voltage ride-through requirement,LVRT)控制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分析电网故障时DFIG产生转子过电流机理的基础上,对采用串...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因其对电网故障的敏感性,其低电压过渡(low voltage ride-through requirement,LVRT)控制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分析电网故障时DFIG产生转子过电流机理的基础上,对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series grid-side converter,SGSC)的新型DFIG系统提出了电网电压正常时的"零电压矢量"改进控制策略及电网故障时保持DFIG系统不脱网运行的故障改进控制策略。所提故障控制策略从限制定子磁场暂态直流分量和负序工频分量及减小从风机吸收能量的角度出发,通过控制串联网侧变换器抑制定子磁链暂态直流以及负序分量对发电机转子侧的不良影响,通过控制转子侧变换器(rotor-side converter,RSC)进一步限制故障时的定、转子电流,从而实现DFIG系统在电网故障时的低电压过渡运行。在电网对称和非对称短路故障条件下,对一台采用SGSC的2MW DFIG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采用传统"crowbar protection"方案和改进励磁控制策略方案的DFIG在电网故障时的不脱网运行能力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可实现电网故障时DFIG系统的零电压过渡运行,系统具有良好的低电压过渡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力发电:串联网侧变换器 电网故障 低电压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先进 陈杰 龚春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6,共7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变压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在高压电能变换中应用,人们采取了多电平拓扑结构、功率管串联技术和功率模块的串联技术等。本文以全桥直流变压器功率模块组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 se...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变压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在高压电能变换中应用,人们采取了多电平拓扑结构、功率管串联技术和功率模块的串联技术等。本文以全桥直流变压器功率模块组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 series and output parallel,ISOP)结构直流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并详细地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和影响均压的因素。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正确性,并表明在模块参数基本一致时,ISOP结构直流变压器能够获得较好的均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并网风电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C-HVDC并网装置转为SSSC的仿真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家军 王小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2,共6页
为了充分发挥基于VSC-HVDC同期并网装置的综合效益,在并网装置用于并网的主接线电路的基础上,在待并网的联络线上串接一台与并网装置容量及联络线电流匹配的三相变压器,增加相应的开关。在并网结束后,通过相应的电路倒闸操作可以转换为S... 为了充分发挥基于VSC-HVDC同期并网装置的综合效益,在并网装置用于并网的主接线电路的基础上,在待并网的联络线上串接一台与并网装置容量及联络线电流匹配的三相变压器,增加相应的开关。在并网结束后,通过相应的电路倒闸操作可以转换为SSSC装置电路,并通过相应控制策略实现SSSC功能,提高并网联络线上的输送能力。通过在PSCAD/EMTDC中搭建并网系统转化为SSSC的模型,并仿真验证了其功能转换的可行性,特别是在并网系统发生故障时,这一功能转换可有效地抑制线路上传输功率的扰动和对并网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并网系统 功率传递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45
16
作者 李俊杰 蒋昆 +3 位作者 刘国平 曾欣 余梦婷 姚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7-3044,共8页
针对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电机定子端电压灵活可控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对称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控制串联网侧变换器,实现电网电压对称骤升时发电机定子电压保持不变,从而抑制定子磁链的暂态直流分量,使... 针对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电机定子端电压灵活可控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对称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控制串联网侧变换器,实现电网电压对称骤升时发电机定子电压保持不变,从而抑制定子磁链的暂态直流分量,使得电机转子过电压及过电流得到有效抑制,且可有效减小发电机电磁转矩及功率的波动。在变流器电流容量的约束下,故障期间通过控制转子侧变换器与并联网侧变换器吸收无功功率,可实现该系统对电网的故障暂态无功支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既能保证在电网发生对称骤升故障期间双馈风电系统不脱网运行,又可使该系统为电网电压的恢复提供无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串联网侧变换器 高电压穿越 暂态无功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光伏中压直流并网变换器研制及实证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黄欣科 王环 +3 位作者 周宇 魏苗苗 王一波 许洪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50-157,共8页
光伏中压直流汇集并网系统通过中压直流并网变换器实现光伏电能升压汇集。针对中压大功率、大升压比光伏直流变换器技术需求,提出采用基于Boost全桥隔离功率模块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模块级联型直流变换器拓扑,实现大功率、高电压、大升... 光伏中压直流汇集并网系统通过中压直流并网变换器实现光伏电能升压汇集。针对中压大功率、大升压比光伏直流变换器技术需求,提出采用基于Boost全桥隔离功率模块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模块级联型直流变换器拓扑,实现大功率、高电压、大升压比光伏功率变换功能;针对级联型直流变换器多模块均压、均流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模块均衡控制策略,实现功率模块及变换器的可靠运行。研制了5 kV/80 kW功率模块,搭建了直流变换器实验平台,对提出的拓扑方案及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14台功率模块研制完成±30 kV/1 MW光伏中压直流并网变换器,建立了±30 kV光伏中压直流汇集并网实证系统,完成了系统实证测试,实现了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变换器 直流变换器 中压直流汇集 大功率 大升压比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中压直流变换器串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欣科 王环 +3 位作者 卢俊龙 张新雷 王一波 许洪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7-2338,共12页
针对光伏中压直流变换器串联系统中光伏发电单元功率失配导致的变换器输出过电压及功率损失问题,分析了光伏直流变换器串联系统运行特性,推导了限电压控制下串联系统光伏功率损失与光伏发电单元功率不均衡度及变换器输出电压限幅值之间... 针对光伏中压直流变换器串联系统中光伏发电单元功率失配导致的变换器输出过电压及功率损失问题,分析了光伏直流变换器串联系统运行特性,推导了限电压控制下串联系统光伏功率损失与光伏发电单元功率不均衡度及变换器输出电压限幅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改进型Boost全桥隔离功率模块拓扑及其调制策略,基于功率模块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形成模块级联型直流变换器,通过占空比灵活调节,实现直流变换器宽输出电压范围运行,解决直流变换器调压能力不足导致的功率损失问题;针对光伏直流变换器串联系统复杂运行工况,提出了串联系统直流变换器自适应电压分段式控制策略,实现了串联系统直流变换器多模式自适应稳定运行。研制了3kV/80kW功率模块及20kV/500kW光伏中压直流变换器,基于3台直流变换器输出串联实现了光伏中压直流变换器串联升压并网系统实证应用,现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直流变换器拓扑方案的可行性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中压直流汇集 直流串联并网 直流变换器 限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直流电网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拓扑研究 被引量:67
19
作者 魏晓光 王新颖 +1 位作者 高冲 张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18-224,共7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直流电网,作为直流电网中关键器件之一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关于DC/DC变换器研究主要集中于中低压小功率场合的现状,该文首先从多个角度对直流电网用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进行了... 随着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直流电网,作为直流电网中关键器件之一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关于DC/DC变换器研究主要集中于中低压小功率场合的现状,该文首先从多个角度对直流电网用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进行了需求分析;其次,对现有文献中提出的适用于直流电网的DC/DC变换器拓扑进行了研究,并将输入端串联输出端串联(input-series output-series,ISOS)结构和低压DC/DC变换器相结合,提出了用于直流电网中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为高电压场合的ISOS型DC/DC变换器。比较分析了不同拓扑变换器的电压变比、开关器件的电气应力和故障处理能力等,为选择合适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拓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 直流电网 晶闸管谐振式DC/DC变换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DC/AC/DC变换器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D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谐波条件下双馈感应风电系统改进控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启平 姚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3,共7页
为提高电网谐波条件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的安全稳定运行性能及系统并网电能质量,利用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具有定子机端电压灵活可控的特性,在对含有5、7次谐波电网电压条件下该系统运行... 为提高电网谐波条件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的安全稳定运行性能及系统并网电能质量,利用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具有定子机端电压灵活可控的特性,在对含有5、7次谐波电网电压条件下该系统运行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网谐波条件下适用于该系统的改进控制策略;在实现发电机电流无畸变,且其输出功率、电磁转矩无波动的同时,亦可实现系统输出功率无6倍频波动或输出电流无畸变2种可选的运行功能;最后,对1台2 MW基于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系统在电网谐波条件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网电压谐波 串联网侧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