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频光导开关绝缘冷却液的免气泡精确温控系统
1
作者 肖金水 黄宇鹏 +3 位作者 栾崇彪 李洪涛 袁建强 马勋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121,共5页
光导开关连续工作在长脉宽、高重频工况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导通电阻,开关内部热沉积现象较严重,容易导致光导开关的热损伤和热击穿,严重影响光导开关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高功率光导开关进行有效散热。常规冷却循环系统采用循环泵泵出... 光导开关连续工作在长脉宽、高重频工况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导通电阻,开关内部热沉积现象较严重,容易导致光导开关的热损伤和热击穿,严重影响光导开关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高功率光导开关进行有效散热。常规冷却循环系统采用循环泵泵出方式对物体进行冷却,存在冷却介质在循环过程中压力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使物体冷却不均匀,极易导致物体损坏;此外,循环泵的桨叶循环过程中会产生气泡,使光导开关绝缘强度下降,导致沿面闪络击穿。针对此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负压吸引机制消除气泡、双回路系统实现精确控温的冷却系统,大幅度提高了光导开关寿命:光导开关的良好散热,实现了光导开关在工作电压11 kV、输出电流560 A、脉宽55 ns、重复频率1 kHz条件下寿命达到10~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开关 双回路系统 负压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极管断路开关的重频高压纳秒脉冲发生器
2
作者 袁琪 孙国祥 +2 位作者 丁卫东 薛浩睿 丁臻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8-985,共8页
相比于电容储能型电路,电感储能型电路在高电压、快前沿、短脉宽、高重频脉冲参数输出以及小型化、紧凑化脉冲装置设计方面都展现了显著优势,是一项具有竞争力的低温等离子体驱动方案。但是受到了高频高功率断路开关器件难研制、泵浦电... 相比于电容储能型电路,电感储能型电路在高电压、快前沿、短脉宽、高重频脉冲参数输出以及小型化、紧凑化脉冲装置设计方面都展现了显著优势,是一项具有竞争力的低温等离子体驱动方案。但是受到了高频高功率断路开关器件难研制、泵浦电路难设计这2个条件的制约,电感储能型脉冲源在实际等离子应用中的报道仍然有限。为此采用团队研发的二极管断路开关(diode opening switch,DOS),设计了基于IGBT软开关技术和双脉冲变压器的DOS正反向泵浦电路,研制了输出电压幅值为36 kV、前沿为6 ns、脉冲宽度为8.2 ns,重复频率为3 kHz(75Ω负载)的高压纳秒脉冲源。利用该原理样机成功在大气中驱动了板-板电极等离子体放电。该拓扑结构给电感储能型电路的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方向,对进一步发展低温等离子体驱动源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断路开关 软开关 磁开关 泵浦电路 高压纳秒脉冲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泵-双阀芯多路阀动态协同起重机变幅机构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硕 杨敬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9,共12页
现有的起重机变幅液压系统存在节流损失大和小流量精细作业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双阀并联泵阀协同系统。但系统中泵与双阀动态响应不一致,导致在模式切换点处出现流量波动,引发冲击振动。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对双阀芯与泵源... 现有的起重机变幅液压系统存在节流损失大和小流量精细作业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双阀并联泵阀协同系统。但系统中泵与双阀动态响应不一致,导致在模式切换点处出现流量波动,引发冲击振动。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对双阀芯与泵源三者的动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手柄控制信号的多模式分段控制策略,然后采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双阀并联泵阀协同系统具有小流量微动控制时的高精度,最小稳定流量可以达到5 L/min;所提出的系统控制策略在模式切换时能够基本消除系统的流量波动,切换点处流量波动量减少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变幅机构 泵阀协同 模式切换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机组事件触发自抗扰切换控制研究
4
作者 张晓东 王斌 +1 位作者 王绍强 刘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3-207,共5页
针对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调节对象呈现高度非线性特性,PID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机组的高品质运行要求的问题,针对抽水蓄能调速系统设计了线性/非线性自抗扰切换控制器,并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作为控制器切换的条件;然后设计滤波器防止... 针对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调节对象呈现高度非线性特性,PID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机组的高品质运行要求的问题,针对抽水蓄能调速系统设计了线性/非线性自抗扰切换控制器,并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作为控制器切换的条件;然后设计滤波器防止观测器输出的信号值产生突变使机组振动;最后,在抽水蓄能机组空载开机与发电机负荷波动工况下,对基于事件触发的自抗扰切换控制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综合了线性自抗扰控制与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优点,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 非线性特性 PID控制 自抗扰切换控制 事件触发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射器用LDA端面泵浦被动调Q激光器研究
5
作者 熊波 赵翀 +6 位作者 辛潮 郁彩亮 褚召华 周格鹏 崔自跃 崔莹 魏晓羽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5-671,共7页
采用LDA端面泵浦Nd∶YAG晶体、Cr^(4+)∶YAG晶体为调Q器件,组成被动调Q激光器。在平平腔(耦合输出率R=35%)和平凹腔(耦合输出率R=23%)两种不同的设计中,分别获得了25 mJ、~6 ns和24 mJ、~15 ns的1.06μm脉冲激光输出。该能量输出实验结... 采用LDA端面泵浦Nd∶YAG晶体、Cr^(4+)∶YAG晶体为调Q器件,组成被动调Q激光器。在平平腔(耦合输出率R=35%)和平凹腔(耦合输出率R=23%)两种不同的设计中,分别获得了25 mJ、~6 ns和24 mJ、~15 ns的1.06μm脉冲激光输出。该能量输出实验结果与被动调Q激光输出能量的理论分析数据较为吻合。在另一组实验中,测量了-40℃~+50℃的温度范围内,20 Hz运转条件下被动调Q激光的脉冲间隔精度。该温度范围内,激光脉冲间隔精度在±2.8μs以内。最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了满足照射器对激光源的使用要求,对激光器设计提出了一些优化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器 LDA端面泵浦 被动调Q激光器 Cr^(4+)∶YAG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CGAN的铁路道岔转辙机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佳 黄晋英 +1 位作者 马健程 刘思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针对铁路道岔转辙机设备状态监测数据不完备、非平衡和局部缺失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转辙机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条件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C-DCGAN)模型,利用一维卷积层处理柱塞泵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 针对铁路道岔转辙机设备状态监测数据不完备、非平衡和局部缺失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转辙机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条件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C-DCGAN)模型,利用一维卷积层处理柱塞泵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通过博弈对抗机制优化生成器和判别器,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故障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引入双时间尺度更新规则(TTUR)来解决判别器正则化过程中的缓慢学习问题,提升模型训练的稳定性;最后,采用实测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工况下,生成样本的JSD值分别为0.190,0.235,0.240和0.185;在正常样本与故障样本比例分别为100∶1,50∶1,20∶1和10∶1时,故障分类精度依次达到91.24%,94.13%,94.96%和96.08%。该方法在样本生成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尤其在处理数据不平衡问题时,可达到较高的故障分类精度,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岔 转辙机柱塞泵 非平衡数据 故障诊断 C-DC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泵切换对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工作特性影响的分析
7
作者 刘增光 张本国 +3 位作者 岳大灵 李林飞 苏利强 任禄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可根据风速大小使相应排量液压泵参与工作,使液压风力机在整个工作风速范围内始终保持高效。但不同排量液压泵参与工作的切换会造成风力机液压传动系统流量发生突变并产生压力冲击,影响风力机工作特性和风轮对风... 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可根据风速大小使相应排量液压泵参与工作,使液压风力机在整个工作风速范围内始终保持高效。但不同排量液压泵参与工作的切换会造成风力机液压传动系统流量发生突变并产生压力冲击,影响风力机工作特性和风轮对风能的吸收。在分析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5 MW级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的方案进行设计和AMESim仿真建模;进行恒定风速和变风速条件下液压泵工作切换的仿真研究,得到多泵切换时液压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液压系统流量、压力等工作特性的变化规律;搭建了5 kW风能能量多泵数字液压传递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为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风能高效利用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风力机 数字液压传动 多泵切换 半实物仿真 工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LD泵浦Nd^(3+)∶YAG免温控被动调Q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航 窦飞飞 +4 位作者 陈南亦 徐欢天 杨炳德 司光芙 董潮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9-684,共6页
传统的固体激光器体积、重量大,功耗高,限制了其在空间受限设备中的应用。被动调Q的LD泵浦免温控固体激光器省去了复杂的温度控制装置,调Q机构简单,能够满足复杂温度环境的特殊应用场景的小型化、低功耗要求。提出了基于双波长LD泵浦实... 传统的固体激光器体积、重量大,功耗高,限制了其在空间受限设备中的应用。被动调Q的LD泵浦免温控固体激光器省去了复杂的温度控制装置,调Q机构简单,能够满足复杂温度环境的特殊应用场景的小型化、低功耗要求。提出了基于双波长LD泵浦实现宽温度范围免温控阈值自适应的1.06μm激光脉冲输出方法。基于Nd∶YAG晶体设计了角锥棱镜谐振腔,仿真分析了LD泵浦源到激光棒的面心距对热负载的影响,并确定4 mm的最佳面心距。数值分析了相同泵浦功率下-40~60℃温度范围内激光静态能量输出变化,以及不同初始透过率的可饱和吸收体对激光阈值脉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37℃~60℃范围内,阈值脉宽都在200μs以下,阈值脉宽最低点达到了29.4μs。构建主波实时探测的阈值自适应调节装置并搭建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为-35~60℃时,阈值脉宽变化范围为40~180μs。采用激光腔体一体加工成型,应用轻量化的铝合金材料,实现工程化应用,体积83.5 mm×44 mm×29.5 mm,重量约为230 g。在23.8%初始透过率的饱和吸收体条件下实现单脉冲输出能量42 mJ,脉冲宽度5.2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调Q Nd∶YAG激光器 免温控 双波长泵浦 调Q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Er∶YAG被动调Q激光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言 张沛雄 +3 位作者 权聪 孙敦陆 李真 陈振强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7-1135,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氙灯侧泵方式,并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Er∶YAG被动调Q激光器。首先成功将石墨烯转移至Al_(2)O_(3)衬底制备得到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并对其进行了形貌、结构及化学状态等性能表征。此外,对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 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氙灯侧泵方式,并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Er∶YAG被动调Q激光器。首先成功将石墨烯转移至Al_(2)O_(3)衬底制备得到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并对其进行了形貌、结构及化学状态等性能表征。此外,对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Er∶YAG被动调Q激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脉冲能量从0.4 mJ增加至7 mJ,输出激光单脉冲宽度从761.2 ns下降至510 ns,最大峰值功率为13.7 kW。激光中心波长位于2935和2945 nm,且主波长在2935 nm处对应的半峰全宽(FWHM)为1.535 nm。沿x和y方向的光束质量因子分别为4.45和5.76。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为推进更低成本、谐振腔设计简单且紧凑的2.94μm波段Er∶YAG激光器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 氙灯侧泵 被动调Q Er∶YAG ~3μm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脉冲泵浦Er^(3+)/Yb^(3+):Lu_(2)Si_(2)O_(7)晶体百kHz激光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嘉宁 韩雪 +4 位作者 聂霄璐 高翔 朱占达 雷訇 李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5,共7页
目前1.5μm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泵浦的铒镱共掺玻璃/晶体被动调Q微型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激光测距、激光雷达等领域。随着激光器输出重频的增加,玻璃面临突出的热效应问题,晶体的热导率是玻璃的10倍以上,有望能够实现比玻璃基质更... 目前1.5μm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泵浦的铒镱共掺玻璃/晶体被动调Q微型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激光测距、激光雷达等领域。随着激光器输出重频的增加,玻璃面临突出的热效应问题,晶体的热导率是玻璃的10倍以上,有望能够实现比玻璃基质更高重频的激光输出。报道了一种通过LD脉冲端面泵浦Er^(3+)/Yb^(3+):Lu_(2)Si_(2)O_(7)晶体的百kHz人眼安全激光器。通过实验优化增益介质掺杂浓度和长度、泵浦光斑尺寸和调Q晶体初始透过率等实验参数,同时适当缩短脉宽,优化泵浦占空比,提高了输出重频的稳定性。最终获得了重频为100 kHz、单脉冲能量0.7μJ、脉冲宽度240 ns、光束质量M^(2)=1.61的1537 nm脉冲激光输出。实现了输出脉冲频率与泵浦的一致,保证了输出重频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输出重频具有随机性、不稳定、不可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百kHz 脉冲泵浦 被动调Q Er^(3+)/Yb^(3+):Lu_(2)Si_(2)O_(7)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临界CO_(2)热泵单/双级切换性能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亚飞 陈洁 +2 位作者 袁建新 夏鸿洲 贺誉京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为提高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在不同地区采暖的能效和经济性,提出STSHPS(单、双级切换的热泵系统),并与BASE(单级压缩热泵系统)和TSHPS(双级压缩热泵系统)进行对比,通过建立各循环系统的热力学、环境性以及经济性模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 为提高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在不同地区采暖的能效和经济性,提出STSHPS(单、双级切换的热泵系统),并与BASE(单级压缩热泵系统)和TSHPS(双级压缩热泵系统)进行对比,通过建立各循环系统的热力学、环境性以及经济性模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环境温度为3℃时,双级压缩系统的C_(OP)(制热性能系数)大于单级压缩系统,即环境温度为3℃可作为单双级切换的条件;在乌鲁木齐采用STSHPS碳排放所造成的成本与BASE相比降低22%;STSHPS在单级压缩运行时采用2台压缩机交替运行的方式,初始成本经过折算与TSHPS相比降低26.9%—66.7%;在设备运行15 a后,3个城市的累计总费用,STSHPS与TSHPS和BASE相比降低5.3%—16.8%和1.8%—13.5%。STSHPS的能效、环保性能以及经济性均是3个系统中最好的,优势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临界CO_(2) 热泵 单/双级切换 热力学 环境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Tm:SrF_(2)电光调Q激光器
12
作者 吴广 张振 +4 位作者 王韬 季来林 崔勇 高妍琦 隋展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高掺杂浓度的Tm^(3+)增益介质能通过交叉弛豫过程提高激光器的量子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能量上转换带来的损耗,从而限制激光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Tm:SrF_(2)晶体的荧光特性以及激光性能展开研究。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下,实现最大... 高掺杂浓度的Tm^(3+)增益介质能通过交叉弛豫过程提高激光器的量子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能量上转换带来的损耗,从而限制激光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Tm:SrF_(2)晶体的荧光特性以及激光性能展开研究。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下,实现最大功率2.99 W的自由运转输出,激光器的泵浦阈值为0.89 W,中心波长1851 nm,斜效率高达82.1%。采用KTP电光调Q开关演示了Tm:SrF_(2)激光器的电光调Q输出特性。在500 Hz重复频率下,获得了1.02 mJ的最大单脉冲能量,泵浦阈值为2.01 W,最短脉冲宽度为45 ns,对应峰值功率为22.67 kW。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D泵浦的Tm:SrF_(2)激光器具有非常高的效率,有望成为中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OPO)和光学参量放大器(OPA)的理想泵浦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Tm:SrF_(2)激光器 电光调Q LD端面泵浦 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带泵浦的Tm:CYA调Q锁模激光器
13
作者 孙堂正 李云飞 +10 位作者 谭晶荣 杜晓娟 丁嘉宇 任舒婷 许浩 王翀 杨金芳 张明霞 朱永乐 董忠 令维军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4-770,共7页
以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作为锁模启动元件,利用同带泵浦技术首次在Tm:CaYALO_(4)(Tm:CYA)激光器实现了被动调Q锁模运转。光路采用X型四镜腔结构,泵浦源采用Er:Y_(3)Al_(5)O_(12)(Er:YAG)固体激光器,其中心波长为1650 nm。分别采用0.5... 以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作为锁模启动元件,利用同带泵浦技术首次在Tm:CaYALO_(4)(Tm:CYA)激光器实现了被动调Q锁模运转。光路采用X型四镜腔结构,泵浦源采用Er:Y_(3)Al_(5)O_(12)(Er:YAG)固体激光器,其中心波长为1650 nm。分别采用0.5%、1.5%、3%和5%透过率的输出耦合镜,对激光器连续光输出和锁模输出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5%透过率的输出耦合镜时,激光器的输出特性最好;当激光器在连续光运转情况下,得到了894 mW的最高功率和16%的最大斜效率输出;将连续光功率优化至最高,在光路中加入SESAM锁模元件后,当吸收泵浦功率大于1.86 W时,激光运转进入不稳定的调Q状态;当吸收泵浦功率提高到5.7 W时,实现了稳定的被动调Q锁模运转;吸收泵浦功率达到6.99 W时,采用5%透过率的输出耦合镜,获得了最高输出功率为399 mW的锁模脉冲激光;此时调Q包络下重复频率为98.11 MHz,脉冲宽度为619.4 ps,对应的最大单脉冲能量为4.07 nJ,调Q包络中锁模脉冲调制深度接近100%。实验结果证明,同带泵浦技术可以用于激光器以产生调Q锁模脉冲,为超短脉冲激光的产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泵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CYA激光器 同带泵浦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 调Q锁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划法的调水工程闸泵切换优化调度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钰婕 刘吉贵 +1 位作者 王维平 曲士松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100,共8页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线路中经验型闸泵切换启闭形式的问题,选取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中心城区潘庄引黄灌区马颊河左岸辛店闸至沟盘河水库整条线路为研究区域,基于动态规划的正向递推法,以调水线路经济最优、调水最快为目标函数分别建立2...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线路中经验型闸泵切换启闭形式的问题,选取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中心城区潘庄引黄灌区马颊河左岸辛店闸至沟盘河水库整条线路为研究区域,基于动态规划的正向递推法,以调水线路经济最优、调水最快为目标函数分别建立2个调水过程模型;利用Python语言对2个调水过程模型进行计算,确定不同运行阶段的闸泵切换方式、开启时刻及开启时长,得到流量与水位相结合的经济优且调水快的闸泵切换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沟盘河水库初始水位为影响总运行费用及总调水时间的主要因素,闸泵切换优化调度方案可使运行费用降低20%,总调水时间缩短8%,提升了调水线路的经济效益与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 闸泵切换 动态规划法 调水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规模和起排水位对泵站开停频次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吴海春 王亚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2,共4页
为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区排涝系统,合理设置各项参数,避免泵站频繁开停缩短泵站使用寿命,以雄安新区截洪渠二期为例,通过构建水动力模型,确定河底宽24 m、河道坡比1∶2、泵站规模50 m^(3)/s、起排水位7 m为最终的河道规模,进而研究泵站规... 为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区排涝系统,合理设置各项参数,避免泵站频繁开停缩短泵站使用寿命,以雄安新区截洪渠二期为例,通过构建水动力模型,确定河底宽24 m、河道坡比1∶2、泵站规模50 m^(3)/s、起排水位7 m为最终的河道规模,进而研究泵站规模、起排水位、河底宽、泵站开停频次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河道宽度接近的情况下,增大泵站规模,则水面线随河道里程的变化越来越陡,且泵站开停频次比小规模泵站开停频次有所提升;增加泵站起排水位,在相同泵站规模条件下,可有效降低泵站开停频次;增加泵站起排水位,为满足河道设计水面线不超过涝水位,需增加泵站规模,而这又会增加末端泵站开停频次,因此工作中需综合比较,选取合适的泵站规模和起排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规模 泵站规模 起排水位 开停频次 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无过载船用串并联离心泵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兴林 俞健 +6 位作者 蔡标华 方超 吴生盼 沈宗沼 丁强民 刘杰 李鲲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5,共4页
针对现役船用离心泵在高效节能、无过载特性等方面存在的欠缺,阐明了高效、无过载离心泵设计的理论依据,提出了高效、无过载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利用高效、无过载设计方法开发了某船用串并联离心泵,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 针对现役船用离心泵在高效节能、无过载特性等方面存在的欠缺,阐明了高效、无过载离心泵设计的理论依据,提出了高效、无过载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利用高效、无过载设计方法开发了某船用串并联离心泵,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有效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效率,并具有无过载特性。该设计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现役的各类船用离心泵以及民用低比转速离心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泵 串并联离心泵 低比转速 高效节能 无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乳化液泵变频/工频切换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付翔 王然风 +1 位作者 袁继成 董志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0,共4页
针对煤矿乳化液泵站采用变频器"一拖多"的多泵联动方案时存在冲击电流大的问题,提出了乳化液泵变频/工频异步切换和同步切换控制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变频/工频同步切换控制能更有效地避免冲击电流,真正实现乳化液泵变频... 针对煤矿乳化液泵站采用变频器"一拖多"的多泵联动方案时存在冲击电流大的问题,提出了乳化液泵变频/工频异步切换和同步切换控制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变频/工频同步切换控制能更有效地避免冲击电流,真正实现乳化液泵变频至工频的无扰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泵 变频/工频切换 异步切换 同步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距仪中新型的脉冲激光光源 被引量:5
18
作者 霍玉晶 熊轲 +1 位作者 杨成伟 陈千颂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8-220,共3页
针对现有测距仪中脉冲激光器存在寄生多脉冲的问题 ,提出并实现新型的采用同步泵浦声光调Q方法的测距仪用激光器 。
关键词 测距仪 脉冲激光 光源 LD泵浦 同步泵浦 声光调Q 激光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侧泵的声光调Q Nd:YAG/KTP人眼安全激光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宇飞 曲瑜 +2 位作者 孙渝明 侯学元 戚焕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1-594,共4页
为获得人眼安全的激光,在一个由激光二极管(LD)阵列侧泵、声光调Q的Nd∶YAG激光器谐振腔中放置一非临界相位匹配的KTP晶体,形成了一个内腔式光学参量振荡器,实现了准连续的1.57μm激光振荡.通过对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阈值公式进行讨论... 为获得人眼安全的激光,在一个由激光二极管(LD)阵列侧泵、声光调Q的Nd∶YAG激光器谐振腔中放置一非临界相位匹配的KTP晶体,形成了一个内腔式光学参量振荡器,实现了准连续的1.57μm激光振荡.通过对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阈值公式进行讨论,采用了平凹腔的结构和尽可能短的光学参量振荡器腔长,有效地降低了光学参量振荡器的泵浦阈值.测量了不同声光重复率和不同透射率输出镜下光学参量振荡器输出的各项特性参量.分析了声光重复率和输出镜的透过率对光学参量振荡器的泵浦阈值和输出脉冲波形的影响,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饱和现象作了解释.当泵浦电流14.5A,声光重复率10kHz,光学参量振荡器输出镜透过率15%时,在保持单脉冲输出的情况下,获得了1.57μm激光的最高平均功率输出值1.748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腔式光学参量振荡器 LD阵列侧面泵浦 声光调Q 1.57μ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二极管泵浦腔内倍频激光器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震宇 吕百达 +4 位作者 高剑蓉 童立新 卓有福 张雷 蔡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63-965,共3页
 成功研制了一台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声光Q开关腔内倍频Nd:YAG激光器。当泵浦功率约为350W时,采用透过率为30%的输出耦合镜,调Q激光输出功率32.5W,脉宽约200ns,重复频率7kHz;采用Ⅱ类匹配KTP晶体腔内倍频,获得了32.5W的绿光输出,脉宽约12...  成功研制了一台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声光Q开关腔内倍频Nd:YAG激光器。当泵浦功率约为350W时,采用透过率为30%的输出耦合镜,调Q激光输出功率32.5W,脉宽约200ns,重复频率7kHz;采用Ⅱ类匹配KTP晶体腔内倍频,获得了32.5W的绿光输出,脉宽约120ns。输出光束平滑,远场为类高斯分布,测得的光束质量因子为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二极管泵浦 腔内倍频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