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型三电平逆变器结合VSG在有源配网电压不平衡下的控制
1
作者 王强 李上杨 曾曦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3,共9页
针对有源配网在不平衡网压条件下产生的负序分量会引起分布式能源并网系统输出的功率发生振荡现象,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提出适用于T型三电平并网系统中的功率平抑控制策略。所提策略在VSG中引入正负序电流指令控制环节,对不平... 针对有源配网在不平衡网压条件下产生的负序分量会引起分布式能源并网系统输出的功率发生振荡现象,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提出适用于T型三电平并网系统中的功率平抑控制策略。所提策略在VSG中引入正负序电流指令控制环节,对不平衡网压情况下产生的负序分量进行分离和控制,既能实现并网电流平衡且功率恒定控制的目标,又能使系统运行保持VSG的特性;同时,针对T型三电平结构上对并网产生的影响,所提策略通过叠加中点电位平衡控制分量,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在仿真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抑制并网系统输出功率的二倍频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电压不平衡 T型三电平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波动 正负序分离 中点电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孟斌 张超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燃气轮机等多种能源的协同控制,实现电网的主动支撑和功率平衡。该控制策略采用分层协同控制框架,将并网过程分为全局优化、区域协调和设备执行3个层级...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燃气轮机等多种能源的协同控制,实现电网的主动支撑和功率平衡。该控制策略采用分层协同控制框架,将并网过程分为全局优化、区域协调和设备执行3个层级,通过动态调整各能源单元的出力比例,平抑功率波动,提升电能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并网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光伏消纳率、降低储能循环次数,并显著提升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光伏电站 柔性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掺氢策略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6
3
作者 魏震波 李杰 +3 位作者 杨超 张芷琪 袁坤 潘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5-3164,I0025-I0030,共16页
针对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中传统碳捕集电厂灵活性较差,电负荷系数、管道长度和管道运维成本等因素对计及气网掺氢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的影响尚未明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掺氢策略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建立综合灵活... 针对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中传统碳捕集电厂灵活性较差,电负荷系数、管道长度和管道运维成本等因素对计及气网掺氢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的影响尚未明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掺氢策略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建立综合灵活碳捕集电厂模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再生环节进行解耦;其次,建立基于动态掺氢的管道运维成本模型,实现掺氢比的动态调整,提高系统调度的灵活性;然后,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构建考虑气网掺氢管道运维成本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利用McCormick松弛方法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并进行求解。最后,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气网各节点处管道运维成本系数与气体体积、输送距离等因素相关,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气体定价;在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中综合考虑电负荷系数、气网管道长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气网掺氢比上限、制定动态掺氢策略,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别提高了44.1%、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调度 综合灵活碳捕集电厂 气网动态掺氢策略 管道运维成本 McCormi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目标下计及电动汽车V2G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卓 门进宝 +2 位作者 王军 吕海 欧阳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5-184,共10页
促使风电、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考虑电动汽车到电网(vehicle to grid,V2G)能量互动对多元化能源发电出力随机性及波动性的平抑作用,以及提升风/光电的消纳水平,采用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技术实现... 促使风电、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考虑电动汽车到电网(vehicle to grid,V2G)能量互动对多元化能源发电出力随机性及波动性的平抑作用,以及提升风/光电的消纳水平,采用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技术实现对二者的统一协调管理,进而结合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量和分布式能源运行时碳排放数量,构建电动汽车参与的虚拟电厂整体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从而优化系统运行成本及碳排放成本。在结合真实数据配置的算例模型上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模型可以有效调度虚拟电厂各要素,充分发挥电动汽车V2G入网充放电带来的运行和碳排放收益,可以为低碳目标背景下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目标 虚拟电厂 电动汽车入网 分布式能源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网络频率控制的分布式风电并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婵娟 邹艳丽 +1 位作者 吴克祥 邵贝贝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研究含通信控制层的双层电网中分布式风电入网位置的选择,电网层采用二阶类Kuramoto模型进行建模,通信控制层收集发电机及其邻居节点信息形成控制信号并调整发电机的频率。根据负荷到原电网发电机节点的平均距离定义了3种并网方式,研... 为研究含通信控制层的双层电网中分布式风电入网位置的选择,电网层采用二阶类Kuramoto模型进行建模,通信控制层收集发电机及其邻居节点信息形成控制信号并调整发电机的频率。根据负荷到原电网发电机节点的平均距离定义了3种并网方式,研究比较了含功率波动的分布式风电并网时最佳的入网位置。研究表明,加入双层网络频率控制可有效提高电网的同步性能和抗扰能力;分布式风电选择离原电网发电机节点平均距离小的负荷并网可提高电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网络 频率控制 风力电站 分布式电站并网 电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网灾后恢复过程的移动应急资源分体式调度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伟 何雨霏 +5 位作者 谢开贵 侯兴哲 何小平 陈涛 王洪彬 李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46-3058,I0009,共14页
移动应急资源的优化调度已被证实是提升电网灾后恢复能力与韧性的“助推器”。已有调度方法均将载体与其承载的功能模块“捆绑”为一体,低估了资源的实际效用。为此,该文提出移动应急资源的分体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载体与功能模块... 移动应急资源的优化调度已被证实是提升电网灾后恢复能力与韧性的“助推器”。已有调度方法均将载体与其承载的功能模块“捆绑”为一体,低估了资源的实际效用。为此,该文提出移动应急资源的分体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载体与功能模块“分解”为独立的调度单元,从而涌现出“一带多”与“载体共享”机制,以挖掘移动应急资源的利用潜力、探寻更优的调度效果。通过对载体、功能模块、电网三者间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引入关键0-1变量,将实现分体式调度所需的各逻辑条件分别建立为线性约束条件;围绕电网灾后恢复场景,以最大化负荷供应为目标,并兼顾资源部署成本,建立计及移动储能、移动发电机、维修资源3类移动应急资源分体式调度的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最后,在IEEE配电系统上进行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实现载体与功能模块间的灵活搭配与协同,并验证了分体式调度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及其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恢复 移动应急资源 分体式调度 混合整数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电厂规模化灵活资源聚合调控框架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天琦 吕志鹏 +4 位作者 宋振浩 马韵婷 张智慧 周珊 李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共7页
在“云边协同+物联网”的背景下,为给虚拟电厂动态性能量化分析评估提供全面的资源结构基础和系统化的调控框架,在对现有和潜在虚拟电厂规模化灵活资源进行调研梳理和系统分析基础上,结合资源电网接入体系和电网可控性进行研究,形成了融... 在“云边协同+物联网”的背景下,为给虚拟电厂动态性能量化分析评估提供全面的资源结构基础和系统化的调控框架,在对现有和潜在虚拟电厂规模化灵活资源进行调研梳理和系统分析基础上,结合资源电网接入体系和电网可控性进行研究,形成了融合3类路径、适应多场景多情形的系统化虚拟电厂规模化灵活资源聚合调控框架。同时,依据该框架提出云边协同+物联网的虚拟电厂动态性能量化分析评估系统架构研究参考原则,探讨了虚拟电厂相关机制体制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规模化灵活资源 聚合调控 电网可控性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滤的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分质浓缩研究
8
作者 宋肖磊 梁帅 +5 位作者 辛宇晨 余智勇 丁昊杰 李业 周建文 黄霞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共10页
推进分质梯级用水和废水近零排放是当前火力发电行业绿色转型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向.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因水量大但循环利用不足而成为当前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针对循环冷却水水质特点,提出基于纳滤技术进行冷却水分质浓缩的处理方案.... 推进分质梯级用水和废水近零排放是当前火力发电行业绿色转型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向.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因水量大但循环利用不足而成为当前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针对循环冷却水水质特点,提出基于纳滤技术进行冷却水分质浓缩的处理方案.对一、二价离子进行选择性分离,将富含Ca^(2+)、Mg^(2+)的浓水用于辅助烟气脱硫;将净水回用于循环冷却工段,旨在控制冷却塔结垢等问题的同时,提升火电厂整体水资源利用率.系统对比了5种商业纳滤膜(NF245、NF270、DF30、DF90、XCN)的分质浓缩特性.优选并使用XCN膜对实际循环冷却水进行纳滤分质浓缩,在10%水回收率时可实现对Ca^(2+)、Mg^(2+)大于97%的高截留,而对Na+的截留率稳定在20%,离子选择性S Na/Mg和S Na/Ca分别可达36.7和30.5,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循环冷却水 纳滤 选择性分离 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频率和电压动态分析的构网型新能源场站聚合建模 被引量:1
9
作者 葛琛琛 陈俊儒 +3 位作者 徐森 常喜强 毛善祥 朱荣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4-1553,共10页
构网型新能源场站可模拟传统火力发电厂相关特性,具有主动支撑电网频率和电压的功能.提出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性分析的构网型新能源场站聚合模型,并分析场站整体运行特性,提出聚合模型参数识别与选取方法.所提聚合模... 构网型新能源场站可模拟传统火力发电厂相关特性,具有主动支撑电网频率和电压的功能.提出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性分析的构网型新能源场站聚合模型,并分析场站整体运行特性,提出聚合模型参数识别与选取方法.所提聚合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新能源场站与电网交互下的动态过程,并保障了较快的仿真速率.与MATLAB/Simulink中构网型新能源场站电磁暂态全拓扑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聚合模型的有效性.基于IEEE 39母线系统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聚合模型在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性仿真分析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新能源场站 聚合模型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新能源场站环流产生机理研究
10
作者 宋璐瑶 陈俊儒 +3 位作者 程静 陈雨田 张龙 陈军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6,共9页
为分析构网型新能源场站间环流产生机理,采用2个构网型新能源场站并联输出低频交流电到二极管整流单元作为建模场景。首先分析环流表达式得到影响环流的电气参数,并将其划分为大信号环流和小信号环流。其中大信号环流包含电压幅值、相... 为分析构网型新能源场站间环流产生机理,采用2个构网型新能源场站并联输出低频交流电到二极管整流单元作为建模场景。首先分析环流表达式得到影响环流的电气参数,并将其划分为大信号环流和小信号环流。其中大信号环流包含电压幅值、相位以及输出阻抗不平衡3种场景,小信号包含载波相位、死区以及三相滤波电感不平衡3种场景。然后对6种场景下的环流进行数学分析以得到每种场景下环流特点,最后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中6种场景下的环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 新能源场站 大信号 小信号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捕集电厂运行灵活性的网-储联合规划
11
作者 邹世豪 曹永吉 +3 位作者 张恒旭 肖晋宇 侯金鸣 赵小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64-5173,I0016-I0018,共13页
碳捕集电厂(carbon capture power plant,CCPP)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低碳化转型的关键。考虑CCPP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一种网‒储联合规划方法。针对海量场景规划计算困难的问题,利用改进k-me... 碳捕集电厂(carbon capture power plant,CCPP)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低碳化转型的关键。考虑CCPP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一种网‒储联合规划方法。针对海量场景规划计算困难的问题,利用改进k-means算法对风电出力场景进行削减,并基于Spearman系数筛选典型出力场景。分析CCPP的灵活性运行机理,构建电力系统灵活性供给模型和量化指标。建立考虑CCPP的网‒储双层优化模型,在规划层中确定输电线路和储能的配置方案,并在运行层中考虑CCPP的灵活性。以改进IEEE RTS-24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规划方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裕度,降低输电线路和储能的投资成本。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资源 碳捕集电厂 网-储联合规划 场景生成 场景削减 低碳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S高硼含硅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志强 陈建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目前,国内核电站一回路(RCS)普遍存在水中硅含量上升明显的问题,为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方法与思路,系统调研了RCS水中硅的主要来源,总结了普通含硅水的处理手段与目前核电站RCS中应用的硅处理方法。调研表明,目前RCS中硅主要来源于Bora... 目前,国内核电站一回路(RCS)普遍存在水中硅含量上升明显的问题,为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方法与思路,系统调研了RCS水中硅的主要来源,总结了普通含硅水的处理手段与目前核电站RCS中应用的硅处理方法。调研表明,目前RCS中硅主要来源于Boraflex材料制备的燃料架以及RCS玻璃纤维过滤芯。应用于普通含硅水的处理技术很多,但由于核电站RCS水的高硼特性,在核电站RCS中仅有树脂法和膜法得到了应用和实践,其中离子交换树脂法因成本较高,适合以移动装置的形式应用于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中,NF与RO是用于RCS除硅的典型膜分离工艺,但该工艺对硼的回收率低,需开发新的技术以提高硼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水 核电站 一回路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SCR喷氨混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严晓勇 谢新华 +1 位作者 周健 李明磊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4,共6页
随着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调峰日益频繁,现有喷氨混合技术已不能满足燃煤电厂新常态的需求,超低排放对SCR反应器入口NH3/NOx摩尔比分布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CFD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对格栅型AIG和静态混合器进行了优... 随着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调峰日益频繁,现有喷氨混合技术已不能满足燃煤电厂新常态的需求,超低排放对SCR反应器入口NH3/NOx摩尔比分布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CFD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对格栅型AIG和静态混合器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保证喷氨格栅布氨均匀、调节灵活、抗堵灰的设计方法和防堵型AIG喷嘴,并研发出了一种三角形大范围烟气自混合装置,提高了SCR反应器入口NOx质量浓度场的均匀性,从根源上提升了SCR脱硝装置的负荷适应性。某2×600 MW机组的SCR脱硝装置采用本技术改造后,高中低负荷下SCR反应器出口NOx分布相对标准偏差达到了8%~19%,高负荷下氨逃逸下降了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硝 喷氨格栅 静态混合器 负荷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 被引量:320
14
作者 赵争鸣 雷一 +2 位作者 贺凡波 鲁宗相 田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为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加快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国内相继开工并已建成了若干兆瓦级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示范工程。结合国内外的运行经验,综述了大型光伏电站在光伏阵列、变换器以及并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领域的... 为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加快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国内相继开工并已建成了若干兆瓦级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示范工程。结合国内外的运行经验,综述了大型光伏电站在光伏阵列、变换器以及并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新动态,总结了对国内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的一些启示,并对大容量光伏并网发电的技术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逆变器集群 光伏电站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网阻抗影响的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2
15
作者 杨明 周林 +1 位作者 张东霞 张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4-223,共10页
对于大型光伏电站,即使单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较小,多台并联后输出电流的谐波也有可能超标。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电网阻抗考虑到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系统中,根据大型光伏电站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并联系... 对于大型光伏电站,即使单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较小,多台并联后输出电流的谐波也有可能超标。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电网阻抗考虑到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系统中,根据大型光伏电站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针对所建立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传统的频域分析法,对电网阻抗在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电网阻抗在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存在耦合效应,该耦合效应降低了并网逆变器控制回路的带宽和稳定裕度,导致并网电流谐波含量超标等不稳定问题,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光伏电站 电网阻抗 电能质量 并网逆变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平衡时抑制有功功率二次波动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0
16
作者 姜卫东 吴志清 +2 位作者 佘阳阳 李王敏 胡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6-111,共6页
当三相电网不平衡时,基于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并网逆变器将在直流侧和交流侧分别产生偶数次和奇数次谐波,有功功率大幅波动,系统性能恶化。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在正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实现并网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基于电网不平衡下... 当三相电网不平衡时,基于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并网逆变器将在直流侧和交流侧分别产生偶数次和奇数次谐波,有功功率大幅波动,系统性能恶化。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在正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实现并网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基于电网不平衡下的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以及功率波动形式,以抑制有功功率二次波动为控制目标,实现了对并网电流的有效控制。为了有效并快速地分离出正负序量,提出了一种瞬时正负序分离方法,该方法精度较高,且基本无延时。实验结果表明,该正负序分离方法是有效的,且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有功功率波动和电网电流谐波,改善系统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不平衡 功率波动 正负序分离 瞬时功率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核电站的建模及接入电网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熊莉 刘涤尘 +4 位作者 赵洁 周玲 陈琪 杜治 雷庆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了对大扰动下核电机组接入电网后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基于能量定理和压水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推导出其数学模型,并将大型压水堆核电站的一回路和二回路系统作为汽轮发电机的调速器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电力系统在大扰动下的暂态和中期动态... 为了对大扰动下核电机组接入电网后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基于能量定理和压水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推导出其数学模型,并将大型压水堆核电站的一回路和二回路系统作为汽轮发电机的调速器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电力系统在大扰动下的暂态和中期动态分析的核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后的影响从潮流、短路电流的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3组不同的故障模式对大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一般形态的故障在快速而正确切除的情况下,核电机组本身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但是如果某些保护不正确动作,故障长期存在,则可能导致系统内机组失去同步,必须在机组内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数学模型 电网 影响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型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 被引量:58
18
作者 周林 任伟 +3 位作者 廖波 晁阳 邵念彬 杜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68-175,共8页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引起的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增大光伏在电网中的渗透率,光伏电站应具备较灵活的无功调压能力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撑。为此,本文建立大规模光伏电站等效聚合模型,在光伏电站未配置无功补偿装置且逆变器无功输出...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引起的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增大光伏在电网中的渗透率,光伏电站应具备较灵活的无功调压能力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撑。为此,本文建立大规模光伏电站等效聚合模型,在光伏电站未配置无功补偿装置且逆变器无功输出为零的前提下,分析由于线路及变压器阻抗的存在,光伏接入降低电网电压稳定性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无功补偿装置与并网逆变器相互配合的角度,提出一种光伏电站三层无功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协调无功补偿装置与光伏发电单元之间及单个光伏发电单元逆变器之间的无功输出。在该控制策略下,光伏电站能更有效地调节电网电压,在维持电网电压在要求范围的前提下,电网有功、无功损耗最小。结合光伏阵列降功率运行策略,在光伏电站无功输出能力一定的前提下,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并网逆变器 无功补偿 灵敏度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压水堆核电机组与电网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赵洁 刘涤尘 +3 位作者 欧阳利平 孙文涛 王强 杨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70,17,共7页
核电机组具有不同于常规机组的特性,接入电网后会与电网产生较为严重的相互影响。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中,建立了压水堆核电机组自定义模型,研究了电网电压、频率扰动对核电机组的影响,分析了电网故障引起的核电厂动态响应及核电机组... 核电机组具有不同于常规机组的特性,接入电网后会与电网产生较为严重的相互影响。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中,建立了压水堆核电机组自定义模型,研究了电网电压、频率扰动对核电机组的影响,分析了电网故障引起的核电厂动态响应及核电机组切机对电网的影响,并提出了安全稳定控制措施与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核电机组会受到电网频率和电压扰动的影响,它对电网频率和电压有较高要求。如果电网故障能迅速清除,且电网保持稳定,核电机组则可承受电网中的较大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机组 电网 频率特性 暂态稳定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及以下电网感性无功补偿容量初探 被引量:25
20
作者 黄镔 许婧 +1 位作者 程旻 李文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48-151,共4页
大规模使用电缆以及电网建设超前于负荷水平,可能导致220kV及以下电网感性无功容量不足。文章提出以"发电厂平均功率因数"为指标,来评价220kV及以下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感性无功容量是否充裕:该指标数值在0.95(迟相)~0.98(迟... 大规模使用电缆以及电网建设超前于负荷水平,可能导致220kV及以下电网感性无功容量不足。文章提出以"发电厂平均功率因数"为指标,来评价220kV及以下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感性无功容量是否充裕:该指标数值在0.95(迟相)~0.98(迟相)时,表明系统无功平衡情况较好;当该值在0.98(迟相)以上甚至进相时,表明系统感性无功容量不足。使用该指标对云南滇西电网2010年的无功电压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对该地区2010年负荷在原预计水平以及降低40%情况下的无功补偿方案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平衡 感性无功容量 发电厂平均功率因数 220 kV及以下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