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保护到流通:我国数据治理范式反思 被引量:20
1
作者 商建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以保护促进流通”的策略仍然是当前数据治理的首要逻辑,在此策略基础上,形成了以数据权益保护为基础的数据治理范式。然而,以数据权益保护为核心的治理范式影响了数据库赋权、竞争法保护的司法实践,阻碍了数据流通利用,进而影响数据... “以保护促进流通”的策略仍然是当前数据治理的首要逻辑,在此策略基础上,形成了以数据权益保护为基础的数据治理范式。然而,以数据权益保护为核心的治理范式影响了数据库赋权、竞争法保护的司法实践,阻碍了数据流通利用,进而影响数据要素价值的实现,需重新进行数据治理范式选择。通过考察我国顶层设计与社会实践、欧盟的数据治理立法进程、美国数据治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发现,数据的价值实现有赖于数据流通。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相应治理范式对数据流通予以支撑。证成数据流通治理范式,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建构我国数据基础法律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数据治理范式应以数据分类分级为工具,以有利于数据流通为前提,以数据权益保护为保障,结合不同应用场景赋予数据主体相应的数据权益,才能呼应数据“三权分置”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通理论 数据权益保护 数据三权分置 数据基础法律制度 数据治理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探矿权出让区块价值评估技术及其应用——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折现现金流法
2
作者 倪新锋 刘军平 +3 位作者 郭沫贞 王晓星 吴培红 杨钊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油气矿产资源在勘探开发中存在地质条件、勘探开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折现现金流经济评价方法来评估油气探矿权价值。该方法可在油气探矿权内预期的资源量、勘探开发投入、操作成本及油气销售收... 针对油气矿产资源在勘探开发中存在地质条件、勘探开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折现现金流经济评价方法来评估油气探矿权价值。该方法可在油气探矿权内预期的资源量、勘探开发投入、操作成本及油气销售收入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形下,获得不同概率的油气探矿权估值,进而为竞价方案编制提供依据。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某油气探矿权出让区块的价值评估,获得该区块多个竞争报价,对应企业内部收益率发生的概率,评估得出以报价4.85亿元竞得该区块探矿权时,企业内部收益率大于8%发生的概率为75.4%。最终该区块的探矿权以4.853 2亿元成交,表明该评价方法切实可行。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折现现金流经济评价方法可为企业适应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这对企业公开竞争获取油气探矿权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探矿权 价值评估 蒙特卡罗摸拟 折现现金流法 竞争性出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与公司现金持有量
3
作者 陈晓珊 蒋嘉敏 +1 位作者 陈思敏 李晗菲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结合高层梯队理论指出的管理层特征会影响公司财务决策的观点,文章选择2010-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会增加公司现金... 结合高层梯队理论指出的管理层特征会影响公司财务决策的观点,文章选择2010-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会增加公司现金持有量,且实际控制人短视在两者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提升作用在地处非一线城市、资产规模小、高科技属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少等类型的公司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框架和监管部门持续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等提供了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境外居留权 现金持有量 民营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与上市公司绩效 被引量:41
4
作者 李善民 王德友 朱滔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91,共9页
该文以2004年沪市的7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上市公司控制类型分成4类:政府控制、家族控制、广泛持有及其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财务绩效越差;家族控制公司比政府控制公司具有... 该文以2004年沪市的7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上市公司控制类型分成4类:政府控制、家族控制、广泛持有及其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财务绩效越差;家族控制公司比政府控制公司具有更高的分离系数和更复杂的金字塔结构,整体上家族控制公司比国有控制公司绩效更差;家族控制公司分离系数与公司历史和规模显著相关。此外,还发现中小股东对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约束力量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绩效 最终控制人 上市公司 持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现金持有量价值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7
5
作者 沈艺峰 况学文 聂亚娟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15-23,38,共10页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虽然正相关,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偏好;(2)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且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分离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0.769元;而当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不存在分离或虽存在分离但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1.206元。从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的偏好是一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现金持有量 终极控股股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与公司财务风险——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27
6
作者 苏坤 张俊瑞 杨淑娥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7,共8页
以我国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研究了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财务风险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加重了其对上... 以我国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研究了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财务风险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加重了其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加重了公司财务风险,两权分离程度与公司财务风险正相关。较高的地区法治水平能够有效遏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越好,其财务风险就越小。法律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公司财务风险,还有助于减轻由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法律环境 财务风险 现金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兴全 张丽平 吴昊旻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9,共12页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对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强化了管理层激励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同时又弱化了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治理效应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为现有文献关于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关联的结论分歧提供新的解释,对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的有效性,以及切实改进管理层激励契约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从新的视角为我国股改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激励 控股股东 两权分离 过度投资 股权分置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终极控制与掠夺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祥建 刘建军 徐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4,共5页
本文从公司控制链微观结构的视角研究了大股东的终极控制与掠夺行为。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是大股东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两种重要方式 ,并造成了大股东对小股东掠夺的强烈动机。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掠夺行为产生... 本文从公司控制链微观结构的视角研究了大股东的终极控制与掠夺行为。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是大股东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两种重要方式 ,并造成了大股东对小股东掠夺的强烈动机。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掠夺行为产生的机理 ,大股东能够用较少的现金流权来实现对公司的实质控制是掠夺行为产生的本质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公司 控制权 现金流权 终极控制 掠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控制、权力制衡和公司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邓建平 曾勇 李金诺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26-32,共7页
本文基于最终产权的观点,追溯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链,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并没有发生分离。考虑权力制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发现当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和其现金流量权分离越大时,公司价值越低。股权制衡和控制... 本文基于最终产权的观点,追溯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链,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并没有发生分离。考虑权力制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发现当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和其现金流量权分离越大时,公司价值越低。股权制衡和控制权竞争程度越高时,公司价值越高。说明在目前我国对小股东保护不完善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股权和控制权结构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衡 现金流量权 控制力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金股利是“掏空”的工具还是掩饰“掏空”的面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1
10
作者 肖作平 苏忠秦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4,共8页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08年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终...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08年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终极控制股东并不是把现金股利作为"掏空"的工具,而是把现金股利作为掩饰"掏空"的面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结构 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 现金股利 掠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风险承担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两权分离和股权制衡的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鑫 薛有志 严子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5,共9页
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第二层代理成本视角出发,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和股权制衡两个维度,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公司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 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第二层代理成本视角出发,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和股权制衡两个维度,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公司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度与公司风险承担呈倒U型关系。同时,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会通过制衡控股股东进而显著地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本文证明降低两权分离度、优化股权结构有助于公司承担合理风险实现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风险承担 代理成本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终极控制权增长模式与隐性收益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晋 张祥建 郭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5,共5页
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视角研究了大股东终极控制的模式与隐性收益。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是大股东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两种重要方式,造成了大股东对小股东掠夺行为的强烈动机。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掠夺行为... 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视角研究了大股东终极控制的模式与隐性收益。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是大股东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两种重要方式,造成了大股东对小股东掠夺行为的强烈动机。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掠夺行为产生的机理,大股东能够用较少的现金流权来实现对公司的实质控制是掠夺行为产生的本质原因,从而攫取更多的控制权隐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 现金流权 终极控制 隐性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被引量:18
13
作者 宋玉 李卓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以2002年—2004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现金股利的支付率随着最终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 本文以2002年—2004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现金股利的支付率随着最终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U形变动;两权分离程度越小,派发现金股利的水平就越大,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较高的现金流量权,现金流量权比例越大,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也越大;最终控制人性质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控制人 现金流量权 控制权 现金股利 政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 被引量:15
14
作者 魏卉 杨兴全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3,共12页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终极控股股东性质,考察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终极控股股东性质,考察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性在高自由现金流与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还与终极控股股东性质有关,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股股东 现金流权 两权分离 股权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最终所有权、控制权及其分离--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凌 叶长兵 鲁莉劼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5,47,共9页
自LaPorta等人首创追溯公司终极所有者研究方法以来,国际上涌现出大量研究各国大公司最终所有权结构的文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转轨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所有权结构却被国内外研究者不同程度地忽视。本研究发现,总体上... 自LaPorta等人首创追溯公司终极所有者研究方法以来,国际上涌现出大量研究各国大公司最终所有权结构的文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转轨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所有权结构却被国内外研究者不同程度地忽视。本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高度集中且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严重分离,但不同样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分类比较进一步表明,直接和间接上市家族企业具有不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演变路径;在控股家族财富、控制意图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间接上市家族企业具有较低的最终所有权和控制权,并倾向于构建复杂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因而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所有权 最终控制权 现金流权 金字塔控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金流权、控制权与资本结构决策——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2
16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3,70,共7页
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金流权、控制权及其分离程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现金流权、控制权及其分离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公司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与... 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金流权、控制权及其分离程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现金流权、控制权及其分离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公司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债务融资,扩大其可掌控的资源,以便进行攫取行为。两权分离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公司负债水平与两权分离程度总体上呈现一种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现金流权 控制权 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与企业经营风险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剑平 姚关琦 庞媛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40,共8页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控制股东目标函数和企业经营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逐利本性会使控制股东谋求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动机更为强烈,由此带来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控制股东目标函数和企业经营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逐利本性会使控制股东谋求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动机更为强烈,由此带来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增大。本文采用2007~2011年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证实了现金流权与经营风险负相关,控制权和两权分离度与经营风险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经营杠杆系数 经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对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基于理财决策的传导机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志杰 杨景岩 +1 位作者 张磊 王化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共6页
控制权是现代公司运营的核心权力之一,它通过影响公司的理财决策,进而决定着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通过对2001至2004年正常交易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4 821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以股权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为衡量手段的控制权特征显... 控制权是现代公司运营的核心权力之一,它通过影响公司的理财决策,进而决定着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通过对2001至2004年正常交易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4 821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以股权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为衡量手段的控制权特征显著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其中,公司的理财决策是重要的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特征 理财决策 传导机制 现金持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所有权结构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作平 张樱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30,共12页
本文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对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 本文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对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强、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越大、金字塔层级数量越多,银行贷款契约越紧缩(贷款利率越高、贷款金额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贷款担保越严格),反之亦然;(2)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多、终极控制股东类型是国有属性,银行贷款契约越宽松(贷款利率越低、贷款金额越多、贷款期限越长、贷款担保越宽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结构 控制权 现金流量权 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 银行贷款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侵占效应——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颖 李丽 徐继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47-53,共7页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终极控制人现象,且终极控制人能够运用隐蔽的渠道获取私有收益。文章首先从两权分离角度分析了终极控制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然后构建终极控制人动态收益模型,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学方法推导出研究假设,最...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终极控制人现象,且终极控制人能够运用隐蔽的渠道获取私有收益。文章首先从两权分离角度分析了终极控制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然后构建终极控制人动态收益模型,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学方法推导出研究假设,最后选取2007~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关联交易是终极控制人侵占行为的重要形式,而且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结构更便于其实施侵占行为;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具有较强的侵占效应,现金流权具有支撑效应;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越严重,越倾向于侵占中小股东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控制权 现金流权 侵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