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函数建模的M油藏水淹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菡 刘博彪 +2 位作者 王俊杰 谭成仟 王淑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15-3124,共10页
滨里海盆地M油藏属于稠油油藏,目的层埋深较浅,储层较为疏松。油田开发主要以热采为主,水窜容易造成油藏水淹,且新井初期含水率较高,为此开展水淹层测井评价对于制定科学合理开发调整方案,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J函数建... 滨里海盆地M油藏属于稠油油藏,目的层埋深较浅,储层较为疏松。油田开发主要以热采为主,水窜容易造成油藏水淹,且新井初期含水率较高,为此开展水淹层测井评价对于制定科学合理开发调整方案,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J函数建模求取原始含油饱和度来评价水淹层,基于M油藏取芯井的岩心资料,结合粒度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压汞实验等方法,通过毛管压力曲线对目的层J函数进行建模,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对比原始含油饱和度与目前含油饱和度评价水淹层。结合生产测试结论,证明J函数方法在水淹层评价方面效果较好,这种方法对于构造油藏水淹层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函数 毛管压力 原始含油饱和度 水淹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甜甜 刘娴 +2 位作者 陈明珠 王志远 李惠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采用连续静电纺丝法制备“层层递进式”Janus-PAN(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Janus-PAN纳米纤维膜以亲水性PAN纳米纤维膜为底层、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共混纳米纤维膜为中间层,喷涂疏水改性的SiO 2粒子作为顶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 采用连续静电纺丝法制备“层层递进式”Janus-PAN(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Janus-PAN纳米纤维膜以亲水性PAN纳米纤维膜为底层、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共混纳米纤维膜为中间层,喷涂疏水改性的SiO 2粒子作为顶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电子单纤维强力仪对Janus-PAN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表面润湿性能、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并研究了其油水分离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Janus-PAN纳米纤维膜具有不对称的润湿性,能够有效切换分离水包油和油包水乳液,经过8次循环分离后仍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其中,水包石油醚和水包机油乳液的分离效率超过99.2%和99.0%,花生油包水和石蜡油包水乳液的分离效率可达97.3%和9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递进 Janus纳米纤维膜 不对称润湿性 油水分离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油田二类油层聚驱上返时机计算方法
3
作者 陈宝玉 董雅婷 +2 位作者 冯诗淼 秦旗 杨其浩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58,共6页
为合理确定不同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充分考虑油田效益最大化,评估油田生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针对二类油层聚驱潜力层系接替投产时机问题,基于盈亏平衡原理与产量递减规律提出一种明确上返开发时机的新方法.打破选取98%(水的体... 为合理确定不同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充分考虑油田效益最大化,评估油田生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针对二类油层聚驱潜力层系接替投产时机问题,基于盈亏平衡原理与产量递减规律提出一种明确上返开发时机的新方法.打破选取98%(水的体积分数)作极限含水率行业标准的限制,基于油价、油田实际产出、成本和税金等经济参数,运用投入产出平衡理论,推导出聚合物驱油田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计算模型.利用产量递减规律预测处于后续水驱阶段的油层未来含水变化趋势,结合经济极限含水率,明确达到盈亏平衡点的时机,即层系接替投产时机.以D油田二类油层为例,计算不同油价和产液规模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评价油井生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并预测油田含水率变化,明确了开发投产时机.结果表明,经济极限含水率与油价和日产液量均呈正相关,对于具有较高采油速度的化学驱油层而言,高油价下的极限含水率可达99.02%,远超行业标准.根据建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模型预测的开发投产时机,延长了油井高含水期效益生产的寿命,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对油田化学驱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二类油层 聚合物驱 产量递减 经济极限含水率 开发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分离剂在化学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迪 孟祥春 +4 位作者 赵凤玲 梁辉诚 韩丽华 冯晓敏 江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聚北-1联合站处理的化学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因含有表面活性剂(52 8mg/L)、碱(294 5mg/L)和聚合物(347 5mg/L)而油水分离困难,造成该站处理后污水含油量严重超标的问题。从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制了适用于含表面活性剂... 针对大庆油田聚北-1联合站处理的化学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因含有表面活性剂(52 8mg/L)、碱(294 5mg/L)和聚合物(347 5mg/L)而油水分离困难,造成该站处理后污水含油量严重超标的问题。从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制了适用于含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的反相原油乳状液的油水分离剂。在聚北-1联合站原有的两级沉降和一级石英砂过滤含油污水处理工艺不变的条件下,在采出液中投加60mg/L本文研制的油水分离剂(药剂费用为0 51元/m3)后,该站处理后污水的平均含油量由投加油水分离剂前的99 0mg/L降低到9 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三元复合驱 聚合物驱 含油污水处理 油水分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剂的研制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迪 余刚 +5 位作者 孟祥春 赵凤玲 孙福祥 丛丽 梁辉诚 李建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水相粘度大、油珠粒径小和油珠聚并困难的问题,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发了促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兼有油珠聚结和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剂Drows-1,根据Drows-1对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具有良好...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水相粘度大、油珠粒径小和油珠聚并困难的问题,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发了促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兼有油珠聚结和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剂Drows-1,根据Drows-1对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具有良好破乳效果的特点,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剂的加药点设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之前,采用热化学沉降-浮选处理工艺解决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含油污水 油水分离剂 油田废水 污水处理 热化学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化学剂的研制 被引量:22
6
作者 吴迪 王瑞泉 +5 位作者 孟祥春 赵凤玲 孙福祥 梁辉诚 裴艳玲 丛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80-82,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部分聚合物驱区块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难度大的问题 ,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 ,研发了对聚合物驱采出液有良好破乳作用且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有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化学剂 ,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化学剂的加药点设在... 针对大庆油田部分聚合物驱区块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难度大的问题 ,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 ,研发了对聚合物驱采出液有良好破乳作用且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有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化学剂 ,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化学剂的加药点设在聚合物驱采出液破乳之前 ,加药量 2 0mg/L ,采用热化学沉降—浮选处理工艺 ,使采出液中油的质量浓度从 15 0 0mg/L降到 30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采出液 含油污水 油水分离化学剂 研制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代分层注水技术内涵、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58
7
作者 刘合 裴晓含 +2 位作者 贾德利 孙福超 郭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8-614,637,共8页
针对目前分层注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生产需求,开展了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研究,介绍了其内涵、核心工具及核心技术,分析了现场应用情况,并进行了技术发展展望。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内涵为实现注水井单井分层压力和注水量的数字化实时监测,实... 针对目前分层注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生产需求,开展了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研究,介绍了其内涵、核心工具及核心技术,分析了现场应用情况,并进行了技术发展展望。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内涵为实现注水井单井分层压力和注水量的数字化实时监测,实现区块和油藏注水动态监测的网络信息化,实现注水方案设计与优化和井下分层注水实时调整为一体的油藏、工程一体化。研发了作为核心工具的一体化配水器,开发了层段流量检测、配注量调整等关键技术,并开展了区块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为进一步满足生产要求,对井下层段流量检测、井筒无线通信、井下自发电和易损部件投捞技术等核心环节仍需持续攻关,并加强与油藏工程的有机结合,形成可持续支撑水驱开发的、系统的、完善的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开发 油藏工程 分层注水 注水合格率 电缆测调 流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余油田水淹层沉积特征与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3
8
作者 邢艳娟 王燕津 +3 位作者 白永江 林雨静 王菲 魏小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8-132,共5页
扶余油田经过40余年的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已达90%以上。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已经使其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水性等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在高含水的条件下要准确评价水淹层,搞清剩余油分布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对扶余油田密闭取心井... 扶余油田经过40余年的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已达90%以上。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已经使其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水性等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在高含水的条件下要准确评价水淹层,搞清剩余油分布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对扶余油田密闭取心井及新打调整井资料的研究,认识水淹规律及沉积特征,评价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指导油田开发,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沉积特征 解释方法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新型污水处理剂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马宝东 陈晓彦 +1 位作者 张本艳 杨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2,共3页
针对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类油田助剂的广泛使用,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逐渐加大,污水水质逐年变差的特点,研制了适用于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剂SCI-1。室内研究显示,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金属离子、矿化度以及悬浮... 针对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类油田助剂的广泛使用,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逐渐加大,污水水质逐年变差的特点,研制了适用于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剂SCI-1。室内研究显示,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金属离子、矿化度以及悬浮物和原油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粘作用。通过分子改性技术,SCL-1药剂克服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中污水粘度高、乳化程度深、油水分离阻力大等技术难点。注聚合物区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剂SCL-1具有显著的综合处理能力,在油田注聚合物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油水分离 破乳 聚合物驱 采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58
10
作者 刘合 裴晓含 +3 位作者 罗凯 孙福超 郑立臣 杨清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3-737,共5页
分层注水是实现油田开发长期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已形成了"桥式偏心+钢管电缆直读测调"主体分注技术,技术适应性不断提高和完善,满足了常规注水井的开发需要。随着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注水井防砂、低配注量... 分层注水是实现油田开发长期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已形成了"桥式偏心+钢管电缆直读测调"主体分注技术,技术适应性不断提高和完善,满足了常规注水井的开发需要。随着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注水井防砂、低配注量分层流量测试、高温高压井分层注水、大斜度井分层注水、分层注水实时监测与控制等技术的研究成为分层注水工艺的发展趋势,引领分层注水向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油藏、不同井型条件下注水开发对分注工艺的需求,确保水驱油田的高效开发。目前在井下信号无线传输、流量监测、动态水嘴调节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形成了注水井井下自动化、智能化基础理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桥式偏心 钢管电缆测调 注水井防砂 深井 高温高压井 大斜度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威 黄斌 +3 位作者 王莹莹 许瑞 史振中 傅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高、油水乳状液性质稳定、油水分离困难等问题,简要介绍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水质特性和油水分离特性,以及破乳、悬浮固体处理等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矿场试...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高、油水乳状液性质稳定、油水分离困难等问题,简要介绍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水质特性和油水分离特性,以及破乳、悬浮固体处理等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矿场试验采用的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油水分离 含油量 悬浮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开发油田水淹油层测井响应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庆国 鲍志东 那未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油田注水开发后,储层地球物理性质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些由水淹引起的变化能被测井响应所反应,而且能被用于寻找剩余油.通过检查取心井与相邻老井测井响应的对比,分析了油层水淹前后测井响应变化.研究成果对水淹层测井解释及剩余油确定... 油田注水开发后,储层地球物理性质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些由水淹引起的变化能被测井响应所反应,而且能被用于寻找剩余油.通过检查取心井与相邻老井测井响应的对比,分析了油层水淹前后测井响应变化.研究成果对水淹层测井解释及剩余油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注水 水淹层 测井响应 曲线对比 水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油井含水率确定分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图版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于海丽 程时清 +2 位作者 张利军 姜桂芹 王峻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针对开发中后期注采井分层监测作业成本高、分层动态监测资料少、分层水淹状况分析难度大等问题,首次研究了多层系油藏采用油井含水率确定分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图版法。考虑了储层纵向非均质性,认为单井井控范围内分层含水率和分层的流... 针对开发中后期注采井分层监测作业成本高、分层动态监测资料少、分层水淹状况分析难度大等问题,首次研究了多层系油藏采用油井含水率确定分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图版法。考虑了储层纵向非均质性,认为单井井控范围内分层含水率和分层的流动系数与全井平均流动系数之比具有对应关系,利用油井含水率确定分层含水率,并进一步确定分层剩余油饱和度。经实际生产资料分析,并与分层测试资料对比验证,符合率达到70%以上,说明图版法能应用于类似多层系油田中、高含水期的水淹层含水预测,能够弄清无产液剖面资料情况下分层动用状况,为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调整产液结构、实施有效的增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系油藏 分层含水率 油井含水率 剩余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井分层测控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敏 赵启成 +2 位作者 刘佩学 源秀军 吴江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7-88,共2页
现有的注水工艺维护费用过高、能耗大 ,增加了油田的开发成本 ,同时难于测试与控制注水层的注水量 .研制了由微机控制系统、传动系统、调节器等组成的注水井分层测控系统 ,实现了多油层的分层注水及注水量的测试、调整和控制一体化 ,尽... 现有的注水工艺维护费用过高、能耗大 ,增加了油田的开发成本 ,同时难于测试与控制注水层的注水量 .研制了由微机控制系统、传动系统、调节器等组成的注水井分层测控系统 ,实现了多油层的分层注水及注水量的测试、调整和控制一体化 ,尽管增加了一次性投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分层注水 测控系统 油田开发 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油层分类 被引量:44
15
作者 李洁 张善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90,共5页
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随着开采技术政策的转变,特别是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传统上的油层分类已很难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为此,在论述了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油层重新分类必要性的基础上,本着油层分类概念要有延续性、油层类别平... 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随着开采技术政策的转变,特别是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传统上的油层分类已很难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为此,在论述了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油层重新分类必要性的基础上,本着油层分类概念要有延续性、油层类别平面上具有整体性、对现有技术有一定的适应性、分类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思想,同时考虑三次采油的需要,制定了油层分类的具体原则。按照砂体沉积类型、主要砂体钻遇率、单层有效厚度、有效渗透率等4个参数建立定量标准,将喇萨杏油田的油层分为3大类,6小类。油层重新分类后,每一类的油层性质更接近,有利于开发层系的组合;对于聚合物驱来说,还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量的选择和注入参数的确定;对于三元复合驱,还有利于配方的选择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油层分类 水驱 三次采油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注聚合物驱产出水的油层污染机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晓冬 吕靖 +1 位作者 于舒杰 王艳丽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0,共3页
系统分析了大庆南三区东部聚合物驱产出水处理前后各组分的含量及分布 ;根据油层损害机理及该区油层的孔渗特征 ,研究和确定了污染物质和污染机理 ;认为聚合物驱产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是主要污染物质 ,向萨尔图、葡萄花油层的低、中渗层... 系统分析了大庆南三区东部聚合物驱产出水处理前后各组分的含量及分布 ;根据油层损害机理及该区油层的孔渗特征 ,研究和确定了污染物质和污染机理 ;认为聚合物驱产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是主要污染物质 ,向萨尔图、葡萄花油层的低、中渗层及高台子油层回注时 ,固体悬浮物和原油也是主要污染物质 ,而聚合物仅对低渗层造成损害 ;固体颗粒在孔喉中形成“桥塞” ,为油珠进一步堵塞孔喉提供了条件 ,渗透率的降低远比只含有固相颗粒或油珠的流体严重 ;硫酸盐还原菌因大量繁殖聚积而产生沉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油层 产出水 回注 污染物质 污染机理 油层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成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玉海 王振宇 +5 位作者 沈明欢 钱钦 王增林 任强 张星 杨景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简称胜利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进行了分析,并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了聚合物、石油磺酸盐和助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状态。实验室合成了阳离子聚合物净水剂,并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东一联污水处理站进行了现场工业试... 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简称胜利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进行了分析,并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了聚合物、石油磺酸盐和助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状态。实验室合成了阳离子聚合物净水剂,并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东一联污水处理站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一次沉降罐污水中油质量浓度从试验前的1900 mg L降至1050~1250 mg L,外输污水含油量合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采出液 破乳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余油田水淹层岩石物理相电阻率下降解释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鹏飞 孙红 +2 位作者 刘子良 白玉玲 王金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56-59,共4页
分析了不同沉积韵律储层的水淹地质特征,认为不同沉积韵律储层的岩性、物性控制了储层的剩余油分布.以密闭取心井资料为基础,以油藏条件下水驱过程储层水淹导电机理为指导,引入岩石物理相分析技术,应用电阻率下降法建立了水淹层测井解... 分析了不同沉积韵律储层的水淹地质特征,认为不同沉积韵律储层的岩性、物性控制了储层的剩余油分布.以密闭取心井资料为基础,以油藏条件下水驱过程储层水淹导电机理为指导,引入岩石物理相分析技术,应用电阻率下降法建立了水淹层测井解释标准,通过含水率计算定量判断水淹级别.此评价方法适用于高含水后期的砂泥岩储层的水淹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田 水淹层 水淹机理 岩石物理相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斌 王晨 +3 位作者 傅程 付思强 黄立凯 张伟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38-4247,共10页
随着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在油田的广泛应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产量不断增加。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具有矿化度高、黏度大、含油乳化程度高、小油滴含量高、油水分离困难等特点,对油田生产和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因此,开展三元复合驱... 随着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在油田的广泛应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产量不断增加。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具有矿化度高、黏度大、含油乳化程度高、小油滴含量高、油水分离困难等特点,对油田生产和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因此,开展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高效处理方法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影响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的各种因素,介绍了目前国内应用于三元采出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如膜分离法、气浮选分离法、高级氧化法、微生物法等,阐述了这些处理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气浮选分离法和微生物法在三元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现场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采出水 油水分离 气浮选分离法 微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小井距结合聚合物驱提高边际油层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德民 程杰成 吴文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9-52,共4页
陆相、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部分油层因发育连续性差、渗透率低、层间渗透性差异大,造成现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致使水驱采收率低。由于进一步加密井网进行水驱开采经济上不可行,为此提出了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结合的方... 陆相、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部分油层因发育连续性差、渗透率低、层间渗透性差异大,造成现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致使水驱采收率低。由于进一步加密井网进行水驱开采经济上不可行,为此提出了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了先导性矿场试验。室内聚合物注入参数研究、方案设计优化、聚合物驱动态特征、分层注入工艺以及增产、增注措施的研究表明,在井距缩小到100m的条件下,将厚度小于1m、渗透率界于5×10^-3~100×10^-13μm^2的油层组合,通过分层注聚、分质周期注聚,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结果表明,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技术结合经济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缩小井距 分层注聚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