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采暖空调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时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百战 雷丹妮 +1 位作者 刘红 谈美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135-4141,共7页
为了分析非采暖空调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时变特征,以在校健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在全年4个季节里开展人体热舒适生理实验测试,记录主要热环境参数,研究人体客观生理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vSC)、测点皮肤温度(tskin)、整体热感觉投票(TSV)... 为了分析非采暖空调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时变特征,以在校健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在全年4个季节里开展人体热舒适生理实验测试,记录主要热环境参数,研究人体客观生理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vSC)、测点皮肤温度(tskin)、整体热感觉投票(TSV)以及局部热感觉投票(TSVlocal)随停留时间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季节里,vSC,tskin和TSV的时变特征具有一致性;在冬季和过渡季节(春季和秋季),vSC和tskin随停留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下降量在冬季最大,过渡季节次之,而在夏季vSC和tskin仅在微小范围内波动;TSV和TSVlocal的时变特征均在冬季最显著,夏季和过渡季节基本在舒适范围内波动。这说明停留时间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1个重要因素;为满足室内人员健康舒适的热环境的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并为生理指标的测试延迟时间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觉投票(TS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vsc) 测点皮肤温度(tskin)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在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娆 诸寅 +4 位作者 赵睿 杨卓 王丽华 杨昀 张珍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85-3689,共5页
目的通过与术中探查对比,评价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速度传导检测对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行桡神经松解术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针极肌电图、神经传... 目的通过与术中探查对比,评价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速度传导检测对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行桡神经松解术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测与超声检查。采用加权Kappa法对肌电图、超声检查与手术判断进行一致性分析。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神经损伤严重程度为肌电图检测显示Ⅰ型共2例,Ⅱ型共24例,Ⅲ型共3例,Ⅳ型仅有1例;超声检查显示Ⅰ型共3例,Ⅱ型共27例;术中探查显示Ⅰ型共4例,Ⅱ型共24例,Ⅲ型共2例。(2)采用加权Kappa法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术中探查为金标准,肌电图与手术间Kappa=0.790(95%CI:0.648~0.899),超声与手术间Kappa=0.813(95%CI:0.662~0.0.931),说明肌电图或超声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之间均具有较强一致性。(3)预后为优的患者初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50.05±4.76)m/s,表面点击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为(51.07±5.21)m/s,均显著高于预后为可的患者;预后为良的患者SCV为(43.28±3.06)m/s,显著高于预后为可的患者。结论在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诊断方面,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传导检测与术中探查金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可以提示桡神经沙漏样狭窄患者手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极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桡神经 沙漏样狭窄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病人定量感觉测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春伶 崔丽英 +3 位作者 王得新 陈葵 李本红 杜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对腕管综合征病人(CTS)进行定量感觉测试(QST)研究,了解CTS病人是否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并客观评价其感觉障碍的程度。方法对19例临床及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证实的CTS病人(共34只手)检测其第2指、3指、5指的温度觉及振动... 目的对腕管综合征病人(CTS)进行定量感觉测试(QST)研究,了解CTS病人是否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并客观评价其感觉障碍的程度。方法对19例临床及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证实的CTS病人(共34只手)检测其第2指、3指、5指的温度觉及振动觉。结果患者组第2指、3指、5指的温度觉及振动觉阈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第2指、3指温度觉异常率在12%~35%之间,振动觉的异常率分别为26%和24%。振动觉的测试结果与神经传导速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应用QST测试可以发现CTS病人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QST对于CTS的早期诊断价值不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EMG^NCV)敏感,但可较客观的评价小纤维损害的程度,两者结合,可以对周围神经病变作出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感觉测试 腕管综合征 神经传导速度 振动觉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损害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姚朝亚 沈鸣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3-255,共3页
采用肌电图仪对108例糖尿病患者(Ⅰ型31例,Ⅱ型77例)进行了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测定,发现周围神经损害的阳性率69.4%,其中Ⅰ型83.9%,Ⅱ型63.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 NCV 测定的特点为:Ⅰ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采用肌电图仪对108例糖尿病患者(Ⅰ型31例,Ⅱ型77例)进行了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测定,发现周围神经损害的阳性率69.4%,其中Ⅰ型83.9%,Ⅱ型63.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 NCV 测定的特点为:Ⅰ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改变较Ⅱ型显著,而二者均以下肢尤著。SNCV 改变在两型中均以隐神经最为明显。提示隐神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检测中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损害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无症状基因携带者与患者周围神经传导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蔡琼 孙金仓健 +3 位作者 尤桦菁 廖松洁 吴超 李洵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无症状基因携带者与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特征,寻找与SCA3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相关的电生理指标。方法对确诊的20例无症状基因携带者(preclinical carriers of spinoc...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无症状基因携带者与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特征,寻找与SCA3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相关的电生理指标。方法对确诊的20例无症状基因携带者(preclinical carriers of spinocerebellar ataxias type 3,PreSCA3)、39例SCA3患者及3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nerve conductive study,NCS)检测,比较各组间的神经传导异常,分析各电生理参数与共济失调等级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rating of ataxia,SARA)总分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PreSCA3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发生率为20%,并且PreSCA3组尺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SNAP波幅及尺神经MC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CA3患者NCS异常发生率为69.2%,以感觉神经传导异常为主(53.8%),主要表现为混合性损害(48.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A3患者所有检测神经SNAP波幅、SCV及腓总神经CMAP波幅、尺神经MCV显著降低(P<0.05)。此外,正中、尺、胫、腓总及腓肠神经SNAP波幅、SCV与SARA总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部分PreSCA3已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主要累及感觉神经。SCA3患者NCS检查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混合性损害为主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SNAP波幅、SCV可能作为监测疾病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神经电生理检查 周围神经传导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感觉传导速度 生物学标记物 携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及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韩雪 张玉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 分析卒中后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此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6月—2022年3月康复科收治的亚急性期卒中患者,采用自身健患侧进行对比,进行双侧上... 目的 分析卒中后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此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6月—2022年3月康复科收治的亚急性期卒中患者,采用自身健患侧进行对比,进行双侧上肢SEP和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析患侧SEPP15、N20、P25、N13及N9潜伏期、感觉神经传导参数、运动神经传导参数与上肢运动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卒中后亚急性期偏瘫患者102例,平均(68.76±11.33)岁,男性78例。患者偏瘫侧上肢SEPP15[(16.90±1.67)ms vs.(16.27±1.50)ms,P<0.001]、N20[(20.13±1.49)ms vs.(19.42±1.60)ms,P<0.001]、P25[(24.39±1.75)ms vs.(23.70±1.50)ms,P<0.001]、N13[(14.05±1.25)ms vs.(13.42±1.26)ms,P<0.001]及N9[(9.25±0.96)ms vs.(8.80±1.40)ms,P<0.001]的潜伏期均大于健侧;偏瘫侧上肢正中神经(指1-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 conductionvelocity,SCV)[(48.93±6.82)m/s vs.(51.26±6.40)m/s,P<0.001]、波幅[(22.54±9.91)μv vs.(32.71±17.68)μv,P<0.001]小于健侧;正中神经(指3-腕)SCV[(49.26±7.31)m/s vs.(52.98±5.99)m/s,P<0.001]、波幅[(24.71±11.39)μv vs.(38.57±20.21)μv,P<0.001]小于健侧;尺神经(指5-腕)SCV[(48.72±7.46)m/s vs.(52.01±6.82)m/s,P<0.001]、波幅[(19.51±11.35)μv vs.(25.74±13.44)μv,P<0.001]小于健侧;尺神经(腕-肘上)SCV[(54.53±6.06)m/s vs.(56.99±4.84)m/s,P<0.001]、波幅[(11.37±6.04)μv vs.(14.53±7.89)μv,P<0.001]小于健侧。偏瘫侧上肢正中神经(肘-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CV)[(54.79±4.89)m/s vs.(57.10±5.07)m/s,P<0.001]、波幅[(8.42±3.85)μv vs.(10.00±3.72)μv,P<0.001]小于健侧;尺神经(腕-肘上)MCV[(53.12±6.81)m/s vs.(55.01±6.35)m/s,P<0.001]、波幅[(6.89±2.56)μv vs.(8.78±2.26)μv,P<0.001]小于健侧。P15(r=-0.358,P<0.001)、N20(r=-0.674,P<0.001)、P25(r=-0.465,P<0.001)潜伏期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upperextremityscale,FMA-UE)评分均呈负相关;正中神经电极位置为指3-腕的波幅与FMA-UE评分呈正相关(r=0.231,P=0.026),尺神经电极位置为指5-腕(r=0.292,P=0.006),腕-肘上(r=0.391,P<0.001)的SCV与FMA-UE评分呈正相关,电极位置为指5-腕的波幅与FMA-UE评分呈正相关(r=0.263,P=0.012),正中神经电极位置为肘-腕的MCV(r=0.220,P=0.037)、波幅(r=0.223,P=0.034)与FMA-UE评分均呈正相关,尺神经电极位置为腕-肘上的MCV(r=0.231,P=0.027)与FMA-U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卒中偏瘫患者常伴有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及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的改变,且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 体感诱发电位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oor thermal comfort studie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measurement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洁 陈良 +1 位作者 李百战 陈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4期404-407,共4页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people and enact assessment standard of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were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ology. From December 2005 to J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people and enact assessment standard of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were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ology. From December 2005 to January 2006,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and skin temperatures of 20 healthy students were tested wit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as well as skin temperatures present an obvious decline trend in a continuous draught, and that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and skin temperatures have a definite linear relationship. Draught veloc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winter that affects body comfort, and the subjects are sensitive to air velo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comfort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ensory never conduction questionnai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世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4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T2DM的患者,分为合并DPN的DPN组、不合并DPN的T2DM组;另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Hcy、叶酸(FA)、维生素B_(12)(V...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T2DM的患者,分为合并DPN的DPN组、不合并DPN的T2DM组;另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Hcy、叶酸(FA)、维生素B_(12)(VitB_(12))、炎症指标、氧化指标的含量以及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DPN组的血清Hcy、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明显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血清FA、VitB_(1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SCV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及对照组;DPN组中高Hcy血症患者的血清sVCAM-1、IL-1β、HMGB1含量明显升高,血清SOD、GSH含量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SCV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的血清Hcy含量明显升高并且能够加重神经传导功能损伤、激活炎症及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炎症反应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对比研究
9
作者 钱欣怡 赵峻 +1 位作者 肖世富 岳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5年第8期462-468,共7页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老年期抑郁障碍(late-life depression,LLD)和正常认知功能(normal cognition,NC)老年人之间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差异。方法纳入30例AD患者和29例LLD患者,匹配52名NC老年人,均年龄≥60岁。...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老年期抑郁障碍(late-life depression,LLD)和正常认知功能(normal cognition,NC)老年人之间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差异。方法纳入30例AD患者和29例LLD患者,匹配52名NC老年人,均年龄≥60岁。检测并比较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功能,神经传导检测指标为潜伏期、波幅和传导速度。结果控制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身高及躯体疾病影响,在正中神经运动传导功能方面,相比NC组:AD组近端潜伏期延长[3.13(2.82,3.48)ms vs.3.62(3.10,4.42)ms,P=0.023],波幅降低[近端,(7.20±2.43)mV vs.(4.01±2.99)mV,P<0.001;远端,(6.16±2.25)mV vs.(4.03±3.19)mV,P<0.001],且传导速度减慢[(56.23±5.29)m/s vs.(49.44±5.87)m/s,P=0.002];LLD组潜伏期延长[近端,3.13(2.82,3.48)ms vs.4.17(3.36,4.85)ms,P<0.001;远端,7.24(6.82,7.84)ms vs.8.02(7.37,8.83)ms,P<0.001],波幅降低[近端,(7.20±2.43)mV vs.(3.27±2.80)mV,P<0.001;远端,(6.16±2.25)mV vs.(3.05±2.85)mV,P<0.001]。在腓总神经运动传导功能方面,相比NC组,AD组传导速度减慢[(48.77±5.71)m/s vs.(41.86±5.02)m/s,P=0.033],LLD组近端潜伏期延长[4.14(3.38,5.48)ms vs.5.68(5.16,7.55)ms,P<0.001]。结论AD和LLD患者均存在周围神经运动传导功能损害,但损害模式不同,该发现为疾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运动传导 神经感觉传导 神经传 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