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特殊条件下的三维应力计算
1
作者 李顺群 张春伟 +4 位作者 周燕 张凯 李有兵 井乐炜 王英红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9-1428,共10页
应力状态是评价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力测试过程中,局部损伤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从而引起现有三维应力计算方法失效。为准确还原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间段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基... 应力状态是评价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力测试过程中,局部损伤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从而引起现有三维应力计算方法失效。为准确还原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间段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基于三维应力测试原理,结合轴对称和一维压缩状态的受力特点,建立了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时三维应力计算方法。计算了某砂土地基在一维压缩条件下不同数据缺失时的三维应力、主应力、应力第一不变量I_(1)、应力第二不变量J_(2)和应力罗德角,并与数据完整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且随荷载增大,相对误差减小并趋于收敛。各主应力、应力第一不变量I_(1)、应力第二不变量J_(2)和应力罗德角与一维压缩力学响应相符,表明该计算方法支持高级数据挖掘。该研究为充分利用测试数据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应力测试 传感器数据缺失 转换矩阵 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的工作面直线度智能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岩 付翔 +2 位作者 王然风 贾一帆 张智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1,共8页
目前综采工作面直线度调控采用基于工作面推移行程等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观测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但存在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的工作面直线度智能预测方法。对支... 目前综采工作面直线度调控采用基于工作面推移行程等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观测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但存在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的工作面直线度智能预测方法。对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支架立柱压力、采煤机位置等进行数据清洗,并按照正常推溜调控距离和调整推溜调控距离进行分类,构建由工作面正常推溜调控距离矩阵和累计推溜调控距离矩阵组成的工作面直线度分析矩阵;通过特征工程对工作面直线度分析矩阵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特征矩阵作为样本,将人工调控距离对应的工况类型作为样本标签;采用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建立工作面直线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搭建的工作面直线度预测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1.41%。将该模型应用于高河煤矿2312工作面,结果表明,在运行30 d、115次割煤循环的工作面直线度预测过程中,该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直线度 推移行程 传感器数据 人工调控信息 工作面直线度分析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泉 张纳温 +3 位作者 张金成 吕方旭 王钰 陈可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2-156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分析信号压缩观测过程,提出了适合在硬件资源有限的传感器节点中实现的循环稀疏伯努利观测矩阵CSBM(Cyclic-Sparse-Bernoulli Measurement),该矩阵使用循环稀疏矩阵与伪随... 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分析信号压缩观测过程,提出了适合在硬件资源有限的传感器节点中实现的循环稀疏伯努利观测矩阵CSBM(Cyclic-Sparse-Bernoulli Measurement),该矩阵使用循环稀疏矩阵与伪随机伯努利序列,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构造,具有非零元素少、良好的伪随机性、硬件易于实现等优点。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类型的观测矩阵相比,CSBM矩阵在一定信号重构精度前提下具有更低的压缩采样比CSR(Compress Sampling Rate)。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应用中,感知节点可以通过压缩观测得到更少的观测数据,能够大大减少网络通信数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采集 观测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近度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焦竹青 熊伟丽 +1 位作者 张林 徐保国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1-774,共4页
针对多个传感器对某一特性指标多次测量的数据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近度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新方法。该方法将各传感器的测得数据视为一个模糊集合,利用模糊集合的最大、最小接近度对不同传感器测得数据间的接近程度进行量化处理,... 针对多个传感器对某一特性指标多次测量的数据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近度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新方法。该方法将各传感器的测得数据视为一个模糊集合,利用模糊集合的最大、最小接近度对不同传感器测得数据间的接近程度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接近度矩阵度量各传感器测得数据的综合接近程度,以合理地分配测得数据在融合过程中所占权重,得到数据融合估计的最终表达式,从而实现了多传感器数据的融合。实例分析表明应用所提出方法可达到比传统方法更高的融合精度,方差估计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接近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22
5
作者 宿陆 李全龙 +1 位作者 徐晓飞 过晓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21-1325,共5页
在传感器网络中,多个传感器对于同一目标的识别结果经常会发生冲突.本文采用基于D em pster-Shafer证据推理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采用D-S证据组合公式计算融合结果,计算量过于巨大,对处理能力有限的感知结点来说负担... 在传感器网络中,多个传感器对于同一目标的识别结果经常会发生冲突.本文采用基于D em pster-Shafer证据推理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采用D-S证据组合公式计算融合结果,计算量过于巨大,对处理能力有限的感知结点来说负担过重,此外,计算所造成的延时也将严重影响系统的实时性和同步性.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矩阵分析的快速融合算法,该算法采用了D-S证据理论的思想,计算得到的融合结果与D-S证据组合公式计算得到的融合结果相同.本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这一结论.经过模拟实验验证,和直接采用D-S证据组合公式相比,该算法的计算量和所需的计算时间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数据融合 证据理论 矩阵分析 Dempster—sha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动态加权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佳 宫峰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99,共3页
为采用多个传感器对某一目标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加权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利用模糊集合理论中的隶属函数构造各观测值的支持度矩阵,通过增加矩阵维数度量观测数据在整个观测区间的相互支持程度,采用矩阵特征向量的... 为采用多个传感器对某一目标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加权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利用模糊集合理论中的隶属函数构造各观测值的支持度矩阵,通过增加矩阵维数度量观测数据在整个观测区间的相互支持程度,采用矩阵特征向量的稳定理论分配融合权重,得到数据融合估计的最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融合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扩维矩阵 支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头部姿态跟踪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罗斌 王涌天 刘越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39-1249,共11页
精确的头部姿态跟踪是室内增强现实系统实现高精度注册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使用传感器数据融合原理实现高精度的光学头部姿态跟踪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和融合滤波器,将两个互补的单摄像机Insi... 精确的头部姿态跟踪是室内增强现实系统实现高精度注册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使用传感器数据融合原理实现高精度的光学头部姿态跟踪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和融合滤波器,将两个互补的单摄像机Inside-out跟踪和双摄像机Outside-in跟踪的头部姿态进行数据融合,以减小光学跟踪传感器的姿态误差.设计了一个典型实验装置验证所提出的算法,实验结果显示,在静态测试下的姿态输出误差与使用误差协方差传播法则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在动态跟踪条件下,与单个Inside-out或Outside-in跟踪相比,所提出的光学头部姿态数据融合算法能够使跟踪器获得精度更高、更稳定的位置和方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误差协方差矩阵 头部姿态跟踪 增强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常数据驱动的WSN簇内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谭德坤 付雪峰 +1 位作者 赵嘉 涂振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6-312,共7页
引入数据驱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常数据驱动的簇内数据融合方法。在节点数据采集过程中,仅当异常数据发生时才发送给簇头,减少了监测网络的数据传输量。在簇头数据融合过程中,建立了各传感器之间的相互支持度矩阵,支持度值较低的... 引入数据驱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常数据驱动的簇内数据融合方法。在节点数据采集过程中,仅当异常数据发生时才发送给簇头,减少了监测网络的数据传输量。在簇头数据融合过程中,建立了各传感器之间的相互支持度矩阵,支持度值较低的监测数据将被剔除,支持度值较高的监测数据进行最优加权融合,从而保证了融合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算术平均值法及自适应加权融合法相比,本文方法能有效去除冗余信息,在融合精度、能量消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异常数据驱动 数据融合 支持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红 张小水 李益群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2期34-36,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计算多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灰色关联矩阵,进行灰色优势分析,然后进行数据融合。此方法考虑了各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而且删除了测量比较差或测量不到的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计算多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灰色关联矩阵,进行灰色优势分析,然后进行数据融合。此方法考虑了各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而且删除了测量比较差或测量不到的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多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适用于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灰色关联分析 多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泥浆脉冲压力传感器信号的融合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传伟 慕德俊 李安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75,102,共3页
针对泥浆脉冲信号传输复杂环境和采集信号的特点,提出多传感器探测泥浆脉冲信号的思想,研究了基于统计方法理论的信号间可靠性度量,并推导出信号间关系矩阵的确定方法。利用综合支持度最优数据融合方法,实现对实验数据的仿真处理和现场... 针对泥浆脉冲信号传输复杂环境和采集信号的特点,提出多传感器探测泥浆脉冲信号的思想,研究了基于统计方法理论的信号间可靠性度量,并推导出信号间关系矩阵的确定方法。利用综合支持度最优数据融合方法,实现对实验数据的仿真处理和现场采集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单传感器信号不确定性的困难,有效消除了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能够很好地恢复原始编码数据,满足随钻测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脉冲信号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关系矩阵 仿真处理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海辉 王海丽 张晓迪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2期13-15,共3页
数据融合是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能耗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节省WSNs节点的能量,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的层簇式数据融合方案。在簇头选举时,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相对密度,并利用矩阵运算对簇内成员节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最... 数据融合是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能耗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节省WSNs节点的能量,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的层簇式数据融合方案。在簇头选举时,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相对密度,并利用矩阵运算对簇内成员节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最后将所提方案与传统的LEACH协议进行仿真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LEACH协议,所提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冗余,减少数据传输量,节约节点能耗,进而延长网络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融合 矩阵 剩余能量 相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贴近度的多传感器一致可靠性融合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佳 宫峰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4-988,共5页
对于先验知识未知的多传感器对某一目标特性进行多次测量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贴近度函数的融合算法。首先视各传感器的测量值为模糊集合,利用最大最小贴近度定义贴近度矩阵,并通过对其扩维来度量不同时刻传感器测量值间的综合相近程... 对于先验知识未知的多传感器对某一目标特性进行多次测量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贴近度函数的融合算法。首先视各传感器的测量值为模糊集合,利用最大最小贴近度定义贴近度矩阵,并通过对其扩维来度量不同时刻传感器测量值间的综合相近程度,然后参照已有的信噪比法定义了一致可靠性测度,进而得到多传感器数据的融合公式。应用实例及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简单,融合结果具有很好的精确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贴近度 扩维矩阵 可靠性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缺失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数据重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媛 左洪福 何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1-898,共8页
为处理传感器数据缺失问题,利用子空间表示系统演化特征,提出了基于极化增量矩阵填充(PIMC)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数据的在线重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历史数据获得当前的数据特征表示,并用新增的数据不断更新子空间以跟踪并表示数据发展特征... 为处理传感器数据缺失问题,利用子空间表示系统演化特征,提出了基于极化增量矩阵填充(PIMC)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数据的在线重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历史数据获得当前的数据特征表示,并用新增的数据不断更新子空间以跟踪并表示数据发展特征。将本文模型用于仿真数据进行验证,重构结果和无噪数据的归一化均方误差(MSE)均小于1×10-5,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模型对于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数据重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缺失数据和噪声是鲁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信息缺失 传感器数据重构 子空间 极化增量矩阵填充(PI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测向定位新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文彬 马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8-1492,共5页
无源测向定位在信息对抗、导航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针对如何充分使用同时获得的多站测向数据,提出由两站向多站逐渐递推的目标定位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最终定位精度得到了提高,给出的协方差能够真实反映目标的分布概率,新方法具有一... 无源测向定位在信息对抗、导航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针对如何充分使用同时获得的多站测向数据,提出由两站向多站逐渐递推的目标定位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最终定位精度得到了提高,给出的协方差能够真实反映目标的分布概率,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 测向定位 协方差矩阵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网中基于压缩感知的丢包匹配数据收集算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泽宇 李传锋 阎奔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3-733,共11页
为了提高传感网中数据重构精度以及降低不可靠链路丢包对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数据收集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丢包匹配数据收集算法(Packet Loss Matching Data Gath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ssive Sens... 为了提高传感网中数据重构精度以及降低不可靠链路丢包对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数据收集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丢包匹配数据收集算法(Packet Loss Matching Data Gath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ssive Sensing,CS-MDGA).本文算法通过压缩感知技术构建了全网数据间的“关联效应”,并设计了基于丢包匹配的稀疏观测矩阵(Sparse Observation Matrix Based on Packet Loss Matching,SPLM),证明了该观测矩阵概率趋近于“1”时,满足的等距约束条件(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RIP),完成了节点间多路径路由数据的可靠交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链路丢包率为60%情况下,相对重构误差仍小于5%,验证了本文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重构精度,而且还可以有效缓解不可靠链路丢包对CS数据收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网 压缩感知 数据收集 关联效应 稀疏观测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SF_6分解气体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周艺环 叶日新 +2 位作者 董明 任明 张乔根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33-2139,共7页
SF_6气体绝缘类电力设备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绝缘性能稳定、运行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特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当电力设备内部发生绝缘故障时,绝缘气体SF_6由于局部放电及局部过热发生分解反应,最终生成数种稳定SF_6分解气体,... SF_6气体绝缘类电力设备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绝缘性能稳定、运行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特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当电力设备内部发生绝缘故障时,绝缘气体SF_6由于局部放电及局部过热发生分解反应,最终生成数种稳定SF_6分解气体,通过对这些分解气体组分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可反演出设备内的故障或安全隐患。通过搭建电化学传感器响应特性的测试平台,在气体检测罐中模拟SF_6分解气体并进行检测,得到了CO、SO_2和H_2S气体电化学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出CO传感器有负的温度特性,SO_2和H_2S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正的温度特性,并采用二次曲线拟合确定了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曲线;同时还发现CO、SO_2和H_2S气体传感器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但SO_2传感器会对H_2S气体做出响应,通过采用交叉干扰计算,建立传感器信号矩阵算法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最后,通过运用多组分混合气体验证了传感器信号矩阵算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分解气体 电化学传感器 响应特性 温度补偿 信号矩阵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纯度与分解产物检测仪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道华 谭秋林 +1 位作者 熊继军 陶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38,45,共4页
针对电力行业对于SF6纯度和分解产物精确测量的需求,设计一种SF6纯度与分解产物检测仪。检测仪集成数字式红外SF6纯度传感器和H2S、SO2、CO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检测信号经A/D转换后同SF6纯度传感器输出的数字检测信号... 针对电力行业对于SF6纯度和分解产物精确测量的需求,设计一种SF6纯度与分解产物检测仪。检测仪集成数字式红外SF6纯度传感器和H2S、SO2、CO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检测信号经A/D转换后同SF6纯度传感器输出的数字检测信号一起送至主控芯片STM32F103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完整的软件架构使检测仪具有校准、存储、查询、通信等功能,温度补偿和传感器信号矩阵算法保证了其测量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SF6纯度测量相对误差≤0.04%,分解产物测量相对误差≤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纯度 SF6分解产物 温度补偿 传感器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靠性和能耗优化的可压缩数据收集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鹏 王建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6期24-26,30,共4页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数据收集方法无法在耗费较低开销的同时保证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基于压缩感知(CS)理论,设计了基于指数核函数的稀疏矩阵和基于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测量矩阵来用于节点的数据采集,以最大化网络生命...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数据收集方法无法在耗费较低开销的同时保证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基于压缩感知(CS)理论,设计了基于指数核函数的稀疏矩阵和基于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测量矩阵来用于节点的数据采集,以最大化网络生命周期为目标,将测量值传输问题建模为汉密尔顿回路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分解的数据收集路径优化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数据重构误差和能耗方面的性能要优于目前典型的数据收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收集 压缩感知 稀疏矩阵 测量矩阵 树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国昌 李清东 郭阳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针对现有FADS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广义逆和BP神经网络的高精度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①应用三点法预估当地迎角和当地侧滑角,并对测压点进行故障诊断;然后用具有容错能力的广义逆矩阵求解总压力和修正... 针对现有FADS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广义逆和BP神经网络的高精度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①应用三点法预估当地迎角和当地侧滑角,并对测压点进行故障诊断;然后用具有容错能力的广义逆矩阵求解总压力和修正动压;②应用BP神经网络具有的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拟合FADS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减少输入向量的维数和网络训练难度,完成测量校正。结果表明,所提出的FADS算法在精度、可靠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器系统 广义逆矩阵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矩阵补全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方案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国瑞 王颖 王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50-2956,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收集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矩阵补全的数据收集方案.首先利用低秩矩阵分解模型将传感器节点的数据收集问题转换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凸优化子问题,然后利用基于改进Kaczmarz迭代的矩阵补全算法循环交替求解凸优化...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收集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矩阵补全的数据收集方案.首先利用低秩矩阵分解模型将传感器节点的数据收集问题转换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凸优化子问题,然后利用基于改进Kaczmarz迭代的矩阵补全算法循环交替求解凸优化子问题.在Kaczmarz迭代过程中,依据Johnson-Lindenstrauss引理对投影操作降维,从而提高了矩阵补全算法的计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矩阵补全算法相比,文中所设计的矩阵补全算法在重构精度、成功重构概率以及重构时间等方面具有较优的重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收集 矩阵补全 优化 数据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