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xial power flow distributions of ultrasonic guided waves in viscous liquid-filled pipes
1
作者 TA Dea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S1期18-22,共5页
The axial power flow (APF) magnitude and attenuation distributions of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guided waves in viscous liquid-filled elastic pipes a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location, optimal mode and its frequency-... The axial power flow (APF) magnitude and attenuation distributions of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guided waves in viscous liquid-filled elastic pipes a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location, optimal mode and its frequency-thickness product (fd) for the test of pipes filled with viscous liquid are chosen according to APF and attenuation distrib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F magnitude dis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choosing the modes and parameters. A particular mode has weak dispersion in ranges of fd values with large group velocity, while other modes with smaller group velocity in the same fd ranges have stronger dispersion.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within these ranges, the chosen mode has a larger APF on the (pipe’s) wall. Therefore, in the region of fd values where a particular mode has a large group velocity, this mode will be effective to be used in testing elastic pipes filled with viscous liqui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both the APF analysis and attenuation distribution are consis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ded waves VISCOUS liquid-filled elastic PIPES AXIAL power flow (APF) ATTEN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Endwall Contouring on the Secondary Flow in Turbine Nozzle Guide Vane
2
作者 孙大伟 乔渭阳 许开富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95-101,共7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endwall contouring on the secondary flow in turbine nozzle guide vane.The three contoured cascades with the same contouring profile and the differ...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endwall contouring on the secondary flow in turbine nozzle guide vane.The three contoured cascades with the same contouring profile and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where the contoured profile locates at are research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ouring configuration can reduce the aerodynamic losses of the cascade.The flat side takes advantage of a stronger decrease of the losses,compared to the contoured side.The contouring configuration can also inhibit the secondary flow.The contoured cascade in which the contouring profile starts upstream of the airfoil,ends at the middle of the airfoil has the best effect of improving secondary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导叶 二次流 轮廓 喷嘴 端壁 配置文件 数值模拟 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两相流扬矿泵内导叶时序效应
3
作者 吴贤芳 王美意 +3 位作者 刘厚林 谈明高 吴登昊 朱新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5-2983,共9页
为研究导叶时序效应对固液两相流扬矿泵的影响规律,以1台两级扬矿泵为研究对象,采用RANSDEM耦合法并结合Archard磨损模型,模拟了扬矿泵内粗颗粒固液两相流及其磨损特性,分析了0°、22.5°和45°这3种导叶时序对泵外特性曲... 为研究导叶时序效应对固液两相流扬矿泵的影响规律,以1台两级扬矿泵为研究对象,采用RANSDEM耦合法并结合Archard磨损模型,模拟了扬矿泵内粗颗粒固液两相流及其磨损特性,分析了0°、22.5°和45°这3种导叶时序对泵外特性曲线、颗粒速度分布、颗粒碰撞特性、壁面磨损和内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固液两相工况下,导叶时序对泵外特性未产生显著影响,3组时序方案下扬程和效率的最大波动幅度不超过0.47%;随着导叶时序角度增大,泵内高速颗粒数量增多,进而导致颗粒的平均过泵速度增大,最大涨幅为1.20%;增大导叶时序角度能够降低泵内颗粒碰撞总次数,最大降幅为3.17%;增大导叶时序角度,泵内壁面受到的总磨损量逐渐降低,最大降幅为2.30%,在次级泵段,次级叶轮叶片、次级导叶叶片和次级导叶前盖板受到的磨损降幅较明显,最大降幅分别为6.07%、7.19%和7.67%。增大导叶的时序角度能够减小次级叶轮叶片内低速颗粒的数量,优化次级导叶叶片内颗粒体积分数的分布结构,提升扬矿泵内颗粒的通过性能,降低泵内堵塞,减轻壁面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矿泵 导叶时序 数值模拟 固液两相流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用280Ah风冷电池包流道结构和导流板的协同优化
4
作者 刘顺新 李昊阳 +2 位作者 张建兴 曾光 许令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6-1817,共12页
传统风冷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冷却均匀性差和局部过热问题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密度应用中的表现。针对该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流道结构和一种新型风冷导流板。利用仿真软件Fluent,... 传统风冷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冷却均匀性差和局部过热问题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密度应用中的表现。针对该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流道结构和一种新型风冷导流板。利用仿真软件Fluent,结合Bernardi生热理论、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及流固耦合边界条件,对双“Z”型和双“U”型流道结构的热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选定双“Z”型流道结构进一步分析导流板的有无配置、不同孔边长及入口风速对电池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导流板可以有效优化流量分布,提升电池组内部温度的均匀性;降低导流板孔边长能够显著降低最高温度。增大入口风速同样能改善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并平衡内部温差。本工作开发的新型微多孔板风冷热管理单元,能够快速释放方块状电池在大倍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显著提升储能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系统 导流板 流道结构 温度流速分布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压力对柴油撞壁喷雾及燃烧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刘栋 李向荣 +1 位作者 张智 魏福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9-786,共8页
为了实现喉口直径为100 mm的侧卷流燃烧室对柴油机燃烧性能进一步改善,本文利用可视化定容燃烧系统测试了80~120 MPa不同喷油压力下撞壁喷雾发展和燃烧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压力升高,撞壁喷雾与侧卷流燃烧室壁面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壁... 为了实现喉口直径为100 mm的侧卷流燃烧室对柴油机燃烧性能进一步改善,本文利用可视化定容燃烧系统测试了80~120 MPa不同喷油压力下撞壁喷雾发展和燃烧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压力升高,撞壁喷雾与侧卷流燃烧室壁面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壁面导流效果和干涉壁射流贯穿能力增加,均有助于燃油喷雾扩散。喷油压力从120 MPa降至80 MPa,削弱了壁面导流效果,近壁面导流圆弧附近存有残留燃油,显示出局部高温高KL因子分布,且燃烧后期3.7 ms的干涉区仍有高温火焰持续燃烧。对于侧卷流燃烧系统,提高喷油压力利于壁面导流和干涉壁射流作用发挥,有助于提高燃烧速率并加快碳烟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侧卷流燃烧室 喷油压力 撞壁喷雾与火焰 导流特性 碳烟 双色法 定容燃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陡坡弯道水流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青 黄细彬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弯道急流有其独特的冲击波现象,流态极其复杂,为研究弯道对急流的影响和提出改善措施增添了困难。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和VOF法,以某工程溢洪道为依托,利用Flow-3D软件,对陡坡弯道段的急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 弯道急流有其独特的冲击波现象,流态极其复杂,为研究弯道对急流的影响和提出改善措施增添了困难。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和VOF法,以某工程溢洪道为依托,利用Flow-3D软件,对陡坡弯道段的急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据的验证,显示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了陡坡弯道对急流流态的影响,提出了导流墙法的弯道急流优化方案,通过物理模型进一步证明,采用导流墙法可有效改善急流弯道水流流态,表明借助Flow-3D软件对弯道水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水流 三维数值模拟 RNG K-Ε紊流模型 VOF方法 导流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汽器冷凝分布特性的喉部导流结构优化
7
作者 孙伟 郑清文 +3 位作者 阳欧 颜强 姬艳云 谢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大型凝汽器喉部蒸汽出口流量分布与凝汽器各跨冷凝量存在不匹配的问题,据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某600MW凝汽器喉部出口区域流场的不匹配特征,并探究适用于该类大型凝汽器喉部的直挡板和翼型挡板导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抽汽管路间隙区... 大型凝汽器喉部蒸汽出口流量分布与凝汽器各跨冷凝量存在不匹配的问题,据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某600MW凝汽器喉部出口区域流场的不匹配特征,并探究适用于该类大型凝汽器喉部的直挡板和翼型挡板导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抽汽管路间隙区域的蒸汽流速较大,可达194m/s;减温减压器、低压加热器和抽汽管路下方蒸汽流速较小,并存在流动死区。对应原始流场的流量匹配系数为64.7%,总压损失为79.6Pa;翼型导流挡板方案对应的流量匹配系数最高,为75.4%,总压损失为94.3Pa;综合考虑流量匹配系数和总压损失,直导流挡板可作为优选方案,对应流量匹配系数为74.8%,总压损失为90.7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喉部 冷凝分布 导流结构 数值模拟 匹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扩散段直径对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陶贤明 刘红伟 +3 位作者 陈运杰 张瑾 李彦军 李亚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68,185,共8页
为提升大型低扬程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性能,基于流道出口扩散段椭圆型廓设计,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探讨出口扩散段直径对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别调整出水流道喇叭管的最大直径D_(1)、导水锥的最大直径D_(2),以及同时调... 为提升大型低扬程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性能,基于流道出口扩散段椭圆型廓设计,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探讨出口扩散段直径对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别调整出水流道喇叭管的最大直径D_(1)、导水锥的最大直径D_(2),以及同时调整两者,对比了不同直径方案下出水流道的流速均匀度、水力损失及动能回收率等指标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熵产理论,揭示了出口扩散段整体直径对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仅增加喇叭管最大直径D_(1)时,泵装置最高效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喇叭管最大直径D_(1)=2.09D_(0)(D_(0)为叶轮直径)时,泵装置效率最高,出水流道水力损失相对初始方案减小了1 cm;当仅增加导水锥最大直径D_(2)时,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先减小后增大,在导水锥最大直径D_(2)=2.09D_(0)时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最小;当喇叭管与导水锥最大直径D_(1)和D_(2)同时增加时,泵装置最高效率逐渐提高,在最大整体直径D_(1)与D_(2)均为2.28D_(0)时获得最高效率值,出水流道水力损失相对初始方案减小了1.8 cm。研究结果可为双向流道泵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扩散段 喇叭管 导水锥 双向流道泵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叶高度改变对旋流器内部水力特性影响分析
9
作者 卫松 李永业 +2 位作者 张向东 张林 刘盈含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探究导叶片式旋流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旋流器内部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将导叶高度这一结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导叶高度旋流器的水力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导叶直段和扭曲程度较小的扭曲段,... 为了探究导叶片式旋流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旋流器内部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将导叶高度这一结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导叶高度旋流器的水力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导叶直段和扭曲程度较小的扭曲段,轴向速度在导叶表面附近较低,而在管道中心和导叶远处较高。对于扭曲程度较大的扭曲段,轴向速度从迎水面至背水面逐渐增加,并且随着导叶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导叶直段的径向速度较低,而在扭曲段,径向速度随着扭曲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迎水面附近,径向速度朝向管道轴线,而在背水面附近则朝向管道壁,这两种速度模式交替出现;导叶扭曲程度的增加导致断面周向速度增大。背水面和迎水面附近的周向速度高于远离导叶的区域,且背水面的速度高于迎水面。导叶内缘存在负周向速度区域,其极小值的绝对值随着导叶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导叶前缘和后缘的局部机械能损失随着导叶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导叶段沿程的机械能损失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导叶高度越大,损失速度越快。旋流器的机械效率随着导叶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提高。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旋流器结构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螺旋流 导叶高度 旋流特性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风板对片烟复烤干燥室的热流场影响研究
10
作者 付连广 王立华 +3 位作者 蒋维 张浩 宗样样 杨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0-215,共6页
由于干燥室内热流场分布不均匀,片烟复烤存在干燥不均匀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在干燥室内设置不同结构与角度的导风板以优化热流场分布。结合湍流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上进风式干燥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耦合的COMSOL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仿... 由于干燥室内热流场分布不均匀,片烟复烤存在干燥不均匀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在干燥室内设置不同结构与角度的导风板以优化热流场分布。结合湍流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上进风式干燥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耦合的COMSOL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片烟复烤干燥室内流场不均匀系数和温度不均匀系数。结果表明,当导风板孔径为20 mm、孔距为60 mm、导风板倾角为5°时,烟叶层上热流场分布较均匀,且平均风速和平均温度都有所提高。在改进导风板后,烟叶层上流场不均匀系数由20.51%降低到13.24%,平均风速由0.68 m/s提高到0.76 m/s;烟叶层温度不均匀系数由12.71%降低到7.71%,平均温度由29.44℃提高到3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复烤 热流场 温度场 均匀性 导风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发射场导流器型面参数预测优化
11
作者 王昕宇 姜毅 沈博晗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9,共9页
基于对火箭发射过程中高温燃气对导流槽表面烧蚀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导流槽表面最高温度的创新算法。该算法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技术获取样本数据,拟合样本计算结果由Kriging拟合算法构建代理模型,以预测不同型面参数下导流槽... 基于对火箭发射过程中高温燃气对导流槽表面烧蚀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导流槽表面最高温度的创新算法。该算法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技术获取样本数据,拟合样本计算结果由Kriging拟合算法构建代理模型,以预测不同型面参数下导流槽表面的最高温度值。结合样本数据分析与优化构型计算,进一步分析了导流槽结构尺寸参数对其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在建立代理模型的基础上,以遗传算法计算获得基本段直段长度为2 084.2 mm、导流面曲率半径为2 276.0 mm、导流面倾角为62.2°时,导流槽表面温度达到最低值。通过对不同导流槽尺寸参数组合下的燃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导流槽表面的高温区和高压区分布特征,并对优化构型与原最优工况在压力梯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导流槽外侧区域,由于燃气直接冲击形成的高温区和高压区较为集中;与优化构型相比,原最优工况在外侧附近的压力梯度分布更为显著,对燃气流动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导致燃气经过压缩后温度升高,从而使得导流槽表面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文中研究结论为火箭发射装置导流槽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射流 导流槽 拉丁超方采样 KRIGING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分析与智能优化的导叶式混流泵多工况优化
12
作者 丁征 袁建平 +3 位作者 陈颖俊 戴秋萍 陈松山 王梦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8-356,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混流泵的多工况优化,以一中比转数导叶式混流泵叶轮为研究对象,以反问题设计方法为基础,以轮毂及轮缘处载荷控制参数NC_(h),ND_(h),K_(h),NC_(s),ND_(s)和K_(s)为设计参数,以0.8 Q_(des)和1.1 Q_(des)(Q_(des)为设计流量)... 为进一步研究混流泵的多工况优化,以一中比转数导叶式混流泵叶轮为研究对象,以反问题设计方法为基础,以轮毂及轮缘处载荷控制参数NC_(h),ND_(h),K_(h),NC_(s),ND_(s)和K_(s)为设计参数,以0.8 Q_(des)和1.1 Q_(des)(Q_(des)为设计流量)处效率为优化目标,以1.0 Q_(des)处扬程为约束条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开展多工况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参数ND_(h),K_(h),NC_(s),ND_(s)和K_(s)对0.8 Q_(des)和1.1 Q_(des)工况处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在优化设计中应该被重点考虑;轮毂及轮缘处后加载有利于小流量工况下效率的提升,而两者前加载则有利于大流量工况下效率的提升;优化后模型在0.8 Q_(des),1.0 Q_(des)和1.1 Q_(des)处效率分别为82.32%,88.13%和86.50%,较原始模型分别提升了0.73%,0.99%和1.55%.内流分析表明,叶轮进口处二次流的改善及导叶内湍动强度的降低是优化后模型效率提升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叶式混流泵 数值模拟 反问题设计 参数分析 智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导激光耦合装置内流场仿真研究
13
作者 袁洋 李灵 +2 位作者 王恒 许新宇 武鑫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9-54,共6页
为了研究水导激光耦合装置入口倾斜角度和竖直流道数量对耦合腔内部流场的影响,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在入口压力为10 MPa和喷嘴孔直径为0.12 mm条件下,对不同结构参数耦合腔的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以优... 为了研究水导激光耦合装置入口倾斜角度和竖直流道数量对耦合腔内部流场的影响,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在入口压力为10 MPa和喷嘴孔直径为0.12 mm条件下,对不同结构参数耦合腔的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以优化耦合装置。并通过分析优化后耦合装置内部流场状态及射出状态,验证优化后的耦合装置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当耦合装置入口倾斜角度为60°、竖直流道数量为8时,耦合腔内部流场最均匀、稳定。优化后耦合装置内部流场均匀稳定,喷嘴孔内产生了水流缩流现象,水流直径为喷嘴孔直径的80%,水流射出后形成了长度为70 mm的稳定且准直的水束。研究成果为水导激光耦合装置内的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导激光 耦合装置 数值模拟 稳定长度 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驱动液阻全桥先导的导叶机构控制阀研究
14
作者 张宏程 王彬 +1 位作者 陈诗思凌 马腾飞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3,共9页
针对高速开关阀驱动的导叶机构控制阀响应慢、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压电驱动液阻全桥先导的导叶机构控制阀。通过建立导叶机构控制阀数学模型,结合仿真软件对导叶机构控制阀的流量特性、启闭时间进行仿真研究。同时,分析脉冲宽度调制... 针对高速开关阀驱动的导叶机构控制阀响应慢、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压电驱动液阻全桥先导的导叶机构控制阀。通过建立导叶机构控制阀数学模型,结合仿真软件对导叶机构控制阀的流量特性、启闭时间进行仿真研究。同时,分析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载波频率以及占空比与控制阀输出流量间的关系,并与高速开关阀驱动的导叶机构控制阀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压电驱动液阻全桥先导的导叶机构控制阀开启、关闭响应时间分别缩短约3 ms和7 ms。200 Hz的PWM载波频率下,输出流量-占空比线性区增大约10%。压电驱动的控制阀对导叶机构的控制精度提高,其中作动筒位移误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约为0.35 mm,减小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压电驱动 可变液阻 导叶机构 流量特性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导叶设计及其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15
作者 杨家富 王文全 +2 位作者 王秀 魏新宇 裴俊先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5,185,共6页
活动导叶作为水轮机的重要导流部件,紧邻转轮,其尾涡结构会进入下游转轮流道,影响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具有光滑前缘的变截面仿生活动导叶,分析了不同攻角和不同前缘凸起数量下导叶自身水动力特性、尾迹区压力脉动特征和导... 活动导叶作为水轮机的重要导流部件,紧邻转轮,其尾涡结构会进入下游转轮流道,影响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具有光滑前缘的变截面仿生活动导叶,分析了不同攻角和不同前缘凸起数量下导叶自身水动力特性、尾迹区压力脉动特征和导叶周围流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攻角下,仿生导叶受到的水动力力矩和径向力相对于原始导叶都大幅降低,最大力矩下降51.2%(攻角20°,sin-two模型),最大径向力下降40.6%(攻角20°,sin-two模型)。sin-three仿生导叶压力脉动降低显著,对于同一导叶高度处的不同监测点,各导叶模型压力脉动幅值大致相同。sin-three仿生导叶对负力面大尺度流动分离的抑制作用效果最佳,甚至在大攻角30°时,也展现出优秀的流动分离抑制作用。基于仿生的被动流动控制措施对优化水电机组在小流量工况运行时(或导叶处于较大的攻角)的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活动导叶 外形设计 被动流动控制 压力系数 压力脉动 涡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导激光加工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微槽工艺研究
16
作者 印文典 余泽 +4 位作者 邢光浩 苟绍轩 杨航 李寅瑞 黄莉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4,共6页
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因高硬度、耐高温、低成本而成为隔热与绝缘功能材料的首选,但其脆性大、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的特性使传统加工技术难以满足微槽切割的质量和精度要求。对此,提出采用水导激光加工Al_(2)O_(3)/Al_(2)O_(3)... 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因高硬度、耐高温、低成本而成为隔热与绝缘功能材料的首选,但其脆性大、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的特性使传统加工技术难以满足微槽切割的质量和精度要求。对此,提出采用水导激光加工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微槽的方案,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对微槽形貌和精度的影响,并揭示了去除机理。结果表明,水导激光通过激光烧蚀和水束冲刷的共同作用,使材料产生熔化与升华,进而实现材料去除,其中激光功率是打通微槽的关键参数。当采用激光功率20 W、扫描间距20μm、扫描速度0.2 mm/s的工艺参数加工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微槽,能够满足宽度0.1^(0)_(-0.05)mm、深度0.4^(+0.2)_(-0.2)mm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 水导激光 微槽加工 水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是否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正平 赵魏兰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7,共11页
近年来,数字金融在农村市场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为推动我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的县域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 近年来,数字金融在农村市场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为推动我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的县域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数字金融通过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数字金融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3)数字金融对南方县、非贫困县、传统信贷投入高的县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更大。上述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时代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县域 产业结构升级 引导资金流向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集泵站改造叶轮选型及流道改形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文军 刘木秀 +2 位作者 王铁力 仇宝云 黄先北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7,共10页
针对沙集泵站空化汽蚀较为严重,在工程加固改造时主体结构不变,无法通过降低站房底板增加叶轮淹没深度,从而提高空化性能的实际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考虑泵站进口不同水位,对水泵装置全流道内部流动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水泵空... 针对沙集泵站空化汽蚀较为严重,在工程加固改造时主体结构不变,无法通过降低站房底板增加叶轮淹没深度,从而提高空化性能的实际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考虑泵站进口不同水位,对水泵装置全流道内部流动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水泵空化和能量特性。小幅降低叶轮中心高程,不仅未能减小空化范围,反而降低了泵装置效率,不宜采用。通过优选水泵水力模型、降速、增径并适当修整流道等方法,在保证泵装置能量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水泵空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方案一:叶轮直径增至1.68 m,转速降至250 r/min,基本消除了叶片进水边附近的附着空化,同时能够满足泵站特征水位组合下的流量和效率。成果也可用于类似泵站的设计和机组的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立式导叶式混流泵站 更新改造 空化性能 叶轮选型 CFD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柔性生产资源的分布式农机生产调度优化
19
作者 康立军 刘欢 +1 位作者 代永强 秦立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63-374,共12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分布式制造和调度系统已成为大型农机生产企业的主流生产模式。针对农机生产过程中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构建出一种分布式两阶段异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模型,提出了一种知识引导的分布估计算法,求解分布式异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分布式制造和调度系统已成为大型农机生产企业的主流生产模式。针对农机生产过程中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构建出一种分布式两阶段异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模型,提出了一种知识引导的分布估计算法,求解分布式异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模型的子问题:工厂分配、工件加工顺序和加工机器分配。改进的分布估计算法融合了多种启发式构造和随机方法进行种群初始化,并对候选解进行迭代优化,通过对求解问题的特性进行分析,提高关键加工阶段加工资源的利用率,对于不同规模的调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知识引导的强化机制和多种局部搜索策略。通过仿真实验,将提出的算法与其他三类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的分布估计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调度问题特性引导算法的演化过程,可有效地提升知识引导的分布估计算法对于分布式异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估计算法 混合流水车间调度 分布式调度 知识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ven Endo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用于治疗颅内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立山 陈清亮 +6 位作者 李腾飞 詹鹏超 申猛 梁昊 郑鸣 李照军 马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446,共3页
血管内介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临床常采用“Y”形和“T”形双支架双微导管组合栓塞技术或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予以治疗[1-2],操作方法复杂,治疗中及治疗后血栓形成及复发风... 血管内介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临床常采用“Y”形和“T”形双支架双微导管组合栓塞技术或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予以治疗[1-2],操作方法复杂,治疗中及治疗后血栓形成及复发风险较高。Woven Endo Bridge(简称WEB装置)为新型自膨式瘤内扰流装置,由多条镍钛合金网丝编织而成,可置于瘤体内封堵瘤颈,并通过血液扰流封闭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3]。本研究观察WEB装置用于治疗颅内血管分叉部未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治疗转归 血流导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