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eening of Adoptive Elite Tea (Camellia sinensis) Clones
1
作者 Muhammad Razaq Hasnain Alam +1 位作者 Muhammad Ishfaq Salahudd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4期33-36,共4页
The research screening of adoptive elite tea clones was conducted at NTRI, Mansehra during 2011-2012. Nine clones 101Aa, 105aa, 108aa, 561aa, ll7aa, 219ab, 470bb and 180bd were evaluated for seedling performance. Rand... The research screening of adoptive elite tea clones was conducted at NTRI, Mansehra during 2011-2012. Nine clones 101Aa, 105aa, 108aa, 561aa, ll7aa, 219ab, 470bb and 180bd were evaluated for seedling performance.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as used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Data was recorded on variou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fter 8 month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survival percentage, shoot length, number of roots plant-1, number of leaves plant1 and root length were observed in clone 105aa. While the highest fresh weight and dry weight of leaves were observed in clones 117aa and 105aa. The clone 105aa was drought resistant, high survival percentage and root growth.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clone 105aa was recommended for cultivation through cuttings in the hilly areas of Pakistan where unequal rainfall distribution was a major hit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Camellia sinensis cl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neIRD:面向代码溯源的克隆代码继承关系判定方法
2
作者 姜智文 任怡 +3 位作者 杨立明 管剑波 李宝 谭郁松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代码溯源成为管理软件源代码、降低潜在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代码克隆检测的大规模代码溯源分析,从其检测结果中鉴别代码克隆对之间的继承关系,对代码来源追踪、组件依赖关系分析、软件脆弱性分析以及代码... 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代码溯源成为管理软件源代码、降低潜在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代码克隆检测的大规模代码溯源分析,从其检测结果中鉴别代码克隆对之间的继承关系,对代码来源追踪、组件依赖关系分析、软件脆弱性分析以及代码缺陷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方法在原始代码片段存在微小修改的情况下,会产生许多误判,并且检测克隆对的效率也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代码溯源中克隆代码继承关系的判定方法CloneIRD,包括一个基于自研快速分布式克隆检测工具FastDCF的代码溯源分析框架,以及该框架的核心算法——基于代码演化信息的克隆代码继承关系判定算法EIHR。为验证框架和算法的有效性,首先设计并实现了CloneIRD方法,并在Linux内核V4.9和V4.12的开源代码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loneIRD方法能够有效判定代码溯源结果中克隆对的继承关系,且基于FastDCF的溯源分析框架能够胜任大规模代码的溯源分析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溯源 克隆代码 克隆检测 代码继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rly growth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21 Eucalyptus clones in Leizhou Peninsula
3
作者 Xie Yini Mo Xiaoyong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153-161,共9页
The growth, morphology, and wind resistance of 21 Eucalyptus clon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Leizhou Peninsula, Zhanjiang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each index phenotype varied ... The growth, morphology, and wind resistance of 21 Eucalyptus clon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Leizhou Peninsula, Zhanjiang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each index phenotype varied from 15.21%-42.4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clones in growth indexes. The top five clones with high individual volume were JJ144, 2#, 28#, 9#, and JJ197. The morphological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clones.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clones in wind resistance index, and the clones with good wind resistance were 28#, JJ162, JJ195 and JJ215, their preservation rate were more than 80%. It was found that tree height and DBH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individual volume, and stem form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branch.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JJ144, 2#, 28#, 9# and JJ162 were the excellent clones with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Leizhou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风性 雷州地区 林业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胁迫对楸树不同无性系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4
作者 陈慧玲 张新叶 +4 位作者 张玲 马林江 黄国伟 彭新荣 杨胜基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205,共10页
[目的]探究江汉平原区不同楸树无性系耐水淹能力差异,科学指导该区域楸树良种培育与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室外淹水池淹水和室内水槽淹水两种试验方法对江汉平原区引种种植的6个楸树无性系进行水淹胁迫处理,了解水淹胁迫对楸树1年生幼苗... [目的]探究江汉平原区不同楸树无性系耐水淹能力差异,科学指导该区域楸树良种培育与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室外淹水池淹水和室内水槽淹水两种试验方法对江汉平原区引种种植的6个楸树无性系进行水淹胁迫处理,了解水淹胁迫对楸树1年生幼苗和当年生扦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随着水淹胁迫时间的延长,植株叶片次第出现下垂、发黄到卷曲,再到脱落的过程,解除水淹胁迫后部分无系性能恢复正常生长;水淹胁迫对不同楸树无性系叶片和根系的生理特征指标产生的影响不同,不同无性系对水淹胁迫的应对速度和调节能力有显著差异,相对于叶的生理响应,根系生理指标的变化能更准确表征楸树无性系的耐水淹能力。[结论]不同年龄段楸树幼苗耐水淹能力不同,当年生扦插幼苗优于1年生扦插幼苗。在室外淹水胁迫试验中,107号耐水淹能力优于其它3个无性系;在室内水槽淹水试验中,鄂抗1号耐水淹能力优于其它2个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 水淹胁迫 生理特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tSUT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5
作者 巩慧玲 杨雅倩 +3 位作者 梁金永 田泽 冯再平 鲍婧婷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StSUT2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光照时间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马铃薯StSUT2启动子区域内存在多个光响应元件以及脱落酸等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StSUT2基因于光照4 h后在花和老叶中表达量较高;光照16 h后在花中表达量最高;此外,StSUT2在雄蕊和雌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全花。综上,StSUT2在花器官尤其在花蕊组织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马铃薯StSUT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tSUT2启动子 克隆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Fnip1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黄正洋 孔令琳 +4 位作者 王钱保 李春苗 吴兆林 黄华云 赵振华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了明确鸡卵泡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Fnip1)特征及其表达规律,本研究选择苏禽3号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对其序列特性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利用RT-qPCR方法检测了Fnip1... 为了明确鸡卵泡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Fnip1)特征及其表达规律,本研究选择苏禽3号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对其序列特性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利用RT-qPCR方法检测了Fnip1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获得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开放阅读框为3474 bp,位于第13号染色体16191415 bp至16251731 bp之间,编码115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Fnip1基因有20个外显子,FNIP1蛋白含有FNIP_N、FNIP_M和FNIP_C等3个结构域;进化树显示,鸡先与鸟类聚为一类,再与哺乳动物聚为一支,在禽类上序列保守。FNIP1蛋白为亲水性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28310,理论等电点为5.25。蛋白质二级结构由α-螺旋(34.40%)、β-折叠(4.06%)、延伸链(13.74%)、无规则卷曲(47.80%)组成。表达分析结果显示,Fnip1基因在鸡的胸肌和腿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发现其在鸡肌肉组织中有较高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Fnip1基因在鸡肌肉生长发育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nip1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7
作者 郑琪 赵李 +3 位作者 李滨 李宏伟 吉万全 张学勇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9,共11页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异源六倍体,拥有众多野生、半野生近缘植物,为其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我国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50...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异源六倍体,拥有众多野生、半野生近缘植物,为其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我国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30多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于80年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小麦染色体工程理论和技术体系,后经外源染色体片段分子鉴定技术的不断改良,特别是在国家项目持续支持下,我国学者近些年完成了多个外源抗病基因的克隆和机理解析,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我国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做出了杰出贡献。李振声院士也因其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于2024年国庆前夕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本文以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发展的历史为主线,概括总结了老一辈科学家的贡献与成就,并对最近5年的突出进展进行了简要梳理,以致敬先辈、激励来者,为种质资源的创新、外源基因的转移、克隆及利用继续努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远缘杂交 染色体工程育种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源和口唇源羊口疮病毒ORF128基因的比较分析
8
作者 樊月圆 刘泽武 +6 位作者 袁嘉芮 张瑞雪 陈媛媛 周冬雪 段宁 四朗玉珍 富国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分析羊口疮病毒(ORFV)肠道源和口唇源锚蛋白ORF128基因和蛋白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对肠道源和口唇源ORFV的ORF128基因PCR扩增后克隆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及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磷酸化位点和跨膜结... 分析羊口疮病毒(ORFV)肠道源和口唇源锚蛋白ORF128基因和蛋白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对肠道源和口唇源ORFV的ORF128基因PCR扩增后克隆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及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磷酸化位点和跨膜结构域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肠道源和口唇源ORFV的ORF128基因长度均为1506 bp,编码501个氨基酸;肠道源和口唇源ORF128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0%,存在8个氨基酸突变。氨基酸组成显示,肠道源和口唇源ORF128蛋白丙氨酸含量最高。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显示,口唇源ORF128蛋白不稳定系数为38.72,提示该蛋白可能为稳定蛋白;肠道源ORF128蛋白不稳定系数为41.33,提示该蛋白可能为不稳定蛋白。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口唇源ORF128蛋白含有33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肠道源ORF128蛋白含有35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说明ORFV肠道源和口唇源的ORF128基因存在差异,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羊口疮病毒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ORF128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年生桉树无性系木材湿胀性与吸水性变异研究
9
作者 刘媛 吴永富 +4 位作者 唐梦云 卢翠香 周料 李蔷薇 陈建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以10年生6个桉树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干燥及吸湿的方法对木材的湿胀性和吸水性进行测定,分析无性系间、单株间、树干高度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不同树干高度部位间材性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间... 以10年生6个桉树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干燥及吸湿的方法对木材的湿胀性和吸水性进行测定,分析无性系间、单株间、树干高度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不同树干高度部位间材性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间和株间木材弦向、径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树干高度对弦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有显著影响,但对径向线湿胀率影响不显著;6个无性系中,11号与3号无性系吸水率最高,而14号无性系吸水率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湿胀性指标呈中度至高度正相关,湿胀性指标与吸水性相关度不高,在桉树无性系良种选育时可以进行独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无性系 湿胀性 吸水性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化措施对日本落叶松生根力衰退的阻滞效应
10
作者 韩华 谢允慧 +2 位作者 张恺恺 王笑山 孙晓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共6页
为探究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扦插繁殖中的老龄化进程及其阻滞可能性,以日本落叶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从造林后不同年龄阶段和连续扦插繁殖、修剪后无性系生根表现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造林10 a(株龄为12 a)后生根能力开... 为探究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扦插繁殖中的老龄化进程及其阻滞可能性,以日本落叶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从造林后不同年龄阶段和连续扦插繁殖、修剪后无性系生根表现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造林10 a(株龄为12 a)后生根能力开始大幅下降,生根较好的台14无性系生根率、生根量和最长根长分别下降了16.5%、41.4%和66.5%,若不采取幼化措施,造林16 a(株龄为18 a)后该无性系生根率、生根量和最长根长分别下降67%、51.7%和81%,基本丧失扩繁利用的价值。从株龄7 a生的树形母株采穗扦插,营建二轮采穗圃,并每年进行整形修剪,其插穗生根率、扦插成活率和生长性状均较树形母株有显著改善,幼化效果显著。因此,根据无性系生根性状及测定林生长性状的初选结果,采集生根和生长兼优无性系的穗材营建二轮采穗圃,并结合适宜的母株修剪措施,能够有效延缓待测无性系的老龄化进程,加速优选无性系的繁殖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无性系 插穗生根 连续扦插 修剪 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垂枝杉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11
作者 杜超群 董雷鸣 +3 位作者 许业洲 袁慧 王瑞珍 段爱国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5,共8页
[目的]研究罗田垂枝杉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高产、稳定的优良基因型,为林业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方法]以钟祥、咸宁和阳新3个试验点的罗田垂枝杉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测定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计算材积指数,... [目的]研究罗田垂枝杉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高产、稳定的优良基因型,为林业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方法]以钟祥、咸宁和阳新3个试验点的罗田垂枝杉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测定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计算材积指数,在对表型值空间变异进行矫正的基础上开展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并利用估算的无性系育种值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罗田垂枝杉无性系胸径、树高和材积指数变异丰富,且变异系数呈现出材积指数>胸径>树高的规律;多点联合分析发现3个生长性状的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以及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重复力为0.60~0.79,处于较高水平;3个试验点之间的B型遗传相关系数在0.41~0.65之间,参试无性系的生长差异主要来自于钟祥和阳新、钟祥和咸宁之间;利用材积指数无性系育种值对参试无性系进行排序,5号和22号在3个试验点表现良好,为稳定高产型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到28.31%,比实生对照提高25.00%。[结论]罗田垂枝杉生长性状表型变异丰富,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以及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效应均对无性系生长性状产生了极显著影响,22号和5号这两个系号为高产、稳定的优良无性系,适宜在鄂东南区域配套短周期小径材栽培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杉 无性系 互作效应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生长素响应基因AcIAA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2
作者 苏丽艳 党祎晗 +1 位作者 张九东 李琦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1,共6页
为了初步研究猕猴桃生长素诱导基因AcIAA9编码蛋白结构及其在猕猴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AcIAA9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152bp,编码383个氨基酸,疏水系数为-0.539,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 为了初步研究猕猴桃生长素诱导基因AcIAA9编码蛋白结构及其在猕猴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AcIAA9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152bp,编码383个氨基酸,疏水系数为-0.539,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可知AcIAA9蛋白为亲水性蛋白;预测其分子质量为41.04ku,等电点为8.45,不稳定系数为57.31;此外,AcIAA9蛋白具有Aux/IAA家族蛋白典型结构域和保守序列;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AcIAA9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进化分析表明,猕猴桃AcIAA9基因与茶树CsIAA9基因同源性最高,与葡萄VvIAA9基因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该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多样化的顺时作用元件,除参与调控真核基因转录的TATA框、CAAT框等基本元件外,还具有多种逆境胁迫响应因素,如厌氧胁迫、干旱胁迫等。Real-timeqPCR结果显示,AcIAA9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而花中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生长素 AcIAA9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花草胶孢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陆英 张巍懿 +4 位作者 贺春萍 梁艳琼 黄兴 易克贤 吴伟怀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全球热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柱花草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是柱花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是铁稳态调...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全球热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柱花草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是柱花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是铁稳态调控系统的关键因子,参与调控铁稳态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病原菌生长和致病力相关,目前有关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转录因子参与铁稳态调控系统相关研究尚未开展。本研究使用PCR克隆技术获得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包含一个1512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504个氨基酸,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比为11.70%;系统进化树显示,CgHapX蛋白与草莓炭疽病菌(C.aenigma,C.siamense)bZIP蛋白的亲缘关系为98.74%;该蛋白含典型bZIP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占27.98%、71.43%,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为靶标农药的生产及高效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CgHapX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抗病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冬静 高方园 +5 位作者 马居奎 唐伟 陈晶伟 梁昭 张成玲 孙厚俊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30,共10页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种植国,甘薯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种薯、种苗地频繁调运,甘薯病害发生日趋严重,新病害不断产生,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中国甘...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种植国,甘薯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种薯、种苗地频繁调运,甘薯病害发生日趋严重,新病害不断产生,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中国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甘薯抗病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研究思路。本文主要从甘薯抗真菌病、抗细菌病、抗线虫病以及抗病毒病相关基因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甘薯抗病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为甘薯抗病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基因克隆 真菌 细菌 线虫 基因功能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性克隆技术:突破、应用与伦理审视
15
作者 朱昀 闫路娜 孔德晶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89,共3页
体细胞核移植,是生殖性克隆实现的核心技术。本文回顾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3次突破:从格登的两栖动物克隆,到多莉羊的诞生与灵长类动物克隆成功。介绍了克隆在优良种畜繁育、医学治疗、濒危物种保护和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建立方面的重... 体细胞核移植,是生殖性克隆实现的核心技术。本文回顾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3次突破:从格登的两栖动物克隆,到多莉羊的诞生与灵长类动物克隆成功。介绍了克隆在优良种畜繁育、医学治疗、濒危物种保护和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建立方面的重要应用。2024年非人灵长类生殖性克隆再次取得重大的进展。但是,人类生殖性克隆会涉及伦理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性克隆 体细胞核移植 伦理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落叶松40个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综合评价
16
作者 木合塔尔·扎热 哈地尔·依沙克 +2 位作者 艾海提·克然木 赵万里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探讨新疆落叶松40个无性系光合特征参数和光合色素指标之间的异同,为新疆落叶松的合理开发利用、良种选育及其适栽区划分提供理论参考。以成林期的新疆落叶松40个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光合特征参数和光合色素指标的11项指标,对... 探讨新疆落叶松40个无性系光合特征参数和光合色素指标之间的异同,为新疆落叶松的合理开发利用、良种选育及其适栽区划分提供理论参考。以成林期的新疆落叶松40个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光合特征参数和光合色素指标的11项指标,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落叶松40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在组间总体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羧化效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在组间总体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YL-14无性系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最高,YL-27无性系胞间CO_(2)浓度最高,YL-6无性系蒸腾速率最高,YL-21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最高,YL-1无性系羧化效率最高;YL-35无性系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YL-29无性系叶绿素b含量最高,YL-34无性系叶绿素a/叶绿素b值最大。相关分析得知,光合特征参数之间、光合色素指标之间相关性水平较高,但两类指标间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新疆落叶松40个无性系11项指标归纳为4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5类。通过对光合特征参数和光合色素指标的评价,筛选出5个光合特性较好的无性系YL-35、YL-28、YL-25、YL-26和YL-23,这些无性系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等。综上所述,新疆落叶松40个无性系在光合特征参数和光合色素指标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和相关性,其中,YL-35、YL-28、YL-25、YL-26和YL-23无性系光合特征参数和光合色素指标的综合表现优于其他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落叶松 无性系 光合特性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克隆人:“跨媒介—交互”中的数字沉浸性研究——基于容积视频捕获技术的探讨
17
作者 沈嘉熠 温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容积视频捕获(Volumetric Video)是通过光学扫描来捕捉拍摄对象并生成动静两态4D数字影像模型的前沿机器视觉技术之一。与现有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它生成的数字克隆人是对真人一比一的真实呈现,故而数字克隆人所具有的视觉情感与叙事场景... 容积视频捕获(Volumetric Video)是通过光学扫描来捕捉拍摄对象并生成动静两态4D数字影像模型的前沿机器视觉技术之一。与现有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它生成的数字克隆人是对真人一比一的真实呈现,故而数字克隆人所具有的视觉情感与叙事场景于受众而言具有更深刻的沉浸性。本文从数字克隆人的生成逻辑、技术特性出发,深挖其背后生发的感知体验与情感投射,通过跨媒介叙事分析,结合实验室成果探索其沉浸意境与实践意义,揭示数字克隆人在经历“生产—创造”的过程后将客观形态和主观感性融合在一起,冲破了人与技术、人与审美、人与群体的边界,在虚拟世界中转化为现实的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体验 交互叙事 容积视频捕获 数字克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年生桉树无性系木材干缩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媛 张磊 +4 位作者 刘正兴 邱峙嵩 蒋兴成 卢翠香 陈建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00,共7页
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6个10年生桉树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气干(弦向、径向、差异、体积)干缩率、全干(弦向、径向、差异、体积)干缩率,分析不同无性系间及不同树高部位干缩性能的变异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干和全干... 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6个10年生桉树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气干(弦向、径向、差异、体积)干缩率、全干(弦向、径向、差异、体积)干缩率,分析不同无性系间及不同树高部位干缩性能的变异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干和全干2种状态下的弦向、径向、体积和差异干缩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干缩率性状沿树干高度向上变异趋势不一致,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干缩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桉树无性系木材差异干缩程度为2~3级,属于干缩率中等的树种。14号无性系在气干与全干状态下的差异干缩最小,可培育为高质量家具用材。桉树无性系干缩性质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无性系 干缩性能 差异干缩 木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MsTIFY77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9
作者 张岩 陈崎 +3 位作者 代蕊 李建伟 边林 张志强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9-727,共9页
TIFY家族蛋白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该家族蛋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TIFY结构域,通过参与植物内部的多种信号途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以及防御机制进行调节。本研究从‘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中克隆得... TIFY家族蛋白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该家族蛋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TIFY结构域,通过参与植物内部的多种信号途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以及防御机制进行调节。本研究从‘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中克隆得到MsTIFY77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以及表达模式分析,探究MsTIFY77基因在胁迫应答中的功能。结果发现,该基因全长1101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367个氨基酸,含有TIFY和CCT-2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MsTIFY77蛋白为不稳定蛋白,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紫花苜蓿MsTIFY77蛋白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豌豆(Pisum sativum),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毛苕子(Vicia villosa),鹰嘴豆(Cicer arietinum)和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的TIFY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预测MsTIFY77蛋白定位于细胞核。qRT-PCR结果显示,低温和干旱胁迫诱导该基因的表达,而脱落酸胁迫对该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MsTIFY77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TIFY77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PkSERKs基因克隆及在不同类型愈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20
作者 梁艳 王宇含 +3 位作者 赵雪莹 马天意 贯春雨 周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94,共12页
【目的】通过克隆红松PkSERKs基因,分析其表达特性,为研究该基因在红松体胚发生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克隆红松PkSERK1~3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其蛋白结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 【目的】通过克隆红松PkSERKs基因,分析其表达特性,为研究该基因在红松体胚发生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克隆红松PkSERK1~3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其蛋白结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进行亚细胞定位,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3个红松PkSERKs基因在7种类型红松愈伤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成功克隆PkSERK1、PkSERK2和PkSERK3基因,其cDNA全长分别为1824、1887和1437 bp,分别编码607、628和448个氨基酸。PkSERK1为酸性的亲水性稳定蛋白,PkSERK2为酸性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PkSERK3为碱性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PkSERK1和PkSERK2有1个信号肽,而PkSERK3没有信号肽;3个蛋白均为跨膜蛋白。PkSERK1、PkSERK2、PkSERK3分别与杉木ClSERK1~3、茶树CsSERK1-like、柳杉CjSERK3亲缘关系最近。PkSERK1和PkSERK2定位在细胞膜,PkSERK3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核。qRT-PCR分析结果表明,PkSERK1基因在红松高胚性的愈伤组织和含球形胚的愈伤组织中均高表达;PkSERK2在褐化的愈伤组织中高表达;PkSERK3仅在高胚性的愈伤组织中高表达。【结论】从红松中克隆获得PkSERK1、PkSERK2、PkSERK3基因,PkSERK1可能在红松愈伤组织胚性的保持及早期球形胚分化中起作用,高水平的PkSERK2可能与红松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EC)褐化及球形胚分化有关,PkSERK3可能仅在红松愈伤组织胚性的保持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体细胞胚发生 胚性愈伤组织 PkSERKs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