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F- PROPAGATING HIGH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W,Ti)C POWDERS 被引量:3
1
作者 Li Jinfeng Zheng Ziqiao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Zhang Zhao (Institute of Metallurgy Physicochemistry and Material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The effects of preheating temperature and W powder size on the Self propagating High temperature Synthesis(SHS) of Ti W C system were studied. Preheated mixtures and the decrease of W powder size can accelerate the fo... The effects of preheating temperature and W powder size on the Self propagating High temperature Synthesis(SHS) of Ti W C system were studied. Preheated mixtures and the decrease of W powder size can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W,Ti)C powders. The uniphase (W,Ti)C (WC∶TiC=5∶5) powders with 0.32% free carbon were synthesized from Ti, W, C powders by SHS. The powder size of the product was 3~5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 PROPAGATING high temperature synthesis(SHS) Ti W C system (W Ti)C POWD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对锌-空气电池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马润山 王海燕 +6 位作者 张琦 杨建新 汤彬 李睿 李双寿 林万明 范晋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开发高氧还原和氧析出性能、稳定和低成本阴极催化剂是实现锌-空气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本工作以FeCl_(3)、NiCl_(2)、ZnCl_(2)和甲酰胺为原材料,采用水热合成-高温碳化-低温硫化的制备方法引入层状MXene材料,制备了FeNiSNC7∶3@MXene双... 开发高氧还原和氧析出性能、稳定和低成本阴极催化剂是实现锌-空气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本工作以FeCl_(3)、NiCl_(2)、ZnCl_(2)和甲酰胺为原材料,采用水热合成-高温碳化-低温硫化的制备方法引入层状MXene材料,制备了FeNiSNC7∶3@MXene双金属复合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并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电化学性能和电池性能。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催化材料制备的电池在电池测试中具有0.74 V的窄电压间隙,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79 mW/cm^(2),为二维材料与非贵金属催化剂结合提升锌-空气电池催化剂性能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材料 双金属复合材料催化剂 水热合成 高温碳化 低温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氢化−脱氢制备钛粉工艺优化
3
作者 周可心 杨占鑫 +3 位作者 王俊博 母敏萱 陈健 齐国超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优化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氢化脱氢制备钛粉工艺过程,改变传统钢球球磨为闭环气流研磨,改变传统抽空脱氢工艺为减压点燃工艺,研究了优化工艺下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氢化和脱氢前后样品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自蔓... 为优化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氢化脱氢制备钛粉工艺过程,改变传统钢球球磨为闭环气流研磨,改变传统抽空脱氢工艺为减压点燃工艺,研究了优化工艺下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氢化和脱氢前后样品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氢化制得的氢化钛氢含量较高(4.662%,质量分数),闭环气流研磨氢化后样品粒度均匀,粒度分布范围为40~250μm。与传统抽空脱氢工艺相比,减压点燃脱氢工艺有助于控制钛粉样品中N、O、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氢化−脱氢工艺 氢化钛 钛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基钙钛矿水热合成及高温相变和表面活性位研究
4
作者 陈冠宜 徐骏伟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为探讨锡基钙钛矿的高温晶相变化及表面活性位如酸、碱位点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ASn(OH)_(6)(A=Ca、Sr、Ba)前驱体,并在800℃空气氛围下焙烧获得纯相的ASnO_(3)(A=Ca、Sr、Ba)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使用XRD、FT-IR、Raman、... 为探讨锡基钙钛矿的高温晶相变化及表面活性位如酸、碱位点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ASn(OH)_(6)(A=Ca、Sr、Ba)前驱体,并在800℃空气氛围下焙烧获得纯相的ASnO_(3)(A=Ca、Sr、Ba)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使用XRD、FT-IR、Raman、XPS和TEM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aSnO_(3)和SrSnO_(3)为正交晶相,BaSnO_(3)为具有肖特基缺陷的立方晶相,随着温度从室温升高至800℃,CaSnO_(3)和BaSnO_(3)不发生晶相变化,而SrSnO_(3)在高温下会由正交晶相(Pnma)向正交晶相(Imma)转变。表面酸碱性位点与A位离子的碱性密切相关,A位离子碱性越强,碱性位点越丰富,酸性位点越少。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碱中心量与氧空位浓度相关;氧空位浓度取决于平均金属-氧键键能,平均金属-氧键键能越低,氧空位和中等强度碱中心越丰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是优良的氧离子导体,在一些临氧的多相催化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能,阐明其高温相变和表面活性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其在该类反应中的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钙钛矿合成 高温相变 表面活性中心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B_(4)C复相陶瓷自蔓延热爆炸烧结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云飞 高鑫 +1 位作者 陈鹏万 刘开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了探究高硬度复相陶瓷高效且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爆炸烧结技术,开展制备二硼化钛/碳化硼(TiB_(2)/B_(4)C)复相陶瓷的研究,成功制备厚度约为1 cm、直径约为5 cm的TiB_(2)/B_(4)C复相陶瓷块体。烧结样品物相和微观... 为了探究高硬度复相陶瓷高效且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爆炸烧结技术,开展制备二硼化钛/碳化硼(TiB_(2)/B_(4)C)复相陶瓷的研究,成功制备厚度约为1 cm、直径约为5 cm的TiB_(2)/B_(4)C复相陶瓷块体。烧结样品物相和微观结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样品中TiB_(2)相和B_(4)C相分布均匀,截面观察到致密的微米级颗粒。该方法制备的样品致密度和硬度较高,随冲击压力不同,致密度范围在90%~93%之间,相应平均维氏硬度为16.64~17.35 GPa;根据不同条件下回收样品的微结构、致密度等分析,冲击压力和起爆时刻生坯温度对TiB_(2)/B_(4)C复相陶瓷烧结质量有重要影响;冲击压力为40 GPa,生坯温度为1800 K时,烧结致密度为93%;为进一步提高烧结质量,应提高冲击压力或冲击波作用时间。研究表明自蔓延热爆炸烧结技术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高硬度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B_(4)C 复相陶瓷 自蔓延高温合成 爆炸烧结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镧掺杂锰酸锂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利强 段长征 +1 位作者 郑好博 许光日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6-1729,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氧化镧掺杂的锰酸锂材料,研究了氧化镧不同掺杂比例(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分别为0%、0.5%、1.0%和1.5%)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镧掺杂量为1%时,所制的锰酸锂材料在1 C下比容量最大,达到120.42 mAh/g...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氧化镧掺杂的锰酸锂材料,研究了氧化镧不同掺杂比例(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分别为0%、0.5%、1.0%和1.5%)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镧掺杂量为1%时,所制的锰酸锂材料在1 C下比容量最大,达到120.42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最高,达96.76%;100次循环的1 C容量保持率最大,为9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掺杂 高温固相合成法 锰酸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外非线性硒镓钡多晶的合成与提纯研究
7
作者 周强 王振友 +6 位作者 吴海信 黄昌保 倪友保 余学舟 胡倩倩 刘国晋 魏玲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2-829,共8页
硒镓钡晶体(BaGa_(4)Se_(7),BGSe)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红外非线性晶体。本文分别采用双温区法和高压辅助法合成硒镓钡多晶原料,并设计大温度梯度快速提纯方法对合成后的多晶料进行提纯。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 硒镓钡晶体(BaGa_(4)Se_(7),BGSe)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红外非线性晶体。本文分别采用双温区法和高压辅助法合成硒镓钡多晶原料,并设计大温度梯度快速提纯方法对合成后的多晶料进行提纯。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提纯前后的BGSe多晶的物相组成和杂质浓度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谱与理论模拟图谱结果一致,无杂峰;ICP-MS等测试结果表明,提纯后晶锭中的Fe、Al等金属杂质以及O杂质含量均得到明显降低。本工作可为高品质单晶生长提供原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多晶合成 双温区法 高压辅助法 大温度梯度提纯 红外非线性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早籼稻灌浆期生理变化与垩白形成的关系
8
作者 许金科 谢琴 +4 位作者 魏曼琳 彭仟 苏益 萧浪涛 蔺万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126,共8页
为探究高温条件下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机制,以高垩白性状湘早籼24号(X24)及其来源亲本湘早籼11号(X11,高垩白性状)和湘早籼7号(X7,低垩白性状)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抽穗后第6天移入温室,进行为期15 d的高温处理(27~42℃),以常温处理(23... 为探究高温条件下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机制,以高垩白性状湘早籼24号(X24)及其来源亲本湘早籼11号(X11,高垩白性状)和湘早籼7号(X7,低垩白性状)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抽穗后第6天移入温室,进行为期15 d的高温处理(27~42℃),以常温处理(23~37℃)作为对照,研究灌浆期高温条件下剑叶净光合速率、籽粒灌浆速率、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X7、X11和X24的稻米垩白度比常温对照处理的分别增加了2.53、4.82、6.66个百分点;高温造成X11和X24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抽穗后第8、12、16天显著低于常温对照的,而X7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抽穗后第16天反而高于常温对照的;高温条件下水稻在抽穗后第8天灌浆速率加快,并在抽穗后第12天达到最大值,较常温处理的提前了4~8 d;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表明,X11和X24籽粒淀粉合成相关基因Os SSIIIa、Os AGPSL2和GBSSI在抽穗后第12、16天的表达显著下调,导致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及垩白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高温胁迫 垩白 生理特性 淀粉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熔体在Ti-C-TiC粉末混合的孔隙预制体上的润湿及浸渗行为研究
9
作者 姜兴宇 徐前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6-100,105,共6页
为了探究铝熔体在Ti-C-TiC粉末混合的孔隙预制体上的润湿和浸渗过程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的可行性,研究了TiC粉末含量的变化对润湿和浸渗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微观结构讨论了润湿和浸渗行为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TiC粉末含量在0~10wt%之间的... 为了探究铝熔体在Ti-C-TiC粉末混合的孔隙预制体上的润湿和浸渗过程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的可行性,研究了TiC粉末含量的变化对润湿和浸渗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微观结构讨论了润湿和浸渗行为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TiC粉末含量在0~10wt%之间的孔隙预制体能被铝熔体快速润湿和浸渗,并触发粉末预制体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铝熔体在预制体表面的润湿和浸渗行为有明显的阶段性,其润湿铺展行为符合异质表面的润湿特性,试验的产物中除了TiC以外还出现Al3Ti相和Al相。TiC粉末会降低自蔓延反应的温度,使得反应的剧烈程度得以控制,但是会延长铝熔体润湿和浸渗孔隙预制体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润湿铺展 Ti-C-TiC体系 渗透过程 前驱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92
10
作者 刘晓涛 张延安 崔建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1-43,50,共4页
综述了金属层状复合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国内外生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种高效、低耗、短流程的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新技术。阐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焊接技术的原理、工艺,并对其研究和应用的... 综述了金属层状复合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国内外生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种高效、低耗、短流程的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新技术。阐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焊接技术的原理、工艺,并对其研究和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生产工艺 自蔓延高温合成 焊接 层状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钻井液用润滑剂SMJH-1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琳 董晓强 +2 位作者 杨小华 薛玉志 李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对润滑性能的要求,采用多元醇、含双键的长链脂肪酸、矿物原料等为原料合成一种高密度钻井液用润滑剂SMJH-1,其为一种接入具有极压抗摩能力化学元素的大分子酯。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润滑剂SMJH-1加量为1%、2%和3%时,润滑...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对润滑性能的要求,采用多元醇、含双键的长链脂肪酸、矿物原料等为原料合成一种高密度钻井液用润滑剂SMJH-1,其为一种接入具有极压抗摩能力化学元素的大分子酯。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润滑剂SMJH-1加量为1%、2%和3%时,润滑系数降低率为24.2%、33.6%、38.3%,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抗温达180℃,抗盐达30%,对密度为1.4~2.0g/cm^3的高密度钻井液在150℃、16 h老化前后流变性能影响较小,并有助于高温高压滤失量的控制。SMJH-1通过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和侧向黏附力在钢质表面形成固态膜,增强表面的疏水性,控制流动界面内的固有涡流,减少摩阻压力。该润滑剂在元陆601H和元陆31井进行了试验应用,取得较好的润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润滑剂 钻井液添加剂 高温 抗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烧绿石Gd_2Zr_2O_7的高温高压合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唐敬友 陈晓谋 +2 位作者 潘社奇 牟涛 贺端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9,共6页
为探索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合成Gd2Zr2O7烧绿石的可能性,以Gd2O3和ZrO2的混合粉体为原料,在5.2GPa压力、1473~1873K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XRD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证实,在5.2GPa和1873K条件下,保温保压30min,成功地... 为探索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合成Gd2Zr2O7烧绿石的可能性,以Gd2O3和ZrO2的混合粉体为原料,在5.2GPa压力、1473~1873K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XRD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证实,在5.2GPa和1873K条件下,保温保压30min,成功地合成出单一物相的、具有立方烧绿石结构的Gd2Zr2O7化合物。这种新的合成方法对于开展武器级多余钚和含钚高放废物固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Zr2O7 烧绿石 高温高压 合成 放射性废物固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玉米籽粒淀粉合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保仁 董树亭 +1 位作者 胡昌浩 王空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农大108和山农3号为试材,采用田间生长箱增温的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对玉米淀粉合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期(出苗后0~28d)高温处理对玉米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第2期(出苗后29~57d)和第3期(出苗后58~86d)高温... 以农大108和山农3号为试材,采用田间生长箱增温的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对玉米淀粉合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期(出苗后0~28d)高温处理对玉米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第2期(出苗后29~57d)和第3期(出苗后58~86d)高温处理显著降低玉米产量,以第2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同时高温降低1,6-二磷酸酯酶(FBPase)、磷酸蔗糖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的活性,且以第2期降低的幅度最大;籽粒淀粉含量,以第1期高温处理高于对照,其他2个处理显著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淀粉合成 产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合成和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抗高温氧化涂层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向阳 刘文今 +1 位作者 钟敏霖 孙鸿卿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29-33,共5页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对高温氧化、磨损和腐蚀有很好的防护效果。本工作对激光合成和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抗高温氧化涂层进行了研究,采用Ni包Al粉末,通过基体稀释过渡Fe,基于低激光功率、慢扫描速度和大束斑尺寸的工艺原则,直接...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对高温氧化、磨损和腐蚀有很好的防护效果。本工作对激光合成和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抗高温氧化涂层进行了研究,采用Ni包Al粉末,通过基体稀释过渡Fe,基于低激光功率、慢扫描速度和大束斑尺寸的工艺原则,直接合成了Ni30Al20Fe金属间化合物,并且制备出无裂纹和气孔、完全致密、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的涂层,其组织是Fe固溶强化的细小的β-NiAl-Fe金属间化合物基体加弥散的粒状和薄带状γ-Fe-Ni奥氏体析出相,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使涂层强度和韧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成 激光沉积 金属间化合物 高温涂层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Ni梯度功能材料的SHS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幸红 韩杰才 +1 位作者 赫晓东 杜善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8-232,共5页
利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反应结合准热等静压技术(SHS/PHIP)制备了致密性良好的TiC-Ni系梯度功能材料,产物的成份分析显示Ni元素沿厚度方向相对连续而平滑地过渡,明显不同于反应前的阶跃式分布.随着Ni含量的增加,燃烧温度的降低... 利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反应结合准热等静压技术(SHS/PHIP)制备了致密性良好的TiC-Ni系梯度功能材料,产物的成份分析显示Ni元素沿厚度方向相对连续而平滑地过渡,明显不同于反应前的阶跃式分布.随着Ni含量的增加,燃烧温度的降低,梯度层中TiC颗粒尺寸逐渐减少,各梯度层的硬度,相对密度也随Ni含量的添加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碳化钛 SHS 电工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TiB_2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昆渝 朱心昆 +1 位作者 苏云生 张家棋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Ti和B粉压坯,用电焊机作燃烧合成时的点火装置,利用燃烧合成方法制备TiB2。用XRD、SEM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用燃烧合成法在457.0℃~856.1℃之间可制备得到TiB2。用自蔓延高... 采用Ti和B粉压坯,用电焊机作燃烧合成时的点火装置,利用燃烧合成方法制备TiB2。用XRD、SEM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用燃烧合成法在457.0℃~856.1℃之间可制备得到TiB2。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TiB2粉末,其粒度可达1~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硼化钛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焊接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彦芳 王存山 +1 位作者 潘学民 董闯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9-283,共5页
燃烧合成 (CS ,也称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焊接是利用CS反应的放热及其产物来焊接受焊母材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 ,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概述了燃烧合成焊接的概念、分类、特点、过程以及研究进程 ,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 燃烧合成 (CS ,也称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焊接是利用CS反应的放热及其产物来焊接受焊母材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 ,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概述了燃烧合成焊接的概念、分类、特点、过程以及研究进程 ,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并指出了燃烧合成焊接几个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工艺 燃烧合成工艺 合成材料 燃烧方式 温度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与金属梯度过渡层的自蔓延高温合成 被引量:25
18
作者 孙德超 柯黎明 +1 位作者 邢丽 刘鸽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6,共3页
陶瓷以优良的性能正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 ,在其应用过程中往往需与金属连接 ,但因两者间的组织结构及物化性质相差悬殊 ,往往得不到满意的连接结果。在陶瓷与金属间用一定厚度的成分和结构呈梯度变化的梯度过渡层作为连接二者的... 陶瓷以优良的性能正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 ,在其应用过程中往往需与金属连接 ,但因两者间的组织结构及物化性质相差悬殊 ,往往得不到满意的连接结果。在陶瓷与金属间用一定厚度的成分和结构呈梯度变化的梯度过渡层作为连接二者的焊缝层 ,是解决陶瓷与金属连接时所存在问题的较好措施之一。本文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引入焊接领域 ,探索了陶瓷 -金属焊接时接头中梯度过渡层的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可成功地制取陶瓷—金属的梯度过渡层 ,这种过渡层可以有效地缓和因线膨胀系数差在陶瓷 -金属焊接时界面处所产生的热应力 ,为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梯度过渡层 陶瓷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纤维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董杰 王士华 +2 位作者 徐圆 夏清明 张清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4-20,共7页
聚酰亚胺是指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材料,这种高度共轭的主链结构赋予了聚酰亚胺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较高的耐热氧化稳定性、耐溶剂腐蚀性能等,在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聚酰亚胺加工过程中的... 聚酰亚胺是指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材料,这种高度共轭的主链结构赋予了聚酰亚胺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较高的耐热氧化稳定性、耐溶剂腐蚀性能等,在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聚酰亚胺加工过程中的基础问题尚未攻克,影响了这类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和使用。高新材料发展的需要、聚酰亚胺化学结构的多设计性和合成技术的改进以及纺丝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聚酰亚胺纤维的发展,通过大分子结构设计和聚集态结构的调控,可以得到不同化学结构的高强高模、耐高温、耐辐射特性的聚酰亚胺纤维。主要概述了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产业化情况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合成及纺丝工艺 高强高模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触媒中的初生渗碳体与金刚石单晶的合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崔建军 许斌 +3 位作者 李木森 尹龙卫 宫建红 李洪岩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共4页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金刚石合成后的铁基触媒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组织中有较多的初生渗碳体时,金刚石的质量好,产量高;反之,则质量差,数量少。分析表明:触媒从高温液态到室温固态经历了初生渗碳体的析出、...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金刚石合成后的铁基触媒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组织中有较多的初生渗碳体时,金刚石的质量好,产量高;反之,则质量差,数量少。分析表明:触媒从高温液态到室温固态经历了初生渗碳体的析出、长大和共晶凝固两个过程,高温高压下金刚石的形核与长大是在触媒熔液经历初生渗碳体阶段时形成的。金刚石的生长极有可能是通过初生渗碳体的分解实现的,碳原子集团从渗碳体脱溶,然后堆积到金刚石上。本文从冶金反应过程证明了金刚石是由初生渗碳体转变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触媒 高温高压 金刚石合成 初生渗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