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逐日降水量的模拟评估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璞 江志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2-524,共13页
利用1961-2002年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江淮流域56个台站逐日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s,简称SOM)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夏季(6-8月)逐日降水量进行统计建模与验证,以考察SOM对中国东... 利用1961-2002年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江淮流域56个台站逐日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s,简称SOM)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夏季(6-8月)逐日降水量进行统计建模与验证,以考察SOM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和极端降水的统计降尺度模拟能力。结果表明,SOM通过建立主要天气型与局地降水的条件转换关系,能够再现与观测一致的日降水量概率分布特征,所有台站基于概率分布函数的Brier评分(Brier Score)均近似为0,显著性评分(Significance Score)全部在0.8以上;模拟的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夏季总降水量、日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区域平均的偏差都低于11%;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时间变率。进一步将SOM降尺度模型应用到BCCCSM1.1(m)模式当前气候情景下,评估其对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改善能力。发现降尺度显著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模拟偏弱的缺陷,对不同降水指数的模拟较BCC-CSM1.1(m)模式显著提高,降尺度后所有台站6个降水指数的相对误差百分率基本在20%以内,偏差比降尺度前减小了40%-60%;降尺度后6个降水指数气候场的空间相关系数提高到0.9,相对标准差均接近1.0,并且均方根误差在0.5以下。表明SOM降尺度方法显著提高日降水概率分布,特别是概率分布曲线尾部特征的模拟能力,极大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场的模拟能力,为提高未来预估能力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降尺度 som(self-organizing Maps) 江淮流域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lief特征量优化及SOM网络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状态评估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浩 赵莉华 +5 位作者 景伟 阳薇 姜海洋 朱林林 荣强 付荣荣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0-246,共7页
为提高断路器操作机构状态评估的效率及准确性,文中提出了采用Relief优化方法对分合闸线圈电流特征向量进行优化及SOM网络对线圈电流样本进行分类的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状态评估方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elief的分合闸线圈电流特征... 为提高断路器操作机构状态评估的效率及准确性,文中提出了采用Relief优化方法对分合闸线圈电流特征向量进行优化及SOM网络对线圈电流样本进行分类的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状态评估方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elief的分合闸线圈电流特征向量优化方法和SOM网络分类方法的操作机构状态评估能够实现操作机构状态的准确评估,同时采用优化后的电流特征向量数据进行状态评估减小了运算量和缩短了运算时间,提高了断路器机构状态评估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EF 状态评估 特征向量 操作机构 s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听觉调制孪生网络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模型
3
作者 宋源 陈锌 +3 位作者 李亚荣 李永伟 刘扬 赵振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5-2033,共9页
为了解决基于语谱图特征输入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方法存在的不同说话人时频点重叠导致分离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听觉调制孪生网络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模型。首先,通过频带划分和包络检波计算调制信号,进而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调制幅度谱... 为了解决基于语谱图特征输入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方法存在的不同说话人时频点重叠导致分离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听觉调制孪生网络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模型。首先,通过频带划分和包络检波计算调制信号,进而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调制幅度谱;其次,基于突变点检测和匹配的方法获取调制幅度谱特征与语音片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语音片段的有效划分;再次,设计融合协同注意力机制的孪生神经网络(FCMSNN)提取不同说话人语音片段的鉴别性特征;继次,提出基于邻域机制的自组织映射(N-SOM)网络,通过划定动态邻域范围实现无需预先指定说话人数量的特征聚类,以获得不同说话人的掩膜矩阵;最后,为了避免在调制域重构信号中产生伪影,设计时域滤波器将调制域掩膜转换为时域掩膜并结合相位信息重构语音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WSJ0-2mix和WSJ0-3mix数据集上的语音质量感知评价(PESQ)、信号失真比改进(SDRi)和尺度不变信号失真比改进(SI-SDRi)均优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DDDTCWT)方法,分别提高了3.47%、6.91%和7.79%和3.08%、6.71%、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分离 调制机制 孪生网络 协同注意力机制 自组织映射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M-BP神经网络在食品机械机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海军 赵妍 +1 位作者 马萍 田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29-32,共4页
论述了神经网络算法对食品机械机构优化设计的适用性.以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和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为理论基础,将SOM-BP集成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食品机械的机构优化设计领域,建立食品机械四杆机构优化目标函数模型,通过集成网络训练,得... 论述了神经网络算法对食品机械机构优化设计的适用性.以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和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为理论基础,将SOM-BP集成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食品机械的机构优化设计领域,建立食品机械四杆机构优化目标函数模型,通过集成网络训练,得到优化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算法 食品机械 四杆机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服务架构总线的自组织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温睿 马亚平 陈小青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88-4192,4208,共6页
在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实施分布式开发中,为实现对服务资源在效率、可伸缩性和自适应动态演化的支持,通过对企业服务总线(ESB)拓扑模型的分析,引入对基于域内服务注册的统一ESB基础设施的自组织机制(SOM)。通过对SOM的设计,实现了ESB... 在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实施分布式开发中,为实现对服务资源在效率、可伸缩性和自适应动态演化的支持,通过对企业服务总线(ESB)拓扑模型的分析,引入对基于域内服务注册的统一ESB基础设施的自组织机制(SOM)。通过对SOM的设计,实现了ESB中服务的动态加入和退出机制、服务状态动态变化机制、负载感知的自适应机制和节点的容错机制。在对SOM的仿真与实践中,证实了SOM占用带宽少、信息收敛快、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架构 企业服务总线 基础设施 自组织机制 分布式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竞争机制下用户用电行为特性辨识模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扬 陈玉辰 +1 位作者 王子健 蒋浩然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2-98,共7页
研究市场环境下的用户用电行为,有利于优化电力市场机制,为市场的数据化运营奠定基础,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针对不同用户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对电能价格和需求响应政策等的反应机制,从购电潜力、电价敏感度、需求响... 研究市场环境下的用户用电行为,有利于优化电力市场机制,为市场的数据化运营奠定基础,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针对不同用户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对电能价格和需求响应政策等的反应机制,从购电潜力、电价敏感度、需求响应潜力3个方面构建市场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初始用户样本进行指标量化的基础上,采用二次聚类法确定用户初始类别;然后,基于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和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提出具有类别增量学习功能的自适应辨识模型;最后,基于某地市的实际用户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自适应辨识模型的辨识结果准确,能有效地辨识得到新的用户类型,同时在更新辨识模型的速度上也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用电行为 竞争机制 自适应辨识 LVQ神经网络 som神经网络 类别增量学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机区划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王昭辉 王爽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25,共4页
在建立农机区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方法集成,将灰色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SOM网分类模型等应用模型与GIS进行集成,构建了基于GIS的农机区划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湖南省郴州某乡镇的农机区划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农机区划 GIS 灰色 som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介质争用访问机制的电采暖设备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石富岭 祁琪 +3 位作者 冮若嘉 刘学忠 赵海龙 祁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6-84,共9页
“煤改电”背景下大量电采暖设备的无序接入,极易造成尖峰负荷、引起电压波动甚至越限,影响电能质量与用电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共享介质争用访问机制的电采暖设备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刻画电采暖功率变化与区域内电压分布关... “煤改电”背景下大量电采暖设备的无序接入,极易造成尖峰负荷、引起电压波动甚至越限,影响电能质量与用电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共享介质争用访问机制的电采暖设备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刻画电采暖功率变化与区域内电压分布关系函数,分析了各节点电压波动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家庭为最小控制单元的电采暖设备自适应控制方法实施架构:采用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得到家庭近期活跃的电采暖设备数量,进而借鉴通信网络中信道访问与数据传输冲突监测机制,使电采暖设备通过实时采集本地环境信息和电气信息进行自主控制和冲突规避,实现了无需通信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在减小用电尖峰负荷、平抑负荷曲线及抑制电压越限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在实时控制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用电 电采暖 共享介质争用访问 负荷平抑 自适应控制 退避算法 自组织映射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