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程与问题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庄平 赵峰 +4 位作者 罗刚 张涛 石小涛 冯广朋 王思凯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水生生物资源不仅维护了地球生态平衡,更是人类重要的水产品食物来源,为人类粮食和营养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全球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诸如,资源过度利用、栖息生境丧失、水域污染、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 水生生物资源不仅维护了地球生态平衡,更是人类重要的水产品食物来源,为人类粮食和营养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全球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诸如,资源过度利用、栖息生境丧失、水域污染、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使水生生物资源不同程度地处于快速衰退之中,不仅制约水产品安全供给,还威胁水域生态平衡。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遏制资源衰退、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水产品供给的有效技术手段和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论述了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可持续未来的现实需求,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历程与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现状与成效,提出了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认为要科学高质量地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必须要全面思考和准确回答放什么、放多少、放多大、哪里放、何时放、怎么放等六大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资源衰退 增殖放流 种群结构调整 生态容纳量 生活史 水产品供给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胞物与”:生存智慧及其生态哲学向度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包庆德 冯超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2,共8页
宋代杰出理学家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认为不仅天下之人都是我同胞,而且天下万物皆如我同类。这不仅突破了人与物之间不可跨越的藩篱,将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关系作为生命共同体置于平等维度中加以全面考量,同时深度体现着在生命共同... 宋代杰出理学家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认为不仅天下之人都是我同胞,而且天下万物皆如我同类。这不仅突破了人与物之间不可跨越的藩篱,将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关系作为生命共同体置于平等维度中加以全面考量,同时深度体现着在生命共同体内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人能够在自我意识生成过程中展现其主体能动性地位,能够以心体物、以仁察物,这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而自然又会作为一种能够被意识的客观存在对人起着引导作用,天地自然之间生生不息之德,正是人们所应当追求的。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趋严峻的今天,“民胞物与”思想所昭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彰显其厚重的生存智慧底蕴和深层的生态哲学意蕴。深入开展其生存智慧及其生态哲学向度的伦理阐释与哲学解读,对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民胞物与” 生命共同体 大心 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空间治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宇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0,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基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空间治理导向是高质量发展,旨在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包容、生态空间绿色。生产空间治理要使优势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农村地区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城乡融合发展是基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空间治理导向是高质量发展,旨在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包容、生态空间绿色。生产空间治理要使优势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农村地区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保障,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生活空间治理的重点是改善城乡交通,在城市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供给,从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而撬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态空间治理的核心是生态价值实现,在大城市郊区或县城提供改善型住房,并开展农村特色生态旅游、打造国家公园区域公共生态品牌产品体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全面振兴 生产空间 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FI方法的流域生态安全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4
作者 王让会 宁虎森 +3 位作者 王海东 刘春伟 张志军 罗青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2,共11页
阿克苏河流域山水工程作为联合国生态修复旗舰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产品质量、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耦合原理以及环境效应机制,在分析生态脆弱性... 阿克苏河流域山水工程作为联合国生态修复旗舰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产品质量、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耦合原理以及环境效应机制,在分析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由4个子系统20个指标组成的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系统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EFI方法,分析各指标及子系统对EFI的贡献及其生态效应.EFI正指标数值愈大,生态安全性愈低;EFI负指标数值绝对值愈大,生态安全性愈高.采用实际监测、实验分析、模型模拟、遥感制图以及逻辑推理与经验分析等途径,获得了1998年度及2023年度各指标的多源属性数据,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及其阈值;通过归一化处理等方法,规范生态安全评价的数据基础.结果表明:1)生态安全是错综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各个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流域生态安全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性、滞后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2)阿克苏河流域25年间生态安全处于稳定趋好状态,1998年、2023年EFI值分别为0.08及0.06.通过评价标准可知,生态脆弱性进一步减弱,生态安全程度持续增强.3)各子系统生态安全程度及其对流域生态安全效应的贡献程度各不相同.水资源子系统各指标基本维持稳定并逐渐趋好,子系统脆弱性稳中趋弱,生态安全特征表现出稳中趋强的演变规律.土地资源子系统中相关要素的正负效应共存,特别是受盐渍化指数波动的影响,生态安全改善的趋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生物资源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的EFI值均在大幅度降低,生态安全程度明显增强.在揭示生态安全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风险防控、格局优化、过程调控、生态修复及管理模式,为促进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指数(EFI) 生态安全 阿克苏河流域 山水工程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系统 柯柯牙 绿洲-荒漠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生美学: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次尝试
5
作者 韩清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5,F0002,共8页
自主知识体系指不以西方学科范式和理论观念为衡量尺度的中国话语与中国形态,具有原创性、主体性和时代性三个主要特征。“生生美学”研究可以视为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次重要尝试。生生美学包含审美本体论(生生)、经验论(生命... 自主知识体系指不以西方学科范式和理论观念为衡量尺度的中国话语与中国形态,具有原创性、主体性和时代性三个主要特征。“生生美学”研究可以视为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次重要尝试。生生美学包含审美本体论(生生)、经验论(生命感)、审美范畴(生气、气韵生动、生意等)等问题域,是一个完备的美学体系;相对于西方生命哲学、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生生美学是具有中国形态的生态美学,是原创的本土理论话语;生生美学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超越后现代的新的意义系统。对生生美学诸理论面向的揭示,对于丰富中国当代美学的思路与方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美学 自主知识体系 天人合一 生命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未来: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使命及深化路径
6
作者 岳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0,共8页
生态危机是人类自身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的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是化解生态危机和促进人类文明转型的重要力量。与服务工业文明的现代教育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形... 生态危机是人类自身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的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是化解生态危机和促进人类文明转型的重要力量。与服务工业文明的现代教育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形态。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未来,生态文明教育把坚持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塑造地球公民、培育弘扬生态文化作为时代责任和价值使命。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构想要遵循未来引领和现实谋划相结合的理论逻辑。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球的教育,深化生态文明教育还需要坚持全球思考与本地行动相统一的行动框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法、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 地球生命共同体 价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标识性概念谱系与原创性贡献
7
作者 李宏伟 鲍杨 张二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标识性概念研究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的基础与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一系列重要的标识性概念。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命共同体”“美丽中国”“... 标识性概念研究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的基础与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一系列重要的标识性概念。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命共同体”“美丽中国”“清洁美丽世界”“绿色发展”“生态治理”等标识性核心概念,构建出层次分明、有机统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标识性概念谱系。这一标识性概念谱系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涵,实现了生态文明领域的“术语革命”。这一标识性概念谱系的原创性贡献体现在:本体论上超越“主客二分”、走向“和谐共生”,价值论上超越资本逻辑、回归以人民为中心,方法论上超越碎片化治理、转向整体性治理,推动形成中国生态文明自主话语体系,为新时代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治理及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命共同体 美丽中国 清洁美丽世界 绿色发展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栖居:符号学视域下的书斋空间户牖意象
8
作者 王道静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旨在解析传统文人书斋空间中,户牖蕴含的诗意栖居的符号意象。研究以文人诗词绘画为素材,从符号学与图像叙事学维度展开。栖居的诗意是文人生命本真最炽热的追求和自我观照。书斋空间的户牖以诗意栖居的原初物象形式,在诗词绘画中... 本文旨在解析传统文人书斋空间中,户牖蕴含的诗意栖居的符号意象。研究以文人诗词绘画为素材,从符号学与图像叙事学维度展开。栖居的诗意是文人生命本真最炽热的追求和自我观照。书斋空间的户牖以诗意栖居的原初物象形式,在诗词绘画中构建出丰富的意象。古诗词中以“北窗”“卷帘”“光影”等语符指涉户牖,转喻傲视高蹈的高士气节,抒发“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意境,以及托物言志的心境。图像叙事中,户牖作为建筑上的开孔,隐喻人与环境居游行望的互动交流,是人居环境和谐共生诗意的表述;在“羲皇上人”般的隐逸生活情境叙事,以及坐穷泉壑等情景图式表达中,户牖是具有本己属性的书斋空间诗意存在与被感知的窥口。因此,书斋空间的户牖,是赋予人与环境以意义的重要建筑元素,是传统文人栖居的诗意美学与生态美学的符号。现代建筑设计可借此获取人居环境生态美学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牖 诗意 生态美学 生命符码 书房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生态瞬时评估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雷昱 张变子 +1 位作者 刘萍 李海鸿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目的 对生态瞬时评估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评估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预防和管理青少年群体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 目的 对生态瞬时评估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评估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预防和管理青少年群体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集、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生态瞬时评估应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0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生态瞬时评估工具包括日记、移动设备及应用程序,可对儿童青少年屏前、社交、通勤型等久坐行为进行评估,数据取样以等时间间隔为主,可突破应用场景及时间的限制,其应用形式包括单一生态瞬时评估、与回顾性问卷及客观评估工具的联合应用,且从应答率、同期效度和受试疲劳效应上体现其应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 生态瞬时评估可对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及相关背景因素进行有效评估,并分析其因果关联。未来应对生态瞬时评估的研究设计及开展形式进一步完善,拓宽应用途径,推动个体化精准干预策略的实施,助力儿童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久坐行为 生态瞬时评估 生活方式 身心健康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东北部山区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权衡关系
10
作者 郭文俊 李鑫豪 +8 位作者 田赟 孙艳丽 房新民 代远萌 陈文婧 李廷山 刘鹏 贾昕 查天山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80,共11页
【目的】探究北京东北部山区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的叶功能性状及其性状组合,以系统分析该区域内优势木本植物的生态策略差异,为阐明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的环境适应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东北部山区19个典型木本植物群落中的20种... 【目的】探究北京东北部山区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的叶功能性状及其性状组合,以系统分析该区域内优势木本植物的生态策略差异,为阐明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的环境适应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东北部山区19个典型木本植物群落中的20种优势木本植物,通过野外调查和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分析灌木、落叶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3种生活型木本植物的12个典型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关系,分析各生活型间木本植物的权衡策略。【结果】1)针叶乔木的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和叶磷含量(LPC)显著小于落叶阔叶乔木和灌木,叶厚(LT)、叶碳含量(LCC)、碳氮比(C∶N)和碳磷比(C∶P)显著大于落叶阔叶乔木和灌木,表明针叶乔木叶片的构建成本和氮、磷利用效率较高。2)20种优势木本植物的SLA与叶干物质含量(LDMC)呈负相关关系,LNC与LPC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叶片在生长繁殖和增强防御能力间呈权衡关系,且氮、磷元素协同促进植物生长,植物在相似生境中对氮、磷元素的需求不随生活型产生特异性变化。3)LT与LDMC在落叶阔叶乔木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针叶乔木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灌木间不相关。这主要是因为落叶阔叶乔木较厚的叶片通常需要较大的LDMC提供物理结构支撑;而针叶乔木的针形叶虽然较厚,但其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较少且气孔开放程度和水分散发量偏低,导致其LDMC较低。4)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置换多元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在化学性状轴和结构性状轴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前两轴解释率为63.84%。这表明灌木倾向于高LNC、LPC,低LCC的性状组合,针叶乔木倾向于低LNC、LPC与高LCC的性状组合,而落叶阔叶乔木则沿着更大LA、LDMC以及更小LT的方向变化。【结论】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的部分叶功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灌木和落叶阔叶乔木叶片倾向于“快速投资-收益型”策略,针叶乔木叶片倾向于“缓慢投资-收益型”策略。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植物资源获取-适应策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功能性状 生活型 叶经济谱 权衡策略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与钍钨电极的生态设计实践
11
作者 杨坤 陈文娟 +4 位作者 杨建参 高峰 龚先政 刘宇 孙博学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钨电极材料作为机械、核电、航空航天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被应用于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等工艺技术中。钨电极市场中稀土钨电极占据近50%的份额,其中以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为主,另外,具有放射性的钍钨电极仍然占据一定份额。多... 钨电极材料作为机械、核电、航空航天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被应用于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等工艺技术中。钨电极市场中稀土钨电极占据近50%的份额,其中以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为主,另外,具有放射性的钍钨电极仍然占据一定份额。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虽能够满足焊接行业对电极的性能要求,避免钍钨电极的放射性污染,然而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宝贵的稀土战略资源,因此有必要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衡量二者的综合优越性。本工作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思想,从资源-环境-性能三个因素对钨电极材料产品进行生态设计,建立了基于资源-环境-性能多因素综合决策方法模型和基于模糊矩阵理论的钨电极生态设计多指标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的轧制工艺路线在资源、环境和性能指标上均优于钍钨电极。其环境负荷较钍钨电极旋锻工艺路线降低了约37.84%;在生产阶段的资源耗竭性上,较钍钨电极旋锻工艺路线的资源影响潜值降低了67.40%;对焊接应用需求的满足程度优于钍钨电极,且综合性能指标比钍钨电极高出约35.50%。综合考虑基于不同生态设计方法与设计因素,针对钨极氩弧焊焊接应用领域,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的生态实施效果优于钍钨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 钍钨电极 生态设计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乔、灌木叶、枝及细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2
作者 杨昕瑜 张硕 +3 位作者 张曦文 郑青山 苏日力格 谷加存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5-806,共12页
为揭示半干旱地区木本植物的养分限制因子与养分利用策略,研究了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各3种)叶、枝、吸收根和运输根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6种木本植物叶平均C... 为揭示半干旱地区木本植物的养分限制因子与养分利用策略,研究了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各3种)叶、枝、吸收根和运输根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6种木本植物叶平均C/N(质量比)和C/P(质量比)显著低于枝、吸收根和运输根,而吸收根平均N/P(质量比)则显著高于叶、枝和运输根(P<0.05)。乔木叶和枝平均C含量显著高于灌木,而吸收根和运输根C含量显著低于灌木(P<0.05)。乔木叶平均C/N(22.45)、C/P(291.04)分别高于灌木叶C/N(16.16)、C/P(153.70),乔木枝、吸收根和运输根平均C/N(43.84、24.56和43.56)与C/P(369.27、555.20和800.79)则分别低于灌木(C/N为61.97、32.31和52.69;C/P为542.75、725.56和813.76)。乔木仅叶平均N/P(14.12)显著高于灌木(9.53)(P<0.05)。叶C含量与枝C、P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吸收根与运输根N、P、C/N和C/P间显著正相关(P<0.05),而地上与地下器官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综上,乔木叶表现出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而灌木地下器官则具有更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叶和枝在C分配上、吸收根和运输根在N、P分配及利用上均表现出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器官 生活型 沙地云杉 半干旱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13
作者 周小慧 严廷良 +5 位作者 徐林 丁野 步连燕 杨阳 李勤奋 程汉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2-1830,共9页
以赤田水库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为契机,构建了芒果||虎乳灵芝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能够兼顾生态治污和特色产业发展。然而,关于这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尚未量化。本文联合生命周期评估和经济分析方法,比较了芒果单作和芒果||虎... 以赤田水库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为契机,构建了芒果||虎乳灵芝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能够兼顾生态治污和特色产业发展。然而,关于这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尚未量化。本文联合生命周期评估和经济分析方法,比较了芒果单作和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环境和经济效益。生命周期分析结果表明,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潜在环境影响较高,主要是菌棒和运输的投入对环境影响较大。在不考虑菌棒和运输投入的情况下,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潜在环境影响除了水消耗类别较高外,其他环境影响类别比芒果单作减少58.91%~99.86%。芒果单作系统中农场排放和肥料是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经济分析表明,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成本和收入较高,主要原因是投入量多,销售价格高。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利润和成本效益比高于芒果单作系统,分别是芒果单作系统的41.64倍和16.60倍。上述结果表明,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有利于减少田间种植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增加经济效益。政府应制定适当的激励和推广政策,激发农民采用“芒果||虎乳灵芝”种植模式的意愿,以减少环境影响,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虎乳灵芝间作 食药用菌 经济分析 生命周期评估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碳足迹及氮素流动分析
14
作者 刘文超 徐书含 +5 位作者 梁硕硕 冯娴雯 陆萍 张翰林 曹林奎 沙之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32-1747,共16页
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通过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和环境绿色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典范。本研究通过对比上海多元种养循环型(MCLS)、种养循环型(CLS)、有机水稻种植型(OR)3种生态农场和常规水稻... 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通过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和环境绿色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典范。本研究通过对比上海多元种养循环型(MCLS)、种养循环型(CLS)、有机水稻种植型(OR)3种生态农场和常规水稻种植型(CK)农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结合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类型农场的碳足迹及其氮循环利用效率,并针对农场的碳排放现状,以养殖业规模为基础,通过设置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有机肥全替代及30%替代)来优化农场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场总碳足迹为CLS>MCLS>OR>CK,分别为3508.24、1736.47、232.60和104.21 t CO_(2);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为MCLS>CLS>OR>CK,分别为76.69、50.29、21.04和13.63 t(CO_(2))·hm^(-2);单位产值碳足迹为CLS>OR>CK>MCLS,分别为4.14、3.79、3.11和2.10 t(CO_(2))·万元^(-1);单位营养密度单元碳足迹为CLS>OR>MCLS>CK,分别为0.044、0.042、0.020、0.019 kg(CO_(2))·NDU^(-1);单位面积碳固定量为MCLS>CLS>OR>CK,分别为11.58、9.08、8.57和6.47 t(CO_(2))·hm^(-2)。与种植型农场相比,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MCLS、CLS)同时提高了碳排放量和碳固定量。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能源消耗和养殖过程的直接排放为主要的排放源,两者占比达75%以上;种植型农场物资投入碳排放占总碳排放量的40.61%~50.78%。除OR外,其余农场种植部分普遍存在氮肥过量投入的情况,因此氮素利用效率低于30%,种养结合模式将农场的氮素利用效率提高至50%左右。在肥料减量及30%有机肥替代化肥情景下,各类型农场碳排放强度减少约30%。通过调整施肥措施及能源利用等方式,生态农场有进一步减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场 种养结合 碳足迹 氮素平衡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命健康叙事体系构建:叙事生态与全民叙事素养提升
15
作者 杨晓霖 苏凤启 +1 位作者 王亚惠 施培瑶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5-750,共6页
叙事能力是改善人际关系与维护生命安全的基石,但叙事在日常生活、学校教育、健康管理、个人幸福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被足够重视,家庭、学校、医院、职场和养老机构等叙事环境尚未建立,亲子和代际叙事连接断裂,青少年叙事天性被... 叙事能力是改善人际关系与维护生命安全的基石,但叙事在日常生活、学校教育、健康管理、个人幸福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被足够重视,家庭、学校、医院、职场和养老机构等叙事环境尚未建立,亲子和代际叙事连接断裂,青少年叙事天性被忽略,患者叙事诉求被忽视,职场叙事关系冷漠,老年叙事资本被闲置。而青少年抑郁自杀、医患矛盾重重、中年人职场与人生倦怠、长者无法实现健康老化等社会问题,成为大健康目标实现的“绊脚石”。倡导叙事生态构建与人际叙事连接构建是实现大健康的重要举措,建议以“叙事理念”为整体框架,以高等院校叙事医学联盟开展的研究、教育与实践为基础,积极构建中国生命健康叙事体系,让叙事在家庭、学校、医院、职场和养老机构等不同空间的叙事生态构建中发挥积极动态作用,切实提升民众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健康叙事体系 叙事医学 叙事素养 叙事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中国县城规模演化及空间优化策略
16
作者 葛语思 杨忍 +1 位作者 安悦 尹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9,共11页
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层级,县城建成区规模与质量协同演进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影响。集成多源时空数据,构建面向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县城规模成本效益均衡模型及研究框架,系统解析2010—2020年中国1 867个县城建成区的时空演化... 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层级,县城建成区规模与质量协同演进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影响。集成多源时空数据,构建面向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县城规模成本效益均衡模型及研究框架,系统解析2010—2020年中国1 867个县城建成区的时空演化特征,识别有效扩张、局部有效扩张、不经济扩张、精明维稳与滞缩衰退5类县城空间发展类型。从生产协同、生活融合、生态安全3个方面提出基于空间演化规律的县城空间优化策略,科学制定县城新型城镇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成本效益分析 县城 城镇规模 “三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环境主义视角下中国乡村生态建设
17
作者 陆薇薇 甘靖超 孙师皓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乡村发展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态文化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该文运用环境民俗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从生活者的视角出发解决环境问题的日本生活环境主义理论,尤其是其中... 乡村发展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态文化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该文运用环境民俗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从生活者的视角出发解决环境问题的日本生活环境主义理论,尤其是其中的小型社群论与多层次共有资源管理论,提出乡村生态建设的新路径,包括构建共识、提升地方意识、践行共同体理念等,旨在将环境保护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主义 乡村生态建设 环境民俗学 日常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探析——LIFE环境金融工具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曦 李姜黎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9-43,共5页
LIFE环境金融工具(The Financial Instrument for the Environment)在对欧盟范围内的森林保护和修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欧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对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及保护森林资源有重要的启示。我国应当紧密结... LIFE环境金融工具(The Financial Instrument for the Environment)在对欧盟范围内的森林保护和修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欧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对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及保护森林资源有重要的启示。我国应当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制度和做法,使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更具针对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环境金融工具 欧盟 森林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罗金萍 孙嘉颖 +5 位作者 张宝轩 牟艺帆 耿铭慧 尹文强 陈钟鸣 马东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2-697,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M)了解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选取调查对象,利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及自制人口学...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M)了解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选取调查对象,利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及自制人口学问卷进行调查,使用中国人群建立的EQ-5D-5L健康效用值积分体系进行计算,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Tobit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029例慢性病共病患者,其健康效用值为0.942(0.783,1.000),在EQ-5D-5L量表的五个维度中,存在困难占比最高的是疼痛/不舒服(57.8%)。Tobit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慢性病共病情况、饮酒情况、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是慢性病共病患者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当前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状态进行关注。应当从个人、环境和政策等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慢性病发生率,优化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从而提升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慢性病共病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TOB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生态学视角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20
作者 姚泽坤 李振苏 +3 位作者 张进 张嘉瑜 张泽敏 闫欣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894-2899,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1月—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门诊术后1个月复查的2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1月—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门诊术后1个月复查的2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甲状腺癌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重返工作者占64%,未重返工作的病人多处于意向阶段(28例,38.9%),已重返工作的病人多处于不确定维持阶段(71例,5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强度、社会支持、特异性生活质量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准备度仍需提高,医务人员应多关注病人术后特异性症状,评估病人身心水平以及工作情况,为病人提供个体化重返工作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尽早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重返工作准备度 生活质量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