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干涉角和转动量子数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永庆 陈跃辉 +1 位作者 李春霞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7-624,共8页
沙国河等人在CO(A1∏(v=0)~e3∑-(v=1))体系与He, Ne 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干涉效应,并测量了干涉度.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与转动量子数以及能量间隔的关系是十分... 沙国河等人在CO(A1∏(v=0)~e3∑-(v=1))体系与He, Ne 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干涉效应,并测量了干涉度.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与转动量子数以及能量间隔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考虑长程相互作用势,应用一级玻恩近似和直线轨迹近似,分别计算了CO(A1∏(v=0)~e3∑-(v=1))体系和He, Ne,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不同转动量子数以及不同能量间隔下的干涉角,得到了干涉角随转动量子数和能量间隔的变化趋势.这些结果对设计、分析这种类型的实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诱导转动传能 干涉角 转动量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蛙跳协同进化的粗糙属性快速约简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卫平 王建东 管致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97-2603,共7页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现已证明求决策表最小约简是一个典型NP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量子蛙群协同进化的粗糙属性快速约简算法.该算法构造一种动态多簇的蛙群结构,用量子态比特进行蛙群个体编码,以自适应量子旋转角调整...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现已证明求决策表最小约简是一个典型NP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量子蛙群协同进化的粗糙属性快速约简算法.该算法构造一种动态多簇的蛙群结构,用量子态比特进行蛙群个体编码,以自适应量子旋转角调整、量子变异和量子纠缠等策略加速蛙群进化收敛,各簇蛙群以双向协同学习机制共享属性约简中相关信息.标准Benchmark优化函数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收敛速度同时具有较强的平衡全局优化与局部细致搜索能力.在UCI数据集上进行属性约简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算法在属性约简精度和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约简 量子蛙群进化 双向协同 自适应量子旋转角 动态多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多轮廓路径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铮 杨卫波 +1 位作者 王万良 张景玲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28-2135,共8页
针对多轮廓样片加工快进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算法设计了基于二维量子位概率幅矩阵模型的快进路径编码方法,实现了由该模型引导的全局搜索,能直接生成样片加工的顺序序列,解码效率高;利用多轮廓加工最优子结构的特... 针对多轮廓样片加工快进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算法设计了基于二维量子位概率幅矩阵模型的快进路径编码方法,实现了由该模型引导的全局搜索,能直接生成样片加工的顺序序列,解码效率高;利用多轮廓加工最优子结构的特征,设计了基于动态规划法的个体适应度评价方法;新的动态旋转角的量子更新策略增强了种群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标准算例仿真和算法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廓加工 快进路径 量子进化算法 旋转角 动态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编码染色体量子遗传算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颖慧 沈振康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9,共5页
为了进一步减少QGA应用中的存储量,并提高其搜索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角度编码染色体量子遗传算法。该算法基于量子比特在二维Hilbert空间上的极坐标表示,以角度编码染色体使原有量子染色体的基因位由复数对变成一个实数,存储量大大... 为了进一步减少QGA应用中的存储量,并提高其搜索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角度编码染色体量子遗传算法。该算法基于量子比特在二维Hilbert空间上的极坐标表示,以角度编码染色体使原有量子染色体的基因位由复数对变成一个实数,存储量大大减少。同时,染色体的更新过程和基因位的变异过程都由矩阵与向量相乘简化成了角度加减,相应的染色体观察方式也由概率对比简化成了角度对比。这些措施的应用使算法在存储性能和时间性能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角度编码染色体量子遗传算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寻优算法,其性能较QGA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编码染色体 量子遗传算法 量子旋转门 量子非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量子遗传算法的微电网电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30
5
作者 符杨 蒋一鎏 李振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0-57,共8页
根据风光资源情况、各分布式电源输出特性以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研究了风光储互补独立微电网电源优化配置问题。采用自适应罚函数法对其目标函数进行修正,使得在满足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性达到最好。在求解过程中,结... 根据风光资源情况、各分布式电源输出特性以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研究了风光储互补独立微电网电源优化配置问题。采用自适应罚函数法对其目标函数进行修正,使得在满足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性达到最好。在求解过程中,结合自适应旋转角调整策略、量子位交叉变异操作和群体灾变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量子遗传算法。最后,对一个实际算例进行仿真,将其优化结果与典型量子遗传算法和普通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快速收敛,而且全局寻优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源优化配置 孤岛运行 量子遗传算法 自适应旋转角调整 群体灾变 自适应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理论研究碰撞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的微分干涉角(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初玉玲 李春霞 +3 位作者 刁丽颖 宋朋 李健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0-508,共9页
分子内部转动传能的静态池实验观察到了碰撞量子干涉效应(CQI),并且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分子内部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效应信息,实验就必须要采用分子束实验进行.本文理论上采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应用含时微扰理论的... 分子内部转动传能的静态池实验观察到了碰撞量子干涉效应(CQI),并且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分子内部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效应信息,实验就必须要采用分子束实验进行.本文理论上采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应用含时微扰理论的一级波恩近似,假想在分子束实验的条件下,建立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中碰撞量子干涉的理论模型.理论上推导出微分干涉角具体表达式,通过计算定性地讨论了微分干涉角随着碰撞参数、速率等的变化趋势,同时初步探讨了实验的正确观测途径,得出了采用分子束进行实验观测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进行分子束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实验的进行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干涉角 量子干涉 转动传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量子遗传算法的QoS组播路由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力娟 王汝传 刘春林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2-75,共4页
通信网络时延受限且满足带宽要求的最小代价组播树问题是NP完全问题,传统方法难以求解,一般采用启发式方法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量子遗传算法的服务质量(QoS)组播路由算法,算法中将各个子群体独立地并行进化,并通过相邻子群体间的... 通信网络时延受限且满足带宽要求的最小代价组播树问题是NP完全问题,传统方法难以求解,一般采用启发式方法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量子遗传算法的服务质量(QoS)组播路由算法,算法中将各个子群体独立地并行进化,并通过相邻子群体间的信息交换实现克服早熟,避免局部收敛的目的,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旋转角调整策略,使算法具有更好的种群多样性和全局寻优能力。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在求解性能上优于遗传算法(GA)和采用静态旋转角的量子遗传算法(Q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并行量子遗传算法 动态旋转角调整策略 QOS组播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A^1∑_u^+,v=8~b^3∏_(0u),v=14)-Na体系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效应(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健 倪艳清 +2 位作者 曲健 李永庆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4-350,共7页
沙国河及其工作组于1995年发表了COA1∏(v=0)~e3∑-(v=1)与He,Ne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并得到了积分干涉角,陈等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3s)碰撞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 沙国河及其工作组于1995年发表了COA1∏(v=0)~e3∑-(v=1)与He,Ne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并得到了积分干涉角,陈等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3s)碰撞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孙等计算了其积分干涉角,但是对微分干涉角没有过多的计算.本文作为对原子-双原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长程相互作用势,计算了单叁混合态的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碰撞的微分干涉角,并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参数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传能 碰撞诱导量子干涉 干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生产批量计划问题的改进量子进化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棣华 解佳 赵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02-1707,共6页
针对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在求解生产批量计划问题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对各周期项目计划产量的决策变量进行基于概率幅的量子比特个体编码,在迭代求解的过程中通过约束违反度比较个体的支配关系,有效... 针对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在求解生产批量计划问题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对各周期项目计划产量的决策变量进行基于概率幅的量子比特个体编码,在迭代求解的过程中通过约束违反度比较个体的支配关系,有效指导种群向合理解进化,并根据当前迭代次数动态调整旋转角机制控制基因位的坍塌速度,在进化后期尽量保留最优个体的基因信息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批量计划 量子进化算法 旋转角 约束违反度 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旋转角策略的混合量子进化算法在流水车间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明 顾幸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针对流水车间调度完工时间最小化问题,对基于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混合量子遗传算法提出新的编码方法,对量子进化提出了动态旋转角进化策略。通过对大量的基准问题的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在优化速度及优化效果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 流水车间调度 量子进化 编码方法 旋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Π态双原子分子中关于Λ量子干涉的微分干涉角(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庆 李健 +1 位作者 宋朋 马凤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2-607,共6页
Sha等在静态池实验中观察到了转动能量转移中的碰撞量子干涉,并且计算了决定跃迁散射截面的积分干涉角(J.Chem.Phys.,1995,102:2772).由于积分干涉角是微分干涉角的平均效应,为了得到更精确的信息,进行了分子束实验.作者文运用含时微扰... Sha等在静态池实验中观察到了转动能量转移中的碰撞量子干涉,并且计算了决定跃迁散射截面的积分干涉角(J.Chem.Phys.,1995,102:2772).由于积分干涉角是微分干涉角的平均效应,为了得到更精确的信息,进行了分子束实验.作者文运用含时微扰的一级波恩近似理论,提出了衡量干涉程度的1П态双原子分子中关于Λ量子干涉的微分干涉角.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计算了其干涉角.得到分子束实验中微分干涉角随实验参数,包括实验温度、碰撞伴、作用距离和转动量子数变化的关系.并且讨论了影响干涉角的各种参数.此理论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干涉 碰撞诱导转动传能 微分干涉角 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 分子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QGA改进及基于可变角距离的新型量子进化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杰 马廷淮 +1 位作者 闫荞荞 郑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7-491,共5页
为了提高量子进化算法的执行效率,在NIQGA算法基础上,通过改进Δθi和S(αi,βi)参数表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INIQGA.又通过引入量子比特间角距离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角距离旋转的量子进化算法QEA-VAR,该算法采用旋转门操作进行种群进... 为了提高量子进化算法的执行效率,在NIQGA算法基础上,通过改进Δθi和S(αi,βi)参数表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INIQGA.又通过引入量子比特间角距离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角距离旋转的量子进化算法QEA-VAR,该算法采用旋转门操作进行种群进化时,依据当前染色体中量子比特φ〉i与最优解对应基态0〉或1〉的角距离Δθφ〉i,*来动态选取旋转角度和方向,无须进行繁琐的查表操作.与以前基于查表机制的量子进化算法相比,QEA-VAR算法的执行过程更简单灵活,易于理解.0/1背包问题实验表明:INIQGA算法收敛速度和进化结果优于NIQ-GA原算法;QEA-VAR算法性能又优于INIQGA算法和其他同类进化算法QEA,CGA等,且随着物件个数的增长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进化算法 NIQGA 可变角距离旋转 0/1背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染色体评估的演化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明 欧阳智敏 全惠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84-86,15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量子染色体评估的演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Evaluating Quantum Chromosomes,简称EQEA)。提出了染色体评估、自适应调整旋转角度和分组调整策略。旋转角度的方向和大小由评估量子染色体得到的二进制个体... 提出一种基于量子染色体评估的演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Evaluating Quantum Chromosomes,简称EQEA)。提出了染色体评估、自适应调整旋转角度和分组调整策略。旋转角度的方向和大小由评估量子染色体得到的二进制个体和组内当前最优个体确定,且随着演化的过程自适应调整。实例验证,EQEA在函数优化和背包问题上都有优异性能。该算法在单染色体下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染色体评估 旋转角度自适应调整 分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1∏,J)+C(^(s_1)l_(1j_1))→AB(~1∏,J′)+C(^(s_1)l_(1j_1)′)+C(^(s_2)l_(2j_2)′)电子和转动传能的电子量子干涉(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永庆 李健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9-565,共7页
在我们以前的理论研究中,给出了AB(1∏,J)+C(sli)→AB(1∏,J′)+C(slj′)碰撞诱导电子和转动传能的理论模型.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研究AB(1∏,J)+C(s1l1j1)→AB(1∏,J′)+C(s1l1j1′)+C(s2l2j2′)的电子和转动传能的电子量子干涉,以波恩... 在我们以前的理论研究中,给出了AB(1∏,J)+C(sli)→AB(1∏,J′)+C(slj′)碰撞诱导电子和转动传能的理论模型.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研究AB(1∏,J)+C(s1l1j1)→AB(1∏,J′)+C(s1l1j1′)+C(s2l2j2′)的电子和转动传能的电子量子干涉,以波恩奥本海默近似为基础,考虑各项异性Lennard-Jones相互作用势,给出了其理论模型.得出了衡量干涉程度的干涉角,对完全干涉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决定几率比的因素,此理论模型对理解和进行这种类型的实验是很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量子干涉 转动传能 干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蚁群算法的带约束QoS多播路由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敬龙 余桂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72-174,共3页
针对带约束服务质量多播路由在带宽、延迟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量子蚁群算法的多播路由优化方法。该方法结合量子计算和蚁群算法的特性,采用量子比特的概率幅表示蚂蚁当前位置信息,设计一种动态调整旋转角策略对蚂蚁信息素进行更新... 针对带约束服务质量多播路由在带宽、延迟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量子蚁群算法的多播路由优化方法。该方法结合量子计算和蚁群算法的特性,采用量子比特的概率幅表示蚂蚁当前位置信息,设计一种动态调整旋转角策略对蚂蚁信息素进行更新,使蚂蚁能够快速寻找到满足约束的可行路径,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上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蚁群算法 服务质量路由 多播 信息素 动态旋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X^2Π)分子系统碰撞诱导转动传能实验的理论解释(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健 鞠丽平 +1 位作者 王伟丽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430,共7页
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对Λ分裂引起的CN(X2Π)与惰性气体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讨论了在洪德情况(a)2Π电子态下,微分干涉角.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以及影响干涉角的各... 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对Λ分裂引起的CN(X2Π)与惰性气体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讨论了在洪德情况(a)2Π电子态下,微分干涉角.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以及影响干涉角的各个因素(实验温度、碰撞伴、转动量子数等),定量计算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系统的微分干涉角.研究了影响微分干涉角的各个因素,讨论了微分干涉角随碰撞伴及速度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量子干涉 转动能量转移 干涉角 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干涉效应中干涉角和散射角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丽 付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9-622,共4页
利用波恩近似理论对双原子激发态转动传能进行了剖析,更深入的研究了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量子干涉效应相关信息.利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新的量子干涉模型,讨论了原子与双原子分子碰撞时散射角和微分干涉角的关系,得... 利用波恩近似理论对双原子激发态转动传能进行了剖析,更深入的研究了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量子干涉效应相关信息.利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新的量子干涉模型,讨论了原子与双原子分子碰撞时散射角和微分干涉角的关系,得到了干涉角和各向异性参数及转动量子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干涉效应 各向异性参数 散射角 转动量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多目标优化混合量子进化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晓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441-4444,4447,共5页
针对复杂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混合量子进化算法,并利用它求解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该算法根据多目标优化的特点,创建外部集合保存历代搜索到的非支配解,利用其中的精英个体设计了一种旋转角自适应调整的量子门更新策略,并对量子比... 针对复杂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混合量子进化算法,并利用它求解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该算法根据多目标优化的特点,创建外部集合保存历代搜索到的非支配解,利用其中的精英个体设计了一种旋转角自适应调整的量子门更新策略,并对量子比特表示的概率幅设置最大和最小阈值,以防止量子群体早熟收敛。借鉴量子门引入了专门针对量子个体的旋转交叉算子,同时小概率地对量子比特进行取反变异操作。对所提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另一种已有的多目标量子进化算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分布特性及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量子进化算法 量子门 旋转角 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量子进化算法的3D NoC测试TSV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川佩 王苏妍 汪杰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2-1170,共9页
针对硅通孔(through-silicon-via,TSV)的生产成本高,占用面积大等问题,首先对三维片上网络(3D NoC)进行测试规划研究,将测试规划得到的最短测试时间作为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优化测试占用的TSV数量,将各层的TSV按照需求进行... 针对硅通孔(through-silicon-via,TSV)的生产成本高,占用面积大等问题,首先对三维片上网络(3D NoC)进行测试规划研究,将测试规划得到的最短测试时间作为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优化测试占用的TSV数量,将各层的TSV按照需求进行配置,并将TSV合理有效地分配给各个内核,以在有限的TSV数量下,降低硬件开销,提高利用率,同时,探讨TSV的分配对测试时间的影响。算法中,引入量子旋转门旋转角动态调整策略和量子变异策略,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将ITC’02基准电路作为仿真实验对象,由实验结果可得,本算法能够快速地收敛到最佳解,有效的减小了测试时间,优化了TSV数量,提高了TSV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片上网络 硅通孔 量子进化算法 旋转角动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1∑,J)+C(^(S_1)l_(1i_1))→AB(~1∑,J′)+C(^(S_1)l_((1j_1)′))+C(^(S_2)l_((2j_2)′))中电子传能与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英文)
20
作者 李永庆 杨伟 +1 位作者 李健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1-927,共7页
本文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对AB(~1∑,J)+C(^(S_1)l_(1i_1))→AB(~1∑,J′)+C(^(S_1)l_((1j_1)′))+C(^(S_2)l_((2j_2)′))的转动传能量子干涉进行研究,提出了理论模型,此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 本文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对AB(~1∑,J)+C(^(S_1)l_(1i_1))→AB(~1∑,J′)+C(^(S_1)l_((1j_1)′))+C(^(S_2)l_((2j_2)′))的转动传能量子干涉进行研究,提出了理论模型,此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推导出衡量干涉程度的干涉角,并讨论完全干涉的情况,得到影响几率比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干涉 转动传能 干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