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PLA and PLGA nanoparticles by binary organic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
1
作者 蒋新宇 周春山 唐课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年第3期202-206,共5页
The nanoparticles of polylactide (PLA) and poly(lactide-co-glycolide) (PLGA) were prepared by the bi-nary organic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 The yield, particle size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se nanoparticles wereeva... The nanoparticles of polylactide (PLA) and poly(lactide-co-glycolide) (PLGA) were prepared by the bi-nary organic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 The yield, particle size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se nanoparticles wereevaluated. The yield of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is over 90%, and the average size of the nanoparticlesis between 130-180 nm.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the organic solvent used in the system on nanoparticle yieldand size, the cloud points of PLA and PLGA were examined by cloud point titr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yields of nanoparticle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ethanol in the acetone solution and attain the maximum at thecloud point of ethanol, while the size of nanoparticle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thanol in the acetone solutionand attains the minimum at the cloud point of ethanol. The optimal composition ratio of binary organic solvents coin-cides to that near the cloud point 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binary organic solvents can be predi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ary organic solvents diffusion method nanoparticlei PLGA PL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特性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庆娟 闫田荣 +2 位作者 任新龙 许博凡 丰竟翔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通过JmatPro软件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不同Fe含量铸态Cu-Fe合金进行热力学计算与DSC实验,研究了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过程、铸态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对Cu-Fe合金的显微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Fe含量分别为5%、20%、40%和50%时,随着Fe含... 通过JmatPro软件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不同Fe含量铸态Cu-Fe合金进行热力学计算与DSC实验,研究了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过程、铸态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对Cu-Fe合金的显微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Fe含量分别为5%、20%、40%和50%时,随着Fe含量的增加,Cu-Fe合金液固转变(δ-Fe+L→γ-Fe)温度升高,温度由1201.4℃增加到1440.0℃,凝固过程中液固转变产生的焓值减小,包晶反应与共析反应产生的焓值增大。Fe含量的增加使合金铸态组织由细小的胞状晶转变为发达的等轴晶,分布更加均匀,初生Fe相尺寸增加。当Fe含量从5%增加到50%,铸态合金的显微硬度从87.34 HV增加至146.09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合金 凝固特性 DSC法 显微硬度 二元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油污干冰清洗数值模拟与试验
3
作者 曾勇 郑潇天 +2 位作者 赵雪雅 陈洪博 顾金彤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397,共17页
目前对于干冰清洗效果还依赖于工人的经验,无法获得较为准确的清洗参数。为了获得干冰清洗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升清洗效率并降低清洗成本,采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常见的附着力等级为2级和4级的油污为清洗对象,研究清洗距... 目前对于干冰清洗效果还依赖于工人的经验,无法获得较为准确的清洗参数。为了获得干冰清洗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升清洗效率并降低清洗成本,采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常见的附着力等级为2级和4级的油污为清洗对象,研究清洗距离、清洗角度、清洗速度和干冰颗粒质量流量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清洗效果的影响。通过CFD仿真,分析距离喷枪口不同位置与干冰颗粒浓度以及速度的影响关系,获得干冰清洗距离控制范围;通过静态清洗试验,并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CFD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正交动态清洗试验,并采用图像二值化处理方法,分析清洗距离、清洗角度、清洗速度和干冰颗粒质量流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关系。最后,通过变参数清洗试验,获得两种油污完全清洗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对附着力等级2的油污,清洗距离对清洗效果影响最大,而对于附着力等级为4的油污,干冰质量流量对清洗效果影响最大,不同附着力的油污,工艺参数的影响大小不同,清洗参数之间相互制约影响,故在清洗时须选取适当清洗参数。不同附着力的油污,工艺参数的影响大小不同,确定主要清洗参数后,其余清洗参数将发生改变,所以在清洗时须要选择合适的清洗参数。采用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性质的油污,得出精确的清洗参数,可以高效地去除工件表面油污且极大地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冰清洗 数值模拟 二值法 工业油污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气熔融-红外/热导法同时测定二元铝合金中氧和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宽 汪大智 +1 位作者 王芳 王晓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1-597,共7页
铝钽、铝钨、铝钼、铝铌二元铝合金作为钛合金冶炼的重要添加剂,准确测定其氧氮含量对于钛合金冶炼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助熔剂种类、称样量、分析功率的研究,优化了实验参数,建立了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技术同时测定铝钼、铝铌、... 铝钽、铝钨、铝钼、铝铌二元铝合金作为钛合金冶炼的重要添加剂,准确测定其氧氮含量对于钛合金冶炼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助熔剂种类、称样量、分析功率的研究,优化了实验参数,建立了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技术同时测定铝钼、铝铌、铝钽、铝钨二元铝合金中氧氮含量的新方法。称取0.05~0.15 g铝合金样品,放入镍篮,投入脱气后的石墨套坩埚中,控制分析功率为4.5~5.5 kW,以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实现了惰气熔融-红外/热导法同时测定二元铝合金中氧和氮。氧和氮的方法测定下限分别为0.0009%和0.0003%。采用实验方法对4个二元铝合金实际样品中氧和氮进行测定,氧和氮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1.5%~3.7%和2.3%~7.6%。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准确性好。方法的建立,有利于钛合金生产企业从原材料入手实现钛合金的品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气熔融 红外热导法 二元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法测定WF6-MoF6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误差分析与修正
5
作者 拓振光 李荣亮 +7 位作者 康绍辉 牛玉清 周志全 叶开凯 马海桃 刘顺 李洪 高鑫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0-2278,共9页
核纯级氟化铀及相关氟化物杂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缺乏,已成为我国干法铀纯化转化工艺开发的瓶颈。然而,该体系物性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给数据的准确测定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压耐腐蚀静态法汽液相平衡测量装置,测定了纯组... 核纯级氟化铀及相关氟化物杂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缺乏,已成为我国干法铀纯化转化工艺开发的瓶颈。然而,该体系物性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给数据的准确测定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压耐腐蚀静态法汽液相平衡测量装置,测定了纯组分VF_(5)和MoF_(6)的饱和蒸气压数据以及WF_(6)和MoF_(6)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恒温汽液相平衡数据。重点从装置设计、操作过程和分析检测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误差分析与数据校正,结果表明气相取样对液相组成的影响不足万分之五;原料组成视为液相组成存在约0.5%的误差;降低气相取样吹扫气速和减小升温速率会减少误差等。基于误差分析与估算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后,通过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为准确获取金属氟化物汽液相平衡热力学数据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二元混合物 氟化物 静态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
6
作者 兰宇田 姚伟 +3 位作者 杨雨昕 戴玉臣 严明辉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2264,I0016,共14页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框架;首先基于增量学习方法(incremental learning,IL),提出了“数据仿真■简化辅助模型训练→模型离线训练→模型在线应用”双向闭环模型训练思路,利用辅助模型知识简化CCT仿真求解次数;其次,提出了一种融入专家经验知识的CCT二分法求解方法,通过故障屏蔽和薄弱线路故障子集两个经验知识,优化了预想故障集中非必要分析的故障种类;最后,结合两种方法,将CCT辅助预测模型和电力系统经验知识融入到最小CCT求解过程中,从求解次数和故障种类两个维度减少不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在预想故障集下的仿真次数。以IEEE39节点系统和改进WECC17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二分法能减少86%和89.5%的仿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控制 预想故障集 极限切除时间 时域仿真 二分法 增量学习 知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中微米级颗粒间二元碰撞的离散元模拟
7
作者 周英贵 许玥 +1 位作者 杨娜娜 凡凤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400,共10页
建立声场中微米级颗粒间二元碰撞的离散元模型,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探究颗粒碰撞过程中接触力、重叠量和颗粒速度演变的过程,考察颗粒中心连线与声波波动方向的夹角和颗粒半径对碰撞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凝并前经历多次“压缩-... 建立声场中微米级颗粒间二元碰撞的离散元模型,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探究颗粒碰撞过程中接触力、重叠量和颗粒速度演变的过程,考察颗粒中心连线与声波波动方向的夹角和颗粒半径对碰撞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凝并前经历多次“压缩-回弹”过程,颗粒分离前仅经历一次“压缩-回弹”过程;颗粒中心连线偏离声波波动方向程度越大,凝并时间越长,特别是当二者接近垂直时,颗粒无法发生碰撞;随着颗粒半径的增大,碰撞后果由凝并转变为分离,凝并时间先减小而后趋于恒定,分离时间几乎不受颗粒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颗粒声凝并过程的准确预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颗粒 二元碰撞 外加声场 颗粒凝并 离散元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光照下多姿态人脸表情识别方法
8
作者 王灵月 李颖 +1 位作者 郭磊 杨新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4-158,共5页
为消除光照度变化对图像的影响,提供更为全面和清晰的面部信息,并提高表情识别鲁棒性,提出一种可变光照下多姿态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利用自商图像法对原始人脸图像进行光照处理,消除光照度变化对图像的影响。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建立多姿态... 为消除光照度变化对图像的影响,提供更为全面和清晰的面部信息,并提高表情识别鲁棒性,提出一种可变光照下多姿态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利用自商图像法对原始人脸图像进行光照处理,消除光照度变化对图像的影响。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建立多姿态人脸正面化模型,对光照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再处理,得到标准正面姿态的人脸图像,为表情识别提供更为全面和清晰的面部信息,提高表情识别鲁棒性。利用局部二值卷积神经网络处理标准正面姿态的人脸图像,完成可变光照下多姿态人脸表情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地对人脸图像进行光照与人脸正面化处理,不同姿态情况下,该方法均可完成人脸表情的精准识别;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人脸表情识别的精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识别 光照处理 多姿态人脸识别 人脸正面化 自商图像法 局部二值卷积神经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域F_(2)^(q)上多元LDPC码的高效ADMM译码算法
9
作者 郭晓蒙 张涛 王勇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7,共9页
针对高速航空通信场景中的衰落和干扰使得传输数据易错误或丢失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伽罗华域F_(2)^(q)上的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译码器。首先,利用提出的比特嵌入技术,将多元LDPC码等价转化为二元LDPC码,... 针对高速航空通信场景中的衰落和干扰使得传输数据易错误或丢失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伽罗华域F_(2)^(q)上的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译码器。首先,利用提出的比特嵌入技术,将多元LDPC码等价转化为二元LDPC码,并基于此将多元最大似然(ML)译码问题转化为实空间中的线性整数规划问题。其次,将整数约束问题松弛为连续约束问题,为目标函数添加非凸二次惩罚项,并定制了一种高效的ADMM算法来求解译码模型,其中所有变量都可以并行求解。最后,证明了提出的ADMM译码器满足重要的码字独立特性,且每次ADMM迭代中的计算复杂度约为O(nq)。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译码器的纠错能力和译码效率优于其他译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LDPC 伽罗华域F_(2)^(q) 比特嵌入 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最优排距确定及桩间土压力计算方法
10
作者 汤科 赵华 +1 位作者 唐雪峰 程儒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无连梁双排桩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特性和桩间土压力模型不统一导致较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为了深入了解双排桩的受力特性和快速计算出桩间土压力,运用GEO5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桩排距对桩身受力的影响;同时,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 无连梁双排桩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特性和桩间土压力模型不统一导致较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为了深入了解双排桩的受力特性和快速计算出桩间土压力,运用GEO5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桩排距对桩身受力的影响;同时,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计算桩间土压力的新方法,即通过先求出前后排桩各自的剩余下滑力,再分别去除前(后)排桩,进而利用求解余下单排桩的剩余下滑力来辅助计算双排桩桩间土压力。结果表明:(1)当桩排距在2b~6b(b为桩截面短边长)时,前后排桩剩余下滑力几乎相等,但前后排桩最大内力差值却逐渐增大;(2)随着桩排距的增加,双排桩的推力之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前排桩桩后推力几乎不变,这主要是由于后排桩桩后推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双排桩的最优排距应在2b~4b之间;(3)当桩排距在2b~6b时,双排桩中前排桩桩后推力等于同位置单排桩桩后推力和桩前抗力之和的一半;后排桩桩前抗力等于同位置单排桩桩后推力和桩前抗力之和的一半,最大误差也仅为0.07%;(4)通过与原方案及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其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于快速确定双排桩的最优排距及桩间土压力的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连梁双排桩 二元边坡 刚体极限法 最优桩排距 桩间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PLC开发的梯形图向语句表转换的新方法
11
作者 魏晓晴 郝方 +2 位作者 姜涛 康冰冰 赵念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2,共5页
为了设计一种PLC控制器,文中重点研究了PLC编程系统中由梯形图到语句表编译解算的实现过程,并提出一种应用于PLC开发的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的新方法,即基于节点势能的转换方法。该方法将梯形图类比电路图,仿照电势能,以节点势能表示虚拟... 为了设计一种PLC控制器,文中重点研究了PLC编程系统中由梯形图到语句表编译解算的实现过程,并提出一种应用于PLC开发的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的新方法,即基于节点势能的转换方法。该方法将梯形图类比电路图,仿照电势能,以节点势能表示虚拟梯形图中的能量流动,通过对梯形图节点势能的确定,将梯形图各图元之间的连接关系抽象为数值关系,并以此关系建立二叉树,遍历生成语句表。该方法简单清晰,以一种复杂度较低的数据结构将梯形图完整地描述出来,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由梯形图到语句表的编译解算,并可适用于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梯形图程序的转换。该转换方法也能够为其他类似图形关系的解算提供参考,具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梯形图 语句表 转换方法 节点势能 二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增强的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多二元表评估方法
12
作者 刘洋 朱益华 +2 位作者 伍双喜 朱誉 罗超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6,48,共10页
随着远距离大容量高压直流输电规模的不断增加,直流受端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问题日趋严峻。量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解决直流受端系统的暂态电压评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增强的多二元表法来评估直流系统... 随着远距离大容量高压直流输电规模的不断增加,直流受端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问题日趋严峻。量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解决直流受端系统的暂态电压评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增强的多二元表法来评估直流系统暂态电压。首先,通过提取直流系统暂态时序特征并利用ReliefF法进行特征降维。然后利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对暂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进行回归拟合,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求解多二元表积分权值。最后,搭建了电压崩溃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智能增强的多二元表暂态电压评估方法对直流受端系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具有在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受端系统 暂态电压稳定 时序特征 多二元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moving baffle on average velocity and mixing of binary particles in rotating drums 被引量:2
13
作者 ZHANG Li-dong MA Jie +3 位作者 WANG Zhi-chao QIN Hong BAI Jing-ru WANG 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78-489,共12页
Adding a moving baffle to the drum is a new way to enhance the motion and mixing of particles in rotating drums.To obtain its influence on binary particles,horizontal rotating drum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baffle were ... Adding a moving baffle to the drum is a new way to enhance the motion and mixing of particles in rotating drums.To obtain its influence on binary particles,horizontal rotating drum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baffle were investigated b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AtΩ=15 r/min,increasing the length of moving baffle can increase the fluctuation amplitude of average particle velocity.AtΩ=60 r/min,the influence of the moving baffle on the average velocity fluctuation tends to be more random.At both rotational speeds,the moving baffle causes the average particle velocity to fluctuate more sharply.The moving baffle can enhance particle mixing.AtΩ=15 r/min,the moving baffle with length ofδ=1/3 can best enhance particle mixing.However,atΩ=60 r/min,only the moving baffle with a specific length(δ=1/4)can enhance mixing.This basic research has a positiv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ving baffle in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 rotating drum moving baffle binary 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wo-stage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AVL and AKNN techniques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梦 邵春福 +2 位作者 黃育兆 王博彬 李慧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79-786,共8页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issue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 A new two-stag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ethod named AKNN-AVL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combines an advanc...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issue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 A new two-stag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ethod named AKNN-AVL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combines an advanced k-nearest neighbor(AKNN)method and balanced binary tree(AVL) data 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AKNN method uses pattern recognition two times in the searching process, which considers the previous sequences of traffic flow to forecast the future traffic state. Clustering method and balanced binary tree technique are introduced to build case database to reduce the searching time.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these developments, the accuracies performance of AKNN-AVL method, k-nearest neighbor(KNN) method and the 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 method are compared. These methods are calibrated and evaluated by the real-time data from a freeway traffic detector near North 3rd Ring Road in Beijing under both normal and incident traffic conditions.The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AKNN-AVL method with the optimal neighbor and pattern size outperforms both KNN method and ARMA method under both normal and incident traffic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s of clustering method and balanced binary tree technique to the prediction method can increase the searching speed and respond rapidly to case database fluc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ing of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advanced k-nearest neighbor method pattern recognition balanced binary tree techni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用CA-SA@SiO_(2)相变微胶囊制备及其性能优化研究
15
作者 刘凤利 李俏莉 +1 位作者 白建侠 王亚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96-8102,共7页
为解决脂肪酸相变温度高于建筑应用要求,以及已有脂肪酸相变微胶囊包覆率和相变潜热低的问题,首先制备了二元相变材料癸酸-硬脂酸,热性能结果表明,癸酸-硬脂酸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为24.28℃和178.21 J/g,满足建筑应用要求。在此基础上以S... 为解决脂肪酸相变温度高于建筑应用要求,以及已有脂肪酸相变微胶囊包覆率和相变潜热低的问题,首先制备了二元相变材料癸酸-硬脂酸,热性能结果表明,癸酸-硬脂酸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为24.28℃和178.21 J/g,满足建筑应用要求。在此基础上以SiO_(2)为壁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癸酸-硬脂酸进行封装,制备不同芯壁比的CA-SA@SiO_(2)相变微胶囊,并对其微观形貌、粒径大小、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及抗渗漏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芯壁比直接影响相变微胶囊的各项性能,其中最优芯壁比为50∶50,此时微胶囊呈球形且光滑致密,粒径范围为2~500μm,主要集中于50μm以下,壁材仅靠物理作用包覆芯材,微胶囊化后壁材可以提高芯材热稳定性,且热分解温度明显高于墙体材料使用环境,平衡渗漏率仅为4.53%,相变温度为24.63℃,处于人体舒适范围内,相变潜热和包覆率为138.16 J/g和77%,有效解决了相变温度高和包覆率、相变潜热低的问题,为相变储能建筑围护结构提供适宜温区、高能效密度与高稳定性兼容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脂肪酸 溶胶凝胶法 相变微胶囊 微观特性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网多虚拟电厂分布式资源聚合与聚合体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泽凯 刘曌 +2 位作者 和敬涵 司方远 王小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I0009-I0011,共15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配电网侧分布式资源聚合与聚合体优化运行成为支撑电网平衡能力提升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快速准确表征分布式资源聚合体的功率调节能力,首先通过顶点枚举法求解考虑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可行域;进...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配电网侧分布式资源聚合与聚合体优化运行成为支撑电网平衡能力提升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快速准确表征分布式资源聚合体的功率调节能力,首先通过顶点枚举法求解考虑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可行域;进一步为解决配电网多虚拟电厂经济优化运行问题,设计了计及有功-无功的二元一致性算法,并证明所提算法的收敛性;通过基于可行域边界与二元一致性变量修正方程的修正法则,以满足功率与电压约束;最终得到多虚拟电厂分布式资源聚合与聚合体优化运行的算法流程。通过算例分析与对比,验证了所提资源聚合与聚合体优化运行的框架可行性,以及其相较于传统一致性算法的优势。通过对分布式资源有功-无功调节能力的充分利用,提升了分布式资源参与电网运行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二元一致性算法 资源聚合与聚合体优化运行 可行域 顶点枚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方法的麻花钻刃带宽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正 台立钢 +1 位作者 陈志远 张禹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8,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二值化的麻花钻刃带宽度检测方法。首先对目标边缘进行锐化,然后用巴特沃斯高通滤波提取边缘信息;其次通过改进的大津二值化算法对疑似边缘点进行阈值分割,获取边缘点坐标;再次使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方法对边缘附近的... 提出一种基于二值化的麻花钻刃带宽度检测方法。首先对目标边缘进行锐化,然后用巴特沃斯高通滤波提取边缘信息;其次通过改进的大津二值化算法对疑似边缘点进行阈值分割,获取边缘点坐标;再次使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方法对边缘附近的点进行拟合,得到刃带宽度曲线并求其拐点,求取麻花钻刃带宽度的数据。最后进行对比实验,用LM方法对未处理的M35直径2.5 cm的刃带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刃带宽度1.467 mm,测量误差0.467 mm。改进后的测量结果为0.853 mm,测量误差为0.14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麻花钻刃带宽度 列文伯格-马夸尔特方法 二值化算法 视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法的苯乙烯-丙烯腈单链模拟
18
作者 徐燕红 陈钰 +2 位作者 袁向前 刘纪昌 赵基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8-6076,共9页
聚合物链组成和分布对聚合物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参考某企业的单体配方,首先建立了二元共聚链增长模型,并采用Monte Carlo法对苯乙烯-丙烯腈共聚单链的链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比了单体比对转化率及丙烯腈结合率... 聚合物链组成和分布对聚合物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参考某企业的单体配方,首先建立了二元共聚链增长模型,并采用Monte Carlo法对苯乙烯-丙烯腈共聚单链的链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比了单体比对转化率及丙烯腈结合率的影响,考察了分批加料对链结构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化率高于91%时,丙烯腈结合率的变化率大于0.5%,造成共聚物分布不均;在考察的单体比范围内,原料中丙烯腈含量越低(大于25%),展现出来的共聚产物越均匀,可调节的转化率范围就越宽;当原料中丙烯腈为27%~35%,转化率在85.0%以上时,丙烯腈瞬时结合率的变化率仅在±0.5%的范围内波动,且丙烯腈平均结合率的变化小于1%;分批进料能有效提高共聚物的链结构均匀性,当单体比为67/33的转化率由91%提升至98%时,丙烯腈瞬时结合率的变化率小于±0.5%,且丙烯腈平均结合率的变化小于1%。上述研究结果为其他类似体系研究及工业生产稳定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多元醇 Monte Carlo法 单体比 二元共聚 单链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分区的奇异域积分单元细分法
19
作者 贾志超 王富顺 +2 位作者 郭前建 袁伟 魏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积分方程中的奇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分区的奇异域积分单元细分法,该方法基于体二叉树数据结构对不同类型体单元自适应细分,能精确计算任意源点位置的三维奇异积分,消除积分的奇异性.在笛卡尔坐标系下,通过在...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积分方程中的奇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分区的奇异域积分单元细分法,该方法基于体二叉树数据结构对不同类型体单元自适应细分,能精确计算任意源点位置的三维奇异积分,消除积分的奇异性.在笛卡尔坐标系下,通过在源点构建包围盒对体单元特征分区,将体单元划分为腔面投影区域和单元细分区域,依照细分准则对单元细分区域递归细分,采用腔面重构算法和投影算法,重新在源点附近生成高质量的积分子单元.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的积分计算精度、稳定性优于传统单元细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奇异积分 体二叉树 特征分区 单元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本底流气式正比计数器在样品总α/β测量中串道影响修正
20
作者 胥海亮 陈诚 +4 位作者 王亮 朱珠 郭旭影 王茜 粟琨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8,共8页
超低本底流气式正比计数器是样品总α/β测量的理想探测器,但本身具有较强的串道现象,影响样品测量的准确性。系统研究了流气式正比计数器在同一质量厚度、不同241 Am和40 K质量分数下α→β、β→α串道影响,建立了总α/β串道修正的... 超低本底流气式正比计数器是样品总α/β测量的理想探测器,但本身具有较强的串道现象,影响样品测量的准确性。系统研究了流气式正比计数器在同一质量厚度、不同241 Am和40 K质量分数下α→β、β→α串道影响,建立了总α/β串道修正的二元方程,并与遮盖修正法进行对比,对自制的25组α/β模拟粉末样品进行了测量和串道修正。结果显示α→β串道影响较大,修正因子随着α计数率的变化并非恒定值;β→α串道修正因子影响较小,其平均值为0.001;遮盖修正法对模拟粉末样品中β测量结果的修正效果较差,其相对偏差绝对值介于1.4%~45.0%;二元方程修正法对模拟粉末样品中β测量结果的修正效果较好,其相对偏差绝对值介于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本底流气式正比计数器 串道修正 二元方程修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