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油气运移动力学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罗晓容 张立宽 +5 位作者 廖前进 苏俊青 袁淑琴 宋海明 周波 侯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7,215,共8页
在对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含油气系统油气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型方法恢复研究区的盆地演化过程、相应的油气成熟范围和不同时期的运移动力条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输导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特征,用开启概... 在对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含油气系统油气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型方法恢复研究区的盆地演化过程、相应的油气成熟范围和不同时期的运移动力条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输导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特征,用开启概率和砂地比分别表征断层和砂岩输导体的连通特征。采用以逾渗理论为基础的油气运聚模拟方法,在根据实际资料建立的二维输导格架模型上实现运移动力和通道的耦合。模拟结果显示出研究区沙河街组目的层段的油气运移路径及其油气运移相对流量,结合其他油气地质条件确定张东东构造带、张东构造带、庄海12—庄海9×3井地区等为有利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模型 输导格架 断层开启概率 逾渗 成藏动力学 埕北断阶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参数和流体物性参数对水力旋流器的迁移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庆国 马重芳 薛敦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8-332,共5页
在迁移率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对水力旋流器的迁移率与分流比、流量及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分流比不变的条件下,流量和物性参数对迁移率的影响只表现在改变分割尺寸d50上, 流量、物性参数及分割尺寸的... 在迁移率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对水力旋流器的迁移率与分流比、流量及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分流比不变的条件下,流量和物性参数对迁移率的影响只表现在改变分割尺寸d50上, 流量、物性参数及分割尺寸的变化遵循旋流器数Hy=const. 的规律。当分流比改变时,分割尺寸略微变化,但迁移率MP'与无因次液滴直径(=d/d50之间的关系不变。这两点均与Thew的回归结果略有区别。在分流比、流量及物性参数同时变化时,本文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迁移率及旋流器数与分流比之间的关联式,据此可预估不同操作参数与物性参数下的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参数 流体 物性参数 单锥水力旋流器 迁移率 液液旋流器 结构参数 流量 分流比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强震发生随时间增长概率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贵宣 郑大林 +1 位作者 张肇诚 于淑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1-226,共6页
作者等仔细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从1725年到现在的地震资料,并利用乌莫洛夫T─S、M为参数的作图法及强震发生随时间增长概率,绘制了地震活动图件及地震发生概率曲线以及M─T图和鲜水河断裂应变释放曲线。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清楚... 作者等仔细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从1725年到现在的地震资料,并利用乌莫洛夫T─S、M为参数的作图法及强震发生随时间增长概率,绘制了地震活动图件及地震发生概率曲线以及M─T图和鲜水河断裂应变释放曲线。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出鲜水河断裂带自1725年到现在可分为两个大的活动周期,其中6.0级以上地震有由康定依次向甘孜迁移的特点。在每一个大的地震活动周期中,地震基本上两次重复由康定向甘孜迁移的过程,而且较强地震多发生在第二次迁移过程中,1982年甘孜地震标志着断裂带在第二幕地震活动高潮中,中强震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次由断裂带东南端向西北端迁移的过程。同时考虑到断裂带应变释放曲线的特征,估计鲜水河断裂带目前已进入新的平静阶段。前两个大的活动周期之间,平静了近一个世纪。按历史上地震定向迁移规律,估计在新的活动期地震仍将从康定方向开始,逐步向甘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地震迁移 地震激动性 增长概率 强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人口迁移算法(I) 被引量:57
4
作者 周永华 毛宗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对函数全局优化和人口迁移的比较研究表明 ,两者存在相似之处 .文中通过模拟人口迁移机制建立了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人口迁移算法 (PMA) .它模拟了人口随经济重心而转移、随人口压力增加而扩散的机制 ,前者促使算法选择较好... 对函数全局优化和人口迁移的比较研究表明 ,两者存在相似之处 .文中通过模拟人口迁移机制建立了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人口迁移算法 (PMA) .它模拟了人口随经济重心而转移、随人口压力增加而扩散的机制 ,前者促使算法选择较好的区域搜索 ,后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点 .数值实验表明了PMA的全局优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优化搜索算法 人口迁移算法 全局优化能力 计算智能 人口迁移机制 局部最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海地区油气成藏系统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代莉 张杰 +3 位作者 王朝安 张伟涛 吴永红 宋海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22,共3页
桩海地区第三系可划分为四个层序,含油层系主要分布在层序Ⅲ、Ⅳ界面及层序Ⅰ界面上下。受区内生油凹陷及断层控制,油藏类型分布具有分割性:西部油藏主要受岩性及地层控制,东部则以构造及地层油藏为主。自西向东,含油层系逐渐增多,含油... 桩海地区第三系可划分为四个层序,含油层系主要分布在层序Ⅲ、Ⅳ界面及层序Ⅰ界面上下。受区内生油凹陷及断层控制,油藏类型分布具有分割性:西部油藏主要受岩性及地层控制,东部则以构造及地层油藏为主。自西向东,含油层系逐渐增多,含油层位由浅变深,原油性质也呈规律性变化。气藏的分布受油源条件和饱和压力控制,明化镇组、馆陶组不会形成大规模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海地区 油气藏 成藏模式 系统分析 二次运移 含油性 油源条件 饱和压力 地层层序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马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户籍制度逐渐放开,人口流动越来越活跃,在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增长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结构也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流动人口性别结构渐渐趋于均衡,女性流动人口渐渐加入了流动人口行列,但是在此过程中许多"流而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户籍制度逐渐放开,人口流动越来越活跃,在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增长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结构也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流动人口性别结构渐渐趋于均衡,女性流动人口渐渐加入了流动人口行列,但是在此过程中许多"流而不工"的现象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基于2014年云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迁移模式中的流动女性就业机会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单身女性就业概率最高,半家庭式流动女性就业概率居中,举家式流动女性的就业概率最低。随迁子女数量也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在流入地每增加一个孩子,女性就业概率将降低20%左右。此外,女性流动人口个体特征以及流动特征也会对其就业产生影响,在流入地居住时间每增加一年,就业概率大致提高3.6%左右。这意味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过程中的女性就业劣势可能随着人口流动长期化发展得到相应的补偿,长期流动对女性就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化迁移 女性流动人口 就业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人口迁移算法(Ⅱ)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永华 毛宗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3,55,共4页
用概率论分析了新提出的求解函数全局优化问题的人口迁移算法的收敛性及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迁移算法依概率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以找到问题全局最优解的概率为准则,给出了该算法工作在最坏情形时按迭代次数衡量的收敛速度估计,进而... 用概率论分析了新提出的求解函数全局优化问题的人口迁移算法的收敛性及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迁移算法依概率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以找到问题全局最优解的概率为准则,给出了该算法工作在最坏情形时按迭代次数衡量的收敛速度估计,进而给出了该算法按给定概率收敛时的计算时间复杂性估计,即函数计算次数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算法 收敛性 收敛概率 收敛速度 计算时间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预测的改进虚拟机内存预拷贝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廷伟 姜雅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9-293,共5页
预拷贝技术实现了虚拟机的透明移动,但在迭代过程中一些内存页会被反复拷贝,使用概率预测方法可以减少传输的内存页数量,但预测所需的时间仍会延长总迁移时间。针对此问题,提出快速预测预拷贝方法,对内存页状态改变的概率进行测算,并推... 预拷贝技术实现了虚拟机的透明移动,但在迭代过程中一些内存页会被反复拷贝,使用概率预测方法可以减少传输的内存页数量,但预测所需的时间仍会延长总迁移时间。针对此问题,提出快速预测预拷贝方法,对内存页状态改变的概率进行测算,并推迟状态频繁变化页的传输,达到优化虚拟机实时迁移的目的。应用于Xen虚拟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减少传输的内存页,缩短总迁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预测 预拷贝 虚拟机 实时迁移 总迁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锥水力旋流器的迁移率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庆国 薛敦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6期62-65,共4页
根据Bloor和Ingham建立的内流场模型 ,对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 ,从而建立了实用的迁移率与分离效率模型。该模型中不需要用实验数据拟合待定系数 ,在流量、分流比及物性参数发生变化时 ,计算结果均能与Thew的实验数据很好地吻... 根据Bloor和Ingham建立的内流场模型 ,对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 ,从而建立了实用的迁移率与分离效率模型。该模型中不需要用实验数据拟合待定系数 ,在流量、分流比及物性参数发生变化时 ,计算结果均能与Thew的实验数据很好地吻合。由于该模型中并没有对旋流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任何简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效率 迁移率 计算模型 单锥水力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锥水力旋流器的迁移率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庆国 薛敦松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1,44,共5页
在Bloor和Ingham建立的旋流器内流场计算模型的基础上 ,按流体质点运动轨迹的分析方法 ,建立了双锥水力旋流器的迁移率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流程。用这种模型计算旋流器的迁移率不需用实验数据拟合待定参数 ,避免了实验误差的影响... 在Bloor和Ingham建立的旋流器内流场计算模型的基础上 ,按流体质点运动轨迹的分析方法 ,建立了双锥水力旋流器的迁移率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流程。用这种模型计算旋流器的迁移率不需用实验数据拟合待定参数 ,避免了实验误差的影响。迁移率的计算结果与Thew的实验数据相比 ,在不同的流量、分流比和物性参数下 ,两者均能吻合 ,表明计算模型比较实用、可靠。这种计算模型可用于预测旋流器结构参数发生变化时的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模型 迁移率 双锥水力旋流器 内流场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对数交叉概率因子和随机迁移的差分进化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小华 李济民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1,共4页
针对差分进化算法在后期收敛缓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对数递增交叉概率因子和随机迁移算子的差分进化算法。这个算法增强了收敛速度和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全局寻优能力。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LMDE比基本DE和带... 针对差分进化算法在后期收敛缓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对数递增交叉概率因子和随机迁移算子的差分进化算法。这个算法增强了收敛速度和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全局寻优能力。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LMDE比基本DE和带混沌差分进化算法CDE在收敛性和稳健性以及全局寻优能力方面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 自适应交叉概率 随机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俊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6-251,共6页
本文依据震中迁移、累积频度变化曲线、震级频度关系等的计算方法,对汾渭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汾渭地震带Ms≥5.5级的地震活动存在着明显的由北向南自东向西的迁移特点。目前,汾渭地震带正处于第三活跃期的后期,总... 本文依据震中迁移、累积频度变化曲线、震级频度关系等的计算方法,对汾渭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汾渭地震带Ms≥5.5级的地震活动存在着明显的由北向南自东向西的迁移特点。目前,汾渭地震带正处于第三活跃期的后期,总的地震活动趋势是加强的。今后5~20年内,Ms>5.5级的地震,由北区迁至南区的概率为:0.22~0.64。则中区可能发生Ms=5级左右的地震或震群,南区则有发生Ms≥5.5级地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 地震带 地震活动性 震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拉东谱的逆时偏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磊 杨勤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8-225,共8页
基于拉东谱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获得高分辨率拉东谱的方法,在付出很小计算代价的同时使得原始拉东谱能量收敛到中心点处,大幅提高了谱分辨率。利用改进的高分辨率拉东谱获得地下反射界面各点法线方向概率分布,并基于该概率分布提出一种获... 基于拉东谱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获得高分辨率拉东谱的方法,在付出很小计算代价的同时使得原始拉东谱能量收敛到中心点处,大幅提高了谱分辨率。利用改进的高分辨率拉东谱获得地下反射界面各点法线方向概率分布,并基于该概率分布提出一种获得逆时偏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炮点入射波矢量方向p s和反射界面法线方向p n计算入射角度并按照概率分布进行能量投影,获得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实现了对于有反射界面区域其能量按照入射角度正确投影,进行相干加强;对于无反射界面区域其能量随机分布,相互抵消。解决了传统的基于炮点入射波矢量方向p s、反射界面法线方向p n计算地震波入射角度时在无反射界面区域能量投影不准确带来的噪声问题。采用带有一个高速岩体的二维鲸模型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提高了拉东谱的分辨率,利用地下反射界面法线方向概率分布生成的逆时偏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有效压制了道集中无反射界面区域的噪声,为后续AVO、AVA分析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高分辨率拉东谱 波动方程 反射界面法线方向 炮点入射波矢量方向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拷贝的虚拟机内存状态动态迁移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费薇 李淑英 +1 位作者 衷宜 徐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9-624,共6页
针对预拷贝迁移算法存在拷贝效率低、总迁移时间长和迁移页面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拷贝的虚拟机内存迁移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迁移链路带宽动态确定迁移窗口大小,根据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原理计算页面脏页率,并通过页面脏页率... 针对预拷贝迁移算法存在拷贝效率低、总迁移时间长和迁移页面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拷贝的虚拟机内存迁移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迁移链路带宽动态确定迁移窗口大小,根据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原理计算页面脏页率,并通过页面脏页率来确定待迁移页面,实现了对页面脏页率更全面的预测,尽量避免了不必要的重传。实验结果表明,该文优化方法在停机时间、总迁移时间和迁移页面数量等3个方面优于现有的预拷贝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预拷贝 动态迁移 脏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FDC模型的太湖微塑料迁移规律及污染概率分布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昊 陈求稳 +1 位作者 丁珏 闫兴成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177,共9页
通过耦合太湖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与拉格朗日粒子模型,计算了太湖6个主要输入源的微塑料粒子漂移路径,分析了影响微塑料粒子漂移路径的主要因素,进而评估了太湖湖区的微塑料污染概率。结果表明:微塑料输入源位置和附近湖流是影响微塑料... 通过耦合太湖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与拉格朗日粒子模型,计算了太湖6个主要输入源的微塑料粒子漂移路径,分析了影响微塑料粒子漂移路径的主要因素,进而评估了太湖湖区的微塑料污染概率。结果表明:微塑料输入源位置和附近湖流是影响微塑料迁移和归趋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受湾内环流影响,湖湾是太湖微塑料的主要归趋位置,竺山湖和贡湖除受纳自身输入源的微塑料粒子,还受纳来自西、南沿岸区的微塑料粒子;竺山湖是太湖微塑料污染概率最高的湖区,污染主要来自湖湾自身输入源和西沿岸区输入源,其次为西沿岸区,其污染主要来自自身输入源和南沿岸区输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迁移 湖流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 污染概率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细菌觅食算法解决零空闲流水线调度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丽娟 吴晓 王志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55-258,264,共5页
针对零空闲流水线调度问题,建立以最大完成时间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改进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在标准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交叉优化算子、混合复制策略以及一种基于健康度和适应度共同控制的自适应迁徙概率,以... 针对零空闲流水线调度问题,建立以最大完成时间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改进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在标准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交叉优化算子、混合复制策略以及一种基于健康度和适应度共同控制的自适应迁徙概率,以加速算法的收敛过程,并有效抑制精英个体的逃逸,防止解发生退化。采用路径编码方式,通过MATLAB算例试验,表明了改进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在求解零空闲流水线调度问题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运用两种方式产生初始解:随机方式和NEH方法,进一步验证算法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空闲流水线调度 细菌觅食优化算法 NEH启发式算法 自适应迁徙概率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迁移分析及其应用
17
作者 李豆豆 邵世煌 王晴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4-197,共4页
通过模拟自然界生物的生存迁移过程建立一种自适应概率算法——生存迁移算法(LMA)。它模拟了生物通过比较生存状况和生存极限确定是否需要迁移,进而寻求更好生存状况的机制。生存状况使生物逐步了解未知的生存空间,生存极限使生物具有... 通过模拟自然界生物的生存迁移过程建立一种自适应概率算法——生存迁移算法(LMA)。它模拟了生物通过比较生存状况和生存极限确定是否需要迁移,进而寻求更好生存状况的机制。生存状况使生物逐步了解未知的生存空间,生存极限使生物具有判断的标准,迁移使生物具有寻求生存的能力。给出LMA的机理和模型,分析LMA求解全局优化问题的收敛性。实验结果表明LMA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迁移 全局优化 收敛性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