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营养素对红阳猕猴桃果实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龚弘娟 蒋桥生 +5 位作者 叶开玉 李洁维 莫权辉 刘平平 王发明 齐贝贝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5,共5页
为了研发适合在广西推广应用的红心猕猴桃富硒栽培技术,以5年生红阳猕猴桃植株为研究对象,选取真希、绿维康和土伯·硒之源3种含硒植物营养素,开展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硒营养素可有效提高红阳猕猴桃果肉中的硒含量,真希... 为了研发适合在广西推广应用的红心猕猴桃富硒栽培技术,以5年生红阳猕猴桃植株为研究对象,选取真希、绿维康和土伯·硒之源3种含硒植物营养素,开展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硒营养素可有效提高红阳猕猴桃果肉中的硒含量,真希150倍液、300倍液和绿维康500倍液处理果肉中总硒含量分别为0.015、0.018和0.041 mg/kg,均高于对照(0.0088 mg/kg),达到了广西富硒水果含量标准(0.01~0.10 mg/kg)。硒之源500倍液和1000倍液处理,果肉中总硒含量超标,分别为0.36 mg/kg和0.28 mg/kg,树体表现出叶缘焦枯甚至落叶等中毒症状。果肉中的硒主要是有机硒,未检测到无机硒,检测的3种有机硒中以硒代蛋氨酸含量最高。真希和硒之源处理均可降低果实酸含量,提高果实维生素C、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以真希150倍液处理和硒之源500倍液和1000倍液处理对果实品质提升效果最显著;绿维康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合各个检测指标,真希15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果实维生素C含量为87.0 mg/100 g,总糖含量8.79%,酸含量0.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叶面喷施 硒营养素 果实硒含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对富硒稻田土壤有效硒及富硒稻米生产的影响
2
作者 黄太庆 陈锦平 +4 位作者 江泽普 廖青 邢颖 潘丽萍 刘永贤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研究不同轮作体系下水稻自然富硒能力差异,确定较好的冬种绿肥种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硒稻田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大田开展紫云英-水稻(T1)、油菜-水稻(T2)和肥田萝卜-水稻(T3)3种轮作试验研究,并以冬闲-水稻为对照(CK),系统分... 研究不同轮作体系下水稻自然富硒能力差异,确定较好的冬种绿肥种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硒稻田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大田开展紫云英-水稻(T1)、油菜-水稻(T2)和肥田萝卜-水稻(T3)3种轮作试验研究,并以冬闲-水稻为对照(CK),系统分析不同冬种绿肥品种对土壤硒富集、土壤有效硒、水稻生长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绿肥翻压时和水稻成熟期的土壤有效硒含量均与绿肥硒总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稻谷硒含量与水稻孕穗期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绿肥种植对硒的吸收累积存在明显差异,其硒总累积量表现为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与稻田土壤有效硒含量的结果相一致。冬种绿肥有助于提高下一季稻米硒含量,T1、T2和T3处理糙米硒含量分别比CK提高57.7%、51.6%和25.9%,但有机硒含量占比与CK均无显著差异。可见,冬种绿肥可影响土壤有效硒含量,进而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其中,冬种紫云英更有利于提高富硒稻田土壤有效硒含量和稻谷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水稻轮作 土壤有效硒 硒总累积量 富硒水稻 稻米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大豆根瘤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硒积累的影响
3
作者 胡叶青 张杰 +4 位作者 何婷婷 张悦 李从虎 刘芸双 胡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58-63,共6页
从富硒大豆根瘤中筛选、鉴定出耐硒根瘤菌,分别采用硒酸钠、亚硒酸钠作为硒源,设定不同浓度梯度,研究根瘤菌的耐硒情况;并以中黄301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根瘤菌处理(Rb)、亚硒酸钠处理(Se)、根瘤菌与亚硒酸钠结... 从富硒大豆根瘤中筛选、鉴定出耐硒根瘤菌,分别采用硒酸钠、亚硒酸钠作为硒源,设定不同浓度梯度,研究根瘤菌的耐硒情况;并以中黄301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根瘤菌处理(Rb)、亚硒酸钠处理(Se)、根瘤菌与亚硒酸钠结合处理(Rb+Se),考察根瘤菌与硒元素结合处理对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生长发育、硒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亚硒酸钠处理对根瘤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CK相比,Rb+Se处理大豆株高、主根长、单株干重分别提高78.67%、82.98%、69.57%,根、茎、叶、子粒、根瘤的硒含量分别提高3.53、2.44、1.37、2.63、1.82倍,土壤硒含量提高2.10倍;与Rb处理相比,Rb+Se处理大豆株高、主根长、单株干重分别提高21.45%、32.31%、14.71%,根、茎、叶、子粒、根瘤的硒含量分别提高113.04%、173.33%、65.21%、160.70%、49.50%,土壤硒含量提高125.65%;与Se处理相比,Rb+Se处理大豆株高、主根长、单株干重分别提高45.13%、56.31%、50.00%,根、茎、叶、子粒、根瘤的硒含量分别提高30.14%、50.01%、27.96%、22.59%、18.19%,土壤硒含量提高19.23%。由此可见,根瘤菌与硒元素的结合处理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能够提高大豆各部位硒含量,同时对栽培土壤中硒积累也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 根瘤菌 耐硒 筛选 鉴定 大豆生长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及硒肥后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小平 魏昌华 +6 位作者 张立君 夏曾润 宋仕勤 刘乔斐 唐德剑 朱晓妮 吕金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90,共12页
【目的】研究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根施硒肥对茶叶硒含量的提升作用,为富硒茶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等9区县的521份茶叶样品为对象,分析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的分布特... 【目的】研究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根施硒肥对茶叶硒含量的提升作用,为富硒茶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等9区县的521份茶叶样品为对象,分析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的分布特征;从安康9区县采集107组茶叶及其根际土壤,分析二者硒含量的相关性;采用小区根施硒肥试验,研究施硒量(0,225,450和675 g/hm^(2))和施硒后时长(0,1.5,3,16和26月)对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结果】①521份茶叶样本硒含量的变幅为0.003~3.99 mg/kg,变异系数为157.35%,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整体呈现“南高北低”趋势。参照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556-2018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 600-2002中的富硒茶判定依据,安康地区茶叶富硒率分别为41.46%和25.14%。②安康地区茶叶与其根际土壤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293,P<0.01),土壤硒含量达到0.49和0.85 mg/kg时,茶叶硒含量分别为0.15和0.25 mg/kg,达到了富硒茶DB 61/T 556-2018和NY/T 600-2002标准。茶叶硒生物富集系数为0.06~1.44,变异系数为74.11%,各取样点茶叶硒生物富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茶叶硒生物富集系数与其根际土壤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1708,P>0.05)。③根施硒肥225 g/hm^(2)后1.5个月,茶叶硒含量从施硒前低于0.11 mg/kg提高到0.28 mg/kg以上,连续2年均可达到富硒茶DB 61/T 556-2018标准,茶树根部施硒量和施硒时长对茶叶硒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呈现“南高北低”趋势。对于土壤硒含量低于0.49 mg/kg的茶园,建议采茶前1.5个月根施硒肥225 g/hm^(2)以提高茶叶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茶 硒含量分布 硒肥后效 安康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有机硒生物肥对陇东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及硒累积的影响
5
作者 续创业 张建军 +6 位作者 党翼 张铠鹏 赵海燕 王腾飞 魏江文 周刚 冯春艳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13-616,共4页
探究喷施有机硒生物肥对陇东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及硒积累的影响,为陇东旱塬区富硒玉米生产提供参考。以玉米品种先玉1483为试验材料,设置120、240、360、720 kg/hm^(2)不同梯度有机硒生物肥喷施处理。结果表明,喷施有机硒生物肥显著影... 探究喷施有机硒生物肥对陇东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及硒积累的影响,为陇东旱塬区富硒玉米生产提供参考。以玉米品种先玉1483为试验材料,设置120、240、360、720 kg/hm^(2)不同梯度有机硒生物肥喷施处理。结果表明,喷施有机硒生物肥显著影响玉米生物产量,对玉米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影响。喷施有机硒生物肥240kg/hm^(2)处理玉米产量最高,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较喷施清水对照提高了17.68%、5.55%。玉米籽粒、秸秆硒含量均随有机硒生物肥喷施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分别较喷施清水对照提高0.28~1.49、5.86~22.31倍。综上,喷施有机硒生物肥对陇东黄土旱塬春玉米的产量和籽粒、秸秆硒含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尤以喷施有机硒生物肥240kg/hm^(2)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生物肥 春玉米 产量 硒含量 黄土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郑霖 杨帅 +3 位作者 黄鑫 郑雷 江云珠 戴芬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76-579,共4页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浓度,研究纳米硒肥对旱优7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根施150 mL纳米硒肥可有效提升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其中叶片硒含量变化最为显...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浓度,研究纳米硒肥对旱优7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根施150 mL纳米硒肥可有效提升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其中叶片硒含量变化最为显著。水稻籽粒中,硒含量顺序为T2>T1>T3>T4,即T2处理效果最佳,当过量施用纳米硒肥时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会被抑制;T2处理对水稻可有效促产,相较CK增产17.49%;水稻种植一年后,T2处理的土壤中硒含量小幅降低,其余处理土壤中硒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纳米硒肥施肥方式及不同浓度下水稻对硒的吸收能力,增产增效生产出了优质的富硒大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肥 水稻 产量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蛋白硒对‘萨米脱’樱桃果实抗氧化能力及其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隆汕 李达 +7 位作者 王梓妃 赵一潼 顾天淦 姜程程 张雨 王军 王连顺 杨国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2,共11页
为探究喷施有机硒肥对大樱桃抗氧化能力以及食用品质的影响,以‘萨米脱’大樱桃果实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果实转色前期和转色期对樱桃树进行0 mg/L、10 mg/L、30 mg/L和50 mg/L四个浓度梯度的生物蛋白硒肥叶面喷施处理。分析... 为探究喷施有机硒肥对大樱桃抗氧化能力以及食用品质的影响,以‘萨米脱’大樱桃果实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果实转色前期和转色期对樱桃树进行0 mg/L、10 mg/L、30 mg/L和50 mg/L四个浓度梯度的生物蛋白硒肥叶面喷施处理。分析了不同浓度生物蛋白硒处理后果实和叶片的硒含量、果实内抗氧化酶活性、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果实品质性状指标。结果表明,樱桃果实和叶片中的硒含量随喷施的硒肥浓度的升高而递增,叶面喷硒具有增强樱桃果实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自由基清除率的效果,同时还能增加果实内Ca^(2+)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30 mg/L硒肥效果较为突出,与对照组(0 mg/L)相比,喷施30 mg/L硒肥能够显著增强樱桃果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相关性分析证实,樱桃果实内Se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TrxR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成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富硒樱桃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樱桃 生物蛋白硒 硒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 自由基清除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对谷子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和叶酸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杨馥熔 杜冰 +3 位作者 王成 郭浩杰 张富厚 孟超敏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816,共9页
探究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对谷子农艺性状、籽粒品质及叶酸含量的影响,明晰谷子亚硒酸钠最佳喷施浓度,为优质功能性谷子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以4个不同基因型谷子品种‘济糯米2号’‘豫谷18’‘... 探究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对谷子农艺性状、籽粒品质及叶酸含量的影响,明晰谷子亚硒酸钠最佳喷施浓度,为优质功能性谷子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以4个不同基因型谷子品种‘济糯米2号’‘豫谷18’‘长生13’和‘中谷1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硒处理[清水对照(T0)、16g/hm^(2)Na_(2)SeO_(3)(T1)、32g/hm^(2) Na_(2)SeO_(3)(T2)、64g/hm^(2) Na_(2)SeO_(3)(T3)、128g/hm^(2) Na_(2)SeO_(3)(T4)],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施硒量对谷子农艺性状、籽粒品质及叶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4个谷子品种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和穗部性状(穗下节间长度、穗长、穗粗)大多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中谷15’的千粒质量与对照差异显著,且农艺性状指标均随着施硒浓度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2、T3处理各指标达到最大值。外源硒能够增加4个谷子品种的粗蛋白干基、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等营养成分含量,硒处理浓度为T2、T3时各营养组分含量最高,且粗脂肪含量增幅最大。与对照相比,叶面施硒能有效提高4个谷子品种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5种氨基酸含量,T2、T3处理时氨基酸含量最高。4个品种叶酸含量在外源硒喷施作用下显著提高,比对照分别增加了5.15%、6.50%、8.16%和8.20%,其中‘长生13’‘中谷15’叶酸含量比‘济糯米2号’‘豫谷18’增幅大。叶面喷施适宜浓度外源硒可显著提升谷子的农艺性状、籽粒品质和叶酸含量等指标,32g/hm^(2)及64g/hm^(2)Na_(2)SeO_(3)为谷子叶面喷施的最佳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外源硒 农艺性状 籽粒品质 叶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浓度对陕茶1号茶苗不同组织部位硒含量及主要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李冬花 黄蓉 +6 位作者 薛华倩 吴俊阳 齐玉岗 吴冲 常娜 马瑛 龙宇琴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探究外源硒与茶叶品质间的关系,本文以陕茶1号水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0 mg/L、0.1 mg/L、0.5 mg/L、2.5 mg/L、5.0 mg/L的Na_(2)SeO_(3)溶液处理茶苗,10 d后收集茶苗根、茎、叶,检测硒含量并分析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的变化... 为探究外源硒与茶叶品质间的关系,本文以陕茶1号水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0 mg/L、0.1 mg/L、0.5 mg/L、2.5 mg/L、5.0 mg/L的Na_(2)SeO_(3)溶液处理茶苗,10 d后收集茶苗根、茎、叶,检测硒含量并分析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硒显著提高了陕茶1号茶苗根、茎、叶中硒含量,且与硒浓度呈正相关。茶苗鲜重随硒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茶苗叶片、根中茶多酚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茎中呈上升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叶片、茎中呈先升后降趋势,根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硒处理对根、茎、叶中咖啡碱含量无显著影响。当Na_(2)SeO_(3)浓度为0.5 mg/L时,叶片中茶多酚含量达到最大值12.92%;当硒浓度为2.5 mg/L时,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达到最大值4.96%。上述结果表明,适量的硒(0.5~2.5 mg/L)对增加茶苗体内硒含量及提高茶叶品质有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富硒茶树栽培及优质富硒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茶1号 含量 不同组织部位 主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富硒水溶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含硒量的影响
10
作者 卓慈利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为了研究叶面喷施富硒水溶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含硒量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对照)、A、B、C、D处理,每个处理均进行3个重复,每个重复按30 m^(2)进行区组随机排列。对照组(CK)喷施50 kg清水;处理A喷施14 g硒肥+50 kg清水;处理B喷... 为了研究叶面喷施富硒水溶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含硒量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对照)、A、B、C、D处理,每个处理均进行3个重复,每个重复按30 m^(2)进行区组随机排列。对照组(CK)喷施50 kg清水;处理A喷施14 g硒肥+50 kg清水;处理B喷施22 g硒肥+50 kg清水;处理C喷施30 g硒肥+50 kg清水;处理D喷施38 g硒肥+50 kg清水,待水稻成熟后对其产量性状和水稻籽粒的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对照组(CK)和其他处理在株高、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上差异不显著;理论产量(kg/667 m^(2))以处理C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籽粒的硒含量,处理D>C>B>A>CK;处理D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上所述,说明叶面喷施水溶性富硒水溶肥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提高稻米的硒含量。综合考虑,30 g硒肥+50 kg清水/hm^(2)的喷施量最适宜水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富硒水溶肥 水稻 产量 稻米含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硒量对黄花菜花蕾硒含量、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玲玲 刘书华 +6 位作者 余翔 孟佳丽 沈虹 吴绍军 田福发 杨年福 张黎杰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施硒量对黄花菜花蕾硒含量、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富硒黄花菜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长嘴子花、三月花、青冲和大乌嘴4个黄花菜品种,在抽薹期根施硒肥,施硒量分别为150 kg/hm^(2)(Se10)、225 kg/hm^(2)(Se15)...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施硒量对黄花菜花蕾硒含量、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富硒黄花菜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长嘴子花、三月花、青冲和大乌嘴4个黄花菜品种,在抽薹期根施硒肥,施硒量分别为150 kg/hm^(2)(Se10)、225 kg/hm^(2)(Se15)、300 kg/hm^(2)(Se20),以不施硒肥为对照(Se0),于2022年6月30日和7月8日分别采摘收获后测定黄花菜花蕾硒含量、品质、产量和硒累积量。【结果】施用硒肥后黄花菜花蕾硒含量和硒累积量均有所增加,并以长嘴子花硒含量和硒累积量最高,分别为0.031 mg/kg和752.786 mg/hm^(2);随着施硒量的增加,2次采摘时间的不同黄花菜品种花蕾硒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长嘴子花和三月花的最佳施硒量为150 kg/hm^(2),花蕾硒含量分别为0.031、0.070 mg/kg和0.010、0.003 mg/kg;青冲和大乌嘴的最佳施硒量为225 kg/hm^(2),花蕾硒含量分别为0.006、0.015 mg/kg和0.015、0.030 mg/kg。花蕾制干后,干样硒含量与鲜样硒含量呈现倍数关系,倍数为3.47~4.00,与含水量关系一致,制干过程不会对硒含量造成损失;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各品种的花蕾重和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花蕾长和宽的变化各不相同。【结论】适量施用硒肥可以提高黄花菜花蕾硒含量、品质和产量;过量施用硒肥会抑制黄花菜的花蕾重,降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黄花菜 花蕾 硒含量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不同绿肥油菜品种的养分累积差异及富硒品种筛选
12
作者 贾海江 路丹 +5 位作者 范晓苏 石保峰 张宏旺 丘益明 黄崇峻 沈方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8-18,共11页
【目的】探明不同绿肥油菜品种的养分差异及对土壤硒富集效应,为丰富绿肥油菜品种及广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CY36)、丰油823(FY823)和沣油919(FY919)等19个绿肥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 【目的】探明不同绿肥油菜品种的养分差异及对土壤硒富集效应,为丰富绿肥油菜品种及广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CY36)、丰油823(FY823)和沣油919(FY919)等19个绿肥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品种生物量,氮、磷、钾和钙养分累积差异及对土壤硒吸收、富集的响应。【结果】不同绿肥油菜品种之间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地上部干生物量为4.49~6.62 g/盆,地下部为0.14~0.84 g/盆;总干生物量为4.82~7.14 g/盆。总生物量前3位的中双9号、沣油958和南油12显著高于生物量最低的3个品种(花油8号、川油36和华湘油12号);地上部氮、磷、钾和钙养分含量分别为8.86~19.64 g/kg、 0.69~2.24 g/kg、 13.07~37.68 g/kg和11.82~34.23 g/kg。浙油51号和花油6号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养分含量均较高。氮、磷、钾和钙含量综合评分排序前3位的油菜品种为浙油51、中双10号和花油6号。硒含量地上部为0.095~0.369 mg/kg,地下部为0.160~0.579 mg/kg;全株硒含量为0.111~0.382 mg/kg;沣油919、绵油88和圣光86的地上部、地下部和全株硒含量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他油菜品种;硒总累积量在0.552~2.286μg/盆,沣油919和绵油88显著高于其他油菜品种。【结论】综合各品种的养分累积量和硒素吸收特性,沣油919、绵油88和圣光86的富硒能力较强,可作为广西富硒土壤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肥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油菜 生物量 养分累积 硒含量 转移系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个桑树品种桑叶营养和活性成分的测定与评价
13
作者 孟刚 楚渠 +4 位作者 王瑞娴 彭云武 杨金宏 刘强 朱文东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72-78,共7页
为明确安康市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促进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24个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上位叶和中位叶中营养、矿质和药用3个方面11项指标的含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各项指... 为明确安康市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促进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24个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上位叶和中位叶中营养、矿质和药用3个方面11项指标的含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不同品种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利用变异系数计算各成分的离散情况,结果表明硒含量变异系数在上位叶、中位叶中均为最高,表明不同桑树品种聚硒能力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上位叶、中位叶中分别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6.551%和78.114%,以此计算桑叶品质综合得分。结果表明,上位叶中以鲁诱7号、金十、红果2号等桑品种叶质较好,中位叶中以丰田2号、711、鲁诱7号等的叶质综合性能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理化指标在上位叶、中位叶中存在不同的关联性和关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硒含量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云南白灵芝生长、品质及DNA甲基化特征的影响
14
作者 姚春馨 梁明泰 +3 位作者 刘家迅 王晖 陈霞 田果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4,共9页
采用田间覆土栽培试验,设置6个Se浓度(0、50、100、200、300、400μg/g)处理,分别记为CK、Se50、Se100、Se200、Se300、Se400,研究外源硒对云南白灵芝生长发育、重金属积累、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及其DNA甲基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 采用田间覆土栽培试验,设置6个Se浓度(0、50、100、200、300、400μg/g)处理,分别记为CK、Se50、Se100、Se200、Se300、Se400,研究外源硒对云南白灵芝生长发育、重金属积累、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及其DNA甲基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源Se对子实体柄长和菌盖大小(横径、纵径)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菌盖厚度;随着Se施用水平提高,菌丝生长速率和子实体硒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生物量呈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子实体重金属含量(As、Cd、Pb、Hg)随Se浓度增加呈持续降低趋势,线性分析也表明,重金属含量与Se施用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施Se增加了子实体多糖、粗蛋白、黄酮及总氨基酸含量,其中,多糖、黄酮含量在Se400处理下最高,总氨基酸、粗蛋白含量分别在Se200、Se300处理下最高。HPLC测定分析表明,与CK相比,Se300提高了灵芝酸A、灵芝酸DM、灵芝酸F及灵芝酮三醇为主的三萜酸组分,其总三萜酸含量较其他处理提高2.93%~25.54%。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MSAP)结果显示,Se300较CK、Se400相比具有较高的未甲基化位点比例和较低的甲基化位点比例。综上,施用外源硒可促进早期菌丝生长,提高子实体生物量累积,改善子实体重金属安全性能和生物活性成分品质,改变DNA甲基化比例,且以300μg/g施用浓度的整体效果最佳,其子实体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1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芝 农艺性状 重金属含量 品质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啤酒酵母的选育及有机硒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锡武 冯婉婷 +7 位作者 方旭娟 程子杨 钱森和 王洲 徐康 张杰 赵文豪 张圣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4,共7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富硒的能力,得到富硒能力较强的啤酒酵母,以啤酒酵母WX-01为出发菌,通过高浓度亚硒酸钠初筛,再经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处理以及亚硒酸钠抗性平板筛选,观察菌株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富硒的能力,得到富硒能力较强的啤酒酵母,以啤酒酵母WX-01为出发菌,通过高浓度亚硒酸钠初筛,再经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处理以及亚硒酸钠抗性平板筛选,观察菌株的生长状况结合对其生物量与硒含量的测定,选育出一株富硒优势啤酒酵母。通过培养条件为添加质量浓度35 mg/L,加硒时间8 h,培养时间36 h,得到的酵母WX-1的生物量提高到(5192±36)mg/L,较原始菌株WX-01提高了201%,硒含量达到(1475±33)μg/g,较原始菌株提高了330%,其有机硒产量和转化率分别为7658μg/L和97.1%。扫描电镜分析酵母菌富集后表面有少量单质硒析出。另外红外光谱在特定区域出现不同强度的吸收峰表明酵母细胞参与了硒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啤酒酵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富集优化 硒含量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对黄瓜富硒及抗氧化反应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璇 张平安 +1 位作者 丁光武 涂书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8-1574,共7页
为探究富硒技术对提高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质和健康价值的作用,以不增施硒肥为对照,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黄瓜果实硒含量、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参数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外源硒... 为探究富硒技术对提高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质和健康价值的作用,以不增施硒肥为对照,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黄瓜果实硒含量、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参数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外源硒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和净光合速率;施硒处理黄瓜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增加11.61%~57.66%、3.02%~32.02%和16.11%~60.01%,而丙二醛(MDA)含量则下降。添加外源硒较对照提高了黄瓜果实硒含量及营养品质,表现为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及矿质营养元素钾、铁、锌等含量的增加。其中,花期开始连续3次喷施硒肥处理黄瓜果实富硒效果最为明显。综上,添加外源硒有利于促进黄瓜果实富硒并改善其营养品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指导黄瓜富硒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黄瓜 硒含量 抗氧化反应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纳米硒对夏茶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焕焕 任志红 +4 位作者 肖文敏 张虹 孙海伟 杨圣祥 张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28,共6页
本试验以茶树品种白叶1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夏季茶树叶片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及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树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随喷施硒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同硒浓度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含量随采摘时间... 本试验以茶树品种白叶1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夏季茶树叶片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及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树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随喷施硒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同硒浓度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含量随采摘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10.0 g/L纳米硒喷施处理后7 d采摘,其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763、0.609 mg/kg;(2)不同浓度纳米硒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形态均以有机硒为主,占总硒含量的比例在69.0%~80.8%之间;(3)喷施一定浓度的纳米硒,能够提高夏制绿茶感官品质,显著降低茶叶中的花青素和茶多酚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10.0 g/L纳米硒处理酚氨比最低,为4.47。综上认为,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纳米硒可以显著提高茶树叶片的硒含量,提高夏制绿茶品质,其中叶面喷施5.0~10.0 g/L纳米硒并在喷施后7~14 d采摘,叶片富硒效果显著,可用其生产达到国家规定富硒水平的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叶面喷施 夏茶 硒含量 绿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酵母硒添加水平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志国 金银姬 +5 位作者 闻治国 付瑶 王俊 程柏丛 吴迪梅 郭江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6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硒沉积以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健康良好的北京油鸡50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A组饲喂基础日粮(不额外添加硒源),B组~G组...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硒沉积以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健康良好的北京油鸡50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A组饲喂基础日粮(不额外添加硒源),B组~G组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0.1、0.2、0.3、0.4、0.5、0.6 mg/kg酵母硒(以硒计)。试验期63d,其中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56d。结果显示:酵母硒添加水平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E组~G组蛋黄色泽显著高于A组(P<0.05),但酵母硒添加水平对哈夫单位、蛋白高度、蛋形指数、蛋壳色泽、蛋壳强度、蛋壳厚度等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酵母硒能够提高蛋黄硒、蛋清硒和全蛋硒含量;随着酵母硒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B组~G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硒对北京油鸡蛋鸡生产性无影响,有改善蛋黄色泽的趋势,可以增加蛋硒含量和血清抗氧化能力,推荐日粮酵母硒添加水平达到0.3mg/kg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鸡 酵母硒 蛋品质 蛋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谷子品种富硒能力及外源硒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子鹏 魏丹 +6 位作者 迟凤琴 姚磊 丁建莉 李艳 金梁 何义利 李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3,共8页
为了实现缺硒带谷子高效富硒生产的目标,研究京郊谷子在缺硒土壤(褐土,硒含量0.266 mg/kg)吸收土壤硒的能力和喷施外源硒及增效制剂对硒的吸收效率。以“京谷2号”“京谷3号”“京谷4号”谷子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硒水平(0、11.25、15.00... 为了实现缺硒带谷子高效富硒生产的目标,研究京郊谷子在缺硒土壤(褐土,硒含量0.266 mg/kg)吸收土壤硒的能力和喷施外源硒及增效制剂对硒的吸收效率。以“京谷2号”“京谷3号”“京谷4号”谷子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硒水平(0、11.25、15.00、22.50 g/hm^(2))和2个增效剂(18.75 L/hm^(2)腐植酸和0.19 L/hm^(2)有机硅),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用外源硒(Na_(2)SeO_(3))条件下,谷子品种与富硒的交互作用和增效制剂对富硒能力的提升。通过测定谷子籽粒硒含量、籽粒硒利用效率和强化指数,比较不同增效剂与硒协同作用对谷子富硒能力提升效率的影响,为生产中优化高附加值富硒农产品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CK处理中,“京谷2号”籽粒硒含量、籽粒硒生物富集指数最高,筛选“京谷2号”为土壤硒富集能力强品种,Se处理中,“京谷4号”籽粒硒含量、硒利用效率、强化指数均最高,筛选“京谷4号”为外源硒富集能力强品种;腐植酸和有机硅增效剂与硒协同作用比较,喷施腐植酸增效剂显著提高谷子籽粒硒含量、硒利用效率和强化指数,其提高谷子富硒效率效果明显;喷施腐植酸增效剂条件下,“京谷4号”籽粒硒含量比Se2处理增加30.37%,“京谷2号”“京谷3号”籽粒硒含量比Se3处理增加41.50%、16.81%。缺硒土壤生产富硒谷子,品种选择“京谷4号”,选择腐植酸增效剂及15.00 g/hm^(2)Na_(2)SeO_(3),其中“京谷2号”“京谷3号”,喷施腐植酸增效剂可减少1/3亚硒酸钠用量,达到增加籽粒硒含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叶面施硒 增效剂 籽粒硒含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欣 刘昆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旨在为降胆固醇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富硒花生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富硒花生蛋白,并对其进行酶解和超滤制备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以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 旨在为降胆固醇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富硒花生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富硒花生蛋白,并对其进行酶解和超滤制备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以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对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超滤前后多肽的降胆固醇活性及硒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木瓜蛋白酶、加酶量16000 U/g、pH 8.0、底物质量浓度3 g/100 mL、酶解温度41℃、酶解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45.58±0.49)%,显著高于未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32.70±0.71)%];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总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6%。超滤后分子质量小于10 kDa的多肽组分的降胆固醇活性最强,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52.72±0.63)%,且硒含量最高(10.13 mg/kg)。综上,利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富硒花生蛋白和超滤的方法可以制备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花生蛋白 酶解 降胆固醇肽 氨基酸组成 超滤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