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6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Model of the State and Domain Jurisprudence
1
作者 Si Haojie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267,共5页
The"state and domain phenomenon"emerged at the modeling period of the crowd system,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communities are extruded by the multivariate space and the crowd system,forming the socia... The"state and domain phenomenon"emerged at the modeling period of the crowd system,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communities are extruded by the multivariate space and the crowd system,forming the social need of a basic guarantee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After the expansion of communities,the functional integration period begins,which leads to the period of urban transition,when community and the jurisprudential basis begin to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bringing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model. In the industrialized period,the urban populatio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of cities. From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urban integration will experience the anguish of community correction,and crime and punishment will enter communities of the whole society,forming normal community correction model,so the service systemof community correction begins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system,the crowd-based management range,the fundament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he coincidence of the organizing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矫正 域名 社会需求 城市转型 挤出系统 管理系统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s nonlinea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or actuator in trajectory correction fuze subject to high impact loadings 被引量:4
2
作者 Jiang-hai Hui Min Gao +3 位作者 Ming Li Ming-rui Li Hui-hui Zou Gang Zho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338-1351,共1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ctuator used for the trajectory correction fuze,which is subject to high impact loadings during launch.A simulation method is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peak-peak stress value of each compon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ctuator used for the trajectory correction fuze,which is subject to high impact loadings during launch.A simulation method is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peak-peak stress value of each component,from which the ball bearings are possible failur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Subsequently,three schemes against impact loadings,full-element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 and integrated raceway,needle roller thrust bearing assembly,and gaskets are utilized for redesigning the actuato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earings’stress.However,multi-objectives optimization still needs to be conducted for the gaskets to decrease the stress value further to the yield stress.Four gasket’s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three bearings’peak-peak stress are served as the four optimization variables and three objectives,respectively.Optimized Latin hypercube design is used for generating sample points,and Kriging model selected according to estimation result can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and objectives,representing the simulation which is time-consuming.Accordingly,two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work out the Pareto solutions,from which the best solutions are selected,and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gaskets optimized structure parameter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se components is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UATOR Trajectory correction fuze Impact loadings Optimized Latin hypercube design Kriging mode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Credits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Based on Error Correct Mode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3
作者 XIN Liqiu LI Yanqi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Heilongjiang is a large agriculture province.Problems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re urgent to be solved.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needs the support of agricultural credits,because finance is the cent... Heilongjiang is a large agriculture province.Problems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re urgent to be solved.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needs the support of agricultural credits,because finance is the center of agriculture economy.However,the low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griculture and pursuit of the capital interests which aggravate the conflict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agricultural funds.Lacking of fund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constrain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effect of agricultural credits on agricultural economy,an error correction model was set up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which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 method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ontribution from agricultural credits to total value of agricultural out-put,th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developing the rural financial vigorously was provide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 l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credit agricultural economy STATIONARY CO-INTEGRATION error correc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 Cointegrated System
4
作者 Zhang, X. Yang, B. +1 位作者 Zhang, T. Zhang, 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1-8,共8页
The concept of cointegration describes a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a set of time-varying variables, and the cointegrated relationship can be represented through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ECM). The error-correct... The concept of cointegration describes a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a set of time-varying variables, and the cointegrated relationship can be represented through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ECM).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which represents the short-run discrepancy from the equilibrium state in a cointegrated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M. It is natural to ask how the error-correction mechanism works, or equivalently, how the short-run discrepanc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integrated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r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Following the argument of the second-order approach to local influence suggested by reference [5], we develop a diagnostic statistic to examine the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parameter associated with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n ECM. An empirical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We find that the short-run discre pancy may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parameter associated with the error-correction model. It is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that the short-run discrepancies can be incorporated through the error-correc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simulation Error correction Mathematical models Parameter estimation Program diagnostics Statistical methods Time series analysis Time varying control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顾雪平 魏佳俊 +2 位作者 白岩松 李少岩 刘玉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1486,共16页
在“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的风电渗透率不断提升,风电机组对大停电后系统恢复过程的影响日益显著。为应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首先,为满足不同的恢复决... 在“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的风电渗透率不断提升,风电机组对大停电后系统恢复过程的影响日益显著。为应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首先,为满足不同的恢复决策需求,引入分层控制结构,将恢复任务解耦,以动态更新的风电预测信息为基础,提出基于两种滚动机制的双层滚动优化策略:上层考虑元件恢复次序的后效性,采用前瞻到底滚动机制进行元件恢复次序决策;下层考虑风电预测精度近高远低的实际,采用滑动时间窗口滚动机制进行发电机组出力计划和负荷恢复计划决策。然后,在反馈校正环节,根据实测风电数据,建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实时调度模型并修正风电功率预测。最后,通过修改的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和实际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大停电 风电不确定性 滚动机制 在线恢复 实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重载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校正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源 王雯婧 +3 位作者 宿帅 孙永奎 王峰 王文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81-3492,共12页
重载铁路在现代交通运输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是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轨相互作用机制刻画的重要工具,为重载钢轨病害的产生和演化机理的分析提供依据。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依赖人工手动调优的方式来实现车辆−... 重载铁路在现代交通运输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是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轨相互作用机制刻画的重要工具,为重载钢轨病害的产生和演化机理的分析提供依据。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依赖人工手动调优的方式来实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校正,此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且难以保证仿真模型与实际场景的一致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校正方法,实现模型的自适应校正,为轮轨相互作用机制和钢轨病害的分析奠定基础。首先,基于Universal Mechanism(UM)软件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设计相应的Matlab接口,为优化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修正模型参数和运行模型仿真提供基础;其次,引入Morris筛选法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筛选出高敏感车辆参数,用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校正;然后,考虑仿真模型与实际车轨相互作用的一致性,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校正方法,实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自适应校正;最后,利用真实线路小半径曲线的监测数据对提出的算法的敏感参数筛选和矫正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可有效筛选出高敏感性车辆参数,还能实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校正。研究成果优化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技术,能有效提升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精度,进而为重载线路智能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车轨耦合 动力学模型 遗传算法 模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间煤柱掘支机器人集群数字孪生系统高效虚实同步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毛清华 司马俊雷 +5 位作者 马宏伟 王川伟 陈彦璋 郭文瑾 崔闻达 成佳帅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8-238,共11页
【目的】针对面间煤柱掘支机器人集群虚拟模型数据量大、数据传输异常等导致虚实同步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轻量化与轨迹预测-修正模型的数字孪生掘支机器人集群高效虚实同步方法。【方法】定义了配合依赖顶点的概念,通... 【目的】针对面间煤柱掘支机器人集群虚拟模型数据量大、数据传输异常等导致虚实同步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轻量化与轨迹预测-修正模型的数字孪生掘支机器人集群高效虚实同步方法。【方法】定义了配合依赖顶点的概念,通过引入配合依赖顶点坍缩影响因子来改进二次误差度量算法,约束装配体三维模型轻量化过程使其保持各构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减小三维模型数据规模;建立了掘支机器人集群轨迹预测-修正模型,基于Self-Attention-LSTM轨迹预测算法预测孪生机器人集群的运动轨迹,结合二次插值法实时修正预测轨迹,保证虚拟模型与物理装备虚实同步的时空一致性。并构建了数字孪生掘支机器人集群高效虚实同步模拟验证平台。【结果和结论】引入配合依赖顶点坍缩影响因子约束轻量化过程,可有效抑制三维模型几何误差的增长,保持装配体配合面基本不变,可达到90%数据压缩率;1.5 s运动轨迹预测任务中,Self-Attention-LSTM轨迹预测算法误差最小,轨迹预测-修正方法可使驱动轨迹的MAD缩小74.28%,有效保障虚实同步一致性与平稳性;虚实同步延迟最大为55.28 ms,最大虚实同步位置绝对误差为1.93 mm、相对误差为1.07%,实现了掘支机器人集群高精度、低延迟虚实同步。提出的高效虚实同步方法为提升煤矿装备数字孪生系统运行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间煤柱 数字孪生 掘支机器人集群 模型轻量化 二次误差度量 轨迹预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与验证
9
作者 林家祥 陈怡 +5 位作者 石光林 王文枫 蓝坤吾 蒋文军 艾子彭 彭蔚杰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8-995,共8页
目的 基于患者躯干-脊柱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数据,实现脊柱侧弯矫形器个性化设计,并通过3D打印验证矫形器效果。方法 以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逆向工程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患者躯干-脊柱模型,利用有... 目的 基于患者躯干-脊柱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数据,实现脊柱侧弯矫形器个性化设计,并通过3D打印验证矫形器效果。方法 以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逆向工程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患者躯干-脊柱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该模型,结合文献理论计算确定最佳矫形力的施加位置与大小,依此设计出矫形器。为了验证矫形效果,对患者穿戴该矫形器前后进行X线片的对比评估,并在6月后进行随访。结果 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确定了保证初次矫形效果最好的矫形力施加位置和大小,即对患者侧弯段脊柱L3椎体以及上下椎间盘所对应到躯干上的左后方区域位置施加62.95 N矫形力可以达到最佳的矫形效果。在此基础上,对矫形器进行结构设计,随后对设计好的矫形器进行穿戴前后的相关实验测试,通过对比患者穿戴矫形器前后的X线片并结合6个月后的随访数据,优化设计后的矫形器满足临床上对于矫正效果的预期要求。结论 矫形器设计需针对患者脊柱侧弯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定制。本研究以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矫形器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矫形效果 矫形力 躯干-脊柱模型 矫形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四元数建模的列车姿态精度保持方法研究
10
作者 姜维 郝鹏琪 +3 位作者 王剑 蔡伯根 邓陈喜 廖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2-1505,共14页
针对标准GNSS/INS定位模型在卫星失效时难以克服惯性器件误差累计从而导致列车状态感知精度降级问题,为保障卫星失效场景下列车空间精度与鲁棒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四元数建模的列车姿态精度保持方法,探究惯性器件加速度与角速度... 针对标准GNSS/INS定位模型在卫星失效时难以克服惯性器件误差累计从而导致列车状态感知精度降级问题,为保障卫星失效场景下列车空间精度与鲁棒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四元数建模的列车姿态精度保持方法,探究惯性器件加速度与角速度的姿态解算机理,构建运动载体加速度辅助的惯性姿态四元数的反馈补偿解算模型。进一步为解决单一驱动模式对航位推算的可控性受限问题,建立基于姿态精度保持模型增强的列车状态感知模型,将内层融合解算的姿态信息作用在轮速传感器后与惯性递推值映射到外层状态空间完成系统的滤波校正并反馈到内层进行误差更新,最大限度保障卫星失效时惯性导航精度。采用实验室转台仿真数据与青藏线列车实测数据进行卫星失效场景下算法性能的验证与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姿态精度保持方法测姿精度显著优于惯性递推方法,青藏线30 min动态测姿实验中,横滚角、俯仰角、航向角精度为0.801°、0.513°和4.494°;在无卫星场景下,提出的基于姿态精度保持模型增强的列车状态感知精度显著优于INS/ODO松组合方法,15 min实车测试中,横滚角、俯仰角、航向角测姿精度为0.526°、0.493°和1.904°,水平定位精度提升86.66%、水平测速精度提升78.70%。综合证明该方法可以提升卫星失效场景下的基于惯性列车状态感知精度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四元数建模 姿态精度保持 惯性递推 滤波校正 列车状态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健康管理的民航发动机气路基准模型建立与验证
11
作者 郭庆 孙正日 +2 位作者 樊俊峰 付宇 左洪福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6,共12页
针对民航发动机健康管理领域中,对气路性能诊断与预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以通用模型为基础,结合试车数据修正的基准性能建模方法。使用大修后试车数据构建稳态性能模型,并通过Newton-Raphson算法求解发动机非线性方程组,以准确计算不同... 针对民航发动机健康管理领域中,对气路性能诊断与预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以通用模型为基础,结合试车数据修正的基准性能建模方法。使用大修后试车数据构建稳态性能模型,并通过Newton-Raphson算法求解发动机非线性方程组,以准确计算不同工况下的特性参数。为提升模型精度,引入了一种基于折合转速的二次修正因子函数,将传统的线性修正改进为多工况点的非线性修正,确保了目标发动机特性图的精确性。利用CFM56-7B型发动机的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irplane Commu⁃nication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ACARS)报文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精度上优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发动机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发动机 健康管理 气路分析 基准建模 部件特性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语义特征增强的ReLM中文拼写纠错模型
12
作者 张伟 牛家祥 +1 位作者 马继超 沈琼霞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84-2490,共7页
ReLM(Rephrasing Language Model)是当前性能领先的中文拼写纠错(CSC)模型。针对它在复杂语义场景中存在特征表达不足的问题,提出深层语义特征增强的ReLM——FeReLM(Feature-enhanced Rephrasing Language Model)。该模型利用深度可分... ReLM(Rephrasing Language Model)是当前性能领先的中文拼写纠错(CSC)模型。针对它在复杂语义场景中存在特征表达不足的问题,提出深层语义特征增强的ReLM——FeReLM(Feature-enhanced Rephrasing Language Model)。该模型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SC)技术融合特征提取模型BGE(BAAI General Embeddings)生成的深层语义特征与ReLM生成的整体特征,从而有效提升模型对复杂上下文的解析力和拼写错误的识别纠正精度。首先,在Wang271K数据集上训练FeReLM,使模型持续学习句子中的深层语义和复杂表达;其次,迁移训练好的权重,从而将模型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数据集并进行微调。实验结果表明,在ECSpell和MCSC数据集上与ReLM、MCRSpell(Metric learning of Correct Representation for Chinese Spelling Correction)和RSpell(Retrieval-augmented Framework for Domain Adaptive Chinese Spelling Check)等模型相比,FeReLM的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关键指标的提升幅度可达0.6~28.7个百分点。此外,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特征增强 中文拼写纠错 语义融合 文本纠错 预训练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学模型的实时组合校正方法研究
13
作者 马强 陈璐 +2 位作者 吴亚中 陈立正 贺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受降雨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多变及模型结构等因素限制,水动力学模型的水位模拟精度难以进一步提升。为此,基于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建立了涵盖KNN、SVR、LSTM、GRU等多种智能算法的实时校正模型,并将KNN校正法与WF算法串联耦合,提... 受降雨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多变及模型结构等因素限制,水动力学模型的水位模拟精度难以进一步提升。为此,基于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建立了涵盖KNN、SVR、LSTM、GRU等多种智能算法的实时校正模型,并将KNN校正法与WF算法串联耦合,提出了具有降噪功效的KNN-WF校正方法,在此基础上,为充分挖掘各校正算法在不同水位区间的校正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M分位数的水位分级组合校正方法,以均方根误差、决定系数和峰值相对误差综合比较分析各校正方法的校正效果。汉江流域应用结果表明,KNN-WF校正法能有效避免KNN校正结果中存在的噪声和锯齿状峰值,校正后的水位过程与实测水位过程更加吻合,分级组合校正方法能实现不同水位区间的精细化校正从而提升整体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模型 终端校正 分级组合校正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模的耐压结构超差矫正评估方法研究
14
作者 陈沙古 谢晓忠 +1 位作者 吴智睿 刘成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在大型耐压结构建造过程中,超差问题难以避免,而超差矫正及其安全评估一直是行业内的工程难题。以常见的耐压结构合拢端口超差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矫正措施和评估方法研究。根据矫正工装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矫正力的间接测量方法,可... 在大型耐压结构建造过程中,超差问题难以避免,而超差矫正及其安全评估一直是行业内的工程难题。以常见的耐压结构合拢端口超差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矫正措施和评估方法研究。根据矫正工装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矫正力的间接测量方法,可为矫正引起的结构内应力计算提供载荷条件。基于合拢端口的柔性-刚性连接假设,构建了一种用于局部结构矫正内应力和整体结构极限承载能力仿真计算的共模方法。采用该共模方法对舱段结构板壁差超差矫正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了局部矫正内应力对舱段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板壁差超差引起的矫正内应力对舱段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当超差情况较为严重,矫正引起的内应力水平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时,超差矫正对舱段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则较大,会对耐压结构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结构 超差矫正 矫正力 共模策略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散射探测分析的光纤通信时延校正方法
15
作者 黄建军 彭雪梅 戴仕明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201,共6页
偏振模色散由两个正交偏振态在光纤中不同的传播速度而引起,具有随机变化性,促使光纤通信信号难以被精确预测和补偿,影响光纤通信质量。因此,提出基于大气散射探测分析的光纤通信时延校正方法。结合所构建的光纤通信模型构建通信模型空... 偏振模色散由两个正交偏振态在光纤中不同的传播速度而引起,具有随机变化性,促使光纤通信信号难以被精确预测和补偿,影响光纤通信质量。因此,提出基于大气散射探测分析的光纤通信时延校正方法。结合所构建的光纤通信模型构建通信模型空间矩阵。以此为根据,通过光频谱位移确定光纤通信时延,基于通信时延,计算偏振模色散的方向与大小,通过补偿偏振模色散实现光纤通信时延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偏振模色散大小与实际值基本相符,拟合度高达0.98,证明了所提方法可准确地完成时延检测,具有良好的时延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模型 大气散射探测分析 偏振模色散 色散补偿 时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方法
16
作者 朱均超 张明惠 +2 位作者 韩芳芳 王玉军 宋思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6,共7页
为了实现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精准读数,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的方法。针对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首先,采用YOLOv5模型和U-Net模型进行仪表的检测及指针与刻度线信息的分割;随后利用PP... 为了实现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精准读数,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的方法。针对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首先,采用YOLOv5模型和U-Net模型进行仪表的检测及指针与刻度线信息的分割;随后利用PP-OCRv3模型读取量程信息,实现对不同量程的仪表信息提取;最后将读取的量程信息代入夹角占比公式计算出仪表读数。针对倾斜仪表读数不准确的问题,构建BP神经网络拟合出检测读数与实际读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对不同倾斜角度的指针式仪表检测读数的校正。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出不同量程的精准读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2.6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式仪表 深度学习 BP神经网络 读数校正 自动读数 OC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建国 秦远 周路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2-334,共13页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首先,采用改良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和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对原始AQI序列进行分解并重构,获得高频、中频和低频3个频率分量。其次,利用经过北方苍鹰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高频分量进行二次分解,进一步降低其复杂度。再次,引入向量加权平均算法(Weighed Mean of Vectors Algorithm,INFO)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利用INFO-LSTM预测高频分量分解后的子序列,进而利用INFO-ELM分别预测中、低频分量,并将所得预测结果进行线性叠加。最后,利用NGO-VMD和INFO-ELM对误差序列进行分解和预测,并对初次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AQI预测值。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和成都3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比了7个对照试验,发现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该模型可为治理空气污染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空气质量指数预测 二次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极限学习机 向量加权平均算法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管理缺陷研究概述
18
作者 秦汝祥 沈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210,共8页
煤矿安全管理缺陷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但煤矿安全管理缺陷排查整改现状不容乐观,煤矿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水平仍有差距。为减少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促进排查整改工作的落实,梳理了煤矿安全管理缺陷的发展历程;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缺陷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但煤矿安全管理缺陷排查整改现状不容乐观,煤矿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水平仍有差距。为减少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促进排查整改工作的落实,梳理了煤矿安全管理缺陷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缺陷的研究现状和实践现状;提出以管理缺陷为主线的事故致因模型;探讨了煤矿安全管理缺陷的概念、具体内容和未来展望。研究表明:煤矿安全管理缺陷的敏感性、特殊性、复杂性、隐蔽性和模糊性是导致其在我国煤矿实践中难以进行的根本原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关于对管理缺陷进行排查和整改的理论模型、实践流程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缺陷 煤矿安全 煤矿事故致因模型 循环整改机制 优化后的6S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序电流突变下基于动态热能模型的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案
19
作者 李振兴 安喆 +3 位作者 朱益 胡聪 翁汉琍 李振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6-38,共13页
针对发电机常规负序电流反时限保护无法准确刻画负序电流突变后保护动作时间问题,提出一种适应负序电流突变的基于动态热能模型的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法。首先,分析了基于新能源控制的发电机机端负序抑制策略以及在送出线路非全相期间... 针对发电机常规负序电流反时限保护无法准确刻画负序电流突变后保护动作时间问题,提出一种适应负序电流突变的基于动态热能模型的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法。首先,分析了基于新能源控制的发电机机端负序抑制策略以及在送出线路非全相期间的负序电流变化关系,提出应对负序电流三阶段变化的反时限保护动作方案。然后,考虑非周期分量发热、对流辐射散热,基于实时测量负序电流构建反映转子温度的动态热能模型。最后,将此模型融入负序反时限保护,利用定、转子稳态运行温度和预设负序电流刻画反时限保护动作曲线,并提出以输入实时负序电流推算转子温度为基础的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动态热能模型能精确刻画转子温度,基于此提出的保护曲线刻画、修正方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序反时限保护 负序电流突变 动态热能模型 保护曲线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修正的在役海洋钻机井架实时承载能力评估
20
作者 闫天红 周国强 董浩轩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81,共12页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役钻机井架作业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钻机井架面临海洋环境腐蚀、结构损伤及苛刻钻井作业条件,在役海洋钻机井架不可避免出现结构损伤和性能退化,进而降低承载能力并可能导致耐久性失效,给海...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役钻机井架作业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钻机井架面临海洋环境腐蚀、结构损伤及苛刻钻井作业条件,在役海洋钻机井架不可避免出现结构损伤和性能退化,进而降低承载能力并可能导致耐久性失效,给海洋钻井作业带来巨大风险,实时评估井架实际承载能力已迫在眉睫。为此,基于测试模型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模型计算数据相关性分析建立了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形成了基于混合模型修正的海洋钻机井架承载能力实时评估方法,并开发了集钻井载荷—应变测试—振动测试一体化的海洋钻机井架结构响应测试系统,最后以南海某平台海洋钻机井架结构损伤识别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井架测试模型实测响应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响应相关性分析可以实现测点与节点匹配、实测响应与计算响应匹配;②基于实测模态参数与应变的混合有限元模型修正建立的在役钻机井架测评基准模型进一步减小了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实测频率与计算频率最大误差由模型修正前的34.35%降低为0.56%,实测应变与计算应变最大误差由模型修正前的53.7%降低为13.3%;③经现场实测响应与计算响应相关性分析的混合模型修正,按照评估准则海上钻机实例井架承载力下降8.44%。结论认为,形成的在役钻机井架性能退化及承载能力评估技术解决了原有单一工况测点值线性外推评估方法难以满足复杂工况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对于准确评估海上在役钻机井架实际承载能力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机井架 响应测试与数值计算 相关性分析 混合模型修正 承载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