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义分割路面状态识别下汽车主动悬架EMPC控制
1
作者 寇发荣 王倩磊 +1 位作者 张新乾 陈奕晓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0,203,共9页
为提升随机路面与局部脉冲激励路面下的悬架平顺性,提出语义分割路面识别的主动悬架显式模型预测控制(Explicit Model Predict Control,EMPC)方法。建立2自由度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搭建基于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的DeepLabV3语义分割路面... 为提升随机路面与局部脉冲激励路面下的悬架平顺性,提出语义分割路面识别的主动悬架显式模型预测控制(Explicit Model Predict Control,EMPC)方法。建立2自由度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搭建基于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的DeepLabV3语义分割路面识别网络,对网络进行训练及验证;设计基于路面识别的主动悬架EMPC控制策略,将悬架动力学模型转化为预测模型,确定代价函数和约束条件,根据路面识别结果匹配代价函数最优加权权重;离线划分系统状态参数区域,求解各状态分区内系统的最优控制律;在随机路面和脉冲路面下,将所设计的控制策略与被动悬架、线性二次高斯控制(Linear-quadratic-gaussian Control,LQG)进行仿真分析对比。相较于LQG控制,基于路面识别的主动悬架EMPC控制策略可在随机路面下改善悬架性能,且在脉冲路面下对悬架的调节时间降低20%以上,悬架的平顺性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路面识别 DeepLabV3 语义分割 主动悬架 EMPC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波与CMR心肌应变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微循环阻塞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苏宁 叶文颖 +1 位作者 张子倩 周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2,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入院心电图Q波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入院心电图Q波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40例对照组及首次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于治疗后3~7天行CMR检查的133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根据入院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将急性STEMI患者分为NQ组和Q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差异性分析;根据CMR检查结果将急性STEMI患者分为MVO组与非MVO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MVO的独立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MVO的效能。结果急性STEMI组入院Q波宽度、入院Q波深度、入院总胆固醇、入院甘油三酯、入院空腹血糖、入院糖化血红蛋白、术前肌钙蛋白、术前磷酸肌酸激酶、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STEM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左心室整体短轴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 on the short axis,GRSSAX)、整体长轴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 on the long axis,GRSLAX)、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均低于对照组。Q组入院Q波宽度、入院Q波深度、术前肌钙蛋白、术前磷酸肌酸激酶、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透壁性梗死患者、存在MVO的患者、MVO占左心室心肌的比例、LVESV均高于NQ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LVEF、GCS、GRSSAX、GRSLAX、GLS均低于NQ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O组患者的入院Q波深度显著高于非MVO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S、GCS及GRSSAX均为MVO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GLS、GCS及GRSSAX在MVO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GRSSAX的预测MVO的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791。入院Q波深度与GRSSAX联合应用在MVO的预测方面优于入院Q波深度及CMR心肌应变参数单独使用,其曲线下面积为0.824。结论入院Q波深度及CMR心肌应变参数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VO具有预测价值。此外,入院Q波深度联合GRSSAX可进一步提高对MVO发生风险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心肌应变 病理性Q波 微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超声检测半波高度四邻域缺陷量化方法
3
作者 王海军 王涛 俞慈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9-325,共7页
复合材料缺陷面积准确量化是缺陷自动识别、自动分析的重要环节,对研究复材制造工艺性能具有指导作用。该研究基于碳纤维增强塑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的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数据开展研究,分析比较了迭代阈值法、大津... 复合材料缺陷面积准确量化是缺陷自动识别、自动分析的重要环节,对研究复材制造工艺性能具有指导作用。该研究基于碳纤维增强塑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的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数据开展研究,分析比较了迭代阈值法、大津法两种图像分割方法对缺陷面积量化结果,结合超声A扫描信号与C扫描图像,提出一种半波高度四邻域缺陷量化算法,定位连通缺陷区域的超声信号最大幅值点,以最大幅值点处一半幅值为临界判断,扩展四邻域缺陷边界搜索,确定缺陷边界。与图像分割方法相比,精度有较大提高,针对较小缺陷,量化的缺陷面积与实际缺陷面积的偏差为13.2%,其余缺陷面积量化偏差均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缺陷量化 图像分割 半波高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体视觉的聚焦波作用下方形立柱近场波浪的三维测量
4
作者 李德玉 肖龙飞 +1 位作者 魏汉迪 李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
准确测量结构物的近场波浪演化是研究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针对固定方形立柱的聚焦波试验,提出基于立体视觉的近场波浪测量方法。使用轻质泡沫颗粒制成的标记网来标记波面以获得有丰富纹理的波面图像,在立柱前后各... 准确测量结构物的近场波浪演化是研究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针对固定方形立柱的聚焦波试验,提出基于立体视觉的近场波浪测量方法。使用轻质泡沫颗粒制成的标记网来标记波面以获得有丰富纹理的波面图像,在立柱前后各布置一个双目系统,全方位覆盖立柱周边区域,重建出聚焦波作用过程中立柱周围的三维波浪场,从空间分布的角度研究波浪爬升的三维演化。从连续图像序列的处理中可提取出波浪时历,与浪高仪的测量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立体视觉方法可以准确重建结构物的近场波浪演化,测量极端波浪下的波浪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场测量 三维重建 立体视觉 方形立柱 图像分割 聚焦波 波浪爬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接头模拟方法的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5
作者 马朝霞 王玉军 王国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8-275,302,共9页
沉管隧道是将沉管管节通过接头相连而成的纵向细长结构,接头的合理模拟至关重要。结合某沉管隧道工程提出两种接头模拟方法:沿截面均匀等效设置弹簧的方法和基于截面剪切键作用设置弹簧的方法。对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纵向地震... 沉管隧道是将沉管管节通过接头相连而成的纵向细长结构,接头的合理模拟至关重要。结合某沉管隧道工程提出两种接头模拟方法:沿截面均匀等效设置弹簧的方法和基于截面剪切键作用设置弹簧的方法。对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纵向地震作用情况下由两种模拟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但在横向地震作用下沿截面均匀等效设置弹簧方法无法体现接头的抗剪特性。另外,横向地震作用时接头水平相对位移是纵向地震作用时的2~3倍,因此更应关注沉管隧道横向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对沉管隧道合理简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沉管隧道 地震响应 管节接头 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用于双致密天体并合引力波数据处理研究
6
作者 马存良 钟国健 +2 位作者 闵源 嘉明珍 贺观圣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14,共16页
研究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引力波搜寻,有望解决匹配滤波方法的低效率问题。与传统的匹配滤波引力波信号搜寻、基于贝叶斯后验或深度学习的波源参数估计方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对端的引力波搜寻输出缺乏波源的时频信息,如双星并合信号... 研究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引力波搜寻,有望解决匹配滤波方法的低效率问题。与传统的匹配滤波引力波信号搜寻、基于贝叶斯后验或深度学习的波源参数估计方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对端的引力波搜寻输出缺乏波源的时频信息,如双星并合信号到达时间和信号在探测站灵敏度区间的持续时间等。首次实现了深度学习用于应变信号时频点的细粒度分类,研究了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引力波搜寻方法。通过真实噪声和仿真物理信号合成数据,使用Q变换将其转换为时频图,构建像素级标注数据集。构建并训练时频图像语义分割模型,研究了其应用于引力波信号数据分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语义分割方法未来有望作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引力波信号搜寻流水线的一个组件,还可用于进一步提取信号的时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数据分析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复杂巷道形貌三维建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湘源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77,共5页
针对井下无人驾驶所面临的巷道构图完整性较差、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将多线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坐标系转换将2种雷达进行统一,随后进行数据融合并通过点云分割和点云特征提取实现对巷道的三维图构建。最后,通过... 针对井下无人驾驶所面临的巷道构图完整性较差、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将多线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坐标系转换将2种雷达进行统一,随后进行数据融合并通过点云分割和点云特征提取实现对巷道的三维图构建。最后,通过井下行车实验验证其在井下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此技术绘制的巷道三维图,可清晰地显示出巷道内部存在的各项元素。车辆沿X轴、Y轴方向的数据最大误差绝对值分别为0.19 m和0.12 m,各阶段误差率均小于5%。由此可知,本文所提出的技术方法在井下复杂的环境下仍有较好的适应性,为井下无人驾驶技术以及提高辅运系统的智能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多线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数据融合 点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 被引量:29
8
作者 顾勤平 丁志峰 +1 位作者 康清清 赵启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4-515,共12页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纵贯我国大陆东部NNE走向的巨型深断裂,其中南段及邻区(115°E—122°E,29°N—38°N)跨越了华北断块区、扬子断块区和华南褶皱系三大一级构造单元,由于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地学家们研...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纵贯我国大陆东部NNE走向的巨型深断裂,其中南段及邻区(115°E—122°E,29°N—38°N)跨越了华北断块区、扬子断块区和华南褶皱系三大一级构造单元,由于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地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国际地震中心(ISC)、中国地震台网及区域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中精心挑选出6381个Pn震相数据,用Pn波时间项层析成像法反演得到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显示,研究区上地幔顶部具有显著的横向非均匀性,相对于7.95km·s-1的平均速度而言,Pn波速度值在7.68-8.24km·s-1范围内变化.Pn波速度分布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和南段具有分段性:沿中段及周边存在一NE向低速异常带,低速可能是由于岩石圈的减薄和软流圈的高温物质沿郯庐带上涌导致;沿南段表现为一NNE向弱高波速异常带,作为高低速的边界带清晰地勾勒出了华北与扬子这两个不同块体,该边界在江苏域向华北地块NW方向凹进.Pn波速度各向异性的强弱与速度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上,如鲁西隆起及以南等低速区、茅山断裂附近的高低速过渡带,其速度各向异性较为强烈;而在具有高速异常的苏北盆地、合肥盆地等稳定区域下方其各向异性较弱.本文通过Pn波震相基本未能探测到郯庐断裂带中段的方位各向异性,推测是上地幔顶部被"冻结"下来的各向异性痕迹被软流圈热物质上涌这一强烈构造运动削弱所导致.南段具有与断裂伸展方向近乎平行的快波速方向.Pn波速度横向变化和强震活动存在一定关联.强震主要发生在Pn波低速异常区或高低速过渡带上.郯城8.5级地震震中位于中段和南段高低速过渡带,该区域也是速度横向变化最大的地方,最容易集中应力和产生应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中南段 PN波速度 各向异性 郯城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检测图像灰度波动变换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 被引量:20
9
作者 魏巍 申铉京 千庆姬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4-953,共10页
工业检测图像经常受到不均光照的影响,对该类图像局部自适应分割算法比全局算法能产生更好的分割效果.但局部算法中基于分块的算法对分块方法缺乏指导,而基于邻域的算法容易在背景或前景内部产生误分.针对上述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方... 工业检测图像经常受到不均光照的影响,对该类图像局部自适应分割算法比全局算法能产生更好的分割效果.但局部算法中基于分块的算法对分块方法缺乏指导,而基于邻域的算法容易在背景或前景内部产生误分.针对上述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方向灰度波动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该算法先从多个方向依照灰度波动对图像进行转换,构造以多维向量为基础的灰度波动变换矩阵,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将高维向量压缩至一维并生成变换图像,最后运用Otsu算法分割变换图像.该算法无需分块,并且仅需波动幅度阈值和布尔型背景色两个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不均光照对工业检测图像分割的影响,与Niblack法、Sauvola法等几种局部算法相比,该法在分割效果上具有了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局部阈值分割 灰度波动 OTSU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气发作儿童的12导联心电图P波、T波及ST段振幅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文华 王成 +6 位作者 邹润梅 刘丽萍 吴礼嘉 罗雪梅 李芳 廖冬磊 蔡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0-605,共6页
目的:探讨屏气发作儿童12导联心电图的P波、T波及ST段振幅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心脏专科门诊就诊、明确诊断为屏气发作的儿童29例(研究组),年龄3个月~6(1.82±1.27)岁,男24例,女5例... 目的:探讨屏气发作儿童12导联心电图的P波、T波及ST段振幅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心脏专科门诊就诊、明确诊断为屏气发作的儿童29例(研究组),年龄3个月~6(1.82±1.27)岁,男24例,女5例。按性别及年龄匹配同期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保健专科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广东中山博爱医用电子仪器厂的SR-1000A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对受检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描记,比较两组儿童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5导联P波振幅降低[(44.10±23.98)vs(58.30±21.19)μV,P〈0.05];V6导联T波振幅增高[(423.80±122.60)vs(350.00±105.73)μV,P〈0.05];ST段振幅在Ⅱ导联增高[(84.80±39.97)vs(57.30±38.77)μV,P〈0.05],a VR导联负向增大[(–77.60±37.41)vs(–51.00±33.46)μV,P〈0.05],a VL导联增高[(35.20±28.24)vs(17.7±33.9)μV,P〈0.05],V5导联增高[(111.00±59.36)vs(69.00±36.33)μV,P〈0.05],V6导联增高[(79.3±45.51)vs(51.3±33.19)μV,P〈0.05]。结论:屏气发作儿童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ST段振幅变化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气发作 儿童 心电描记术 ST段 T波 P波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试验中多单元造波机波浪模拟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俊 陈刚 +1 位作者 杨建民 彭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共6页
由若干独立摇板组成的多单元造波机已经成为实验室研究波浪及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重要设备。介绍海洋深水池双边多单元造波机及其模拟波浪的方法,通过物理试验对所模拟的长峰规则波、不规则波和三维短峰波进行初步的试验研究... 由若干独立摇板组成的多单元造波机已经成为实验室研究波浪及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重要设备。介绍海洋深水池双边多单元造波机及其模拟波浪的方法,通过物理试验对所模拟的长峰规则波、不规则波和三维短峰波进行初步的试验研究。模拟波浪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边多单元造波机能够生成良好的长峰波浪和三维短峰波浪,所模拟的波浪能够满足海洋工程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多单元造波机 波浪模拟 长峰波 三维短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多单元造波机造波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俊 陈刚 +2 位作者 杨建民 彭涛 吕海宁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7,共6页
由若干独立摇板组成的多单元造波机是实验室研究波浪及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重要设备。由于单元摇板宽度和波浪周期对斜向波浪模拟方向角的限制、斜向波浪模拟引起的杂波和三维短峰波浪模拟的有效实验区范围等,是影响多单元造... 由若干独立摇板组成的多单元造波机是实验室研究波浪及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重要设备。由于单元摇板宽度和波浪周期对斜向波浪模拟方向角的限制、斜向波浪模拟引起的杂波和三维短峰波浪模拟的有效实验区范围等,是影响多单元造波机波浪模拟质量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海洋深水池双边多单元造波机性能的分析,获得了波向角与规则波浪周期的关系,避免杂波产生的波浪周期范围和三维短峰波浪有效实验区的范围。分析结果对于海洋深水池高质量模拟波浪并为海洋工程结构物模型试验提供良好的波浪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多单元造波机 波浪模拟 杂波 有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人体气道树快速自动提取算法的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守良 岳勇 +1 位作者 朱辰坤 郭启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为了从胸部CT图像中提取气道树,提出一种人体气道树的快速自动提取算法,其中包括三维区域生长、三维波传递和形态学优化3个步骤,通过多次迭代完成最终提取.区域生长的作用是提取气道树主体,三维波传递和形态学优化用于提取外围细支气管... 为了从胸部CT图像中提取气道树,提出一种人体气道树的快速自动提取算法,其中包括三维区域生长、三维波传递和形态学优化3个步骤,通过多次迭代完成最终提取.区域生长的作用是提取气道树主体,三维波传递和形态学优化用于提取外围细支气管.在波传递中采用模糊逻辑判据,并利用形态学特征防止泄漏.将算法应用于28例数据,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均能成功提取第5级或第6级支气管,且未泄漏;此外,该算法运行速度特别快,提取一个气管树耗时一般小于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 气管 支气管树 分割 三维波传递 区域生长 形态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瞬变流的改进断波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刚 刘沛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共4页
对动力渠道瞬变流计算中的断波法进行了改进 ,一是构造关联方程组 ,二是采用新的迭代法 ,使不收敛的方程组在给定精度条件下可以进行迭代计算。该迭代法准确性高且迭代速度非常快。用该方法对金水街水电站在甩全负荷的情况下动力渠道中... 对动力渠道瞬变流计算中的断波法进行了改进 ,一是构造关联方程组 ,二是采用新的迭代法 ,使不收敛的方程组在给定精度条件下可以进行迭代计算。该迭代法准确性高且迭代速度非常快。用该方法对金水街水电站在甩全负荷的情况下动力渠道中的涌波过程进行了计算 ,并与原电站设计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改进断波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明渠 瞬变流 断波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地震波作用下盾构隧道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扬 王明洋 +2 位作者 李杰 王德荣 张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6-1062,1068,共8页
盾构隧道衬砌由于各种类型接头的存在而与整体式衬砌的力学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将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看作由弹塑性铰链连接的刚性管片组成,考虑围岩介质的黏弹性,提出了爆炸地震波作用下盾构隧道动力分析的简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南京... 盾构隧道衬砌由于各种类型接头的存在而与整体式衬砌的力学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将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看作由弹塑性铰链连接的刚性管片组成,考虑围岩介质的黏弹性,提出了爆炸地震波作用下盾构隧道动力分析的简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南京地铁盾构段典型横断面进行了动力分析,研究了爆炸地震波入射角度、围岩介质特性及管片厚度对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波入射角度对盾构隧道有很大影响,斜入射时结构的动力响应要大于垂直入射时结构的动力响应;围岩介质等级越高,围岩对隧道结构的约束越强,隧道的抗爆性能越好;管片厚度的增大会增大结构的内力,合理设置管片厚度有利于提高盾构隧道抗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地震波 管片 弹塑性 简化计算 盾构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心脏不良反应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晋 孟然 +3 位作者 吕成芳 刘志平 杨光 杨宝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09-811,815,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时心脏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对APL患者心电图、基础心率、血vWF、心肌酶的动态观察和对兔ATO干预后的心肌病理光镜、电镜观察。结果:ATO使部分APL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脏不良...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时心脏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对APL患者心电图、基础心率、血vWF、心肌酶的动态观察和对兔ATO干预后的心肌病理光镜、电镜观察。结果:ATO使部分APL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脏不良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和心电图ST-T改变,Q-T间期延长,血浆vWF值升高。兔心脏病理学改变表现为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心脏滋养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心肌细胞线粒体肿大,嵴断裂溶解,形成空泡变性,细胞核固缩,血vWF值升高。结论:ATO常量静脉滴注对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可引起一过性血管内皮损伤,冠状血管供血障碍,其发生率与ATO给药剂量、患者全身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S-T段T波 内皮细胞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差法用于拼接镜piston相位检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金凯 张景旭 +2 位作者 林旭东 陈宝刚 孙敬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4-1368,共5页
为了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相位差法在拼接镜piston波前探测中的性能,本文在球面镜上放置两个合成口径分别为200 mm和50 mm的拼接形光阑,进行了模拟拼接实验。依据相位差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优化计算可得piston误差分别小于25 nm和1 nm,以此... 为了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相位差法在拼接镜piston波前探测中的性能,本文在球面镜上放置两个合成口径分别为200 mm和50 mm的拼接形光阑,进行了模拟拼接实验。依据相位差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优化计算可得piston误差分别小于25 nm和1 nm,以此验证了相位差法在拼接镜piston波前探测中的能力,并为将相位差法用于实际拼接镜系统波前探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差法 拼接镜 平移误差 波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波动差分进化算法及函数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建国 刘荣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18-2123,共6页
差分进化算法被认为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全局优化算法,但其在解决高维复杂优化问题收敛精度过低,为此提出了阶段波动差分进化算法.新算法利用柯西分布随机数设计用于生成变异率的算子,并对变异率进行上下波动.进化过程中引入分段思想,每个... 差分进化算法被认为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全局优化算法,但其在解决高维复杂优化问题收敛精度过低,为此提出了阶段波动差分进化算法.新算法利用柯西分布随机数设计用于生成变异率的算子,并对变异率进行上下波动.进化过程中引入分段思想,每个阶段分别根据不同的配置利用算子生成变异率并选择对应的交叉比率改善算法性能.同时为了加快收敛速度,设计了一种新的变异处理策略.通过对一组经典Benchmark函数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了本文算法在解决复杂高维问题时具有优于或相当于其他DE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 柯西随机数 阶段波动 参数控制 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波动的水下图像分割 被引量:6
19
作者 颜明重 黄冰逸 朱大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8-1273,共6页
为了改善低对比度、富含噪声以及非均匀亮度的水下图像的分割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灰度波动特征的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非对称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的方法来改善图像的前景目标与背景之间的边缘特性,分别从行和列的方向上检测出大尺... 为了改善低对比度、富含噪声以及非均匀亮度的水下图像的分割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灰度波动特征的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非对称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的方法来改善图像的前景目标与背景之间的边缘特性,分别从行和列的方向上检测出大尺度的波峰和波谷,再通过局部阈值分割来确定图像中的前景目标边缘,最后将行与列的分割结果取交集,得到图像分割的最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模糊熵或者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方法相比,本文的算法性能更优,分割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灰度波动 水下图像 中值滤波 非均匀光照 模糊熵 模糊聚类 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况下艏部砰击及鞭状效应的试验与数值分析(英文)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占阳 任慧龙 +1 位作者 李辉 张楷弘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6-253,共8页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船舶的鞭状效应,在拖曳水池中对某船进行了艏部砰击及鞭状效应分段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砰击力的非线性水弹性计算方法。并改进了传统的分段模型,采用变截面梁对船体刚度进行模拟以更好地接近实船。在规则...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船舶的鞭状效应,在拖曳水池中对某船进行了艏部砰击及鞭状效应分段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砰击力的非线性水弹性计算方法。并改进了传统的分段模型,采用变截面梁对船体刚度进行模拟以更好地接近实船。在规则波迎浪下观察到了严重的艏部砰击现象。试验数据表明,当波高从5.6m增大到21m时,由于鞭状效应原因,总弯矩相比低频波浪弯矩的增大值从24.64%增长到92.02%。最后,将不同海况下的测量结果与基于线性与非线性水弹性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验证了文中方法和程序在预报船体波浪载荷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弹性 分段模型试验 砰击 鞭状效应 波浪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