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无人机多排型槽式条直播排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吴子敬 杨国平 +2 位作者 蔡佳盛 孙良 俞高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9-106,共8页
针对目前水稻无人机撒播作业种子不成条,不利于后期田间管理,而丸粒化种子穴播成穴性差,且种子包衣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开展单种箱多排种管的水稻无人机高效条直播技术研究,提出一种侧面充种、软刷清种而无护种的多排型槽条直播排种方式,... 针对目前水稻无人机撒播作业种子不成条,不利于后期田间管理,而丸粒化种子穴播成穴性差,且种子包衣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开展单种箱多排种管的水稻无人机高效条直播技术研究,提出一种侧面充种、软刷清种而无护种的多排型槽条直播排种方式,分析排种轮结构参数与排种量的相关性,确定排种轮结构参数范围。在通过旋翼气流仿真确定排种管长度的前提下,建立稻种在排种管内的运动学模型,优选排种管结构参数,探究排种轮转速、排种高度、旋翼气流对扩散直径的影响,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排种装置的排种量满足需求,分析排种轮直径、型槽宽度、型槽深度与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量稳定变异系数之间的相关性,明确排种轮结构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飞行高度为1 m,飞行速度为3 m/s时,成条指数为22.7%,满足无人机条直播作业要求,实现落种均匀成条。为水稻条直播机械装备的设计及合理工作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和试验依据,对水稻种植机械化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无人机条直播 离散元仿真分析 旋翼气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渗流计算及防渗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先伟 高东红 +1 位作者 田金波 李皓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1,78,共5页
大坝防渗措施不当会增加坝基渗漏量,增大坝体扬压力,对坝体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防渗工程投资占比较大,需合理布置工程防渗方案。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混凝土重力坝坝址区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防渗设计方案... 大坝防渗措施不当会增加坝基渗漏量,增大坝体扬压力,对坝体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防渗工程投资占比较大,需合理布置工程防渗方案。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混凝土重力坝坝址区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防渗设计方案下坝址区渗流场分布性态及各部位渗透坡降和渗透流量等要素,研究了延伸坝肩帷幕长度、加深帷幕底线和帷幕双排布置中的单因素和多因素作用对坝址区渗透流量的影响,并依据分析结果对设计防渗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设计防渗方案渗控效果明显,坝址区防渗帷幕渗透坡降和坝基各部位渗透流量均小于允许值;综合工程经济性和防渗控制效果,采用拦河坝和拦沙坝帷幕底线整体加深1/3方案对防渗系统的优化措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三维有限元模型 防渗帷幕 渗透流量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液循环泵管道振动特性分析及减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洪 魏志刚 +2 位作者 袭文 党鹏飞 杨铮鑫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针对某石化公司气柜瓦斯脱硫装置管线异常振动问题,对该装置富胺液循环泵出口管线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管道模态分析及颗粒阻尼器减振原理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ANSYS建立了管道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并对管道进行了模态试验... 针对某石化公司气柜瓦斯脱硫装置管线异常振动问题,对该装置富胺液循环泵出口管线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管道模态分析及颗粒阻尼器减振原理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ANSYS建立了管道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并对管道进行了模态试验及振动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进行了仿真及现场试验,探究了不同填充率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是流体压力脉动激励频率接近管道固有频率,同时管道弯头处易受到共振产生的交变应力作用,造成其结构疲劳破坏;不同填充率的颗粒阻尼器均能有效降低管道振幅,其中70%填充率减振效果最优;与传统的减振方法相比,颗粒阻尼减振技术具有减振频带宽、适用性强等特点,在管道适当位置安装颗粒阻尼器,能有效降低管道振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胺液循环泵 机械振动 管道模态分析 流场仿真分析 流固耦合 阻尼减振 颗粒阻尼器 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渣破碎与预干燥过程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
4
作者 周柏屹 王浩南 夏良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59-365,共7页
为解决气化渣回收过程受高黏湿特性阻碍的问题,通过搭建实验级破碎和预干燥装置对其进行预处理,结合实验和单向CFD-DEM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气化渣破碎和预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速度随转子转速增加而明显上升,但随着进气... 为解决气化渣回收过程受高黏湿特性阻碍的问题,通过搭建实验级破碎和预干燥装置对其进行预处理,结合实验和单向CFD-DEM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气化渣破碎和预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速度随转子转速增加而明显上升,但随着进气速度增加上升幅度减小。建模颗粒团尺寸确定为2 mm,随转子转速增加,颗粒与转子碰撞强度增大,运动速度为2~4 m/s的颗粒数量增多,破碎率升高;随进气速度增加,对颗粒的扰动作用增强,破碎率小幅增加;随进料量增加,颗粒与转子的碰撞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低速运动的颗粒数量急剧增加,破碎率降低。随进气速度和进气温度的增加,热风对颗粒的传热效果增强,出料温度升高;进气速度增加能有效减少低温颗粒的数量,进气温度升高对颗粒的升温效果影响有限。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为气化渣的大规模工业化处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渣破碎 气化渣预干燥 CFD-DEM数值仿真 流场分析 离散元分析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颗粒物质分选机理和效应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公旦 孙其诚 崔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6,共9页
泥石流是一种由大量固体颗粒和液态水充分掺混所形成的多相流体,泥石流体内固体颗粒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泥石流颗粒物质的分选是引起泥石流流动性和冲击力大增的重要原因,是现阶段大型泥石流防治的重要关注方向。从基本的泥石流动力... 泥石流是一种由大量固体颗粒和液态水充分掺混所形成的多相流体,泥石流体内固体颗粒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泥石流颗粒物质的分选是引起泥石流流动性和冲击力大增的重要原因,是现阶段大型泥石流防治的重要关注方向。从基本的泥石流动力学理论出发,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构建泥石流运动的模型,初步分析颗粒分选对泥石流流动性的影响;进而采用离散元(DEM)数值模拟颗粒流的方法,对泥石流发展过程中颗粒间的作用方式和分选机理开展详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泥石流颗粒分选可以导致颗粒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的重新分布,进而影响到龙头运动速度和颗粒体长度的激增;离散元数值模拟和分析进一步显示,区别于一般均匀颗粒所形成的颗粒流的边界层效应,颗粒分选能够显著地改变颗粒体内部的剪切速率的分布,从而弱化边界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颗粒分选 理论分析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格斯模型参数调试与岩石蠕变特性颗粒流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杨振伟 金爱兵 +3 位作者 周喻 严琼 王凯 高玉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0-248,共9页
岩石作为地下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其物质组成和所赋存的复杂地质环境使其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基于三维颗粒流程序(PFC3D),采用由开尔文模型和马克斯伟尔模型串联组成的伯格斯(Burgers)流变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伯格斯模型中弹性... 岩石作为地下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其物质组成和所赋存的复杂地质环境使其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基于三维颗粒流程序(PFC3D),采用由开尔文模型和马克斯伟尔模型串联组成的伯格斯(Burgers)流变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伯格斯模型中弹性系数(Em和Ek)、黏性系数(?m和?k)和摩擦因数f对瞬时强度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数值试样的瞬时强度特性主要受马克斯伟尔体弹性系数Em和摩擦因数f影响: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与Em和f均呈正相关,泊松比与Em呈正相关,与f呈负相关;而流变特性与各参数均呈现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红页岩分级增量蠕变试验的模拟,通过与室内蠕变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PFC3D中的伯格斯模型用于岩石蠕变试验模拟的可行性,并将该方法用于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蠕变试验和三轴蠕变试验数值研究。该研究内容是利用离散单元法研究岩石流变特性的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压缩蠕变试验 颗粒流程序 BURGERS模型 参数调试 流变特性 离散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参元逆变换算法在渗流-位移耦合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朱以文 蔡元奇 李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3-235,共3页
在渗流 -位移耦合场分析中应用等参元逆变换算法解决了两个场之间的数据传递问题 ,所提出的逆变换算法是基于解析性质的新算法 ,具有简便、高效和高精度的特点 ,便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关键词 渗流 耦合分析 等参数 逆变换 位移 数据传递 大坝 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非饱和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的混合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汪自力 朱明霞 +1 位作者 高青伟 岳瑜素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25-27,38,共4页
针对边坡稳定分析条分法存在的问题 ,在饱和 -非饱和渗流不动网格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 ,用土体单元所受的渗透力代替其周边的孔隙水压力 ,达到利用渗流计算时的剖分网格和计算结果 ,直接连续进行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分析的目的 ,并采用... 针对边坡稳定分析条分法存在的问题 ,在饱和 -非饱和渗流不动网格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 ,用土体单元所受的渗透力代替其周边的孔隙水压力 ,达到利用渗流计算时的剖分网格和计算结果 ,直接连续进行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分析的目的 ,并采用数学规划中的单纯形法自动寻找最小安全系数 .算例表明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并为考虑降雨等引起的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条分法 饱和-非饱和渗流 有限元 单纯形法 混合法 等参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堆石坝水力耦合模型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益峰 胡冉 +2 位作者 周嵩 周伟 周创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0-1347,共8页
建立了高面板堆石坝非线性变形与非稳定渗流的水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分别采用邓肯E-B模型和抛物Signroini型变分不等方法模拟堆石体的非线性应力变形过程和非稳定渗流过程,并通过修正的Kozeny-Carman模型表征堆石体的渗透特性对变形和围... 建立了高面板堆石坝非线性变形与非稳定渗流的水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分别采用邓肯E-B模型和抛物Signroini型变分不等方法模拟堆石体的非线性应力变形过程和非稳定渗流过程,并通过修正的Kozeny-Carman模型表征堆石体的渗透特性对变形和围压的依赖关系。在面板渗透系数反演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上述模型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进行了渗流–变形耦合分析。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因面板的绝对防渗作用,堆石体中的水力耦合效应并不显著,且上述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堆石坝的渗流及变形发展趋势;但因忽略了流变、湿化、室内试验参数的尺寸效应以及非饱和渗流等,上述模型也存在较为突出的局限性。研究成果对于高面板堆石坝的水力耦合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水力耦合 非稳定渗流 非线性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渗透区域对渗流场流线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联玉 尹洪军 +1 位作者 何应付 杨春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59,共3页
建立了考虑源(汇)影响的含有不渗透区域复杂边界条件下均质油藏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边界元方法求解数学模型,获得了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公式。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方法。绘制了考虑复杂边界条件和不渗透区域影响的流线分布图,并分... 建立了考虑源(汇)影响的含有不渗透区域复杂边界条件下均质油藏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边界元方法求解数学模型,获得了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公式。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方法。绘制了考虑复杂边界条件和不渗透区域影响的流线分布图,并分析了流线分布的特征。通过分析表明,不渗透区域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对整个油藏的流线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果根据地质资料已确定出油藏内存在不渗透区域,则在井网优化和调整注采方案时必须考虑不渗透区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方法 流线 不渗透区域 数学模型 稳定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裂缝对积石峡水电站大坝渗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昌军 丁留谦 +2 位作者 徐泽平 蔡新合 张顺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基于面板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采用裂缝面单元法建立了混凝土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实现了渗流全场和裂缝渗流分析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含裂缝面单元的三维渗流场有限元计算软件GWSS,利用该软件对积石峡水电站大坝正常运行... 基于面板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采用裂缝面单元法建立了混凝土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实现了渗流全场和裂缝渗流分析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含裂缝面单元的三维渗流场有限元计算软件GWSS,利用该软件对积石峡水电站大坝正常运行和发生竖向裂缝的工况进行渗流场分析,获得了大坝面板产生裂缝后的渗流场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位置、长度和宽度的面板裂缝对大坝渗流场、渗流量和渗透比降影响不同,上部裂缝对大坝渗流场的影响较小,下部和中部裂缝的影响较大。一旦面板发生裂缝,面板附近、垫层和过渡区出现较大渗透比降,且随着与裂缝距离的增大而快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 裂缝 渗流 数值模拟 有限元分析 积石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页岩矿床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志伟 叶义成 +1 位作者 王其虎 林坤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对上横山多层含钒页岩矿床开采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通过曲线估计得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随开采深度、矿体倾角、分段高度和开采厚度4个影响因素变化的发育曲线;设计了4因素3水平数值模拟正交试验,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确定了各... 对上横山多层含钒页岩矿床开采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通过曲线估计得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随开采深度、矿体倾角、分段高度和开采厚度4个影响因素变化的发育曲线;设计了4因素3水平数值模拟正交试验,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矿体倾角>分段高度>开采厚度>开采深度;对比分析表明在试验水平内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经验公式应用于多层含钒页岩矿床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计算中缺乏合理性;将极差作为各单因素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影响的权重,结合曲线估计结果建立了多因素变化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预测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钒页岩 导水裂隙带 离散元分析 曲线估计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量集中有限元方法在渗流计算中的优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树文 王志强 +2 位作者 武强 付耀军 董东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48,共3页
普通有限元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是渗流计算中常用的数值方法,而贮量集中有限元方法则很少被实际应用。为了使渗流计算者全面了解贮量集中有限元方法,并能够较多地应用这种方法,本文将渗流计算中的贮量集中有限元方法、普通有限元方法... 普通有限元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是渗流计算中常用的数值方法,而贮量集中有限元方法则很少被实际应用。为了使渗流计算者全面了解贮量集中有限元方法,并能够较多地应用这种方法,本文将渗流计算中的贮量集中有限元方法、普通有限元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对比,具体比较和分析了有限元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特征、计算工作量,通过具体的算例分析了它们的计算精度,由此指出:贮量集中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精度与有限差分法基本相同,而远好于普通有限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量集中 有限元 渗流 地下水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东县城白土坡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简文星 丁志雷 李世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70,共7页
对三峡库区巴东县城白土坡岩体的裂隙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研与系统测量,根据裂隙网络模拟技术Monte Carlo法,使用VB语言编制了裂隙网络计算模型生成程序,对白土坡岩体的裂隙分布进行网络模拟。将裂隙网络模拟成果导入离散元稳定流渗流分... 对三峡库区巴东县城白土坡岩体的裂隙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研与系统测量,根据裂隙网络模拟技术Monte Carlo法,使用VB语言编制了裂隙网络计算模型生成程序,对白土坡岩体的裂隙分布进行网络模拟。将裂隙网络模拟成果导入离散元稳定流渗流分析模块(UDEC),生成裂隙网络数值模型,通过对模型周边设置定水头边界并提取边界上裂隙的流量,然后根据立方定理和Darcy定律对白土坡岩体的等效渗透系数进行了求解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巴东县城白土坡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特征单元体REVK=20 m×20 m;等效主渗透系数最大值为K1=1.15×10-4m/s,最小主渗透系数为K2=8×10-6m/s;主渗方向与岸坡倾向水平反方向的夹角为-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坡 裂隙网络 表征单元体REVK 等效渗透系数 离散元稳定流渗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水壶尾矿坝渗流特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宗伟 孙丹 尹大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65-69,共5页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吊水壶尾矿坝为背景,建立现状尾矿坝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反演分析现状尾矿坝的渗流场,将计算结果与勘察的浸润面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基于此模型建立加高后的尾矿坝三维模型,计算正常蓄水位和...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吊水壶尾矿坝为背景,建立现状尾矿坝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反演分析现状尾矿坝的渗流场,将计算结果与勘察的浸润面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基于此模型建立加高后的尾矿坝三维模型,计算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两种工况下的渗流场,分析坝体浸润面埋深、滩长、渗流坡降等,结果表明,不设排渗措施时,尾矿坝干滩长度、浸润面埋深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而且尖流性态良好,满足渗透稳定。提出该尾矿坎可通过加高工程来进行渗流控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法 渗流 反演分析 浸润面 渗透坡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颗粒与流场双向耦合的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杰 袁竹林 赵孝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858-5865,6029,共8页
细长颗粒气–固两相流中湍流流变特性研究是细长颗粒气固两相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离散单元法、刚体动力学,并引入拉格朗日时间尺度与?-ε模型的耦合关联式,构建起细长颗粒?湍流场气–固双向耦合模型,并采用此模型对某一实际流化... 细长颗粒气–固两相流中湍流流变特性研究是细长颗粒气固两相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离散单元法、刚体动力学,并引入拉格朗日时间尺度与?-ε模型的耦合关联式,构建起细长颗粒?湍流场气–固双向耦合模型,并采用此模型对某一实际流化床内的细长颗粒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多数细长颗粒以其轴与流场主流速度方向近于平行的姿态在流场中向上运动;在高度上,一方面细长颗粒在此存在会导致此高度上湍流速度梯度的增加从而导致整个高度上湍动能值的增加,另一方面细长颗粒的存在又会消耗一部分当地湍流场的湍动能;水平方向上有细长颗粒存在的区域,当地湍动能值会有明显的下降;细长颗粒的存在会导致整个湍流场的压强梯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流变特性 细长颗粒气–固两相流 双向耦合 离散单元法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云进 速宝玉 詹美礼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217-220,共4页
针对裂隙高度发育的岩体 ,把裂隙岩体等效为连续介质来处理 ,建立了考虑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作为数值模拟手段 ,编制了考虑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计算程序。
关键词 裂隙岩体 饱和非饱和渗流 有限元分析 地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山谷型尾矿库三维渗流场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纪刚 乐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8,共3页
某尾矿库的尾矿沉积规律复杂多变,使得尾矿库的渗流场异常复杂。通过三维渗流有限元方法对该尾矿库现状堆高以及最终标高情况下的渗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尾矿库后期的安全管理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尾矿库 三维渗流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裂隙水流N-S方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詹美礼 速宝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共8页
运用有限元理论从N-S方程(Navier-Stokesequation)出发,研究了交叉裂隙水流的基本特征。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与传统网络水力学算法及实验成果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在裂隙渗流分析中,传统网络计算方法的近似程... 运用有限元理论从N-S方程(Navier-Stokesequation)出发,研究了交叉裂隙水流的基本特征。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与传统网络水力学算法及实验成果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在裂隙渗流分析中,传统网络计算方法的近似程度完全能为工程要求所接受。网络裂隙渗流分析计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裂隙 N-S方程 有限元 裂隙渗流 渗流水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反馈的病险土石坝防渗加固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蒋买勇 刘贤鹏 +1 位作者 杨晓雅 李金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4-210,共7页
为了实现土石坝渗流监测资料对其加固效果的反馈分析,以某水库主坝渗流为例,建立三维渗流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模拟分析了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两种工况下土石坝的渗流性态。通过监测资料分析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能反映出较为真实的土... 为了实现土石坝渗流监测资料对其加固效果的反馈分析,以某水库主坝渗流为例,建立三维渗流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模拟分析了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两种工况下土石坝的渗流性态。通过监测资料分析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能反映出较为真实的土石坝渗流场情况,经过除险加固后的土石坝整体防渗效果良好,但大坝右岸下游侧和棱体排水上部区域存在潜在渗流溢出点,该水库主坝渗流场计算结果符合土石坝渗流规律,其结果可为大坝渗流问题分析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有限元法 渗流分析 监测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