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与AM真菌对金线莲微量元素吸收及相关药用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玮 甘志凯 谌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本试验选用金线莲品种“大元宝”为试材,采用棚内模拟种植试验方式,设置3个施硒(Se)水平(0、6、18 mg/L,分别记为Se_(0)、Se_(1)、Se_(2))与3个接菌水平(不接种、接种根内根孢囊霉、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分别记为Am_(0)、Am_(1)、Am_(2))... 本试验选用金线莲品种“大元宝”为试材,采用棚内模拟种植试验方式,设置3个施硒(Se)水平(0、6、18 mg/L,分别记为Se_(0)、Se_(1)、Se_(2))与3个接菌水平(不接种、接种根内根孢囊霉、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分别记为Am_(0)、Am_(1)、Am_(2))的组合处理,研究施硒与丛枝菌根(AM)真菌对金线莲生长发育、微量元素含量、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金线莲的高效栽培和富硒提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源硒可提高金线莲叶绿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挥发性物质含量,接种AM真菌可进一步促进金线莲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整体上以Se_(1)水平上述参数存在极值。土壤硒赋存形态中,Se_(1)水平及接种AM真菌处理下可溶态硒和可交换态硒占比较高,铁锰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硒占比较低,且结合植株相对生长率、硒含量及品质参数来看,Se_(1)Am_(1)处理优于Se_(1)Am_(2)。主成分分析表明,金线莲硒含量、生物活性成分(总酚、总黄酮、金线莲苷、多糖)含量、挥发性物质(醛、醇、酮)含量是判断施硒和AM真菌效果的主要指标,且其与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外源硒与AM真菌组合施用可显著促进金线莲根际土壤硒活性,提高有效硒含量,从而提高金线莲的硒吸收、生物活性成分累积及挥发性物质含量,进而提高其药用品质,各处理中以施6 mg/L Se与接种根内根孢囊霉组合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AM真菌 土壤硒形态 生物活性成分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募基金穿透式监管的适用和制度修正
2
作者 刘静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8,共9页
实践中变相公开募资扭曲了私募基金“私”的法律特点,违规开展业务异化“基金”的法律本质,行业风险的积聚易引发行业安全和信任问题,亟待监管回应。穿透式监管与私募基金的风险防范具有较大程度的契合性,目前适用类型包括主体、产品、... 实践中变相公开募资扭曲了私募基金“私”的法律特点,违规开展业务异化“基金”的法律本质,行业风险的积聚易引发行业安全和信任问题,亟待监管回应。穿透式监管与私募基金的风险防范具有较大程度的契合性,目前适用类型包括主体、产品、资金、信息穿透。在穿透式监管扩张适用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理性对待其存在的规范原则化、制度冲突、私募基金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于私募基金穿透式监管制度的不足,应当兼顾安全与私募基金的发展,宏观上可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监管规范与判定标准,避免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与差异性,进而推动法律执行效能的相对统一;微观上可建立主客观标准相结合的合格投资者制度、简明原则基础上的差异化信息披露进行制度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式监管 差异化信息披露 合格投资者 登记备案 实质重于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环境中青少年感觉寻求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丽君 文燕 +1 位作者 陈冰 赵玉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学习倦怠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还可能导致学业拖延、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甚至自残自杀等严重心理或行为问题。在线学习环境中青少年感觉寻求会影响学习倦怠吗?又是如何影响学习倦怠的?该文基于“人-环境”契合理论,探究感觉寻求对... 学习倦怠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还可能导致学业拖延、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甚至自残自杀等严重心理或行为问题。在线学习环境中青少年感觉寻求会影响学习倦怠吗?又是如何影响学习倦怠的?该文基于“人-环境”契合理论,探究感觉寻求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短视频过度使用、焦虑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1563名中学生的调查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觉寻求水平越高,学习倦怠的程度越高;短视频过度使用和焦虑均可在感觉寻求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单独中介作用,并通过“短视频过度使用→焦虑”路径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在线学习环境难以达到和维持感觉寻求个体较高的最佳唤醒水平,因而驱使个体在有限的时空内将注意力向外转移到短视频使用中,导致焦虑进而产生学习倦怠。应预防和减少感觉寻求的不利影响,优化在线学习环境以减少学习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倦怠 感觉寻求 短视频过度使用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SF-MPQ评分及血清P物质、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宝福 刘冰 +2 位作者 王春满 李琳 高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7-1202,共6页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及血清P物质、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9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及血清P物质、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9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A组(73例)、B组(73例)和C组(73例),A组PHN患者接受神经脉冲射频治疗,B组PHN患者接受神经阻滞治疗,C组PHN患者接受神经阻滞联合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比较各组患者SF-MPQ评分、血清P物质、IL-1β水平、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219例PHN患者中因失访、研究期间转为其他方式治疗脱落6例,最终A组入组71例、B组入组70例、C组入组72例。治疗后7 d(AT7)、30 d(AT30)和90 d(AT90)时,C组PHN患者SF-MPQ疼痛分级指数评定(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评定(PPI)评分均低于A组、B组(P<0.05),血清P物质、IL-1β水平均低于A组、B组(P<0.05),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广泛性焦虑量表(DAG7)评分、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顽固性PHN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和血清P物质、IL-1β水平,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脉冲射频 神经阻滞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 P物质 白细胞介素-6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番茄潜叶蛾体内抗寒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温乙妮 丁嘉欣 +1 位作者 顾欣 王新谱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7-1373,共7页
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在低温胁迫下幼虫、蛹和成虫体内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本研究通过测定并分析4℃低温胁迫下各虫态体内水分、脂肪含量和抗寒物质(蛋白质、海藻糖和山梨醇)的含量变化,以期明确番茄潜叶蛾不同虫态的抗寒物质... 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在低温胁迫下幼虫、蛹和成虫体内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本研究通过测定并分析4℃低温胁迫下各虫态体内水分、脂肪含量和抗寒物质(蛋白质、海藻糖和山梨醇)的含量变化,以期明确番茄潜叶蛾不同虫态的抗寒物质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了幼虫和蛹的含水量,分别由74.46%±1.64%下降至68.66%±0.90%、70.23%±0.65%下降至66.92%±0.93%;低温使幼虫脂肪含量显著减少,由227.64±6.28μmol/mL显著降低至186.29±6.28μmol/mL。然而低温下各虫态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以蛹期增幅最大,由405.03±13.678μg/mg显著上升至554.82±29.41μg/mg,增加量达到149.79±29.41μmol/mg;蛹期体内海藻糖和山梨醇显著积累,分别由31.44±0.48 mg/mL显著上升至39.82±1.07 mg/mL,49.41±0.72 mg/mL显著上升至52.15±0.68 mg/mL,表明是蛹期的关键抗寒物质。因此,番茄潜叶蛾不同虫态对低温均有响应,其中蛹可能依赖蛋白质、海藻糖和山梨醇在宁夏地区露地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低温胁迫 耐寒性 抗寒物质 越冬虫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宇宙身体”观及其美学意涵--以《庄子·德充符》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邹蕴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庄子·德充符》篇借助残缺和丑陋的身体形象来反思儒家身体观所暴露的问题。儒家礼义式的身体观主张身体承担着礼乐教化的伦理功能,从而生发出文质彬彬、美善统一的审美观念,却也导致了文胜于质的弊病。庄子学派把人的肉身视作宇... 《庄子·德充符》篇借助残缺和丑陋的身体形象来反思儒家身体观所暴露的问题。儒家礼义式的身体观主张身体承担着礼乐教化的伦理功能,从而生发出文质彬彬、美善统一的审美观念,却也导致了文胜于质的弊病。庄子学派把人的肉身视作宇宙大化中的一部分,这种“宇宙身体”观重视人的真情流露,而不拘泥于礼文的形式,由此衍生出重质轻文的美学传统。“宇宙身体”的观念虽然打破了人与外物的边界,但并非要完全废弃肉身,而是主张通过运用和训练身体的官能让其回归自由的状态,这种借由技艺而循序渐进的修炼过程是一种美学的工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德充符》 文质关系 宇宙身体 美学工夫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华蓝藻生物质对沉水植物五刺金鱼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敦海 李根保 +3 位作者 王高鸿 陈坤 陈武雄 刘永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9-692,共4页
本文研究了蓝藻水华不同的生物质形式对金鱼藻生长和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藻水华的不同生物质形式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金鱼藻的生长。在促进金鱼藻植株的长度增长方面,干燥蓝藻的作用最强,新鲜蓝藻次之,腐烂蓝藻作用最弱,但都比对... 本文研究了蓝藻水华不同的生物质形式对金鱼藻生长和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藻水华的不同生物质形式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金鱼藻的生长。在促进金鱼藻植株的长度增长方面,干燥蓝藻的作用最强,新鲜蓝藻次之,腐烂蓝藻作用最弱,但都比对照增长显著。而在促进金鱼藻植株鲜重增长上,干燥蓝藻和新鲜蓝藻的作用几乎相同,为最为明显的;腐烂蓝藻次之;而对照植株的鲜重先增加后下降。在促进金鱼藻分枝上,新鲜蓝藻的作用最强,干燥蓝藻和腐烂蓝藻次之,对照的分枝随时间也逐渐增加,但是要比经过蓝藻处理的试验组少。测定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干燥蓝藻处理的金鱼藻的光合活性最高,新鲜蓝藻处理组次之,腐烂蓝藻和对照组最低。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华蓝藻生物质在为金鱼藻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或生长促进物质)之时,也产生了一些抑制因素,抑制了金鱼藻的生长。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的协同作用,最终表现在不同生物质对金鱼藻的生长促进作用的差异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蓝藻 生物质 沉水植物 五刺金鱼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红皮病与土壤生态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志洪 田淑珍 +2 位作者 孙艳君 郭世伟 刘兆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64-869,共6页
采用生态样块方法,研究了白浆土区不同地貌生态条件对人参红皮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床土中还原物质浓度随地貌类型而变化,其中活性有机质与参根病情指数相关性最高,成为人参红皮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铁的富集是人参红皮病的主要特征,... 采用生态样块方法,研究了白浆土区不同地貌生态条件对人参红皮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床土中还原物质浓度随地貌类型而变化,其中活性有机质与参根病情指数相关性最高,成为人参红皮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铁的富集是人参红皮病的主要特征,锰为次要因素;周皮铁主要为络合物,包括活性亚铁、活性高铁和非活性铁,它们相互转化,视土壤水分状况为转移;Feo/Fed 与活性有机质相关显著,表明无定形铁是锈斑铁的主要来源;床土通气性高,持水孔度也高,表明床土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同时进行,对促进土壤中铁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红皮病 周皮铁形态 土壤生态条件 白浆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磷污泥胞外多聚物含磷形态的核磁共振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志超 黄霞 +4 位作者 杨海军 肖康 罗小 沙恒 陈奕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6-539,共4页
利用31P-NMR研究了生物除磷污泥胞外多聚物(EPS)的含磷形态,并对检测方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测定的三种污泥EPS中磷的形态有五种,磷酸盐、磷单脂、DNA磷、聚磷末端、焦磷酸盐和聚磷。具有除磷能力的A/A/O和A/A/O-MBR污泥... 利用31P-NMR研究了生物除磷污泥胞外多聚物(EPS)的含磷形态,并对检测方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测定的三种污泥EPS中磷的形态有五种,磷酸盐、磷单脂、DNA磷、聚磷末端、焦磷酸盐和聚磷。具有除磷能力的A/A/O和A/A/O-MBR污泥其EPS中主要含的是聚磷,证明了EPS中含磷不仅是依靠吸附磷酸盐或生物聚磷过程磷酸盐的滞留,而且EPS本身可能也参与了生物聚磷过程。同时实验证明,EPS提取过程会对EPS含磷形态产生影响,但提取时间在1h内时影响较小;EPS在储存前需要进行中和,从而避免储存过程不同磷形态之间的转化。EPS含磷形态的31P-NMR测定过程中,EPS样品的pH值对峰的分离和各峰化学位移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需要控制样品pH>13.0以确保测定过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聚物 核磁共振磷谱 生物除磷 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生物遗传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明 梅松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综述了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生物遗传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从3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1)单胺类物质与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关系;(2)激素对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影响;(3)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生物遗传性。
关键词 感觉寻求 单胺类物质 生物遗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典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铁全 刘云焕 +2 位作者 席先武 谢星 杨兴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作者根据对新疆东天山典型金矿床的沉淀成矿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等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论证了形成金矿床的硅质流体最初是一种以水为主要溶剂,以溶解态、胶体态氧化硅为主要溶质的高温高压(超临界态)溶液,其来源于地幔,是... 作者根据对新疆东天山典型金矿床的沉淀成矿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等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论证了形成金矿床的硅质流体最初是一种以水为主要溶剂,以溶解态、胶体态氧化硅为主要溶质的高温高压(超临界态)溶液,其来源于地幔,是一种溶解了大量SiO2的地幔流体。而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硅质流体上升运移过程中所经围岩,以致成矿物质来源具异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东天山 新疆 地球化学特征 同位素特征 内生金矿床 成矿环境 系统分析 超临界态 高温高压 地幔流体 SiO2 运移过程 成矿元素 成矿机制 溶解态 氧化硅 异源性 硅质 上升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悬浮体形态及物质组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怀静 翟世奎 +3 位作者 范德江 郭志刚 魏立青 种法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共10页
2003年6月1—10日为长江三峡工程一期蓄水期,为了研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长江口环境的影响,2003年6月15—25日组织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对该次调查所取得的悬浮体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X射线衍射测定,分析了不同水体中悬浮... 2003年6月1—10日为长江三峡工程一期蓄水期,为了研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长江口环境的影响,2003年6月15—25日组织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对该次调查所取得的悬浮体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X射线衍射测定,分析了不同水体中悬浮体颗粒的形态特征和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从徐六泾到长江口邻近海域,悬浮体颗粒形态特征不同,徐六泾至南支主槽,悬浮体颗粒以单颗粒为主;拦门沙最大浑浊带,悬浮体颗粒以大絮团、团状絮团和絮网为主;长江口邻近海域,悬浮体颗粒以有机质絮团和单颗粒并存为主。长江口区悬浮体矿物颗粒主要以粒状或片状形式存在。悬浮体矿物颗粒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组成。从河道到长江口外的邻近海域,石英和长石含量逐渐降低,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逐渐增加,高岭石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徐六泾附近小絮团数量有所增加,蓄水前后拦门沙和长江口邻近海域悬浮体形态特征和长江口地区悬浮体物质组成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体 形态特征 物质组成 三峡工程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工业硅溶胶的工艺及其机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学军 李国军 任瑞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8-532,共5页
以有机硅氧烷和工业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采用sol-gel方法获得了水性有机硅溶胶。通过硅氧烷的选择、膜层性能检测以及pH值、水浴温度、改性时间等改性工艺的研究,获得MTMS改性硅溶胶的最佳工艺:MMTMS/MSiO2为2∶1~4∶1;pH值3.5~5.5;水... 以有机硅氧烷和工业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采用sol-gel方法获得了水性有机硅溶胶。通过硅氧烷的选择、膜层性能检测以及pH值、水浴温度、改性时间等改性工艺的研究,获得MTMS改性硅溶胶的最佳工艺:MMTMS/MSiO2为2∶1~4∶1;pH值3.5~5.5;水浴温度50~70℃;改性时间40~120min。经FTIR分析和改性机理的探讨,表明MTMS水解生成的硅醇基团与硅溶胶粒子表面的羟基发生缩聚交联,屏蔽了硅溶胶内部的Si-O-Si键,对硅溶胶粒子进行了包覆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 成膜物质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硅溶胶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叠加作用”和“毒性分散效应”——由中药体内代谢研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66
14
作者 徐风 杨东辉 +2 位作者 尚明英 王璇 蔡少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8-703,共16页
中药药效物质进入体内后的血药浓度很低,能发挥药理作用吗;药效物质实际以什么形式(原形、代谢产物或两者兼有)发挥药效。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新概念及"叠加作用"新假说:"中药药效物质... 中药药效物质进入体内后的血药浓度很低,能发挥药理作用吗;药效物质实际以什么形式(原形、代谢产物或两者兼有)发挥药效。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新概念及"叠加作用"新假说:"中药药效物质显效形式的集合或叠加是药效的核心物质基础;各个显效形式的血药浓度的叠加作用是药效作用机制之一"。某中药药效物质各种显效形式的叠加作用是指其众多化学成分或/及代谢产物在同一个靶点上的叠加作用,是其各个化合物的浓度的叠加所产生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是"多成分单靶点的叠加作用",不同于"多成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中药体内研究表明,一种化学成分可产生众多代谢产物(多达50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可产生相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存在众多类似物、同系物甚至同分异构体(多达10种);有些化学成分之间可相互转化;部分代谢产物具有活性。这些结构极相近的化合物有可能具有相同药理作用靶点,为显效形式和叠加作用概念提供实验依据。建议开展显效形式和叠加作用研究,为中药药效物质本质和作用机制提供新解读,为"中药为何毒副作用小"提供新解释-"毒性分散效应"学说,为中药质量控制提出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 显效形式 叠加作用 毒性分散效应 作用机制 多成分单靶点作用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侵入岩体中金矿床成因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8
15
作者 莫测辉 王秀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各时代、不同类型侵入岩中的金矿床是金矿的主要类型。关于金矿床与岩体的成因关系目前尚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其原因往往在于不少研究者把岩浆热液成因当成了固定模式应用于具体矿床的研究,而不是建... 各时代、不同类型侵入岩中的金矿床是金矿的主要类型。关于金矿床与岩体的成因关系目前尚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其原因往往在于不少研究者把岩浆热液成因当成了固定模式应用于具体矿床的研究,而不是建立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近年来金矿的研究进展,强调侵入岩中金矿床的成因研究要综合考虑成岩成矿的时代与时差、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等各方面因素。金矿床定年的进展研究表明,矿床与岩体常存在大的时差,从而排除了矿床与岩体的直接成因联系,也否定了岩浆热液成因的观点,其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建造水或其混合水,成矿物质可来自岩体、岩体围岩或深部。因此,本文认为侵入岩体中的金矿床多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是后期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因 侵入岩体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对形式的不同规定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开来 刘玉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7,共7页
形式问题在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把形式等同于"其所是的是",又认为形式是"这类",是一物"内伏的是因",是最高目的。理清亚里士多德对形式的这些不同规定及其相互关系是理... 形式问题在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把形式等同于"其所是的是",又认为形式是"这类",是一物"内伏的是因",是最高目的。理清亚里士多德对形式的这些不同规定及其相互关系是理解其实体学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实体 形式 其所是的是 普遍 内伏的是因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老万场金矿床红土化作用及对金赋存状态的制约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元根 刘世荣 金志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422,共9页
红土的矿物成分、硅酸盐成分和化学蚀变指数(CIA)特征表明,贵州老万场红土化过程经历了粘土化、铝土矿化、铁化三种化学风化作用;地球化学上属早期红土化作用阶段。风化过程中K2O、Na2O、CaO相对于Al2O3的淋失量很高,显示较强的化学蚀... 红土的矿物成分、硅酸盐成分和化学蚀变指数(CIA)特征表明,贵州老万场红土化过程经历了粘土化、铝土矿化、铁化三种化学风化作用;地球化学上属早期红土化作用阶段。风化过程中K2O、Na2O、CaO相对于Al2O3的淋失量很高,显示较强的化学蚀变作用。红土剖面中成矿元素Au、As、Sb含量变化很大。Au通常为40~4551ng/g;Sb普遍小于0.1%;As通常为0.n%,最高1.8%。它们普遍高于大厂层硅质岩中相应成矿元素的含量。红土化过程中,Au、As的富集与Fe的富集作用有明显的关系,并与红土剖面中相对还原的部位有关,而Sb则在相对氧化的环境中聚集。红土剖面中稀土元素含量普遍较高,轻重稀土元素之比通常小于10,稀土元素分布模式非常相似,与大厂层稀土元素特征有明显差别。微量元素图解显示红土剖面中的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与大厂层也有明显的不同。成矿元素间的差异性也很明显,表明大厂层岩石可能并不为老万场红土层的发育提供直接的物质来源,红土层的发育似乎与后期第四系的冲积物、洪积物有关。成矿物质也可能不与大厂层直接有关。带能谱的透射电镜(TEM-EDX)观察表明金的存在形式多样,虽然金主要以浑圆状的自然金颗粒产出,但也可以被针铁矿(含砷针铁矿)、石英硅质吸附,或被伊利石等吸附。显示红土化过程中铁还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化 成矿物质来源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金赋存状态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三重境界”论绎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威武 雷学会 王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3,共6页
以"技击说"或"体育说"为立场来认知和解读中国武术,既是对武术文化的误读更是对中国武术的不屑一顾,这种现状不利于中国武术更好地发展和传播。中国武术"三重境界"分别包括由"形"求"技&qu... 以"技击说"或"体育说"为立场来认知和解读中国武术,既是对武术文化的误读更是对中国武术的不屑一顾,这种现状不利于中国武术更好地发展和传播。中国武术"三重境界"分别包括由"形"求"技"的第一境界:可触摸与可观察;由"意"达"境"的第二境界:可思考与可品味;由"术"入"道"的第三境界:可品味与可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由“形”求“技” 由“意”达“境” 由“术”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形态对3种叶色生菜光谱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意 杨其长 刘文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25-428,共4页
采用玻璃温室水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2种氮形态,即10 mmol/L硝态氮(N10)和5 mmol/L硝态氮与5 mmol/L铵态氮结合(N5+A5),对3种叶色生菜叶片光谱吸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氮形态与生菜叶色均影响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光谱吸收值,但不影响光谱... 采用玻璃温室水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2种氮形态,即10 mmol/L硝态氮(N10)和5 mmol/L硝态氮与5 mmol/L铵态氮结合(N5+A5),对3种叶色生菜叶片光谱吸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氮形态与生菜叶色均影响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光谱吸收值,但不影响光谱吸收曲线变化趋势。与N5+A5处理相比,N10处理下3种叶色生菜光吸收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增加,同时3种叶色生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大都有增加,但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降低。且不同叶色生菜生物量受氮形态影响程度不同,绿叶生菜地上部鲜质量降低幅度最大。氮形态处理对3种生菜叶片的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无显著影响。N10处理下,绿叶生菜和红叶生菜的总酚含量略高于N5+A5处理,绿叶生菜抗坏血酸含量则显著高于N5+A5处理。以上结果表明,氮形态对3种生菜光吸收特性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且不同品种蔬菜影响程度不同。针对不同叶色生菜,调节氮供给形态和光环境,是提高不同叶色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叶色 氮形态 光谱吸收曲线 抗氧化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钢球团回转窑结圈机理研究及预防控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雪峰 姜涛 +1 位作者 范晓慧 李光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
重点研究了昆钢球团回转窑结圈物的性状、化学成分及矿相组成,以揭示其结圈机理。结果表明,在正常操作温度下,结圈物不会发生软熔,而粉末之间发生固相反应,可以导致结圈的发生;另外,结圈物的固结机理是以Fe2O3再结晶的固相固结为主,低... 重点研究了昆钢球团回转窑结圈物的性状、化学成分及矿相组成,以揭示其结圈机理。结果表明,在正常操作温度下,结圈物不会发生软熔,而粉末之间发生固相反应,可以导致结圈的发生;另外,结圈物的固结机理是以Fe2O3再结晶的固相固结为主,低熔点物质的液相固结起辅助作用,与普通球团矿的固结机理基本一致。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原料结构、强化造球改善生球质量、优化预热焙烧操作以及规范开停机制度等措施,使回转窑结圈基本得到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热工制度 结圈 结圈物 矿相组成 氧化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