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盛冰期末期以来南海北部陆坡的陆源物质输入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杰 李安春 +2 位作者 万世明 徐方建 孟庆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2-889,共8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KNG5孔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和14C年龄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南海北部陆坡的沉积物来源及其控制因素。物源分析表明,KNG5孔17.5—12.5ka BP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珠江,12.5ka BP时粘土矿物组合突然发生改变,并且自12.5ka BP...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KNG5孔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和14C年龄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南海北部陆坡的沉积物来源及其控制因素。物源分析表明,KNG5孔17.5—12.5ka BP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珠江,12.5ka BP时粘土矿物组合突然发生改变,并且自12.5ka BP以后,高岭石含量总体稳定,说明12.5ka BP时海平面已上升到相当的高度,并且可能当时南海的现代环流系统已开始形成,西行的广东沿岸流导致向外扩散的珠江物质减少,由于受北太平洋深层水(NPDW)和黑潮(KC)南海分支的作用,台湾成为此时沉积物的主要贡献者。KNG5孔17.5—11ka BP时期的粘土矿物和粒度变化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和洋流系统的变化。全新世早期(11.0—8ka BP)平均粒径达到最细和1—2.2 m粒级含量达到最高值可能是强盛的夏季风作用的结果。全新世中晚期(8—0ka BP)1—2.2 m组分含量的减少是8k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减弱的具体体现,1—2.2 m粒级含量指示的东亚夏季风变化能和北半球其它季风指标能很好地对应起来,说明这次季风减弱是北半球各个季风系统的共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粘土矿物 物质来源 控制因素 南海北部陆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物源—坡折控扇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玉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31,共9页
高邮凹陷为苏北—南黄海泰州组—阜宁组统一盆地解体形成的戴南组箕状断陷之一。戴南组断陷有断裂、侵蚀、挠曲成因3大类坡折,坡折平面凸缘、凹缘2类样式,构成10种坡折类型;存在泰州组—阜宁组新岩系、基底岩系2套物源,前者大套泥岩深... 高邮凹陷为苏北—南黄海泰州组—阜宁组统一盆地解体形成的戴南组箕状断陷之一。戴南组断陷有断裂、侵蚀、挠曲成因3大类坡折,坡折平面凸缘、凹缘2类样式,构成10种坡折类型;存在泰州组—阜宁组新岩系、基底岩系2套物源,前者大套泥岩深刻影响了戴南组沉积体系建设。在明确岩相概念后,发现和命名了泥屑流扇相新类型,提出水下冲积扇、泥屑流扇、泥石流扇、扇三角洲、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是戴南组主要沉积相类型。阐述了戴南组低位、湖侵、高位体系域中,断陷陡坡、缓坡和洼陷不同坡折带的沉积体系类型、展布及演化特征;发现了凸缘坡折沉积富砂的扇,凹缘坡折建设富泥的扇,总结出物源—坡折—扇相—砂体之间关系规律,并指出了砂岩发育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沉积物源 泥屑流 凸缘坡折富砂 凹缘坡折富泥 源坡控扇 沉积体系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