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附加弯矩的小弯曲半径管自由弯曲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1
作者 周鹏 吴为 +3 位作者 徐鑫良 林姚辰 林海松 叶冬冬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6,共7页
为了减轻管路系统整体质量,增加可用空间,小弯曲半径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自由弯曲成形技术中,成形小弯曲半径管较为困难。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建立小弯曲半径管自由弯曲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小弯曲半径管的自由弯曲成形过程,... 为了减轻管路系统整体质量,增加可用空间,小弯曲半径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自由弯曲成形技术中,成形小弯曲半径管较为困难。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建立小弯曲半径管自由弯曲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小弯曲半径管的自由弯曲成形过程,并通过增加附加弯矩的方式来成形相对弯曲半径小于2的管材,试验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模拟和自由弯曲试验验证的方法,获得自由弯曲模成形、附加弯矩成形工艺参数与管材成形半径的对应关系,试验表明,弯曲模施加弯矩获得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为2.07,通过增加附加弯矩的方式成形,可使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减小至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弯曲 小弯曲半径 有限元模拟 附加弯矩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复合管屈曲失效机理及临界载荷研究
2
作者 肖世轩 吕志阳 +2 位作者 朱学铭 曲琳 梁学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
为探究双金属复合管的屈曲失效机理,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双金属复合管有限元模型,考虑成型残余应力的存在,分析了弯曲过程中弯矩、椭圆度和内衬褶皱幅值随曲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内衬管屈服强度、内衬管径厚比以及外基管径厚比对双金属... 为探究双金属复合管的屈曲失效机理,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双金属复合管有限元模型,考虑成型残余应力的存在,分析了弯曲过程中弯矩、椭圆度和内衬褶皱幅值随曲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内衬管屈服强度、内衬管径厚比以及外基管径厚比对双金属复合管屈曲失效的影响,并进一步给出了临界弯矩和临界曲率的预测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屈服强度更高的内衬管可提高复合管的临界弯矩,但会降低复合管的临界曲率;更小的内衬管径厚比和外基管径厚比均可提高复合管的临界弯矩和临界曲率;相较于临界弯矩,内衬管屈服强度和径厚比的改变对临界曲率影响更为明显,外基管径厚比的改变则对两者均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临界弯矩和临界曲率公式预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和12%。所得结论可为双金属复合管的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屈曲失效 内衬褶皱 径厚比 临界弯矩 临界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模式识别的极半径不变矩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茂永 孙农亮 郁道银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0-864,共5页
提出了用于目标物识别和分类的极半径不变矩 .对目标物进行分割后 ,先求出目标物的形心 ,进而求出极半径矩、归一化矩和归一化的中心矩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 5个具有平移、旋转和尺度变换不变性的特征量用于物体形状的识别 .文中给出了... 提出了用于目标物识别和分类的极半径不变矩 .对目标物进行分割后 ,先求出目标物的形心 ,进而求出极半径矩、归一化矩和归一化的中心矩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 5个具有平移、旋转和尺度变换不变性的特征量用于物体形状的识别 .文中给出了这些不变矩的特性 ,并给出了极半径不变矩和边界序列矩以及Hu提出的不变矩的实验比较结果 .该文提出的极半径不变矩 ,既可用于区域目标的识别 ,也可用于边界形状的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极半径不变矩 区域目标识别 边界序列矩 边界形状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变矩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伟波 芮筱亭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不变矩方法是一种比较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自1962年Hu提出代数不变矩以来,已被成功应用于很多领域。首先介绍了不变矩的基本理论以及Hu提出的七个不变矩,并对不变矩的物理含义进行了分析。利用Matlab编程后,对给定目标图像旋转、缩放... 不变矩方法是一种比较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自1962年Hu提出代数不变矩以来,已被成功应用于很多领域。首先介绍了不变矩的基本理论以及Hu提出的七个不变矩,并对不变矩的物理含义进行了分析。利用Matlab编程后,对给定目标图像旋转、缩放后图像的不变矩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并与原图像的不变矩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变矩方法的特点。最后介绍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极半径不变矩,与Hu不变矩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变矩 物理含义 计算 极半径不变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力矩的网络资源选择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玉玲 杜瑞忠 +1 位作者 田俊峰 袁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92,共8页
提出了基于信任力矩的网格资源选择模型,将网格资源按类型划分为多个可信资源域,每个域的网格资源由其域代理负责组织管理,通过对资源节点进行信任评估,依靠历史交易经验、当前资源属性和个人偏好综合判断,实现了既注重用户资源选择的... 提出了基于信任力矩的网格资源选择模型,将网格资源按类型划分为多个可信资源域,每个域的网格资源由其域代理负责组织管理,通过对资源节点进行信任评估,依靠历史交易经验、当前资源属性和个人偏好综合判断,实现了既注重用户资源选择的服务质量,又能满足用户需求偏好的资源选择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资源选择 信任引力 信任半径 信任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微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绕弯成形工艺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伟 张卿卿 +2 位作者 唐鼎 李大永 彭颖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研究了多层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的绕弯成形过程。基于绕弯成形机理和LS-DYNA软件平台建立了多层换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换热器层数和弯曲力矩之间的关系及换热器和翅片的变形情况,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 研究了多层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的绕弯成形过程。基于绕弯成形机理和LS-DYNA软件平台建立了多层换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换热器层数和弯曲力矩之间的关系及换热器和翅片的变形情况,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验证过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翅片形状及弯曲半径对换热器成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换热器层数的增加,弯曲力矩呈线性增加;对于不同形状的翅片,三角形翅片更适合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的弯曲成形;在一定范围内,较大弯曲半径更有利于换热器的弯曲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 弯曲力矩 翅片形状 弯曲半径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履式移动机器人履带转向运动 被引量:6
7
作者 帅立国 苏慧哲 +1 位作者 郑丽媛 费燕琼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30-1634,共5页
针对室内外不同工作环境对移动机器人的结构有不同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的模块化的轮-履式移动机器人,描述了该轮-履式移动机器人纯轮式、纯履带式及轮履混合式等不同的运动模式;基于该机器人模块化的履带式结构特性,依据刚体平面运动... 针对室内外不同工作环境对移动机器人的结构有不同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的模块化的轮-履式移动机器人,描述了该轮-履式移动机器人纯轮式、纯履带式及轮履混合式等不同的运动模式;基于该机器人模块化的履带式结构特性,依据刚体平面运动理论,分析了该机器人的转向运动条件;基于转向阻力矩模型,建立了该轮-履式移动机器人完成履带式转向运动的约束方程。仿真和实验证明,此种轮-履式移动机器人地形适应能力强,在履带运动模式下,采取大的转向半径及小的转向比可有效减少机器人的转向阻力矩,能很好地完成转弯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履 运动模式 移动机器人 转向运动 模块化 阻力矩 转向半径 转向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蒸汽吞吐井焖井恢复试井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戴瑞斌 范永昌 曹钧合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焖井恢复试井资料,计算蒸汽浸渍半径及受热油层流变参数的数学模型,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在焖井恢复压力资料的处理中,建立了“平衡时刻点”这一新观点,明确了“平衡时刻点”之前的压降恢复曲线,是焖井恢复试井分析过程中唯一可... 利用焖井恢复试井资料,计算蒸汽浸渍半径及受热油层流变参数的数学模型,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在焖井恢复压力资料的处理中,建立了“平衡时刻点”这一新观点,明确了“平衡时刻点”之前的压降恢复曲线,是焖井恢复试井分析过程中唯一可应用的部分;借鉴拉塞尔的续流分析方法,将焖井恢复压力曲线线性化并计算出流变参数;应用求得的压力恢复曲线斜率,推导出孔隙介质径向流动微分方程的解析解,进而计算蒸汽浸渍半径,解决了稠油热采中蒸汽激励采油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平衡时刻点 蒸汽浸渍半径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钢板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敏 李百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00-2403,共4页
在应力和应变计算中,将要用到截面的几何性质。以材料力学为基础,计算了波纹钢板的截面面积、惯性矩、截面模量、回转半径,同时也介绍了利用CAD软件计算图形的几何性质。最后通过算例验算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关键词 波纹钢板 截面面积 惯性矩 截面模量 回转半径 转轴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水平井造斜器内钻杆的弯曲状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慧艺 李从心 +1 位作者 阮雪榆 王瑞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37,共3页
分析了连续管钻杆弯曲状态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由于连续管材料变形强化度低 ,钻杆塑性变形有限 ,在分析钻杆反复弯曲应力状态时 ,可不考虑强化和塑性变形的面积效应。采用弹性刚塑性材料模型及平面应力假设 ,建立了内... 分析了连续管钻杆弯曲状态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由于连续管材料变形强化度低 ,钻杆塑性变形有限 ,在分析钻杆反复弯曲应力状态时 ,可不考虑强化和塑性变形的面积效应。采用弹性刚塑性材料模型及平面应力假设 ,建立了内压作用下钻杆弹性层与曲率的关系以及钻杆的极限弯矩、应变中性层与轴向力、内压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钻杆弯曲主体的中性层随弯曲曲率的变化很小 ,但内压和轴向力对中性层的位置有明显影响 ;在内压和沿程阻力作用下 ,钻杆的弯曲表现为横截面变形的压弯特征和轴向弯曲的拉弯特征。这为控制钻杆的截面变形和设计造斜器滑道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水平井 钻杆 弯曲状态 造斜器 中性层 弹-塑性弯曲 连续管 极限弯短 油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CMM测量中球头半径空间补偿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焕勇 李兆前 高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0,共3页
为解决自由曲面CMM测量中测头半径补偿问题,沿用了基于测头中心点所在曲面法矢估算的空间补偿方法,引入转动惯量法进行测头中心点所在曲面各点处法矢的求解,并解决了边界点补偿的问题。该方法避免了根据离散点构建样条曲面而进行大量而... 为解决自由曲面CMM测量中测头半径补偿问题,沿用了基于测头中心点所在曲面法矢估算的空间补偿方法,引入转动惯量法进行测头中心点所在曲面各点处法矢的求解,并解决了边界点补偿的问题。该方法避免了根据离散点构建样条曲面而进行大量而复杂的计算过程,数据处理简单,并可通过程序实现,具有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 球头半径 补偿 转动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振子识别轴承早期故障的极半径不变矩判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扬 傅攀 +1 位作者 林志斌 黄晓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8-425,共8页
现有的基于混沌振子检测轴承故障的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混沌振子相态转变判别,目前大多采用李雅普诺夫指数等特征值进行判断,针对其计算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的缺点,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以极半径不变矩参数作为相态转变的识别方法... 现有的基于混沌振子检测轴承故障的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混沌振子相态转变判别,目前大多采用李雅普诺夫指数等特征值进行判断,针对其计算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的缺点,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以极半径不变矩参数作为相态转变的识别方法。通过构造Duffing混沌振子,分析了其相态转变与周期策动力的变化关系,证明其用于轴承早期故障识别的可行性;给出了极半径不变矩的定义,并证明在混沌振子相图由混沌运动态向大尺度周期态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周期摄动力不断增加,极半径不变矩表现出单调递增的特性;与HU氏不变矩及二维近似熵判别方法进行对比,讨论了极半径不变矩的抗噪声干扰能力;最终,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搭建的钻机动力头轴承早期故障诊断的试验中。试验结果表明:极半径不变矩可以识别混沌振子相态过程转变,最低检测信噪比达到-36.99dB,且识别准确率也较另外两种方法提高了4%~7%。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轴承早期故障识别,具有识别准确率高,抗噪声干扰能力强,计算简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故障识别 混沌振子 极半径不变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弧半径投影的多目标工业CT图像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珏 张伟 孙小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22-223,227,共3页
工业CT检测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成本,对较小的同批、同型号工件进行检测时,通常会将多个工件一起扫描。所识别工件基本上在同一圆环带上,工件在整个图像中的面积比重较小。根据这个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弧半径投影的多目标图像搜索... 工业CT检测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成本,对较小的同批、同型号工件进行检测时,通常会将多个工件一起扫描。所识别工件基本上在同一圆环带上,工件在整个图像中的面积比重较小。根据这个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弧半径投影的多目标图像搜索方法,减少识别耗时,最后在目标区域再利用Zernike矩进行精确识别。通过对大量的实际CT图像识别,证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识别 弧半径投影 ZEMIKE矩 工业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斑二阶矩半径与光束近场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学燕 苏毅 +1 位作者 叶一东 关有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49-1453,共5页
为分析光束振幅畸变和相位畸变对其焦斑二阶矩半径的影响,以光波标量衍射理论中的夫琅和费衍射公式为基础,根据光斑二阶矩半径的定义,推导了直接依赖于光束近场复振幅分布的焦斑二阶矩半径的一般表达式,并进一步推导了直接依赖于光束近... 为分析光束振幅畸变和相位畸变对其焦斑二阶矩半径的影响,以光波标量衍射理论中的夫琅和费衍射公式为基础,根据光斑二阶矩半径的定义,推导了直接依赖于光束近场复振幅分布的焦斑二阶矩半径的一般表达式,并进一步推导了直接依赖于光束近场强度分布和相位分布的焦斑二阶矩半径和焦斑二阶矩角半径的表达式。结果表明:畸变光束的焦斑二阶矩角半径由光束近场波前相位梯度的强度加权均方根值和对数强度梯度的强度加权均方根值决定。利用焦斑二阶矩半径表达式,可直接分析并计算光束近场分布由于振幅调制和相位畸变导致的焦斑二阶矩半径的变化及焦斑发散角的变化。利用焦斑发散角表达式,直接推出了理想高斯光束和像散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得到了与文献一致的结果,验证了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夫琅和费衍射 振幅 相位 近场强度 焦斑 二阶矩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径变矩型抽油机的优化设计与平衡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良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4期53-55,共3页
调径变矩型抽油机将常轨游梁平衡型抽油机的后臂下偏一个角度,变力臂、变配重,实现了变平衡力矩。文章对其几何尺寸与平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证实该机型曲柄轴的均方根扭矩比异相型减少了31.2%,最大扭矩减少了35.3%,平衡效果显著。... 调径变矩型抽油机将常轨游梁平衡型抽油机的后臂下偏一个角度,变力臂、变配重,实现了变平衡力矩。文章对其几何尺寸与平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证实该机型曲柄轴的均方根扭矩比异相型减少了31.2%,最大扭矩减少了35.3%,平衡效果显著。但净扭矩曲线存在负值,建议增加曲柄二次平衡,设计成复合平衡型抽油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径变矩型抽油机 优化设计 平衡效果 尺寸 曲柄轴 复合平衡型抽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半径曲面矩和HMM的三维模型分类与检索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洪申 刘敏 强会英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7-414,共8页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中,对机械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分类和检索有利于设计人员重用设计信息,从而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针对三维模型的分类与检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半径曲面矩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中,对机械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分类和检索有利于设计人员重用设计信息,从而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针对三维模型的分类与检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半径曲面矩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Markovmodel,HMM)的分类与检索算法。首先,计算三维模型的极半径曲面矩并组成特征向量,经排序编码后,将其作为HMM的观测序列;然后,取一部分人工标注过的三维模型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添加比例因子的多观测序列B-W(Baum-Welch)算法对HMM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好的HMM对三维模型进行分类与检索。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的2种分类与检索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检索效率。该算法的特点是:极半径曲面矩计算快,不用将三维模型体素化;HMM训练快,分类能力强,且不需要大量训练样本就有一定的分类能力。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较好地解决三维模型的分类与检索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马尔科夫模型 B-W算法 极半径曲面矩 三维模型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基差异对含磷、氟、氧和硅烷聚合物构象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海珠 韩文韬 陶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04-2311,共8页
基于改进的旋转异构态模型和生成矩阵统计方法,推导了均方回转半径和均方偶极矩的公式,并应用于研究无机和半无机聚合物构象-构型依赖的性质.计算结果发现,聚合物链的柔性和极性与含杂元素成分、侧基的大小、构象能及链规整程度有关,不... 基于改进的旋转异构态模型和生成矩阵统计方法,推导了均方回转半径和均方偶极矩的公式,并应用于研究无机和半无机聚合物构象-构型依赖的性质.计算结果发现,聚合物链的柔性和极性与含杂元素成分、侧基的大小、构象能及链规整程度有关,不对称链比对称链极性更强.聚甲基苯基硅烷(PMPS)和聚二甲基亚硅烷(PDMS)与聚甲基苯基硅醚、聚苯基硅烷和聚磷酸等相比,因侧基高密集分布导致链尺寸较大.尤其是PMPS,其长链在考虑侧基与不考虑侧基影响下计算的链尺寸差异为4. 68%,特性黏数随构型参数和链聚合度增大有较大的变化.同样,PDMS的温度系数随链聚合度增大有独特的变化规律.因此,建议在计算分子链尺寸和极性时,不能忽略侧基的大小、分布和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苯基硅烷 聚磷酸 特性率 特性黏数 温度系数 构象 构型 均方回转半径 均方偶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行驶汽车爆胎应急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米晨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1年第5期30-32,35,共4页
分析了爆胎汽车的运动特性,分析了转向和制动操作对爆胎汽车运动性能及控制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对非爆胎车轮联合制动的方法对汽车的运动轨迹和速度进行应急控制,降低驾驶员对爆胎汽车的操控难度。该控制方法采用效率载荷半径变化... 分析了爆胎汽车的运动特性,分析了转向和制动操作对爆胎汽车运动性能及控制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对非爆胎车轮联合制动的方法对汽车的运动轨迹和速度进行应急控制,降低驾驶员对爆胎汽车的操控难度。该控制方法采用效率载荷半径变化量和效率侧偏角原则实现制动控制力矩的分配,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了对爆胎汽车前期控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爆胎 控制力矩 效率载荷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极半径矩的图形对称性的识别方法
19
作者 李季 张之国 +2 位作者 杨泽林 肖斌 王盾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研究对称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称性的本质和利用价值,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农作物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现实的选择。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半径矩的图形对称性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图形对称性的识别不... 研究对称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称性的本质和利用价值,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农作物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现实的选择。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半径矩的图形对称性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图形对称性的识别不是基于图形整体,而是对图形进行相应的分隔。分隔的原理基于对对称图形的分类:轴对称、中心对称与旋转对称图形。对分隔图形进行基于极半径矩的对称性识别,进而判定图形的对称性。另外,不变矩具有的平移、旋转和尺度变换的不变性也适用于基于极半径矩的图形对称性的识别方法,该方法较之以前的对称图形判定方法,依据更加严格,有效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图形 极半径不变矩 图形识别 图形分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检索的玻璃瓶模具组件设计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更新 朱兴元 +2 位作者 崔海华 马建华 王华君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2-866,共5页
在分析玻璃瓶罐产品结构与企业模具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在NX环境下提出基于模型检索的玻璃瓶模具组件设计方法。采用极半径不变矩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特征识别,以瓶罐产品信息作为侧向索引,构建了包含玻璃瓶模型特征以其对应模具组件方案... 在分析玻璃瓶罐产品结构与企业模具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在NX环境下提出基于模型检索的玻璃瓶模具组件设计方法。采用极半径不变矩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特征识别,以瓶罐产品信息作为侧向索引,构建了包含玻璃瓶模型特征以其对应模具组件方案的实例库。在实例库中对相似模型进行检索与匹配,再以系统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与经验对匹配成功的相关组件进行设计。以400 ml广口瓶的初型模和成型模设计案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瓶罐产品 模具设计 模型检索 极半径不变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