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提铝残渣制备4A分子筛及Cu(Ⅱ)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世永 肖雨辰 +3 位作者 马清清 杨珍妮 王纪镇 樊晓萍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4,共8页
4A分子筛由于其优异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成为处理重金属废水优良的吸附材料。为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以粉煤灰酸法提铝残渣为原料制备地质聚合物,再经水热原位转化合成体型化4A分子筛。采用XRD、FT-IR、SEM、BET、TGA等手段对4A沸石进行... 4A分子筛由于其优异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成为处理重金属废水优良的吸附材料。为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以粉煤灰酸法提铝残渣为原料制备地质聚合物,再经水热原位转化合成体型化4A分子筛。采用XRD、FT-IR、SEM、BET、TGA等手段对4A沸石进行表征,探讨吸附时间、Cu(Ⅱ)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及溶液p H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方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4A分子筛孔隙发达且微孔含量较多,总比表面积为71.85 m^(2)/g,其中微孔比表面积为53.91 m^(2)/g,微孔孔径主要集中在1.3 nm左右。体型化4A分子筛吸附Cu(Ⅱ)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为240 min、Cu(Ⅱ)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用量为2.0 g/L、溶液p H为6~9,此时吸附量为32.97 mg/g,Cu(Ⅱ)的去除率可达65.9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表明Cu(Ⅱ)在合成4A沸石上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且拟合得到的Cu(Ⅱ)的最大吸附量为37.0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提铝残渣 体型化4A分子筛 Cu(Ⅱ)吸附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LANGMU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对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被富集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俊 李韬 +4 位作者 沈宏 周培疆 宋立荣 沈银武 刘永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8,19,共3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Ce4+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铜绿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当Ce4+的添加浓度小于0.2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e4+的添加浓度大于0.2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Ce4+在铜绿微囊藻中富... 研究了稀土元素Ce4+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铜绿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当Ce4+的添加浓度小于0.2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e4+的添加浓度大于0.2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Ce4+在铜绿微囊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可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Ce^4+ 铜绿微囊藻 富集 生长效应 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水体中优势菌种非活性细胞吸附Pb^(2+)和Cd^(2+)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平 马小凡 +3 位作者 康春莉 李军 王羽 刘乃喻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3-635,共3页
研究了长春市伊通河天然水体中优势菌种非活性细胞对Pb2+和Cd2+吸附规律,发现非活性细胞对Pb2+和Cd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热力学方程.非活性细胞吸附Pb2+和Cd2+的动力学过程分为快速阶段和慢速阶段,其中慢速阶段符合二级吸... 研究了长春市伊通河天然水体中优势菌种非活性细胞对Pb2+和Cd2+吸附规律,发现非活性细胞对Pb2+和Cd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热力学方程.非活性细胞吸附Pb2+和Cd2+的动力学过程分为快速阶段和慢速阶段,其中慢速阶段符合二级吸附速率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优势菌种 PB^2+ 天然水体 吸附规律 吸附速率 动力学研究 热力学 动力学过程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对猪场沼液氮磷吸附特性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文艺 郑泽鑫 +1 位作者 韩有法 占明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37-1842,共6页
针对猪场沼液氮磷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难以处理的问题,采用经氯化钠溶液改性沸石为载体对沼液中氮磷吸附特性和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吸附时间、沼液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沸石投加量为每100mL10g、吸... 针对猪场沼液氮磷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难以处理的问题,采用经氯化钠溶液改性沸石为载体对沼液中氮磷吸附特性和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吸附时间、沼液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沸石投加量为每100mL10g、吸附时间48 h时,最大氨氮去除率可达90.66%,氨氮饱和吸附量可达1.43 mg·g-1,最大总磷去除率可达85.97%,磷饱和吸附量可达0.16 mg·g-1。吸附后的沸石污泥含有大量氮磷元素,是一种优质缓释肥料。Freundlich、Langmuir方程均能较好地解析改性沸石的等温吸附过程,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均达0.98以上。沸石对猪场沼液中有机态氮磷去除主要基于物理性吸附和沸石中的活性基团与有机官能团所产生的配位络合,无机态氮磷则主要以离子交换及吸附沉淀方式得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沸石 猪场沼液 吸附等温线模型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处理黄磷化工渗滤液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全芬 李浙华 刘芬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对黄磷化工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几乎不受渗滤液pH值的影响,吸附45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更符合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表明实验中的... 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对黄磷化工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几乎不受渗滤液pH值的影响,吸附45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更符合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表明实验中的吸附主要是多分子层的吸附。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定量描述有机物在颗粒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速率常数k2=0.12128g/(mg·min),平衡吸附量qe=5.78748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化工渗滤液 活性炭吸附 吸附容量 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 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馏理论及计算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耘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8,共28页
综述了稳定同位素平衡和动力学分馏的一些主要的理论方法。首先介绍了平衡分馏的理论方法,从平衡分馏的核心理论—Bigeleisen-Mayer公式(或称Urey模型)以及对它的一些高级能量校正开始,介绍了基于路径积分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和蒙特卡罗方... 综述了稳定同位素平衡和动力学分馏的一些主要的理论方法。首先介绍了平衡分馏的理论方法,从平衡分馏的核心理论—Bigeleisen-Mayer公式(或称Urey模型)以及对它的一些高级能量校正开始,介绍了基于路径积分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对同位素非谐效应的处理,介绍了压力效应的理论计算方法,最后介绍了核体积效应及其理论计算方法,并强调核体积效应是未来重金属同位素研究的重要部分。另外,综述了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的主要理论和计算方法,首先介绍了在稳态下因温度梯度引发的同位素分馏,着重介绍了基于局部热力学平衡理论的计算方法和最新结果;然后从如何使用过渡态理论计算化学反应导致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出发,深入介绍了磁同位素效应和由于核体积效应引发的异常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然后对低温下矿物生长的同位素动力学理论模型进行了介绍,尤其是仔细介绍了其中DePaolo的表面动力学模型,并对由吸附和共沉降过程产生的动力学分馏也进行了介绍。最后详细介绍了在气化过程、固体中、高温硅酸洋熔体中由于扩散引起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以及如何对这些过程进行理论处理,强调了开展固体矿物扩散理论计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分馏 动力学分馏 Bigeleisen-Mayer公式 UREY模型 高级校正 核体积效应 压力效应 磁同位 素效应 表面动力学模型 吸附和共沉降过程 气化过程 扩散同位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海藻酸钠微球对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俊芝 王静霞 +4 位作者 倪茂君 张晓彬 陈屿恒 刘思阳 李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104,110,共6页
文章以海藻酸钠(SA)为原料,与羧基化微晶纤维素(CCN)、四氧化三铁(Fe3O4)进行溶液共混,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Fe3O4@CCN/SA复合微球。以硝酸铅溶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初始浓度、pH、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2+浓度为1 000mg... 文章以海藻酸钠(SA)为原料,与羧基化微晶纤维素(CCN)、四氧化三铁(Fe3O4)进行溶液共混,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Fe3O4@CCN/SA复合微球。以硝酸铅溶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初始浓度、pH、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2+浓度为1 000mg/L,pH=5,吸附时间为6 h时,饱和吸附量最大为184.2 mg/g。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拟和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该磁性微球使用盐酸解析脱附,重复使用第6次饱和吸附量仍高达165.5 mg/g,说明Fe3O4@CCN/SA磁性微球具有良好的再生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Fe3O4@CCN/SA微球吸附 吸附 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在不同性质碳基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清利 王朋 +2 位作者 张凰 张迪 周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1-657,共7页
本研究探讨用香蕉皮和玉米芯两类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多壁纳米碳管(CNTs)和活性炭(AC)对氧氟沙星(OFL)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OFL在两类生物炭上的吸附能力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归因于生... 本研究探讨用香蕉皮和玉米芯两类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多壁纳米碳管(CNTs)和活性炭(AC)对氧氟沙星(OFL)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OFL在两类生物炭上的吸附能力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归因于生物质炭化程度的增大,芳香性增加,生物炭有机分配相减少.生物炭的O含量极大地影响了其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水膜的能力,OFL穿透水膜在生物炭表面上的吸附过程成为控制OFL吸附快慢的关键环节.OFL在CNTs和AC的快室吸附比在生物炭上的先趋于平衡,这可能与CNTs和AC较为单一的表面性质有关.CNTs的慢室吸附比AC的慢室吸附需要更长时间达到平衡,主要原因是随着OFL分子在CNTs表面持续吸附,原先由于疏水性作用聚合在一起的CNTs逐渐分散开,暴露出更多的表面积,导致OFL持续的吸附,在动力学上表现为慢室吸附.此外,单位比表面积上CNTs对OFL的吸附量最高,表明如果能够使CNTs充分分散,大量暴露的表面可能使CNTs成为去除有机污染的高效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吸附剂 氧氟沙星 吸附动力学 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氧化石墨烯(AGO)的制备及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龚秀文 薛秀玲 +3 位作者 陈小奕 宋磊 张倩 陈国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1-858,共8页
以乙二胺盐酸盐(EDH)为改性剂改性氧化石墨烯(GO),水热法制备氨基化氧化石墨烯(Amino-functionalized;graphene;oxide,AGO).SEM、XRD、FTIR和Zeta电位表征分析发现,AGO表面含有羟基、羧基及氨基基团,Zeta电位为pH=10.14.以水中低浓度六... 以乙二胺盐酸盐(EDH)为改性剂改性氧化石墨烯(GO),水热法制备氨基化氧化石墨烯(Amino-functionalized;graphene;oxide,AGO).SEM、XRD、FTIR和Zeta电位表征分析发现,AGO表面含有羟基、羧基及氨基基团,Zeta电位为pH=10.14.以水中低浓度六价铬Cr(Ⅵ)为污染物,探讨了乙二胺盐酸盐(EDH)用量、pH、AGO用量、Cr(Ⅵ)初始浓度以及常见干扰离子对AGO吸附Cr(Ⅵ)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7-AGO用量为0.8;mg·L^(-1)和Cr(Ⅵ)初始浓度为2.0;mg·L^(-1),7-AGO对Cr(Ⅵ)去除率可达95.1%;SO_(4)^(2-)会明显抑制AGO对Cr(Ⅵ)的吸附.AGO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氧化石墨烯(AGO) 六价铬Cr(Ⅵ) 吸附 二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氧化石墨烯/明胶海绵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金龙 潘炳力 谢孟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7-191,共5页
三维石墨烯较之石墨烯拥有更加立体的结构,有效减少了石墨烯片层间的堆叠,易于和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石墨烯的优异性能。本课题以明胶为交联剂,制备了明胶交联的氧化石墨烯絮状悬浮液,采用冷冻干燥法除去水分后,制得三... 三维石墨烯较之石墨烯拥有更加立体的结构,有效减少了石墨烯片层间的堆叠,易于和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石墨烯的优异性能。本课题以明胶为交联剂,制备了明胶交联的氧化石墨烯絮状悬浮液,采用冷冻干燥法除去水分后,制得三维氧化石墨烯/明胶海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不同氧化石墨烯浓度所制备的海绵的形貌特征,测试了三维氧化石墨烯/明胶海绵对石蜡的吸附性能,并采用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三维氧化石墨烯/明胶海绵对石蜡的渗出过程。结果表明,海绵整体呈现明显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当氧化石墨烯浓度为1.5mg/mL时,所制备的三维石墨烯/明胶海绵综合性能较佳,吸附量达到海绵质量的40倍以上;石蜡在快解吸和慢解吸阶段所需要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3.92kJ和-10.22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氧化石墨烯 海绵 吸附 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 渗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除氯剂对水中氯离子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玉强 张胜寒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90,共6页
采用高分子除氯剂吸附水中的氯离子,考察了除氯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竞争离子等对氯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除氯剂投加量增加,氯离子去除率不断提高;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可能是氯离子... 采用高分子除氯剂吸附水中的氯离子,考察了除氯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竞争离子等对氯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除氯剂投加量增加,氯离子去除率不断提高;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可能是氯离子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Elovich模型表明除氯剂表面吸附的氯离子存在非均相扩散的吸附-脱附过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结合热力学计算表明该过程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熵增的化学吸附过程,温度越高自发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氯剂 氯离子 吸附 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Elovich模型 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活性炭-膜工艺处理黄磷化工渗滤液的研究
12
作者 吴飞 冯全芬 刘芬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1,46,共5页
采用混凝—活性炭—膜工艺对黄磷化工渗滤液进行处理,重点考察了该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硫酸铝的投加量为0.2g/L时,渗滤液中各污染物去除率较好;颗粒活性炭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几乎不受渗滤液pH的影响,... 采用混凝—活性炭—膜工艺对黄磷化工渗滤液进行处理,重点考察了该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硫酸铝的投加量为0.2g/L时,渗滤液中各污染物去除率较好;颗粒活性炭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几乎不受渗滤液pH的影响,吸附等温线更符合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定量描述有机物在颗粒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膜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剩余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化工渗滤液 混凝 活性炭吸附 膜工艺 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 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活性炭对有机-水共混溶剂中的甲基橙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湖敏 石刚 +4 位作者 顾文秀 王大伟 桑欣欣 倪才华 李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09-2313,共5页
探究生物基活性炭对有机-水共混溶剂中的甲基橙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基活性炭对甲基橙的最大单层吸附量为80. 4 mg/g。相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描述有机-水共混溶剂中活性炭吸附甲基... 探究生物基活性炭对有机-水共混溶剂中的甲基橙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基活性炭对甲基橙的最大单层吸附量为80. 4 mg/g。相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描述有机-水共混溶剂中活性炭吸附甲基橙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活性炭 有机-水共混溶剂 吸附平衡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负载型零价铁纳米颗粒吸附水体中Cr(Ⅵ)污染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樊明德 王睿哲 +3 位作者 贾时雨 杨青 贾子豪 邢浩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0-868,共9页
零价铁纳米颗粒具有许多异于本体物质的独特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应用潜力巨大。以蒙脱石为载体和分散剂,通过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零价铁纳米颗粒。采用电镜及多种谱学技术手段对所得铁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纳米颗粒大... 零价铁纳米颗粒具有许多异于本体物质的独特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应用潜力巨大。以蒙脱石为载体和分散剂,通过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零价铁纳米颗粒。采用电镜及多种谱学技术手段对所得铁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纳米颗粒大致呈球状形貌,平均粒径约为55 nm,在蒙脱石表面分散良好,具有零价铁内核-铁氧化物外壳结构,提高了纳米铁在空气氛中的稳定性。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了负载型铁纳米颗粒净化Cr(Ⅵ)的效率、过程及机理。净化效果受p H值影响显著,在最优p H值为1.0条件下,零价铁内核因其表面氧化膜酸溶而出露,可作为有效成分快速高效去除水体中Cr(Ⅵ)污染物,机理为零价铁将吸附至其表面的Cr(Ⅵ)异相还原为Cr(Ⅲ)而去除。属自发放热吸附过程,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模型,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较好拟合。研究成果为新型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制备及其铬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铬污染 零价铁 蒙脱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