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 applied in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被引量:1
1
作者 Ghoulemallah BOUKHALFA Sebti BELKACEM +1 位作者 Abdesselem CHIKHI Moufid BOUHENTAL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974-3985,共12页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DTC-DSIM) using conventional PI controllers is characterized by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such as high ripples of torque and flux, and sensitivity to parame...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DTC-DSIM) using conventional PI controllers is characterized by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such as high ripples of torque and flux, and sensitivity to parametric variations. Among the most evoked control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is field to overcome these drawbacks presented in classical drive,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e use of the 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SOSMC) based on the super twisting algorithm(STA) combined with the fuzzy logic control(FSOSMC).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ptimal control performance, the FSOSMC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using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GA).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envisaged control scheme, called G-FSOSMC, are investigated against G-SOSMC, G-PI and BBO-FSOSMC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scheme is efficient in reducing the torque and flux ripples, and successfully suppresses chattering. The effects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do not affect syste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star induction machine direct torque control fuzzy 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genetic algorithm biogeography 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FI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被引量:4
2
作者 Xiangjie Liu Chengcheng Wang Yaozhen H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滑模控制器 二阶滑模 变速恒频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双馈感应发电机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发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guided projectile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and dynamic surface 被引量:8
3
作者 Shang Jiang Fu-qing Tian +1 位作者 Shi-yan Sun Wei-ge Li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130-1141,共12页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and dynamic surface(FADS),an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approach was proposed for large caliber naval gun guided projectile,which was robust to target maneuver,canard dynamic character...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and dynamic surface(FADS),an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approach was proposed for large caliber naval gun guided projectile,which was robust to target maneuver,canar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and multiple constraints,such as impact angle,limited measurement of line of sight(LOS)angle rate and nonlinear saturation of canard deflection.Initially,a strict feedback cascade model of IGC in longitudinal plane was established,and 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was designed to estimate LOS angle rate and uncertain disturbances with unknown boundary inside and outside of system,including aerodynamic parameters perturbation,target maneuver and model errors.Secondly,aiming at zeroing LOS angle tracking error and LOS angle rate in finite time,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was designed with adaptive exponential reaching law.Furthermore,combining with dynamic surface,which prevented the complex differential of virtual control laws,the fuzzy adaptive systems were designed to approximate observation errors of uncertain disturbances and to reduce chatter of control law.Finally,the adaptive Nussbaum gain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to compensate nonlinear saturation of canard deflection.The LOS angle tracking error and LOS angle rate were convergent in finite time and whole system states were uniform ultimately bounded,rigorously proven by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HILS)and digit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both showed FADS provided guided projectile with good guidance performance while striking targets with different maneuvering 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Multiple constraints Fuzzy adaptive dynamic surface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输入受限二阶水下无人系统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方法
4
作者 宋志国 张洪源 赵长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1-636,共6页
不同于传统降阶控制方法,在某输入受限水下无人系统二阶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方法。在保留原始模型优良特性的同时,证明了滑模面趋近速率与控制系统鲁棒性能之间的等价关系。同时,将控制参数的选定问题转换... 不同于传统降阶控制方法,在某输入受限水下无人系统二阶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方法。在保留原始模型优良特性的同时,证明了滑模面趋近速率与控制系统鲁棒性能之间的等价关系。同时,将控制参数的选定问题转换为寻优问题,通过实时自适应调节控制参数,在最小化滑模面到达时间、最大化控制系统鲁棒性能的同时,保证了控制输出满足执行机构的物理约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鲁棒滑模控制方法能够在系统存在扰动的情况下有效跟踪期望信号,最大相对跟踪误差小于3‰,证明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同时,结合有限控制输出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有限输出参数自适应调节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受限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鲁棒控制 二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功-无功联合控制的构网型变流器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
5
作者 夏向阳 赵晓悦 +3 位作者 梁军 罗文广 陈贵全 郑汉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4-125,共12页
针对构网型变流器在电网对称故障下的暂态功角失稳和故障电流越限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二阶滑模控制与电压自适应调节的联合控制方法。首先,在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功率-频率环中引入改进型积分滑模面并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依据稳定性判据设... 针对构网型变流器在电网对称故障下的暂态功角失稳和故障电流越限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二阶滑模控制与电压自适应调节的联合控制方法。首先,在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功率-频率环中引入改进型积分滑模面并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依据稳定性判据设计输出功率控制律,在计及电网相位变化的同时严格限制故障期间变流器输出功角波动。其次,采用无功功率-电压环切换控制以提供稳定的无功功率,支撑并网点电压,同时确保故障电流维持在安全阈值之内。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电网电压严重跌落并伴随相位突变的情况下,所提策略仍能有效提升构网型变流器故障穿越能力及故障切除后的恢复速率,其精细化主动支撑特性也同样适用于高低压穿越的复杂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 二阶滑模控制 故障限流 电压跌落 相位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高速列车速度运行曲线跟踪控制研究
6
作者 侯涛 周文琪 牛宏侠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针对观测器估计精度偏低及高速列车系统的强耦合、受外界扰动、参数时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Compensating Function Observer-Fractional Order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 针对观测器估计精度偏低及高速列车系统的强耦合、受外界扰动、参数时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Compensating Function Observer-Fractional Order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CFO-FONFTSMC),以提高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首先,建立高速列车纵向多质点动力学模型,设计高精度的补偿函数观测器对系统的总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补偿;然后,设计一种带状态负指数控制律的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用于对列车的运行曲线进行跟踪控制,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在有限时间内的收敛性;最后,以CRH3型高速列车参数和合肥站-蚌埠南站的实际线路为实例,分别跟踪理想运行曲线和节能优化运行曲线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跟踪理想运行速度曲线的平均误差为0.01377 km/h,跟踪带干扰的节能优化运行速度曲线的平均误差为0.0364 km/h,相较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滑模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最小的跟踪误差和更高的跟踪精度,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列车速度跟踪控制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多质点模型 补偿函数观测器 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方法的感应电机转速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长森 刘旭东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8,共9页
为了优化感应电机控制系统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的感应电机转速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电机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下的超局部模型;然后基于分数阶理论与滑模控制设计了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提高了系统... 为了优化感应电机控制系统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的感应电机转速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电机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下的超局部模型;然后基于分数阶理论与滑模控制设计了分数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速度且能有效抑制滑模抖振,此外,控制器采用非级联控制结构替代了传统的转速环和电流环控制,简化了控制器结构;进而采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来估计系统未知扰动,并通过Lyapunov定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动态性能,且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无模型 分数阶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的近空间飞行器控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蒲明 吴庆宪 +1 位作者 姜长生 张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6-1062,共7页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飞行速度极高,气动参数变化剧烈,外界扰动大,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设计了基于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的控制方案。Terminal滑模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的特性加快了系统跟踪速度;二阶动态滑模的引入,使得滑模面及其部分阶导...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飞行速度极高,气动参数变化剧烈,外界扰动大,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设计了基于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的控制方案。Terminal滑模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的特性加快了系统跟踪速度;二阶动态滑模的引入,使得滑模面及其部分阶导数为零,并且得到在时间本质上连续的控制器,有效克服了传统滑模的抖振问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二阶动态滑模去除抖振的优越性和整体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空间飞行器 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收敛 克服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在近空间飞行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蒲明 吴庆宪 +1 位作者 姜长生 程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8-75,共8页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飞行包络大、飞行速度快、气动参数变化剧烈、系统建模存在不确定性、受外界扰动大和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首先设计了基于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的控制方案.Terminal滑模能在有限时间收敛的特性加快了系统跟踪速度;二...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飞行包络大、飞行速度快、气动参数变化剧烈、系统建模存在不确定性、受外界扰动大和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首先设计了基于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的控制方案.Terminal滑模能在有限时间收敛的特性加快了系统跟踪速度;二阶动态滑模的引入,使得滑模面及其部分阶导数为零,并且得到在时间本质上连续的控制器,有效克服了传统滑模的抖振问题.然后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逼近复合干扰.根据复合干扰逼近值设计控制器补偿项,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削弱抖振.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严格证明了系统稳定性.最后将所设计控制方案用于近空间飞行器姿态角跟踪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案跟踪精度高、速度快、鲁棒性强,且有效去除了滑模的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空间飞行器 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收敛 克服抖振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自适应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控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强 袁铸钢 许德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7,共9页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在考虑建模误差、参数不确定和外部干扰情况下,以其拥有良好的跟踪性能以及强鲁棒性为目标,提出基于回归扰动模糊神经网络干扰观测器(recurrent perturbation fuzzy neural networks disturbanc...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在考虑建模误差、参数不确定和外部干扰情况下,以其拥有良好的跟踪性能以及强鲁棒性为目标,提出基于回归扰动模糊神经网络干扰观测器(recurrent perturbation fuzzy neural networks disturbance observer,RPFNNDO)的鲁棒自适应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控制策略.将回归网络、模糊神经网络和sine-cosine扰动函数各自优势相结合,给出一种回归扰动模糊神经网络结构,提出RPFNNDO设计方法,保证干扰估计准确性;构造基于带有指数函数滑模面的二阶快速terminal滑模面,给出其控制器设计过程,避免了滑模到达阶段、传统滑模的抖振问题,采用具有指数收敛的鲁棒项抑制干扰估计误差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混沌陀螺系统同步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干扰观测器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绳驱动并联打磨机器人二阶积分终端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赵世龙 王生海 +4 位作者 何云鹏 韩广冬 李建 陈海泉 孙玉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7-219,236,共14页
在船舶建造和维护过程中,人工打磨难度大、效率低、风险高,因此打磨作业成为船舶行业转型升级中的痛点之一。为此,提出一种船用绳驱动并联打磨机器人(cable-driven parallel grinding robot,CDPGR)。首先,采用Lagrange法建立了包含船舶... 在船舶建造和维护过程中,人工打磨难度大、效率低、风险高,因此打磨作业成为船舶行业转型升级中的痛点之一。为此,提出一种船用绳驱动并联打磨机器人(cable-driven parallel grinding robot,CDPGR)。首先,采用Lagrange法建立了包含船舶运动的CDPGR动力学模型。将打磨机构工作时的反作用力和船舶运动作为动力学模型的外部扰动。其次,因CDPGR在实际应用中易受到上述扰动的影响,且现有控制器控制精度不高,所以基于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二阶积分终端自适应滑模控制器(second-order integral terminal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SOITASMC),并采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在包含上述复杂工况的影响下,通过仿真验证了SOITASMC的有效性,并与现有控制器进行了对比。最后,搭建了CDPGR的缩比样机并进行了试验。试验条件下,SOITASMC较现有控制器稳态位置误差平均减小了0.05 m,稳态角度误差平均减小了1.09°,上升时间平均减小了0.8 s。并对打磨前后的铁板部分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结果表明该部分铁板的光滑率从22.34%上升至69.51%。试验结果验证了SOITASMC的优越性和CDPGR实际打磨的有效性。此相关研究可为绳驱动并联机器人的实船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驱动并联机器人 打磨机器人 动力学分析 二阶积分终端自适应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和Terminal滑模的HVDC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天云 张志华 +1 位作者 陈峰 张宇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0-195,共6页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强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observer,ESO)和Terminal滑模的HVDC非线性鲁棒控制策略。首先利用Terminal滑模设计出系统的虚拟控制输入,再由ESO来估计系统的...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强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observer,ESO)和Terminal滑模的HVDC非线性鲁棒控制策略。首先利用Terminal滑模设计出系统的虚拟控制输入,再由ESO来估计系统的内、外扰动以及不确定因素,并将其动态补偿到系统中,设计出了整流侧定电流和逆变侧定关断角非线性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PI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表现出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状态观测器 terminal滑模控制 高压直流输电 鲁棒性 动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终端滑模控制和模糊系统的高速列车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器
13
作者 郭佑星 冯晓云 +2 位作者 张启璇 孙鹏飞 王青元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0,共8页
研究存在模型不确定和外界干扰的高速列车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建模精度与控制成本,建立单坐标系下的列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终端滑模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控制方法实现高速列车速度和位置跟踪控制,并严格证明了控制方法... 研究存在模型不确定和外界干扰的高速列车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建模精度与控制成本,建立单坐标系下的列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终端滑模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控制方法实现高速列车速度和位置跟踪控制,并严格证明了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提出基于控制误差和速度等级的通用模糊规则,调整控制器不连续项系数,在不影响控制效果的同时抑制控制系统的抖振现象。对所提AFTSMC进行两个数值试验,并与相同条件下采用MRAC、PID及普通ATSMC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仿真结果分析,证明所提AFTSMC的轨迹跟踪性能和平稳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轨迹跟踪控制 终端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模糊系统 多体动力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UASV再入Terminal滑模控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国勇 姜长生 王玉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2-297,304,共7页
针对无人空天飞行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气动参数变化剧烈、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Terminal滑模控制方案。通过改进传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学习律,提出一种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增强了其在线逼近干扰及系统不... 针对无人空天飞行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气动参数变化剧烈、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Terminal滑模控制方案。通过改进传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学习律,提出一种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增强了其在线逼近干扰及系统不确定的能力。Terminal滑模的有限时间收敛特性提高了系统跟踪速度,同时采用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消除全部扰动的影响,从而保证了飞行品质。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优越性及闭环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空天飞行器再入 气动参数不确定 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 terminal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预设时间趋近律的双馈风机最优滑模控制
15
作者 陈玉全 孙运康 +1 位作者 马成 王冰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67-1874,共8页
针对含有匹配扰动的双馈风机功率跟踪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自适应预设时间趋近律的最优滑模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线性最优反馈控制理论设计了最优积分滑模面,有效地改善闭环系统在滑模运动阶段的动态响应特性;然后,本文设计了... 针对含有匹配扰动的双馈风机功率跟踪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自适应预设时间趋近律的最优滑模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线性最优反馈控制理论设计了最优积分滑模面,有效地改善闭环系统在滑模运动阶段的动态响应特性;然后,本文设计了一种参数更少,结构更简单的自适应预设时间趋近律,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实现了滑模面的预设时间到达,并提升了滑模面到达时间对滑模面初值的鲁棒性;最后,将所提方法推广至二阶滑模情形,通过对符号函数进行积分,消除了控制器中的抖振现象,并通过大量的仿真案例验证了所提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滑模控制 最优滑模面 预设时间趋近律 二阶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控转向系统有限时间鲁棒抗扰控制
16
作者 张静宜 陈新 +2 位作者 丁金刚 罗建国 冯硕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6-1387,共12页
为了消除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对汽车线控转向(SbW)系统的车轮转角跟踪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的分数阶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的二阶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实现了SbW系统总扰动的精确估计,并... 为了消除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对汽车线控转向(SbW)系统的车轮转角跟踪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的分数阶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的二阶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实现了SbW系统总扰动的精确估计,并将估计的总扰动补偿到系统控制输入,降低车轮转角跟踪误差。为确保车轮转角跟踪误差的快速收敛和抖振抑制,设计了分数阶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转角跟踪误差的MAE和RMSE上相比PI、FOFITSMC和NASTSMC策略均改善了25%以上,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为实际工程中SbW系统控制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系统 有限时间观测器 分数阶 终端滑模控制 车轮转角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参数不确定n阶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的Terminal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益深 孙富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329,共6页
针对一类具有参数不确定的n阶MIMO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Terminal滑模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滑模超平面的选取和Terminal滑模控制律的设计,不但确保了闭环系统滑模阶段的存在性,而且还保证了系统状态误差在有限时间内的收敛性.由于无论... 针对一类具有参数不确定的n阶MIMO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Terminal滑模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滑模超平面的选取和Terminal滑模控制律的设计,不但确保了闭环系统滑模阶段的存在性,而且还保证了系统状态误差在有限时间内的收敛性.由于无论何种情况下系统的初始状态均在Terminal滑模面上,从而消除了其他滑模控制方法常有的到达阶段,使得闭环系统具有全局鲁棒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重点克服了控制输入的系数函数矩阵与不确定参数的关联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消除外部扰动及参数不确定的影响,控制系统各状态变量有效地跟踪期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阶MIMO非线性系统 terminal 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 全局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机器人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辉辉 訾斌 +2 位作者 钱森 李清伟 杨根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0-44,共5页
针对焊接机器人不确定性系统的特点,进行了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系统研究。建立了焊接机器人动态模型;确定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系统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最后,结合实例对焊接机器人非奇异Terminal... 针对焊接机器人不确定性系统的特点,进行了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系统研究。建立了焊接机器人动态模型;确定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系统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最后,结合实例对焊接机器人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强,精度高,误差可以快速收敛到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terminal滑模控制 动态建模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minal滑模鲁棒控制器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曲鑫 任章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22,253,共5页
为了有效地消除被控系统中高度非线性,强耦合及参数不确定性对于控制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设计了Terminal滑模变结构动态逆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一种增广滑模超平面,给出任意阶系统选择Terminal滑模面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并基于李雅普诺... 为了有效地消除被控系统中高度非线性,强耦合及参数不确定性对于控制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设计了Terminal滑模变结构动态逆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一种增广滑模超平面,给出任意阶系统选择Terminal滑模面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得出相应控制器,保证了输出跟踪误差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零,并且误差趋于零的时间可以根据情况任意设置。并以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例,设计了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的Terminal滑膜鲁棒控制器,使其能够在高度非线性、多变量和不稳定特性作用下,跟踪高度和速度指令。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Terminal滑模与动态逆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有效的弥补了非线性动态逆需要精确模型的缺点,有效地改善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terminal滑模 动态逆 高超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系统压力自适应高阶滑模控制
20
作者 蒋林 白克强 +2 位作者 白月 陈华 王信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8-248,共11页
针对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系统开展飞行工况测试中存在的发动机状态突然改变的鲁棒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高阶滑模控制(AHSMC)策略。通过对高空台的进气环境模拟系统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建立了一个动态二阶模型。设计了自适应高阶滑... 针对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系统开展飞行工况测试中存在的发动机状态突然改变的鲁棒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高阶滑模控制(AHSMC)策略。通过对高空台的进气环境模拟系统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建立了一个动态二阶模型。设计了自适应高阶滑模控制器,利用积分终端滑模函数设计的自适应增益和自适应律提高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扰能力。在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工况实验验证,并与当前工程中使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进行对比。结果显示,AHSMC策略控制下响应时间缩短了40.24%,超调量减少了87.93%,稳态误差减少了87.11%。此策略对进气环境模拟系统实现了更高精度的控制,满足了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测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台 进气环境模拟系统 自适应高阶滑模控制器 自适应律 积分终端滑模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