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FEASIBLE-INTERIOR-POINT 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 FOR THE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 被引量:11
1
作者 迟晓妮 刘三阳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08年第3期551-559,共9页
A globally convergent infeasible-interior-point 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the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 by using the Alizadeh- Haeberly-Overton (AHO) search direction. This algorith... A globally convergent infeasible-interior-point 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the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 by using the Alizadeh- Haeberly-Overton (AHO) search direction. This algorithm does not requi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itial points and iteration points. Under suitable assump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algorithm can find an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an SOCP in at most O(√n ln(ε0/ε)) iterations. The iteration-complexity bound of our algorithm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best known bound of feasible interior point algorithms for the SO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infeasible-interior-point algorithm 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 global converg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OOTHING NEWTON ALGORITHM FOR THE CIRCULAR CONE PROGRAMMING WITH A NONMONOTONE LINE SEARCH 被引量:8
2
作者 迟晓妮 韦洪锦 +1 位作者 万仲平 朱志斌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1262-1280,共19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nmonotone smoothing Newt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circular cone programming(CCP) problem in which a linear function is minimized or maximized over the intersection of an affine space w...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nmonotone smoothing Newt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circular cone programming(CCP) problem in which a linear function is minimized or maximized over the intersection of an affine space with the circular con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rcular cone and the second-order cone(SOC), we reformulate the CCP problem as the second-order cone problem(SOCP). By extending the nonmonotone line search for 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to the CCP, a nonmonotone smoothing Newt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olving the CCP. Under suitable assumption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hown to be globally and locally quadratically convergent. Some preliminary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C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cone programming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nonmonotone line search smoothing Newton method local quadratic converg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OCP和IFT的频率-方向不变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峰乙 何培宇 +1 位作者 崔敖 徐自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常规波束形成中主瓣宽度随频率和方向(方位角和俯仰角)变化,进而影响阵列分辨率及波束形成器的整体性能。为实现频率-方向不变波束形成,提高波束形成可靠性,基于约束优化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S... 常规波束形成中主瓣宽度随频率和方向(方位角和俯仰角)变化,进而影响阵列分辨率及波束形成器的整体性能。为实现频率-方向不变波束形成,提高波束形成可靠性,基于约束优化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和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IFT)的宽带频率-方向不变恒定束宽波束形成方法。方法以均匀矩形平面阵为模型,首先采用SOCP波束优化设计方法得到参考波束,再基于IFT设计出参考方向上的频率不变恒定主瓣波束,最后基于提出的SOCP二维方向不变波束形成新方法实现不同频点上的方向不变恒定主瓣波束。经仿真分析,方法设计的波束在数字频率π/2~π、不同方位角及俯仰角指向15°~50°上均具有束宽较恒定的波束,与基于线阵的恒定束宽波束形成方法相比,提高了波束形成器在实际空间中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相关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方向不变波束形成 恒定束宽 二阶锥规划 傅里叶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ISOCP的复杂绕飞区轨迹优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扬 梁卓 +2 位作者 吕瑞 喻涛 张雪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0-730,共11页
针对复杂绕飞问题,为提升优化方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SOCP)的迭代求解算法。首先,定量分析了传统序列凸化方法处理绕飞区(NFZ)约束产生的误差;随后,为消除误差,利用整数变量结合自变量变换将绕飞区约束... 针对复杂绕飞问题,为提升优化方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SOCP)的迭代求解算法。首先,定量分析了传统序列凸化方法处理绕飞区(NFZ)约束产生的误差;随后,为消除误差,利用整数变量结合自变量变换将绕飞区约束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约束;最后,将原问题转化为MISOCP问题,并设计了迭代算法进行求解。仿真表明,本方法全局寻优能力强,且求解时间仅为GPOPS的20%。对随机生成的复杂绕飞场景,本方法鲁棒性较好,且平均求解时间在10 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轨迹优化 二阶锥规划 复杂绕飞区 路径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波束域-平行因子分析的MIMO雷达收发角度估计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志东 张剑云 杨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75-2880,共6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发射波束域-平行因子分析的双基地MIMO雷达收发角度估计方法。针对传统MIMO雷达发射功率分散的问题,将发射功率聚集范围与期望发射方向矢量相结合,提出了发射波束加权矩阵的优化准则,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形式,通过内点法... 该文提出了基于发射波束域-平行因子分析的双基地MIMO雷达收发角度估计方法。针对传统MIMO雷达发射功率分散的问题,将发射功率聚集范围与期望发射方向矢量相结合,提出了发射波束加权矩阵的优化准则,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形式,通过内点法求出其数值解,进而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估计出收发角度。仿真结果表明:离线设计得到的波束加权矩阵使发射功率聚集于感兴趣的目标空域,且近似服从均匀分布,因此,在发射功率和角度估计算法相同时,基于发射波束域的角度估计精度优于全向等功率发射时的角度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MIMO雷达 发射波束域 角度估计 二阶锥规划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P的同时数字多波束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雷磊 周青松 +1 位作者 张剑云 刘春泉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3,23,共6页
针对现有方法普遍存在的波束形成算法效率低,难以形成多频点、多方向的同时多波束干扰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SOCP)理论的同时数字多波束干扰形成方法。首先,给出了在不同范数准则条件下干扰多波束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描述... 针对现有方法普遍存在的波束形成算法效率低,难以形成多频点、多方向的同时多波束干扰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SOCP)理论的同时数字多波束干扰形成方法。首先,给出了在不同范数准则条件下干扰多波束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描述;然后,以L_2范数准则为例,将干扰多波束设计问题的解析形式转化为相应的SOCP形式。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相应约束条件下的多频率、多方向雷达目标同时多波束干扰优化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锥规划 数字波束形成 同时多波束 雷达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锥规划两个新的预估-校正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友芳 白延琴 +1 位作者 简金宝 唐春明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基于不可行内点法和预估-校正算法的思想,提出两个新的求解二阶锥规划的内点预估-校正算法.其预估方向分别是Newton方向和Euler方向,校正方向属于Alizadeh-Haeberly-Overton(AHO)方向的范畴.算法对于迭代点可行或不可行的情形都适用.主... 基于不可行内点法和预估-校正算法的思想,提出两个新的求解二阶锥规划的内点预估-校正算法.其预估方向分别是Newton方向和Euler方向,校正方向属于Alizadeh-Haeberly-Overton(AHO)方向的范畴.算法对于迭代点可行或不可行的情形都适用.主要构造了一个更简单的中心路径的邻域,这是有别于其它内点预估-校正算法的关键.在一些假设条件下,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线性和二次收敛速度,并获得了O(rln(ε0/ε))的迭代复杂性界,其中r表示二阶锥规划问题所包含的二阶锥约束的个数.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两个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锥规划 不可行内点算法 预估-校正算法 全局收敛性 复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Drucker-Prager塑性问题的二阶锥互补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宇 张洪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基于经典弹塑性理论中多数屈服准则具有凸锥数学结构的事实,将在大规模计算中更具潜力的锥规划法引入弹塑性分析。考虑到弹塑性流动理论有关联与非关联之分,本文提出利用锥型互补法求解弹塑性问题。具体以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为例... 基于经典弹塑性理论中多数屈服准则具有凸锥数学结构的事实,将在大规模计算中更具潜力的锥规划法引入弹塑性分析。考虑到弹塑性流动理论有关联与非关联之分,本文提出利用锥型互补法求解弹塑性问题。具体以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为例,首先利用最大塑性功耗散原理和圆锥对偶理论等工具,建立了弹塑性本构方程的等价二阶锥互补模型;然后,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和有限元技术,建立了弹塑性增量分析的二阶锥线性互补模型;最后,利用一类半光滑Newton算法求解。数值算例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锥规划 Drucker-Prager塑性 二阶锥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P的采样矩阵求逆算法分析
9
作者 张艳君 夏克文 +1 位作者 周亚同 胡钊政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1,共5页
为克服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中采样矩阵求逆(SMI)算法存在计算繁琐、运算量庞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SOCP)算法的采样矩阵求逆改进算法,即针对SMI算法中数据块生成权向量的最小二乘模型,将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SOCP)形式,然后使... 为克服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中采样矩阵求逆(SMI)算法存在计算繁琐、运算量庞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SOCP)算法的采样矩阵求逆改进算法,即针对SMI算法中数据块生成权向量的最小二乘模型,将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SOCP)形式,然后使用SOCP优化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求出最优解.实际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OCP的SMI改进算法(SOCP-SMI)具有计算精确高、运算量小,且对波束特性的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采样矩阵求逆(SMI) 二阶锥规划(so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一类线性多乘积规划问题的自适应分支定界算法
10
作者 梁雨欣 申培萍 尹建菲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3,共7页
本文针对一类线性多乘积规划问题(LMP)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分支规则的分支定界算法.首先将问题(LMP)转化为等价问题,然后利用分段线性近似逼近其非凸约束的凹部分,通过所提出的自适应分支规则分割盒子并迭代细化分段线性近似,将问题(LMP... 本文针对一类线性多乘积规划问题(LMP)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分支规则的分支定界算法.首先将问题(LMP)转化为等价问题,然后利用分段线性近似逼近其非凸约束的凹部分,通过所提出的自适应分支规则分割盒子并迭代细化分段线性近似,将问题(LMP)的求解过程转化为求解一系列二阶锥松弛问题(SOCR).此外,证明算法的收敛性和复杂度.最后,数值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多乘积规划 全局最优解 自适应分支定界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紧急可中断负荷的电能、惯性与一次调频联合出清模型
11
作者 朱兰 张学涵 +2 位作者 唐陇军 仇念航 田英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7,I0001-I0004,共16页
新能源机组占比不断增加导致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凸显,为了避免系统遭遇大扰动后发生严重事故,需要采购惯性和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并将紧急可中断负荷等快速响应资源集成到系统中.为此,梳理国内外惯性辅助服务市场,推导计及紧急可中断负... 新能源机组占比不断增加导致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凸显,为了避免系统遭遇大扰动后发生严重事故,需要采购惯性和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并将紧急可中断负荷等快速响应资源集成到系统中.为此,梳理国内外惯性辅助服务市场,推导计及紧急可中断负荷资源的频率安全约束,提出一种计及紧急可中断负荷参与的电能、惯性和一次调频辅助服务联合出清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基于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讨论了频率安全约束对系统出清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 一次调频 紧急可中断负荷 辅助服务市场 频率安全约束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lumn-and-constraint的鲁棒配电网重构实用算法
12
作者 韩国正 傅荣荣 +2 位作者 雷倩 杜婷 梁瑜娜 《电子质量》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网络重构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也越发体现其重要性。但是负荷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给传统的静态配电网重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改进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配电网重构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第一阶段... 网络重构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也越发体现其重要性。但是负荷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给传统的静态配电网重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改进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配电网重构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第一阶段配置辐射状配电网络,第二阶段寻求满足需求的最优潮流。该策略采用Column-and-constraint实用算法,其主问题和子问题采用整数二阶锥规划算法(mixed-intege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algorithm)来解决。33节点、69节点等典型算例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负荷不确定的情况下,鲁棒配电重构表现出比传统配电网络功率损耗低,可靠性高的特点。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良好的计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鲁棒配电网重构 整数二阶锥规划算法 Column-and-constrain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的高阶单元自适应上限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锐 阳军生 +1 位作者 赵乙丁 杨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8-404,共7页
引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建立了基于高阶单元和二阶锥规划的自适应上限有限元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采用单元内部耗散能为控制指标的自适应加密策略,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对能量耗散率较大的单元进行剖分加密,形成多次往复计算完成上... 引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建立了基于高阶单元和二阶锥规划的自适应上限有限元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采用单元内部耗散能为控制指标的自适应加密策略,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对能量耗散率较大的单元进行剖分加密,形成多次往复计算完成上限有限元的自适应加密过程。通过隧道稳定性及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算例,分析了系列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对极限荷载上限解的影响,揭示该屈服准则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差异所在,以及对上限解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基于高阶单元和二阶锥规划的自适应上限有限元法具有计算精度和求解效率高以及可搜索获取精细化破坏模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上限有限元 二阶锥规划 三角形高阶单元 自适应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二阶锥规划问题的VU-分解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媛 庞丽萍 夏尊铨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5-252,共8页
给出解决二阶锥规划(SOCP)问题的VU-分解方法.问题首先被转化为非线性规划,并给出相应的精确罚函数的C larke次微分结构及VU-空间分解.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计算出一个二阶连续可微的轨道,进而得到目标函数f在其上的二阶展开.最后给出一个... 给出解决二阶锥规划(SOCP)问题的VU-分解方法.问题首先被转化为非线性规划,并给出相应的精确罚函数的C larke次微分结构及VU-空间分解.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计算出一个二阶连续可微的轨道,进而得到目标函数f在其上的二阶展开.最后给出一个具有超线性收敛速度的概念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锥规划 非光滑优化 vu-分解 u-Lagrange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测距模型的SOCP和Taylor混合定位方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华辰 刘丽莉 +1 位作者 王奉章 刘凤存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的定位问题,提出基于TDOA(Time Different of Arrival)测距模型的SOCP(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和Taylor混合定位方案,记为SOCP+Taylor。SOCP+Taylor方案首先分析了网络可定位性...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的定位问题,提出基于TDOA(Time Different of Arrival)测距模型的SOCP(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和Taylor混合定位方案,记为SOCP+Taylor。SOCP+Taylor方案首先分析了网络可定位性,并结合刚论(rigid),提出了评判节点可定位的条件。然后,建立TDOA测距模型,并用最大似然估计建立距离测量值的最大似然函数,再通过松弛约束理论将非凸优问题转换成凸优问题,引入惩罚因子,进而利用SOCP估计节点位置,并将此节点位置作为泰勒级数展开法Taylor迭代的初始值,最后,利用Taylor估计节点的最终位置。在不同参考节点数目以及变化的噪声环境下对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定位方案具有高的定位精度,定位误差逼近于CRLB,同时分析了惩罚因子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惩罚因子的最佳取值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OA 二阶锥规划 泰勒级数展开 图论 定位 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常应力-光滑应变单元的极限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锡文 刘锋涛 +2 位作者 戴北冰 张澄博 张金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0-1670,共11页
极限分析是岩土工程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采用低阶三角形单元时需要引入速度间断面并采用特殊网格布局,或者采用高阶三角形单元等措施来克服体积锁定问题和提高数值精度。在光滑有限元法(smoothed finit... 极限分析是岩土工程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采用低阶三角形单元时需要引入速度间断面并采用特殊网格布局,或者采用高阶三角形单元等措施来克服体积锁定问题和提高数值精度。在光滑有限元法(smoothed 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SFE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混合常应力-光滑应变单元的极限分析方法(mixed constant stress-smoothed strain element limit analysis,简称MCSE-LA方法)。在服从关联流动法则和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基础上,MCSE-LA方法最终将数值极限分析转化为以应力和极限荷载乘子为基本未知量的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coneprogramming,简称SOCP)问题。MCSE-LA方法具有形式简单、优化变量相对较少和无需显式的写出塑性内能耗散函数的优点,并且根据凸锥优化的对偶理论,可以从对偶问题中获得速度场和塑性乘子等信息。此外,还采用基于最大塑性剪应变率的网格自适应加密算法,该算法在塑性区细化网格,显著提高了新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最后通过边坡稳定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了MCSE-LA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均高于传统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极限分析 常应力-光滑应变混合单元 二阶锥规划 自适应网格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准则和二阶锥规划技术的轴对称自适应下限有限元法
17
作者 孙锐 张箭 +1 位作者 阳军生 杨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87-2395,共9页
轴对称Mohr-Coulomb准则屈服面的角点问题导致其在数值计算中存在困难,如何高效处理该屈服准则一直是极限分析下限有限元法的重要内容。首先,引入完全塑性假定将轴对称Mohr-Coulomb准则转化为1组不等式约束和3个线性等式约束;然后,将不... 轴对称Mohr-Coulomb准则屈服面的角点问题导致其在数值计算中存在困难,如何高效处理该屈服准则一直是极限分析下限有限元法的重要内容。首先,引入完全塑性假定将轴对称Mohr-Coulomb准则转化为1组不等式约束和3个线性等式约束;然后,将不等式约束直接转化为二阶锥约束,避免了对角点进行光滑近似处理;最后,将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轴对称极限分析下限有限元计算模型转化为具有较高计算效率的二阶锥规划数学优化模型。极限分析下限有限元法采用的线性应力单元难以精确模拟破坏区域的应力变化,单元的分布形式对计算精度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单元应力的网格自适应加密策略,通过判断单元内节点应力接近屈服的程度,自动识别破坏区域待加密的单元,实现对破坏区域应力分布的精确模拟,进而能够以较少单元获得高精度下限解。通过分析圆形基础承载力及竖向锚板极限抗拔力等典型轴对称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表明了所提方法具有较高计算效率及计算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限有限元 自适应加密 轴对称 二阶锥规划 MOHR-COULOMB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P理论的子阵级干扰多波束形成方法
18
作者 何梅昕 张晓东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大型阵列天线包含成百上千个阵元,如果仍然采用基于阵元级的数字波束形成(DBF),则需要对每一个阵元进行加权处理,会导致系统复杂度很高。若将阵列中相邻的若干个阵元划分为单个子阵,然后对每个子阵进行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复杂度将大大... 大型阵列天线包含成百上千个阵元,如果仍然采用基于阵元级的数字波束形成(DBF),则需要对每一个阵元进行加权处理,会导致系统复杂度很高。若将阵列中相邻的若干个阵元划分为单个子阵,然后对每个子阵进行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复杂度将大大降低。同时针对现有方法难以形成多频点、多方向的同时干扰多波束形成等缺点,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SOCP)理论的子阵级数字多波束干扰形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子阵级可以较好地解决相应约束条件下同时多波束干扰优化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二阶锥规划 多波束干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流量和用户行为不确定性的加氢站选址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炜杰 李华 +1 位作者 曾鸣 谢传胜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布局选址对于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加氢站的选址优化方法。首先,分别以运营商追求捕获交通流量最大化、客户追求获得加氢服务可能性最大化为上、下层目标函数构建了... 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布局选址对于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加氢站的选址优化方法。首先,分别以运营商追求捕获交通流量最大化、客户追求获得加氢服务可能性最大化为上、下层目标函数构建了双层规划模型,并引入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处理了交通流量的不确定性。该模型考虑了客户路径选择的行为特性,能够为交通流量不确定性下的加氢站选址提供重要借鉴。其次,利用KKT条件和确定性等价将所提机会约束双层规划模型转化为了单层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以实现高效求解。最后,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以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为案例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截流选址模型 不确定性 机会约束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共形阵基于SRV约束的自适应波束设计
20
作者 陈鹏 郝拥军 +3 位作者 李瑞康 樊玮鹏 张亚龙 王瑞尧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1-107,共7页
自适应波束形成可以有效抑制非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干扰信号。针对采用节拍延迟线(Tapped Delay Line,TDL)结构和复数加权系数的宽带共形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响应偏差SRV(Spatial Response Variation)约束的自适应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F... 自适应波束形成可以有效抑制非期望信号方向上的干扰信号。针对采用节拍延迟线(Tapped Delay Line,TDL)结构和复数加权系数的宽带共形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响应偏差SRV(Spatial Response Variation)约束的自适应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Frequency Invariant Beamformer,FIB)优化设计方法。该自适应FIB在参考频率上保持预测信号方向无偏响应以及旁瓣级恒定这2个限制条件下,根据对波束形成器输出功率值与平均空间响应偏差值这2项的加权和进行最小化处理的准则进行设计。通过将这种FIB设计问题转化为标准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形式后,可以采用内点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对于宽带共形阵自适应FIB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共形阵 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 空间响应偏差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