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baceous Carcinoma in the Parotid Gland, Report of a Case 被引量:2
1
作者 Alsharif Moh'd Jamal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皮脂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皮肤肿瘤。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存在皮脂腺的部位。这种肿瘤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病程 ,常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本文报告了一例伴有溃疡表现的腮腺皮脂腺癌。对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及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 。
关键词 皮脂腺癌 侵袭性皮肤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清扫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颏部皮脂腺囊肿的皮肤黏液癌1例
2
作者 李审绥 田旭东 +1 位作者 王伟丽 唐正龙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皮肤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 of skin,M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汗腺,多隐匿发病,且临床表现多样,如囊肿、丘疹、结节或者溃疡,往往临床容易出现误诊。本文报道1例以颏部结节为首发症状,初诊为皮脂腺囊肿,终诊为MCS的罕见病例... 皮肤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 of skin,M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汗腺,多隐匿发病,且临床表现多样,如囊肿、丘疹、结节或者溃疡,往往临床容易出现误诊。本文报道1例以颏部结节为首发症状,初诊为皮脂腺囊肿,终诊为MCS的罕见病例,结合文献讨论此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误诊的原因,以期为头颈部MCS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液癌 皮脂腺囊肿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板腺癌临床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彬 李宁东 +4 位作者 安裕志 孙宪丽 史季桐 李辽青 陈长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睑板腺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 ,探讨影响睑板腺癌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存档睑板腺癌病例 5 5例。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诊、随访 ;依据原始记录和随访反馈情况 ,对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各项因素逐项... 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睑板腺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 ,探讨影响睑板腺癌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存档睑板腺癌病例 5 5例。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诊、随访 ;依据原始记录和随访反馈情况 ,对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各项因素逐项进行统计 ( L ogistic回归分析 ) ,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睑板腺癌患者年龄 33~ 90岁 ,5 0~ 70岁较多 ,平均发病年龄 6 3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部位以上睑为多 ,位于上睑的睑板腺癌占 6 9.0 9% ,位于下睑者占2 7.2 7% .结论 睑板腺癌临床预后系多因素多变量结果 ,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密切相关 ,亦与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的解剖位置以及肿瘤分化程度等多种因素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癌 组织病理学 影响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皮脂腺样癌临床病理诊断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健 郭瑞峰 +3 位作者 梁化印 杜双存 田茹 董红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皮脂腺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乳腺皮脂腺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组织由两型细胞构成:一型为未分化细胞,较基底细胞胞质丰富;另一型为较分化细胞,胞界清楚,胞体宽大,胞质丰... 目的探讨乳腺皮脂腺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乳腺皮脂腺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组织由两型细胞构成:一型为未分化细胞,较基底细胞胞质丰富;另一型为较分化细胞,胞界清楚,胞体宽大,胞质丰富,有小空泡,两型细胞均可见1~3个小红核仁。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小叶,各小叶中两型细胞的数目和分布不一,部分似皮脂腺小叶结构。可见癌组织与残存小叶内导管上皮移行结构,部分区域伴鳞化。结论皮脂腺样癌为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可能源自小叶内导管上皮皮脂腺化生。确诊须符合下列标准:①肿物位于乳腺实质内;②具备皮脂腺分化特点及恶性特征;③可见癌组织与乳腺导管上皮移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诊断 样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特殊类型乳腺癌 免疫组化标记 上皮移行 未分化细胞 皮脂腺分化 癌组织 诊断要点 光镜观察 细胞构成 基底细胞 细胞排列 乳腺导管 内导管 小叶 可见 不规则 结构 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 被引量:6
5
作者 齐显龙 高剑 +4 位作者 刘玲 王小玉 胡雪慧 廖文俊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2,共3页
报告1例皮脂腺痣患者,曾接受数次肿块平皮面削除手术后复发,全部皮损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诊断为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故皮脂腺痣皮损应彻底切除,并送组织病理检查,而不宜简单进行削平。
关键词 皮脂腺痣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基底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RNA及其催化亚单位基因hTRT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宁东 李彬 +2 位作者 孙宪丽 李辽青 陈长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RNA(hTR)及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TRT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R及hTRT在55例睑板腺癌、12例霰粒肿、4例睑板腺腺瘤中的表达;用EnVision法对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结果用计算机图像自动... 目的 探讨端粒酶RNA(hTR)及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TRT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R及hTRT在55例睑板腺癌、12例霰粒肿、4例睑板腺腺瘤中的表达;用EnVision法对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结果用计算机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量化,把积分光密度值作为肿瘤增殖指数;用SAS统计软件包对影响睑板腺癌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病程长短、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合增殖指数,hTR、hTRT表达的半定量结果对影响睑板腺癌预后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 hTR在睑板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45%,hTRT的阳性表达为51.8%,hTR及hTRT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霰粒肿、睑板腺腺瘤(P<0.01)。hTR与睑板腺癌的分化有关(r=0.455,P<O.01);hTRT与肿瘤增殖指数Ki-67有关(r=0.410,P<0.01)。 结论 睑板腺癌变过程中,端粒酶RNA(hTR)及催化亚单位基因hTRT对端粒酶激活具有上调作用;hTR阳性表达与睑板腺癌的分化状态呈负相关,hTRT与睑板腺癌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 睑板腺癌 端粒酶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皮脂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裴婧 卓夏阳 贾云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8-689,共2页
对1例口腔黏膜皮脂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皮脂腺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腔黏膜皮脂腺癌为低度恶性肿瘤,广泛手术切除治疗有效,需长期随访。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皮脂腺癌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板腺癌中MM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晓芳 张蕾蕾 +3 位作者 贾仁兵 周一雄 宋欣 范先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 roteinase-2,MMP-2)在睑板腺囊肿和睑板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睑板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睑板腺囊肿和睑板腺癌组织中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 roteinase-2,MMP-2)在睑板腺囊肿和睑板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睑板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睑板腺囊肿和睑板腺癌组织中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以CD34标记检测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MMP-2与临床病理因素、VEGF、MVD的关系。结果:MMP-2在睑板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睑板腺囊肿(56%vs 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表达在睑板腺癌和睑板腺囊肿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MP-2蛋白表达与肿瘤复发和局部浸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和病程无关(P﹥0.05)。MMP-2阳性的肿瘤组织内MVD明显高于MMP-2阴性肿瘤(P﹤0.05),VEGF的表达与MMP-2无相关性(r=-0.049,P=0.748)。结论:MMP-2在睑板腺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非VEFG依赖途径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进而参与肿瘤浸润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微血管密度 睑板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头皮皮脂腺癌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奔容 王一娜 +3 位作者 江博雄 梁亚乐 蔡胜军 张娜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2-717,共6页
【目的】在全外显子组水平对比头皮皮脂腺癌(SC)和头皮皮脂腺瘤(SA)的相关致病性基因突变的差异。【方法】对经过病理诊断的头皮SC和SA样本各1例,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筛选可疑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进... 【目的】在全外显子组水平对比头皮皮脂腺癌(SC)和头皮皮脂腺瘤(SA)的相关致病性基因突变的差异。【方法】对经过病理诊断的头皮SC和SA样本各1例,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筛选可疑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进行突变的保守性和功能分析。利用SciClone软件来追踪亚克隆进化可以得到每例肿瘤样本的克隆性图谱信息。通过MutSigCV软件筛选得到高频显著基因,将体细胞变异与已知驱动基因进行比较,筛选出该肿瘤样本中的已知驱动基因。【结果】经过对比发现,与头皮SA相比,SC存在两个驱动基因ACVR1B和TFDP1的基因突变。【结论】头皮SC驱动基因ACVR1B和TFDP1的基因突变如果能在更大的病例队列中得到证实,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治疗靶点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皮脂腺癌 全外显子组测序 驱动基因 激活素受体1B 转录因子Dp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脂腺痣并发鳞状细胞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洲炜 孙越 +1 位作者 韩菁 朱光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4-616,共3页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男,28岁。右颊部疣状增生性斑块28年,原有皮损上缘新发结节并发溃疡2周。皮肤科检查:右颊部一纵向淡黄色隆起性斑块,表面呈疣状,无毛发,质地坚实。皮损上缘见一淡红色半球形结节。结节质地坚实,触...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男,28岁。右颊部疣状增生性斑块28年,原有皮损上缘新发结节并发溃疡2周。皮肤科检查:右颊部一纵向淡黄色隆起性斑块,表面呈疣状,无毛发,质地坚实。皮损上缘见一淡红色半球形结节。结节质地坚实,触之稍有浸润感,结节顶端呈火山口样浅溃疡。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节周边表皮疣状增生,真皮浅层大量成熟皮脂腺小叶。肿瘤完全由不典型的梭形细胞构成,束状及弥散状排列,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梭形,泡状核,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染色:AE1/AE3(+),角蛋白(CK)5/6(+),CK7(+),CAM5.2(+),波形蛋白(vimentin)(+),CD31(-),CD34(-),S-100蛋白(-),HMB45(-),A103(-),上皮膜抗原(EMA)(-),结蛋白(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桥(caldesmon)(-),KP-1(-),Fas(+/-),Ki6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痣 鳞状细胞 梭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皮脂腺癌(附6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4-85,共2页
本文报告6例罕见的腮腺皮脂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用粘液染色方法及形态学表现来区别其它唾腺恶性肿瘤,确定了诊断标准,讨论了组织来源,认为其来自组织化生。该肿瘤属于低度恶性,因放疗及化疗均不敏感,局部广泛切除为最佳疗法。
关键词 腮腺 皮脂腺癌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皮脂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永强 吴晓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715-717,共3页
眼睑皮脂腺癌是最常起源于睑板腺和睫毛皮脂腺的恶性肿瘤,居眼睑恶性肿瘤的第2位。由于其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最新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冷冻为辅的综合性治疗是提高眼睑... 眼睑皮脂腺癌是最常起源于睑板腺和睫毛皮脂腺的恶性肿瘤,居眼睑恶性肿瘤的第2位。由于其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最新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冷冻为辅的综合性治疗是提高眼睑皮脂腺癌存活率的关键。但是,随着现代治疗手段的应用,逐渐倾向于避免眼眶内容摘除的保守性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有望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本文就眼睑皮脂腺癌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眼睑 皮脂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和p53蛋白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赵莼 范先群 +1 位作者 罗敏 计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ki67和p53蛋白与睑板腺癌分化程度及组织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7例原发性睑板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病理观察确定组织学分型和分级,并采用免疫组化SLAB法测定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27例睑板腺癌中ki67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ki67和p53蛋白与睑板腺癌分化程度及组织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7例原发性睑板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病理观察确定组织学分型和分级,并采用免疫组化SLAB法测定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27例睑板腺癌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70.4%(19/27);p53阳性表达率为62.9%(17/27),两者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与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927,P<0.01)。ki67在高、中、低分化的三组间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75.0%和90.9%,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53在三组间的阳性表达率为25.0%、75.0%和81.8%,组间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组织病理分型的睑板腺癌中ki67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可作为判断睑板腺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为睑板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P53 睑板腺癌 分化程度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周皮脂腺癌
14
作者 李妍 涂平 +1 位作者 李天成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7-228,共2页
报告1例眼周皮脂腺癌。患者女,86岁。右眼内眦部肿物6周,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可见右眼内眦及上、下眼睑内侧有2个直径约2.4cm的半球形暗红色肿物,并相互融合,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触痛明显。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眼周皮脂腺癌。
关键词 皮脂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及管状乳头状大汗腺腺瘤
15
作者 黄东北 杨惠芳 万春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265,共3页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及管状乳头状大汗腺腺瘤。患者男,43岁。因右侧头部斑块43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侧头部见淡黄色丘疹、结节及疣状斑块,质软,边界清楚,局部见数个大小不等黑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1)切片右侧:表皮角...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及管状乳头状大汗腺腺瘤。患者男,43岁。因右侧头部斑块43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侧头部见淡黄色丘疹、结节及疣状斑块,质软,边界清楚,局部见数个大小不等黑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1)切片右侧: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浅、中层可见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团块,部分和表皮相连,肿瘤细胞团块由基底样细胞组成,肿瘤团块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可见收缩间隙;(2)切片左侧: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中层可见增生的皮脂腺及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真皮深层见大汗腺分布,形成较多管腔样结构,管腔内见大汗腺呈乳头状突入管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 基底细胞癌 管状乳头状大汗腺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皮脂腺癌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琛 冯雪峰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0-791,共2页
本文报告1例腮腺皮脂腺癌。患者男67岁,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1年。专科检查右腮腺区触及一大小约2cm×2cm×1.5cm肿物。CT检查右侧腮腺浅部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模糊。病理镜下见透亮细胞、泡沫样细胞呈巢状、腺样或片状排列,免疫... 本文报告1例腮腺皮脂腺癌。患者男67岁,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1年。专科检查右腮腺区触及一大小约2cm×2cm×1.5cm肿物。CT检查右侧腮腺浅部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模糊。病理镜下见透亮细胞、泡沫样细胞呈巢状、腺样或片状排列,免疫组化示:ACTIN(-)、CK(+)、GFAP(-)、P63(+)、S-100(-)、Vinmentin(-)。诊断为腮腺皮脂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癌 腮腺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眼部皮脂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傅国鑫 俞国培 +1 位作者 倪逴 徐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359-363,共5页
用病例对照方法,对本院1973~1992年期间眼部64例皮脂腺癌进行病因学研究随机选用60例非皮脂腺癌、非恶性肿瘤病人为对照,并按年龄、性别、诊断时间和居住地区与病例组相配对。检验了病例对照两组之间的可比性;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 用病例对照方法,对本院1973~1992年期间眼部64例皮脂腺癌进行病因学研究随机选用60例非皮脂腺癌、非恶性肿瘤病人为对照,并按年龄、性别、诊断时间和居住地区与病例组相配对。检验了病例对照两组之间的可比性;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麦粒肿病史(OR=11.49)、霰粒肿病史(OR=258.79)、经常做饭(OR=5.29)、家中无专用厨房(OR=16.73)和刺激性气体接触史(OR=29.32)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癌 流行病学 眼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秋花 沈宏 满孝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6-228,共3页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患者男,46岁。因头皮疣状斑块46年,破溃出血2个月就诊。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痣有恶变的可能,建议临床密切随访,一旦出现短期...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患者男,46岁。因头皮疣状斑块46年,破溃出血2个月就诊。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痣有恶变的可能,建议临床密切随访,一旦出现短期内增大或破溃等表现建议立即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 汗管囊腺瘤 乳头状 基底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皮脂腺瘤恶变
19
作者 牛牧 邓丽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7-350,共4页
报告1例先天性皮脂腺瘤恶变。患者女,56岁。左上眼睑结节56年。皮肤科检查:左上眼睑一0.9 cm×0.9 cm黄褐色丘疹,质硬,表面结痂,边缘少许渗出,边界清楚;剥除表面痂皮后可见红色糜烂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分叶... 报告1例先天性皮脂腺瘤恶变。患者女,56岁。左上眼睑结节56年。皮肤科检查:左上眼睑一0.9 cm×0.9 cm黄褐色丘疹,质硬,表面结痂,边缘少许渗出,边界清楚;剥除表面痂皮后可见红色糜烂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分叶状团块组成,肿瘤团块由基底样细胞和少量皮脂腺细胞构成。免疫组化:上皮特异抗原(Ber-EP4)(-)、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雄性激素受体(AR)(+++)、p53(+++)、增殖核抗原(Ki-67)(20%+)。诊断:先天性皮脂腺瘤恶变为皮脂腺癌。予手术扩大切除肿瘤,目前术后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瘤 先天性 皮脂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